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明不失志,三尺讲台上的爱与坚守
失明不失志,三尺讲台上的爱与坚守 选自《福清侨乡报》2019.11.19蒋怀滨,山东人,1982年出生,现任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心理学系教授。25岁从教,他就爱上了这三尺讲台。可是,命运却给了他致命一击,他患上了视网膜色素变性疾病,近乎失明父亲蒋美忠主动从山东来融照顾他的生活起居。是父亲七年来风雨无阻的陪伴,让他的三尺讲台梦不破碎,让他的科研梦走的更远……让我们走进这对父子,听听他们背后感人的故事。 一 满腹才华下的一颗柔软心2007年,蒋怀滨从浙江大学心理学系研究生毕业后,就来到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成为一名高校老师。高校的教学与科研任务非常繁重,他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了教学和学生身上。因为出色的工作表现,2009年。蒋怀滨破格晋升为讲师。教学和科研占据了他大部分时间,但他还是想方设法挤出时间耐心指导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并给予毕业生多方的资源扶持。学生们都异常喜欢这个满腹才华还有着一颗柔软心的老师。由于积劳成疾,2010年,他突患眼疾,多次治疗效果却不佳,双目几近失明。这期间,蒋怀滨很是绝望崩溃。关键时刻,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的院系领导向他发出了最温暖的声音―你好好养病,我们都等着你回来。亲人们劝说他―你的眼睛看不见,可是你的才华应该让更多的人看到……2012年,身体稍微好转的他,就回到了学校继续任教。老父亲蒋美忠成了他的“眼睛”。父亲承担了照顾蒋怀滨生活起居的重任。从住处到教室只有短短几分钟的路程,老父亲牵着他,带他上课,看儿子在课堂上神采飞扬的样子,老父亲很是欣慰。傍晚,带着儿子在学校散步,不善言辞的老父亲却用着最绘声绘色的语言描述着校园里所有的新鲜的一切当过军人的父亲用他的柔软和爱一点点温热儿子的心。学生们也主动揽下了帮助蒋老师做课件的任务,她们感动于蒋老师的坚强,所以,在蒋怀滨的课上,他讲的神采飞扬,底下听的异常认真。整个教室只有鼠标点击的声音,这课堂,总让人觉得莫名地感动……大家爱他,他也爱大家。这些年来,他先后帮助60余名学生到国内外深造,为困难学生争取各种帮助,为对就业、对前途充满迷惘的学生指明道路··…他的心中装满了学生,也装满了一个共产党员的为民清怀。 二 科研梦再起航有了老父亲的“眼睛”,蒋怀滨觉得自己的人生和普通人是一样的。为此,他克服了眼疾的困难,使用文档中的朗读功能,积极开展文献阅读和论文写作。或许是失明,让他有了普通人没有的专注力,他几乎一心扎进了科研项目里,科学楼705实验室是他的驻地,每晚,他都是最后一个离开。担心他的身体,校领导希望蒋老师能适当减少些工作,但他没有,一星期六七节课是常态,他还忙着做科研,忙着指导学生参加各种比赛和科研项目。蒋怀滨的付出得到了丰硕的回报。他与其他教师合作完成的《视觉客体连续性表征的理论和实证性研究》专著,荣获2014年第十二届省人文社科成果奖,这是该校首次获得这一殊荣。他也破格晋升为副教授,并担任应用心理学研究所所长。蒋怀滨将自身的科研经验和思路无私奉献给青年教师队伍,帮助学校科研立项和成果完成。2016年一2017年,他先后入选省高校杰出青年科研人才培育计划与省高校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作为心理学本科专业创新实践人才培养改革与“双创”试点专业建设工作带头人,教学上,他大胆开展课程改革,结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力求提升学生的创新与批判性思维、实践能力。他还将心理学学术科研成果融入本科教学,主编了以应用为导向的新形态教材《心理学研究方法》,促进了学院的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2018年初,蒋老师以科研和教学双丰硕成果破格晋升为教授。但他深知,教学之路没有尽头,责任愈发艰巨,对于学科建设和专业教师成长更是责无旁贷。为了配合学校向应用型转型,他主动将自己的研究方向向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调整,将一系列成果总结,出版了专著《完美主义人格的心理学研究》。该理论成果广泛应用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建设,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如今,他还准备录课,做好幕课知反转课堂,让学生线上线下都可以学习;他还带领学生参加网络创新团队……12年的教师生涯,蒋怀滨始终认为,教师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以高尚的人格魅力赢得学生敬仰,以模范的言行举止为学生树立榜样,把真善美的种子不断播撒到学生心中。致敬这个近乎失明却依然对生活满怀激情和希望的蒋老师!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