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名人全意识学服务中心正名公告(15号)
当代名人全意识学服务中心正名公告(15号)俄华智库 中国芬笙山人工作室(宣)当代世界,谁的世纪 作者:山下美智子
当代世界到底是美国、美俄华、欧俄华,还是欧美俄华的世界,或谁的世纪?谁说了算,中西方对自己要有信心。
— 谁说了算 欧亚大陆,世界最大最富最强,欧俄日华印雄据海陆,纵横欧亚北印太,俯视全球,谁敢与争锋?其它国家,当然也包括美国,理所应当都必须“靠边站”,也不许指手画脚。这是一种什么境界,确实令欧亚各国人民,心领神往,但现实却不是这样。 当今美国独霸全球,美元、美军、美债,统管全世界。欧洲望其生畏,俄华为之“丧胆”。美国只愿意自己伟大,因此世界只能由美国说了算。当下事实是,美国说一,谁敢说二。不管是老牌欧洲“旧世界”中心的欧盟;还是拥有近二千万平方公里领土的俄罗斯;或有十四亿中国人的中国,都在美国航母、飞机的“管理”下“战战兢兢”。 其实世界是谁的世纪,谁当头,谁说了算不重要。重要的是,为人民做好事、正事,走正道,有人支持,有人喜欢拥护,有人爱。让你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力排众议,理直气壮地为世界各国人民挡风出头。似模大样地树大拇指拍胸口,一口咬定代表正义与理想,承担下来。救国救民于水深火热,或解人危难于生死关头。如:世界难民潮中,德国默克尔与德国人民,无私、无悔地为世界各国湧来的百万难民,遮风挡雨排忧解难。这是一种什么精神,又是怎样地何等伟大,足以成为当代世界楷模。
二 好人、坏人 中西方同样受到恐怖袭击,就象美国发生的校园枪击。做为局外人,讲几句同情、安慰,动感情,令人感激感动的话;甚至用理解关心的心情,同甘共苦的心态。让当事者引为知己救星,是值得依靠的一家人,同心同德,共渡难关。从物质精神上,得到支持、帮助与安慰,何等需要。如:中国在各国遇到恐袭、难民潮时的表现。中国救助尼泊尔地震,委实值得称赞。 同样,美国对中国“藏独”、“疆独”、“台独”的恐袭与内乱 “情有独钟”,幸灾乐祸落井下石,唯恐世界不乱,希望中国人为什么不乱不死。这种态度的美国是好人?为啥总希望看到中国不好,中国人落后、台海分裂、南海动乱,或死了人。这对美国有好处?值得场场参与,件件叫好,回回高兴。台湾是全中国人的“命根”与底线,中国致命伤疤与国耻,就要用此要挟中国,把武器卖给台湾,你在干什么?! 世界上有一种人,最让人痛恨与可怕。初看通情达理,象好人,也愿意别人过上好日子。但不择手段爱当领导,当“警察”不顾人间正义管“闲事”。见不得别人比他强与好,就象挖了祖坟,这就是美国。 稍有风吹草动,比如:恐袭、难民、金融危机,立刻变脸。友邦、盟友、当事人,统统一样。刚刚还好好的,转眼一看,面露难色,如:金融危机、恐袭、难民潮。个个面目可憎,象鬼一样令人害怕。就算中国象“英雄”一样力挽狂澜,为世界“出血”。如:金融危机时的中国。连安慰、客气话也不说,白白的让中国受伤,有过无功白当“冤大头”。 上世纪韩战、越战;本世纪美墨隔离墙。美国总愿意把苦难留给别人;把战争如:阿富汗,伊拉克,叙利亚战乱,强加在别人头上;把穷苦的拉美人民,坚决拒之门外;把炮舰开到南海;把武器卖给台湾。总之美国在全世界制造动乱,是坏人会害人全球祸根,已经过时,并不适合做“大哥”或领导全球。
三 冤大头 同为地球人,大家一起,就象在同一家饭店吃饭,美国总把中国人(包括台湾人)当傻瓜、“冤大头”,让中国回回“出血”付帐美国得利。如:金融危机;美国用战争“炮舰”引起的恐袭、难民;西方模式的全球经济下滑;武器售台等,全部中国买单!? 习近平“一带一路”,为上述世界问题拿出中国方案。排忧解难,建立世界公益平台。丝路各国人民地缘、政治、经济、文化、民族、信仰等,各种重大问题得到彻底解决,或迎刃而解。 美国却为此坐立不安,非常焦虑。“炮舰重伤”(2017)后仍丑态百出,南海巡航;示好“台独”;美国只愿意把中国,当傻瓜与“冤大头”。公开对“一带一路”的公益善举,不闻不问,一言不出,一句好话,一张字条,甚至只言片语,都酸酸的不怀好意。近日参众两院所通过的美台官方互访,已引起中国人民公愤。何时才能不让中国人,做美国奴才与“冤大头”,是非分明中美平等,中国可以站起来,不用对美国下跪讲话,这时间还要等多久。 “要想好先吃饱,要想富先修路”。当代世界潮流是和平发展,不是中西方对抗。“一带一路”是当代最先进,跨世纪的庞大系统工程。需要世界各国,为了自己与子孙万代的幸福,而共同努力参加。各国政界、工商界、科技界,文化界,都要用事实来讲话,多干实事,少讲话。 不要互争互斗,也不必观望、怀疑与失望。英伦才子德波顿说:“对失望最好的反击之一,是很多事情正在进行”。面对社会不同评价,说好说坏无用,关键在把已着手的事,按部就班有计划很努力的做得很好。
四 舞照跳,马照跑 当代世界谁当主子,谁当奴才,不重要。重要的是,谁能引领世界人民,得到平等、和平、幸福与自由。空谈正义,谁强谁弱,谁无耻,谁上等无用。关键意义在,全世界人民都需要和平、安定,安居乐业、充足富足,无忧无虑的真实生活。 美国人三亿,全世界却有七十多亿,地球只有一个。不让欧俄华当家作主,强迫欧亚各国欧俄华日印,把所有前途与希望,都寄托在美国美元、美军、美债身上。让美国独大豪取强夺,并以此为世界秩序欺压世界各国,不公平。 “马照跑,舞照跳”,不管愿意不愿意,欧俄华日印,已经“忍气吞声”数十年,让美国“继续”当老大可以,但局限在引领。我们不需要美国航母飞机,总惦记着俄华。美国事实上,也从来没有给俄华带来任何好处。“井水不犯河水”,美国从坏人变好人,下世纪的事(美国真正走下坡路,走投无路众叛亲离时)。叙利亚,阿富汗,伊拉克的战争与难民,祸根美国。俄华两国要记住,从内心提防美国,历史证明美国人不可靠,决不可信。
五 谁是老大? 当代世界谁是老大?肯定是美国,欧俄华日印,不管谁或愿意不愿意都认。欧印日是“服”,俄华是“怕”,问题在美国引领,怎么当头? 这世界还有一个头,老大是欧俄华。欧亚大陆欧亚“共和国”的欧俄华日印,让欧亚各国人民同时伟大。在这里美国算什么?只能规规举举“靠边站”做老二。欧俄华日印五国连纵,从基础建设开始,为欧亚各国人民,同心同德改革开放。用和平、和谐、共赢、共商、发展“拯救”美国。 只要世界和平,美国做老大,欧美俄华共同引领世界,让“天下小康,世界大同”,是好事。
六“三国”演义 苍茫世界,谁主沉浮,其实就是一出,古“三国”演义的现代版。美俄华世界三强,有一,足可自立;有二,更可自保,雄视全球;有三,则纵横世界,无坚不摧。 美国总在算计欧亚各国,已成国策决不改变,如:朝韩、台海、南海、中东、乌克兰。事实非善类,因此只能利用。俄华已联手“怕”美国,欧洲也不例外。让美国当头,美国没完没了,惯了,总坐在别人头上“拉屎拉尿”。人与人都有个限度与底线,不能耍横,以势欺人,太放肆,忍无可忍,人活不下去,你美国也别想活。同归于尽,大家死了算!六十余年,美国害中国惨无人道。不改变,用战争与炮舰征服世界的作法,苦难的中国人,总有一天要收拾你!这是你逼的咎由自取。 美国对俄华有三条路可走。战争:与俄华开战,就算俄华不敌,美国完胜,美国也决无好下场;冷对抗(冷战、冷和平):欧俄华联合,或成立欧亚“共和国”,与美国长期“耗战”,美国必败;和平:欧美俄华大联合,或美俄华联合统管世界,人民之幸世界之福,此为万全上策,美国伟大,直到永远! 俄华智库中国芬笙山人工作室 2017、3、3于北京参考资料一:
参考资料二:
参考资料三:新世纪中美关系的新态势
选自《参考消息》2018年3月14日 在国际秩序大变革的背景下,中美关系也在经历过去几十年来最为深刻的转型。美国战略界日益从“竞争”的视角看待和处理对华政策,这是不应否认的新现实,但对此也不必过于紧张。中国需要凝神聚气、保持定力,更加深入研判所谓“竞争”问题,从“良性竞争、深度合作”的角度积极塑造中美关系的新态势,进一步加大中国对中美关系的理念引领、战略引领。文:“竞争性共存”将成中美关系新态势作者:赵明昊 未来一个时期,在中国不断推进“强国方略”的背景下,中美关系能否实现稳定健康发展,对于我国国际战略坏境具有决定性影响。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台执政以来,中美关系总体实现平稳过渡,但值得注意的是“竞争”日益成为美国高级官员和战略界人士谈论对华政策时的一大“热词”。日前,王毅外长在两会记者会上也就此表示,“如果说中美之间有竞争的话,那也应该是良性和积极竞争,这在国际交往当中也是很正常的。换句话说,中美可以有竞争,不必做对手,更需当伙伴”。无疑,如何准确看待和有效应对中美竞争,是未来中美关系发展必须面对的重大问题,两国需要放眼长远、相向而行,深入筹谋“竞争性共存”之道。一美战略界形成新『中国观』 就在我国两会开幕之际,美国参议院军事委员会举行名为“全球威胁”的听证会,美国国家情报总监科茨、国防情报局局长阿什利等称,中国花费巨资加紧提升太空作战等能力,并在全球范围内利用经贸等手段构建自身地缘战略地位,对美国的影响力构成威胁。此前,2017年12月,特朗普政府发布的首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将中国明确定义为“修正主义国家”和“对手”。今年1月,美国国防部发布2014年以来首份《国防战略报告》,在涉及中国的表述基调方面与《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保持一致。美国国防部长马蒂斯在报告发布会上强调,中国和俄罗斯是“修正主义强权”,“寻求建立一个与它们专制模式相符合的世界”。这份报告的主要执笔人、负责战略和部队部署的助理国防部长帮办科尔比称:“这份战略报告代表着根本性转变,其重点将是优先准备打仗,尤其是为大国战争作准备。” 应当看到,特朗普政府高官的公共言论以及美国国家战略文件中涉华表态,基本反映了美国战略界在过去几年中逐步形成的新的“中国观”—中国成为美国“首要的、全面的、全球性战略竞争者”。这一“中国观”的形成大致经历了三大时间节点。 第一时间节点是2007-2008年,当时金融危机在欧美多国发生,西方国家经济困局加深,以新自由主义为基础的“华盛顿共识”受到质疑。美国战略界感到,随着中国经济发展保持稳中有进,中国国内开始出现一种有关“西方衰弱、中国崛起”的“必胜主义”情绪,其“中国观”开始发生变化。 201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国际地位显著提升,加之中美双方围绕南海争端、“亚太再平衡”等问题的矛盾凸显,这构成美国战略界“中国观”演变的第二个重要节点。 第三个时间节点大致在2014-2015年间,正如美国知名中国问题专家何汉理所言,面对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发展走向和外交姿态的新变化,美国战略界围绕对华政策展开过去50多年来“最为激烈的辩论”。 不少美国战略界人士认为,过去几十年旨在通过“接触”中国促进其实现“市场化+民主化”的战略已经失败,认为加速崛起的中国将是美国面临的最大的长期性威胁,主张将美国对华政策从“接触”向“遏制”方向回调。甚至一向对华态度温和的前常务副国务卿斯坦伯格、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教授兰普顿等人也认为美中关系到了重大“临界点”,存在进一步恶化甚至走向全面对抗的危险。二美国深度调整内外政策 可以说,2017年1月特朗普政府上台以来,美国战略界对中国的负面认知似乎在进一步上升。“中国强硬论”“中国取代美国论”“中国另起炉灶论”“中国政治渗透论”等消极论调甚嚣尘上,要求对华采取强硬政策路线的声音日益增多。比如,特兰普中国政策顾问、国防部前官员白邦瑞宣称中国长期对美国进行“战略欺诈”,中国的真实战略意图就是削弱美国的全球领导地位,并把美国赶出亚洲,美国需要加大对中国的压制。美国战略界“中国观”之所以出现上述消极变化,与美国自身战略取向的变化息息相关。具有“反建制派”色彩的特朗普政府明确将“美国优先”作为核心施政理念,声称自己“不代表世界,只代表美国”。“美国优先”理念实际上是过去数十年尤其是金融危机以来美国国内经济、社会、族群矛盾持续积累的产物。过去一年多来,特朗普政府以“美国优先”为总纲,大幅调整美国内外政策,呈现“经济民族主义”、“以实力保和平”等若干取向,战略态势上总体有所回缩,政策手段上以获取实利为导向,对国际发展、全球治理等方面的大国合作兴趣下降。从美国国内政治看,随着宣扬“白人至上主义”的“另类右翼”运动的兴起,美国国内的种族、阶层裂痕愈发难以弥合,特朗普为维护政治基本盘不惜激化国内矛盾,在内政方面摆出一副不妥协的好斗姿态。在美国深度调整内外政策的同时,特朗普政府的“中国观”日趋消极,毫不讳言要加大应对与中国之间的“竞争”,尤其体现在中美经贸关系方面。特朗普政府的一系列涉华消极论调似乎已经表明,美国国内关于对华政策的大辩论基本结束,“中国是美国首要的、全面的、全球性的战略竞争者”或许正在成为美国政策界的一种新共识。三中美“竞争”的三大领域美国战略界日益从“竞争”的视角看待和处理对华政策,这是不应否认的新现实,但对此也不必过于紧张。这一现实实际上反映了中美关系当前和未来一个时期在实力对比、政策姿态、战略空间、国际地位等方面出现的重大变化。2017年,中国GDP超过80万亿元人民币(约合12万亿美元),这大约相当于美国GDP(18.5万亿美元)的65%。根据经合组织(OECD)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未来十余年,考虑到中国在军事、外交、文化等领域不断强化自身能力,在两国总体经济规模差距缩小的背景下,美国战略界对两国“竞争”加剧的担忧或许会进一步增强。要想有效应对“竞争”,首先要准确分析“竞争”。概而言之,中美关系中的“竞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两国经贸关系从“压舱石”变为博弈焦点,美国希望以“对等”、“公平贸易”等为由对华加大施压。“美国优先”及其所蕴含的“零和博弈”思维,是特朗普执政给中美关系带来的最深层次挑战之一。特朗普的施政口号是“让美国再次伟大”,而在他看来,中国是让美国不再伟大的关键因素。根据美方统计,2016年美国对华贸易逆差约为3470亿美元,占美国贸易逆差总额的70%。特朗普及其支持者将中国描述为导致美国经济陷入困境的“罪魁”之一,指责中国依靠“不公平贸易”使美国成为输家。2017年以来,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等“强硬派”的政策影响力上升,他们不惜通过阻挠中美全面经济对话等方式加大对华施压,发起针对中国的数个“不公平贸易”调查,未来还会进一步限制中国企业在美国的投资。其次,中美两国在亚太地区的关系趋于紧张,美国担心中国寻求“把美国赶出亚太”通过推进“印度洋-太平洋”战略打造制衡中国的地缘架构。过去几年来,美国的“重返亚太”,适逢中国从“地区大国”向“全球大国”、从“陆权国家”向“陆海强国”跨越的过程之中,在亚太地区百年来首次出现中国和美国“短兵相接”的态势。未来一个时期,美国战略重心总体东移的态势难以改变,并将在“印太”这一战略框架下与日本、印度等共同构筑制衡中国的“联合阵线”,推动二战后形成的亚太“辐辏”同盟体系向“网络化安全体系”转换。去年11月,特朗普政府明确提出“印太”战略,旨在以地缘战略和地缘经济相结合的方式,加大对中国的“塑造”,特别是针对“一带一路”倡议形成牵制。对此,地区国家不无忧虑,印度国家海洋基金会执行主任、“印太”问题研究专家库拉纳甚至认为,“印太”正成为引发新冷战的地缘政治概念。第三,中美围绕国际机制、发展模式的博弈日益突出,美国担心“政治上的中国崛起”,新一轮“中国威胁论”在美国等西方国家出现,中美关系中的意识形态因素更为敏感。在不少美国战略界人士看来,中国正通过倡建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新机制,在国际社会“另起炉灶”,构建以中国为中心的“平行秩序”,推动中国版本的“全球化”。此外,意识形态因素对中美关系的影响趋于上升,近期不少美国专家炒作称,中国政府不仅对发展中国家输出“中国模式”,还通过加大支持国外智库、高校、媒体等,利用民主社会的“漏洞”,不断增强针对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的“锐实力”。与此同时,美国还推动澳大利亚、新西兰、德国等国强化对中国机构和人员的调查,西方国家联动炒热新一轮“中国威胁论”的态势值得高度重视。四积极引领中美关系走向放眼世界,我们面对的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显然,在国际秩序大变革的背景下,中美关系也在经历过去几十年来最为深刻的转型,需要更加深入研判所谓“竞争”问题,从“良性竞争、深度合作”的角度积极塑造中美关系的新态势。一方面,应认识到,在国际关系尤其是大国关系中,竞争实际上是一种常态,但是,“竞争”与“对抗”存在根本区别,“对手”和“敌手”也有很大不同。另一方面,面对美国战略界在对华政策方面日益显著的焦虑感,以及特朗普政府对中国不断施加的“竞争”压力,中国需要凝神聚气、保持定力,注重把握避免冲突、发展合作的精神,进一步加大中国对中美关系的理念引领、战略引领。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首先,要逐步适应中美经贸摩擦常态化的新阶段,结合我国改革发展的战略安排,解决好中美经贸关系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不断扩大共同利益与合作空间,筑牢稳定中美关系的经济基础。其次,要将拓展中国周边外交空间与打造新时代中美互动模式相结合,谨慎处理“第三方因素”对中美关系的影响,推动中美合作构建“亚太共同体”,培育两国共同的“朋友圈”。第三,积极探索“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以企业为主体的中美协作,做大利益“蛋糕”,用好亚投行等机制,促进中美协同提供发展型公共产品、促进地区和平繁荣的新型伙伴关系。 第四,应就国际秩序的共同愿景等问题深化中美沟通,增进两国在全球治理层面的政策协调,围绕应对反恐、防扩散、太空和网络安全等共同挑战展开合作。最后,要高度重视中美在政治制度、发展模式和价值观等领域的所谓“竞争”态势,引导美国战略界准确认识“中国道路”,避免双方陷入意识形态对抗,不断深化中美社会交往,厚植两国关系的民意基础。(作者为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当代世界研究中心研究员)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