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部的开放超出我们的想象
中国西部的开放超出我们的想象 选自《参考消息》2019年3月5日 原标题:西媒文章:西方失去方向 全球继续混乱即将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议的外商投资法草案备受关注。本报记者在成都采访发现,“开放”“公平”“全生命周期”成为在华外商热议的关键词。“地方招商引资非常专业”“中国改革开放成果只能用奇迹来形容,这几十年间的变化翻天覆地。”第一太平戴维斯华西区范事长胡裕华感慨道。第一太平戴维斯1885年创立于英国。这家在伦敦证交所上市的全球房地产服务商,如今已在中国大陆的17个城市设立了分公司及办事处,拥有超过8000名员工。胡裕华是香港人,早在1995’年就开始进入内地寻找机遇,先后随公司布局到广州、天津、上海、北京任职,2006年到成都建立分公司,开拓西部市场。他笑称自己见证了中国经济发展的轨迹,看到中国从沿海到内陆的逐步对外开放,“各行各业大大起飞,人们的生活质量直线提升”。“中国西部城市的开放程度超出我们的想象。”成都聚思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马黎环评价道。成都聚思力是全球知名的跨国IT供应链服务提供商―美国新聚思于2006年在成都成立的在华全资子公司,现已成为新聚思的软件研发及商务中心。马黎环回忆说,这家公司是第一批入驻成都高新区天府软件园的企业之一,当初软件园周边还是菜地,“现在十几年过去了,基本按照规划实现了,发展太快了’、按商务部统计,2018年成都市外商直接投资26,85亿美元,同比增长44%,是全国增速的约15倍。截至目前,成都市累计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8090余家,落户成都市的世界500强企业累计达285家,是中西部地区世界500强企业区域总部最密集的城市。“十几年前,中国的软件行业与欧美之间的差距是一道鸿沟,主要是向国外学习;而现在,有越来越多的海外客户组织集团高管来中国考察,了解中国的先进技术,寻找协同创新。”美国思特沃克软件技术有限公司中国区总经理胡凯对记者表示。思特沃克是一家有25年历史的全球性软件咨询公司,"80后”的胡凯是思特沃克全球最年轻的高管之一。在他看来,中国的改革开放也给像他这样的年轻人提供了历史性机遇。“有机会站在同一起跑线”1月29日至3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再次审议外商投资法草案,并决定在全国两会上将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议。“中国经济越来越发达,法律法规也越来越健全。”胡裕华说,外商投资法草案让他看到了乐观的信号,草案关于保障内外资企业平等待遇、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将积极吸引外资的政策措施纳入法律等规定,一旦获得通过,必将创造更有利的外商投资制度环境。胡裕华认为,外商投资法呼之欲出,恰恰是中国营商环境日益友好公平的“风向标”,“现在我们可以看到政策逐步放宽,法律日渐规范,内外资公司的待遇差距逐渐拉平,这让我们有机会站在同甲起跑线上”。“很多外商进入中国是看中了中国的市场潜力,而布场竟争的核心应该是公平。”海瑞克(成都)隧道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白馄认为,“审议中的外商投资法给出了一个法律保障,让每个层级的市场都有法可依。”白馄2007年从海瑞克德国总部来到成都参与分公司建设。十几年来,他感受到中国对改善外商营商环境的强烈意愿。“当地相关部门和园区与企业间形成了畅通的沟通机制,有一对一的专业服务,定期帮助企业招聘和培训员工,还经常搭建同行业交流的平台。”马黎环坦言,在这样友好的营商环境下,公司发展比较顺利。目前,成都聚思力员工数量从最初的100多人增加到现在的近700人,其中包括去年招收的100多人,在美国总公司的全球版图中发挥着愈加重要的作用。在马黎环看来,当地在硬件投入上也下了功夫,比如天府软件园十几年前就设计好双电路,以应对暴雨等极端天气,“这虽然是细节,但对我们的全球运维工作非常重要。园区里还有美术馆,附近有音乐厅,住宿、交通都很方便”。而让胡凯感触最深的是简政放权的力度。他说:“以前公司变更法人要交很多材料,跑很多趟,起码要两三个月时间。现在流程简化了很多,很多材料可以网上提交,十几天就能办完。”“全过程服务让人期待”“外商所期待的公平环境,在于它进入市场以后的整个生命周期,包括前期资金进入,后期市场经营,甚至还有撇资的情况。”白馄认,外商投资法草案让他看到了他所期待的全过程服务,而不仅仅是着眼于对外资的前期吸弓!。全方位的规范才能真正做到公平对待。白馄说,他更关注的问题是落实;若外商投资法得以审议通过,各部门、各层级如何执行,也值得持续关注。知识产权保护是此次外商投资法审议的焦点之一。马黎环说:“大环境更加规范,能更好地保护知识产权,吸引更多外企来中国建立研发中心。”胡凯则希望有更多领域面向外企开放,比如教育领域。目前,思特沃克面向全球招聘的应届毕业生主要是在印度和中国西安接受企业内培训。“未来希望能有资质在中国设立教育培训学院,帮助社会完善职业教育体系,持续系统化地培养本土人才,来自其他国家的员工通过来华培训,也能加深对中国的了解。”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