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神医 发表于 2011-12-20 07:54:22

“脾气虚”证态概念的中西医融合探讨(三)

“脾气虚”证态概念的中西医融合探讨(三)

                   山西医科大学附 属晋中第一医院主任医师兼副教授(退休)郝守玉

      在脾主水精物质运化的一系列长途过程中,我们有必要把这一子系统在人体内的漫长复杂过程,区分为几个子过程来认识。

      首先从“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这一阶段子过程说起,这一阶段就是西医生理学所阐明的胃肠道消化吸收过程状态。该过程中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的运动变化,现有西医学的知识已从器官功能水平深入到了分子水平,几乎大部白箱化了。我们现在已不能再用一块黑布把它扪起来,在那里暗箱操作。这一阶段子过程稳态变化,出现的中医概念脾气证与西医理论消化吸收生理稳态变化的态之间的融合问题,已刻不容缓、迫在眉睫。

      人体每日由各种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高达6—8L,正常生理情况下,胃能吸收少量水分,十二指肠及空肠在吸收营养精微溶解物质的同时,也吸收大量水分,但水分主要是在廻肠及结肠吸收。一般认为结肠可吸收进入结肠内的80%的水和90%的钠和氯,每日胃肠道吸水为8L。也就是说,胃肠道每日要有8L的液体在这里往返循环保持动态平衡,可以说是一个极其庞大的体液循环子系统。这个循环子系统,也服从生态系统的以水循环为基础的总规律。      

      实验病理生理学的创始人,法国学者贝纳德的内环境稳态理论,虽然没有明确指出胃肠道液体流动属于内环境稳态,但是我们认为人体皮肤、粘膜外表紧密粘附的粘液、汗液、脂液都是属于环境稳态的范畴。当然胃肠道内的液体流动也就属于环境稳态的范畴了。从上面所说的胃肠道内的水液每日的动态平衡,就可以看出是一个稳态平衡系统。

      胃肠道内分泌消化液的腺体很多,包括大、小两种。大消化腺有肝脏和胰腺;小消化腺则位于消化管壁内,如胃腺和肠腺等。胃腺是重要的消化腺之一,遍布于胃壁的胃黏膜内。成年人每天通过胃腺分泌的胃液可达1.5~2.0升,是人体里最酸的液体。它能促进蛋白质分解,利于小肠的消化吸收。胃酸还可杀死一些进入胃部的细菌,所以,即使我们每天吃进数以万计的细菌也不会轻易得病。胃的消化力极强,这也是胃液的作用。小肠有两种腺体——十二指肠腺和肠腺,前者分泌碱性液体,可保护十二指肠免受胃酸侵蚀;后者分泌一种酶,有利于蛋白质消化。大肠腺在大肠内,分泌大肠液,它的主要功能是保护肠黏膜和润滑粪便,如果大肠功能紊乱了,人就遭受便秘之苦。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胆汁就是肝细胞分泌的,经胆管排入十二指肠。当肝脏患病后,可引起胆汁分泌减少,而胆汁主要是消化脂肪类食物的,所以,肝病病人常有厌油腻食物等症状。胰腺是仅次于肝脏的人体第二大消化腺。它含有众多的腺泡,分泌胰液,能帮助消化淀粉、脂肪和蛋白质。

   这些消化腺进行着繁重的消化工作,每天分泌的消化液共达8.2升!假如所有的消化腺都停止分泌,食物就不能在体内转化为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各种营养素,人就不能生存。人每日由各种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总量达6-8L。消化液主要由有机物、离子和水组成。消化液的主要功能为:①稀释食物,使之与血浆的渗透压相等,以利于吸收;②改变消化腔内的pH,使之适应于消化酶活性的需要;③水解复杂的食物成分,使之便于吸收;④通过分泌粘液、抗体和大量液体,保护消化道粘膜,防止物理性和化学性的损伤。

   分泌过程是由腺细胞主动活动的过程,它包括由血液内摄取原料、在细胞内合成分泌物,以及将分泌物由细胞内排出等一连串的复杂活动。对消化腺分泌细胞的刺激-分泌耦联的研究表明,腺细胞膜上往往存在着多种受体,不同的刺激物与相应的受体结合,可引起细胞内一系列的生化反应,最终导致分泌物的释放。

   食物的消化和吸收需要通过消化系统各个器官的协调合作来完成的。我们日常所吃的食物中的营养成分,主要包括糖类、蛋白质、脂肪、维生素、无机盐和水,除了维生素、无机盐和水可直接吸收外,蛋白质、脂肪和糖类都是复杂的大分子有机物,均不能直接吸收,必须先在消化道内经过分解,分解成结构简单的小分子物质,才能通过消化道的粘膜进入血液,送到身体各处供组织细胞利用。食物在消化道内的这种分解过程称为“消化” 。食物经过消化后,通过消化管粘膜上皮细胞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叫“吸收”。消化和吸收是两个紧密相连的过程。

  消化又包括机械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机械性消化是通过消化管壁肌肉的收缩活动,将食物磨碎,使食物与消化液充分混合,并使消化了的食物成分与消化管壁紧密接触而便于吸收,使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由消化道末端排出体外。化学性消化是通过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对食物进行化学分解,使之成为可被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在正常情况下,机械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是同时进行、互相配合的。

      食物的消化是从口腔开始的,食物在口腔内以机械性消化(食物被磨碎)为主,因为食物在口腔内停留时间很短,故口腔内的消化作用不大。食物从食道进入胃后,即受到胃壁肌肉的机械性消化和胃液的化学性消化作用,此时,食物中的蛋白质被胃液中的胃蛋白酶(在胃酸参与下)初步分解,胃内容物变成粥样的食糜状态,小量地多次通过幽门向十二指肠推送。食糜由胃进入十二指肠后,开始了小肠内的消化。小肠是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食物在小肠内受到胰液、胆汁和小肠液的化学性消化以及小肠的机械性消化,各种营养成分逐渐被分解为简单的可吸收的小分子物质在小肠内吸收。因此,食物通过小肠后,消化过程已基本完成,只留下难于消化的食物残渣,从小肠进入大肠。大肠内无消化作用,仅具一定的吸收功能,吸收少量水、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

  我们以系统论为导向,从胃肠道消化吸收这一段子过程(也可以看做是子系统),与全身整体系统的关系来认识问题,就会发现这个子系统的稳态目的,是为了提供水及营养物质,以保持全身整体系统的稳态。也就是说主要是为了吸收水及精微营养物质,而不是为了排出的目的。所以分泌消化液不是为了排出,而是为了吸收。应用中医理论的话来说,就是为了升清,而不是为了降浊。所以说脾气主升。位居中焦是气机升降出入之枢纽。

      按中医理论脾的特性是脾气宜升,其功能主要体现在升清:即升精。“升”是指脾的运化功能而言,“清”泛指精微物质。因为脾气能将饮食的精微津液上输于肺,再由肺到心,以生化气血,营养脏腑。这种运化的特点是以上升为主的,故称“脾气宜升”。而上升的主要物质是水谷精微,所以又称“脾主升清”。在脾的阳热之气的作用下,水谷入胃而能腐熟,清浊于是相分。其清者随脾阳之升而上输于心肺,浊者自然下行。这与系统论胃肠道子系统的稳态目的是水及营养物质的吸收认识是一致的。胃肠道分泌消化液的目的是为了吸收,并不是为了排出。消化腺每日分泌出来的6-8升液体最后又被完全吸收,就是例证。

      主升清是说脾的运化功能是以升清为主。所谓“升清”的升,是指脾气的运动特点,以上升为主,故又说“脾气主升”。“清”,是指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升清”,即是指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的吸收和上输于心、肺、头目,通过心肺的作用化生气血,以营养全身。故说“脾以升为健”。升和降是脏腑气机的一对矛盾运动。脾的升清,是和胃的降浊相对而言,也就是升清和降浊相对而言,脾的主要的升清功能正常,谷精微等营养物质才能吸收和正常输布,正如李东垣所强调的脾气升发,则元气充沛,人体始有生生之机;同时,也由于脾气的升发,脾气健旺,升举内脏,才能维持脏腑的恒定位置及正常的生理功能。若脾气不升反而下陷,就会出现脾气下陷的改变,如内脏下垂,脱肛,久泻不止,少气懒言,息短声低,自汗易感,排便无力等。这也是由于脾气不能升清,则水谷不能运化,而导致气血生化无源,故而出现神疲乏力、头目眩晕、腹胀、泄泻等症;久病导致脾气(中气)下陷,则可见久泄脱肛,甚或内脏下垂等病症。《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也说:“清气在下,则生飧泄”。这些都是脾主升清出现的问题。

      李东垣脾胃学说中,也特别重视脾气的升,他认为“升”象征春夏生长之气,于生命是有利的,而“降”则如秋冬欢迎来到(www.dangdaizhongyi.com)当代中医网(jk.fqyg.net)养身之气,于生命是不利的。他在《脾胃论》中多次引用《素问·五常政大论》“阴精所奉其人寿,阳精所降其人夭”原文,并解释说:“阴精所奉,谓脾胃既和,谷气上升,春夏令行,故其人寿;阳精所降,谓脾胃不和,谷气下流,欢迎来到(www.dangdaizhongyi.com)当代中医网(jk.fqyg.net)养身令行,故其人夭。”为什么概言脾胃,而只赞升而不赞降?显然,他只是从水谷之精气方面来说的。水谷之精气,在脾胃的共同作用下,从脾上升,而水谷之糟粕,自然经胃下行。相反,如果没有胃之降浊,脾的升清也不能正常地进行。



本主题由 (www.dangdaizhongyi.com)当代中医网(jk.fqyg.net)养身 于 昨天 16:32 审核通过

fwggd49 发表于 2011-12-22 06:29:54

http://www.pgpop.com/image/face1.gif8错8错,支持~~~





















http://qb.lqualyn.com/images/sigline.gif
什么牌子防辐射服好

xiaoli1 发表于 2011-12-29 04:15:39

天冷了,赶紧加衣服吧!这鬼天气没法活了!

Luxury Cichy
Luxury Cichy
Luxury Cichy
Luxury Cichy
Luxury Cichy
Luxury Cichy
Luxury Cichy
Luxury Cichy
Luxury Cichy
Luxury Cichy
Luxury Cichy
Luxury Cichy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脾气虚”证态概念的中西医融合探讨(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