admin 发表于 2014-10-6 18:32:39

姻缘的传说

姻缘的传说林光枢口述    林宗山整理唐光启元年,距今(1987年)1102年,杨贵妃的“老公”唐明皇的玄孙子,唐僖宗在朝做皇帝,有兄弟五人并称“五帝”,是日坐朝问事,有大臣奏报说神州东南蛮荒之地,人称“无诸国”处有闽人邦钟与娥霜公主等,乘黄巢造反之便率闽地十八洞(在我们福清便有“宋仔洞”、“蝙蝠洞”等)蛮兵五万公开向天朝挑战,“五帝”闻奏俱龙颜大怒,就准备了一辆特大号可以“五帝”一齐乘用的车,以及其中特大号的可以同时睡五个人的被子与枕头,用30匹骏马同时拉动,由“三王”兄弟王审知、王潮、王审邽(后成“开闽王”)做先锋,率中原河洛子弟兵30万大军自武夷山入闽,一路上浩浩荡荡、翻山越岭、披荆斩棘而来。闽人闻警就于闽地遍地设烽火台(用瓦片搭成塔状,里边烧柴火,)点孔明灯,(此二项至今在闽地乡间于八月十五期间仍有)。当时的福建民间只信奉观音菩萨,因此闽地遍布“观音堂”,而“五帝”大军“兵到篱笆损”,所到之处就遍拆“观音堂”,而且就地取材,盖起了“五帝庙”。我们现在俗语“拆观音堂起五帝庙”指“换汤不换药”即由此而来;而“做五帝事”即是干尽坏事;“给五帝抓了”是指被抓的人必死无疑等,也都是由此而来。于是,经过了大规模的征战,唐朝人终于打败了“无诸国”,而“无诸国”男人则全部壮烈牺牲,闽地天下只剩下了唐朝的男人,于是所有的男人便都被称为“唐部人”,而“无诸国”的人则只剩下女人,再加上她们都只住在山洞里,因此所有的女人就被称为“诸洞人”。战争已经打到双方只剩下众多的独身男人与女人,顺理成章当然就应该成双成对,而说实在话这时“诸洞人”(女人)因亲仇国恨,对“唐部人”(男人)恨之入骨,根本不肯就范。而“唐部人”(男人)这时候对“诸洞人”(女人)当然也不会客气。就把这些女战俘全部五花大绑(怕她们反抗),并带上手镣脚镣,用红布蒙上面(后来姑娘出嫁就顺此规矩沿用至今),由“三王”监督安排把这些“诸洞人”(女人)全部关在山上,并用数万条红纱线,俗称“红桂线”,在每个女人的脚上系上一根,这就是俗语所叫做的“红线系脚”的由来。并把这些“红桂线”从山上牵到山下,又让“唐部人”(男人)每个人扯上一条,这些“唐部人”并不安份,个个是“野男人”,当然知道这种的红绳是终身所系,于是有念念有词的、有向天祷告的、有乞求菩萨的不一而同。这时只听得队伍中有个脸皮厚、胆大的“唐部人”大叫一声,走啰,众“千古不朽”的男人们欢声一片,于是众男人有的手舞足蹈、有的兴高采烈,有的战战兢兢,不约而同一齐向山上拥来。却说这时山上的众“诸洞人”(女人)听到山下轰响混乱的一片男人的叫好声,料定大事不好,乱成一团,有一位聪明的“诸洞人”猜想每人脚下所系的红线确定会有一个素不相识的男人循线而来,而男人和女人在一起循旧例不外传宗接代生孩子,因此就把脚下所系的红线叫成“当妈线”。这就是后人把男女之间看对象叫“扯红线”或“牵红线”,或所谓“千里姻缘一线牵”的由来。话说随着欢声雷动的临近,众“诸洞人”(女人)大惊失色,有七上八下的,有咬牙切齿(其男人及部族被血洗的深仇大恨)的,但因本身被五花大绑,无法动弹,所以只能任由“唐部人”(男人)自由排布。再说被绑的“诸洞人”(女人)听得“唐部人”(男人)已到身边,或喜或气或悔惧都已经全身乱颤,“唐部人”见此情况(知道众女人恨他们会反抗,如被咬到被打等),只得小心地每个人手执木棍把各人所分得到的女人头上的“红盖头”(已传到现代)一下挑开,并把这个过程叫做“挑红”(男女婚姻的初次见“红”)或“看对象”,这时有的男人“看对象”看到自己手中红线所系的是一个很老的女人,男的就称这女人为老婆,或是“婆娘”或是“老妈”,如果是一个与其年龄相当的女人,就称其为我家里的那个“诸洞人”;如果是一个年龄太小的女人,就叫其为“诸洞仔”(“无诸国”人的孩子,这时已没有“无诸国”人的男孩,只有女孩,因此,小女孩通称为“诸洞仔”,“无诸国”人的孩子的意思),而女人则把“看对象”看到的很老的男人叫做“老公”,看到有身份的老男人叫做“老爷”,略大有身份的男人则叫做“大爷”,年龄相当的叫“唐部”(同铺)或“唐部人”(同铺人),而年龄太小的男孩叫“唐部仔”。却说这时大规模的“抢亲”开始了,因战争刚定哪有许多房子,因此只能很轰乱地把女人抱到已经占领到的现成的山洞里成其好事,因此,从此后男女结婚,都俗称为“入洞房”。男人们得到甜头后,就把女人身上的五梆大花和手镣、脚镣全部解去,不料女人有国恨家仇在身,无不怒火万丈地向男人扑去,有的开口大骂,有的拳打脚踢。而男人因刚得到好处,心里还在乐,况且女人这时的手劲也确实完全没有了狠的力道,打得男人悄然不觉痛,骂得男人嘿嘿地笑,不知有怒。当然后来男人还是生气了,于是男女双方大打出手,最后当然是和解了,因此,后来对婚姻中的男女一般的挑逗性打闹,都称之为“打是亲,骂是爱”云云。当然这都只是表面观象,那些女的不服还是铭印在心中的,于是反抗厉害的女人就被男人用手镣脚镣锁在家里,动弹不得,把人锁起来的家里当然就平安得多了,于是这事传到今天仍有许多刚出生不久的孩子甚至成年的男人与女人用银的或金的蠋子戴在手上、脚上,成为当年的手镣与脚镣的“化身”,只因为据古久年代传下来的说法是这金的银的“手镣”与“脚镣”会保证全家平安。还有的就是古代闽人女子出嫁,代代相传都“暗存”有刺杀“唐部人”的“凶器”。不外刀、剑、锤、矛等,传到后来,就变成了“诸洞人”的装饰品。我(指林光枢)妈到死时身上还带有的一付嫁妆,那就是“仇恨”的明证,它由刀、剑、锤、矛(牙签)等各种兵器所组成的组合银坠,加上银簪。明的讲法,银首饰中的“兵器”和“银簪”可以用来抢救“唐部人”,在男女做爱时产生的“上马风”与“下马风”;而其实,这些银装饰品真正的“根”,不是用来救人,而是用来刺杀“唐部人”的,它是“仇恨”的化身。当时真的还有许多的勇敢坚强的女人与“唐部人”(男人)斗,而矛盾的是为了自己所生下的子女的生存自己仍必需活着,便拖着沉重的脚镣上街、过集市,走的时候,脚镣会发出响亮的声音,因此许多人暗中佩服,便把这一类的女人叫做“响当当”的人,意思说很“本事”,很厉害,了不起的女人,当然后来人也把有本领的男人也叫做“响当当”的,这是后事不提。应当指出,当时的“唐部人”在“诸洞人”这一手把持的家里是没有好日子过的,因此经常被女人“吊鼎”(不煮饭给男人吃),以致男人们相遇时最关心的第一句话就是“饭吃了没有”(这句话已经被中国人普遍采用并传遍世界),如果有饭吃,那好,今天就是咱男人过年、过节、好日子,顺当;如果没吃饭,不用说那便是被女人“吊鼎”了,那饿肚子的滋味好受吗?后来当然“唐部人”也就有了后代也就是许多小孩子,女孩子仍叫“诸洞仔”,男孩子就叫“唐部仔”。不用说这故事中传说的事都是真的,虽然我(指林光枢)也只是听我父亲(清代秀才)所说,而不信你可以问那些“古早”的老人,他们都知道闽地人的祖宗都是中原河洛人。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姻缘的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