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练养结合?
气功锻炼中既要重视“练”,更要重视“养”。练与养是练功过程中两种不同的状态。气功锻炼中既要重视“练”,更要重视“养”。
“练”,是指在练功时,有意识地调整身体,摆好姿势,放松身体,调整呼吸,集中注意力,排除杂念等一系列的过程。
“养”,有两层意思,一是指经过上述一系列有意识地锻炼以后,所出现的身体轻松舒适、呼吸柔和绵绵,注意集中的静养状态,气功界称此为“入静”。练功人在这时就要有意识地使自己保持在这种状态中,不断地继续进行调整,使之能深入发展。有关研究发现,在这种状态中,机体的功能渐趋协调,免疫功能也会有所增强。这种静养状态,有时可以持续较长时间,有时往往一会儿就过去了。练功人可以在这方面积累经验,不断改善。“养”的另一层意思,是指在进行一系列锻炼后,还不能达到上述的静养状态,但如继续坚持下去,反而是一种消耗,会造成疲劳,引起紧张,因此这时可休息一下,准备再练,或结束练功。气功锻炼过程中“练”和“养”是一个辨证的关系。若练功不认真,不注意调身、调息、调心,当然不可能取得效果。但若一味地“练”,而不考虑“养”,功效也不佳。临床上常见到许多练功人,由于心情过分急切,往往在一次练功中从头至尾不间断地进行“意”和“形”的调整控制,结果与主观愿望相反,造成不适和疲劳,体力无法支持。
每一次练功过程常常是“练”和“养”交替进行、相辅相成的。在练功10分钟到20分钟后一般进入了松静状态,这时如感到有些疲劳或呼吸不畅就可以不再去注意“三调”,充分体会和享受松静带来的轻松舒适感,稍过一会儿可以再采用一些方法进一步调整,使气功状态进一步深化。这样“练”中有“养”,可以使火候恰到好处,不致带来不适;“养”中有“练”,可以使养的时间延长和质量提高。如此做对练功人体力的调节和功效的提高则大有益处。
动功与静功都有内养作用,但从功效上来讲主要是依靠静功。对于身体虚弱和身患多种疾病者,尤要多以养为主。
“养”也需要情绪平稳、思想乐观、劳逸结合、饮食有节、生活规律、睡眠充足等的配合。练功人应特别注意平时的情志修养,情绪波动往往会引起气血紊乱。临床上常可见到这种情况,病人练功很认真,功法掌握的也不错,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因一时情绪波动,往往干扰练功的顺利进行,病情也会出现反复。因此,练功人一定要在练功同时注意休养生息,对年老多病者尤显重要。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