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汉医象数学---丛书(4)
引 子现有中医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最后堡垒,其存在的根本意义就是:有了这种文化底蕴,就有了国难可消除;亡国可复国;异族可同化;失土可再归的依据。失去它如果只是一幢房屋,一座桥梁,一、二年内可以重建,但摧残与消灭了这种文化,则失去的就不仅仅是中医一个行业,而会是整个民族社会传统的灵魂,以及祖国的未来和人民的希望。
── 王良发(当代军事科学家)
总 论 我知道西医是太阳,中医是星星,但是,难道星星就不要发光?(某名人日记)中医象数哲学生理学,简称中医象数学,由中医阴阳、五行、运气等三种学说组成,是我国数千年传统文化的代表和核心。
生理学是指专门研究人体正常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中医学认为人是应天地之气而生的,因此人体生命的正常活动是和天地相参相应而“天人合一”的。在中医生理学中我们除了观察人体中的“内象”表现外。还应有人的整体和它们之间相互的相参相应;还可以有哲学的相参相应;有大自然的相参相应;有中医概念的相参相应;有中医运气学说的相参相应等等。
中医生理学由中医内象生理学、中医象数哲学生理学(中医象数学)、中医自然生理学、中医概念生理学等四大类组成。我们首先由中医象数哲学生理学说起。
关于中医象数哲学生理学,也可以称之为中医哲学,它属于哲学范畴,因此我们首先只能从中西方的哲学说起。
哲学产生自人的现实意识对世界的把握,是理论化、系统化的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概括和总结。它的使命便是探究世界和人类所有的最根本、最普遍的规律。是一种最能体现出自然界、社会和人类思维及其发展规律的最一般理论。它的发展根植于自然科学的进步,是自然科学成果最抽象、最高度的概括。自然科学以及任何一种知识体系,都必须用哲学或某种哲学思想作为指导。因此事实上任何一位科学家都具有某种哲学的信仰,所不同的只是自觉和被动的程度不同而已。哲学做为世界观的理论形成,对各门具体科学均具有普遍方法论意义。这是哲学所特有的社会功能。因此在方法体系中,哲学的层次最高。自然科学家受哲学思想的指导和支配的事实,在哲学与自然尚未彻底分开(这是现代科学一个“悲剧”)的中国古代更是如此。因此以现代的医学(西医)眼光来看,产生于古代的阴阳与五行等中医哲学理论,紧密地结合并应用于医学,从古代到如今,是空前、超前、超时代的伟大创举。中医哲学与医学结合,在中医学中所产生的实践成果,举世皆知。
哲学作为一种理论化的世界观,主要起源于古代东方文明,如南亚的恒河流域、西亚的两河流域,东亚的黄河流域,以及北非的尼罗河流域和古希腊等。并形成了中国哲学、印度哲学、希腊哲学等世界三大传统古哲学。众所周知任何一门科学与学问的建立,其理论必然会受到同时代的哲学思想的支配。因此中医理论体系的建立,同样也受到了古中国同时代的古哲学如:精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等影响,中医学不但吸纳了这些学说,并且让这些学说与中医学进行了有机的结合,进而显现出无限非凡的生机。
西方哲学英文名是philosophy由希腊语单词philein和sophia组成,具有“爱”或“友爱”和“智慧”的涵义。因此哲学活动就是“爱智”或“爱真理”。由于许多哲学普遍地存在着深奥难懂的具体问题,因此它往往也是高深莫测或是高不可攀的化身。
中医哲学,由阴阳、五行、运气等三种学说组成。古人认为无极生太极(0生1);太极生两仪(1生2);两仪生三才(2生3);三才生四象(3生4);四象生五行(4生5);五行生六合(5生6);六合生七星(6生7);七星生八卦(7生8);八卦生九天(8生9)。这些说法中的太极便是道;两仪便是阴阳;三才为天、地、人;四象为春、夏、秋、冬四季;五行为金、木、水、火、土;六合为东、西、南、北、上、下;七星为日、月、金、木、水、火、土;八卦为乾、兑、离、震、巽、坎、艮、坤;九天为东、西、南、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中等。
老子说:“道生一”,又说:“道法自然”。在这里我们知道太极便是道,而此“道”便只是一种概念,它并无真正的实质所指,只是古人借来用以说明万物的自然规律和自然法则的说理工具,说的是理。而“一”所指便是数,数和理两者相结合而产生的各种现象,便是“道生一”,也就是说古人应用“道”或“太极”这个理和“一”这个数的数理现象与方法来讲解、说明和演绎世界。同样的,两仪、三才、四象……等,都是古人,用来演绎解释世界的各种不同哲学数理方法而已……。古先贤在创造古中医学的理论框架时,擇优地选用了其中二种的哲学数理方法,第一种是阴阳;第二种是五行。因此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此两组数与理的结合体,及其所产生的各种现象,只是古华夏祖先用于探索自然规律与自然法则时所使用的哲学工具。这工具具有深奥的“数理”与象的内涵,它使古中医学遵从数和理的规律实现了哲学化,其所产生的各种理论化现象,令今人无限敬佩与信服。并在实用的基础上与中医这种大众化医学进行了直接的铆合。也可以说是古人让“阳春白雪”的这种高雅学问,下嫁到“下里巴人”成为了平民化的一般医学知识。让当代数万仍至数十万的中医师,成为了事实上的医学“哲学家”。
全意识认为,由于中医哲学在中医学里的应用是不同于西医的“另类”作法,更为了我们能比较全面系统地了解中医哲学。在重视中医哲学生理学的基础上,适当增加,中医哲学与病理、诊断、治疗等,相关联的知识是必要的,不便之处,敬请原谅!
第一章中医象数学引起的哲学革命
作者:山下小林子 2012年10月1日 中医学中有象数学,叫《中医象数学》,包括阴阳、五行、五运六气等学说。其理论主要来源于中医经典《黄帝内经》,并因此成为此书的核心法则与灵魂。
现代中医哲学著作《中医象数学》源自“中华象数学”;而“中华象数学”则源自中华文化。其经典著作“六经之首”的《周易》,是“中华象数学”的组成部分,为中华文化的“经典核心”。
“中华象数学”属中华文化,为中华象数哲学的组成部分。它又是现代科学《全意识学》的分支学。因此可以象《中医人体内象系统解构》一样,成为《全意识学》实际应用于社会的又一生动典范。从而催生出一场人类有史以来,全球全新最大的具有空前世界级规模与历史意义的哲学革命。从而翻开与其相关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意象、现象科学)的新一页。
第一节象数学涉及到的世界各文化圈
一中华文化圈
(一)史前(三千年以上)
伏羲《八卦》;文王《周易》。
(二)远古(二千年以上)
孔子晚年整理《周易》;老子《道德经》。
(三)中古(500~1000年)
宋朱熹(理一);明王阳明(知行合一)。
(四)当代
毛泽东(矛盾论);任恢忠(0点学说)等。
二欧洲文化圈
(一)古希腊哲学
阿那克西曼德(土、水、气、火);泰勒斯(水);德谟克利特(原子)等。
(二)基督教文化(上帝)
克塞诺芬尼(古希腊);游斯丁(中古欧洲);奥里根(中古欧洲);《圣经》文化(古以色列)。
(三)唯物论
1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是近代“唯物论”的萌芽(古希腊)。
2培根为近代“唯物论”的始祖。
3马克思、恩格斯的现代“辩证唯物论”。
三印度文化圈
古印度哲学认为:一切事物的本体为梵,梵我合一。
第二节象数学与其相关学说
古今中外众多的“圣人”级:哲人、伟人用当时最聪明、先进的大脑,总结出了能代表当年最高智慧的思想结晶。在有意或无意中成为了“中华象数学”各分论的作者,如:周文王作《周易》;孔子写《易系辞》;老子作《道德经》;毛泽东作《矛盾论》等。因此中华象数学已经汇集了诸多伟人思想家的智慧,可以理所当然以及当之无愧地成为世界文化的源流中心,成为世界三大哲学文化思想的灵魂与源流核心。“中华象数学”总结了这些文化思想(欧洲、印度、中华等),如:
一象数学“0”
中华文化
无极学说《道德经》;零点学说(任恢忠)等。
二象数学“一”
(一)中华文化
道《道德经》;理(理一);太极;元气等。
(二)欧洲文化
原子论;唯物论等。
(三)印度文化
梵天。
三象数学“二”
(一)中华文化
阴阳学说;两仪学说;矛盾论等。
(二)印度文化
梵我合一等。
四象数学“三”
(一)中华文化
三生万物(《道德经》);三才学说(天地人)等。
(二)中医学
三因学说、三焦学说等。
五象数学“四”
(一)中华文化
四象(春夏秋冬)
(二)中医学
卫气营血、气血津液。
(三)欧洲文化
四大原素(土、水、气、火);四根(水、火、土、气)等。
六象数学“五”
(一)中华文化
五行学说等。
(二)中医学
五藏学说等。
七象数学“六”
(一)中华文化
六合(东西南北上下)
(二)中医学
六经(伤寒论);六府学说等。
八象数学“七”
(一)中华文化
七星(日、月、金、木、水、火、土)
(二)中医学
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
九象数学“八”
(一)中华文化
八卦学说等。
(二)中医学
八纲、八法等。
十象数学“九”
中华文化
九天(东、西、南、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中);河图、洛书等。
十一其它象数
(一)中华文化
《周易》;《奇门遁甲》等。
(二)中医学
五运六气等。
注1:见芬笙山人于2008年9月所著香港版本书。
第三节用中华中医象数学拥抱世界版权声明:《中华象数学》已定出初稿,约160万字,其版权明码实价两亿美元。
附:盛情、隆重邀请世界各地有志名人留名为本书作序,您们的名字将与“中华象数学”一样同存而与“日月同辉”。
有了人类便会产生有人类文化,现代世界文化包罗万象,但其精髓却仍主指哲学。
世界当代哲学主流有二大类:一是源自欧洲古希腊的西方古哲学,包括产生于古以色列的《圣经》文化等,它已成为西方传统文化文明的核心。另一种是源自我国传说中早于一万多年前的古伏羲八卦,后来又有古河图、洛书、夏《连山》、商《归藏》、周《周易》等不同的古象数学说,以及二千多年前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不同的古哲学思想。
中华文化一般指源自春秋战国诸子百家的古哲学思想。它由孔子、孟子的儒家文化;老子、庄子的道家文化;商鞅、韩非子的法家文化;墨子的墨家文化等组成。各家诸子的理论思想则各有所重,且完全体现了中华古文化的大繁荣与“百家争鸣”的欣欣向荣气势。其代表作有孔子晚年所整理的《周易》;老子的《道德经》等……中华文化的哲学精髓──中华象数学,其主要理论依据,即源自《周易》与《道德经》等不同的古哲学名著。
世界主要古文明有古埃及、古巴比伦、古中国、古印度、古希腊、古罗马、古希伯来、古阿拉伯、古印第安等。从史前的公元前一世纪到公元十六世纪,世界各国、各民族历史与考古都证明了一个事实。尽管中西方文明与文化的起点相同,又相对隔绝与长期互不往来,这期间中华民族又多灾多难并几经亡国。但在中华文化的熏陶下,历代各中华古国“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各民族的凝聚力却越来越强,中华文明与科技更始终在世界上许多方面占有绝对领先的地位。成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不断兴旺发达的世界典范。
现代西方文明从公元十五世纪中叶,欧洲意大利达芬奇所在的文艺复兴时代开始(文化、科技);十五世纪末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地理);十六世纪哥白尼的“日心说”(天文);十七世纪牛顿的力学等(科学);十八世纪瓦特的蒸气机(工业革命);十九世纪“日不落”的大英帝国;二十世纪的美苏争霸;廿一世纪的美国独霸与当代中国的兴起等,无一不是西方现代文明的巨大成果,或受到其极大影响的结果。
总之如果说十九世纪是现代工业革命风糜全球的世纪;廿世纪是电气、网络流行世界的世纪;那么廿一世纪必是中华文化(中华象数学等)拥抱世界文明的世纪。西方文明以霸权、侵略、掠夺起家,如十九世纪的大英帝国和当代的“世界警察”以霸权当家的美国。它们所共同缺少与不同的就是中华文明中的谦让、诚信、祥和、中庸的儒家之风(礼仪之邦)、道家之气(无为、无不为之道)。说白了就是它们需要的是怎样用中华文明来进行改造,以及怎样让中华文化精髓的哲学思想,如用中华象数学(包括:唯物论、矛盾论等)等中华文化来开启世界文化思想的新大门,和拥抱世界文明,然后让中华文化现代化的新时尚之风吹遍全球。
中华文化的中华象数学中的哲学思想,无疑将会很快流传全国,并走出国门,传遍世界。也就是说中华象数学可以让中国哲学界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开路先锋,并从而首先进入世界先进前列。
中华象数学是中华传统文化或中华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分支,怎样用象(现象、形象、意象、物象)、数(数字、数列)来模拟、解释世界,这是一门古朴又源远流长的中华古哲学文化,它改变了世界哲学史,让我国开天辟地第一回站在现代哲学史前列,成为无可争辩的世界哲学发源地与“中华象数学”这个新学派源流的开元之国。
一中华象数学的内涵与意义
中华象数学是总结古八卦、周易、奇门遁甲等《易学》知识的现代哲学宝库。它用象数来模拟事物、认识事物和表达事物的机理、运动与过程。让人们能够从东方意象(现象)科学高度,而不是单从西方物象科学高度来重新认识事物。也就是说中华象数学内涵意象科学知识,应用意象模式规范事物,从而形成全新的又一现代哲学系统分类,打开了现代科学的新境界。
(一)中华象数学的一般定义
象指形象(形状)、模拟、象征、想象与现象。《周易》用卦、爻等符号象征自然变化与人事休咎。《易·系辞下》是故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孔颖达疏:“谓卦为万物象者,法象万物,犹若乾卦之象法像于天也。”说的是象征。《韩非子·解老》:“故诸人之所以意想者皆谓之象也。”说的是想象。《左传·僖公十五年》:“龟,象也;筮,数也,物生而后有象,象而后有滋,滋而后有数。”说的是象数。
1 象的一般定义
人对事物的观察、研究、认识与意识的结果即为象。
(1)形象:指事物的形状和表现。
(2)模拟:根据事物的原型与特点,而产生的与此事物相类、相象、相似的模型与形象。
(3)象征:用具体事物来表示某种抽象的概念或思想感情,如:在艺术创造中,通过用某一特定的具体形象来暗示另一事物,或为较为普遍的某种意义,在特定的经验条件下,利用象征物与被象征物的内容的类似与联系,而使后者得到强烈的显示(表现)。
(4)想象:利用原有的表象,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指人对某种事物进行特定加工与改造所产生的结果。
(5)现象:与事物本质相对应,可意识到的由经验提供或以感觉领悟到的东西。
(6)事物与象示意图:
↗物象:镜象、视象、听象、嗅象、闻象、触象、形象、显象等。
事物(本原)→意识(原象、真象)
↘意象:现象、联想、类比、梦幻,包括模糊象、潜(隐)象等。
2 数的定义与象数学理论:数有数表、数额、数据、数控、数理、数量、数列、数论、数码、数目、数位、数学、数值、数制、数轴、数字、原数、素数、镜数等,其分别都具有一定的数的意义。
象数学分别应用这些数中的某种意义,来对事物进行“再加工”,即再行符号化、数量化、模式化、“顿悟化”与意识化,借以组成一定层次功能的系统结构,或为象数学中不同的,用以分析、研究世界万千事物的横断分科知识。形成系统辩证、多元共生、差异协调、生成演化、类比网联、阴阳平衡、生克转化、局部整体、道法自然、多维观察、执简驭繁、天人合一等象数结合的现代象数哲学理论,即现代中华象数学。
二中华文化与中华象数学
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而中华象数学则源自中华文化。
(一)史前文化与中华象数学
我国云南元谋发现距今约170万年的元谋人化石,约80万年前陕西蓝田人开始直立行走,约50万年前北京周口店北京人开始制造简单生产工具,约10万年前陕西大荔人和山西许家窑人,完成向智人过渡。我炎黄祖先的始祖伏羲、女娲即产生于这个年代。
1 史前象数学
史前人用手或树枝等随意地在地上划了一行和二行,或拖重物如野兽、树木等在地上划出一行,碰到石头或跳过去再划,就变成二行,这就是数产生的萌芽。也就是说,数字的一和二也就很自然地由此而产生。史前人可以在白天见到太阳、晚上见到月亮,因此象数哲学的阴和阳也由此产生。这就是原始中华象数学阴阳学说的诞生过程,而后来的伏羲造八卦,则是在此基础上,经伏羲等无数先贤漫长时光的认真“研究”、总结而产生。其象数符号为:阳━,阴――;八卦☰ ☱ ☲ ☳ ☴ ☵ ☶ ☷。因此根据文字记载,中华象数学的萌芽与产生年代应至少在一万年以上,世界哲学史就此在我国正式诞生。
2 史前象数学的理论依据和抚仙湖遗迹考古
古易学的产生是古中华象数学事实存在的重要理论依据,它见于各种现存可见的文献、文物、文字与各种古迹中。
(1)易学的古理论依据
《易纬·乾坤凿度》:“易名有四义,本日月相衔。”
郑玄:“易学,日月也。”
《说文》:“秘书说曰日月为易,象阴阳也。”
《易纬、参同契》:“日月为易,象阴阳也。”
《参同契·乾坤设位章》:“日月为易,刚柔相当。”
《经典释文》:“《易》,经名也,虞释注《参同契》方字从日下月。”
甲骨文中的“易”字。
(2)抚仙湖遗迹考古(节选自《史前易学》黄懿陆著,云南人民出版社2011.11版)
我国云南省抚仙湖,面积216.6平方公里,平均深度95.2米。公元1992年5月2日,由耿卫潜水发现了水中的建筑群落。后三次由中央电视台等配合再探同地。发现抚仙湖古建筑群落遗迹存在于约12000年前至20000年左右,水下遗迹达2.4万平方米。
①人工使用金属器錾刻在抚仙湖水遗迹石质构件上“易”字发现于2006年,由中央电视台10频道播出探秘节目时所展示。经比对这个“易”字与甲骨文“易”字基本一致。
②同为抚仙湖水下遗迹石质构件上出现的“日月为易”等是“古中华象数学”理论起源的实物证据。
(二)“诸子百家”与“古中华象数学”
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的各家思想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源头。
1 诸子百家思想的重要代表人物
(1)孔子、孟子:
数千年来,在历史的更迭与洗礼下,只有那些能影响人类思想进程的伟人及其学说才能流传千古,光辉史册。而孔子与孟子及其所创立的儒家经典就是如此。它已成为千年来上到帝王将相,下到平民百姓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可敬可效法的规范。
孔子是中华文化的领先人物。他在晚年所整理的《周易》已成为中华象数学的重要理论源泉。
(2)老子、庄子
老子是中华文化的领导人物,其思想核心就是“道德”二字,他的“无为、无不为”等思想一直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成长。庄子延续老子思想,让道家思想理论更趋完善,而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最重要组成部分。
老子的《道德经》中:“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等古中华象数学理论,已无可争辩地成为中华古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3)墨子、商鞅、韩非子
墨子创立了墨家,它的出现形成了与儒家相抗衡的反对面,并在宇宙论、数学、物理学、机械制造等方面都做出了巨大、突出的贡献。
商鞅、韩非子为法家的重要代表,其主张为,“各当时而立法,因而制礼,礼法以时而定,制今各顺其宜。”(《商鞅·更法》)等。
(4)荀子、列子、孙子、晏子、管子
荀子认为:“天道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充分肯定事物发展变化的自然规律性。
列子认为:大道应“顺从自然之道”,巧术应“内外相应”,修身应“物我两忘”,生死应“淡然处之”,智愚应“观行闻声”,口才应“至言无言”,立命应“安时顺命”,真假应“虚虚实实”。
孙子认为:“兵者,国之大事”,故应“慎战”,战之善之善者为:“不战而屈人之兵。”
晏子的治国之道:“以礼治国,以礼救国”;牧民之道:“重民灾兵,薄赋省刑”;用人之道:“举贤任能,远离谗佞”;廉政之道:“廉洁节俭,戒奢拒腐”;为臣之道:“忠心事君,忠诚报国”;命运之道:“重人轻命,不迷鬼神”;军事之道:“卫国保民,和平外交”。
管子主张法治,他被誉为“儒道大法思想的先驱”。“诸子百家”的灵魂式人物。
2 孔子、老子与古中华象数学
中华文化众望所归的大家无疑为儒家与道家,而孔子与老子一个是儒家创始人,一个是道家创始人,因此二人都是“诸子百家”等古中华文化中的灵魂。
孔子在晚年整理了古中华象数学的重要理论──《周易》,并为之写下《周易·系辞上下传》和《周易·说卦》,因此成为中华象数学的重要倡导者与先行者。
老子在《道德经》里用大量的篇幅,介绍了象数学,如“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说的是象数学中的“1”。“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说的是象数学的“2”和“1”等。
(三)中、近古的中华文化集大成者与中华象数学
中近古中华文化集大成者,一个是宋朝的朱熹,一个是明朝的王阳明。朱熹强调“理一”之说,那是象数学“1”;王阳明强调“知行合一”,这是象数学“2”、“1”。而王阳明的“万物一体”之说,则正好与老子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成为象数学中“正、反”顺逆不同的,符合“万物合一”与“一生万物”二种截然相反的象数哲学理念。
第四节外国著名的象数学理论
一古印度哲学的象数理论
传统印度哲学认为:一切事物的本体为“梵”,属象数“1”;提倡“梵我合一”、“三位一体”如梵天、毗湿奴、湿婆与“焚”的关系等,有点类似我国中医中的“天人合一”,按象数学的象数原理,这是“合二而一”和“合三而一”。这和“一分为二”、“一分为三”等,代表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象数哲学思维动向,以上象数为“一”、“二”、“三”。
二古希腊哲学的象数理论
古希腊哲学家阿那克西曼德认为世界为“土、水、气、火”四大元素组成,为象数学“四”。赫拉克利特认为“火”是万物的本源。泰勒斯认为万物由“水”构成。阿那克西美尼认为“气”是世界万物的原质。克塞诺芬尼认为上帝等同于一切存在的东西,实在的总和就是上帝。巴门尼德认为“存在”是“唯一”、“永恒”、“完满”、“连续”、“不可分”的“存在是思想的对象”。以上是象数“1”。恩培多克勒的“四根”(水、火、土、气)说,为象数“四”。阿那克萨戈拉的“种子”论,为象数“一”。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为象数“一”。
三西方哲学史中的基督教思想
西方历史上有一批中古欧洲的具有哲学修养的基督教会信徒,如:游斯丁、奥里根等。他们用希腊哲学来确立其基督教思想体系的理论框架。他们提出了,上帝与世界关系等形而上学层面上的问题。
著名的有:注重理性与信仰关系,注重上帝的“三位一体”,注重人的罪与救赎问题等,分属象数“一”、“二”、“三”。
三位一体论主张:圣父、圣灵、圣神(或圣灵)为同一本体(本性),三个位格为同一属性,三位格为同一本质。也就是说仅有独一的天主;圣天父、圣子、圣神完全是天主;圣天父不是圣子,圣子不是圣神,圣神不是圣天父。分属象数“一”、“三”。
四 笛卡尔的二元论
笛卡尔(1596年至1650年),近现代心灵哲学的开创者,其“我思故我在”的著名命题,公认对哲学与意识心理学等都具有重大意义,因此谈到笛卡尔,一般都首推他的心身二元论。属象数“二”。
五 唯物论沿革
1 唯物论萌芽
创立于西方哲学界的唯物论萌芽,应从二千多年前的古希腊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算起,他根据“原子论”认为,世界的产生、成长和衰亡都遵照有一种必然性,它们有生有灭,没有一样东西从无中来,也没有一样东西毁灭后归于无。它们构成元素、物质和世界,因此原子的自身运动是必然的,而由原子结合成为一定物体和结合为全部纠繁多样的世界也是必然的。属象数“一”。
2 近代唯物论的始祖──培根
众所周知,在人们看来,英国唯物主义的真正始祖是弗兰西斯·培根(公元1561年至1626年)。他认为自然哲学才是真正的哲学,并建立了以“形式”为核心的唯物主义自然观。
培根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它是万物的本原,其最重要的特性就是运动。属象数“一”。
其他的如:狄德曼坚持唯物主义的一元论,他认为世界统一性在于物质性。属象数“一”。
霍尔巴赫肯定世界物质的统一性与多样性,认为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万物都处于永恒的运动中。属象数“一”。拉美特利认为“自然界只有一个唯一物体”,那就是物质。属象数“一”。
3 黑格尔
黑格尔(1770至1831年),黑格尔辩证法的应用为唯物论实证应用,开创了新境界。
4 现代马列主义的“辩证唯物论”,为象数“一”。
第五节中华文化与文明
自从有人类,便有人类与其相当的文明与“原始科技”。而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又是指导人类一切行为的“先行官”。
(一)中华象数学与中西方文明
人们有了一定的文化,还需要相当多量的积累与积累到一定时候才可能产生的质的变化,即产生哲学。因此古文明虽有万千,而真正形成哲学,并具有相当规模的,则只有欧洲、印度和中国。
中华文化(中华象数学)包含了数千年的中华民族智慧,是“古真人”及各世代哲学家智慧的思想结晶,是除西方哲学之外充满睿智的又一哲学宝库,和打开了大门的现代哲学殿堂。
现代西方哲学,在一定程度上让西方在近三百年历史中,始终站在世界前列,到如今却危机重重。已经到了让中华文化中的现代中华象数学首先进入世界前列,并用以拥抱世界文明的时候了,我们拭目相待。
(二)中华象数学与人类文化
如果人类文化的存在是“中华象数学”的“一”,那么“一分为二”就应分为科学文化与信仰文化。
然后“二分为四”就有了科学文化的东方意象科学(如:中医)、西方物象科学(如:西医)。信仰文化的俗世信仰,如:现代西方文化,现代中华文化等。神佛信仰,如:上帝、如来佛、真主等,并形成文化。建筑:教堂、佛殿、清真寺等;著作:《圣经》、《佛经》、《可兰经》等。
这些文化的体现与所有结晶,无疑是千百年来人们所追求的最高、最神圣的理想与智慧的殿堂,并为千秋万代的人们所信仰。
第二章 中西方哲学简介及分析
哲学练的是智力,而且这种智力的训练就象古龙武侠小说中的“内功心法“一样,是最上乘智力的必由之路。有了这种最上乘的智力心法,其它的智力学习如:物理、化学、数学、文学等都只成为智力这种“武术”中的招式和套路、而不是真正智力的“武术内功”了。
第一节西方主要哲学家及其思想简介西方哲学主要指产生自古希腊的欧美哲学。当今欧美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等方面来看,都是世界上最富有、最发达的地区。然而历史证明,至少目前的考古资料证明,欧美并不是人类文明的最早起源。自人类有了文明史的数千年以来,欧美从来不是人类的最先进代表。然而十五世纪后,欧美飞速发展,越来越走到了世界的前列。当然这里也有着诸多的极其复杂深刻的各种原因。但其中一个因素是分不开的。即是西方拥有博大深远的西方哲学,以及其所包涵的伟大思想。
从公元前六世纪,古希腊哲学产生起,到近、现代欧美哲学的不断发展,西方出现了许多令人敬仰和熟悉的伟大哲学家,如: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培根、康德、黑格尔、叔本华、尼采等。他们的深刻思想影响了欧洲和全世界,影响了当代和后世。
西方哲学可分成古代、近代和现代三个部分。古代指古希腊哲学,它是西方哲学的源头。著名的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中古哲学是继古希腊哲学之后,以基督教为主干的哲学形态。包括:教父哲学、经院哲学、文艺复兴和宗教改变时期的哲学等,前后长达一千多年之久。
西方近代部分的哲学是在人类史上规模空前的大变革资本主义产生后出现的,它是希腊哲学与基督教哲学的相互交融而形成的产物。这一时期的哲学,主要是研究思维与存在的关系。
西方的现代哲学,分为二大思潮:第一科学主义思潮(又叫实证主义思潮);第二人本主义思潮,这两类思潮相互影响,互相促进和发展。
西方哲学的组成,大体上体现在三个部分,即:形而上学、伦理学和认识学。
一 西方古代主要哲学家简介
(一) 古希腊哲学家泰勒认为世界是由水结构组成的;而赫拉克利特认为宇宙是一团永恒的热火;恩培多克勒则认为由水、火、土、气四种元素构成;还有德漠克里特的“原子论”。
(二) 古希腊的伟大哲学家苏格拉底的死也是伟大的;其弟子柏拉图的著作《理想国》,说明他是一个关注现实的哲学家;柏拉图的学生,也是伟大的亚力山大大帝的宗师亚里士多德,他一生提倡科学精神,并以其逻辑学以及其自然界万千个体为对象,进行了观察与研究,进而创立了包括动物学、植物学、物理学、生理学等各学科,而成为现代各学科的先驱。他的理论更是控制了西方人的思想达千年之久,其著名的逻辑三段论是:大前提、小前提与结论。如:人会死;某某是人;所以某某会死。
(三) 西方文明的另一个名字的称呼就是基督教,它的文明与思想产生自基督教诞生之日,后来形成为罗马国教后,直到现代,基督教的影响仍无处不在。如:许多西方总统上台或每个普通西方人在法院作证宣誓时,手都必须按着《圣经》来起誓等。1224-225年出生于意大利的哲学家托马斯 · 阿奎那,以及他的神学对基督教产生过重大影响。
二 西方近代主要哲学家简介
(一) 出生于1561年英国的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是近代归纳法的创始人,他也是科学研究程序进行逻辑组织化的先驱。其逻辑之三段论的例子是:天下乌鸦一般黑,美美是黑乌鸦,所以美美是黑的。其主要名言是::“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是存在的反应”等。
(二) 1596年出生在法国的哲学家笛卡尔的主要中心思想是唯物与唯心的二元论。其名言是:“我思故我在。”
(三) 1632年出生于荷兰籍的犹太人哲学家斯宾诺莎,提倡了泣神论。
(四) 1632出生在英国的哲学家洛克和1724年出生于德国的哲学家康得都认为世界只是一种感觉。
三 西方现代主要哲学家简介(一) 德国哲学家尼采1844年出生,他旗帜鲜明地提出了“重估一切价值”的口号。(二) 法国哲学家柏格森1859年出生,他所代表的学派是生命哲学。(三) 1859年出生于美国的哲学家杜威认为所有思想都必须围绕着一个中心即:为人类服务。因此同时他又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家。(四) 1872年出生于英国的罗素是西方哲学的主要分支分析哲学的创立者之一。主要思想有1、外在关系说以及与之相关的逻辑原理主义;2、逻辑学论;3、类型论;4、摹状词理论等。(五) 维也纳学派的主要思想是批判形而上学。其双杰是1882年出生于德国的石里克和1891年出生在德国的卡尔拉普。(六) 1889年出生于奥地利的哲学家维特根斯坦创立了两种截然不同而同样伟大的哲学。其主要著作有《逻辑哲学化》和《哲学研究》。其名言是:“世界是一切发生的事情。”“世界是事实的总和,而非事物的总和。”(七) 弗洛伊德1856年出生于奥地利,其擅长的是精神分析,无意识是其精神分析大厦的基石。(八) 古月塞尔出生于1859年的现在属于捷克共和国的地方。主要的哲学思想是关于他的现象学等。(九) 海德格尔1889年出生于德国。其代表作是《存在与时间》。存在是海德格尔哲学的中心词。(十) 萨特1905年出生于法国,其主要著作有《存在与虚无》,《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辩证理性批判》等。
第二节东方及中国哲学简介
古往今来人生在世,总会遇到自然、社会、人生等方方面面的问题。这里边有许多重要的问题和内中的真谛。总要讲究由当时社会上的一些“最聪明、最有智慧”的人,进行有深度的系统研究和了解。以求能达到当时的最高水平,能在当时以为已经大体上根本透彻地解决了这些问题。并进尔产生出一系列的“高深”学问。由于这些学问都充满了智慧,因此在某种程度上说,这些学问就是哲学。所以说哲学家只是思想能达到某种深度的思想家的另一种正式说法。许多思想家从某种意义上说也都是哲学家。以中国为例,春秋战国时的大思想家,如:孔子、老子、孟子、庄子等无一例外,又都是哲学家。哲学作为民族文化的精髓和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系统反思,是一种思想的质的升华,因此并不可能每个民族都可以拥有。一般认为目前世界上已经形成了通常意义的哲学,只有中国、印度和古希腊。通俗地说就是当古人类发展到一定的文明程度,精神文明有了相当程度的量的积累,这时才可能产生精神的质的突破。中国的古哲学,就是在春秋战国时的四海翻腾、五洲振荡,诸侯混战,诸子争鸣中产生的。中国哲学的第一个高峰,发生在前秦时代,其代表人物有儒家的孔子;道家的老子等。还有法家、墨家、农家、阴阳家等。秦汉时有以董仲舒为代表的正统儒家,其它的非正统哲学家有王充等。魏晋南北朝时期,有玄学的产生,佛教的广泛传播,和道教的逐步形成。隋唐五代时儒、释、道等三宗并行。宋元明清时期的哲学思潮以理学为宗,代表人物有朱子。近现代则有洪秀全、康有为、孙中山等。总之中国哲学的重要学派有儒家、道家和理学等。其代表人物则以孔子、老子和朱子等为著名。而这三个中国灵魂式的人物,都与“象数学”有着最密切的关系,如:孔子全面整理了《易经》;老子所著的《道德经》中的道;朱子《语类》中的“无独必有对”的矛盾观等。
一 东方(含中国)主要著名的哲学思想、哲学家简介(一)印度的《吠佗》及其《奥义书》的“梵”和“我”。(二) 印度的佛佗,他创立了佛教并建立了佛经的基础。(三) 伊斯兰教的《古兰经》和他的创造人穆罕默德。(四) 波斯的苏非主义认为:人类的心理存在着无限的等级层处上的区别,但就总体的布局而言却与神没有什么区别。(五) 西藏的《死经》由卡茨·达瓦·萨姆杜普喇嘛所作。(六) 达摩的哲学与禅宗在中国是被当为艺术语言来接受的。而在日本则是文化修养极高人的哲学。
二 中国著名的哲学家及其思想简介(一) 前秦时期的诸子哲学家。1 孔子是儒家的代表其主要思想为礼。2 孟子是儒家的代表,他提倡善。3 道家老子提倡无为的思想。4 同是道家的庄子则提倡逍遥游。5 墨家的墨子其哲学是功利主义。
(二) 经学时代的哲学家。1 西汉的儒家董仲舒。2 西汉之际谶纬及象数之学的孟喜、京房。3 古文经学的杨雄、王充。4 南北朝玄学中的向晏、王弼、阮籍、嵇康、刘伶、向秀与郭象。5 南北朝时期佛学争论中的僧肇。6 隋唐佛学中的玄奘印度行。7 隋唐佛学中的天台宗佛学大师知凯。此宗以慧文为第一祖,慧思为第二祖,智颇为第三祖。8 隋唐佛学中的慧能、神会与宗密。9 道学初兴中的韩愈、李翱、周濂溪、邵康节、张横渠及程明道、程伊川二程兄弟。10 道学中理学一派的完成者宋朱子。11 道学中的心学一派:陆象山,杨慈湖。12 朱子之后的理学:陈白沙、湛甘泉与王阳明,王阳明之弟子王龙溪及王心斋。13 清代道学的继续、颜元、李塨、戴东原。14 清代的今文经学:康有为、谭嗣同、廖平。
第三节 中医象数学的应用及争议
从古到今,象数学在我国应用具有漫长历史,近代则开始充满争论。
一 中医象数学(哲学、数学与中医学的结合体)无论东方还是西方,所有的人都存在有对自身存在和对外部世界认知的二个大问题。哲学的研究也一样,中国的古代“哲者”,他们把用于观察、认识和了解自身和世界的问题,别开生面地用哲学的方法把象(现象)、数(数学)、义(内容)、理(道理)、术(技术)结合起来,形成了一种学问,然后用其来观察、认识了解世界与模拟、仿校、“仿法”世界。他们认为世界是这样地构成的:世界(包括自身)=原理(法则)+数字=道(太极)+1,我们都知道“数”是人类野蛮与文明的标志,因此哲学+数学,这当然是个非凡的想法。这种“想法”经过理论和实践的反复考验和升华,最后终于形成了一个同全世界所有哲学流派都不一样的,可以很自然熟练地应用于模拟、仿校、“仿法”世界,或用于理解和解释大自然与世界规律与法则的中国独有的哲学流派——“象数派”。并因而形成了许多复杂的象数理论与学说,我们把这些统称为象数哲学。象数学的最早起源与文字记载,应从中国远古传说中的伏羲画八卦,和神话传说中的龙马与神龟的《洛书》与《河图》说起。然后是公元前,约17世纪——前11世纪,夏朝的《连山》;和约公元前,21世纪——约前17世纪殷朝的《归藏》;以及公元前,约11世纪——前256年周朝的《周易》。《周易》其理为: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八八六四卦。其数为:0生1,1生2,2生4,4生8,8生64。二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前224年)时期,孔子为《周易》作了系统的整理,为其广泛流传于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期的老子有《道德经》其理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其数为:0生1,1生2,2生3,3生万物。还有的就是由传说中的黄帝、岐伯等所作的《黄帝内经》,书中的部分内容涉及到了哲学的象数学,主要有,理:阴阳、五行;数:1生2,1生5等。接着是这种哲学的“象数学技术”分成了好几个流派。主要的有:“上三流”属于政、军、宗教等各界应用的,如:奇门遁甲等;“下三流”属算命卜卦等应用的,如:八卦、四柱之术等;“中三流”属中医界使用的,如:阴阳、五行、五运六气等。而根据《黄帝内经》、《易经》、《道德经》中的象数义理术的哲学原理,并结合中医的理论,有了真正的重大发现与发展的中医学伟人应数东汉的大医圣张仲景。他所著的《伤寒论》,其中就有著名的六经辩证。即以,理:阴阳学说;数:1生2作总纲。分成理:三阴,太阴、少阴、厥阴;数:1生3。理:三阳,太阳、少阳、阳明;数:1生3。然后是理:三阴和三阳。分为太阴、少阴、厥阴和太阳、少阳、阳明,数:2生6等。还有八纲辩证,这是医理与数字八的应用等。接着是长时期数千年的停滞,一直到清代又有由叶天士(约公元1666—1745年)所著的《瘟热论》面世,它依据《内经》等理论,创立了《卫气营血辩证》,把外感热病分成了:(一)理:卫分证、气分证、营分证、血分证四类;(二)数:1生4。同是清代的吴鞠通(公元1758——1836年),他所著《温病条辨》,在书中他创立了《三焦辩证》,并把外感热病其证候归纳为,理:上、中、下三焦;数:1生3。至此中国哲学的古中医学象数学派即中医象数学就已经发展到了顶峰。
二 惊心动魄的中医文化之劫(中医及阴阳五行的存废之争)以文化进步的名义,以科学的名义,以维护生物多样性的名义,以人道的名义,我们有充分的理由告别中医中药。——张功耀我是赞成让中医成为文化遗产,象古董一样送进博物馆供人参观、研究的,不要以科学的名义骗人、害人就行。——方舟子我反对的就是中医阴阳五行的这套理论,我把它称为伪科学。如果打分的话,西医可得90分,中医只有10分。——何祚庥1917年废止中医的领军人物,余云岫(1879——1954)所写的《灵素商兑》出版。全书约二万五千字,其中70%是批判中医错误的。认为中医治愈疾病的功能有四:一贪天功,借助人体本身就有免疫力;二利用人类本能发明的事实;三精神慰藉和心理暗示;四传语之过量,而且中医人的思想顽固保守,拒不接受现代科学、攻击西医是“媚外卖国、蹂躏。”余云岫认为中医等同于巫术,“中医是杀人的祸首”,必须坚决废止和清除。他在《灵素商兑·阴阳五行第二》中说:“故阴阳五行之说破,而《灵素》(指《素问》、《灵枢》)全书几无尺寸完肤。……凡吾国一切学术,皆蒙阴阳之毒,一切迷信构牵,皆受阴阳五行之弊,邪说之槟也久矣。……在昔上古,文化未开,人民崇信鬼神。……中夏则有巫祝,即阴阳家也,……灵素之渊源,实本巫祝,宜其笃守阴阳五行之说,而不敢叛也。”当年反对西医的著名人士确实大有人在,如:梁启超、陈独秀、胡适、鲁迅等。即使在这种情况下20世纪的20—30年代全中国的中医又称国医,其数量仍远比西医多。一般的普遍老百姓也都只习惯于看中医,而不看西医。那些看西医的少数人,都是只是一些受过西式教育的,所谓有文化的人。此种情况一直保持到1949年解放初,那时中医大概有30万人,西医则只有2万。2006年2月,张功耀教授拉开了网络签名的序幕,他在“北京大学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网点发表了《告别中医药》一文,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同年6月又发表文章称“彻底废除中医,科学怎能向愚味低头?”10月张功耀正式网上征集签名公告,号召中医退出国家医疗体制,一度传出有上万网友签名。近来以学术打假著称的方舟子也出了一本《科学成就健康》的新书,他在书中的《科学看待中药的副作用》一章用了近20页的篇幅逐一介绍了常见中药60余种的副作用。他认为:“如果反医学当成是科学而不是信仰的话,就不应该迷信古人。张仲景作为一位1000多年前的古人,他的医学知识可以说基本上都是错误的,远远比不上今天的任何一位正规学院毕业的学生。一种药物被使用了1000多年并不能证明其没有问题。”中科院院士何祚庥为方舟子这本新书作了序。有人问其对《张仲景医学知识基本错误》的看法时,他表示:“这是当然的,古人医学知识,确实不如现代医学院学生。”公元2000年初,全国约有西医300万人,中医则不到13万人,而能纯正地用中医经典理论诊治疾病的真正著名中医约不到300人。鉴于网络事件,2006年10月10日,卫生部正式表态,坚决反对取消中医的言论,认为签名活动是“对历史的无知”。同年10月31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新闻发言人对持反对中医的言论的人称:“否定历史,违背科学,”是“数典忘祖的闹剧”。并说参与“网络签名”的仅有138人,而非万名。
三现代人怎样运用中医“象数学”中的“八卦”与“阴阳五行”有人认为产生于古文化的《易经》、《黄帝内经》包括其中的“八卦”、“阴阳五行”等都是封建迷信的,其实不然。我们可以用宇宙的产生为例:宇宙大爆炸产生之前,那时没有时间、空间、物质与能量的存在问题,因此,我们可以学习古人,把这种状况叫做“○”,或是无极。然后形成一个大爆炸之前的瞬间奇点,这个奇点就是太极,或叫做道。这个过程从理上说是从“无”到“有”从数上说则是从“○”到“1”。老子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未知其名,字之曰道。”有关道,老子又说:“道之为物,唯恍唯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用白话解释就是,老子说:有一个混同一体的东西,在天地形成之前就已经生成。它寂静无声,清澈无形!独立存在,是天地的根源。我不知道它的名称,把它称做“道”。又说:道是个恍恍惚惚看不清楚的东西,这东西的其中存在有许多现象与形象,还存在有实在的事物和包含有孕育万物的本质,叫做“信”。这本质十分真实确实和可靠。以上老子所说的,就是宇宙初开时的“道”和“1”的产生过程。尽管这种叙述是发生在二千多年前,但是显然并不封建也不迷信,而且至今仍还相当地“唯物”和现代化。当太极或道,即数字的“1”,宇宙的“奇点”形成后,宇宙的大爆炸就在瞬间产生,同时这也是能量大爆炸所占用的空间在瞬间发生的过程。于是从“理”上说,“奇点”的大爆炸产生了能量和空间;从数上说这就是1生2。就是道生一,一生二;就是太极分两仪;就是道分阴阳;就是《矛盾论》中的1分为2。这和封建迷信当然也没有关系。随着大爆炸的过程,空间不断地扩大,这就需要时间,时间不断延长,空间不断扩大,这形成了一对矛盾。而经过了一定的时间,空间里就充满了许多“无形的质量”,这就是古人所谓的“气”,最后据以形成了物质。至此从理上说:阴阳的“两仪”:空间和能量,又分成了“四象”:时间、空间、物质和能量。它们既是四象的:时间、空间、物质和能量,又是“两仪”这二对矛盾中的:时间与空间一仪(一对);物质与能量的另一仪(另一对)。因此说宇宙的生成,从理上说的确存在有二仪生四象的现象;从数上说则就是2生4。随着时间的延长;空间的扩大,物质的形成和能量的变化。时间就有了过去和未来,空间就有了大与小;物质也有了轻与重;能量也产生了多与少。这就形成了四对矛盾,以理来说,“四象”就成了“八卦”,以数来说“4”就生成了“8”。以上所说的就是,怎样结合《易经》、《黄帝内经》中的“八卦”和“阴阳”学说,来叙述宇宙大爆炸的过程。而依据五行学说,我们当然还可以把世界分成五个按类比理论组成的“构与序”,如:“金”的类比、“木”的类比、“水”的类比、“火”的类比、“土”的类比等。我们知道类比的方法,是典型的中间(模糊)意识思维,实践证明这种产生于自然的思维方法是“先进和有效“的。这些种种都“说明了古人利用“象数学”中的哲理,并应用其中的“八卦”和“阴阳五行”学说等来做为一种哲学工具,超前地去解释人类和大自然中的许多难题。因此,“八卦”和“阴阳五行”等都只是不同的哲学的具体工具,是哲学“象数派”家中的奇珍异宝而决不是什么封建迷信和不科学不可以见人的东西。按照古人的观点来解释宇宙的大爆炸现象,大爆炸的过程,就是○生1;1生2;2生4;4生8的过程。或五行类比的1生5,这些数字的每一个,如:1、2、4、5、8等因其都已经包含了深刻的的“理”,因此都是非同小可和包罗万象的,它们都是“象数学”中的构与序,是用于分析世界与大自然的哲理标识。八卦、阴阳、五行等,也都是这些哲学象数派的“构”与“序”的不同“数(数学)、理(哲学或哲理)”系统。
第四节 现代“象数学”
古《易经》有中“易有太极”之说;《道德经》中有“道生一”之说;宋“理学”中有:世界只能由“理派生”,即“理一”之说;以及现代《辩证唯物论》中的“唯物”之说等。这些古今截然不同的哲学理念,以其不同的哲学内涵,如:太极、道、理、物等,让世人有了不同的重大关注。让人不解的是不同的哲学内涵都有一个根本相同的“象数学”结构,即:哲学+数学=不同的哲理+数字=理+1。也就是说,他们不约而同地都用数字的“1”来代表世界万物。尽管这些不同时代的思想家,持有不同的哲学观点,但都惊人一致地认为世界就是“1”。它是唯“太极”的1;是唯“道”的1;是唯“理”的1;是“唯物”的1。当然还有一些天才的思想家认为,以哲学的观点,世界还可以用“太极”分“二仪”,即1生2,这便是《阴阳学说》。而现代伟人用哲学的观点,把世界1分为2呢?这便是著名的哲学著作《矛盾论》的来源,当然这些都属于“象数学”。
一 矛盾论以毛泽东为首倡的现代“象数学”的哲学著作《矛盾论》集中体现了“象数学”中的理(矛盾的性质)和数(1分2)。具有明显的哲学和数学结合的“象数”特征,因此是“象数学”现代应用的光辉典范。把阴阳学说与《矛盾论》进行相对照,我们可以发现,阴阳学说只讲阴阳的普遍性,不讲阴阳的特殊性。对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即阴阳的主要和次要关系,却只预先地规定了阳是事物的主要方面(阳常有余,阴常有不足),而并无明确的其它叙述。《矛盾论》中有矛盾的统一性和斗争性的说法,还强调的了矛盾的斗争性与飞跃,以及矛盾的量变与质变,而阴阳学说则只强调和谐和统一。(以下节选自《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孙翠宝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版P225—236)“事物矛盾法则,即对立统一的法则,是自然和社会的根本法则,因而也是思维的根本法则。它是和形而上学的宇宙观相反的。它对人类的认识史是一个伟大的革命。”
(一) 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矛盾,就是既对立又统一。矛盾规律,也就是对立统一规律。它是现实存在的辩证关系的集中体现和概括。对立和统一是构成矛盾的两个基本方面,它们分别体现了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矛盾的斗争性和矛盾的统一性。1 矛盾的同一性,又称统一性、一致性,指矛盾双方相互联系、彼此吸引的趋势和性质。它包含两种情形:第一,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相互联结。对立的双方互为存在和发展的条件,失去一方,另一方也就不能存在。第二,矛盾双方相互渗透、相互贯通,存在着一条由此达彼的桥梁。即对立的双方互相包含着对方的因素或属性,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矛盾的同一性具有丰富的内容,它可以表现为对立双方直接的同一,如生产直接也是消费,消费直接也是生产。又可以表现为对立双方的互相创造,如生产不仅创造消费对象、消费的方式,而且创造着消费者;另一方面,消费又创造出新的生产需要,并使产品功能得以实现。还表现为对立双方彼此一致、相符,如思维与存在的统一。还能表现为对立双方的结合,如政治生活中不同利益集团的结盟等等。2 矛盾的斗争性,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反对、相互分离的性质及趋势。矛盾的这种性质和趋势,常因具体的载体及条件不同而表现为不同的形式。比如,在力学中表现为吸引与排斥,在化学中表现为化合与分解,在生物学中表现为遗传与变异等等。矛盾的斗争性的基本类型,可以归纳为两种:一种是同一本质的对立,另一种是不同本质的对立。同一本质的对立是非对抗性的,不同本质的对立则具有对抗性质,它们各自需要不同的解决方式。矛盾的斗争性的表现形式不是固定不变的,在矛盾发展的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表现:初期表现为差异,中期表现为对立,后期表现为冲突。无论在什么阶段,矛盾的斗争性都具有不可调和的性质。有矛盾应有斗争。只存在斗争的形式、规模、激烈程度的区别,而不存在斗争性有无的问题。3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不可分割的。一方面,同一性离不开斗争性。同一是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的,没有双方的差别和对立,自然也谈不上双方的统一和联结。所以,真实的具体的“同一性自身包含着差异性”。另一方面,斗争性离不开同一性。斗争性问题寓于同一性之中的,失去了同一性,斗争性也就失去了“寓所”。事物的发展,正是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矛盾的同一性为斗争性的开展提供了前提条件,是矛盾双方得以转化的内在根据,也是衡量事物发展的重要标志;矛盾的斗争性则是造成双方力量对比变化和地位转换的直接原因。割裂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内在联系,主张抽象的同一或绝对对立,是形而上学的典型表现。马克思指出,形而上学的“全部粗俗性表现在:在它看出有差别的地方就看不见统一,在它看见有统一的地方就看不出差别。”正是因为如此,它才不能理解变化、发展。
(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1 矛盾问题的精髓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有两层含义:一是指矛盾的存在是绝对的、普遍的。任何事物以及事物发展的任何发展阶段,都是充满矛盾的。矛盾“决定一切事物的生命,推动一切事物的发展。没有什么事物是不包含矛盾的,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简言之,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二是指同类的矛盾有其共同性,即共性。虽然具体的事物和现象是彼此区别的,但它们之间又存在着相互联系和过渡。同类的事物、系统或过程的矛盾都有其共性。2 矛盾的特殊性,也就是矛盾的差别性或个性。主要表现在:第一,不同的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第二,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各有其特点。第三,构成每一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构成每一矛盾的两个方面各有不同的地位和作用。其中,在诸多矛盾中居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称主要矛盾。主要矛盾规定、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对事物的发展起着决定作用。处于从属地位的矛盾,是次要矛盾。次要矛盾对主要矛盾有影响、制约作用。两者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每一矛盾中,居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是矛盾的主要方面。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该矛盾的性质。处于被支配地位的方面,是矛盾的次要方面。矛盾的次要方面虽然不决定该矛盾的发生,仍有不可忽视的影响。两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是矛盾特殊的重要表现。矛盾的特殊性体现了矛盾的相对性。3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亦即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它们是辩证统一的关系。首先,两者是相互区别和对立的。表现在:矛盾的存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矛盾差别、个性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共性化个性深刻,但共性只能大致包括个性;个性比共性丰富,个性不能完全进入共性中。其次,两者又是相互联系和统一的,表现在:一方面,共性离不开个性,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并通过个性表现出来,没有个性就没有共性;另一方面,个性是与一定的共性相联系而存在,只有个性没有共性的事物也是不存在的。现实事物问题共性与个性统一。再次,两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在一定范围是普遍、共性的东西,在另一范围则成为特殊、个别,反之亦然。列宁说:“个别一定与一般相联系而存在。一般只能在个别中存在,只能通过个别而存在。任何个别(不论怎样)都是一般。任何一般都是个别的(一部分,或一方面,或本质)。任何一般只是大致地包括一切个别事物。任何个别都不能完全地包括在一般之中,如此等等。任何个别经过千万次的转化而与另一类的个别(事物、现象、过程)相联系,如此等等。”说的正是这个道理。
(三) 矛盾分析方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运用矛盾的观点分析事物的方法就是矛盾分析方法,它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1 在同一中把握对立和在对立中把握同一的方法。矛盾的斗争性和矛盾的同一性的辩证关系原理,为我们提供了在同一中把握对立和在对立中把握统一的方法。在同一中把握对立,也“就是承认(发现)自然界的(也包括精神和社会的)一切现象和过程具有矛盾着的、相互排斥的、对立的倾向。”毛泽东称这一方法为“一分为二”,并指出,“一分为二,这是个普遍的现象,这就是辩证法。”自然科学关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吸引与排斥、化合与分解、遗传与变异、运动与静止等的分析,哲学与社会科学关于精神与物质、社会与自然、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以及真理与谬误、肯定与否定、量变与质变、必然与偶然、进步与退步等的分析,均离不开这一基本方法。“两分法“的重点在于揭示对立面的差别、矛盾和斗争。这是辩证认识的开始、基础。仅停留于此是不够的,也是不全面的。我们还必须进一步把握对立面之间的联系。在对立中把握同一,就是要“研究对立面怎样才能够同一,是怎样(怎样成为)同一的——在什么条件下它们是相互转化而同一的,——为什么人的头脑不应该把这些对立面看做僵死的、凝固的东西,而应该看做活生生的、有条件的、活动的、相互转化的东西。”2 具体情况分析的方法。矛盾的特殊性原理,为我们提供了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方法。列宁指出:“马克思主义的最本质的东西,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具体地分析具体情况。”所谓“具体地分析具体的情况”,首先意味着把握矛盾的发生。它要求:一要注意该矛盾和其他矛盾的质的区别;二要注意该矛盾在发展的各个阶段中的特点;三要分析矛盾双方的特殊地位。3 “共性”与“个性”统一的方法。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的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为我们提供了“共性”与“个性”统一的方法。4 “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原理,为我们提供了“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所谓“两点论”,亦即全面论。它要求在研究复杂事物及其过程时,既要看到其主要矛盾,又要看到其次要矛盾;在研究某一具体矛盾时,既要看到其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其矛盾的次要方面。否则就是形而上学的一点论。所谓“重点论”,就是要求人们在分析复杂事物及其过程时,要着重把握它的主要矛盾;在分析某一具体矛盾时,要着重把握其矛盾的主要方面。不分主次,平均使用力量,是形而上学的均衡论。唯物辨证法的两点论和重点论是内在统一的:两点论中分主次,因而内在地包含着重点论;重点论以承认非重点为前提,因而内在包含着两点论。二 当代哲学中的杰作“理+○”的应用——任星整理
任恢忠在哲学上创造性地运用了“零”,这创意是哲学“象数学”的现代杰作。其过程是:哲学+数学=理+数字=中介+○。 任恢忠(1941-2003),在哲学专著《物质·意识·场》中,作者赋于了“零”的丰富内涵,并创造性地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观点。他对零的应用,不局限于某事物特定的层面上,如对物质的分类中零的认识,以及“静止质量”的这一层面上,而是在零的意义上拓展和引申为中介的范畴。在数学中,零原本就是一个中介的数,零是有理数与无理数的中介,它比任何数的内容都丰富;零是正数与负数之间的中介,在正与负之间是唯一公证的中性数……零物质、零点运动、零时空、零点思维方法……任恢忠同志把“零”作为一系列中介范畴的共同“姓氏”,把宇宙间的一切矛盾范畴沟通起来,从而在理论上最后确定“中介观”而作出了令人瞩目的贡献。面对任恢忠先生这些对“零”独具匠心的认识,其价值,值得我们去重视、去认识;其意义更是深远,也必将引起人们对它的深切关注。
第五节类比与司外揣内
一阴阳五行中的类比原理探源中医的类比是来自人类的一种另类与非理性思维的自然表达方式。最重要的人类思维自然表达方式有二种。一种是人类在觉醒时理性的思维表达方式;另一种是人类在梦境中的非理性的思维表达方式。梦是一种突破了潜意识屏障的内意识活动,这是一种无法用理性来控制的大脑自然产生的潜意识行为。这两种完全不同的意识行为对来自人体外部和内部的刺激反应和表达方式,也完全不同。觉醒时人用理性的思维方式;而做梦时的思维则是非理性的。那么它的主要特征是什么呢?我们的大思想家、大哲学家、大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又是怎样说的?我们来看一看。(以下节选自《梦的释义》[奥]弗洛伊德著,商务印书馆2007年4月版P12-22,以下加“”号者)。
(一)外部刺激所引起的梦1外部刺激,如:“照在眼上的一道强光,一个可听到的噪音,或一种刺激鼻子黏膜的气味。在睡眠期间的无意活动中,我们可能露出部分身体,从而产生冰冷的感觉,姿势的改变能引起压和触的感觉。蚊子叮咬或者夜里轻微的不测之事会同时影响不止一个器官。”2外部刺激相应产生的梦:“雷的轰鸣把我们带入激烈的战斗,雄鸡的啼叫可能转为人的恐怖的尖叫,而门的吱吱嘎嘎声可能变幻出强盗闯入家中的梦。夜间当毯子从床上滑落时,我们会梦到正在赤裸地行走或掉入水中。当横躺在床上而脚伸出床沿时,就会梦见站在吓人的悬崖边上或从极高的地方掉下来。如果头偶然地压在枕头下面,我们会想象一块巨大的石头悬在我们头目并且正要把我们砸得粉碎。精液的积累导致激发情欲的梦,局部的疼痛引起受到虐待、敌意的袭击或由于事故而身体受伤的念头。” “迈耶曾梦到正在受到几个男人的袭击,他们把他直挺挺地摔在地上并在他的大脚趾和二脚趾之间打一个楔子。梦到此处,他突然醒了并感到有一根稻草在脚趾间刺着。根据享明斯的记载,同一位作者在睡眠中还梦到他正在被吊起来,其实是长睡衣勒住脖子。霍夫鲍尔年轻时曾梦到从高墙上掉下来,醒后发现床架已经散架了,而且他实际上已经掉到地板上……。格雷戈里叙述说他曾在脚上放了一个热水瓶,并梦到去埃特娜山的顶峰做了次旅行。在那里,他发现地烫得几乎不能忍受。在给头上敷上发疱药后,另一个人梦到印第安人正在剥取他的头皮;还有人因衬衫是湿的而梦到正被从河中捞出来。痛风的发作使一位病人相信他正被掌握在宗教法庭的手中,并且正在承受严刑的痛苦。”3相同的刺激所引起的不同的梦(希尔德布兰特的三个“闹钟的梦”):“在一个美丽的春天的早晨,我正在散步。我穿过绿色的草地闲步直至一个邻近的村庄。在那里我看到大批居民走向教室,穿着他们最好的衣服,胳膊下夹着赞美诗集。我记得这是星期天而且早礼拜不久将要开始。我决定参加,但是因为感到很热,我便打算站在教堂的墓地中直至凉快下来。在读着各种墓志铭时,我听到教堂执事爬上教堂塔楼,我看见了头上的小钟,它正要响起来以宣布礼拜开始。它静静地悬了一会儿,然后开始摇摆,并且突然它的声音如此清晰和刺耳地回荡着,以至把我吵醒。但是钟声是来自闹钟。”“第二个例子。这是一个晴朗的冬天。街上积着深雪,我指望乘雪橇,但我在得知雪橇已停在门口之前必须等一会儿。现在我正准备上雪橇。我放上我的皮衣,放上暖脚物,最后我坐进我的座位。但是我的启程仍旧延搁了。最后缰绳被骤然一抽,马出发了,雪橇响着铃,现在猛烈地摇动着,带着那不断地撕扯着梦中游丝的力量,开始了它们熟悉的乐曲。这又只是我那闹钟的锐利响声。”“还有第三个例子。我看见帮厨女工拿着几打盘子沿着通向餐厅的走廊走去。她臂中的瓷器在我看来眼看要失去平衡。‘注意点!’我喊道,‘你会摔了这一摞盘子’。自然通常会有回嘴——她习惯于如此。同时我继续跟在她后面担心地注视着她,终于在门槛处看到易碎的盘子掉下来,摔得粉碎,并成百片地滚过地板。但我不久即觉到这个无休止的暄声并非是吱吱声而是一个真正的铃声。随着这个铃声,梦者现在明白了这是闹钟正在执行着自己的职责。”
(二)内部刺激所引起的梦1内部(主观)的刺激“例如有一次莫里在入睡阶段中总是摆脱不掉一系列面容扭曲、发式古怪的荒诞形象,醒后他回忆起曾在梦中梦见过它。另一次,他正在接受相当严格的饮食控制,由于饿坏了,他在一种入睡状态下看到一个盘子,一只拿着叉子的手正从盘中摄取食物。梦中他发觉自己坐在堆满丰盛食物的桌子旁,听着刀叉的响声。还有一次,在眼睛感到紧张和发疼的情况下入睡后,他看到一种微缩字体的入睡前幻觉,并费了很大力气才逐个把它们辩认出来。一小时后醒来时,他回想起一个梦,梦中一本打开的书堆满了极小的字,他不得不费很大气力来读完它。”2内部(机体)的刺激“疾病器官给梦内容留下带有特征的印象。患有心脏病的人们的梦一般是极度悲哀,并因恐怖而吓醒,在其梦中内容几乎总能发现在恐怖环境下的死亡。患有肺病的那些人梦到窒息、被挤碎和飞翔,他们中大量的人遭受着人们熟知的梦魇——附带说,博尔纳已通过压迫脸和盖上嘴及鼻子在实验中成功地引起了这些梦魇。”“穆里·沃尔德已经着手通过做一个单纯的生理学实验来证明身体感觉对梦生成物的预定影响。他改变睡者肢体的姿势,并将这些变化与生成的梦加以比较。他记录了下述结果:(1)肢体姿势在梦中大致与现实中的姿势相当,即我们梦到与实际情形相符合的肢体的静态情况。(2)当一个人梦到运动的肢体时,它在执行运动中的一种姿势问题与实际姿势相符。(3)一个人自己肢体的姿势在梦中可能属于另一个。(4)一个人也可能梦到所说的运动受到阻碍。(5)任何特殊姿势的肢体在梦中可能呈现为一个动物或妖怪,此时,在两者之间便建立了某种类比。(6)肢体的行为在梦中可能引起它与有某种关系的意念。例如:如果我们正使用我们的手指,我们便梦到数字。”综合以上之梦,我们就可以很清楚地看到一个事实。梦对来自人体外部和内部的任何刺激,都是用非理性的类比方式来告诉人们到底发生了什么。尽管这是一种典型非理性的与理性完全不同的另类思维与表达方式。但这种表达方式,普遍地存在于各式各样的梦中,并为几乎每个人所曾经拥有或亲身体会过,如:性梦等。因此梦这种非理性的思维表达方式所体会出来的理性结果,与觉醒时理性所表达的,如理性地看到和听到闹钟在叫,和非理性的用梦来类比地表达了闹钟在叫,在事实上其理性的结果都是一样的,其正确性也是无误的,其目标更也都是一致和无可辩驳的。对梦的类比表达方式,古中国人在数千年之前就已经心领神会,并首先把它正式地应用于《黄帝内经》的阴阳五行哲学理论中。直至如今仍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基石,当然并也引起了许多人对它的质疑和争论,然而几千年来的中医实践证明,所有这些反对的作法实在都是多余和无意义的,因为每个人都曾经有过梦,而且这些梦都存在有类比的自然现象,并且是梦产生的依据。类比推理的方法从理性思维的角度上认识当然是不可靠的,甚至也不能提供可靠的理性前提与理性的论据,但是这种形式形成于大脑自然行为的潜意识思维。它能启发思想,触类旁通;能提供假设与结论,而这些假设与结论,经过了进一步的检验又往往可以成为确实的中医学知识与见解,并在中医的各种分类、假设、发现、发明中,以及和其它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明显的实际作用。因而成为中医哲学阴阳五行应用于实践的不可缺少手段,我们把这种手段又称之为比类取象。
二 司外揣内的中医思维方法司外揣内法,又可以称之为观表知里法。是指人用对事物外部表现的观察,来推测其内在的本质与变化的一种思维方法。古中医家把这称之为“有诸内,必形诸外”。中医对“诸内”的认识,是建立在人生命存在的基础上的。当一些“先知先觉”的古中医家,对人体生命存在时的鲜活内在情况,进行观察和研究时他们知道,自己通过千辛万苦得来的身体内部的第一手资料,是无法让一般的中医师,用眼睛和耳朵等感觉器官来直接认识和感受到。因此真正有效的办法只能让他们通过观察外部的方式来理解和推测人体的各种内在的生理与病理变化。如:五脏的心,虽然肉眼无法直接看到心,但它的功能却可以通过人外在精神变化来观察到。再比如:观色,面赤的为心病;面青的为肝病;面黄的为脾病等。这就是中医的司外揣内法。
第六节中西方哲学(含中西医学)的比较与“战略评估”人类三千年,从古代到200年前,西方的哲学、医学甚至包括经济能力等,从大体上说落后于东方的。近200年来西方的哲学、医学也包括经济能力等,则远远地超过了东方。于是东方人就可能反思自问,这问题到底是发生在哪里呢?
一 中西方哲学(含医学)的比较(一)先期的东西方哲学家对世界的看法是惊人地相似的。如西方的古希腊哲学家泰勒认为世界是水构成的;而赫拉克利特认为宇宙是一团永恒的热火;恩培多克勒认为是由水、火、土、气四种元素构成的。而东方哲学的五行学说则认为世界是由金、木、水、火、土构成的等等。(二)亚力山大大帝的宗师西方伟大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约公元前384—前347年),其身后的声望几乎影响了西方二千年。他的思想权威性、在最高峰时更神圣得与基督教教会不相上下。17世纪以来的近代,西方的几乎每种认真的知识进步,都是从攻击亚里士多德的某种学说开始的。亚里士多德所创建的动物学、植物学、物理学、生理学等,到了近代所发展而成的近代科学和西方文化以科学“正统”的名义,并用坚枪利炮等,征服了全世界。在300年内中国的西医从无到有迅速取代了中医,成为了当代中国医学的主流和当然的科学代表。(三)大思想家哲学家、儒家学说的创始者孔子,他生于公元前551年,是中国文化的先期代表。自汉代以来,孔子的思想就成为中国二千多年来封建文化的正统,其影响在东亚和现代中国仍可以处处可见。经其整理的“象数学派”的先期哲学著作《易经》,号称“六经之首”,更无可辩驳地成为中国智慧的源头,成为了延续数千年传统思想的灵魂。(四)对世界思想潮流具有重大影响的还有宗教。在西方的有基督教,东方的有佛教,道教,阿拉伯世界的有伊斯兰教等。(五)西方哲学主导下的对世界的认识。着重的是归纳、演绎和分析;重视的是实验的结果;追求的是过细、可见、精确、写实、具体的细节结构。其大到地球、太阳、星系、总星系、宇宙;小到分子、原子、原子核、电子、基本粒子、夸克等无所不用其极。结果是许多最基本的概念,如:水滴、圆等都无法精确地体现出来。对那些现代的物理、化学、解剖等手段无法把握的意识与意识的结构,如:中医学的脏腑经络理论等(见《中医内象学》),更是束手无策。因此西医及其所谓的科学,从大尺度(医学新领域的开拓性)的意义上来说,其重大发展的可能性,几乎已经走到了“尽头”。(六)东方哲学所主导认识的世界(包括认识人)着重的是:象(现象)、数(数字)、义(内容)、理(道理)、术(技术)的类比和合一,包括天人的合一,这当然无法进行精确的实验。以中医学为例:它把世界(包括人),分成了阴阳(1生2)、五行(1生5)等,让无数的无限、不可知的世界(包括人)变成了可知,和可把握的事实(数千年的实践证明)。并采用了这种哲学的方法和原理来把握现代科学还无法知晓的意识和意识的结构(藏府经络学说等,见《中医内象学》、《黄帝内经》等)。因此从大尺度(开拓性)的科学意义上来说,中医学哲学的用途,的确前途无量。
二中西哲学(含医学)的战略文化评估哲学的战略文化属于软实力,在这方面东西方都各有着自己的特点。并因此造成了不同的国家战略和不同的国民整体素质,还进尔造成这些国家的不同国运和不同的民族特色。因此必须对中西医及其哲学的战略文化进行大体上的评估。(一)哲学是科学之母,因此任何学科都有其特定的哲学指导思想,以医学为例:医学不是一门孤立、盲目的学科,当然也有其哲学的中心指导思想。从西医来说,它所接受的自然科学是归纳、分析、比较、观察和实验方法的理性科学产物。而这种方法在哲学上是属于片面和机械唯物论的。因此它从总体上来说,只是一种并不十分完善的科学。也就是说综观西医全貌,它所认真重视与讲究的形态与功能的统一,是寻找现象背后的本质,而这只算是强调了现象的独立状态,是物质单纯的机械形态现象。如:西医的解剖学,它虽然研究了人尸体上的各个系统和功能,但对人的生命存在时的各种功能与系统,则几乎一无所知,因此它无法解释,也无从解释人在生命存在时存在有的中医的脏腑经络现象。也根本不知道脉诊和舌诊与身体中的种种联系。所以说西医的这种机械的理性过程,几乎全部放弃了人与生命的整体有机联系,放弃了人与大自然和社会的整体有机联系。因此总的说西医哲学及其指导思想是机械唯物论的,其具有的科学也是片面和局部的。(二)现在来说中医,应当说按照中医的自身规律来寻找中医的自身现代化,是中医存在、发展和不断壮大过程所必须和不可避免的。当然为了继承民族文化的最后一笔重大遗产,这也是历史赋于当代中国人的使命。中医的现代化是中医着眼于未来,能够立足于世界医学之林的唯一途径。这种进程必须让中医有个重大的变革过程,尽管这种变革决不会来自西医对中医的解剖和西医比对中医的对号入座。而会是中医中的哲学思想对西医中的主要哲学思想机械唯物论的批判。未来,即使西医的现代科学实验方法揭示了中医理论结构中的某些环节的一些物质基础,也改变不了中医思维方法中的卓然独立的哲学架构,而这种高级的人类智慧结晶,是由哲学(理)+数学(数)+医学(中医)而组成的,是东方医、儒、道等各方面哲学伟人们超凡的思想产物。(三)“象数学”在我国具有数千年的传统,其代表作有《易经》、以及《道德经》、《黄帝内经》等。其中有“道”、“阴阳五行”等内容。而且从古到今每个朝代都有杰出的代表,最著名的中国三大古思想家,孔子、老子与朱子,都与“象数学”关系非浅。如孔子在其晚年时就系统地整理过“象数学”的经典之作《易经》;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象数学”主张;朱子认为“总天下之理便是太极”,就是“理一”,“一中又自有对,以是一分为二,节节如此,以至于无穷”,这些都属于“象数学”。西方哲学界“象数学”的代表应首推马列主义源自黑格尔辩证法的《辩证唯物论》其更早的源头,为近代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1561—1626年),他是西方“唯物论”的始祖。因此“象数学”的提出和完善,就只从《易经》算起,中国比西方至少早了一千多年。一些人想用科学的名义,使用封建、迷信的罪名来指责中医的正确性,或浅薄地以为用“指鹿为马”的学术手段,或用机械的实验办法,来验证自己的高明和歪曲中医学中的高深的哲学思想,历史将会证明他们的行为是多么地笨拙和荒唐可笑。如果说西化的所谓科学包括列强和西医等对东方和中医等的掠夺与征服,已经让近数百年以来的东方受尽屈辱。到了当代,我们已有的民族文化和数千年以来的一切社会基础,也都已经几乎荡然无存。仅有的一些“保留品种”,如京剧、中医等,也已经江河日下,日见衰微。而中医以及阴阳五行等一系列的东方哲学如果能兴起。必会一洗旧日的灰尘,而重振雄风,并重新屹立于东方。
第七节比类取象原理、涵义与发展(以下摘自《博士看中医》荆志伟主编,中国医药出版社出版2007年4月版,作者:中国中医科学院2004级博士生王振华)
一比类取象思维原理中医在认识活动展开前,没有孤立、分离研究对象,也不是将其视为与主体无关的孤立客体,而是将人与自然视为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有机整体。也就是说,主体与客体不是彼此分离的,而是融为一体的(天人合一)。 逻辑概念包括两个要素:形式与内容。慨念的形式来自主体——先验性的逻辑框架(理念),概念的内容来自客体——感性材料。概念的本质是主体(逻辑框架)对客体(感性材料)的一种规定。然而在比类取象思维中,主体与客体是融为一体的,既没有与客体相分离的主体,也没有与主体相分离的客体;既不会产生纯粹主体意义上先验性的逻辑框架和理念,也不存在纯粹客体意义上的感性材料;更不存在“主体对客体进行规定”的思维机制。因此,比类取象思维根本不会产生逻辑意义上的概念。 比类取象思维的起点不是概念,而是“象”。“象”与概念具有本质的不同。概念总是针对孤立、单一事物的,因此,概念的基本特征是孤立性。“象”绝不针对孤立、单一的事物,而总是选择两种(或两种以上)相关事物,将它们视为具有内在联系的有机整体,在对它们的对比、互参中,使各自的特征自然(同时)显现。比如中医对阴阳的认识,并非先孤立地认识阴或阳,然后再认识两者间的关系,而是直接将阴阳视为具有内在联系的有机整体,在对两者的对比、互参中,使它们各自的属性及相互关系自然(同时)显现。孤立的阴或阳是不存在的。因此,“象”的基本特征不是孤立性、局部性,而是联系性、整体性。 选择两种或两种以上事物,对其外在形象进行观察,是谓取象。然而,由于观察范围不是孤立、单一事物。而是两种或两种以上事物,因此,这时的观察并非逻辑思维中单纯的观察,而是在对比中观察,而对比属于思维。也就_是说,取象意义上的观察并未与思维分离,而是与思维合一。 观察与思维合一,使得观察活动的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此时,不仅可以用眼看。而且可以用“心”看;不仅可以看到事物的外部,而且可以看到事物的内部,直接由外知内、由近知远。观察与思维合一,意味着观察活动的抽象化以及观察范围的直接延伸。显然,“象”并非单纯观察的结果,而是观察与思维融合的结果。 将两种或两种以上事物进行对比、互参谓之比类,比类属于思维。比类思维总是针对具体事物的,或者说总是与(对具体事物的)观察融为一体。与(对具体事物的)观察融为一体,意味着思维活动的具体化、直观化、感官化、身体化而非抽象化。因此,比类思维不会像逻辑思维那样撤开具体事物,建立一套先验、抽象、非自然的逻辑规则、框架或秩序,而是在对具体事物的对比、互参中直接体悟事物的自然秩序。显然,比类取象思维的根本特征就是自然(法于自然、顺应自然)。 比类过程也是对事物进行分类的的过程,然而作为一种分类方法,比类分类法不像逻辑分类法那样以先验性的逻辑框架为依据,而是以具体、直观的“象”为依据。这意味着“类”与“象”是融为一体的,“象”既指具体事物,又不局限于具体事物,而是以具体事物贯通、代表自然万物。比类分类法的特点是既生动形象,又提纲挈领。 观察是感性的,思维是理性的,观察与思维合一即感性与理性合一。感性与理性合一即悟性。悟性(又称悟、领悟、顿悟、觉、觉悟、体验、体悟)是一种全身心的协调、统一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既可以用心“看”,也可以用感官、身体“思”(体验、体悟),身与心、感性与理性的界限模糊、融为一体,其具体运行方式就是比类取象。悟性并非感性与理性外在性的简单相加,而是内在性的融合,因此,逻辑与比类取象的思维原理、运行方式具有本质的不同。观察代表客体,思维代表主体,观察与思维合一即主体与客体合一。“象”既指自然,又指人;既指具体事物,又贯通自然万物,因此,中医的整体观——人与自然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自然万物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就源于比类取象思维。二 比类取象思维中创新的涵义比类取象思维的基础不是概念,而是“意”、“象”、“义”。主体与客体沟通、融合的思维状态称为“意”。在不同场合,“意”有不同的称呼,如“意境”、“意念”、“意象”等,虽然有一定区别,但基本涵义是相同的,都是对主客合一思维状态的描述。藏于心中谓之“意”,表露于外谓之“象”,对“象”的领悟、阐发谓之“义”。比类取象思维的“流程”就是先捕捉“意”,然后采用“象”的方式对“意”加以勾画、表现,最后则是以“义”的方式对“象”的内涵进行阐发,即“释义”。“意”、“象”、“义”的本质是相同的,差别仅仅是形式的不同。比类取象思维的创新就在于“意”(创意)、“象”(悟象)、“义”(释义)的创新,概言之就是创意。创意包含以下几层意思:(一)“意”、“象”、“义”均是天人合一、贯通人与自然万物的,从而可以用几种具体事物贯通、代表自然万物,具有整体性、含蓄性、灵活性。中医之所以非常重视对经典著作的学习、注疏、继承,就是因为比类取象思维是整体、含蓄、深刻的,而这些特征在经典著作中体现得最为显著。因此,对经典著作的注疏、释义本身就是一种创新。(二)感性、观察、客体属于实践范畴,而理性、思维、主体则属于理论范畴。在逻辑思维中,,感性与理性、观察与思维、主体与客体是分离的,因此,理论与实践也是分离的。理论与实践分离,使得西医以及西方自然科学一方面表现出显著的纯理论色彩(逻辑化、抽象化的科学),另一方面又表现出显著的纯实践色彩(操作性、具体性的技术)。在比类取象思维中,感性与理性、观察与思维、主体与客休是融为一体的,因此,理论与实践也是融为一体的。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使得中医理论既没有纯理论色彩(中医理论的形象性、直观性、朴实性、实用性给人的印象往往不像是理论,而像是经验总结),又没有纯实践色彩(中医实践不是具体、直观、可操作性的技术,而是只可意会、难以言传、灵活多变、颇多神秘色彩的技艺、艺术。所谓医者,意也、艺也)。历代医家虽然没有创造出与经典著作截然不同的新概念、新理论,然而却将自己独到的见解和创意融入了具体的医疗实践之中,形成一家、一派,从而发展了中医理论。也就是说,创意的表现形式不是与实践分离、纯理论式的新概念、新理论,而是与具体的实践活动融为一体(知行合一)式的思想、见识、方略。(三)逻辑思维是思维的非自然状态,逻辑化世界是独立于自然之外的非自然世界。逻辑意义上的创新,就是不断制造人工性、非自然的新概念、新理论,人工性、非自然的新与旧是彼此分离、独立的,无法融会贯通。比类取象是思维的自然状态,其认识结果固然是人为性的,然而这种人为性并非违背自然,而是法于自然、顺应自然,人为而不留人为的痕迹,即天人合一。“意”、“象”、“义”既指人,又指自然,是人与自然的合一。比类取象思维的贯通性决定,用几种有限的具体事物贳通、代表人与自然万物具有必然性,因此,中医的核心理论——阴阳五行的产生是必然性的。阴阳五行的奥妙在于,一方面是具体的、有限的,另一方面,又是抽象的、无限的,是有限与无限的融合、贯通、是人与自然万物的纲领或缩影,蕴含了人与自然的全部奥秘。当然,阴阳五行是整体性、思想性、哲理性的,其意义是指导性、启发性的,为人们留下了无限广阔的创造、发挥的空间。但并非给人以具体答案。正因为如此,才能从阴阳五行中衍生出无限的创意。但无论走多远,总走不出阴阳五行之“圈”,因为这个“圈”是无边无际的,它与自然同义(相合)。创意的表现形式不在于不断创造与旧的东西截然不同的新东西,而在于不断从旧的东西中发掘新意,这意味着新与旧并非彼此分离的,而是相互惯通、融为一体。对于自然本身来说,根本无所谓新与旧,新与旧的划分是人为性的,新与旧的融会贯通恰恰表明比类取象思维是法于自然的。
三 中医继承与发展的关系逻辑模式的知识是以逻辑框架为模板、以自然为“原材料”,利用工具对其加工的产物,是材料性的。概念就像一个个最基本的建筑材料或机器零件,而理论则是对概念流水线式的“组装”。对于这种材料性的知识,继承意味着简单的接受,而发展则意味着不断发现、加工、制造新的、非自然的“人工材料”。比类取象模式的知识不是材料性而是心想性的,其特征是贯通性(整体性)、灵活性(可变性)。“意”、“象”、“义”并非像概念那样是经过分解所得的最基本的“建筑材料”或“机器零件”,而是整体性的意象;由意象形成理论的过程并非简单地将“机器零件”进行外在性的“拼接”或“组装”,而是不同“意象”内在性的贯通与融合。对于材料性的知识来说,前与后之间的关系是单向、线性、叠加式的。后面的必然高于前面的,从而表现出由少到多、由简单到复杂的“进化”轨迹;而对于思想性的知识来说,前与后之间的关系是双向、回环、贯通性的,衡量其水平高低的标准不是拥有材料量的多少或精细程度,而是思想境界的高低,后面的未必高于前面的。其发展轨迹并非单向、线性、叠加式的,而是双向、回环、贯通式的,并非由少到多、由简单到复杂,而是前后一致、首尾相贯。 “单向一线性一叠加”式发展规律决定,西医的发展过程是简单的新的对旧的否定,因此,没有或很少有寻根意识、尊古情结和历史的厚重感;“双向一回环一贯通”式发展规律决定,中医的发展过程不是简单的新的对旧的否定,而是旧能生新、新不离旧。中医之所以具有强烈的寻根意识、尊古情结以及历史的厚重感,原因就在于此。比类取象是思维的自然状态,也是思维的空灵状态。这种思维状态的获得不是基于人为性的前提、假设或框架,而恰恰基于对任何人为性前提、假设或框架的拒斥和排除。文明的早期好比人类的童年,很少主观成见、偏见或杂念,是比类取象思维的黄金时代,从而可以达到其可能达到的最高境界。中医以及中国文化的最高点不在今天而在其发源处。中医以及中国文化之所以早熟,原因就在于此。比类取象模式的知识是思想性的,不可量化,认识过程具有直接性、跳跃性,因此,在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不是量的积累,而是思想境界的高低。当然,比类取象模式的知识也有“量”的积累过程(这里的“量”并非逻辑思维中可以量化的“量”,而是“模糊的量”)。“源”虽然境界至高至远,然而毕竟“量”的积累较少,不无粗糙之嫌,后世医家从不同侧面发展、深化了“源”,形成许多流派,即“流”。“流”虽然在某些方面超越了“源”,但却因知识之障、多而生歧之故(比类取象思维的最佳状态是原始、古朴、空灵、纯净、自然),往往偏离整体,其整体境界反而比“源”低。源与流之间的关系好比根本之与枝叶,不是“单向一线性一叠加”式的,而是“双向一回环一贯通”式的,一部中医发展史就是一部源与流分合贯通的历史。
第八节 发现“中医象数学”什么是“象数学”呢?那当然便是关于“象”与“数”的学问了。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即老子认为:世界万物可以是由道生一;也可以是一生二;还可以是二生三;或是三生万物而构成的。还说:万物都具有负阴抱阳的现象。就是说,如果把万物看成了“一”,那么就可以因负阴抱阳而“一分为二”了。这里边的“道”和“万物”都是哲学上的“象”。而一、二、三是数,关于“一”。老子说;“昔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一正。”这便是说:象数学=哲学+数学=-理+数=象(天、地、神、谷、万物、侯王等)+数(“一”)。总之就是说:哲学+数学,便是“象数学”。而《阴阳五行学说》则属于“象数学”中的“二”与“五”的部分,或象数学的中医学部分,或称之为“中医象数学”。
一 中医哲学的象与取象中医的“象”有藏象、府象、脉象、舌象等等,四诊中所议的许多内容都是象。这是现象、形象、意象、表象、证象、八纲之象、阴阳五行之象等等。中医用“象”来象征人体的一切,当然也用“象”来形容自然界的一切。如外因中的:风、寒、暑、湿、燥、火等。实际上中医学中的各种“象”的本质是相通的,具体到每个系统,每个层次、每种“象”,都包含有特定的理性意义,它们是哲学的“想象”和一般抽“象”。是实践与感性的理性升华。任何思维都必须以概念为手段,并借助概念表述的涵义来把握万物与万象。而哲学思维上的所谓抽象,是指抽取了某一类事物的共同的本质特征与属性,形成特定的意义,舍去其他的非本质的属性和特征。如:邪、正;标、本等,这些概念都具有其相对的特征与内涵。因此抽象的过程是透过现象,抓住关键点,把握事物的本质过程。这些分类、分层次、分系统的抽象概念,指明了某种事物与现象的某种特殊性,个别性和偶然性,把事物与现象的一个侧面、一个片段、某种规定和关系的共同属性概括出来。如精、气和津液、痰等中医概念,无一不是固定唯一和不具有流动性和灵活性的,这些东西无形中规定了中医理论的各种概念范围,让现象与本质、主体与客体、感性与理性绝对地区分开来,并用一种意象性的概念或符号如:“痰”、“饮”、“积”、“瘀”、“痹”、劳倦、亏损、伤寒、湿病等来表示它。并通过象征的方式来把握与认识对象。因此中医取象而来的概念,多为意象性的,它所具有的形象感性与朴素直观的色彩,以及多义的象征与现代科学的概念相比相距甚远,存在有非实验性不明确性等许多特点,而成为中医学理论系统中的“自然概念”,以及这系统中的“血肉相连,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 比类取象用比类的方法取象,即是在取象的基础上通过类推的方法,从而达到由已知到未知,以探索和论证人体生理病理的规律。《黄帝内经·素问·示从容论篇第七十六》说:“授物比类,化之冥冥”。《易经·系辞》说:“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则天下之能事毕矣。”因此援物比类,引而伸之是一种思维的方法。中医在取象的过程中,用类比的推理方法,把二或二类以上的事物或现象,因其属性相同或相近,或在感性和理性特征上有一定共性的事物归属于同一种“象”。如人体的肝、胆、目、筋、风、怒、弦脉、以及自然界的青色、呼声、春季、风、酸味、条达生长、东方等都归为五行中的木。并通过阴阳五行这种哲学理论,把人与自然(天)统一起来。为“天人合一”提供了相应的哲学思维的类比理论根据。德国哲学家康德说:“每当理智缺乏可靠论证思路时,类比这个方法往往能指引我们前进。”古中医者在当时的条件下,为了让未知变为可知,其认识事物的过程,只能把未知与已知之间的象进行类比,他们发现这样往往能发现线索,启发思路,使人触类旁通。现在我们知道中医哲学的类比思维,其依据是人类自然产生的中间(模糊)意识思维,这是和理性的现实思维同样重要的二大自然思维之一,是源自典型的非理性思维(见本章第五节),尽管因此也存在有许多理性认为的不合理部分。如:头圆配天,足方类地;天有365颗星,人则有365个穴位等,一些错误的类比结论,可这些都可以在中医实践中来作出否定。而这种产生自中间(模糊)意识的另类非理性思维,依自然原理与自然法则而动,其中奥妙决非理性思维所可相比。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说的就是这个理,事实上也是没有什么能比自然更伟大,即使是科学,也必须服从自然,反自然的科学,必将为人类带来灾难。因此,让人类思维依自然思维而动,用授物比类取象的方法,让人们真正地跳出“理性”去开辟属于潜意识的“另类”自然的新思维天地,是无可非议的。
三 中医哲学“象数学”的数中医哲学的象包涵有义(内容)理(道理)等,它是通过数来表现其哲理的,如:用“一”来表示道、太极、理;用“二”来表示阴阳、两仪;用“五”来表示五行等啊。在古中国,人们以观察为背景发展起来的取象思维与相关联的一些思维的一个最重要方法就是数的运用。而把取象与数联合起来运用的思维方法就叫象数思维方法。《周易大传》说:“一阴一阳之谓道。”《易传·系辞上》说:“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即圣人通过对人自身和世界的深奥之理进行综合,并进而“取象”。《易传·系辞上》说:“参伍以变,错综其数,通其变,遂成天下之文,极其数,遂定天下之象。”《左传·僖公十五年》说:物生而后有象,象而后有滋,滋而后有数。《黄帝内经·灵枢·根结第五》说:东方,肝,木,其数八;南方,心,火,其数七;中央,脾,土,其数五;西方,肺、金,其数九;北方,肾,水,其数六。《易传·系辞上》说: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以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黄帝内经·素问·至真大要论篇第七十四》说:君一臣二,奇之制也,君二臣四偶之制也;君二臣三,奇之制也;君二臣六,偶之制也。《黄帝内经·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第七十一》说:五运气行主岁之纪,其有常数,如:甲子、甲午岁,上少阴火,中太宫土运,下阳明金,热化二,雨化五,燥化四,所谓正化曰也。《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别论篇第七》中用“一阳”表“少阳及三焦之脉”;“二阳”代“阳明大肠及胃之脉”,以“三阳”表“太阳小肠及膀胱之脉”,以“一阴”代“厥阴主肝之脉”,以“二阴”表“少阴心肾之脉”,以“三阴”代“太阴肺及大肠之脉”。从“一阳”到“三阳”,再从“一阴”到“三阴”的排列表示一种次序尺度。综合以上所述中医学中所用的数并非表示是数学的定量,而是特殊的“数”,说穿了就是用中医哲学的数学方法,“以数取象”,最终形成“象数学”。因此清代名医陈修园在《颠倒五行解》中说:河图洛书之理(象数学之理),如能渗透,虽病有千变万化,亦无循情矣。《阴阳五行学说》是“象数学”的经典之作,它必定会与象数学同命运,共呼吸,并跟随着中医学与“中医哲学象数学”而万古传名。
四 世界就是象数学有了中国的象数学,我们就可以这样地认为,即:世界是由数学的“一”和哲学的“存在”构成的。当然我们可以把“存在”看成是个广义的物质,如:唯物论;或是为古人所认定的“梵”、“原子”、“道”、“太极”、“气”、“义理”等,各种具有哲学涵义的“象”。或是用一种象征着客观世界存在的哲学、模型、模式、“名字”等。它用以代表物质、能量与信息;还可以包括时间、空间、精神思想;以及具体的天、地、人;或是过去、现在与未来;负物质、虚拟世界、O点中介;已知、未知与不可知等等。同样的道理,我们把象数学应用到中医学中,就可以把天地大自然与人体、生命、精神与肉体等用象数学的各种符号与模型等方式,如:阴阳、五行、五运六气等不同的结构与次序一一地规范起来。总之“存在”就是世界,象数学就是用来体现这种存在,包括体现“中医学世界”的“存在”。
五 象数学中的“串串烧”现象。前面说过象数学说的便是:哲学的理+数学的数。其理所指的不是具体的物,而是具有一定哲理范畴的“象”,比如:把一切事物都归结成“一串,串串烧”(一种象)的“道”或“太极”;归结成“二串,串串烧”(二种象)的两仪,或阴阳二象;归结成“五串,串串烧”(五种象)的“五行”等等。因此从象数学的角度来看,世界只是“串串烧”。阴阳学说说的是,如果把世界按比类而分成许多“片”,如:人的方位:上下,内外(方位);人的结构、功能;自然界的季节、气侯、方位、时间、空间等等。依“阴象”或“阳象”分成“二串”,有了这种分类,我们便可以在分析事物时,特别是许多毫不相干的事物时,如:自然界的季节、时间、空间与人的关系等,就有了规律可找和有章可循,事实上人与自然也是密不可分的。这时我们分析事物就可以只依阴或只依阳而动。从几率上来说,我们这样地考虑问题,就至少能减少一半的非相关问题的困扰。合理地运用这种哲学的理性思维,中医的实践已证明了其正确性,现代的我们又何乐而不为呢?依阴或阳象,把时间、空间、人体等,分为阴的“一串”和阳的“一串”,这种作法确实无法用实验的科学方法去证明其为什么会扯在一起,但是人活在世上,本来就是和大自然休戚与共,用科学实验的办法,把人从大自然中切割出来成为不食人间烟火的超自然生物,这种科学是科学吗?这显然已经陷入了科学迷信的怪圈,成为片面与不合理的科学。哲学象数学中的许多原理已经高于现代的所谓科学,因此只能用意识学和哲学与数学的理性方法去检验,如:引用中间意识(模糊)中梦的比类取象属自然思维方法等。用“五行学说”来分析事物,即是把事物分成“五串,串串烧”,这是五大类,依金象、木象、水象、火象、土象等相类似的五种“临界现象”组成的象,其与只用“二串,串串烧”所组成的阴阳学说不同的是“五串”分析法,显得更细,并且可以更清楚地把人体与自然界的许多由“片”所组成的现象,分析得更细,更合理和更到位,如:自然界的音、化、颜色、方位、气、季节;以及人体的藏、府、官、志、液、声等。并把这些不相类的不同“片”用“五条”不同的“串串烧”(临界现象)串起来,成为五音、五化、五色、五方、五气、五季;以及五藏、五府、五官、五体、五志、五液、五声等。让这些现象依哲学方法成为有效有有章可循的有用之法。这种依象数的规律来分析和归纳不同事物的方法,确实是人类分析学的伟大创举。象数学的其它创举如:八卦、、五运六气、八纲、六经辩证、卫气营血辩证与三焦辩证等,无一不是闪耀着哲学思想光辉的前人科学杰作,它充满了智慧的力量,是中医哲学的脊梁,不需要也容不得任何对中医外行的人的涂红抹黑和说三道四。它们都是中国象数学源远流长中的每一个组成部分,并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古龙脉,其不朽的文化象征将与中华民族一样与天地同寿,与日月争光。
第九节阴阳五行象总论一经典原著与白话解释(一)经典原著《黄帝内经·素问》1 《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2 《黄帝内经·素问·天元纪大论篇第六十六》夫五运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然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金木者,生成之终始也。……太虚廖廓,肇基化元,万物资始,五运终天……曰阴曰阳,曰柔曰刚,幽显既位,寒暑弛张,生生化化,品物咸章。……帝曰:上下相召奈何?鬼臾区曰:寒暑燥湿风火,天之阴阳也,三阴三阳,上奉之。木火土金水火,地之阴阳也,生长化收藏,下应之。天以阳生阴长,地以阳杀阴藏。天有阴阳,地亦有阴阳。木火土金水火,地之阴阳也,生长化收藏。故阳中有阴,阴中有阳。所以欲知天地之阴阳者,应天之气,动而不息,故五岁而右迁。应地之气,静而守位,故六期而环会。动静相召,上下相临,阴阳相错,而变由生也。3 《黄帝内经·素问·五行大论篇第六十七》……论言天地之动静,神明为之纪,阴阳之升降,寒暑彰其兆。余闻五运之数于夫子,夫子之所言,正五气之各主岁尔,首甲定运,余因论之。鬼臾区曰:土主甲己,金主乙庚,水主丙辛,木主丁壬,火主戊癸。子午之上,少阴主之;丑未之上,太阴主之;寅申之上,少阳主之;卯酉之上,阳明主之;辰戌之上,太阳主之;巳亥之上,厥阴主之。不合阴阳,其故何也?岐伯曰:是明道也,此天地之阴阳也。夫数之可数者,人中之阴阳也,然所合,数之可得者也。夫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天地阴阳者,不以数推以象之谓也。4 《黄帝内经·素问·气交变大论篇第六十九》夫五运之政,犹权衡也,高者抑之,下者举之,化者应之,变者复之,此生长化成收藏之理,气之常也。失常则天地四塞矣。故曰:天地之动静,神明为之纪,阴阳之往复,寒暑彰其兆,此之谓也。5 《黄帝内经·素问·著至教论篇第七十五》且以知天下,何以别阴阳,应四时,合之五行。
(二)《黄帝内经·素问》白话解释1 《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阴阳四时的变化,是万物生长收藏的根本。2 《黄帝内经·素问·天元纪大论篇第六十六》五运和阴阳的变化,体现了自然界变化的一般规律,是自然万物总纲,事物发展变化的基础和生长消亡的依据,是一切神奇无穷尽变化的所在……天地是万物的上下;阳升于左,阴降于右,所以左右为阴阳的道路;水属阴,火属阳,所以水火是阴阳的象征;万物发生于春属木,成于秋属金,所以金与木是生与成的开始与终结。……广阔无边的天空是化生的基础,万物依靠着它开始成长,五运在这里也找到了自己的归宿。……于是天运开始有阴阳的变化,大地有柔刚的现象,昼夜有明亮与黑暗的交替,四时有寒暑的来去,万物在这些影响下也就有了明显的各种生长变化了。……黄帝问:天地之间阴阳现象的相互感召是如何发生的呢?鬼臾区说:寒、暑、燥、湿、风、火是天的阴阳现象的自然表现,而人身上所体现出来的三阴三阳现象是与这种自然现象相对应的。同样木、火、土、金、水、火,也与地的阴阳现象,以及所体现到大自然中的各种生长收藏的变化相应。上半年天气主要以春夏为天的阴阳,主生主长;下半年地气为主,秋冬为地的阴阳,主杀主藏。因此天气有阴阳,地气也有阴阳。所以说阳中有阴,阴中有阳。这就是我们要了解天地阴阳的根本原因。与六气相对应的五运,是在不停地运动的,经5年右迁一步。与五运相应的六气,比较静止,经6年才循环一周,天地动静上下相互影响,阴阳之间相互交错,变化就由此产生了。3 《黄帝内经·素问·五行大论篇第六十七》有的书上说天地的动静,是由日月之纪度;阴阳的升降,是由寒暑显出征兆。我曾听你讲过五运的规律,你讲的仅仅是五运主岁,应以甲为首。我曾与鬼臾区商讨过,鬼臾区认为:土运统率甲己,金运统率乙庚,水运统率丙辛,木运统率丁壬,火运统率戊癸;子午两年是少阴司天,丑未两年是太阴司天,寅申两年是少阳司天,卯酉两年是阳明司天,辰戍两年是太阳司天,巳亥两年厥阴司天,与你所讲的阴阳之例不符合,是什么原因?岐伯答:这个道理很明显,因为五运六气是天地的阴阳。能数得清是人体内的阴阳,但它与天地的阴阳相合并可用类推的方法得证。如由十可推到百,由千可推到万。但天地间阴阳,是不能以数来推算,只能进行估计。4 《黄帝内经·素问·气交变大论篇第六十九》五运之气的作用如同权衡一样,太过的就加以抑制,不及就加以辅助,正常的气化,就有正常的感应,异常的气化,就使其复原。这是万物生长化收藏过程的自然道理,四时气序的常规,如果失丢了这些规律,则天地四时之气就会闭塞不通了。因此说,天地的动静是受自然规律控制的;阴阳的消长转化可以从四时寒暑的变迁上反映出来,就是这个道理。5 《黄帝内经·素问·著至教论篇第七十五》由此而知欲通晓人和天地之间的相应关系,必须知道如何辨别阴阳,及其上应天之四时,下合地之五行等道理。
(三)经典原著《黄帝内经·灵枢》《黄帝内经·灵枢·阴阳和日月第四十一》黄帝曰:五行以东方甲乙木王春,春者,苍色,主肝,肝者足厥阴也。今乃以甲为左手之少阳,不合于数,何也?岐伯曰:此天地之阴阳也,非四时五行之以次行也。且夫阴阳者,有名而无形,故数之可十,离之可百,散之可千,推之可万,此之谓也。
(四)经典原著《黄帝内经·灵枢》白话解释《黄帝内经·灵枢·阴阳和日月第四十一》黄帝说:根据五行归类的方法,方位的东方,天干中的甲、乙、同属木,木气旺于春季。春在颜色上为苍色,在内藏应于肝。肝的经脉,是足厥阴。现在以甲来配属左手的少阳,与五行配天干的规律不符,这是什么道理?歧伯说:这是根据天地阴阳的规律来说明手足经脉的阴阳属性的,不是按四时配合五行的次序来分阴阳的。而且阴阳是抽象的概念,是有名无形的,所以用阴阳的对立统一观点说明事物。可以由一到十,进一步分析可以至百至千,推演至万,就是这个意思。
(五)经典原著《难经》《难经·十九难》寅为木,阳也……申为金,阴也。
(六)经典原著《难经》白话解释《难经·十九难》寅为木,属阳……申为金,属阴。
(七)经典原著《中藏经》1 《中藏经·阴阳大要调神论第二》故天地得其阳则炎炽,得其阴则寒凛。阳始于子前,末于午后;阴始于午后,末于子前。阴阳盛衰,各在其时,更始更末,无有休息……秋首养阳,春首养阴。2 《中藏经·生成论第三》阴阳者,天地之枢机;五行者,阴阳之终始。非阴阳则不能为天地,非五行则不能为阴阳。故人者,成于天地,败于阴阳也,由五行逆从而生焉。……。天地有阴阳五行,人有血脉五藏。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也;五藏者,肺、肝、心、肾、脾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则生成之道,循环无穷。
(八)《中藏经》白话解释1 《中藏经·阴阳大要调神论第二》因此如果天地以阳的表现为主的话,那就体现出炽热;而以阴为表现则体现出寒冷。阳开始于晚上1—3时的子时前;结束于白天的午时(中午1—3时);阴开始于午后,结束于子时前。阴阳的盛衰,分别出现在应当出现的时间,而且轮流更審地开始与结束,从来不会停止。2 《中藏经·生成论第三》阴阳体现了天地间的最高机理;五行体现了阴阳的开始与结束。因此要想观察和了解天地的道理是离不开阴阳的,同样不了解五行的,也无法知道阴阳。包括人成长在天地中,也离不开阴阳,以及顺着五行逆从的原理而生存的道理。天地有阴阳、五行的现象,人也有血脉五藏与其相应。五行包括金、木、水、火、土;五藏包括肺、肝、心、肾、脾。五行有生克、其生是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这是五行的生成与循环无尽的道理。
二现代基础分析从古到今,哲学主要形成了三大源流,即源自古希腊的西方哲学和源自印度和中国的东方哲学。西医主要受西方哲学影响,这是众所周知的共识。
三 山人点评阴阳与五行学说是哲学门派中的一枝奇葩。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把哲学中的理与数结合起来,即他们认为:世界(包括人体自身)=哲学原理+数学=智慧(模糊)+数学(精确)。因此这是个哲学应用于实践的伟大发现,这种应用由古中国人首先发明并加以使用。而且已经由数千年的事实证明,取得了极大的成功。中国哲学,形成文化从《易经》、《道德经》和《黄帝内经》开始。中医的哲学之源也是从这里开始的。
四 中医学(习)者沙龙中医学(习)者沙龙由郑年萌(郑院长)、林宗山(山人)、林文清(大林子医师)、林明笙(小林子医师)、林明芬(美智子医师)、王娇云(香港妹医师)等组成。时间:公元2008年6月8日地点:高山(市)休闲阁组成:郑院长、山人、大林子医师、美智子医师、小林子医师等10余人郑院长:今天是传统节日“端午节”,吃棕子已成为大家的习惯(指着桌上的棕子),因此现在请大家吃棕子,大家边吃边聊。大林子医师:(站了起来,很客气地,面对郑院长)院长您好!我初次参加聚会,想冒昧地请问一个问题,好吗?小林子医师:(边吃棕,边笑)你该不是说“院长大人带来的棕子不好吃吧(众人大笑)”。山人:(站起来面对大林子医师)你是不是说前段(指2006年)传说的网上关于中医存废的万人网络签名之事。大林子医师:是的,问题是他们都是一些有学问有为之人,所说之话肯定都有其一定的道理,我们应如何回应他们呢?郑院长:(面对小林子医师)你说说看法!小林子医师:看到何祚庥院士说:“我反对的就是中医阴阳理论,我把它称为伪科学。”我很生气,因此借此沙龙一角,特向何院士提出挑战,我们就中医的阴阳学说的理论“单打独斗”来一次有关中医哲学是否是伪科学的“华山论剑”。山人:(站了起来,面对小林子医师,作出马上制止其说话的手势)说话文明点,要尊重他老人家。郑院长:(面对小林子医师)你认为,实际情况如何呢?小林子医师:(刚坐下,又站起来,面红耳赤的样子)对不起!我刚才说得太冲,让大家见怪了。哲学是诸学之首,其深奥艰难的程度,让无数智者望洋兴叹,我只认自己并不笨,但有一次看一本《物质·意识·场》的哲学著作,足足化了半年,到头来还是半知不解满头雾水。《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国文化的源头,流传到如今,有数不清的前人包括今人的思想家、伟人为其熬心沥血,凭他这个只拥有些许“西方”理性片断的科学知识,就想对中医哲学指手画脚,说长道短,实在自不量力太浅薄无知了。请问他是这方面的专家吗?他对这方面知道了多少?他敢出来说并指出中医的阴阳五行学说错在那里吗?总之他了解东方哲学吗?他必须公开向社会认错,什么东西!大林子医师:(面对小林子医师)那么阴阳五行的合理核心是什么?郑院长:这个我来回答,我认为,古《阴阳五行学说》和现代的《辩证唯物论》、《矛盾论》等都属于古“象数学”范畴,是“象数学”组成部分。而“象数学”的实质就是哲学+数学,因此想否定阴阳五行的合理核心,即:哲学+数学,那是痴人说梦,完全不可能。山人:(向郑院长点头示意后)说得好!如果说把人体与生命看成是一个整体的话,那么现在有二种情况。即:西医把人体与生命还原成具体的“物质结构”,中医则把人体与生命“铸造”成模型或模式,或改变成为一些哲学的概念与符号,比如:西医用尸体解剖的方法,了解了人体的系统的细节;而中医藏象学说所把握的“内意识静态的内象结构”(见《中医内象结构学》),则是在现代科技条件下仍无法明确地可视可听的一种现象(模型与模式),或是一种可知如:脉象、舌象等,却又无形的形态。再比如:在西医中已经完全明了的科学化和具体化的神经、血管、血液以及各种体液等;中医则有已经固定化、符号化的,精神、气血、营卫、津液等已经实用化的功能概念。还有经络等“内意识”(见《中医内象结构学》)模型与模式所组成的结构等。但是要想具体准确地描述它们的存在,现在显然还无法做到。更不能用西医的方法去解决,因为其结果只会是中医的盲从与歪曲。甚至是最后的毁灭,原因是中医与西医所走的本来就是二条根本不同的路。郑院长:(望着一大盒棕子)今天讨论得很热烈,但别忘了正事,大家请吃棕子。
五 本章小结(第一章)阴阳五行学说属于古“象数学”,它的合理核心为:哲学+中医学+数学。按象数学的观点,阴阳又可分为阴象和阳象。五行则可分为:金象、木象、水象、火象、土象等。
第三章 阴阳象(阴象、阳象)
阴阳学说是古哲学象数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它认为世界是分成阴象与阳象二个方面。
第一节 阴阳象(总论)
一 经典原著《黄帝内经·素问》与白话解释(一) 经典原著《黄帝内经·素问》1 《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黄帝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故曰: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阴阳者,万物之能始也。故曰: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2 《黄帝内经·素问·阴阳离合论篇第六》黄帝问曰:余闻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大小月三百六十日成一岁,人亦应之。今三阴三阳,不应阴阳,其故何也?岐伯对曰: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天覆地载,万物方生,未出地者,命曰阴处,名曰阴中之阴;则出地者,命曰阴中之阳。阳予之正,阴为之主。故生因春,长因夏,收因秋,藏因冬,失常则天地四塞。阴阳之变,其在人者,亦数之可数。3 《黄帝内经·素问·宝命全形论篇第二十五》……人生有形,不离阴阳,天地合气,别为九野,分为四时,月有小大,日有短长,万物并至,不可胜量……4 《黄帝内经·素问·厥论篇第四十五》春夏则阳气多而阴气少,秋冬则阴气盛而阳气衰。5 《黄帝内经·素问·著至教论篇七十五》愿得受树天之度,四时阴阳合之,别星辰与日月光,以彰经术,后世益明,上通神农,著至教,疑于二皇。帝曰:善。无失之,此皆阴阳表里上下雌雄相输应也,而道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
(二)《黄帝内经·素问》白话解释1 《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黄帝说:“阴阳是宇宙中的一般规律,一切事物的纲领,万物发展变化的起源,生长、毁灭的根本。凡医治疾病,必须求得病情变化的根本,而道理亦不外乎阴阳二字。从阴阳变化来看,清阳之气,积聚而上升,就成为天;浊阴之气,凝聚而下降,就成为地。阳主萌动,阴主成长,阳主杀伐,阴主收藏。阳能化生,阴能构成形体。……这样说,天地是在万物的上下;阴阳如气血与男女之间的相对称,左右为阴阳运行不息之道路,水火为阴阳的象征。总之,阴阳的变化,是万物生成的原始。也就是说,阴阳是相互为用的。阴在内,为阳之镇守;阳在外,有为阴之役使。”2 《黄帝内经·素问·阴阳离合论篇第六》黄帝问道:“我听说天是属阳的,地是属阴的,日是属阳的,月是属阴的,大月和小月合起来360天而成为一年,人体也与此相应。而如今人体的三阴三阳和天地的阴阳不相符合,这是什么道理?”岐伯回答:“天地、阴阳的范围极其广泛,变化是无穷的,可以由十到百,由百到千,由千到万,再演绎下去,甚至是无穷尽的,然而总的原则仍不外乎对立统一的阴阳道理。”“天地不断生长繁衍。未出于地面的时候,叫做阴处,也叫做阴中之阴;刚出地面的时候,叫做阴中之阳。阳气给万物以生机,阴气给万物以形体。所以万物的发生,是借着春气的温暖;万物的滋长,是借着夏气的炎热;万物的收成,是借着秋气的清肃;万物的收藏,是借着冬气的寒冽。这是四时气候变化和万物生长收藏的规律,抹杀规律,天地就会阴阳阻隔,闭塞不通。这种阴阳的变化道理,和人体是一样的,也是有一定规律,并且可以推测而知的。”3 《黄帝内经·素问·宝命全形论篇第二十五》黄帝道:人生而有形体,离不开阴阳的变化;天地之气相合以后,才有了世界的一切。从地理上,可以分为九野;从气候上,可以分为四时。月份有大有小,白天有短有长,万物同时来到世界,实在是度量不尽的。4 《黄帝内经·素问·厥论篇第四十五》一般来说,春夏是阳气多阴气少,秋冬是阴气盛阳气衰。5 《黄帝内经·素问·著至教论篇七十五》我很希望你能给我关于树立天之度数,如何合之四时阴阳,测日月星辰之光等方面的知识,以进一步阐发其道理,使后世更加明了,可以上通于神农,并让这些精确的道理得到发扬,其功可以拟于二皇。黄帝说:你说得好!不要忘记它。这就是阴阳、表里、上下、雌雄互相联系互相感应的道理。就医道说,应上通天文、下通地理、中通人事,才可长久存在。
二 经典原著《黄帝内经·灵枢》与白话解释(一)经典原著《黄帝内经·灵枢》1 《黄帝内经·灵枢·根结第五·法音》……天地相感,寒暖相移,阴阳之道,孰少孰多,阴道偶而阳道奇。2 《黄帝内经·灵枢·外揣第四十五》……窘乎哉!昭昭之明不可蔽。其不可蔽,不失阴阳也。
(二)经典原著《黄帝内经·灵枢》白话解释1 《黄帝内经·灵枢·根结第五·法音》天地相互感应,冷暖互相交接,阴阳之道,谁多谁少?阳为天道,其数奇;阴为地道,其数偶。2 《黄帝内经·灵枢·外揣第四十五》这个问题太难理解了,然而它的道理却象日月的光辉是遮蔽不了的。当然这是因为它没有离开阴阳这个总纲。
第二节阴阳象的基本内容阴阳是在不断运动,变化中发生相互联系的,它是事物发生、发展变化的内在动力。《景岳全书·传忠录》说:设能明阴阳,则医理虽玄,思过半矣。
一 阴阳对立(一)经典原著《黄帝内经·素问》1 《黄帝内经·素问·痹论第四十三》夫言人之阴阳,则外为阳,内为阴。言人身之阴阳,则背为阳,腹为阴。言人身之藏府中阴阳,则藏者为阴,府者为阳。肝心脾肺肾五藏皆为阴,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府皆为阳。2 《黄帝内经·素问·太阴阳明论篇第二十九》水为阴,火为阳。阳为气,阴为味。……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3 《黄帝内经·素问·阴阳离合论篇第六》……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外者为阳,内者为阴。4 《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阳者,天气也,主外;阴者,地气也,主内。故阳道实,阴道虚。5《黄帝内经·素问·金匮真言论第四》阴气者,静则神藏,躁则消亡……
(二)《黄帝内经·素问》白话解释1 《黄帝内经·素问·金匮真言论第四》对于整个人体来说,外部为阳,内部为阴。若单就躯干来说,背部为阳,腹部为阴,若单就藏府来说,肝、心、脾、肺、肾五藏都属阴,而胆、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都属阳。2 《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水属阴,火属于阳。无形的气是阴,有形的味是阴。……左右为阴阳运行不息的道路,水火为阴阳的象征。3 《黄帝内经·素问·阴阳离合论篇第六》天属阳,地属阴;日属阳,月属阴……外属阳,内属阴。4 《黄帝内经·素问·太阴阳明论篇第二十九》阳像天,是人体的外卫;阴像地,是人体的内护。外邪常有余,阳道常实;内伤多不足,阴道常虚。5 《黄帝内经·素问·痹论第四十三》五藏的阴气,安静时就精神内藏,躁动时就易于耗散。
(三)经典原著《黄帝内经·灵枢》1 《黄帝内经·灵枢·口问第二十八》阴气盛而阳气虚,阴气疾而阳气徐,阴气盛而阳气绝…2 《黄帝内经·灵枢·卫气行第七十六》阳主昼,阴主夜。
(四)经典原著《黄帝内经·灵枢》白话解释1 《黄帝内经·灵枢·口问第二十八》这是阴气盛实而阳气虚弱,阴气运行急速而阳气运行迟缓,进而因为阴气盛实,造成阳气衰竭……2 《黄帝内经·灵枢·卫气行第七十六》白天属于阳,夜晚属于阴。
二 阴阳互根(一)经典原著《黄帝内经·素问》1 《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篇第三》岐伯曰: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故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2 《黄帝内经·素问·金匮真言论第四》故曰:阴中有阴,阳中有阳。平旦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阳也;日中至黄昏,天之阳,阳中之阴也;合夜至鸡鸣,天之阴,阴中之阴也;鸡鸣至平旦,天之阴,阴中之阳也。故人亦应之。……故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此皆阴阳表里内外雌雄相输应也,故以应天之阴阳也。3 《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寒极生热,热极生寒。……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4 《黄帝内经·素问·阴阳离合论篇第六》天覆地载,万物方生,未出地者,命曰阴处,名曰阴中之阴;则出地者,命曰阴中之阳。阳予之正,阴为之主。故生因春,长因夏,收因秋,藏因冬……5 《黄帝内经·素问·天元纪大论篇第六十六》……寒暑燥湿风火,天之阴阳也,三阴三阳,上奉之。木火土金水火,地之阴阳也,生长化收藏,下应之。天以阳生阴长,地以阳杀阴藏。天有阴阳,地亦有阴阳。木火土金水火,地之阴阳也,生长化收藏。故阳中有阴,阴中有阳。6 《黄帝内经·素问·方盛衰论篇第八十》至阴虚,天气绝;至阳盛,地气不足。阴阳并交,至人之所行。阴阳并交者,阳气先至,阴气后至。
(二)经典原著《黄帝内经·素问》白话解释1 《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篇第三》岐伯说:“阴是蓄藏精气而守于内部的,阳是保卫人体外部而坚固腠理的。……阴阳的关键在于阴气宁静,阳气固密。如果阴阳偏胜,失去平衡,就好像一年之中,只有春天而没有秋天,只有冬天而没有夏天一样。因此说,使阴阳调和这是圣人最好的养生方法。如果阳气过强,不能密藏,那阴气就要于耗;阴气平和,阳气密藏,精神就会旺盛;如果阴阳离决而不相交,那精气就随之而竭尽了。2 《黄帝内经·素问·金匮真言论第四》“所以说,阴中有阴,阳中有阳。从黎明到中午,自然界的阳气是阳中之阳。从中午到黄昏,自然界的阳气是阳中之阴。从黄昏到鸡叫,自然界的阴气是阴中之阴。从鸡叫到黎明,自然界的阴气是阴中之阳。自然界的阴阳之气是这样,人的阴阳之气也是如此。……背部为阳,阳中之阴为肺。腹部为阴,阴中之阴为肾。腹部为阴,阴中之阳为肝。腹部为阴,阴中之至阴为脾。上面说的都是人体的阴阳表里内外雌雄的对应关系,它们与自然界四时昼夜的阴阳变化,是相辅相成的。”3 《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从阴阳的变化来看,清阳之气,积聚而上升,就成为天;浊阴之气,凝聚而下降,就成为地。阳主萌动,阴主成长,阳主杀伐,阴主收藏,阳能化生,阴能构成形体。寒到极点会生热,热到极点会生寒。……阴在内,为阳之镇守;阳在外,为阴之役使。4 《黄帝内经·素问·阴阳离合论篇第六》天复盖地,让大地上的万物生长繁衍。那些未出于地面的时候,叫做阴处,为阴中之阴;刚出地面的时候,叫做阴中之阳。阳气给万物以生机,阴气给万物以形体。所以万物的发生,是借着春气的温暖,万物的滋长,是借着夏气的炎热;万物的收成,是借着秋气的清肃;万物的收藏是借着冬气的寒冽。5 《黄帝内经·素问·天元纪大论篇第六十六》寒、暑、燥、湿、风、火是天的阴阳,而人身的三阴三阳与它相应。木、火、土、金、水是地的阴阳,而生长化收藏的变化与它相应。上半年天气主之,春夏为天之阴阳,主生主长;下半年地气主之,秋冬为地之阴阳,主杀主藏。天气有阴阳,地气也有阴阳。因此说,阳中有阴,阴中有阳。6 《黄帝内经·素问·方盛衰论篇第八十》若地之阴虚,不能上交则天的阳气绝而不下,若天之阳盛,不能下达则地的阴气因而不足,能使阴阳二气交付相济,这是“至人”才能做到的,阴阳二气的交会相济,往往是阳气先行,阴气后至。
(三)经典原著《黄帝内经·灵枢》1 《黄帝内经·灵枢·营卫生会第十八》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周不休,五十而复大会。阴阳相贯,如环无端。卫气行于阴二十五度,行于阳二十五度,分为昼夜,故气至阳而起,至阴而止。故曰:日中而阳陇为重阳,夜半而阴陇为重阴。故太阴主内,太阳主外,各行二十五度,分为昼夜。夜半为阴陇,夜半后而为阴衰,平旦阴尽而阳受气矣。日中为阳陇,日西而阳衰,日入阳尽而阴受气矣。夜半而大会,万民皆卧,命曰合阴,平旦阴尽而阳受气,如是无已,与天地同纪。2 《黄帝内经·灵枢·阴阳清浊第四十》黄帝曰:夫阴清而阳浊,浊者有清,清者有浊……
(四)经典原著《黄帝内经·灵枢》白话解释1 《黄帝内经·灵枢·营卫生会第十八》营气运行于经脉之内,卫气运行于经脉之外,周流不息,各行五十周次而后大会,阴分和阳分互相贯通,终而复始,如圆环之无端始。卫气运行于阴分二十五周次,运行于阳分二十五周次,这是以白天和黑夜来划分的,所以气行到阳分为起始,行到阴分为终止。因此,当中午阳气隆盛时叫做“重阳”,到半夜阴气隆盛时叫做“重阴”。太阴主管人体内部,太阳主管人体外表,营卫在其中各运行二十五周次,都以昼夜来划分。半夜是阴分之气最隆盛的时候,自半夜以后,行于阴分之气就逐渐衰减,到早晨时,则行于阴分之气已尽,而阳分开始受气。中午是阳分之气最隆盛的时候,从日西斜。行于阳分之气就逐惭衰减,到日落时,则行于阳分之气已尽:而阴分开始受气,并且在半夜的时候,阴阳之气相会合,此时人们均已入睡,称为”合阴”。到早晨则行于阴分之气已尽,而阳分开始受气。如此循环不息,和自然界昼夜阴阳的变化规律相一致。2 《黄帝内经·灵枢·阴阳清浊第四十》黄帝说:“所谓阴清而阳浊,浊气之中有清气,清气之中有浊气……
(五)经典原著《伤寒论》《伤寒论·卷第二·伤寒例第三》但天地动静,阴阳鼓击者,各正一气耳。是以彼春之暖,为夏之暑,彼秋之忿,为冬之怒。是故冬至之后,一阳爻升,一阴爻降也;夏至之后,一阳气下,一阴气上也。斯则冬夏二至,阴阳合也;春秋二分,阴阳离也。
(六)经典原著《伤寒论》白话解释《伤寒论·卷第二·伤寒例第三》天地的动静,阴阳的运动,都是一种无形的自然现象。所以到了春天天气就会暖和,夏天到了天气就开始暑热,秋天象人的忿忿不平,冬天象人的发怒。阴阳与季节的关系,表现在冬至之后,阳气开始上升,阴气开始下降;夏至之后阳气开始下降,阴气开始上升。因此冬至就是阴气最盛。夏至是阳气最盛,春分是阳气不断上升,阴气不断离去;秋分是阳气不断离去,阴气不断上升的过程。
(七)经典原著《中藏经》《中藏经·阴阳大要调神论第二》故天地得其阳则炎炽,得其阴则寒凛。阳始于子前,末于午后;阴始于午后,末于子前。阴阳盛衰,各在其时,更始更末,无有休息,人能从之亦智也。《金匾》曰:秋首养阳,春首养阴。阳勿外闭,阴勿外侵。火出于木,水生于金。水火通济,上下相寻。人能循此,永不湮沉,此之谓也。
(八)经典原著《中藏经》白话解释《中藏经·阴阳大要调神论第二》因此天地以阳的表现为主,则是炎暑炽热的,以阴的表现为主则严寒冰冷。阳开始于半夜的子时,结束于白天的午时;阴开始午时之后,结束于子时之前。阴阳的增加和减少,都具有一定的时间。并且不断地开始与结束从来没有停止。能够顺从阴阳的大道理的人也是明智的人。《金匾》说:“秋天开始的时候养阳,春天开始的时候养阴。阳不外闭,阴不外侵。木生火,水生金。水火上下通融平衡。人若能遵守之,就能保持健康,少生疾病。
三 阴阳转化(一)经典原著《黄帝内经·素问》《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故重阴必阳,重阳必阴。
(二)经典原著《黄帝内经·素问》白话解释《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因此阴极盛必有阳的产生,阳极盛必有阴的出现。
(三)经典原著《黄帝内经·灵枢》1 《黄帝内经·灵枢·根结第五》发于春夏,阴气少而阳气多,阴阳不调,何补何泻?发于秋冬,阳气少而阴气多,阴气盛而阳气衰,故茎叶枯稿,湿雨下归,阴阳相移……2 《黄帝内经·灵枢·营卫生会第十八》日中而阳陇为重阳,夜半而阴陇为重阴。故太阴主内,太阳主外,各行二十五度,分为昼夜。夜半为阴陇,夜半后而为阴衰,平旦阴尽而阳受气矣。日中为阳陇,日西而阳衰,日入阳尽而阴受气矣。3 《黄帝内经·灵枢·口问第二十八》阳气尽,阴气盛,则目瞑;阴气尽而阳气盛,则寤矣。4 《黄帝内经·灵枢·论疾诊尺第七十四》四时之变,寒暑之胜,重阴必阳,重阳必阴,故阴主寒,阳主热,故寒甚则热,热甚则寒,故曰寒生热,热生寒,此阴阳之变也。
(四)经典原著《黄帝内经·灵枢》白话解释1 《黄帝内经·灵枢·根结第五》病发生在春夏,阴气少阳气多的季节,阴阳之气不相协调时,应在那一经用补法?那一经用泻法?病发生在秋冬,是阳气少阴气多的季节,阴气盛而阳气衰,所以植物的茎叶枯槁,雨水湿气下归于根部,这种阴阳之气相移的情况……。2 《黄帝内经·灵枢·营卫生会第十八》中午是阳分之气最隆盛的时候,从日西斜,行于阳分之气逐渐衰减,到日落时,则行于阳分之气已尽,而阴分开始受气。3 《黄帝内经·灵枢·口问第二十八》阳气都归于阴分,阴气盛时,就以闭目安眠;若阴气尽而阳气盛,人就醒了。4 《黄帝内经·灵枢·论疾诊尺第七十四》一年四季的气候变化,寒暑往复,其规律是阴盛至极则转变为阳,阳盛至极则转变为阴。阴性生寒,阳性主热。所以寒到一定程度就会变热,热到一定程度就会变寒。因此说寒能生热,热能生寒。这是阴阳变化的道理。
(五)经典原著《难经》《难经·一难》脉行五十度周于身。漏水下百刻,荣卫行阳二十五度,行阴亦二十五度,为一周也,故五十度复会于手太阴。寸口者,五藏六府之所终始……
(六)经典原著《难经》白话解释《难经·一难》脉气白天循环周身二十五次,黑夜循环周身二十五次,五十次会合于手太阴肺,构成一次大循环。因为藏府依赖于经脉的营养与联络,二十经脉气血朝会起止于手太阴寸口,故寸口是五藏六府营卫气血循环流注之处,……
四 阴阳升降(一)经典原著《黄帝内经·素问》1 《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故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清阳上天,浊阴归地……阳之汗,以天地之雨名之;阳之气,以天地之疾风名之。2 《黄帝内经·素问·天微旨大论篇第六十八》帝曰:其升降何如?岐伯曰:气之升降,天地之更用也。帝曰:愿闻其用何如?岐伯曰:升已而降,降者谓天;降已而升,升者谓地。天气下降,气流于地;地气上升,气腾于天。故高下相召,升降相因,而变作矣。
(二)经典原著《黄帝内经·素问》白话解释1 《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因此,大自然的清阳之气上升为天,浊阴之气下降为地。地气上升为云,云气下降变成雨;雨下降于天,是地气之所化;云成于地气,却赖天气的蒸发。……阳气轻清而升于天,阴重浊而降于地,……如果将人与天地阴阳相配合,则汗即是天地的雨,呼吸的气即是天地的疾风。2 《黄帝内经·素问·天微旨大论篇第六十八》黄帝问:气的升降是怎样的?岐伯答:地气上升,天气下降,这是天地之气的相互作用。黄帝问:它的作用怎样?岐伯答:升后而降,隆是天的作用;降后又升,升是地的作用。天气下降,气就下流于大地;地气上升,气就蒸腾于天空。所以上下交相呼应,升降互为因果,变化就发生了。
(三)经典原著《黄帝内经·灵枢》1 《黄帝内经·灵枢·口部第二十八》阳者主上,阴者主下……阳引而上,阴引而下……2 《黄帝内经·灵枢·行针第六十七》其阴气多而阳气少。阴气沉而阳气浮,沉者内藏……
(四)经典原著《黄帝内经·灵枢》白话解释1 《黄帝内经·灵枢·口部第二十八》阳气主升发而向上,阴气主沉降而向下……阳引阴气向上,阴引阳气向下,……。2 《黄帝内经·灵枢·行针第六十七》这种人多阴而少阳,阴的性质主沉,阳的性质主浮,因阴偏盛,主沉潜敛藏……
(五)经典原著《伤寒论》《伤寒论·卷第二·伤寒例第三》但天地动静,阴阳鼓击者,各正一气耳。是以彼春之暖,为夏之暑,彼秋之忿,为冬之怒。是故冬至之后,一阳爻升,一阴爻降也;夏至之后,一阳气下,一阴气上也。斯则冬夏二至,阴阳合也;春秋二分,阴阳离也。
(六)经典原著《伤寒论》白话解释《伤寒论·卷第二·伤寒例第三》天地的动静,阴阳的运动,都是一种无形的自然现象。所以春天到了天气就暖和,夏天到了就暑热,秋天象人似人的气忿不平,冬天象人的发怒。阴阳与季节的关系,表现在冬至之后,阳气开始上升,阴气开始下降;夏至之后阳气开始下降,阴气开始上升。因此冬至是阴气盛到极点;夏至是阳气盛到极点;春分是阳气开始不断上升,阴气下降;秋分是阴气开始不断上升,阳气开始不断下降的过程。
(七)经典原著《中藏经》1 《中藏经·阴阳大要调神论第二》阴气下而不上曰断络,阳气上而不下曰绝经。阴中之邪曰浊,阳中之邪曰清。火来坎户,水到离扃。阴阳相应,方乃和平。阴不足则济之以水母,阳不足则助之以火精。阴阳济等,各有攀陵。2 《中藏经·阴阳否格论第六》阳气上而不下曰痞,阴气下而不上亦日痞。阳气下而不上曰格,阴气上而不下亦曰格。痞格者,谓阴阳不相从也。
(八)经典原著《中藏经》白话解释1 《中藏经·阴阳大要调神论第二》在疾病中阴气下降而不上升的叫断络,阳气上升而是不下降的叫绝经。阴气中的邪气叫浊,阳气中的邪气叫清。从阴阳的原理来说,火是和坎,水是和离,门当户对的。只有这样阴与阳相对应,从方才可以健康平和。阴不足的补阴,阳不足的补阳。阴阳相等,则相生相成相互连结。2 《中藏经·阴阳否格论第六》阳气上升而不下降的病叫痞,阴气下降而不上升的病也叫痞。阳气下降而不上升的叫格,阴气上升而不下降的也叫格。有了痞格的疾病,是阴阳之气不相从的结果。
第三节阴阳象的运用
一 阴阳与形体藏府(一)经典原著《黄帝内经·素问》1 《黄帝内经·素问·金匮真言论第四》夫言人之阴阳,则外为阳,内为阴。言人身之阴阳,则背为阳,腹为阴。言人身之藏府中阴阳,则藏者为阴,府者为阳。肝心脾肺肾五藏皆为阴,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府皆为阳。故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此皆阴阳表里内外雌雄相输应也,故以应天之阴阳也。2 《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故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府。天不足西北,故西北方阴也,而人右耳目不如左明也。地不满东南,故东南方阳也,而人左手足不如右强也。帝曰:何以然?岐伯曰:东方阳也,阳者其精并于上,并于上则上明而下虚,故使耳目聪明而手足不便也;西方阴也,阴者其精并于下,并于下则下盛而上虚,故其耳目不聪明而手足便也。故俱感于邪,其在上则右甚,在下则左甚,此天地阴阳所不能全也,故邪居之。3 《黄帝内经·素问·太阴阳明论篇第二十九》 。黄帝问曰:太阴阳明为表里,脾胃脉也,生病而异者何也?岐伯对曰:阴阳异位,更虚更实,更逆更从,或从内,或从外,所从不同,故病异名也。帝曰:愿闻其异状也。岐伯曰:阳者,天气也,主外;阴者,地气也,主内。故阳道实,阴道虚。故犯贼风虚邪者,阳受之;食饮不节,起居不时者,阴受之。阳受之则入六府,阴受之则入五藏。入六府则身热不时卧,上为喘呼;人五藏,则满闭塞,下为飨泄,久为肠僻。故喉主天气,咽主地气。故阳受风气,阴受湿气。故阴气从足上行至头,而下行循臂至指端;阳气从手上行至头,而下行至足。故曰阳病者,上行极而下;阴病者,下行极而上。故伤于风者,上先受之;伤于湿者,下先受之。4 《黄帝内经·素问·逆调论篇第三十四》帝曰:人有四肢热,逢风寒如炙如火者何也?岐伯曰:是人者阴气虚,阳气盛,四肢者阳也,两阳相得,而阴气虚少,少水不能灭盛火,而阳独治,独治者不能生长也,独胜而止耳,逢风而如炙如火者,是人当肉烁也。5 《黄帝内经·素问·调经论篇第六十二》帝曰:实者何道从来?虚者何道从去?虚实之要,愿闻其故。岐伯曰:夫阴与阳,皆有俞会,阳注于阴,阴满之外,阴阳匀平,以充其形,九候若一,命曰平人。
(二)经典原著《黄帝内经·素问》白话解释1 《黄帝内经·素问·金匮真言论第四》对于人体来说,外部为阳内部为阴。而以躯干来说,背部为阳,腹部为阴。若单就藏府来说,心、肝、脾、肺、肾五藏都属阴,而胆、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都属阳。……所以说:背部为阳,阳中之阳为心。背部为阳,阳中之阴为肺。腹部为阴,阴中之阴为肾。腹部为阴,阴中之阳为肝。腹部为阴,阴中之至阴为脾。上面所说的都是人体的阴阳表里内外雌雄的对应关系,它们与自然界四时昼夜的阴阳变化,是相辅相成的。2 《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清阳出于上窍,浊阴出于下窍。清阳从腠理发泄,浊阴从五藏走。清阳充实于四肢,浊阴内走于六府。……“天气在西北方是不足的,所以西北方属阴,而人右边的耳目也就不如左边的聪明。地气在东南方是不满的,所以东方属阳,而人左边的手足也就不如右边的灵活。”黄帝问:“这是什么原因?”岐伯答:“东方属阳,阳性向上,它的精华聚合在上部;上部旺盛了,下部就必然虚弱。因此会出现耳聪目明,手足不便利的现象。西方属阴,阴性向下,它的精华聚合在下部,下部旺盛了,上部就必然虚弱。就会出现耳不聪目不明,而手足却灵便的现象。所以同样是感受了外邪,如果在上部,身体右侧就较重,如果在下部,身体左侧就较重。这就是天地阴阳之气不能不有所偏胜,而人身也有阴阳左右的不同,身体哪里虚弱,邪气就会乘机滞留在哪里。”3 《黄帝内经·素问·太阴阳明论篇第二十九》黄帝问:“太阴、阳明两经,互为表里,是脾胃所属的经脉,而所生的疾病不同,是什么道理?” 岐伯答:“太阴、阳明两经循行的部位不同,与四时之气相互配合也有虚实、逆顺的差异,发病的原因有的是从内生,有的是从外入,所从的原因不同,所以病名也就不同了。”黄帝说:“请你讲讲不同的情况。”岐伯说:“阳像天,为人体的外卫,阴像地,为人体的内护。外邪多有余,阳道常实;内伤多不足,阴道常虚。贼风虚邪伤人时,阳分首当其冲;饮食不慎时,起居失调,阴分独受其害。外得病,传入六府;内得病,传入五藏。邪入六府,就会发烧,不能安睡,发喘。邪入五藏,则见脘腹胀满,闭塞不通,在下为大便泄泻,病久而产生痢疾。所以喉司呼吸而通天气,咽吞饮食而连地气。因此阳经易受风邪,阴经易感湿邪。手足三阴经脉之气,从足上行至头,再向下沿臂膊到达指端;手足三阳经脉之气,从手上行至头,再向下行以足。所以说,阳经的病邪,先上行至极点,再向下行;阴经的病邪,先下行至极点,再向上行。故风邪为病,上部首先感受;湿邪成疾,下部首先侵害。4 《黄帝内经·素问·逆调论篇第三十四》黄帝问:“有人四肢热,遇到风,热得似烘烤、火烧一样,这是什么原因?”岐伯说:“这种人是阴气虚少,阳气偏盛,四肢属阳,是两阳相并,则阳气更加亢盛,阳气益盛则阴气日益虚少,致表少的阴气不能熄灭旺盛的阳火,形成了阳气独旺的局面。现阳气独旺,便不能生长,因阳气独胜而生机停止。所以这种四肢热逢风而热得如炙如火的,其人必然肌肉逐渐消瘦。”5 《黄帝内经·素问·调经论篇第六十二》黄帝说:“实从什么渠道来?虚又是从什么麽渠道去的?我想知道这其中的缘故。岐伯说:阴经和阳经,有输入和会合的俞穴。阳经的气血,灌注到阴经,阴经的气血满了,流走于他处,这样阴阳得以平调,充实人的形体,使九候的脉象也表现一致,就称为正常的人。
(三)经典原著《黄帝内经·灵枢》1 《黄帝内经·灵枢·九针十二原第一》阳中之少阴,肺也……阳中之太阳,心也……阴中之少阳,肝也……阴中之至阴,脾也……阴中之太阴,肾也……2 《黄帝内经·灵枢·寿夭刚柔第六》阴中有阴,阳中有阳……内合于五藏六府,外合于筋骨皮肤,是故内有阴阳,外亦有阴阳。在内者,五藏为阴,六府为阳;在外者,筋骨为阴,皮肤为阳。3 《黄帝内经·灵枢·终始第九》凡刺之道,毕于终始,明知终始,五藏为纪,阴阳定矣。阴者主藏,阳者主府,阳受气于四末,阴受气于五藏……五藏为阴,六府为阳。4 《黄帝内经·灵枢·经水第十二》故天为阳,地为阴,腰以上为天,腰以下为地。故海以北者为阴,湖以北者为阴中之阴,漳以南者为阳,河以北至漳者为阳中之阴,漂以南至江者为阳中之太阳,此一隅之阴阳也,所以人与天地相参也。5 《黄帝内经·灵枢·五乱第三十四》四时者,春秋冬夏,其气各异,营卫相随,阴阳已和,清浊不相干,如是则顺之而治。6 《黄帝内经·灵枢·阴阳清浊第四十》黄帝曰:愿闻人气之清浊。岐伯曰:受谷者浊,受气者清。清者注阴,浊者注阳。浊而清者,上出于咽;清而浊者,则下行。清浊相干,命曰乱气。……黄帝曰:诸阳皆浊,何阳独甚乎?岐伯曰:手太阳独受阳之浊,手太阴独受阴之清。其清者上走空窍,其浊者下行诸经。诸阴皆清,足太阴独受其浊。7《黄帝内经·灵枢·阴阳系日月第四十一》黄帝曰:余闻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其合之于人,奈何?岐伯曰:腰以上为天,腰以下为地,故天为阳,地为阴。足之十二经脉,以应十二月,月生于水,故在下者为阴。手之十指,以应十日,日生于火,故在上者为阳。……故足之阳者,阴中之少阳也;足之阴者,阴中之太阴也;手之阳者,阳中之太阳也;手之阴者,阳中之少阴也。腰以上者为阳,腰以下者为阴。其于五藏也,心为阳中之太阳,肺为阳中之少阴,肝为阴中之少阳,脾为阴中之至阴,肾为阴中之太阴。……黄帝曰:五行以东方甲乙木王春,春者,苍色,主肝,肝者足厥阴也。今乃以甲为左手之少阳,不合于数,何也?岐伯曰:此天地之阴阳也,非四时五行之以次行也。8 《黄帝内经·灵枢·通天第七十二》黄帝曰:其不等者,可得闻乎?少师曰:太阴之人,贪而不仁,下齐湛湛,好纳而恶出,心抑而不发,不务于时,动而后之,此太阴之人也。……少阴之人,小贪而贼心,见人有亡,常若有得,好伤好害,见人有荣,乃反温怒,心疾而无恩,此少阴之人也。……太阳之人,居处于于,好言大事,无能而虚说,志发于四野,举措不顾是非,为事如常自用,事虽败,而常无悔,此太阳之人也。……少阳之人,提谛好自贵,有小小官,则高自宣,好为外交,而不内附,此少阳之人也。……阴阳和平之人,居处安静,无为惧惧,无为欣欣,婉然从物,或与不争,与时变化,尊则谦谦,谭而不治,是谓至治。古人善用针艾者,视人五态乃治之,盛者泻之,虚者补之。9 《黄帝内经·灵枢·卫气行第七十六》《大要》曰常以日之加于宿上也,人气在太阳,是故日行一舍,人气行三阳与阴分,常如是无已,与天地同纪,纷纷盼盼,终而复始,一日一夜水下百刻而尽矣。10 《黄帝内经·灵枢·九针论第七十八》一者,天也。天者,阳也。五藏之应天者,肺也。肺者,五藏六府之盖也,皮者,肺之合也,人之阳也。11 《黄帝内经·灵枢·大惑论第八十》是故瞳子黑眼法于阴,白眼赤脉法于阳也。故阴阳合揣而精明也。
(四)经典原著《黄帝内经·灵枢》白话解释1 《黄帝内经·灵枢·九针十二原第一》肺属阳中之少阴……心属阳中之太阳……肝属阳中之少阳……脾属阴中之至阴……肾属阴中之太阴……。2 《黄帝内经·灵枢·寿夭刚柔第六》就人体的阴阳而论,阴中还有阴,阳中还有阳……在内与五藏六府相合,在外与筋骨皮肤相合。所以体内有阴阳,体表亦有阴阳。在体内五藏为阴,六府为阳;在体表筋骨为阴,皮肤为阳。3 《黄帝内经·灵枢·终始第九》刺治的道理,一定要完全掌握“始终”的意义。要明确知晓“始终”意义,应以五藏为钢领,然后分别确定阴阳各经的部位。手足三隅经主于五藏手足三阳经主于六腑。阳主外,受气于四肢;阴主内,受气于五藏……五藏属阴,六府属阳。4 《黄帝内经·灵枢·经水第十二》天气轻清属阳,地气重浊属阴;人体腰以上象天属阳,腰以下象地属阴。以十二经水分阴阳,海水以北属阴,湖水以北属阴中之阴;漳水以南属阳,河水以北至漳水之间属阳中之阴;漯水以南至江水之间属阳中之太阳。这是举大地一部分区域河流的阴阳属性,用来说明人与自然密切相应的情况。5 《黄帝内经·灵枢·五乱第三十四》四时是春、夏、秋、冬,其气候各不相同。人体营气与卫气,是内外相随,阴阳互相协商的,清气与浊气不致互相干,这样就能顺应四时而保持健康。6 《黄帝内经·灵枢·阴阳清浊第四十》黄帝道:请你讲一讲人身之气的清浊情况。岐伯说:人所受谷物化生之气是浊的,所受饮料与空气化生之气是清的。清气注入于阴分,浊气输布于阳分。但水谷浊气之中的清气可上升于咽喉,清气之中的浊气可以下行。如果清气与浊气互相混淆,不能分别而行,升降失却其常,这就叫做“乱气”。……黄帝道:诸阳经都是浊的,哪一经的浊气为最甚呢?歧伯说:诸阳经中以手太阳经的浊气为最甚,因其独受诸阳经的浊气;诸阴经中以手太阴经的清气为最甚,因其独受诸阴经的清气。大体上说:清气上走于空窍,浊气下行于诸经。而在诸阴经中都是清气,唯有足太阴经独受雳经的浊气,是为清中之浊。7 《黄帝内经·灵枢·阴阳系日月第四十一》黄帝说:我听说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这天、地、日、月是怎样与人体相应的?岐伯说:人体的腰以上应天而属阳,腰以下应地而属阴,故人体上部为阳,下部为阴。足三阳和足三阴左右合计共十二条经脉在下,与一年中的十二个月份相应,因月生于水,属阴,所以在下的属阴;手的十指在上,与十日相应,日生于火而属阳,所以在上的为阳。……足在下属阴,所以足的阳经,为阴中的少阳(阳气微);足的阴经,为阴中的太阴(阴气盛)。手在上属阳,所以手的阳经,为阳中的太阳(阳气盛);手的阴经,为阳中的少阴(阴气微)。总的说来,腰以上属于阳位,腰以下属于阴位。把这种上下划分阴阳的方法来划分五藏,则心肺居于隔上属阳,心属火为阳中的太阳,肺属金为阳中的少阴;肝、脾、肾居于隔下属阴,肝属木为阴中的少阳,脾属土为阴中的至阴,肾属水为阴中的太阴。……黄帝说:根据五行归类法,方位上的东方,天干中的甲乙,同属木,木气旺于春季,春在颜色上为芲色,在内藏应于肝。肝的经脉是足厥阴。现在以甲来配属左手的手阳,与五行配天干的规律不符,这是什么道理?岐伯说:这是根据天地阴阳的规律来说明手足经脉的阴阳属性的,不是按四时配合五行的次序来分阴阳的。8 《黄帝内经·灵枢·通天第七十二》黄帝说:五种类型人的不同点,可以告诉我吗?少师说:太阴型的人,性情是贪而不仁,表面谦虚,假装正经,内心却深藏阴脸,好得恶失,喜怒不形于色,不识时务,只知利己,看风使舵,行动上惯用后发制人的手段。具有这些特性的,就是太阴之人。……少阴型的人,喜贪小利而暗藏贼心,见到别人有了损失,他就幸灾乐祸,自己很得意,好搞破坏来伤害人,见到别人有了荣誉,他反感到气愤,心怀嫉妒,对人毫无恩情。具有这些特性的,就是少阴之人。……太阳型的人,处处喜欢表现自己,而扬扬自得,好说大话,但并没有能力,言过其实,好高骛远,作风率率,不顾是非,常常意气用事,过于自信,虽屡遗失败,也不知悔改。具有这些特性的人,就是太阳之人。……少阳型的人,做事精细,很有自尊心,稍有小小地位,就高傲自得,喜欢出头露面,善于对外交际,不愿默默无闻地埋头工作。具有这些特性的,就是少阳之人。……阴阳和平型的人,生活安静自处,不介意个人名利,心安而无所畏惧,寡欲而无过分之喜,顺从事物发展变化的自然规律,遇事不与人争,善于适应形势的变化,地位虽高却很谦虚,以理服人,而不是用压服的手段来治人,具有极好的治理才能。9 《黄帝内经·灵枢·卫气行第七十六》《大要》上说:通常是以日行环周二十八宿的每一宿之时,卫气也运行在手足太阳经,所以日行一宿的时间,卫气也恰恰运行过三阳分与三阴分,经常这样周行不已,它同自然界的变化是同一规律,卫气在人体内的运行,虽然纷繁,但却是有条不紊的,终而复始,一日一夜水下百刻的时间,卫气在体内完成了五十周的运行。10 《黄帝内经·灵枢·九针论第七十八》一数,比象于天。天属阳,在人体五藏中,肺主呼吸,外与天气相应。肺位最高,为五藏六府的华盖。肺,外合皮毛,皮毛浅在体表,属于阳分。11 《黄帝内经·灵枢·大惑论第八十》大凡瞳孔黑眼是属阴的,白眼,赤脉是属阳的,所以阴阳之精相合,就能使眼睛产生视觉。
(五)经典原著《难经》1 《难经·十九难》男子生于寅,寅为木,阳也。女子生于申,申为金,阴也。故男脉在关上,女脉在关下。是以男子尺脉恒弱,女子尺脉恒盛,是其常也。2 《难经·六十七难》六十七难曰:五藏募皆在阴,而俞皆在阳者,何谓也?然,阴病行阳,阳病行阴,故令募在阴,俞在阳。
(六)经典原著《难经》白话解释1 《难经·十九难》男子生于寅,寅为木,属阳;女子生于申,申为金,属阴。所以诊察男性脉多在关上属阳的寸部,诊察女性的脉多在关下属阴的尺部。男性的尺脉经常是弱的,女性的尺脉经常是充盛的,这是一般常规情况。2 《难经·六十七难》六十七问:五藏的募穴都在属阴的胸腹部,而前穴都在属阳的脊背部,这是什么道理?答:内藏或阴经的病气,也可从阳出于阴分的胸腹部穴位。所以募穴分布在属阴的胸腹部,而俞穴分布在属阳的脊背部。
(七)经典原著《伤寒论》《伤寒论·辨脉法第一》师曰:病人脉微而涩者,此为医所病也。大发其汗,又数大下之,其人亡血,病当恶寒,后乃发热,无休止时;夏月盛热,欲著复衣;冬月盛寒,欲裸其身。所以然者,阳微则恶寒,阴弱则发热,此医发其汗,使阳气微,又大下之,令阴气弱。五月之时,阳气在表,胃中虚冷,以阳气内微,不能胜冷,故欲著复衣。十一月之时,阳气在里,胃中烦热,以阴气内弱,不能胜热,故欲裸其身。又阴脉迟涩,故知亡血也。
(八)经典原著《伤寒论》白话解释《伤寒论·辨脉法第一》师说:病人脉微而涩的,大多是因为医治不当所引起的毛病。比如用发汗的方法过份地发了病人的汗,又过份地使用了攻下的方法,这都可能引起病人的“亡血”。这种病人会先恶寒,后又发热,而无法停止。夏天酷热,仍穿着厚衣服;冬天严寒,却裸露着身体。这种因阳气微弱引起的恶寒,阴气微弱引起的发热,都是因为医治不当地让病人发汗,产生阳气微弱;或不当的攻下让病人阴气微弱的结果。五月时,病人因其内在的阳气微弱,无法调节畏冷会想穿厚衣服。十一月阳气在人体内部,胃中表现出烦热,是因病人的内部阴气微弱,所以无法控制人体的发热,而只想脱衣服。因此病人表现有迟涩的阴脉象,往往是“亡血”的结果。
(九)经典原著《脉经》1 《脉经·卷第三·肾膀胱第五》肾者,北方水,万物之所藏。百虫伏蛰。阳气下陷,阴气上升。阳气中出,阴气烈为霜,遂不上升,化为雪霜。猛兽伏蛰,蜾虫匿藏。其脉为沉……2 《脉经·卷第六·脾是太阴经病证第五》缓则为阳,卫气长;迟则为阴,荣气促。荣卫俱和,刚柔相得,三焦相承,其气必强。
(十)经典原著《脉经》白话解释1 《脉经·卷第三·肾膀胱第五》肾的方位为北方,五行属水。四时为冬,为万物之所闭藏之时,百虫,窝伏入蛰。阳热下降阴寒上升,阳热下降穿出,上升之阴寒,猛烈变化成为霜,阴寒逐不上升,因已化为雪霜。冬季猛兽伏窝诸虫入蛰,蜾虫藏匿。肾脉为沉……2 《脉经·卷第六·脾是太阴经病证第五》缓为阳脉,即卫气在增长,迟则为阴脉,即荣血短少,荣卫和合,刚柔相得,三焦相继,荣卫功能必强盛。
(十一)经典原著《中藏经》1 《中藏经·人法于天地论第一》阳施于形,阴慎于精……2 《中藏经·阴阳大要调神论第二》天者阳之宗,地者阴之属。阳者生之本,阴者死之基。天地之间,阴阳辅佐者人也。得其阳者生,得其阴者死。阳中之阳为高真,阴中之阴为幽鬼。故钟于阳者长,钟于阴者短。多热者阳之主,多寒者阴之根。阳务其上,阴务其下;阳行也速,阴行也缓;阳之体轻,阴之体重。阴阳平,则天地和而人气宁;阴阳逆,由天地痞而人气厥。
(十二)经典原著《中藏经》白话解释1 《中藏经·人法干天地论第一》阳表现为形,阳守护于精。2 《中藏经·阴阳大要调神论第二》天属阳,地属阴。生属阳,死属阴。天地之间以阴阳对于人来说,得到阳的人主生,得到阴的人主死。阳中之阳是纯阳,阴中之阴是纯阴。长属阳,短属阴。热多的人属阳,寒多的人属阴。阳在上,阴在下;快速属阳,缓慢属阴;体轻的属阳,体重的属阴。阴阳平衡表现于天地为平和,表现于人为气宁;而阴阳逆反,则天地人都会有反常的表现。
二阴阳与病变(一)经典原著《黄帝内经·素问》1 《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篇第三》岐伯曰: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不胜其阳,则脉流薄疾,并乃狂。阳不胜其阴,则五藏气争,九窍不通。是以圣人陈阴阳,筋脉和同,骨髓坚固,气血皆从。如是则内外调和,邪不能害,耳目聪明,气立如故。风客淫气,精乃亡,邪伤肝也。因而饱食,筋脉横解,肠僻为痔。因而大饮,则气逆。因而强力,肾气乃伤,高骨乃坏。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故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因于露风,乃生寒热。是以春伤于风,邪气留连,乃为洞泄。夏伤于暑,秋为痎疟。秋伤于湿,上逆而咳,发为痪厥。冬伤于寒,春必温病。四时之气,更伤五藏。2 《黄帝内经·素问·金匮真言论第四》所以欲知阴中之阴,阳中之阳者何也?为冬病在阴,夏病在阳,春病在阴,秋病在阳。皆视其所在,为施针石也。3 《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帝曰:法阴阳奈何?岐伯曰:阳胜则身热,揍理闭,喘粗为之俯仰,汗不出而热,齿干以烦冤,腹满死,能冬不能夏。阴胜则身寒,汗出,身常清,数栗而寒,寒则厥,厥则腹满死,能夏不能冬。此阴阳更胜之变,病之形能也。4 《黄帝内经·素问·经脉别论篇第二十一》故饮食饱甚,汗出于胃。惊而夺精,汗出于心。持重远行,汗出于肾。疾走恐惧,汗出于肝。摇体劳苦,汗出于脾。故春秋冬夏四时阴阳,生病起于过用,此为常也。5 《黄帝内经·素问·宣明五气篇第二十三》五病所发:阴病发于骨,阳病发于血,阴病发于肉,阳病发于冬,阴病发于夏,是谓五发。五邪所乱:邪人于阳则狂,邪人于阴则痹,搏阳则为巅疾,搏阴则为暗,阳人之阴则静,阴出之阳则怒,是谓五乱。6 《黄帝内经·素问·阴阳脉解篇第三十》帝曰:善。病甚则弃衣而走,登高而歌,或至不食数日,踰垣上屋,所上之处,皆非其素所能也,病反能者何也?岐伯曰:四肢者,诸阳之本也,阳盛则四肢实,实则能登高也。帝曰:其弃衣而走者何也?岐伯曰:热盛于身,故弃衣欲走也。帝曰:其妄言骂置,不避亲疏而歌者何也?岐伯曰:阳盛则使人妄言骂詈不避亲疏,而不欲食,不欲食故妄走也。7 《黄帝内经·素问·逆调论篇第三十四》是人者阴气虚,阳气盛,四肢者阳也,两阳相得,而阴气虚少,少水不能灭盛火,而阳独治,独治者不能生长也,独胜而止耳……8 《黄帝内经·素问·疟论篇第三十五》黄帝问曰:夫疟皆生于风,其蓄作有时者何也?岐伯对曰:疟之始发也,先起于毫毛,伸欠乃作,寒栗鼓颔,腰脊俱痛,寒去则内外皆热,头痛如破,渴欲冷饮。帝曰:何气使然?愿闻其道。岐伯曰:阴阳上下交争,虚实更作,阴阳相移也。阳并于阴,则阴实而阳虚,阴阳虚,则寒栗鼓颔也;巨阳虚,则腰背头项痛;三阳俱虚,则阴气胜,阴气胜则骨寒而痛;寒生于内,故中外皆寒;阳盛则外热,阴虚则内热,外内皆热则喘而渴,故欲冷饮也。此皆得之夏伤于暑,热气盛,藏于皮肤之内,肠胃之外,此荣气之所舍也。此令人汗空疏,揍理开,因得秋气,汗出遇风,及得之以浴,水气舍于皮肤之内,与卫气并居。卫气者,昼日行于阳,夜行于阴,此气得阳而外出,得阴而内薄,内外相薄,是以日作。帝曰:其间日而作者何也?岐伯曰:其气之舍深,内薄于阴,阳气独发,阴邪内著,阴与阳争不得出,是以间日而作也。夫寒者阴气也,风者阳气也,先伤于寒而后伤于风,故先寒而后热也……其但热而不寒者,阴气先绝,阳气独发,则少气烦冤,手足热而欲呕,名曰瘅疟。帝曰:夫经言有余者泻之,不足者补之。今热为有余,寒为不足。夫疟者之寒,汤火不能温也,及其热,冰水不能寒也,此皆有余不足之类。当此之时,良工不能止,必须其自衰,乃刺之,其故何也?愿闻其说。岐伯曰:经言无刺熇熇之热,无刺浑浑之脉,无刺漉漉之汗,故为其病逆,未可治也。夫疟之始发也,阳气并于阴,当是之时,阳虚而阴盛,外无气,故先寒栗也。阴气逆极,则复出之阳,阳与阴复并于外,则阴虚而阳实,故先热而渴。夫疟气者,并于阳则阳胜,并于阴则阴胜,阴胜则寒,阳胜则热。疟者,风寒之气不常也,病极则复。病之发也,如火之热,如风雨不可当也。故经言曰:方其盛时必毁,因其衰也,事必大昌。此之谓也。夫疟之未发也,阴未并阳,阳未并阴,因而调之,真气得安,邪气乃亡,故工不能治其已发,为其气逆也。帝曰:疟不发,其应何如?岐伯曰:疟气者,必更盛更虚,当气之所在也,病在阳,则热而脉躁;在阴,则寒而脉静;极则阴阳俱衰,卫气相离,故病得休;卫气集,则复病也。帝曰:时有间二日或至数日发,或渴或不渴,其故何也?岐伯日:其间日者,邪气与卫气客于六府,而有时相失,不能相得,故休数日乃作也。疟者,阴阳更胜也。或甚或不甚,故或渴或不渴。阴虚而阳盛,阳盛则热矣,衰则气复反入,入则阳虚,阳虚则寒矣,故先热而后寒……瘅疟者……发则阳气盛,阳气盛而不衰则病矣。其气不及于阴,故但热而不寒……9 《黄帝内经·素问·举痛论篇第三十九》寒气客于五藏,厥逆上泄,阴气竭,阳气未入,故卒然痛死不知人,气复反则生矣。10 《黄帝内经·素问·痹论篇第四十三》其寒者,阳气少,阴气多,与病相益,故寒也。其热者,阳气多,阴气少,病气胜阳遭阴,故为痹热。其多汗而濡者,此其逢湿甚也,阳气少,阴气盛,两气相感,故汗出而濡也。11 《黄帝内经·素问·厥论篇第四十五》黄帝问曰:厥之寒热者何也?岐伯对曰:阳气衰于下,则为寒厥;阴气衰于下,则为热厥。帝曰:热厥之为热也,必起于足下者何也?岐伯曰:阳气起于足五指之表,阴脉者集于足下而聚于足心,故阳气胜则足下热也。帝曰:寒厥之为寒也,必从五指而上于膝者何也?岐伯曰:阴气起于五指之里,集于膝下而聚于膝上,故阴气胜则从五指至膝上寒,其寒也,不从外,皆从内也。帝曰:寒厥何失而然也?岐伯曰:前阴者,宗筋之所聚,太阴阳明之所合也。春夏则阳气多而阴气少,秋冬则阴气盛而阳气衰。此人者质壮,以秋冬夺于所用,下气上争不能复,精气溢下,邪气因从之而上也,气因于中,阳气衰,不能渗营其经络,阳气日损,阴气独在,故手足为之寒也。帝曰:热厥何如而然也?岐伯曰:酒入于胃,则络脉满而经脉虚,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者也,阴气虚则阳气入,阳气入则胃不和,胃不和则精气竭,精气竭则不营其四肢也。此人必数醉若饱以入房,气聚于脾中不得散,酒气与谷气相薄,热盛于中,故热遍于身内热而溺赤也。夫酒气盛而漂悍,肾气有衰,阳气独胜,故手足为之热也。帝曰:厥或令人腹满,或令人暴不知人,或至半日远至一日乃知人者何也?岐伯曰:阴气盛于上则下虚,下虚则腹胀满,阳气盛于上,则下气重上而邪气逆,逆则阳气乱,阳气乱则不知人也。12 《黄帝内经·素问·脉解篇第四十九》太阳所谓肿腰脽痛者,正月太阳寅,寅太阳也,正月阳气出在上,而阴气盛,阳未得自次也,故肿腰脽痛也。病偏虚为跋者,正月阳气冻解,地气而出也,所谓偏虚者,冬寒颇有不足者,故偏虚为跛也。所谓强上引背者,阳气大上而争,故强上也。所谓耳鸣者,阳气万物盛上而跃,故耳鸣也。所谓甚则狂巅疾者,阳尽在上,而阴气从下,下虚上实,故狂巅疾也。所谓浮为聋者,皆在气也。所谓人中为暗者,阳盛已衰,故为暗也。内夺而厥,则为暗徘,此肾虚也,少阴不至者,厥也。少阳所谓心胁痛者,言少阳盛也,盛者心之所表也,九月阳气尽而阴气盛,故心胁痛也。所谓不可反侧者,阴气藏物也,物藏则不动,故不可反侧也。所谓甚则跃者,九月万物尽衰,草木毕落而堕,则气去阳而之阴,气盛而阳之下长,故谓跃。阳明所谓洒洒振寒者,阳明者午也,五月盛阳之阴也,阳盛而阴气加之,故洒洒振寒也。所谓胫肿而股不收者,是五月盛阳之阴也,阳者衰于五月,而一阴气上,与阳始争,故胫肿而股不收也。所谓上喘而为水者,阴气下而复上,上则邪客于藏府间,故为水也。所谓胸痛少气者,水气在藏府也,水者阴气也,阴气在中,故胸痛少气也。所谓甚则厥,恶人与火,闻木音则惕然而惊者,阳气与阴气相薄,水火相恶,故惕然而惊也。所谓欲独闭户牖而处者,阴阳相薄也,阳尽而阴盛,故欲独闭户牖而居。所谓病至则欲乘高而歌,弃衣而走者,阴阳复争,而外并于阳,故使之弃衣而走也。所谓客孙脉则头痛鼻鼽腹肿者,阳明并于上,上者则其孙络太阴也,故头痛鼻鼽腹肿也。太阴所谓病胀者,太阴子也,十一月万物气皆藏于中,故曰病胀。所谓上走心为噫者,阴盛而上走于阳明,阳明络属心,故曰上走心为噫也。所谓食则呕者,物盛满而上溢,故呕也。所谓得后与气则快然如衰者,十二月阴气下衰,而阳气且出,故曰得后与气则快然如衰也。少阴所谓腰痛者,少阴者肾也,十月万物阳气皆伤,故腰痛也。所谓呕咳上气喘者,阴气在下,阳气在上,诸阳气浮,无所依从,故呕咳上气喘也。所谓色色不能久立久坐,起则目无所见者,万物阴阳不定未有主也,秋气始至,微霜始下,而方杀万物,阴阳内夺,故目无所见也。所谓少气善怒者,阳气不治,阳气不治,则阳气不得出,肝气当治而未得,故善怒,善怒者,名曰煎厥。所谓恐如人将捕之者,秋气万物未有毕去,阴气少,阳气入,阴阳相薄,故恐也。所谓恶闻食臭者,胃无气,故恶闻食臭也。所谓面黑如地色者,秋气内夺,故变于色也。所谓咳则有血者,阳脉伤也,阳气未盛于上而脉满,满则咳,故血见于鼻也。厥阴所谓疝,妇人少腹肿者,厥阴者辰也,三月阳中之阴,邪在中,故曰癫疝少腹肿也。所谓腰脊痛不可以俯仰者,三月一振荣华,万物一俯而不仰也。所谓颓癃疝肤胀者,曰阴亦盛而脉胀不通,故曰颓癃疝也。所谓甚则嗌干热中者,阴阳相薄而热,故嗌干也。13 《黄帝内经·素问·皮部论篇第五十六》阳主外,阴主内……故在阳者主内,在阴者主出,以渗于内,诸经皆然……其入经也,从阳部注于经,其出者,从阴内注于骨。14 《黄帝内经·素问·调经论篇第六十二》帝曰:善。余已闻虚实之形,不知其何以生。岐伯曰:气血以并,阴阳相倾,气乱于卫,血逆于经,血气离居,一实一虚。血并于阴,气并于阳,故为惊狂。血并于阳,气并于阴,乃为炅中。血并于上,气并于下,心烦惋善怒。血并于下,气并于上,乱而喜忘。帝曰:血并于阴,气并于阳,如是血气离居,何者为实?何者为虚?岐伯曰: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泣不能流,温则消而去之,是故气之所并为血虚,血之所并为气虚。夫邪之生也,或生于阴,或生于阳。其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其生于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帝曰:善。阴之生实奈何?岐伯曰:喜怒不节,则阴气上逆,上逆则下虚,下虚则阳气走之,故曰实矣。帝曰:阴之生虚奈何?岐伯曰:喜则气下,悲则气消,消则脉虚空,因寒饮食,寒气熏满,则血泣气去,故曰虚矣。帝曰:经言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余已闻之矣,不知其所由然也。岐伯曰:阳受气于上焦,以温皮肤分肉之间,今寒气在外,则上焦不通,上焦不通则寒气独留于外,故寒栗。帝曰:阴虚生内热奈何?岐伯曰:有所劳倦,形气衰少,谷气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气热,热气熏胸中,故内热。帝曰:阳盛生外热奈何?岐伯曰:上焦不通利,则皮肤致密,腠理闭塞,玄府不通,卫气不得泄越,故外热。帝曰:阴盛生内寒奈何?岐伯曰:厥气上逆,寒气积于胸中而不泻,不泻则温气去,寒独留,则血凝泣,凝则脉不通,其脉盛大以涩,故中寒。15 《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篇第七十四》夫阴阳之气,清静则生化治,动则苛疾起,此之谓也。……阴气多而阳气少,则其发日远;阳气多而阴气少,则其发日近。16 《黄帝内经·素问·解精微论第八十一》厥则目无所见,夫人厥则阳气并于上,阴气并于下。阳并于上,则火独光也。阴并于下,则足寒,足寒则胀也。夫一水不胜五火,故目毗盲。
(二)经典原著《黄帝内经·素问》白话解释1 《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篇第三》岐伯说:“阴是蓄藏精气而守于内部的,阳是保卫人体外部而坚固腠理的。假如阴不胜阳,脉之往来就搏疾有力,病会发狂;如果阳不胜阴,那么五藏之气就会静息,以致九窍不通。所以圣人讲明阴阳,使人不至偏胜,因而筋脉舒和,骨髓坚固,气血畅通,这样内外调和,不受邪气的伤害,耳聪目明,气机正常运行。”“风邪侵入人体,渐渐侵害阳气,精血就要损耗,这是邪气伤害肝的缘故。如吃得过饱,胃肠的筋脉横逆迟缓,就会形成下泄脓血的痔疮;饮酒过度,气机就会上逆,强力入房,就会损伤肾气,使腰间脊骨受到损坏。”“阴阳的关键,在于阴气宁静,阳气固密。如果阴阳偏胜,失去平衡,就好像一年之中,只有春天而没有秋天,只有冬天而没有夏天一样。因此说,使阴阳调和,这是圣人最好的养生方法。如果阳气过强,不能密藏,那阴气就要亏耗;阴气和平,阳气密藏,精神就会旺盛;如果阴阳离决而不相交,那精气也就随之而竭尽了。”“如果冒受风邪,就会发生寒热。因此,春天伤于风邪,井留滞不去,到了夏天就会发生洞泄病。夏天伤于暑邪,潜藏于内,到了秋天,就会发生疟疾。秋天伤于湿邪,到了冬天,就会随之气逆而痰咳,就形成痿厥的重病。冬天被寒邪所伤害,到了春天,必然会发生温热的病。所以说,风寒暑湿等四时的邪气,就会交替伤害五藏。2 《黄帝内经·素问·金匮真言论第四》要了解阴中之阴,阳中之阳的道理,目的是什么呢?因为春、冬病发生在阴,夏、秋病发生在阳,都应按照疾病的部位来进行针刺或砭石治疗的缘故。3 《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黄帝问:“人如何取法于阴阳呢?” 岐伯答:“如阳气太过,身体就会发热,腠理紧闭,喘息急迫,身子亦为之俯仰摆动。汗出不来,而且发热,牙齿干燥,心里烦闷,如果再有腹部胀满的感觉,就是死症。这是属于阳胜的病,所以患者禁得起冬天,而禁不起夏天。阴气太过,身体就会恶寒,出汗,身上时常发冷,时常烦躁,夹杂作冷,后来就会出现手足厥冷的症状。要是感觉腹部胀满,就是死症,此种病态属于阴胜的病,所以患者禁得起夏天,而禁不起冬天。这就是阴阳相互胜负变化所表现的病态”。4 《黄帝内经·素问·经脉别论篇第二十一》“饮食过饱,则食气蒸发而汗出于胃。受惊而影响精神,则心气受损而汗出于心。拿着重东西运行,则骨劳气越肾气受伤而汗出于肾。快走并且害怕,既伤筋,又伤魂,则肝气受伤而汗出于肝。劳累,则脾气受伤而汗出于脾。所以春夏秋冬四时阴阳变化之中生病多是由于体力、饮食、劳累、精神等过度所致,这是通常的道理。”5 《黄帝内经·素问·宣明五气篇第二十三》五病的发生:阴病发生在骨;阳病发生在血;阴病发生在肉;阳病发生在冬季;阴病发生在夏季。这就是所说的五发。五邪所乱:入于阳,则发狂病;入于阴,则发血痹之病;入于阳,阳过盛则为巅顶疾患;入于阴,阴过盛则暗不能言;由阳变阴则静;由阴变阳则易多怒。这就是所说的五乱。6 《黄帝内经·素问·阴阳脉解篇第三十》黄帝道:“讲得好。有人在病重时,脱掉衣服乱跑,登高歌唱;或者几天不吃饭,跳墙上屋,而所登上之处,都是其平素所不能的,有了病反能够上去,这是什么原因?”岐伯说:“四肢是诸阳经的根本,阳气盛则四肢充实,四肢充实则能够登上高处。”黄帝问:“其不穿衣服而乱跑,是为什么?”。岐伯说:“邪热亢盛于全身,所以会脱掉衣服到处乱跑。”黄帝问:“其胡言乱语骂人,不避亲疏而随便唱歌,是什么道理?”岐伯说:“阳热亢盛则扰乱心神,使其神志失常,所以狂妄叫骂,不避亲疏远近,不想吃饭;不想吃饭,所以到处乱跑。”7 《黄帝内经·素问·逆调论篇第三十四》有种人阴气虚少,阳气偏盛,四肢属阳,是两阳相并,则阳气更加亢盛,阳气益盛则阴气日益虚少,致表的少量阴气不能熄灭旺盛的阳火,形成了阳气独旺的局面。阳气独旺情况下,是无法独自生长的,就可能引起生机的停止。8 《黄帝内经·素问·疟论篇第三十五》黄帝问: “疟疾是由于感受风邪,它的潜伏或发作都有一定的时间,为什么呢?”岐伯答:“疟疾开始发作时,寒先起于毫毛,继而身体神志都感到疲倦,随之寒战,两颔鼓动,腰脊疼痛;到寒冷过去,内外又发热,头痛口渴,喜欢冷饮。”黄帝问:“是什么邪气,使之这样呢?”岐伯说:“这是阴阳上下相争,虚实更替相胜,阴阳相互转化的原因。阳气为阴所并,则阴气实而阳虚。阳明经气虚了,就会发生寒颤,因此两颔为之鼓动;太阳经气虚了,就会腰脊头项疼痛;三阳经气虚了,则阴气胜,就会骨节寒冷且疼痛。寒从内生,所以里外都觉得冷;阳盛时要生外热,阴虚时要生内热,如果内外都发热,就要呼吸喘迫、口渴、喜欢冷饮。这都是由于夏天伤于暑气,热气过盛,并留藏于皮肤之内,肠胃之外,亦即荣气居留泊所在。由于暑热内伏,使人汗孔疏松,腠理开泄,一遇秋凉,汗出而感受风邪,或者由于洗澡时感受水气,风邪水气停留于皮肤之内,与卫气相合并居于卫气流行的所在;而卫气白天行于阳分,夜里行于阴分,邪气也随之循行于阳分时则外出,循行于阴分时则内搏,阴阳内外相搏,所以每日发作。”黄帝问:“疟疾有隔日发作的,为什么?”岐伯说:“因为邪气所在的地方较深,已经迫近阴分,使阳气独行,而疟邪仍滞留于内。这样,阴与阳相争而邪气得不到发散,因此隔日发作一次。”……寒属阴,风属阳,先伤寒而后伤风,所以先寒而后热,……如果只发热而不发寒,这是病人阴气不足,阳气单独旺,在病发作时,会感到气短烦闷,手足发热,想要呕吐,这病叫做瘅疟。黄帝问:“古代医经上说,病有余的实证用泻法,病不足的虚证用补法。今发热为有余,恶寒为不足。而疟疾的寒冷,虽然用热水或炭火也不能使之温暖;等到发热时,即使用冰块冷水,也不能使之凉爽,这都是属于有余不足的病,当其寒热正在发作之时,再高明的医生也无法控制,必须等待病势自行衰退之后,才可施用针刺治疗,这是什么原因?请你告诉我?”岐伯说:“医经上说,有高热、脉搏混乱、汗大出时不能刺,这是因为病在逆行,不能治疗。疟疾开始发作时,外阳并于里阴,这时是阳分虚而阴分实,外无阳气先感寒冷战栗。至阴气逆乱极点,又外出于阳,阴阳又相并于外,这时是阴分虚而阳分实,因此感到热而干渴。疟疾并于阳分则阳气胜,并于阴分则阴气胜,阴气胜则发寒,阳气胜则发热。由于疟疾感受的风寒之气变化无常,所以其发作至阴阳之气俱逆时,则寒热休止,停一段时间,又重复发作。当其病发作的时候,像火一样的猛烈,如狂风暴雨一样迅不可挡。所以医经上说:当邪气盛极的时候,不可攻邪,攻之则正气也必然受伤,应该采邪气衰退的时候而攻之,必然获得成功,便是这个意思。因此治疗疟疾,应在未发的时候,阴气尚未并于阳分,阳气尚未并于阴分,便进行适当的治疗,则正气不致于受伤,而邪气可以消灭。所以医生不能在疟疾发作的时候进行治疗,就是因为此时正当正气和邪气交争逆乱的缘故”。……黄帝问:“疟疾在未发作时它的情况怎样?”岐伯说:“疟气是盛虚更替的,它随同邪气的所在而发作,病在阳分,就发热而脉搏躁疾;病在阴分,就发冷而脉搏沉静;发病达于极点,则阴阳之气都已衰退,卫气和邪气相离,病就休止;但当卫气与邪气再合时,病就会重新发作。”黄帝问:“疟疾的发作,有的隔2日或数日;发作时有的口渴,有的不口渴,这是什么原因?”岐伯说:“它隔几天再发作,是因为邪气与卫气会于风府的时间,有时是相错的,不能相得俱出,所以停几天才再发作。疟疾是阴阳更替相胜,或重些,或轻些,所以有的口渴,有的不口渴。”……阴气先虚,而阳气偏盛,阳盛则发热,热极而衰,则邪气复入于阴分,入阴则阴盛而阳虚,阳虚则恶寒,故先热而后寒……瘅疟……发病就阳气偏盛,阳气盛而不见衰减,于是病就只热不寒了。为什么不寒?因邪气不入阴分,所以只热不恶寒。9 《黄帝内经·素问·举痛论篇第三十九》寒气侵入到五藏,则厥逆之气向上散发,阴气衰竭,阳气郁遏不通,忽然不知人事;如果阳恢复,是可以苏醒的。10 《黄帝内经·素问·痹论篇第四十三》怕冷的,是素体阳气不足,阴气偏盛,阴气有利于寒邪的存在,所以表现怕冷。发热的,是素体阳气偏盛,阴气不足,偏盛的阳气与风邪相合乘入阴分,所以形成热痹。多汗而皮肤湿润的,是由于湿邪偏甚,加上素体阳气不足,阴气偏盛,湿气与阴气相合,所以表现多汗而皮肤湿润。”11 《黄帝内经·素问·厥论篇第四十五》黄帝问:“厥病有寒有热,是什么道理?”岐伯说:“阳气衰竭于下,发为寒厥;阴气衰竭于下,发为热厥。”黄帝问:“热厥从足下发生,是什么原因?”岐伯答:“阳经的经气循行于足五趾的外侧;阴经的经气集中在足底,聚会在足心,所以当阴经经气虚而阳经经气旺的时候(阳乘阴位),就会出现足底发热。”黄帝问:“寒厥一定先从足五趾处发生,后上行至膝下,为什么呢?”岐伯答:“阴经之气起于足五趾的内侧端,汇集于膝下后,上聚于膝部。所以若阳经之气衰竭于下而阴经之气偏胜,就会导致从足五趾至膝部的厥冷,这种厥冷,不是由于外寒的侵入,而是由于内里的阳虚所致。”黄帝问:“寒厥是怎样形成的?”岐伯说:“前阴是众筋聚集之处,是足太阴脾经和足阳明胃经的会合场所。一般来说,春夏是阳气多阴气少,秋冬是阴气盛阳气衰。患寒厥的人,自恃形体壮实,在秋冬阳气已衰的季节,房事不节,在下的阴气,向上浮越,与阳相争,而阳气不能内藏,精气漏泄,阴寒之气得以从而上逆,成为寒厥。邪气因此留居中焦,致使脾胃阳气虚衰,不能化生水谷精微以渗灌营养经络,则阳气日渐损伤,阴气独留于内,所以手足厥冷。”黄帝问:“热厥是怎样形成的?”岐伯说:“酒入胃里,能使络脉中血液充满,而经脉反见空虚。脾的功能,是帮助胃输送津液的。如饮酒过度,脾无所输而阴气虚;阴气虚则阳气实,阳气实则胃气不和,胃气不和则水谷的精气衰减,精气衰减,就难以营养四肢。这种人必然是经常的酒醉或饱食太过之后行房纵欲,致使酒食之气郁聚于脾中不得宣散,酒气与各气相搏结,酝酿成热,热盛于中焦,进而波及周身,因有内热而小便色赤。酒性气盛而慓悍,肾的精气必受其损伤而日益虚衰,阴虚阳胜,形成阳气独盛于内的局面,所以手足发热。”黄帝问:“厥病有的使人腹满,有的使人突然不知人事,甚至一天才能认识人,这是什么原因?”岐伯说:“寒厥病人原本阴寒之气盛于下,今又盛于上,故上下皆有,阴盛则阳虚,下部阳虚,所以会腹部胀满。热厥病人原本阳热之气盛于上,今又盛于下,故上下皆热,在下的阳热之气早并于上,故气机逆乱,阳气因之而乱,乱则上扰神明故不省人事。”12 《黄帝内经·素问·脉解篇第四十九》太阳经有腰部肿胀和臀部疼痛的病症,是因为正月建寅,属于太阳。正月阳气升到上面,而阴寒之气还盛,阳气不能畅达,所以腰椎部肿痛。所渭阳气偏虚为跛足,是因正月阳气从东方来,解开地气之冻而上升,由于寒气影响,体内阳气极感不足,所以阳气偏虚在一侧而发生跛足的症状。头项强痛牵引背部,是因阳气上升互相争扰而发生。所谓出现耳鸣症状的,是因为阳气过盛,好像万物向上盛长而活跃,盛阳循经上逆,故出现耳鸣。所谓阳邪亢盛发生狂病癫痫的,是因为阳气尽在上部,阴气却在下面,下虚上实,所以发生狂病和癫癎病。所谓逆气上浮而致耳聋的,是因为气分失调,阳气进入内部不能言语的,是因为阳气盛极而衰,故不能言语。若房事不节内夺肾精,精气耗散而厥逆,就会发生瘖痱病,这是因为肾虚,少阴经的精气不至而发生厥逆。少阳经所谓心胁痛的症状,是因少阳属9月,月建在戌,戌是少阳脉,散络心包,发病时影响心经,而9月是阳气将尽,阴气方盛之时,因此心胁部发生疼痛。所谓卧而不能展转的,是9月阴气渐渐盛了,万物要闭藏,一切都将呈现静而不动的状态,人体的少阳经气也受影响,因此不能转动。所谓严重时出现跌倒的,是因为九月万物衰退,草木凋落,人体的阳气亦由表入里,阴经经气盛而阳经经气虚,阳虚不断向下发展,下肢失荣故常跌倒。阳明经有所谓洒洒振寒的症状,是因为阳明经旺于5月,月建在午,是阳极而阴生时。阳明经病正像时令的阳极而有阴气相加,因此有洒洒然振寒的病态。所谓胫肿与两股不能屈仲的症状,是5月里盛阳中阴气作祟的原因。阳气在5月开始衰微,一阴之气上升,阴与阳争,阳明经气不和,因此发生胫肿、两股不能屈仲的病症。所谓上气喘逆而为水肿的,是由阴气从下上逆,随着侵犯了脾胃,因此化水而成为喘逆病。所谓胸痛少气,是由水气停在藏府之间,水液属阴气,潴留体内,所以出现胸痛少气的病。所谓病甚则厥逆,厌恶见人与火光,听到木击的声音刚惊惕不已,这是由于阳气与阴气相争,水火不相协调,所以发生惊惕一类的症状。所谓想关闭门窗而独居的,是由于阴气与阳气相争,阳气衰而阴气盛,阴主静,所以病人喜欢关闭门窗而独居。所谓发病则登高处而歌唱,抛弃衣服而奔走的,是由于阴阳之气反复相争,而外并于阳经使阳气盛,阳主热主动,热盛于上,所以病人喜欢登高而歌,热盛于外,所以弃衣而走。所谓邪侵孙脉则头痛、鼻塞和腹部肿胀的,是由于阳明经的邪气上逆,逆于本经的细小络脉,就出现头痛鼻塞的症状,若逆于太阴脾经,就出现腹部肿胀的症状。太阴经脉有所谓胀满的症状,是因为太阴经旺于11月,月建在子,而11月是万物收藏季节,人体阳气退藏在中,若邪气也隐藏在内,就有腹部胀满的症状。所谓上走心而为噫,是由于阴气旺盛向上侵犯足阳明胃经,阳明的络脉上属于心,因此阴气侵犯心经,会发生嗳气的症状。所谓进食则呕吐的,是因为进食太多,胃中盛满,不能消化而上溢,所以发生呕吐。所谓得大便和矢气就觉得爽快而病减轻的,是因为十一月阴气由盛极转为始衰,阳气将要出动,人体也是一样,阳气生则腹中阴邪得以下行,而随大便与矢气同出,所以在排便、矢气后感到爽快,病情也大大减轻了。少阴经脉有腰痛的病,是因为少阴月建在申。10月时三阴已起,万物阳气已衰,人体的阳气也随季节衰弱,因此发生腰痛。呕吐咳嗽气逆而喘,是由于阴气旺盛于下,阳气浮越于上,阳气无所依附,就发生呕吐咳嗽气逆而喘的症候。忧虑帐望,不能久立,坐起则眼花缭乱,是因为阴阳不能安定,万物未有所生,而秋天肃杀之气已来,微霜开始下降,万物因之凋零,人体阴阳之气在内相争,正和这种情况相同,因此眼睛模糊,什么也看不清。所谓少气多怒,是由于阳气失掉作用,少阳经气不能外出,肝气郁结不得疏泄,因此容易发怒,病名叫煎厥。所谓恐惧不安好像被人捉捕一样,是因为秋天阴气始生,万物尚未尽表,人体应之,阴气少,阳气入,阴阳交争,循经入肾,故恐惧如人将捕之。所谓厌恶食物气味的,是因为肾火不足,不能温养化源,致使胃气虚弱,消化功能已失,故不欲进食而厌恶食物的气味。所谓面色发黑如地色的。是因为秋天肃杀之气耗散内藏精华,精气内夺而肾虚,故面色变黑。所谓咳嗽则出血的,是上焦阳脉损伤,阳气未盛于上,血液亢斥于脉管,上部脉满则肺气不利,故咳嗽,络脉伤则血见于鼻。厥阴经脉有所谓癫疝,妇人少腹肿的症状,是因为厥阴月建在辰。2月是阳气方虚、阴气将尽的季节,为阳中之阴。阴邪积聚于中,因此会发癫疝,少腹肿胀。腰痛不能俯仰,是由于3月阳气鼓动,草木繁荣,枝叶下垂,呈现俯而不仰之势,人病应之,也就会腰痛不可俯仰。所谓癫、疝、癃、肤胀的,也是因为阴邪盛而厥阴经脉胀满闭塞不通,所以发生睾丸肿痛、小便不通、疝气等病症。所谓病甚则咽干、热中的,是因为阴阳相争的内热,所以出现咽干。13 《黄帝内经·素问·皮部论篇第五十六》络脉属阳主外,经脉属阴主内。……邪气由在阳的络脉侵入在内的经脉,又由在阴的经脉出来而渗入到五藏里去。所有各经脉都是如此。……邪气由在阳的络脉而侵入经脉,又由经脉出来而侵入到骨。14 《黄帝内经·素问·调经论篇第六十二》黄帝说:“很好!形有余和不足的情况怎样呢?”岐伯说:“形有余的则腹胀满,大小便不利,形不足的则四肢不能运动,若邪气尚未与气血相并,五藏安定之时,有邪气侵袭,则邪气仅客于肌肉,使肌肉有蠕动的感觉,这叫做‘微风’。”黄帝又问:“补泻的方法怎样?”岐伯说:“形有余应当泻足阳明的经脉,使邪气从内外泻,形不足的应当补足阳明的络脉,使气血得以内聚。”黄帝又问:“针刺微风之病应怎样?”岐伯说:“针刺病人的分肉之间,不要刺中病人经脉,也不要损伤病人络脉,卫气得以恢复,邪气就能被驱除。”黄帝道:“很好!志有余和不足的情形怎样呢?”岐伯说:“志有余病人出现腹胀、泄泻、完谷不化,志不足病人手足厥冷。如果血气尚未积聚,五藏功能正常,可有骨节间的变动。”黄帝又问:“补泻的方法是怎样的?”岐伯说:“志有余的应针刺泻然谷以出其血,志不足的则应补复溜穴。”黄帝又问:“在邪气与血气尚未相并时,怎样刺呢?”歧伯说:“应当在骨节有效动处立即针治,但不要中其经脉,邪气便会自然去了。”黄帝道:“很好!我已经知道虚实的各种表现,但它们是怎样产生的呢?”岐伯说:“由于邪气与血气相混杂,以致阴阳相互间失去平衡,这样,气窜乱于卫分,血逆行于经络,血气都离了本位,就形成了一虚一实的情况。如果血与阴邪相混,气与阳邪相混,会发生惊狂。如血偏聚阳分,气偏聚阴分,可以发生热中的病证;如血偏聚于上,气偏聚于下,可以发生心中烦闷,易于发怒的病证;如血偏聚于下,气偏聚于上,可以发生心中烦乱,易于健忘的病证。”黄帝说:“血与阴邪相混,气与阳邪相混,血气离了本位,怎样才算是实和虚呢?”岐伯说:“血和气都是喜温暖而恶寒冷的,因为寒冷则气血滞涩而流行不畅,温暖则可使滞涩的气血消散流行。所以气所胜之处则血少而为血虚,血所胜之处则气少而为气虚。”……大凡邪气伤人而产生疾病,有的从内藏起病,有的从肌表起病。从肌皮起病却是感受了风雨寒暑的侵袭;从内藏起病,都是由于饮食不节,起居不时!阴阳失调和喜怒无常所造成。……黄帝说:“阴分发生的实症是怎样的?”岐伯答:“人若喜怒不加节制,则使阴气上逆,阴气上则必虚于下,用虚者阳必凑之,所以叫做实证。”黄帝问:”阴分发生的虚症是怎样的?”岐伯答:“人若过度喜乐则气易下陷,过度悲哀则气易消散,气消散则血行迟缓,脉道空虚;若再吃寒凉饮食,寒气充满于内,血行滞涩而气耗,所以叫做虚证。”黄帝说:“医经上说,阳虚则生外寒,阴虚则生内热,阳盛则生外热,阴盛则生内寒,我已听说过了,但不知是如何产生的?”岐伯答:“诸阳之气,均承受于上焦,以温煦皮肤分肉之间,现寒气侵袭于外,使上焦不能宣通,阳气不能主充分外达以温煦皮肤分肉,如此则寒气独留于肌表,因而发生恶寒战栗。”黄帝问:“阴虚产生内热是为什么?”岐伯答:“过度劳倦则伤脾,脾虚不能运化,必形气衰少,也不能转输水谷的精微,这样上焦即不能宣发五谷气味,下航也不能化水谷之精,胃气邻而生热,热气上熏于胸中,因而发生内热”。黄帝问:“阳盛产生外热为什么?”岐伯答:“上焦阳气不能宣通,导致皮肤纹理紧密,腠理闭塞不通,汗孔亦不通利,卫气不能向体外泄越,所以产生外热。”黄帝问:“阴盛产生内寒为什么?”岐伯答:“若寒厥之气上逆,寒气积于胸中而不下泄,寒气不泻,则阳气必受耗伤,阳气耗伤,则寒气独留,寒性凝敛,营血滞涩,脉行不畅,其脉搏必见盛大而涩,所以成为内寒。” 15 《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篇第七十四》阴阳之气清静,正化就正常,异常变动则导致疾病发生,就是这个道理。……阴气多而阳气少,发作间隔的日数就长。阳气多而阴气少,则其发作时间隔的时间就短。16 《黄帝内经·素问·解精微论第八十一》厥则眼睛一无所见。人有了厥症,阳气聚在上部,阴气聚在下部。阳聚于上,则上部阳亢,阴聚于下则足冷,因而发生胀满。一水不胜二火,所以眼睛看不见东西。
(三)经典原著《黄帝内经·灵枢》1 《黄帝内经·灵枢·小针解第三》所谓“五藏之气,已绝于内”者,脉口气内绝不至,反取其外之病处与阳经之合,有留针以致阳气,阳气至则内重竭,重竭则死矣,其死也,无气以动,故静。所谓“五藏之气已绝于外”者,脉口气外绝不至,反取其四末之腧,有留针以致其阴气,阴气至则阳气反入,入则逆,逆则死矣,其死也,阴气有余,故躁。所以察其目者,五藏使五色循明,循明则声彰,声彰者,则言声与平生异也。2 《黄帝内经·灵枢·邪气藏府病形第四》……邪之中人也,无有常,中于阴则溜于府,中于阳则溜于经。3 《黄帝内经·灵枢·寿夭刚柔第六》……病在阳者命曰风,病在阴者命曰痹,阴阳俱病命曰风痹。病有形而不痛者,阳之类也;无形而痛者,阴之类也。无形而痛者,其阳完而阴伤之也……有形而不痛者,其阴完而阳伤之也……阴阳俱动,乍有形,乍无形,加以烦心,命曰阴胜其阳,此谓不表不里,其形不久。4 《黄帝内经·灵枢·终始第九》病痛者阴也,痛而以手按之不得者阴也……痒者阳也……病在上者阳也,病在下者阴也。5 《黄帝内经·灵枢·经筋第十三》经筋之病,寒则反折筋急,热则筋弛纵不收,阴痿不用。阳急则反折,阴急则俯不伸。6 《黄帝内经·灵枢·脉度第十七》……六府不和则留结为痈。故邪在府则阳脉不和,阳脉不和则气留之,气留之则阳气盛矣。阳气太盛则阴脉不和,阴脉不和则血留之,血留之则阴气盛矣。7 《黄帝内经·灵枢·五邪第二十》邪在脾胃,则病肌肉痛,阳气有余,阴气不足,则热中善饥;阳气不足,阴气有余,则寒中肠鸣腹痛。阴阳俱有余,若俱不足,则有寒有热,皆调于三里。8 《黄帝内经·灵枢·口问第二十八》……卫气昼日行于阳,夜半则行于阴,阴者主夜,夜者主卧;阳者主上,阴者主下,故阴气积于下,阳气未尽,阳引而上,阴引而下,阴阳相引,故数欠。阳气尽,阴气盛,则目瞑;阴气尽而阳气盛,则寤矣。……阴气盛而阳气虚,阴气疾而阳气徐,阴气盛而阳气绝,故为唏。……唏者,阴盛阳绝……9 《黄帝内经·灵枢·五乱第三十四》黄帝曰:何谓相逆而乱?岐伯曰:清气在阴,浊气在阳,营气。顺脉,卫气逆行,清浊相干,乱于胸中,是谓大悗。10 《黄帝内经·灵枢·五癃津液别第三十六》阴阳不和,则使液溢而下流于阴,髓液皆减而下,下过度则虚,虚故腰背痛而胫酸。阴阳气道不通,四海闭塞……11 《黄帝内经·灵枢·行针第六十七》黄帝曰:重阳之人而神不先行者,何也?岐伯曰:此人颇有阴者也。黄帝曰:何以知其颇有阴也?岐伯曰:多阳者多喜,多阴者多怒,数怒者易解,故曰颇有阴,其阴阳之离合难,故其神不能先行也。12 《黄帝内经·灵枢·邪客第七十一》卫气者,出其悍气之慓疾,而先行于四末、分肉、皮肤之间,而不休者也,昼日行于阳,夜行于阴,常从足少阴之分间,行于五藏六腑,今厥气客于五藏六府则卫气独卫其外,行于阳,不得入于阴。行于阳则阳气盛,阳气盛则阳跷满,不得入于阴,阴虚,故目不瞑。13 《黄帝内经·灵枢·刺节真邪第七十五》阴气不足则内热,阳气有余则外热,两热相传,热于怀炭,外畏绵帛近,不可近身,又不可近席。腠理闭塞,则汗不出,舌焦唇槁腊干嗌燥,饮食不让美恶。……阳胜者则为热,阴胜者则为寒……14 《黄帝内经·灵枢·九针论篇第七十八》五发:阴病发于骨,阳病发于血,以味病发于气,阳病发于冬,阴病发于夏。五邪:邪入于阳,则为狂;邪入于阴,则为血痹;邪入于阳,抟则为癫疾;邪入于阴,抟则为暗;阳入于阴,病静;阴出之于阳,病喜怒。15 《黄帝内经·灵枢·大惑论第八十》黄帝曰:病而不得卧者,何气使然?岐伯曰:卫气不得入于阴,常留于阳,留于阳则阳气满,阳气满则阳跷盛,不得入于阴则阴气虚,故目不得瞑矣。黄帝曰:病目而不得视者,何气使然?岐伯曰:卫气留于阴,不得行于阳,留于阴则阴气盛,阴气盛则阴跷满,不得入于阳则阳气虚,故目闭也。黄帝曰:人之多卧者,何气使然?岐伯曰:此人肠胃大而皮肤涩,而分肉不解焉。肠胃大则卫气留久,皮肤涩则分肉不解,其行迟。夫卫气者,昼日常行于阳,夜行于阴,故阳气尽则卧,阴气尽则寤。故肠胃大,则卫气行留久;皮肤涩,分肉不解,则行迟。留于阴也久,其气不精,则欲瞑,故多卧矣。
(四)经典原著《黄帝内经·灵枢》白话解释1 《黄帝内经·灵枢·小针解第三》所谓“五藏之气已绝于内”,是说脉口所主内部之气已经断绝不至,而反取其显现在外表的病所与阳经的合穴,并用留针法以补益在外的阳气,使阳气亢盛导致内藏阴气更加衰竭,阴气衰竭就要死亡。临死时气口之脉没有经气来鼓动,所以“静”。所谓“五藏之气已绝于外”,是说脉口所主外部之气已经断绝不至,而反取其四肢之腧穴,并用留针法以补益其在内之阴气,阴气盛则导致阳气陷入,阳气陷入是逆象,所以就会死亡。临死时由于阴气偏盛而暴露于外,故出现躁的现象。所以要观察病人眼睛的道理,是由于五藏六府的精气,都输注于目,而使五色明润。五藏六府的精气充足,五色明润,则声音也高而清晰。病人的声音高丽清晰,是与正常人有区别的。2 《黄帝内经·灵枢·邪气藏府病形第四》邪气侵犯人体,发病没有固定的部位。例如邪气伤了阴经,也会流传到属阳的六府;邪气侵犯了阳经,也可能就在本经的通路上发病。3 《黄帝内经·灵枢·寿夭刚柔第六》外感邪气引起的属阳,称为“风”;病在体内,由于病邪在内,使气血阻滞不畅的属阴,称为“痹”;如果表里阴阳俱病的,称为”风痹”。再从疾病的症状来分析,如果有外在形体的症状而没有内藏疼痛症状的,多属于阳证;没有外在形体的症状而见有内藏疼痛症状的,多属于阴证。由于体表无病而内藏受伤,当速治其里,不要误治其表;由于内藏无病而体表受伤的,当速治其表,不要误治其里。~~内藏无病而体表受伤的,当速治其表,……如果表里同时发病,症状忽见于体表,忽见于内藏,再加上病人心情烦躁不安,是内藏病甚于体表病,这就是病邪不单纯在表,也不单纯在里,属于表里同病,故预后不良。4 《黄帝内经·灵枢·终始第九》疼痛多属阴,痛而用手按不到的是阴邪……瘙痒属阳……病在上部的多属阳,病在下部的多属阴。5 《黄帝内经·灵枢·经筋第十三》大凡经筋的病,因寒的就曲折而拘挛,因热的就松驰而不收,阳痿而不举,背部的筋构急就会向后反张,腹部的筋构急就会向前俯屈而不能伸直。6 《黄帝内经·灵枢·脉度第十七》六府之气不调和,则气血都滞而生痈外证。因此邪气在府,则阳脉不和,阳脉不和则气稽留,气稽留则气偏盛,邪在五藏,则阴脉不和,阴自蒙不和则血稽留,血稽留则阴气偏盛。7 《黄帝内经·灵枢·五邪第二十》病邪侵袭到脾胃,就会发生肌肉疼痛。如果阳气有余;阴气不足,则热在中而易饥;阳气不足,阴气有余,则寒在中而肠鸣腹痛;若阴阳均有余或均不足,则有寒的热。这些病证,都可以取三里穴来调治。8 《黄帝内经·灵枢·口问第二十八》卫气白天行于阳分,夜间行于阴分。阴气主夜主静,入夜则多睡眠;阳气主升发而向上,阴气主沉降而向下。故阴气聚集于下,阳气开始入于阴分,阳引阴气向上,阴引阳气向下,阴阳上下相引,于是连连呵欠。等到阳气都入于阴分,阴气盛时,就能闭目安眠;若阴气尽而阳气盛,人就醒了。……阴气盛而阳气虚,阴气运行快速,阳气运行缓慢,甚至阴气过盛,阳气衰微,所以造成哀叹。……哀叹是由于阴盛阳衰。9 《黄帝内经·灵枢·五乱第三十四》黄帝说:怎样是逆乱的反常情况呢?岐伯说:清的营气本在阴分,浊的卫气本在阳分,营气在脉内顺脉而行,卫气在脉外与脉逆行。如果清浊之气受邪气犯而乱于胸中的,就叫做“大悗”。10 《黄帝内经·灵枢·五癃津液别第三十六》如果阴阳不能调和,则使液下溢于阴窍,髓液也同时减少,流泄过度使真阴虚,虚则发现腰背疼痛,胫部酸软。如果阴阳气道不通,则四海闭塞……。11 《黄帝内经·灵枢·行针第六十七》岐伯说:重阳的人,其精神易于激动,针刺时得气很快。黄帝问:什么叫做重阳之人呢?岐伯说:重阳之人,富于感情,就像火一样炽热,性情高傲不屈人下,说话爽朗流利,走路趾高气扬,心肺二脏之气有余,阳气滑利充盛而激扬发越,所以精神易于激动而针后得气很快。12 《黄帝内经·灵枢·邪客第七十一》卫气是求谷所化的悍气,流动迅猛滑利,首先行于四肢的分肉、皮肤之间,运行不息。白天出表,夜间入里,常以足少阴肾经为起点,循行于五藏六府。今就病理来说,若有邪气逆乱于五藏六府,就会迫使卫气只能行于阳分,而不得入于阴分。由于卫气仅行于阳分,便使在表的阳气偏盛,阳气偏盛使阳蹯脉气充塞;卫气不得入通于阴分,而形成阴虚,所以不能闭目入睡了。13 《黄帝内经·灵枢·刺节真邪第七十五》阴气不足会产生内热,阳气有余会发生外热,两热相搏结,则热甚有如怀抱炭火一样,连衣被等绵帛之物都怕接近,更不敢叫人靠近其身体,甚至连坐席也因怕热而不敢挨近,由于腠理闭塞,不得出汗,热邪不能外散,以致舌焦、唇搞、肌肉枯瘦、咽喉干燥,这时一心想喝水,并不计较饮食的好坏。……阳邪偏胜的就会现出热象,阴邪偏胜的就会出现寒象。14 《黄帝内经·灵枢·九针论篇第七十八》五藏有阴阳之分,其发病的部位和季节各有不同:肾为阴藏而主骨,发病也多在骨骼;心为阳藏而主血脉,发病也多在血脉;饮食五味伤脾,发病多为精气不足;阳虚而病,多发于冬季;阴虚而病,往往发于夏季。这叫做五发。邪扰五藏的病变:阳邪入于阳分,使阳盛热极,则发为狂;阴邪入于阴分,使血脉凝涩,则发生痹证;邪入于阳,邪气辗转搏结于上,就发为头部疾患;邪入于五藏阴经,辗转而不去,就会导致音哑;阳气敛降,入于阴分,其病态多静;阳气上逆,由阴出阳,其病态激动好怒。15 《黄帝内经·灵枢·大惑论第八十》黄帝说:人病不能安卧,是什么原因形成的?岐伯说:这是卫气不能入于阴分,而经常滞留于阳分的缘故。稽留在阳分则阳气甚,阳气甚使阳蹻脉的脉气偏盛,不得入阴分则阴分虚,因此不能闭目入睡。黄帝说:有瘸闭目而不想看东西,是什么原因形成的?岐伯说:这是卫气稽留在阴分,而不能运行于阳分的缘故。稽留在阴分则阴盛,阴气盛使阴脉盈满,不行干阳分则阳分气虚,所以闭目而不张。黄帝说:有人时常要睡眠,是什么原因形成的?岐伯说:由于这种人肠胃宽大,皮肤涩滞,肌肉不滑利的缘故。肠胃大则使卫气停留的时间长,皮肤涩滞则肌肉不滑利,卫气的运行就迟缓。卫气是白天行于阳分,夜间行于阴分的,所以卫气在阳分行尽就要睡眠,在阴分行尽就醒了。因此,肠胃大,卫气稽留过久;皮肤涩滞,分肉不滑利而卫气运行缓慢。停留在阴分的时间长,卫气不能如常运行而达于阳分,则使两眼闭而多睡。
(五)经典原著《难经》1 《难经·五十一难》……府者阳也,阳病欲得寒,又欲见人;藏者阴也,阴病欲得温,又欲闭户独处,恶闻人声。故以别知藏府之病也。2 《难经·五十五难》五十五难曰:病有积有聚,何以别之?然,积者,阴气也;聚者,阳气也。故阴沉而伏,阳浮而动。气之所积名曰积,气之所聚名曰聚。故积者,五藏所生;聚者,六府所成也。积者阴气也,其始发有常处,其痛不离其部,上下有所终始,左右有所穷处。聚者阳气也,其始发无根本,上下无所留止,其痛无常处,谓之聚。故以是别知积聚也。
(六) 经典原著《难经》的白话解释1 《难经·五十一难》府属于阳,阳病则喜欢寒凉,又愿意见人;藏属于阴,阴病则喜欢温热,而喜欢闭门独处,厌恶听到人们的声音。根据这些来辨别是藏病还是府病。2 《难经·五十五难》五十五问:积和聚两种病证如何鉴别?答:积属于阴血的病证,聚属于阳气病证。故属阴血的积证沉静而内伏,属阳气的聚证浮散而动摇。因内伏有形的阴血瘀积所致的,称为积;由无形的阳气聚合所致的,称为聚。所以积是由属阴的五藏所生;聚是由属阳的五府所成。积性质属阴,其病变位置固定,痛有定处,触之有形且边界清楚;聚性质属阳,其病变没有一定的形质,游走不定,痛无定处。根据这些临床表现来鉴别积和聚。
(七)经典原著《伤寒论》1 《伤寒论·辨证脉法第一》若阳气前绝,阴气后竭者,其人死,身色必青;阴气前绝,阳气后竭者,其人死,身色必赤,腋下温,心下热也。中焦不治,胃气上冲,脾气不转,胃中为浊,荣卫不通,血凝不流……若阴气前通者,阳气厥微,阴无所使,客气内入,嚏而出之……阴阳俱厥,脾气孤弱,五液注下。2 《伤寒论·平脉法第二》……寸脉下不至关,为阳绝;尺脉上不至关,为阴绝,此皆不治,决死也。3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第五》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4 《伤寒论·辨可下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一》伤寒六七日不利,便发热而利,其人汗出不止者,死,有阴无阳故也。
(八)经典原著《伤寒论》白话解释1 《伤寒论·辨证脉法第一》如果阳气断绝在前,阴气衰竭在后,这人死的时候身体的颜色是青的;而阴气断绝在前,阳气衰竭在后,则这个人死时的颜色是赤的,并有府下余温和心下热等情况。2 《伤寒论·平脉法第二》脉诊时,脉的跳动从“寸”的这一头起到不了“关”的位置,为阳绝;从“尺”的那一头算起到不了“关”的位置,为阴绝,这两种都是“不治之症”,预后多不良。3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第五》生病时有畏冷发热的症状,这是阳邪所引起的;没有发热只畏冷的,是阴邪所引起的。阳邪所引起的,一般来说七天左右康愈;阴邪所引起的一般在六天左右康愈。这是因为阳数为七,阴数为六的原因。4 《伤寒论·辨可下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一》伤寒病手足凉,六七日未泄泻,即发热而泄泻者,主生。其人出汗,泄泻不止者主死。因为只有里寒无表热的原故。
(九)经典原著《金匮要略》1 《金匮要略·脉府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问曰:阳病十八,何谓也?师曰:头痛,项、腰、脊、臂、脚掣痛。阴病十八,何谓也?师曰:咳,上气,喘,哕,咽,肠鸣,胀满,心痛,拘急。2 《金匮要略·五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心气虚者……阴气衰者为癫,阳气衰者为狂。3 《金匮要略·辨霍乱病脉证并治第十三》……阳气不通即身冷,阴气不通即骨疼;阳前通则恶寒,阴前通则痹不仁,阴阳相得,其气乃行,大气一转,其气乃散;实则失气,虚则遗尿,名曰气分。4 《金匮要略·妇人产后病脉证治第二十一》产妇郁冒……冒家欲解,必大汗出。以血虚下厥,孤阳上出,故头汗出。所以产妇喜汗出者,亡阴血虚,和气独盛,故当汗出,阴阳乃复。
(十)经典原著《金匮要略》白话解释1 《金匮要略·脉府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问说:阳病十八,指的是什么?师说:“头痛、项、腰、脊、臂、脚掣痛。阴病十八,指的是什么?师说:咳嗽、上气、喘息、干呕、咽、肠鸣、胀满、心痛、拘急。2 《金匮要略·五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心气虚的人……阴气虚衰的人为癫,阳气虚衰的人为狂。3 《金匮要略·辨霍乱病脉证并治第十三》寒邪传膀胱,荣卫皆衰卫不能温分肉则身寒,荣血不能濡筋骨则骨痛,卫不通则恶寒,荣血不通则麻痹不仁,荣卫和合相得,其荣卫则正常行事,荣卫同传,其邪气散去,热实则传矢气,虚寒则遗尿,病名叫气分。4 《金匮要略·妇人产后病脉证治第二十一》新产妇病郁冒……郁冒病者欲解,必须大出汗,由于血虚下厥,卫能上出,故只头出汗,产妇所以好出汗,是失荣血,荣血虚,卫能独盛,必当出汗,荣卫和合则恢复。
(十一)经典原著《脉经》1 《脉经·第三卷·肺大肠第四》阳当陷而不陷,阴当升而不升,为邪所中。阳中邪则卷,阴中邪则紧,卷则恶寒,紧则为栗,寒栗相薄,故名曰疟。弱则发热,浮乃汗出。旦中旦发,暮中暮发。2 《脉经·第七卷·病不可水证第十四》寸口脉濡而弱……藏气衰微,胸中苦烦,此非结热,而反薄居水渍布,冷铫贴之,阳气遂微,诸腑无所依,阴脉凝聚,结在心下,而不肯移,胃中虚冷,水谷不化,小便纵通,复不能多,微则可救,聚寒心下,当奈何也。热病,所谓阳附阴者,腰以下至足热,腰以上寒,阴气下争,还心腹满者,死。所谓阴附阳者,腰以上至头热,腰以下寒,阳气上争,还得汗者,生。热病三、四日,脉不喘,其动均者,身虽烦热,今自得汗,生。传曰:始府入藏,终阴复还阳,故得汗。热病七、八日,脉不喘,其动均者,生。微热在阳不入阴,今自汗也。3 《脉经·第九卷·平妊娠胎动血分水吐下腹痛证第二》师曰:寸口脉洪而涩,洪则为气,涩则为血。气动丹田,其形即温。涩在于下,胎冷若冰。阳气胎活,阴气必终。欲别阴阳,其下必僵。假令阳终,畜然若杯。问曰:妇人妊娠三月,师脉之,言此妇人非躯,今月经当下。其脉何类?何以别之?师曰:寸口脉,卫浮而大,荣反而弱,浮大则气强,反弱则少血,孤阳独呼,阴不能吸,二气不停,卫降荣竭,阴为积寒,阳为聚热,阳盛不润,经络不足,阴虚阳往,故令少血。时发洒淅,咽燥汗出,或溲稠数,多唾涎沫,此令重虚,津液漏泄,故知非躯,蓄烦满洫,月察一经,三月一来,阴盛则泻,名曰居经。
(十二)经典原著《脉经》白话解释1 《脉经·第三卷·肺大肠第四》等热当下降而不下降,寒当升而不升,这是为邪所中造成的。卫能中邪则体蜷曲,荣血中邪而体紧,蜷曲则表明恶寒,体紧则表明已战慄,恶寒与战慄相迫,故名叫疟。脉弱则身发热,脉浮则汗出,朝中朝发,晚中晚发。2 《脉经·第七卷·病不可水证第十四》等寸口脉软而弱……脾功能衰微,胸中苦热,此非热结,而反用凉水浸布贴心口下,卫能成微,寒气凝聚,结在心口下,而不肯外移,胃中虚冷,水谷不化,小便顺通,聚寒心口下,胃寒,当温之。……热病,所阳附阴的,是腰以下至足热,即腰以下为阳,腰以上为寒,腰以上为阴,上阴下阳,称阳附阴,阴气争下,反使下寒心腹满者主死。所谓阴附阳者,腰以上至头均热,即腰以上为阳,腰以下寒,即腰以下为阴,上阳下阴,称阴附阳,阳气于上而争下,反得汗者热去主生。……热病已三四天,脉不喘,其跳动均匀的,身虽然烦热,仍可能自然得汗,主生。热病已七八日,脉不喘,其跳动均匀的的,主生。微热在府不入藏,津未大伤,因此可以得到自汗而主生。3 《脉经·第九卷·平妊娠胎动血分水吐下腹痛证第二》师说:寸部的脉洪而涩,洪则应卫能,涩则应荣血,卫能动丹田,其形则温胎。涩寒在于下焦,使胎寒如冰。温则胎活,寒则胎必死。欲分别寒热,如寒则知其下焦,两腿必有强直之感,假使因寒胎死,死胎如水杯。……妇人妊娠已三个月。问:一妇人怀疑已经怀孕三个月,师脉诊后说:此妇人不是有孕,今月经当下。这脉是什么种类?应如何区别它?师答:寸部的脉,卫能应浮大,荣血反而弱,浮大则应卫能强,反弱则应荣血少,顾卫能强,如独呼出,荣血少如不能吸入,荣卫如气出入不停,如果卫能由强而降弱,荣血由少而至尽,荣血少应积塞,卫能强应聚热,热盛不润泽,寒盛如经络荣血不足,里寒表热,故使荣血少,有时发生哆嗦恶寒,咽干燥出汗,或者尿频数,多唾多涎咪,因此使之重虚,津液漏泄,故知不是受孕,积血滞渠,月供一次经血,三个月一来,经血盛则下泻,名叫居经。
(十三)经典原著《中藏经》1 《中藏经·阴阳大要调神论第二》阳病则旦静,阴病则夜宁。阴阳运动,得时而行。阳虚则暮乱,阴虚则朝争。朝暮交错,其气厥横。2 《中藏经·阳逆论第四》暴壅塞,忽喘促,四肢不收,二腑不利,耳聋目盲,咽干口焦,舌生疮,鼻流清涕,颊赤心烦,头昏脑重,双睛似火。一身如烧,素不能者乍能,素不欲者乍欲,登高歌笑,弃衣奔走,狂言妄语,不辨亲疏,发躁无度,饮水不休,胸隔膨胀,腹与胁满闷,背疽肉烂,烦溃消中,食不入胃,水不穿肠,骤肿暴满,叫呼昏冒,不省人事,疼痛不知去处,此人之阳厥也。3 《中藏经·阴厥论第五》暴哑卒寒,一身拘急,四肢拳挛,唇青面黑,目直口噤,心腹满痛,头颔摇鼓,腰脚沉重,语言蹇涩,上吐下泻,左右不仁,大小便活,吞吐酸渌,悲忧惨戚,喜怒无常者,此人之阴厥也。4 《中藏经·寒热论第七》人之寒热往来者,其病何也?此乃阴阳相胜也。阳不足则先寒后热,阴不足则先热后寒。又上盛则发热,下盛则发寒。皮寒而燥者阳不足,皮热而燥者阴不足。皮寒而寒者阴盛也,皮热而热者阳盛也。发热于下,则阴中之阳邪也;发热于上,则阳中之阳邪也。寒起于上,则阳中之阴邪也;寒起于下,则阴中之阴邪也。寒而颊赤多言者,阳中之阴邪也。热而面青多言者,阴中之阳邪也;寒而面青多言者,阴中之阴邪也。若不言者,不可治也。天地者,人之父母也;阴阳者,人之根本也。未有不从天地阴阳者也。从者生,逆者死。寒之又寒者死,热之又热者生。《金匮大要论》云:夜发寒者从,夜发热者逆,昼发热者从,昼发寒者逆。从逆之兆,亦在乎审明。5 《中藏经·脉病外内证决论第十二》大凡阳病阴证,阴病阳证,身瘦脉大,肥人脉衰,上下交变,阴阳颠倒,冷热相乘,皆属不吉。6 《中藏经·水法有六论第十五》病起于六府者,阳之系也。阳之发也,或上或下,或内或外,或蓄在中。行之极也……7 《中藏经·火法有五论第十六》病起于五藏者,皆阴之属也。阴之盛也,阳必不足;阳之盛也,阴必不盈。故前论云:阳不足则助之以火精,阴不足则济之以水母者是也。8 《中藏经·论肺藏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之法第二十八》又,阳气上而不降,燔于肺,肺自结邪,胀满,喘急,狂言,瞑目,非常所说而口鼻张,大小便头俱胀,饮水无度,此因热伤于肺,肺化为血,不可治,则半岁死。9 《中藏经·论痈疽肿第四十一》……发于下者,阴中之毒也;发于上者,阳中之毒也……上曰从,下曰逆。发于上者得之速,发于下者得之缓……10 《中藏经·察声色形证决死法第四十九》阴阳俱绝,目眶陷者死。阳绝阴结,精神恍惚,撮空裂衣者死。阴阳俱闭,失音者死。
(十四)经典原著《中藏经》白话解释1 《中藏经·阴阳大要调神论第二》阳邪引起的病在白天比较安静,阴邪引起的病则在黑夜比较安宁。阴阳的运动,依照一定的时间。阳虚的往往在傍晚发作,阴虚的则在早上发生。早晚交替不定的,其气逆横。2 《中藏经·阳逆论第四》疾病中忽然发生的大量痰液壅塞,气喘气促,四肢无主,大小便不利,耳听不清,眼不明,咽干口燥,舌生,鼻流清涕,颊部红,心烦,头昏脑重,二眼发红。全身发热,精神错乱,产生不自主的动作与行为,如登高唱歌发笑,脱衣奔走,胡言乱语,不辨亲疏,发燥无度,饮水不停,胸隔胀满,腹与胁滞闷,背疽肉烂,内心焦烦,食物入胃即吐,大便燥结,骤胀暴满,叫呼昏昌,不省人事,疼痛不知去处,这是“热厥”的病证。3 《中藏经·阴厥论第五》疾病中突然发生声音嘶哑、恶寒、全身挛急、手足痉挛、唇色青紫、面色黑、眼睛发呆、牙关紧闭,胸腹满痛,头颔摇动,腰脚沉重,语言困难,上吐下泻,左右不仁,大小便失禁,吐酸渌,悲状修戚,喜怒无常的病人,这是阳亏精损,导致的四肢厥逆的“阴厥”病证。4 《中藏经·寒热论第七》人生病时产生畏冷发热反复不停的是属于那种病?这是阴阳相胜的原因。阳不足的多先寒后热,阴不足的则先热后寒。邪气主要侵犯人体的上部,多发热,侵犯下部则畏寒。皮肤寒冷而干燥的病人是阳不足,皮肤热而干燥的病人是阴不足。皮肤冷而畏寒的病人是阴邪盛;皮肤热而发热的病人是阳邪盛。病人的发热在人体的下部是阴中的阳邪,发热在人体的上部是阳中阳邪。人体上部的寒邪是阳中阴邪;人体下部的寒邪是阴中的阴邪。畏寒而面颊赤多言的人,是阳中的阴邪。发热而面色青多言的,是阴中的阳邪;畏寒而面色青多言的,是阴中的阴邪。若寒热往来,而舌关紧闭无法言语的病人,是很难治的危重病人。……天地的伟大,就象是生我养我的父母;阴阳是人的根本。人不可能没有天地和阴阳。顺从的生,逆反的死。寒之又寒的人主死,热之又热的人主生。《金匮大要论》说:病人在夜晚畏寒是“顺证”,夜晚发热是“逆证”。白天发热是“顺证”,白天畏寒是“逆证”。顺逆的关系就可以明白了。5 《中藏经·脉病外内证决论第十二》凡阳病的出现阴证,阴病的出现阳证,身瘦的出现脉大,肥的人出现脉衰,上下变化,阴阳颠倒,寒热交替,都是疾病中的不正常的表现。6 《中藏经·水法有六论第十五》病起于六府的,属阳。7 《中藏经·火法有五论第十六》病起于五藏的,属阴……阴的过充,阳必会不足;阳的太盛,阴必会不满。因此前论说;阳不足应助以“火精”,阴不足则助以“水母”。8 《中藏经·论肺藏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之法第二十八》阳邪之气上升,侵犯到肺,肺有了邪气,就产生胀满,喘急、狂言、瞑目;口鼻翼扇动,大小便失常,饮水无度等,肺为热邪所伤的证候,“肺化为血”,其治疗的预后不良。9 《中藏经·论痈疽肿第四十一》邪发下者是阴邪;发于上者是阳邪……上部的阳邪是顺证,下部的阳邪是逆证。发生在人体上部的邪气其疾病的发展过程快速,发生在人体下部的邪气其疾病发展过程较慢。10 《中藏经·察声色形证决死法第四十九》阴阳之气都断绝了,目眶凹陷的病人预后不良。……阳气绝阴气结的人,其精神恍惚,甚至产生手足不自主运动,以致撕裂衣服的病人,预后不良。阴阳之气俱无,无法语言者预后不良。
三 阴阳与诊治(一)经典原著《黄帝内经·素问》1 《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审其阴阳,以别柔刚,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定其血气,各守其乡……”2 《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别论篇第七》黄帝问曰:人有四经十二从,何谓?岐伯对曰:四经在四时,十二从应十二月,十二月应十二脉。脉有阴阳,知阳者知阴,知阴者知阳。凡阳有五,五五二十五阳。所谓阴者,真藏也,见则为败,败必死也。所谓阳者,胃脘之阳也。别于阳者,知病处也;别于阴者,知死生之期。三阳在头,三阴在手,所谓一也。别于阳者,知病忌时;别于阴者,知死生之期。谨熟阴阳,无与众谋。所谓阴阳者,去者为阴,至者为阳;静者为阴,动者为阳;迟者为阴,数者为阳。3 《黄帝内经·素问·玉版论要篇第十五》容色见上下左右,各在其要。其色见浅者,汤液主治,十日已;其见深者,必齐主治,二十一日已;其见大深者,醪酒主治,百日已;色夭面脱,不治,百日尽已,脉短气绝死,病温虚甚死。色见上下左右,各在其要,上为逆;下为从。女子右为逆,左为从。男子左为逆,右为从。易,重阳死,重阴死。4 《黄帝内经·素问·脉要精微论篇第十七》岐伯曰:反四时者,有余为精,不足为消。应太过,不足为精,应不足,有余为消。阴阳不相应,病名曰关格。帝曰:脉其四时动奈何?知病之所在奈何?知病之所变奈何?知病乍在内奈何?知病乍在外奈何?请问此五者,可得闻乎?岐伯曰:请言其与天运转大也。万物之外,六合之内,天地之变,阴阳之应,彼春之暖,为夏之暑,彼秋之忿,为冬之怒,四变之动,脉与之上下,以春应中规,夏应中矩,秋应中衡,冬应中权。是故冬至四十五日,阳气微上,阴气微下;夏至四十五日,阴气微上,阳气微下。阴阳有时,与脉为期,期而相失,知脉所分,分之有期,故知死时。微妙在脉,不可不察,察之有纪,从阴阳始,始之有经,从五行生,生之有度,四时为宜,补泻勿失,与天地如一,得一之情,以知死生。是故声合五音,色合五行,脉合阴阳。是知阴盛则梦涉大水恐惧,阳盛则梦大火燔灼,阴阳俱盛则梦相杀毁伤,上盛则梦飞,下盛则梦堕,甚饱则梦予,甚饥则梦取,肝气盛则梦怒,肺气盛则梦哭,短虫多则梦聚众,长虫多则梦相击毁伤。5 《黄帝内经·素问·平人气象论篇第十八》脉从阴阳,病易已;脉逆阴阳,病难已。6 《黄帝内经·素问·三部九候论篇第二十》……九候之脉,皆沉细悬绝者为阴,主冬……盛躁喘数者为阳,主夏……7 《黄帝内经·素问·经脉别论篇第二十一》太阳藏独至,厥喘虚气逆,是阴不足阳有余也,表里当俱泻,取之下俞。阳明脏独至,是阳气重并也,当泻阳补阴,取之下俞。少阳藏独至,是厥气也,跷前卒大,取之下俞。少阳独至者,一阳之过也。太阴藏搏者,用心省真,五脉气少,胃气不平,三阴也,宜治其下俞,补阳泻阴。一阳独啸,少阳厥也。阳并于上,四脉争张,气归于肾,宜治其经络,泻阳补阴。一阴至,厥阴之治也。真虚心,厥气留薄,发为白汗,调食和药,治在下俞。8 《黄帝内经·素问·通评虚实论篇第二十八》……络满经虚,灸阴刺阳,经满络虚,刺阴灸阳。9 《黄帝内经·素问·疟论篇第三十五》帝曰:善。攻之奈何?早晏何如?岐伯曰:疟之且发也,阴阳之且移也,必从四末始也。阳已伤,阴从之,故先其时坚束其处,令邪气不得入,阴气不得出,审候见之,在孙络盛坚而血者皆取之,此真往而未得并者也。10 《黄帝内经·素问·五常政大论篇第七十》帝曰:善。一州之气,生化寿夭不同,其故何也?岐伯曰:高下之理,地势使然也。崇高则阴气治之,污下则阳气治之,阳胜者先天,阴胜者后天,此地理之常,生化之道也。帝曰:其有寿夭乎?岐伯曰:高者其气寿,下者其气夭,地之小大异也,小者小异,大者大异。故治病者,必明天道地理,阴阳更胜,气之先后,人之寿夭,生化之期,乃可以知人之形气矣。11 《黄帝内经·素问·玉真要大论篇第七十四》……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咸味涌泄为阴,淡味渗泄为阳。12 《黄帝内经·素问·著至教论篇第七十五》……阳言不别,阴言不理……13 《黄帝内经·素问·微四失论篇第七十八》诊不知阴阳逆从之理,此治之一失矣。
(二)经典原著《黄帝内经·素问》白话解释1 《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观察病在阴在阳,来决定当用柔剂还是用刚剂。病在阳的,也可以治其阴;病在阴的,也可以治其阳。辩明病在气在血更防及血病,再伤及气,引起气病再及血。2 《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别论篇第七》黄帝问道:“人有四经、十二从,讲的是什么呢?”岐伯答说:“四经,是指与四时相应的正常脉象,十二从,是指与十二月相应的十二经脉。“脉是有阴有阳的,知道其阳脉,就必知其阴脉,反之,不知其阴脉,也就不知其阳脉。阳脉有5种,但五时之中五藏的阳脉各不相同,因此成为25种阳脉。所谓阴脉就是五藏真气呈败露之象的真脏脉,如果此败象显现了出来,那就一定要死了。所谓阳脉,就是有胃气的冲和之脉。能够辨别阳脉,就可知道病的所在部位;能辨此脉,就可以判断病者的死期。要了解三阳经的虚实,须诊察人迎;要了解三阳经的虚实,须诊察寸口。两者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只要了解阴脉和阳脉,在临症时,就不致于疑而不决了。”“所谓脉象的阴阳,脉往叫做阴,脉来叫做阳,脉静叫做阴,脉动叫做阳;脉慢叫做阴,脉快叫做阳。”3 《黄帝内经·素问·玉版论要篇第十五》“面容的五色变化,呈现在鼻部上下左右各部位,要分别察看它的深浅度。容色显露浅的,用五谷汤液调理,大约10天就好了;容色显露深的,就需要服用汤剂治疗,大约21天可好;容色显露太深的,必定要用药酒治疗,这样100天左右才能痊愈。如果色赤,面容削瘦,则为不治之症,百日内必会死掉。此外,病人脉气短促而阳气虚脱的,必死;温热病而阴血虚极的,也必死。”4 《黄帝内经·素问·脉要精微论篇第十七》岐伯说:“人的藏府是应当与四时相应的。如果与四时违背了,那么五藏的精气就会过盛,六府的传化之物会不足;如果相应太过,那么五藏的精气倒会不足;如果相应不足,那么六府的传化之物,倒会有余。如此阴阳不合,病名叫做关格。”黄帝问:“脉象是怎样应四时的变化而变动的呢?从脉诊知道病的所在怎样?从诊脉了解病变是怎样?从诊脉知道病发生在内是怎样?从诊脉知道病发生在外是怎样?这五个问题可以讲给我听吗?”岐伯说:“让我说说这人体的阴阳升降与天地运转头关系吧。万物之外,六合之内,天地之间,自然的变化,阴阳的反应,如春天的舒缓,发展为夏天的气候酷热;秋天得劲急,到冬天的严寒。脉搏的上下往来与这四时的变迁是相应的:春脉之应像中规;夏脉之应像中矩;秋脉之应像中衡,冬脉之应像中权。四时阴阳的情况,冬至—阳生,到45天,阳气微升,阴气微降;夏至—阴生,到45天,阴气微升,阳气微降。这阴阳的升降,是有一定的时间性的,它与脉象变化相一致。假如脉象和四时不相适应,就可从脉象里知道病属于何藏,再依照藏气的盛衰,可以推究出病人的死期。这里的微妙都表现在脉象上,体察应该细心,并根据要领,必须从阴阳开始。阴阳亦有端绪,它是借着五行产生的,并有一定的法则,即以四时的变化为规律。看病时要遵循此规律而不能偏离,将脉象与天地阴阳的变化联系起来考虑。如果真正掌握了其中诀窍,就可以预知生死了。总之,人的声音是与五音(宫、商、角、徵、羽)相适应的,人的气色是与五行相适应的,人的脉象是与天地、四时的阴阳变化相适应的。” “阴气盛,会梦见涉渡大水,就会害怕起来;阳气盛,就会梦见大火焚烧;阴阳俱盛,就会梦见互相残杀;上部盛就会梦见向上飞扬;下部盛就会梦见向下坠落;过于饱,就会梦见给人东西;过于饿了,就会梦见取人东西;肝气盛了就会梦见自己发怒;肺气盛了就会梦见自己号哭;腹内蛲虫多,就会梦众人聚集;腹中蛔虫多,就会梦见与人相斗受伤。5 《黄帝内经·素问·平人气象论篇第十八》脉顺阴阳,病易痊愈;否则病就不易好了。脉与四时相应为顺,即便患病,亦无其它危险;如脉与四时相反及不间藏而传变的,病难愈。6 《黄帝内经·素问·三部九候论篇第二十》九候的脉象,都是沉细弦绝的,为阴,如同冬令一样,这样的病死在半夜。如都是盛疾搏数的,为阳,如同夏令一样。7 《黄帝内经·素问·经脉别论篇第二十一》太阳经脉脉偏盛,就要出现虚气上逆、喘息、等症状。这是阴不足而阳有余的缘故,应该表里都用泻法,取膀胱经的下俞束骨穴和肾经下俞的太谿穴。阳明经脉独盛,是太阳、少阳之气异重于阳明,当用泻阳补阴法治之,应该泻足阳明的陷谷穴,补足太阴的太白穴。少阳经脉独盛,是气厥上逆,因此阳蹻脉前的少阳脉猝然而大,应该取少阳经的临泣穴。少阳经脉独盛,说明少阳太过。太阴经脉鼓搏有力,就要审察确实。如果五藏之一脉均气少,胃气不平和,那是太阴太过的缘过,应该补足阳明的陷谷穴,泻足太阴之太白穴。二阴经脉独盛,这是少阴热厥,虚阳并越于上,心脾肝肺的脉气争张的缘故。病的根源在肾脏,应该治其经络表里,泻足太阳经穴昆仑、络穴飞扬,补足少阴经穴复溜,络穴大钟。如果一阴经脉独盛,是厥阴经脉所主,真气已虚,心酸痛,厥气留止与正气相搏,经常自汗,这就应该通过调节饮食,再配合药物治疗,可用针刺,当取厥阴的太冲穴。8 《黄帝内经·素问·通评虚实论篇第二十八》络满经虚,灸阴刺阳,经满络虚,刺阴灸阳。9 《黄帝内经·素问·疟论篇第三十五》黄帝说:“讲得好!”黄帝问:“疟疾究竟怎样治疗?早晚应如何掌握?”岐伯说:“疟疾将要发作,阴阳也将互相移动,必定是从四肢的末端开始。阳气已被邪伤,阴分随之受到影响,所以阴阳之气还未相并时,以绳索牢固地缚住四肢的末端,使邪气不能入,阴气不能出,两者不能相移;两者不能相移,然后详细观察络脉的情况,若发现孙络坚实充盛而有瘀血时,用针刺放血,这样就会使真气虽往而不能与邪气相并,则疟疾不能发作。”10 《黄帝内经·素问·五常政大论篇第七十》黄帝问:同是一个地区的气侯,而生化寿夭,各有不同,是什么缘故?岐伯道:这是地势高下不同的缘故,由地势差异造成的。地势崇高的地方多寒,属于阴气所治,地势低下的地方多热,属于阳气所治;阳气太过,四时气侯就到得早;阴气太过,四时气侯就到得晚,这就是地理高下与生化迟早关系规律。黄帝道:对寿夭也有关系吗?岐伯说:地势高的地方,因为寒则元气固而多寿;地势低下的地方,因为热则元气泄而多夭。地域小寿夭的差别就小,地域大寿夭的差别就大。因此治病必须懂得天道和地理,阴阳的相胜,气候的先后,人的命长短,生化的时期,才可以了解人的形体和气机。11 《黄帝内经·素问·玉真要大论篇第七十四》辛、甘味的药性是发散的,属阳;酸、苦味的药性是涌泄的属于阴;咸味的药性也是涌泄的,所以属阴,淡味的药性是渗泄的,所以属阳。12 《黄帝内经·素问·著至教论篇第七十五》明白地讲,我还不能分别,隐约地讲,就更不能领会。13 《黄帝内经·素问·微四失论篇第七十八》诊病时不懂得阴阳逆从的道理,这是治疗中的第一种过失。
(三)经典原著《黄帝内经·灵枢》1 《黄帝内经·灵枢·九针十二原第一》……阳中之少阴,肺也,其原出于太渊,太渊二。阳中之太阳,心也,其原出于大陵,大陵二。阴中之少阳,肝也,其原出于太冲,太冲二。阴中之至阴,脾也,其原出于太白,太白二。阴中之太阴,肾也,其原出于太溪,太溪二。膏之原,出于鸠尾,鸠尾一。肓之原,出于脖映,脖映一。凡此十二原者,主治五藏六府之有疾者也。胀取三阳,飧泄取三阴。2 《黄帝内经·灵枢·根结第五》黄帝曰:形气之逆顺奈何?岐伯曰:形气不足,病气有余,是邪胜也,急泻之。形气有余,病气不足,急补之。形气不足,病气不足,此阴阳气俱不足也,不可刺之,刺之则重不足,重不足则阴阳俱竭,血气皆尽,五藏空虚,筋骨髓枯,老者绝灭,壮者不复矣。形气有余,病气有余,此谓阴阳俱有余也,急泻其邪,调其虚实。故曰:有余者泻之,不足者补之,此之谓也。故曰:刺不知逆顺,真邪相搏。满而补之,则阴阳四溢,肠胃充廓,肝肺内膜,阴阳相错。虚而泻之,则经脉空虚,血气竭枯,肠胃辟,皮肤薄著,毛腠夭膲,予之死期。故曰用针之要,在于知调,调阴与阳,精气乃光,合形与气,使神内藏。故曰上工平气,中工乱经,下工绝气危生。故曰下工不可不慎也。必审其五藏变化之病,五脉之应,经络之实虚,皮肤之柔粗,而后取之也。3 《黄帝内经·灵枢·寿夭刚柔第六》……病在阴之阴者,刺阴之荥输,病在阳之阳者,刺阳之合;病在阳之阴者,刺阴之经;病在阴之阳者,刺络脉……无形而痛者,阴之类也。无形而痛者,其阳完而阴伤之也,急治其阴,无攻其阳;有形而不痛者,其阴完而阳伤之也,急治其阳,无攻其阴。4 《黄帝内经·灵枢·终始第九》少气者,脉口、人迎俱少,而不称尺寸也。如是者,则阴阳俱不足,补阳则阴竭,泻阴则阳脱。如是者,可将以甘药,不愈,可饮以至剂。阴盛而阳虚,先补其阳,后泻其阴而和之。阴虚而阳盛,先补其阴,后泻其阳而和之。病痛者阴也,痛而以手按之不得者阴也,深刺之;痒者阳也,浅刺之。病在上者阳也,病在下者阴也。病先起于阴者,先治其阴而后治其阳;病先起于阳者,先治其阳而后治其阴。5 《黄帝内经·灵枢·脉度第十七》五藏不和则七窍不通……阴气太盛,则阳气不能荣也,故曰关。阳气太盛,则阴气弗能荣也,故曰格。阴阳俱盛,不得相荣,故曰关格。关格者,不得尽期而死也。6 《黄帝内经·灵枢·四时气第十九》转筋于阳治其阳,转筋于阴治其阴,皆焠刺之。……持气口人迎……气口候阴,人迎候阳也。7 《黄帝内经·灵枢·寒热嫡第二十一》臂太阴可汗出,足阳明可汗出。故取阴而汗出甚者,止之于阳;取阳而汗出甚者,止之于阴。8 《黄帝内经·灵枢·热病第二十三》痱之为病也……病先起于阳,后入于阴者,先取其阳,后取其阴,浮而取之。热病三日,而气口静、人迎躁者,取之诸阳,五十九剌,以泻其热而出其汗,实其阴以补其不足者。身热甚,阴阳皆静者,勿刺也;其可刺者,急取之,不汗出则泻。所谓勿刺者,有死征也。9 《黄帝内经·灵枢·口问第二十八》……寒气客于皮肤,阴气盛,阳气虚,故为振寒寒栗,补诸阳。10 《黄帝内经·灵枢·胀论第三十五》黄帝曰:何以知藏府之胀也?岐伯曰:阴为藏,阳为府。11 《黄帝内经·灵枢·血络论第三十九》……脉气盛而血虚者,刺之则脱气,脱气则仆。血气俱盛而阴气多者,其血滑,刺之则射;阳气蓄积,久留而不泻者,其血黑以浊,故不能射。新饮而液渗于络,而未合和于血也,故血出而汁别焉;其不新饮者,身中有水,久则为肿。阴气积于阳,其气因于络,故刺之血未出而气先行,故肿。阴阳之气,其新相得而未和合,因而泻之,则阴阳俱脱,表里相离,故脱色面苍苍然。刺之血出多,色不变而烦悗者,刺络而虚经,虚经之属于阴者,阴脱,故烦悗。阴阳相得而合为痹者,此为内溢于经,外注于络,如是者,阴阳俱有余,虽多出血而弗能虚也。12 《黄帝内经·灵枢·阴阳清浊第四十》黄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清者其气滑,浊者其气涩,此气之常也。故刺阳者,深而留之;刺阴者,浅而疾之;清浊相干,以数调之也。13 《黄帝内经·灵枢·阴阳系日月第四十一》黄帝曰:合之于脉,奈何?岐伯曰:寅者,正月之生阳也,主左足之少阳;未者,六月,主右足之少阳;卯者,二月,主左足之太阳;午者,五月,主右足之太阳;辰者,三月,主左足之阳明;巳者,四月,主右足之阳明,此两阳合于前,故曰阳明。申者,七月之生阴也,主右足之少阴;丑者,十二月,主左足之少阴;酉者,八月,主右足之太阴;子者,十一月,主左足之太阴;戌者,九月,主右足之厥阴;亥者,十月,主左足之厥阴,此两阴交尽,故曰厥阴。甲主左手之少阳,己主右手之少阳,乙主左手之太阳,戊主右手之太阳,丙主左手之阳明,丁主右手之阳明,此两火并合,故为阳明。庚主右手之少阴,癸主左手之少阴,辛主右手之太阴,壬主左手之太阴。14 《黄帝内经·灵枢·外揣第四十五》……窘乎哉!昭昭之明不可蔽。其不可蔽,不失阴阳也。合而察之,切而验之,见而得之,若清水明镜之不失其形也。五音不彰,五色不明,五藏波荡,若是则内外相袭,若鼓之应桴,响之应声,影之似形。故远者司外揣内,近者司内揣外,是谓阴阳之极,天地之盖……15 《黄帝内经·灵枢·五色第四十九》病生于内者,先治其阴,后治其阳,反者益甚;其病生于阳者,先治其外,后治其内,反者益甚。其脉滑大以代而长者,病从外来,目有所见,志有所恶,此阳气之并也,可变而已。……用阴和阳,用阳和阴,当明部分,万举万当。能别左右,是谓大道。男女异位,故曰阴阳。16 《黄帝内经·灵枢·动输第六十二》故阴阳上下,其动也若一。故阳病而阳脉小者为逆,阴病而阴脉大者为逆。故阴阳俱静俱动若引绳,相倾者病。17 《黄帝内经·灵枢·行针第六十七》岐伯曰:重阳之人,其神易动,其气易往也。黄帝日:何谓重阳之人?岐伯曰:重阳之人,熇熇蒿蒿,言语善疾,举足善高,心肺之藏气有余,阳气滑盛而扬,故神动而气先行。黄帝曰:其气与针相逢奈何?岐伯曰:阴阳和调而血气淖泽滑利,故针入而气出,疾而相逢也。黄帝曰:针已出而气独行者,何气使然?岐伯曰:其阴气多而阳气少。阴气沉而阳气浮,沉者内藏,故针已出,气乃随其后,故独行也。黄帝曰:数刺乃知,何气使然?岐伯曰:此人之多阴而少阳,其气沉而气往难,故数刺乃知也。18 《黄帝内经·灵枢·通天第七十二》黄帝曰:治人之五态奈何?少师曰:太阴之人,多阴而无阳,其阴血浊,其卫气涩,阴阳不和,缓筋而厚皮,不之疾泻,不能移之。少阴之人,多阴而少阳,小胃而大肠,六府不调,其阳明脉小,而太阳脉大,必审而调之,其血易脱,其气易败也。太阳之人,多阳而少阴,必谨调之,无脱其阴,而泻其阳,阳重脱者易狂,阴阳皆脱者,暴死不知人也。少阳之人,多阳而少阴,经小而络大,血在中而气在外,实阴而虚阳,独泻其络脉则强,气脱而疾,中气不足,病不起也。阴阳和平之人,其阴阳之气和,血脉调。宜谨诊其阴阳,视其邪正,安其容仪,审有余不足,盛则泻之,虚则补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此所以调阴阳、别五态之人者也。19 《黄帝内经·灵枢·刺节真邪第七十五》阴阳者,寒暑也,热则滋雨而在上,根荄少汁。人气在外,皮肤缓,腠理开,血气减,汗大泄,肉淖泽。寒则地冻水冰,人气在中,皮肤致,腠理闭,汗不出,血气强,肉坚涩。当是之时,善行水者,不能往冰;善穿地者,不能凿冻。善用针者,亦不能取四厥。血脉凝结,坚搏不往来者,亦未可即柔。故行水者,必待天温冰释,冻解,而后水可行,地可穿也。人脉犹是也。治厥者,必先熨调和其经,掌与腋、肘与脚、项与脊以调之,火气已通,血脉乃行,然后视其病,脉淖泽者,刺而平之,坚紧者,破而散之,气下乃止……20 《黄帝内经·灵枢·卫气行第七十六》谨候其时,病可与期……在于三阳,必候其气在于阳而刺之;病在于三阴,必候其气在阴分而刺之。
(四)经典原著《黄帝内经·灵枢》白话解释1 《黄帝内经·灵枢·九针十二原第一》肺属阳中之少阴,它的原穴是太渊,太渊左右共二穴。心属阳中之太阳,它的原穴是大陵,大陵左右共二穴。肝属阴中之少阳,它的原穴是太冲,太冲左右共二穴。脾属阴中之至阴,它的原穴是太白,太白左右共二穴。肾属阴中之太阴,它的原穴是太溪,太溪左右共二穴。膏的原穴,是任脉经的鸠尾,鸠尾一穴。肓的原穴,是脐下的气海,气海一穴。以上五藏的原穴各有二穴,加膏、肓两原穴,共计十二原穴,以通藏府表里之气,所以能治五藏六府之病。大凡酸胀病,可取足三阳经的腧穴;飧泄病,可取足三阴经的腧穴治疗。2 《黄帝内经·灵枢·根结第五》黄帝说:人形体与气的顺逆情况怎样?岐伯说:“如外气似不足,而病气显现有余的,是邪偏胜,应该急泻其邪。如外形气似有余,而病时正气显现不足的,应该急补其正。如外形显现虚弱,病时正气显现不足,这是阴阳表里都不足,不宜用刺治法,如用针治,则使其更衰弱,而阴阳表里的血气都将枯靖,五脏空虚,筋骨精髓枯槁。老年人固然会死亡,就是壮年人也难以康复了。如外形正气充足,病气也有余,这是阴阳表里都有余,可先泻去其邪,而后根据各经的虚实进行调治。所以说:运用针治如果不懂得经脉循行的逆顺,真气与邪气斗争情况,遇实证而用补法,可使阴阳表里之邪气弥漫,充斥于肠胃,撑胀于肝肺,则阴阳表里的正气错乱;遇虚证而用泻法,可使经脉空虚,血气枯竭,肠胃气虚而致皱叠,肌肉消瘦而致皮肤萎缩缺乏弹性,毫毛腠理枯折而憔悴,那就预计其离死期不远了。因此说:用针治病的要点,在于懂得调节阴阳盛衰。调节阴阳,才能使精气充足,形体与气的活动,内外统一,神气内藏而不泄散。所以说:“技术高明的医生,能调节阴阳之气,使之归于正常的平衡状态,技术一般的医生,可能造成经脉之气血运行逆乱,技术低劣的医生,往往造成精气耗绝而危及生命。所以说:技术底劣的医生是不可不特别谨慎的。运用针治法,必定要仔细审察五藏病情的变化情况,四时五藏脉象的相应情况,以及经络的虚实,皮肉的柔脆或坚实,然后才能进行治疗。3 《黄帝内经·灵枢·寿夭刚柔第六》病在阴中之阴的五藏,可刺阴经的荥穴和输穴;病在阳中之阳的皮肤,可刺阳经的合穴;病在阳中之阴的筋骨,可刺阴经的经穴;病在阴中之阳的六府,可刺络穴。因此,疾病的性质由于发病部位不同而异,病在体表,由于外感邪气引起的属阳,称为“风”;病在体内,由于病邪在内,使气血阴滞不畅的属阴,称为“痹”;如果表里阴阳俱病的,称为“风痹”。再从疾病的症状来分析,如果有外在形体的症状而没有内藏疼痛症状的,多属于阳证;没有外在形体的症状而见有内藏疼痛症状的,多属于阴证。由于体表无病而内藏受伤,当速治其里,不要误治其表;由于内藏无病而体表受伤的,当速治其表,不要误治其里。4 《黄帝内经·灵枢·终始第九》正气虚弱的人,脉口和人迎的脉气都短少而不及尺寸。像这种情况,是阴阳都虚的征象。这种阴阳两虚的病人,用针治疗时,如偏于补阳,会使阴竭,如偏于泻阴,就会使阳无所依而外脱。在这样的情况下,唯有给予甘味的补药,不可给予剧烈的药剂。……阴脉盛大而阳脉虚弱的病证,当先补阳脉之正气,后泻阴脉之邪气,使阴有余阳不足得到调和;阴脉虚弱而阳脉盛大的病证,当先补阴脉之正气,后泻阳脉之邪气,使阴不足阳有余得到调和。……疼痛多属阴,痛而用手按不到的阴邪,应当深刺。瘙痒属阳,应当浅刺。病在上部的多属阳,病在下部的多属阴。疾病先从阴经开始的,当先治其阴经而后治其阳经;疾瘸先从阳经开始的,当先治其阳经而后治其阴经。5 《黄帝内经· 灵枢·脉度第十七》如果五藏之气不调和,则七窍的功能就要失常……阴大盛,则阳气不能营运于内,所以称为“关”;阳气太盛,则阴气不能营运于外,所以称为“格”,阴阳之气都盛,不能互相营运,则叫做“关格”。见到“关格”的症状,就不能尽享天年而死亡了。6 《黄帝内经·灵枢·四时气第十九》四肢外侧转筋,应治阳经;四肢内侧转筋,应治阴经,都可以用火针粹刺……是诊气口与人迎之脉……这就是所谓气口是候阴分的,人迎是候阳分的。7 《黄帝内经·灵枢·寒热嫡第二十一》手太阴经的病可以发汗,足阳明经的病也可以发汗。如果取阴经的穴位用泻法,而汗出过多时,可取阳经的穴位用补法来止汗;取阳经的穴位用泻法而汗出过多时,可取阴经的穴位用补法来止汗。8 《黄帝内经·灵枢·热病第二十三》痱病……其病如果是先从阳分起始而后转入阴分的,应先治阳分,而后再治阴分,用浅刺的方法。热病已经三天,气口的脉象静而不变,人迎的脉象躁扰不宁,应当取治于各阻经,在治疗热病的五十九个腧穴中选穴,以泻其热邪发其汗,并充实三阴经,以补阴分的不足。如果身热很甚,但人迎、气口的脉象都沉静,就是脉证不符的坏证,不可用针刺;对于可针刺暗的病证,应立即施治,即使不得汗出,邪热也会外泄。所以吁勿刺的缘故,因见有脉证不符的死亡的征象。9 《黄帝内经·灵枢·口问第二十八》由于寒邪侵入皮肤,阴寒之邪偏盛,体表阳气偏虚,所以出现发冷,战栗的症状。治疗时,应柔用温补各阳经的方法。10 《黄帝内经·灵枢·胀论第三十五》如何鉴别藏胀与府胀呢?岐伯说:病在阴分属于藏,病在阳分属于府。11 《黄帝内经·灵枢·血络论第三十九》脉内的气偏盛而血偏虚的,所以刺时容易脱气,气脱就会神昏而仆倒;血气虽然并盛而阴气较多的,它的血行滑疾,所以刺时血向外喷射。阳气积蓄于络脉之内,停留已久而不能外泄,以致血色变黑而质厚浊,所以不能射;刚刚喝了汤水所变化的液汁渗入于络脉,还没有完全与血液混和起来,所以刺出的血中有水汁夹杂。如果不是新饮的汤水,而病人体内本有水液停留,久之会形成水肿。阴气积聚在阳分,已经渗入到络脉,因此当刺治时,血还未出而气已先行,故使局部肿起;经脉内的阴气和脉外的阳气刚相接触,还没有融合调和,此时针刺用泻法,阴阳两气可同时脱失,使表里之间失去联系,以致色脱而颜面苍白。刺时血出过多,虽外在颜色没有变化,而胸中烦闷,这是因为刺络血出过多,使经脉也空虚了;若属于阴经空虚,就会因阴脱而产生烦闷。阴分和阳分邪气相结合而形成痹证,在内泛滥于经脉,在外渗注到络脉,这样,阴分与阳分都是邪气有余,虽然多出一些血,也不会致虚。12 《黄帝内经·灵枢·阴阳清浊第四十》黄帝道:对清浊之气的刺法怎样呢?岐伯说:凡是受清气的都比较瀑利,受浊气的都比较滞涩,这是一般情况。“所以刺阴经时要深刺而留针;刺阳经时要浅刺而快出针;如果清浊互相干扰素乱,就要根据具体情况,接常规分别调治。13 《黄帝内经·灵枢·阴阳系日月第四十一》黄帝说:上面所说的十二月和十日,怎样与经脉相配合?岐伯说:十二地支配合十二月以及与足十二经脉的相应关系是这样的:正月配寅,称为正月建寅,此时为阳气初生,主左足的少阳经;六月未,主右足的少阳经;二月卯,主左足的太阳经;五月午,主右足的太阳经;三月辰,主左足的阳明经;四月巳,主右足的阳明经。因三、四两个月夹在两阳的中间,而为两阳合明,所以叫做阳明。七月申,自然界阴气渐生,主右足的少阴经;十二月丑,主左足的少阴经;八月酉,主右足的太阴经;十一月子,主左足的太阴经;九月戍,主右足的厥阴经;十月亥,主左足的厥阴经。因九、十两个月夹在两阴的的中间,为阴气交会的时间,所以称为厥阴。以十天干配合十日以及与上肢十条经脉的关系是:甲日主左手的少阳经,己日主右手的少阳经;乙日主左手的太阳经,戊日主右手的太阳经;丙日主左手的阳明经,丁日主右手的阳明经。丙丁都属火,丙、丁日是两火合并,所以称为阳明。庚日主右手的少阴经,癸日主左手的少阴经;辛日主右手的太阴经,壬日主左手的太阴经。14 《黄帝内经·灵枢·外揣第四十五》黄帝说:这个问题说起来真是困难呀!尽管问题复杂,可是这深刻明显的道理是无法遮蔽的。说它不可遮蔽,是因为其理论基础没有脱离阴阳这个基本规律。把临床的各种现象综合起来观察,用切诊来验脉象的变化,以望诊来获得外部的病象,这就像清水、明镜反映物体形象一样的真切。如果人的声音不响亮,色泽晦暗,就是五藏的功能有了改变,这是由于人体阴阳的内外相互影响,就如同以槌击鼓,响声必随着打击而发出来,也像影子和形体相随而又相似形体一样。所谓“远”,是从外在形体的变化可以测知内藏的疾病,所谓“近”,是从内藏的疾病可以推测外在的证候,这些道理就是阴阳的高深理论,也是自然界的基本规律。15 《黄帝内经·灵枢·五色第四十九》病从内生的,当先治其藏,后治其府,如先后颠倒,病情必然加重;病生于六府的,应该先治其表;后治其里,内外表里颠倒而误治,会引邪深入,加重病情。如脉见滑大或更易长脉,是外感病邪由表入里,使人日有妄见,神志反常,这是因为阳邪盛,与阳气合并的病象,通过泻阳的方法治疗,改变其阳盛伤阴的局面,就会治好。……因此在治疗时,阴衰而致阳盛的应补阴以配阳,阳衰而致阴胜的应助阳以和阴。只要明确部位和五色的关系,在诊断治疗上就会万无一失;能别左右,就能知道阴阳运动的规律了;男女病色的转移,其位置是不同的(男子左为逆,右为从;女子右为逆,左为从),所以必须掌握阴阳的规律。16 《黄帝内经·灵枢·动输第六十二》由于手太阴寸口脉和足阳明人迎脉的经气是互相贯通的,所以它们的搏动是一致的。阳病时阳脉宜大,若阳病而阳脉反小者为逆;阴病时阴脉宜小,若阴病而阴脉反而大者为逆。所以在正常情况下,寸口和人迎脉应当协调,静则俱静,动则俱动,像牵引绳索一样的均匀,若上下之脉如引绳而不匀而一方偏盛,就是病态。17 《黄帝内经·灵枢·行针第六十七》岐伯说:重阳的人,其精神易于激动,针刺时得气很快。黄帝问:什么叫做重阳之人呢?岐伯说:重阳之人,富于感情,就像火一样炽热,性情高傲不屈人下,说话爽朗流利,走路趾高气扬,心肺二藏之气有余,阳气滑利充盛而激扬发越,所以精神易于激动而针后得气很快。……黄帝说:有的人下针后能很适时得气,是什么道理呢?岐伯说:这是由于人的阴阳协调,气血濡润和畅,所以针刺后就会很快地得气。黄帝说:有的人在出针后才出现反应,这是哪一种气的作用促使这样的呢?岐伯说:这种人多阴而少阳,阴的性质主沉,阳的性质主浮,因阴偏盛,主沉潜敛藏,所以针刺时反应迟缓,当针出后,阳气随其针后而上浮,所以才出现反应。黄帝说:经过几次针刺后才产生反应,是什么道理呢?岐伯说:这种人多阴而少阳,其气机沉敛而气至难,所以需经过几次针刺后才出现反应。18 《黄帝内经·灵枢·通天第七十二》黄帝说:对待五种形态的人,怎样分别治疗呢?少师说:太阴型的人,体质多阴而无阳,他的阴血浓浊,而卫气滞涩。阴阳不能调和,所以形成筋缓而皮厚,刺治这种体质的病人,若不急泻其阴分,就不可能使病情减轻。少阴型的人,体质是多阴少阳,胃小而肠大,六府因而不调,所以足阳明胃经的脉气就微小,手太阳小肠经的脉气就偏大,因气少不能摄血,容易造成血脱、气败的局面,因此,必须详察阴阳盛衰的情况,进行调治。太阳型的人,体质是多阳而无阴,对这种病人必须谨慎调治,不能泻其阴,以防阴气虚脱,只能泻其阳,但要避免泻之太过,如果阳气过度损伤,就容易导致阳气外脱而发狂,若阴阳都脱,就会暴死或突然不省人事。少阳型的人,体质是多阳而少阴,经脉小而络脉大,血深在里,气浅在表,即是多阳少阴,所以在治疗时就当充实其阴而泻其阳,如果单独泻其络脉太过,又会迫使阳气很快地耗散,而形成中气不足,病就难治了。阴阳和平型的人,其体质阴阳之气协调,血脉和顺,在治疗时,当谨慎地诊察其阴阳的盛衰,邪正的虚实,并端详其面容的表现,以推断藏府、经脉、气血有余或不足,然后进行调治,邪气盛的就用泻法;正气虚的就用补法,一般虚实不明显的病证,就从其本经取治。以上是说明调治阴阳时,要根据五种类型的人的不同特性分别施治。19 《黄帝内经·灵枢·刺节真邪第七十五》阴阳的变化,可以用寒暑的变化来说明。在炎热的时候,地面的水分被蒸腾而成云雨,草木根茎的水分就减少了。人体受了热气的熏蒸,阳气也浮而在外,所以皮肤弛缓,腠理开放,血气衰减,汗液大泄,肌肉滑利。宅在寒冷的时候,土地冻,水结冰,人的阳气也收藏在内,所以皮肤致密,腠理闭合,汗不出,血气强旺,肌肉坚紧而涩。这个时候,善于行水的人不能在冰上往来;善于穿地的人,也凿不开冻土;善于用针的人,同样不能治疗四肢厥逆的病证。若血脉因寒而凝结,坚聚如冰冻,往来不流畅,是不能立即使它柔软的。所以行水的人,必须等待气候转暖,冰冻开化后,才能在水行丹,大地才能穿凿。人体的血脉,也是这样的道理。治疗厥逆病,必先用温熨的方法,以调和其经脉,在两掌、两腋、两肘、两脚,以及项、脊等关节交会之处,进行熨灸,待温热之气通达各处,血脉也就恢复正常的运行了。然后再观察病情,如脉气滑润流畅的,可采用针刺的方法使其平复,如脉象坚紧的,可用破其坚实散其结聚的疗法,待厥逆之气下行,才能止针。20 《黄帝内经·灵枢·卫气行第七十六》要仔细候其气至再下针,疾病才可如期而愈……病在三阳经,必候气在阳分时针刺;病在三阴经,必候气在阴分时针刺。
(五)经典原著《难经》1 《难经·二难》从关至尺是尺内,阴之所治也;从关至鱼际是寸内,阳之所治也。故分寸为尺,分尺为寸。故阴得尺内一寸,阳得寸内九分。2 《难经·三难》……关之前者,阳之动,脉当见九分而浮。过者,法曰太过;减者,法曰不及。遂上鱼为溢,为外关内格,此阴乘之脉也。关以后者,阴之动也,脉当见一寸而沉。过者,法曰太过;减者,法曰不及。遂人尺为覆,为内关外格,此阳乘之脉也。故曰覆溢……3 《难经·四难》四难曰:脉有阴阳之法,何谓也?然,呼出心与肺,吸人肾与肝,呼吸之间,脾受谷气也,其脉在中。浮者阳也,沉者阴也,故曰阴阳也。心肺俱浮,何以别之?然:浮而大散者,心也;浮而短涩者,肺也。肾肝俱沉,何以别之?然:牢而长者,肝也;按之濡,举指来实者,肾也。脾者中州,故其脉在中。是阴阳之法也。脉有一阴一阳,一阴二阳,一阴三阳;有一阳一阴,一阳二阴,一阳三阴。如此之言,寸口有六脉俱动耶?然:此言者,非有六脉俱动也,谓浮、沉、长、短、滑、涩也。浮者阳也,滑者阳也,长者阳也;沉者阴也,短者阴也,涩者阴也。所谓一阴一阳者,谓脉来沉而滑也;一阴二阳者,谓脉来沉滑而长也;一阴三阳者,谓脉来浮滑而长,时一沉也。所言一阳一阴者,谓脉来浮而涩也;一阳二阴者,谓脉来长而沉涩也;一阳三阴者,谓脉来沉涩而短,时一浮也。各以其经所在名病逆顺也。4 《难经·六难》六难曰:脉有阴盛阳虚,阳盛阴虚,何谓也?然,浮之损小,沉之实大,故曰阴盛阳虚。沉之损小,浮之实大,故曰阳盛阴虚。是阴阳虚实之意也。5 《难经·二十难》……曰:经言脉有伏匿,伏匿于何脏而言伏匿耶?然,谓阴阳更相乘,更相伏也。脉居阴部,而反阳脉见者,为阳乘阴也。虽阳脉,时沉涩而短,此谓阳中伏阴也。脉居阳部,而反阴脉见者,为阴乘阳也。虽阴脉,时浮滑而长,此谓阴中伏阳也。重阳者狂,重阴者癫。脱阳者见鬼,脱阴者目盲。6 《难经·五十八难》伤寒有汗出而愈,下之而死者;有汗出而死,下之而愈者。何也?然,阳虚阴盛,汗出而愈,下之而死;阳盛阴虚,汗出而死,下之而愈。7 《难经·七十难》七十难曰:经言春夏刺浅,秋冬刺深者,何谓也?然,春夏者,阳气在上,人气亦在上,故当浅取之。秋冬者,阳气在下,人气亦在下,故当深取之。春夏必致一阴,秋冬必致一阳者,何谓也?然,春夏温,必致一阴者,初下针,沉之至肾肝之部,得气,引持之阳也。秋冬寒,必致一阳者,初纳针,浅而浮之,至心肺之部,得气,推内之阴也。是谓春夏必致一阴,秋冬必致一阳。8 《难经·七十二难》七十二难曰:经言能知迎随之气,可令调之。调气之方,必在阴阳,何谓也?然,所谓迎随者,知荣卫之流行,经脉之往来也,随其逆顺而取之,故曰迎随。调气之方,必在阴阳者,知其内外表里,随其阴阳而调之,故曰调气之方,必在阴阳。
(六)经典原著《难经》白话解释1 《难经·二难》从关部到尺泽,属于尺部脉范围,属阴;从关部到鱼际,属于寸部范围,属阳。从鱼际致尺泽长—尺一寸(同身寸法),若以关为界,至鱼际为一寸,至尺泽为一尺。故从关上分去一寸,即为尺部;从关向下分去一尺,即为寸部。但切按寸口脉不需要这样的长度,按实际需要,结合阴阳的道理,尺部取一寸,寸部取其九分,以合阴阳之数。2 《难经·三难》答:关部的前面为寸脉,属阳,长度九分而带浮象。超过此标准称为太过;达不到此标准称为不及。如果脉上盛而冲达鱼际,称为溢脉,是外关内格,即阳外闭而不下,阴从内出而格阳于外,此为阴乘阳位之脉。关部的后面为尺部脉搏动,属阴,长度一寸而带沉象。超过此标准称为太过;达不到此标准称为不及。如果脉下盛而尺部垂长,称为覆脉,为内关外格,即阳气太盛,阴内闭而不上,阳从外格阴于内,此为阳乘阴位之脉。因此说覆、溢脉都是阴阳之气相互隔绝的真脏脉。3 《难经·四难》四问:脉象区分阴阳的方法是什么?答:人呼气是自内而外、由下向上,出于上焦阳分,心肺主之,故脉搏由内而外,浮脉属阳,以候心肺;吸气是自外而内、由上达下,纳于下焦阴分,肝肾主之,故脉搏由外而内,沉脉属阴,以候肝肾;呼吸之间,脾司纳化水谷精微,脾的脉气蕴于其中用,即脉有胃气。所以说浮沉为脉象阴阳的两纲。浮脉皆主心肺,如何鉴别?答:浮脉兼大而散,属心脉;浮脉兼短而涩,属肺脉。沉脉皆主肝肾,如何鉴别?答:脉坚实而长,属肝脉;脉重按濡软,轻按又较有力,属肾脉;脾居中焦,生养四脏,其脉从容和缓,体现在浮沉之中,以上是区分脉象阴阳的方法。脉象中有一阴一阳脉,一阴二阳脉,一阴三阳脉,一阳一阴脉,一阳二阴脉,一阳三阴脉等,按这样说法,难道寸口有六种脉一起搏动吗?答:这里所谈的并不是六脉一起搏动,说的是浮、沉、长、短、滑、涩六种脉象。浮脉属阳,滑脉属阳,长脉属阳;沉脉属阴,短脉属阴,涩脉属阴。所谓一阴一阳脉,如脉沉而滑;一阴二阳脉,如脉来沉滑而长;一阴三阳脉,如脉来浮滑而长。偶有瞬间沉脉。所谓一阳一阴脉,如脉浮而涩;一阳二阴脉,如脉来长而沉涩;一阳三阴脉,如脉来沉涩而短,偶有瞬间浮脉。应根据各经脉脏腑反映在寸口相应部位的脉象。以判断病变的逆顺。4 《难经·六难》六问:脉有阴盛和阳虚,也有阳盛和阴虚,指的是什么意思?答:脉象浮取软弱细小,沉取坚实粗大,这叫阴盛阳虚;相反,脉象沉取细弱,浮取实大,叫做阳盛阴虚。这就是阴阳虚实的意思。5 《难经·二十难》医经上说,脉有伏匿,伏匿在什么部位才称之为伏匿?答:这说的是阴脉和阳脉相互乘加、相互伏匿的情况,在属阴的尺部应当见阴脉,而反出现浮滑而长的阳脉,这就是阳脉乘加阴脉的部位;若阳脉中时夹有沉涩而短属阴的脉象,这就叫做阳脉中伏匿着阴脉。在属阳的寸部应当见阳脉,而反出现沉涩而短的阴脉,这就是阴脉乘加阳脉的部位;若阴脉中时夹有浮滑而长属阳的脉象,这就叫做阴脉中伏匿着阳脉。寸部和尺部都出现阳脉,为阳热盛实,叫做“重阳”,可发生精神错乱、肢体躁动的狂证;寸部和尺部都出现阴脉,为阴气盛实,叫做“重阴”,可发生神志呆滞、情绪抑郁的癫证。寸微阳脱可出现幻视、幻觉,尺微阴脱可出现双目失明。6 《难经·五十八难》治疗伤寒病,有的使用发汗法而愈,而使用泻下法就会死亡;有的使用发汗法反致死亡,采用泻下法却能治愈,这是什么道理呢?答:病人外伤寒邪,寒为阴邪,遏抑卫表阳气,所谓阳虚阴盛,此时用发汗法,使腠理开发,卫阳布达,寒邪从表而散,故病痊愈;若使用泻下法,寒邪不散,反伤正气,可致死亡。若寒邪化热,热邪内结,阴津受灼,所谓阳盛阴虚,此时泻下结热。便可保全阴津,即下之而愈;若反用发汗法,热结不去,徒伤阴津,病进而死。7 《难经·七十难》七十问:医经上说,春夏季节针刺宜浅,秋冬季节针刺宜深,这是什么道理?答:春夏季节,自然界的阳气蒸腾向上,人身的阳气也趋向于上部和最肤浅层,所以应当采取浅刺的方法;秋冬季节,自然界的阳气沉伏于下,人身的阳气也藏匿于内部和筋骨深层,所以,应当采取深针的方法。在针法上,春夏两季各需引导—阴之气,秋冬两季各需引导一阳之气,这是什么道理?答:春夏气候温暖,阳气偏盛,必须从内部引导一些阴气外合于阳,具体针刺手法:在开始进针时,即深刺到肝肾所主的筋骨部位,“得气”后,再将针提举以引导肝肾阴气上达阳分。秋冬气候寒冷,阴气偏盛,必须从外部引导一些阳气内合于阴。具体针刺手法:在开始进针时,即浅刺到心肺所主的血脉皮肤部位,“得气”后,再将针深刺以引导心肺阳气达于阴分。这就是所谓的春夏必须引导一阴之气、秋冬必须引导一阳之气的针刺方法。8 《难经·七十二难》七十二问:医经上说,能够懂得迎随经脉之气原理及针刺法,就可以使经脉之气得到调和,而运用凋和经脉之气的方法,必须首先辨别阴阳。这应该怎样理解呢?答:运用针刺迎随补泻方法,首先耍了解营卫之气在经脉中的流行方向,即经脉气血往来循环的方向,然后决定针刺的手法。针尖迎着经脉循行方向而逆刺时为泻法;针尖随着经脉循行方向顺刺时为补法,这就是针刺迎随补泻法。至于运用调和经气的方法时,首先要辨别阴阳,就是必须了解病人表里内外的证情,根据病变的阴阳盛衰,施与迎随补泻的针刺方法进行调治。这就是医经上说的,运用调和经脉之气的方法,必须首先辨别阴阳的含义。
(七)经典原著《伤寒论》1 《伤寒论·辨脉法第一》问曰:脉有阴阳,何谓也?答曰:凡脉大、浮、数、动、滑,此名阳也;脉沉、涩、弱、弦、微,此名阴也。凡阴病见阳脉者生,阳病见阴脉者死。……其脉浮而数,能食,不大便者,此为实,名曰阳结也,期十七日当剧。其脉沉而迟,不能食,身体重,大便反鞭,名曰阴结也,期十四日当剧。……问曰:病有洒淅恶寒,而复发热者何?答曰:阴脉不足,阳往从之,阳脉不足,阴往乘之。曰:何谓阳不足?答曰:假令寸口脉微,名曰阳不足,阴气上入阳中,则洒淅恶寒也。曰:何谓阴不足?答曰:尺脉弱,名曰阴不足,阳气下陷入阴中,则发热也。……阳脉浮,阴脉弱者,则血虚,血虚则筋急也。……问曰:凡病欲知何时得,何时愈。答曰:假令夜半得病者,明日日中愈;日中得病者,夜半愈。何以言之?日中得病夜半愈者,以阳得阴则解也;夜半得病,明日日中愈者,以阴得阳则解也。2 《伤寒论·平脉法第二》寸口脉微,尺脉紧,其人虚损多汗,知阴常在,绝不见阳也。3 《伤寒论·伤寒例第三》夫阳盛阴虚,汗之则死,下之则愈;阳虚阴盛,汗之则愈,下之则死。4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第五》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5 《伤寒论·辨可下病脉证并冶第二十一》脉双弦而迟者,必心下鞭;脉大而紧者,阳中有阴也,可下之,宜大承气汤。
(八)经典原著《伤寒论》白话解释1 《伤寒论·辨脉法第一》问:脉象中有阴和阳的表现,怎样分别呢?答:凡是大、浮、数、动、滑是阳的脉象。而沉、涩、弱、弦、微是阴的脉象。凡阴邪的病见到阳的脉象是疾病好转的征兆,阳邪见到阴的脉象,是疾病加剧的表现。……当脉象表现出浮、数、食量不减,无大便者是实证,病名叫阳结,经过十七天其病会加剧。当脉象表现出沉、迟,食量减少,身体沉重感,大便稀是“阴结”的表现,经过十四天,其病当加剧……问:病有畏冷,又发热的是什么原因?答:脉象表现出阴的不足,阳往从之;脉象表现出阳的不足,阴往乘之。问:什么是阳不足?答:如果寸部的脉象为微,这是阳不足,阴气上升阳气不振,出现畏冷。问:什么是阴不足?答:尺部的脉象为弱,这是阴不足。阳气下陷,阴气不振,引起发热……阳的脉象是源,阴的脉象是弱的病人是血虚,血虚的病人则有“筋急”的表现。……问:如何知道病在什么时候得的,会在什么时间痊愈?答:如果病是半夜得的,多在明天中午痊愈,中午得病的人,多在半夜痊愈。原因是,白天得病半夜好的,是阳得阴则解;半夜得病,中午好的是阴得阳解。2 《伤寒论·平脉法第二》寸部的脉象为微,尺部的脉象为紧,病人虚弱多汗,这是阴邪常在,阳气不见的原因。3 《伤寒论·伤寒例第三》阳盛阴虚的病人,发汗会加重病情,用攻下的方法则会使病愈;阳虚阴虚的病人,用发汗的方法,会使病痊愈,用攻下则会加重病情。4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第五》太阳中风证脉象为浮缓,主要症状为头痛、发热、汗出、恶风寒,还可见鼻鸣,干呕等;这是外感风寒,荣卫不和(卫强营弱);治疗是解肌袪风,调和营卫,药方用柱枝汤。5 《伤寒论·辨可下病脉证并冶第二十一》左右手脉弦而迟者,必心口窝下实满。脉大而紧者,为表满中有里实,可攻下之,用大承气汤。
(九)经典原著《金匮要略》1 《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症证第三》百合病见于阴者,以阳法救之;见于阳者,以阴法救之。见阳攻阴,复发其汗,此为逆;见阴攻阳,乃复下之,此亦为逆。2 《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血痹病……宜针引阳气,令脉和紧去则愈。3 《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今阳虚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阴弦故也。4 《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脉大而紧者,阳中有阴,可下之。
(十)经典原著《金匮要略》白话解释1 《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症证第三》百合病见于阴的病人,用养阳扶阳的方法救治他。若病见于阳,不予养阴以配阳,而反攻其阴,则阴更伤,复发其汗并伤其阳,是错误的;若病见阴,不扶阳以和阴,而反攻其阳,则阳更伤,乃复下之,并伤其阴,同样也是错误的。2 《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以身体肌肤麻木,脉涩为症状的“血痹病”因血行不畅,阳气为邪气所阻,以致血行滞涩,所以用针刺方法以引导阳分,阳气行则邪气去,邪气去则脉象和而不紧。3 《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现在知道阳虚的病发在上焦,出现胸痹,心痛的人,其尺脉有弦的脉象。4 《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脉象大(阳)而紧(阴)的,主寒实内结,可以用攻下的方法。
(十一)经典原著《脉经》1 《脉经·第一卷·分别三关境界脉所主第三》从鱼际至高骨,却行一寸,其中名曰寸口。从寸至尺,名曰尺泽。故曰尺寸。寸后尺前,名曰关。阳出阴入,以关为界。阳出三分,阴入三分,故曰三阴三阳。阳生于尺动于寸,阴生于寸动于尺。诸经损减,各随其部。察按阴阳,谁与先后。阴病治官,阳病治府。奇邪所舍,如何捕取。审而知者,针入病愈。关前为阳,关后为阴。阳数则吐血,阴微则下利;阳弦则头痛,阴弦则腹痛;阳微则发汗,阴微则自下;阳数口生疮,阴数加微必恶寒而烦挠不得眠也。阴附阳则狂,阳附阴则癫。得阳属府,得阴属藏。无阳则厥,无阴则呕。阳微则不能呼,阴微则不能吸,呼吸不足,胸中短气,依此阴阳以察病也。寸口脉浮大而疾者,名曰阳中之阳,病苦烦满,身热,头痛,腹中热。寸口脉沉细者,名曰阳中之阴。病苦悲伤不乐,恶闻人声,少气,时汗出,阴气不通,臂不能举。尺脉沉细者,名曰阴中之阴,病苦两胫酸疼,不能久立,阴气衰,小便余沥,阴下湿痒。尺脉滑而浮大者,名曰阴中之阳,病苦小腹痛满,不能溺,溺即阴中痛,大便亦然。尺脉牢而长,关上无有,此为阴干阳,其人苦两胫重,少腹引腰痛。寸口脉壮大,尺中无有,此为阳干阴,其人苦腰背痛,阴中伤,足胫寒。何以知人露卧得病?阳中有阴也。何以知人夏月得病?诸阳入阴也。2 《脉经·第二卷·平三关阴阳二十四气脉第一》左手关前寸口阳绝者,无小肠脉也。苦脐痹,小腹中有疝瘕,王月即冷上抢心。刺手心主经,治阴。心主在掌后横理中。左手关前寸口阳实者,小肠实也。苦心下急痹,小肠有热,小便赤黄。刺手太阳经,治阳。太阳在手小指外侧本节陷中。左手关前寸口阴绝者,无心脉也。苦心下毒痛,掌中热,时时善呕,口中伤烂。刺手太阳经,治阳。左手关前寸口阴实者,心实也。苦心下有水气,忧恚发之。刺手心主经,治阴。左手关上阳绝者,无胆脉也。苦膝疼,口中苦,昧目,善畏如见鬼状,多惊,少力。刺足厥阴经,治阴。在足大指间,或刺三毛中。左手关上阳实者,胆实也。苦腹中实不安,身躯习习也。刺足少阳经,治阳。在足上第二指本节后一寸。左手关上阴绝者,无肝脉也。苦癃,遗溺,难言,胁下有邪气,善吐。刺足少阳经,治阳。左手关上阴实者,肝实也。苦肉中痛,动善转筋。刺足厥阴经,治阴。左手关后尺中阳绝者,无膀胱脉也。苦逆冷,妇人月使不调,王月则闭,男子失精,尿有余沥。刺足少阴经,治阴。在足内躁下动脉。左手关后尺中阳实者,膀胱实也。苦逆冷,胁下有邪气相引痛。刺足太阳经,治阳。在足小指外侧本节后陷中。左手关后尺中阴绝者,无肾脉也。苦足下热,两髀里急,精气竭少,劳倦所致。刺足太阳经,治阳。左手关后尺中阴实者,肾实也。苦恍惚,健忘,目视,耳聋怅怅,善鸣。刺足少阴经,治阴。右手关前寸口阳绝者,无大肠脉也。苦少气,心下有水气,立秋节即咳。刺手太阴经,治阴。在鱼际间。右手关前寸口阳实者,大肠实也。苦肠中切痛,如锥刀所刺,无休息时。刺手阳明经,治阳。在手腕中。右手关前寸口阴绝者,无肺脉也。苦短气,咳逆,喉中塞,噫逆。刺手阳明经,治阳。右手关前寸口阴实者,肺实也。苦少气,胸中满彭彭,与肩相引。刺手太阴经,治阴。右手关上阳绝者,无胃脉也。苦吞酸,头痛,胃中有冷。刺足太阴经,治阴。在足大指本节后一寸。右手关上阳实者,胃实也。苦肠中伏伏,不思饮食,得食不能消。刺足阳明经,治阳。在足上动脉。右手关上阴绝者,无脾脉也。苦少气,下利,腹满,身重,四肢不欲动,善呕。刺足阳明经,治阳。右手关上阴实者,脾实也。苦肠中伏伏如坚状,大便难。刺足太阴经,治阴。3 《脉经·第三卷·心小肠部第二》阳气上出,汗见于头。五内干枯,胞中空虚,医反下之,此为重虚也。脉浮有表无里,阳无所使,不但危身,并中其母。[肺脉]迟在上,伤毛发;数在下,伤下焦。中焦有恶则见,有善则匿。阳气下陷,阴气则温,阳反在下,阴反在巅,故名曰长而且留。……沉为阴,在里,不可发汗。发则蜾虫出,见其霜雪。阴气在表,阳气在藏,慎不可下,下之者伤脾,脾土弱即水气妄行。下之者,如鱼出水,蛾入汤。重客在里,慎不可熏,熏之逆客,其息则喘。无持客热,令口烂疮。阴脉且解,血散不通,正阳遂厥,阴不往从。客热狂入,内为结胸。脾气遂弱,清搜痢通。4 《脉经·第四卷·辨三部九候脉证第一》三部者,寸、关、尺也。尺脉为阴,阴脉常沉而迟;寸、关为阳,阳脉俱浮而速。气出为动,入为息。故阳脉六息七息十三投,阴脉八息七息十五投,此其常也……脐以上阳也,法于天;脐以下阴也,法于地;脐为中关。老人脉微,阳羸阴强者,生;脉焱大者,死。阴弱阳强,脉至而代,奇月而死。5 《脉经·第五卷·扁鹊阴阳脉法第二》脉,平旦曰太阳,日中曰阳明,晡时曰少阳,黄昏曰少阴,夜半曰太阴,鸡鸣曰厥阴,是三阴三阳时也。6 《脉经·第七卷·热病阴阳交并少阴厥逆阴阳竭尽生死证第十八》热病,阳进阴退,头独汗出,死。阴进阳退,腰以下至足汗出,亦死。阴阳俱进,汗出已,热如故,亦死。阴阳俱退,汗出已,寒栗不止,鼻口气冷,亦死。热病,所谓并阴者,热病已得汗,因得泄,是谓并阴,故治。热病,所谓并阳者,热病已得汗,脉尚躁盛,大热,汗之,虽不汗出,若衄,是谓并阳,故治。脾伤,即中风,阴阳气别离,阴不从阳,故以三分候其死生。问曰:秋冬无极阴,春夏无极阳,何谓也?对曰:无极阳者,春夏无数虚阳明,阳明虚则狂;无极阴者,秋冬无数虚太阴,太阴虚则死。7 《脉经·第九卷·平妊娠分别男女将产诸证第一》脉平而虚者,乳子法也。经云:阴搏阳别,谓之有子。此是血气和调,阳施阴化也。师曰:寸口脉,卫气平调,荣气缓舒。阳施阴化,精盛有余,阴阳俱盛,故成双躯。脉来近去远,故曰反,以为身躯,而反断,此为有阳无阴也。妇人经月下,但为微少。师脉之,反言有躯,其后审然,其脉何类?何以别之?师曰:寸口脉阴阳俱平,荣卫调和,按之滑,浮之则轻,阳明少阴,各如经法,身反洒淅,不欲食饮,头痛心乱,呕哕欲吐,呼则微数,吸则不惊,阳多气溢,阴滑气盛,滑则多实,六经养成。所以月见,阴见阳精,汁凝胞散,散者损堕。设复阳盛,双妊二胎。今阳不足,故令激经也。……寸口脉濡而紧。濡则阳气微,紧则荣中寒,阳微卫气虚,血竭凝寒,阴阳不和,邪气舍于荣卫。……寸口脉沉而微……阴绝则亡血。
(十二)经典原著《脉经》白话解释1 《脉经·第一卷·分别三关境界脉所主第三》从鱼际穴到高骨段,退行一寸处,名叫寸口,由寸口经一寸为高骨处,由高骨处量至一尺处,穴名叫尺泽,故高骨前后称尺寸。一寸之后一尺之前的高骨处称关。阳出阴入,以关为界。阳出关为三分之,阴入关为三分之,故称三阴三阳。阳生于阴尺而运动于寸,阴生于阳寸而运动于尺。《两手六脉所主五藏六府阴阳逆顺第七》诸经脉损衰,各随其部所主,详察按照阴阳,谁与谁在先在后的次序。阴经病治藏,阳经病治府。奇邪所居处,如何扑取呢?详审而可知者,以针刺入穴位则病即愈。《辨脉阴阳大法第九》关前为阳位,关后为阴位。阳位之心、膻中、肺、胸中肝、胃,得数脉则易吐血,阴位之脾、肾、腹得微脉则易下利,阳位得弦脉则易头痛,阴位得弦脉则易腹痛,阳位脉微则易为如发汗之自汗,阴位脉微则易自下泄,阳位得数脉易为口生疮,阴位脉数加微,身必发热恶寒而烦躁,如受扰不得眠。阴位加阳脉为真寒假热则强健,阳位加阴脉为真热假寒则易癫。得阳脉属府病,得阴脉属藏病。无胃阳脉则寒厥,无脾阴脉则病呕。胃阳脉微不能呼,脾阴脉微则不能吸,脾胃病呼吸不足,胸中气短,靠此阴阳位脉象以诊察病情。寸部脉浮洪而速者,名叫阳中之阳。病家困苦烦闷,身体发烧,头痛,腹中热。即表里皆热。寸部脉沉细者,名叫阳中之阴。病家困苦伤悲不欢乐,不愿闻人声,少气,时时自汗,血脉不通顺,臂不能上举。尺部脉沉细者,名叫阴中之阴。病家困苦两胫酸痛,不能久立,血气衰败,小便淋沥不断,阴囊下潮湿发痒。尺部脉滑而浮洪者,名叫阴中之阳。病家困苦小腹满痛,不能尿,尿则小便中疼痛,大便时也是如此。尺部脉牢且长,关部无有,这是阴干阳。病家困苦两胫沉重,少腹牵引腰痛。寸部脉壮大,尺中无有,这是阳干阴。病家困苦腰背痛,阴中伤,足胫寒冷。《平人得病所起脉第十四》问:何脉能知人露臥得病?答:关前阳部中有阴虚不实之脉象。问:何脉能知人在夏月得病?答:诸阳脉已入关后阴部。2 《脉经·第二卷·平三关阴阳二十四气脉第一》左手关前寸部阳断者为无手太阳小肠经脉。病苦肚脐处麻痹,小腹中有实疝气瘕,病旺盛之月则寒疝上触心口窝。宜刺手少阴心主经,治阴经去阳经病,刺手少阴心主经大陵穴在掌后横理中。左手关前寸部阳实者为手太阳小肠经脉实。苦脑心下紧急麻痹,小肠有热,因而小便色赤黄。宜刺手太阳小肠经,治阳经去阳经病。刺手太阳经后溪穴在手小指外侧本节陷中。左手关前寸部阴断者为无手少阳心主经脉。苦心下恶痛,掌中热,时时好呕,口中创伤溃烂。宜刺手太阳小肠经穴,治阳经去阴经病。左手关前寸部阴实者为心主脉实。病苦心下有水气,忧恨发生。宜刺手少阴心主经穴,治阴经去阴经病。左手关部阳断者无足少阳胆经脉。病苦膝盖疼痛,口中苦,眯眼睛,好畏惧如见鬼状,多吃惊乏力。宜刺足厥阴肝经,治阴经去阳经病,穴位在足大指间的大敦穴,或刺三毛中行间穴。左手关部阳实者为足少阳胆经脉实。病苦腹中热实不安,身躯冷飕飕的。宜刺足少阳经,治阳经,穴位在足上第二指本节后一寸的侠溪穴。左手关部阴断者无厥阴肝经脉。病苦癃闭,遗溺难言,两胁下有邪气,好吐。宜刺足少阳经,治阳经去阴经病。左手关部阴实者为肝经脉实。病苦肉中疼痛,动足好抽筋。宜刺足厥阴肝经,治阴经病。左手关部后之尺部阳脉断者无膀胱经脉。病苦身寒冷,如为妇人则月经不调,经三个月则经闭,如为男子则失精尿有余淋沥不止。可刺足少阴肾经,治阴经去阳经病,针刺于足内踝下动脉太溪穴。左手关部后尺部阳实者膀胱经实。病苦寒冷,两胁下有邪气相牵引而疼痛。治宜刺足太阳膀胱经脉,治阳经,针刺于足小指外侧本节后陷中束骨穴。左手关部后尺部阴脉断者无肾脉。病苦足下热,两大腿骨里急,精气尽或少,疲劳困倦所致。刺足太阳膀胱经,刺阴经治阳经病。左手关部后尺部阴实者为足少阴肾经实。病苦精神恍惚,健忘,目视不明,耳聋,或者有不痛快事耳好鸣。宜刺足少阴肾经穴,治阴实。右手关部前寸部阳脉断者无手阳明大肠经。病苦少气,心下有水气,立秋节则咳。宜刺手太阴肺经,治阴去阳病,穴位于鱼际间为鱼际穴、太渊穴。右手关部前寸部阳实者手阳明大肠经脉实。病苦肠中切痛,如锥刀所刺,无休止时。针刺手阳明大肠经,治阳去阴病,穴位于手腕中之阳溪穴。右手关部前寸部阴绝者无手太阴肺脉。病苦少气,咳气不顺,喉中塞,如伤食气不顺。针刺手阳明大肠经,治阳去阴经病。右手关部前寸部阴实者手太阴肺实。病苦少气,胸中满,喘与肩相牵引。宜针刺手太阴肺经穴,治阴实。右手关部阳绝者无足阳明胃脉。病苦吞酸,头痛,胃中有寒。针刺足太阴脾经,治脾阴去胃阳病,针于足大指本节后一寸之公孙穴。右手关部阳实者足阳明胃经实,病苦肠中物难下行,不思饮食,胃得食不能消。针刺足阳明胃经,治阳,穴位在足上动脉冲阳穴。右手关部阴绝者无足太阴脾脉。病苦少气,下利腹满,身重四肢不欲动,好呕。针刺足阳明胃经,治足阳明胃。右手关部阴实者足太阴脾实。病苦肠中物难下行如大便坚状,大便难。针刺足太阴脾经,治阴经脾实。3 《脉经·第三卷·心小肠部第二》荣血津液上出,大汗见于头上,体内五藏干枯,至胞中空虚,己成虚证,医当补虚而反攻下之,又一次伤津,此为虚以实治而成之重虚证。脉浮有表证无里证,表阳对此证攻里不可使,不但危害本身,因失津液并中伤脾胃之母——心。《肺大肠部第四》肺……卫能在脉外受邪伤毛色,荣血在脉中受邪则伤下焦。中焦有邪则病可见,无邪则病不见。热下降,寒则转温,今热反在里,寒反在表,故称之为长,而且留。《肾膀胱部第五》沉为阴寒在腹时在,不可发汗,发汗则如蜾虫出现在冬天霜雪之中。阴寒(阴气)在外,阳热在藏体内,未在肠胃,诚不可下,下之则伤脾,脾土弱则不能克肾水,则水气乱流(行),被攻下下的病人,如鱼出水,飞蛾入热水难以生存了!重邪在里,慎不可热熏,熏之为逆治生邪,病人呼吸则变喘,未执(持)着邪热,反令口烂生疮,阴脉将散,荣血散经不畅通,决阳热则成为四肢厥,荣血不往从。邪热狂人,于胸内则成为结胸。脾功能遂弱,便清泻通。4 《脉经·第四卷·辨三部九候脉证第一》人有三十六十种脉象是效法一年有三百六十日。三部即寸部关部尺部。关(高骨处)至尺部脉谓之阴脉,阴脉常沉而且迟缓;寸部至关脉为阳脉,阳脉俱浮而且迅速。脉出谓之动,脉入谓之息,故阳脉速约六息七息十三息(投),阴脉迟约八息七息十五息,此为阴脉和阳脉迟速之常。……脐以上之上体属阳象天,脐以下之下体属阴象地。脐为中为关。《诊百病死生决第七》老年人脉微,卫能弱荣血强者主生,脉浮大加喘息者主死。荣血弱卫能强,脉至而代,至奇月而死。5 《脉经·第五卷·扁鹊阴阳脉法第二》脉:寅时(平旦)为太阳脉;卯时(日中)为阳明脉;申时(晡时)为少阳脉;戍时(黄昏)为少阴脉;子时(夜半)为太阴脉;丑时(鸡鸣)为厥阴脉。这是三阴脉和三阳脉的时间。6 《脉经·第七卷·热病阴阳交并少阴厥逆阴阳竭尽生死证第十八》热病,表热进,里寒退,头独出汗主死。里寒进,表热退,腰以下至足出汗,亦主死。里寒表热俱进,出汗已,热如故,亦主死。里寒表热俱退,出汗已寒栗不止,鼻口出气冷,亦主死。……热病所谓并阴者,是指热病已得汗,因得泄热,如足谓并阴,故可治。热病,所谓并阳者,热病已得汗,脉尚动盛,身大热,发汗,虽不出汗,如衄,是称之并阳,故可治。《热病阴阳交并少阴厥逆阴阳竭尽生死证第十八》脾伤即中风,荣卫别离,荣不顺从卫,故用三分诊其主死主生。《重实重虚阴阳相附生死证第十九》问:秋冬无数阴,春夏无数阳,是什么意思?答:无数阳者,春夏真无数虚阳明,即春夏无重虚阳明,阳明虚则狂。无数阴者,秋冬无数虚太阴,即秋冬无重虚太阴,太阴虚则死。7 《脉经·第九卷·平妊娠分别男女将产诸证第一》脉如平人而按之滑者,为已怀孕之象。《经》载:人无病,而藏府脉搏动滑与平人不同,谓之有孕脉。此是荣血与卫能和合,之藏府化生。《平妊娠胎动血分水分吐下腹痛证第二》师答:寸部阴脉,卫能平和,荣血缓舒,藏府化生,精盛有余,荣卫皆盛,故知双胞胎。……脉沉涩,以此脉以为有孕而诊断反了,此为卫能足荣血不足之故。……妇人月经下,只是微少。师脉诊之,反说已有孕,其后详之,果然是有孕,其脉是何种?如何区别呢?师答:寸部脉,脉象皆如平人,荣血卫能和合,按之脉滑,微抬手则轻浮,阳明、少阴,各脉象同平人,身反哆嗦恶寒,不爱吃东西,头疼痛心烦乱,呕哕爱吐,呼气则脉微数,吸气则脉不变仍微数,脉中卫能多如气四溢,荣血多脉滑荣血盛,滑则荣血多为实,六经营养则胎成,所以月经微见。如阴下所见为荣血卫能,则汁凝胎散,散者为胎堕。设恢复荣卫盛,则双孕二胎。今卫能不足,故使冲脉荣血增月经微下。《平郁冒五崩漏下经闭不利腹中诸病证第五》寸部脉象软而紧,软则应卫能微,紧则应荣血中寒,卫能微即卫能虚,荣血上凝于寒,荣卫不和合,邪气居于荣卫……寸部脉沉而微……荣血断则应失血。
(十三)经典原著《中藏经》1 《中藏经·阴阳大要调神论第二》阴阳相应,方乃和平。阴不足则济之以水母,阳不足则助之以火精。2 《中藏经·寒热论第七》阳不足则先寒后热,阴不足则先热后寒。又上盛则发热,下盛则发寒。皮寒而燥者阳不足,皮热而燥者阴不足。皮寒而寒者阴盛也,皮热而热者阳盛也。3 《中藏经·火法有五论第十六》……水火之法,真阴阳也。治救之道,当详明矣。
(十四)经典原著《中藏经》白话解释1 《中藏经·阴阳大要调神论第二》阴阳相应,人才能和谐平安。阴不足的应补阴,阳不足的就助阳。2 《中藏经·寒热论第七》阳不足的病人先畏冷后发热,阴不足的病人先发热后畏冷。上焦邪盛的发热,下焦邪盛的畏冷。皮肤干燥畏冷的是阳不足;皮肤干燥发热的是阴不足。皮肤冷畏寒的是阴盛,皮肤热而发热的是阳盛。3 《中藏经·火法有五论第十六》水火的方法是真阴真阳的大法。知道了它,就明白了救治病人的真正道理。
四 现代基础分析西医的临床包括生理、病理、药理等,所指的心脏跳动;胃肠蠕动;疾病的形成;药物的使用等,都无法用中医的阴阳学说来分析。因此,西医确实不知道中医阴阳学说是怎么一回事。
五 山人点评用象数学的阴阳学说来分析具体事物和诊治疾病,符合唯物辩证法原理,即对立统一法则,这种法则是自然和社会的根本法则,因此也是思维的根本法则。这种理+数的应用。即象数学中阴阳学说的中医学应用是人类认识论的一场伟大的革命。
六 中医学(习)者沙龙时间:公元二○○八年七月初六地点:高山(市)休闲阁(生日晚会)参加人员:郑院长、山人、大林子医师、小林子医师,美智子医师、香港妹医师等。郑院长(手持酒杯面对山人):“祝山人生日快乐!今天的话题由我起头,综观数千年来的中医学发展史,单就中医古籍,其传世之作就达1万9千余卷。这些蔚为壮观的珍贵中医学总结与经验,无疑是前人留给我们的重大文化遗产。现在的问题是,我们是全面地继承和发展它呢?还是搬用西方逻辑分析工具。断章取义地从中挖掘出一些东西。例如:从黄连中提取出黄连素来用于治疗痢疾,把柴胡制成注射液来用于退热等,这些如同古代的四大发明一样粗浅的一类技术发明。并且让它们最后都充当了别人飞跃发展的铺垫。或是把中医当成初等、朴素、戏说、过时,甚至是封建、迷信、伪科学之类的落后象征。然后把它们打入冷宫,成为真正的尘封起来的历史文物。让国人或洋人凭吊或戏弄地观赏把玩,惊叹我们祖宗曾有的“过气”辉煌。还是……大林子医师(站起来,恭敬地面对郑院长):“院长您说得好!我认为中医自身有一套,不同于西医的理论构造与历史传承。是我国拥有五千年文明史中,能保留到今天的唯一具有自己思维意义的人体科学技术理论。其所有的理论基础都是建立在阴阳五行与藏象学说上的,特别是属于象数学的阴阳五行学说。其理论的源头,可追寻到数千年前的,《易经》、《尚书》、《黄帝内经》等时代。香港妹医师:院长你好!这些都是中华民族有别于其它民族的,特别是西方人文的独有东西,它具有自己特有的不可替代的永久生命力。剥离了这些传统内核,就象被废了“武功”的人,传统文化将受到巨大打击,中医学也就不复存在。小林子医师(向院长致礼后,面对大林):我拥护,因此让这些中医理论的自身现代化就成为刻不容缓的当务之急。应当承认,在中国数千年的古传统,与“五四”之后所形成的现代传统,事实上已经有了天壤之别,这里边存在有文化断代现象与如何进行沟通的问题。已经掌握了现代科学的现代人,无法理解古时代、古背景、古传统、古文、古文化是可想而知的。这其中有三个必须的关键步骤,首先由专家论证后做出结论,然后把一些重要的经典古医籍翻译成现代的白话文。让人们看得懂它们,这是第一步。然后是在此基础上的理论新突破,如同我们在《中医内象结构学》里所做的一样。现在的中医理论,其流行的说法就是所谓的“黑箱”。也就是说中医学是一个漆黑一团的房子,如果没有新的现代科学理论的指导,例如用《全意识学》等。学中医就如同空手走进个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房子,尽管你张大了眼睛,仍无法看到房子里的东西,更别想看清楚房子的结构。……美智子医师(站起来面对郑院长):院长,您好!我认为这第三步便是提高。系统的属于意识学的《全意识学》和属于哲学的《象数学》,目前除中国外,全世界都没有,那么谁科学谁落后的问题就出来了。而且这些新的科学理论,还有其自有的强大生命力,已经不是别人可以任意改变和歪曲它,而是可以用它来指导别人……。山人:郑院长你看,一个比一个强,看来我们这些人真的老了。郑院长(哈哈大笑):真精彩!谢谢大家了。老林你来吹一下蜡烛。……
七 本章小结(第二章)中医的阴阳学说是古象数学的最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古哲学的中国最辉煌部分。它早于西方一千多年就应用了辩证法思想并成功地应用了中间意识(梦)的这种自然思维(比类取象)。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地形成了中国人的特定特有思维定势,甚至许多现在的中国地名也有了阴阳分别。著名的有:沈阳、贵阳、洛阳、岳阳、建阳;江阴等不胜枚举。总之阴阳是关于“象”的,这种概念的哲学符号。因此我们把阴称为阴象,把阳称为阳象,或称为阴之象,阳之象等。总之古人据此把世界分成了阴和阳,即事物的阴性现象和阳性现象的两种象。如表(1—1)、(1—2)
表(1—1)
阴阳本义基本性质一般性质引申性质
阴背日寒冷 潮湿 晦暗 沉静下降 向内 重浊有形 凹陷 隐蔽抑制 虚弱物质 衰退
阳向日温暖 干燥明亮 活动上升 向外 轻清无形 凸现 显露兴奋 强壮机能 亢进
表(1—2)
阴阳自 然 界人 体
阴地 月 西北 秋冬 夜 雨雪 泽 水女 体内 腹 足 脏 阴经 血 四肢屈侧
阳天 日 东南 春夏 昼 风雷 山 火男 肌表 背 头 腑 阳经 气 四肢伸侧
第四章 五行象
第一节五行象总论一 经典原著《黄帝内经·素问》与白话解(一)经典原著《黄帝内经·素问》1 《黄帝内经·素问·玉机真藏论篇第十九》……东方木也,万物之所以始生也。……南方火也,万物之所以盛长也……西方金也,万物之所以收成也……北方水也,万物之所以合藏也。……脾脉者土也,孤藏以灌四傍者也。2 《黄帝内经·素问·天元纪大论篇第六十六……天有五行,御五位,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藏,化五气,以生喜怒思忧恐……夫变化之为用也,在天为玄,在人为道,在地为化,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天为寒,在地为水……甲己之岁,土运统之;乙庚之岁,金运统之;丙辛之岁,水运统之;丁壬之岁,木运统之;戊癸之岁,火运统之。3 《黄帝内经·素问·五运行大论篇第六十七》……天地动静,五行迁复,虽鬼臾区其上候而已,犹不能遍明。夫变化之用,天垂象,地成形,七曜纬虚,五行丽地。地者,所以载生成之形类也。虚者,所以列应天之精气也。形精之动,犹根本之与枝叶也,仰观其象,虽远可知也。
(二)经典原著《黄帝内经·素问》白话解释1 《黄帝内经·素问·玉机真藏论篇第十九》肝属东方之木,具有万物开始生长的气象。……心属南方火,具有万物生长茂盛的气象。……肺属西方之金,具有万物收成的气象。……肾属北方之水,具有万物闭藏的气象。……脾属土,是个位居中央的孤藏,其作用是用来滋润四旁的藏府的。2 《黄帝内经·素问·天元纪大论篇第六十六》天有五行,主五方之位,因而产生寒、暑、燥、湿、风的气侯变化。人有五藏化生五气,因而产生喜、怒、思、忧、恐。……阴阳变化的作用,在天为主宰万物的无穷力量,在人则体现为生理、病理变化的规律,在地能促使万物生化;由于生化的作用而产生五味,人们明白了这些道理就能产生智慧,天有了这种无穷的力量才能运动不息。而神明变化,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天为寒,在地为水。……甲年和乙年是土运通纪它的全年,乙年和庚年是金运通纪它的全年,丙年和辛年是水运通纪它的全年,丁年和壬年是木运通纪它的全年,戊年和癸年是火运通纪它的全年。3 《黄帝内经·素问·五运行大论篇第六十七》天地是运动而又静止的,五行是循环流转的。鬼臾区虽然知道天运之候,却不了解左右的道理。在自然的变化中,天创造了星象,地生成了万物,日月五星循行于天空,五行之气附著于大地,大地是负载其所生成的有形物类的,天空是分布日月五星的,大地上的物类与天空上日月五星的运动,好象根本与枝叶一样地密切,我们抬头观看天象,就是很远的天体也可以了解的。
二 经典原著《中藏经》与白话解(一)经典原著《中藏经》《中藏经·生成论第三》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也……
(二) 经典原著《中藏经》白话解释《中藏经·生成论第三》五行分别是金、木、水、火、土也……
第二节 五行象的基本内容
一 五行象的生克(一)经典原著《黄帝内经·素问》1 《黄帝内经·素问·金匮真言第四》所谓得四时之胜者,春胜长夏,长夏胜冬,冬胜夏,夏胜秋,秋胜春,所谓四时之胜也。2 《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木生酸,酸生肝……酸伤筋,辛胜酸。……火生苦,苦生心……苦伤气,咸胜苦。……土生甘,甘生脾……甘伤肉,酸胜甘。……金生辛,辛生肺……辛伤皮毛,苦胜辛。……水生咸,咸生肾……咸伤血,甘胜咸。3 《黄帝内经·素问·六节藏象论篇第九》帝曰:何谓所胜?岐伯曰:春胜长夏,长夏胜冬,冬胜夏,夏胜秋,秋胜春,所谓得五行时之胜,各以气命其藏。4 《黄帝内经·素问·宝命金形论篇第二十五》……木得金而伐,火得水而灭,土得木而达,金得火而缺,水得土而绝,万物尽然,不可胜竭。5 《黄帝内经·素问·腹中论篇第四十》……脾者土也,而恶木,服此药者,至甲乙日更论。6 《黄帝内经·素问·六微旨大论篇第六十八》……显明之右,君火之位也;君火之右,退行一步,相火治之;复行一步,土气治之;复行一步,金气治之;复行一步,水气治之;复行一步,木气治之;复行一步,君火治之。相火之下,水气承之;水位之下,土气承之;土位之下,风气承之;风位之下,金气承之;金位之下,火气承之;君火之下,阴精承之。帝曰:何也?岐伯曰: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外列盛衰,害则败乱,生化大病。7 《黄帝内经·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第七十一》……太阴雨化,施于太阳;太阳寒化,施于少阴;少阴热化,施于阳明;阳明燥化,施于厥阴;厥阴风化,施于太阴。
(二)经典原著《黄帝内经·素问》白话解释1 《黄帝内经·素问·金匮真言第四》一年四季有相克的关系,如春胜长夏,长夏胜冬,冬胜夏,夏胜秋,秋胜春,即所谓的四时相胜。2 《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木气生酸,酸能养肝……过食酸味能够伤筋,但辛味能抑制酸味。……火生苦味,苦味养心……苦味伤气,咸味能缓调苦味。……土生甘味,甘味滋养脾气……过食甘味伤肌肉,但酸味能控制甘味……金能生辛味,辛味滋养肺气……辛味伤皮毛,但苦味能抑制辛味……水气生咸味,咸味能养肾气……咸伤血,但甘能抑制咸。3 《黄帝内经·素问·六节藏象论篇第九》黄帝问:什么叫做所胜?岐伯答:春胜长夏,长夏胜冬,冬胜夏,夏胜秋,秋胜春,这就是时令根据五行规律而互相胜负的情况。同时又依其五行之气的属性来分别影响各藏。4 《黄帝内经·素问·宝命金形论篇第二十五》如木遇到金,会被折伐;火遇到水,会熄灭;土遇到木,要受克;金遇到火,要熔化;水遇到土,要遏绝。万物都是这样变化,不胜枚举。5 《黄帝内经·素问·腹中论篇第四十》脾气属土,土恶木克,服用这类药物,逢到用乙日肝木所主之时病情就会加重。6 《黄帝内经·素问·六微旨大论篇第六十八》春分节以后是少阴君火的位置;君火的右边,后退一步是少阳相火主治的位置,再后退一步是太阴土气主治的位置,再后退一步是阳明金气主治的位置,再后退一步是太阳水气主治的位置,再后退一步是厥阴木气主治的位置,再后退一步是少阴君火主治的位置。相火主治之位的下面,有水气来制约,水气主治之位的下面,有土气来制约,土气主治之位的下面,有风气来制约,风气主治之位的下面,有金气来制约,金气主治之位的下面,有火气来制约,君火主治之位的下面,有阴精来制约。黄帝问:这是为什么?岐伯答:六气亢盛产生伤害作用,要有克制它的才可以,只有加以克制,才能生化。六气要是有太过或不及的情况就会为害,从而败坏生化之机出现很大病变。7 《黄帝内经·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第七十一》太阴之气,是雨的所聚,加于太阳而为化;太阳寒气,加于少阴而为化;少阴热气,加于阳明而为化;阳明燥气,加于厥阴而为化;厥阴风化加于太阴而为化。
(三)经典原著《难经》《难经·七十五难》金木水火土,当更相平。东方木也,西方金也。木欲实,金当平之;火欲实,水当平之;土欲实,木当平之;金欲实,火当平之;水欲实,土当平之。东方肝也,则知肝实;西方肺也,则知肺虚。泻南方火,补北方水。南方火,火者木之子也;北方水,水者木之母也。水胜火。子能令母实,母能令子虚,故泻火补水,欲令金不得平木也。经曰不能治其虚,何问其余,此之谓也。
(四)经典原著《难经》白话解释《难经·七十五难》金、木;水、火、土五行之间,应当相互制约,保持协调平衡关系。东方属木,西方属金,如果木气偏盛,金气就来制约它;同理,如果火偏盛,水就来制约它,如果土偏盛,木就来制约它;如果金偏盛,火就来制约它;如果水偏盛,土就来制约它,使之不致太过,而维持五行之间的协调平衡。上面谈到,通应东方的藏指肝,即肝偏旺;通应西方的藏指肺,即肺偏虚,此时可采用泻通应南方属火的心,而补通应北方属水的肾。因为火为木之子,水为木之母,子藏盛实能使母藏有余,泻心火就能削弱肝木旺盛:母藏虚弱能使子脏不足,补肾水就能济养肺金。水能胜火,补肾水则能加强肾水对心火的制约,有利于解除心火对肺金的过度制约,泻心火,不仅削弱肝木的旺盛。并能直接解除心火对肺金的过度制约。因此。补肾水和泻心火,都能促进肺金的充实,恢复制约肝木的作用,使肝实肺虚证得以治愈。医经上说,不能掌握治疗虚证的法则,怎么谈得上治疗其他疾病?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五)经典原著《伤寒论》《伤寒论·平脉法第二》肺病……若得数者则剧。何以知之?数者,南方火,火克西方金;法当痈肿,为难治也。……问曰:二月得毛浮脉,何以处言至秋当死?师曰:二月之时,脉当濡弱,反得毛浮者,故知至秋死。二月肝用事,肝属木,脉应濡弱,反得毛浮脉者,是肺脉也。肺属金,金来克木,故知至秋死。他皆仿此。
(六)经典原著《伤寒论》白话解释《伤寒论·平脉法第二》肺病若见到数的脉象是疾病加剧的表现。如何知道?数属南方火,火克西方金,为病发痈肿,是难治之病。……二月春是春天季节,毛浮的脉象是属秋季的,春季出现秋季的脉象为什么断言秋季会死?是因为春季是肝木当旺之时,秋季则肺金旺,二月肝旺之时,尚有毛浮脉,其气衰可见。至秋金气旺,金乘木,木愈受克则绝,故知王秋当死也,其它的藏与此相仿。
(七)经典原著《金匮要略》《金匮要略·藏府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问曰:上工治未病,何也?师曰: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王不受邪,即勿补之。
(八)经典原著《金匮要略》白话解释《金匮要略·藏府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上工除治已病之藏外,还应注意调治未病的藏府,为什么呢?师答:上工知晓肝病实证易传脾的规律,故在治肝的同时,也注意调补未病的脾,以防肝病及脾。脾虚易受邪,因此有脾虚者当调补;若脾正气旺盛,不易受邪,即勿补之。
(九)经典原著《脉经》《脉经·第六卷·肝足厥阴经病证第一》肝病……其脉当弦长而急,今反短涩;其色当青,而反白者,此是金之刻木,为大逆,十死不治。《心手少阴病证第三》心病……其脉当浮,今反沉濡而滑;其色当赤,而反黑者,此是水之刻火,为大逆,十死不治。《脾足太阴经病证第五》脾病……其脉当浮大而缓,今反弦急,其色当黄,今反青,此是木之刻土,为大逆,十死不治。《肺手太阴经第七》肺病……其脉当短涩,今反浮大,其色当白,而反赤者,此是火之刻金,为大逆,十死不治。《肾足少阴经病证第九》肾病……其脉当沉细而滑,今反浮大;其色当黑而反黄,此是土之刻水,为大逆,十死不治。
(十)经典原著《脉经》白话解释《脉经·第六卷·肝足厥阴经病证第一》肝病……病人脉象应是弦长且急,今反短涩,病人面色当发青,而今反白者,此是肺金克肝木,为大不顺,十死不治。《心手少阴病证第三》心病……病人脉当浮,而反沉濡而滑。面色当赤,今不赤而反黑者,是水黑之克火赤,为大逆,十成死不治。《脾足太阴经病证第五》脾病……病人脉当浮大而缓,而反弦急,面色当黄,今反青,这是木克土,为大逆,十死不治。《肺手太阴经第七》肺病……病人的脉象应当短涩,今反浮大,面色当白,而反而赤,这是火克金,为大逆,十死不治。《肾足少阴经病证第九》肾病……病人脉象应当为沉细而滑,今反而浮大;其面色当黑而反而黄,此是土克水,为大逆,十死不治。
(十一)经典原著《中藏经》1 《中藏经·阴阳大要调神论第二》火出于木,水生于金。水火通济,上下相寻。2 《中藏经·上下不宁论第九》谓脾者,土也;心者,火也;肺者,金也。火生土,土生金,故曰上有心母,下有肺子,脾居其中,病则如斯耳。
(十二)经典原著《中藏经》白话解释1 《中藏经·阴阳大要调神论第二》木生火,水生金,水火通济,上下相寻。2 《中藏经·上下不宁论第九》脾属土,心属火,肺属金。火生土,土生金,木生火,金生水,脾属土居其中,病则如期耳。
二 五行象的乘侮(一)经典原著《黄帝内经·素问》1 《黄帝内经·素问·五运行大论篇第六十七》……气有余,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其不及,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己所胜轻而侮之。侮反受邪,侮而受邪,寡于畏也。2 《黄帝内经·素问·气交变大论篇第六十九》……岁木不及,燥乃大行……岁火不及,寒乃大行……岁土不及,风乃大行……岁金不及,炎火乃行……岁水不及,湿乃大行……3 《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篇第七十四》帝曰:岁主藏害何谓?岐伯曰:以所不胜命之,则其要也。
(二)经典原著《黄帝内经·素问》白话解释1 《黄帝内经·素问·五运行大论篇第六十七》凡气有余,则能克制自己所能克制的气,而能欺侮克制自己的气;气不足,则克制自己的气趁其不足而来欺侮,自己所能克制的气也轻蔑地欺侮自己。由于本气有余而进行欺侮或乘别气之不足而进行欺侮的,也往往要受邪,是因为它无所畏忌,而缺少防御的能力。2 《黄帝内经·素问·气交变大论篇第六十九》木运不及,燥气然后流行……火运不及,寒气旺盛……土运不及,风气因而流行……金运不及,火气与木气就相就地旺盛……水运不及,则湿气大盛。3 《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篇第七十四》黄帝问:岁主之气,伤害五藏,是什么原因?岐伯答:以其所不胜之气来说明,是它的关键。
(三)经典原著《伤寒论》《伤寒论·平脉法第二》问曰:脉有相乘,有纵有横,有逆有顺,何谓也?师曰:水行乘火,金行乘木,名曰纵;火行乘水,木行乘金,名曰横;水行乘金,火行乘木,名曰逆;金行乘水,木行乘火,名曰顺也。
(四)经典原著《伤寒论》白话解释《伤寒论·平脉法第二》脉象有相乘现象的,血气不和而为病。有纵、横、逆、顺等,相乘顺当的,为纵顺;相乘不当的为横逆。火行乘火,金行乘木,已所胜者,复乘之,放纵自如,叫纵。火行水,木行乘金,已所不胜的,反乘之,横行无忘,叫横。若水行乘金,火行乘木,生我者反乘之,叫逆。金行乘水,木行乘火,我生者我因乘之,叫顺。
第三节五行象的运用
一 五行象与形体藏府(一)经典原著《黄帝内经·素问》1 《黄帝内经·素问·金匮真言论第四》东方青色,人通于肝,开窍于目,藏精于肝……其类草木……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开窍于耳,藏精于心……其类火……中央黄色,入通于脾,开窍于口,藏精于脾……其类土……西方白色,入通于肺,开巧于鼻,藏精于肺……其类金……北方黑色,入通于肾,开窍于二阴,藏精于肾……其类水……2 《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帝曰:余闻上古圣人,论理人形,列别藏府,端络经脉,会通六合,各从其经;气穴所发,各有处名;溪谷属骨,皆有所起;分部逆从,名有条理;四时阴阳,尽有经纪,外内之应,皆有表里,其信然乎?岐伯对曰: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肝主目。其在天为玄,在人为道,在地为化,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体为筋,在藏为肝,在色为苍,在音为角,在声为呼,在变动为握,在窍为目,在味为酸,在志为怒。怒伤肝,悲胜怒;风伤筋,燥胜风;酸伤筋,辛胜酸。南方生热,热生火,火生苦,苦生心,心生血,血生脾,心主舌。其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体为脉,在藏为心,在色为赤,在音为徵,在声为笑,在变动为忧,在窍为舌,在味为苦,在志为喜。喜伤心,恐胜喜;热伤气,寒胜热;苦伤气,咸胜苦。中央生湿,湿生土,土生甘,甘生脾,脾生肉,肉生肺,脾主口。其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体为肉,在藏为脾,在色为黄,在音为宫,在声为歌,在变动为哕,在窍为口,在味为甘,在志为思。思伤脾,怒胜思;湿伤肉,风胜湿;甘伤肉,酸胜甘。西方生燥,燥生金,金生辛,辛生肺,肺生皮毛,皮毛生肾,肺主鼻。其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体为皮毛,在藏为肺,在色为白,在音为商,在声为哭,在变动为咳,在窍为鼻,在味为辛,在志为忧。忧伤肺,喜胜忧;热伤皮毛,寒胜热;辛伤皮毛,苦胜辛。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咸,咸生肾,肾生骨髓,髓生肝,肾主耳。其在天为寒,在地为水,在体为骨,在藏为肾,在色为黑,在音为羽,在声为呻,在变动为栗,在窍为耳,在味为咸,在志为恐。恐伤肾,思胜恐;寒伤血,燥胜寒;咸伤血,甘胜咸。故曰: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阴阳者,万物之能始也。故曰: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3 《黄帝内经·素问·脏气法时论篇第二十二》……肝主春,足厥阴少阳主治,其日甲乙……心主夏,手少阴太阳主治,其日丙丁……脾主长夏,足太阴阳明主治,其日戊己……肺主秋,手太阴阳明主治,其日庚辛……肾主冬,足少阴太阳主治,其日壬癸……4 《黄帝内经·素问·太阴阳明论篇第二十九》……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时长四脏,各十八日寄治,不得独主于时也。脾者常著胃土之精也,土者生万物而法天地……5 《黄帝内经·素问·五运行大论篇第六十七》……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体为筋,在气为柔,在藏为肝。其性为暄,其德为和,其用为动,其色为苍,其化为荣,其虫毛,其政为散,其令宣发……南方生热,热生火,火生苦,苦生心,心生血,血生脾。其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体为脉,在气为息,在藏为心。其性为暑,其德为显,其用为躁,其色为赤,其化为茂,其虫羽,其政为明,其令郁蒸……中央生湿,湿生土,土生甘,甘生脾,脾生肉,肉生肺。其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体为肉,在气为充,在藏为脾。其性静兼,其德为濡,其用为化,其色为黄,其化为盈,其虫倮,其政为谧,其令云雨……西方生燥,燥生金,金生辛,辛生肺,肺生皮毛,皮毛生肾。其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体为皮毛,在气为成,在藏为肺,其性为凉,其德为清,其用为固,其色为白,其化为敛,其虫介,其政为劲,其令雾露……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咸,咸生肾,肾生骨髓,髓生肝。其在天为寒,在地为水,在体为骨,在气为坚,在藏为肾,其性为凛,其德为寒,其用为藏,其色为黑,其化为肃,其虫鳞。其政为静,其令……6 《黄帝内经·素问·示从容论篇第七十六》若夫三藏,土木水参居,此童子之所知,问之何也?
(二)经典原著《黄帝内经·素问》白话解释1 《黄帝内经·素问·金匮真言论第四》东方青色和人身的肝相应。肝开窍于目,精华藏于肝内。……五行属木……南方赤色,和人身的心相应,心开窍于耳,精华存于心内……五行属火……中央黄色,与脾相应,脾开窍于口,精华藏于内……五行属土……西方白色,与人的肺相应,肺开窍于鼻,精华藏于内。……五行属金……北方黑色,与肾相应。肾开窍于二阴,精华存于肾内……五行属水。2 《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天有四时的变换,形成了生长、收藏的规律;金木水火土的变化,产生寒暑燥湿风的气候。人有五藏,五藏化生出五气,发为喜怒悲忧恐等情况……黄帝问:听说古代圣人,讲人体的形态,有藏府的阴阳,了解经脉的分布,交会、贯通六合,各按其经络循行起止;气穴发生的部位,各有其名称;肌肉及骨骼相连的部位,都有它们的起点;皮部浮络的阴阳、顺逆,各有条理;四时阴阳的变化,有一定规律;外在环境与人体内部的对应关系,是这样的吗?”岐伯答:“东方应春,阳气上升而生风,风能滋养木气,木气能生酸味,酸味能够养肝,肝血能够养筋,而由于筋生于肝,肝属木,木能生火,所以筋又能养心。肝气上通于目。它的变化在天是六气里的风,在地是五行里的木,人体中筋,在五藏中为肝,在五色中为苍,在五音中为角,在五声中为呼,在人体的变动中为握,在七窍中为目,在五味中为酸,在情志中为怒。怒伤肝,但悲伤能够抑制怒(悲为肺志,以金克木);风气伤筋,但燥能够抑制风(燥属金,以金克木);过食酸味能够伤筋,但辛味能够抑制酸味(辛属金,以金克木)。”“南方应夏,阳气大盛生热,热能引起火气,火气生苦昧,苦味养心;心生血,血养脾(火生土),心气关联于舌。它的变化在天为六气的热,在地为五行里的火,在人体为血脉,在五藏为心,在五色为赤,在五音为徵,在五声为笑,在人体的变动为气逆,在七窍为舌,在五味为苦,在情志的变动上为喜。过喜伤心气,但恐可以抑制喜(恐为肾志,水克火);热伤气,寒水能抑制热(寒水能胜火);苦味伤气,咸味能缓调苦味(咸为肾味,水克火)。”“中央应长夏,蒸发而生湿;湿使土气生长。土生甘味,甘味滋养脾气,脾气滋养肌肉,肌肉强壮使肺气充实(土生金),脾气关联口。其变化在天为六气中的湿,在地为五行中的土,在人体为肌肉,在五藏为脾,在五色为黄,在五音为宫,在五声为歌,在人体的变动为哕,在七窍为口,在五味为甘,在情志变动上为思。思虑伤脾,但怒气能控制思虑(怒为肝志,木克土);湿气伤肌肉,但风气能制止湿气(风属木,木克土);过食甘味伤肌肉,但酸味能控制甘味(酸属木,木克土)。”“西方应秋,天气急促而生燥,燥使金气旺盛,金能生辛味,辛味滋养肺气,肺气滋养皮毛,皮毛润泽可滋生肾水(金生水),肺气关联于鼻。其变化在天为六气中的燥,在地为五行里的金,在人体为皮毛,在五藏为肺,在五色为白,在五音为商,在五声为哭,在人体的变动为咳,在七窍为鼻,在五味为辛,在情志变动上为忧。忧伤肺,但喜能抑制忧(喜为心志,火克金);热伤皮毛,但寒能抑制热;辛味伤皮毛,但苦能抑制辛味(苦属火,火克金)。”“北方应冬,阴霾而寒,寒生水气,水气生咸味,咸味能养肾气,肾气助长骨髓,骨髓充实而养肝,肾气关联于耳。其变化在天为六气的寒,在地为五行的水,在人体为骨髓,在五藏为肾,在五色为黑,在五音为羽,在五声为呻吟,在人体为颤栗,在七窍为耳,在五味为咸,在情志变动上为恐。恐伤肾,但思能抑制恐(脾志为思,土克水);寒伤血,但燥能抑制寒;咸伤血,但甘味能抑制咸(甘属土,土克水)。”“这样说,天地是在万物的上下;阴阳如气血与男女之间的相对称,左右为阴阳运行不息之道路,水火为阴阳的象征。总之,阴阳的变化,是万物生成的原始。也就是说,阴阳是相互为用的。阴在内,为阳之镇守;阳在外,有为阴之役使。”3 《黄帝内经·素问·藏气法时论篇第二十二》肝主春木之气,肝在足厥阴经为阴木,甲乙属木,所以,肝胆旺日为甲乙日。……心主夏火之气,心在手少阴经为阴火,其旺日为丙丁……脾主长夏土的气,脾在足太阴经为阴土,其旺日为戊巳……肺主秋金之气,肺在手太阴经为阴金,其旺日为庚辛……肾主冬水之气,肾在足少阴经为阴水,其旺日为壬癸。4 《黄帝内经·素问·太阴阳明论篇第二十九》脾属土而位居中央,它从四时里分旺于四藏,是在四季的后十八天里,不得独立一个时季。因为脾的功用,在土之精妙,土的意义,譬如天地养育万物一样,无时或缺的。5 《黄帝内经·素问·五运行大论篇第六十七》东方是产生风的方位,风能使木气生长,木气能生酸味,肝血能养筋,而筋生于肝,肝属木,木能生火,所以筋又能养心……它在天表现为风,在五行表现为木,在人体中表现为筋,在物体生化是柔软,在五藏中表现为肝。它的性质温暖,本质属平和,功能属运动,颜色属苍青,变化属荣美,它在动物中属兽类,作用上属发散,时令上属宣布阳和。……南方炎热,能助长在地的火气,火气生苦味,苦味滋养心,心生血脉,心血和调则滋养脾气。气六气的变化在天表来为热,在地是火,在人体为血脉,在功能上表现为使物质生长,在内藏是心。它的性质属暑热,本质属显明,功能属躁急,颜色属赤,变化属繁茂,它在动物中属于鸟类,在作用上届于明达,时令上属盛热蒸腾。……中央化生湿气,湿气使在地的土气生长,土气生甘味,甘味滋养脾气,脾气滋养肌肉,脾与肌肉健壮则肺气旺盛。因此在六气中它为湿,在五行中为土,在人体为肌肉,在功用能使形体充实,在内藏为脾。它的性质属于安静并能兼容,本质属润泽,功能属化生万物,颜色属黄,变化属盈满,它在动物中届倮虫一类,作用届安静的,在时令上属云行雨施,在变动上易发暴雨或霪雨连绵。……西方生燥,燥气能使金气旺起,金气能生辛味,辛味能滋养肺气,肺气能滋养皮毛,皮毛润泽又能滋生肾水。它在六气里为燥,在五行里为金,在人体为皮毛,功用方面能使物体成就,在内藏里为肺。它的性质属清凉。……北方生寒,寒能使水气生旺,水气能产生咸味,咸味能滋养肾气,肾气能滋养骨髓,骨髓充实,又能养肝。它在六气里为寒,在五行里为水,在人体为骨,在功用方面能使物体坚固,在内藏为肾。它的性质属冷,本质属寒,功能属收藏,颜色属黑,变化属万物肃静,它在动物中属有鳞片的一类。它的作用属静止,在时令上属霰撒雪飞。6 《黄帝内经·素问·示从容论篇第七十六》脾属土,肝属木,肾属水,三者同居隔下,这些问题连小孩都知道,你问它是什么意思?
(三)经典原著《黄帝内经·灵枢》1 《黄帝内经·灵枢·五乱第三十四》黄帝曰:经脉十二者,别为五行,分为四时,何失而乱?何得而治?岐伯曰:五行有序,四时有分,相顺则治,相逆则乱。2 《黄帝内经 ·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第四十四》……肝为牡藏,其色青,其时春,其日甲乙,其音角,其味酸;心为牡藏,其色赤,其时夏,其日丙丁,其音微,其味苦;脾为牝藏,其色黄,其时长夏,其日戊己,其音宫,其味甘;肺为牝藏,其色白,其时秋,其日庚辛,其音商,其味辛;肾为牝脏,其色黑,其时冬,其日壬癸,其音羽,其味咸……3 《黄帝内经·灵枢·阴阳二十五人第六十四》黄帝曰:余问阴阳之人何如?伯高曰:天地之间,六合之内,不离于五,人亦应之。故五五二十五人之政,而阴阳之人不与焉。其态又不合于众者五,余已知之矣。愿闻二十五人之形,血气之所生,别而以候,从外知内何如?岐伯曰:悉乎哉问也,此先师之秘也,虽伯高犹不能明之也。黄帝避席遵循而却曰:余闻之,得其人弗教,是谓重失;得而泄之,天将厌之。余愿得而明之,金柜藏之,不敢扬之。岐伯日:先立五形金木水火土,别其五色,异其五形之人,而二十五人具矣。黄帝曰:愿卒闻之。岐伯曰:慎之慎之,臣请言之。木形之人,比于上角,似于苍帝。其为人苍色,小头,长面,大肩背,直身,小手足,有才,好劳心,少力,多忧劳于事。能春夏不能秋冬,感而病生,足厥阴佗佗然。大角之人,比于左足少阳,少阳之上遗遗然。左角(一曰少角)之人,比于右足少阳,少阳之下随随然。釱角(一曰右角)之人,比于右足少阳,少阳之上推推然。判角之人,比于左足少阳,少阳之下栝栝然。火形之人,比于上徵,似于赤帝。其为人赤色,广月引,锐面小头,好肩背髀腹,小手足,行安地,疾心,行摇,肩背肉满,有气轻财,少信,多虑,见事明,好颜,急心,不寿暴死。能春夏不能秋冬,秋冬感而病生,手少阴核核然。质徵之人,比于左手太阳,太阳之上肌肌然。少徵之人,比于右手太阳,太阳之上悄悄然。右徵之人,比于右手太阳,太阳之上鲛鲛然。质判之人,比于左手太阳,太阳之下支支颐颐然。土形之人,比于上宫,似于上古黄帝。其为人黄色,圆面,大头,美肩背,大腹,美股胫,小手足,多肉,上下相称,行安地,举足浮,安心,好利人,不喜权势,善附人也。能秋冬不能春夏,春夏感而病生,足太阴敦敦然。大宫之人,比于左足阳明,阳明之上婉婉然。加宫之人,比于左足阳明,阳明之下坎坎然。少宫之人,比于右足阳明,阳明之上枢枢然。左宫之人,比于右足阳明,阳明之下兀兀然。金形之人,比于上商,似于白帝。其为人方面,白色,小头,小肩背,小腹,小手足,如骨发踵外,骨轻,身清廉,急心,静悍,善为吏。能秋冬不能春夏,春夏感而病生。手太阴敦敦然。釱商之人,比于左手阳明,阳明之上廉廉然。右商之人,比于左手阳明,阳明之下脱脱然。大商之人,比于右手阳明,阳明之上监监然。少商之人,比于右手阳明,阳明之下严严然。水形之人,比于上羽,似于黑帝。其为人黑色,面不平,大头,广颐,小肩,大腹,动手足,发行摇身,下尻长,背延延然,不敬畏,善欺绐人,戮死。能秋冬不能春夏,春夏感而病生。足少阴汗汗然。大羽之人,比于右足太阳,太阳之上颊颊然。少羽之人,比于左足太阳,太阳之下纤纤然。众之为人,比于右足太阳,太阳之下洁洁然。桎之为人,比于左足太阳,太阳之上安安然。是故五形之人二十五变者,众之所以相欺者是也。4 《黄帝内经·灵枢·五音五味第六十五》右徵与少徵,调右手太阳上。左商与左徵,调左手阳明上。少徵与大宫,调左手阳明上。右角与大角,调右足少阳下。大徵与少徵,调左手太阳上。众羽与少羽,调右足太阳下。少商与右商,调右手太阳下。桎羽与众羽,调右足太阳下。少宫与大宫,调右足阳明下。判角与少角,调右足少阳下。釱商与上商,调右足阳明下。釱商与上角,调左足太阳下。上徵与右徵同,谷麦,畜羊,果杏,手少阴,脏心,色赤,味苦,时夏。上羽与大羽同,谷大豆,畜彘,果栗,足少阴,藏肾,色黑,味咸,时冬。上宫与大宫同,谷樱,畜牛,果枣,足太阴,脏脾,色黄,味甘,时季夏。上商与右商同,谷黍,畜鸡,果桃,手太阴,藏肺,色白,味辛,时秋。上角与大角同,谷麻,畜犬,果李,足厥阴,脏肝,色青,味酸,时春。大宫与上角同,右足阳明上。左角与大角同,左足阳明上。少羽与大羽同,右足太阳下。左商与右商同,左手阳明上。加宫与大宫同,左足少阳上。质判与大宫同,左手太阳下。判角与大角同,左足少阳下。大羽与大角同,右足太阳上。大角与大宫同,右足少阳上。右徵、少徵、质徵、上徵、判徵。右角、釱角、上角、大角、判角。右商、少商、釱商、上商、左商。少宫、上宫、大宫、加宫、左角宫。众羽、桎羽、上羽、大羽、少羽。
(四)经典原著《黄帝内经·灵枢》白话解释1 《黄帝内经·灵枢·五乱第三十四》黄帝说:人身的十二经脉,其属性分别与五行相合,又与四时相应,但不知因何失调而引起脉气运行的逆乱?又是什么缘故保证了它的正常运行?岐伯说:五行的内在联系是有一定顺序的,四时气候的变化是有季节之分别的,大凡经脉的运行,与四时五行的规律相适应,就可保持正常的活动,违反了这个规律,就会引起运行的逆乱。2 《黄帝内经 ·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第四十四》肝属木,为阴中之少阳,所以称为牡藏,在色为青,在时为春;在日为甲乙,在音为角,在味为酸;心属火,为阳书之太阳,所以称为牡藏,在色为赤,在时为夏,在日为丙丁,在音为徵,在味为苦;脾属土,为阴中之至阴,所以称为牝藏,在色为黄,在时为长夏,在日为戊己,在音为富,在味为甘;肺属金,为阳中之少阴,所以称为牝藏,在色为白,在时为秋,在日为庚辛,在音势商,在味为辛;肾属水,为阴中之太阴,所以称为牝藏,在色为黑,在时为冬,在日为壬癸,在音为羽,在味为咸。3 《黄帝内经·灵枢·阴阳二十五人第六十四》黄帝说:我听说人有阴、阳类型的不同,他们是怎样区别的呢?岐伯说:天地之间,六合之内,一切事物之理,都离不开“五行”,人也是这样。所以二十五人之形,不包括阴阳之人在内。二十五种类型的人与阴阳之人的五种形态是不同的。这我已经知道了。我希望知道二十五人的形态,及其血气的生成,分别进行候察,从外部表现就能测知内部的情况如何?岐伯说:你问得很详细啊!这是先师所秘而不传的,所以虽然有伯高这样高明的医生,也不能彻底明白其中的道理。黄帝离开座位后退了几步很恭敬的说:我听说,得到一个可以传授学术的人而不教给他,就是双重损失,得到了这种学术而随便泄漏,上天也要厌弃他的。我希望得到这种学术而给予阐明,把它保存在金匮里,不敢随便宣扬出去。岐伯说:先要明确金、木、水、火、土五种类型的人,然后再根据五色的不同,区别五种形态之人,这样二十五种人的形态就清楚了。黄帝说:我希望详尽的听你讲解。岐伯说:慎重啊慎重!请让我给你说。木型的人,属于木音中的上角,他好像东方地区的人。他们的皮肤苍色,头小,面长,肩背宽大,身直,手足小,有才智,好用心机,体力不强,多忧劳于事务。对时令的适应,可以耐受春夏,不能耐受秋冬,容易感受病邪而发生疾病,属于足厥阴肝经,其性格特征是柔美而安重。禀木气之偏的有左右上下四种类型:左之上方,在木音中属于大角一类的人,类属于左足少阳经之上,其性格特征是谦让而态度和蔼。右之下方,在木音中属于左角一类的人,类属于右足少阳经之下,其性格特征是随和而顺从。右之上方,在木音中属于钛角一类的人,类属于右足少阳经之上,其性格特征是勇于上进。左之下方,在木音中属于判角一类的人,类属于左足少阳经之下,其性格特征是正直而不阿。火形的人,属于火音中的上徵,好像南方地区的人。他们的皮肤色赤,脊背宽广,面瘦,头小,肩背髀腹各部的发育很好,手足小,走路步履稳重,思考敏捷,走路时肩摇,背部的肌肉丰满,为人有气魄,轻财,缺少信心,多忧虑,对事物善于观察和分析,喜爱漂亮,性情躁急,不能享高寿而多暴死。这种人能耐受春夏的温暖,不能耐受秋冬的寒凉,秋冬时感受外邪,容易发生疾病,属于手少阴心经,性格特征是为人很真实。禀火气之偏的有上下左右四种类型:左之上方,在火音中属于质徵一类的人,类属于左手太阳之上,其性格特征是识见肤浅。右之下方,在火音中属于少微一类的人,类属于右手太阳经之下,其性格特征是多疑。右之上方,在火音中属于右徵一类的人,类属于右手太阳之上,其性格特征是勇于上进不甘落后。左之下方,在火音中属于质判一类的人,类属于左手太阳之下,其性格特征是乐观愉快,怡然自得而无忧愁烦恼。土形的人,属于土音中的上宫,好像中央地带的人。他们的皮肤呈黄色,面圆,头大,肩背丰满健美,腹大,下肢从大腿到足胫部都很健壮,手足小,肌肉丰满,全身上下各部都很匀称,步履稳重,行路时举足不高,内心安静,好帮助别人,不争逐权势,善于团结人。这种人对时令的适应,能耐受秋冬寒冷,不能耐受誊夏温热,春夏感受了外邪就容易生病,属于足太阴脾经,性格特征是诚恳而忠厚。禀土气之偏的有左右上下四种类型:左之上方,在土音中属于大宫一类的人,类属予左足阳明经之上,其性格特征是和平而柔顺。左之下方,在土音中属于加宫一类的人,类属于左足阳明经之下,其性格特征是时常神情喜悦。右之上方,在土音中属于少宫一类的人,类属于右足阳明经之上,其性格特征是比较圆转。右之下方,在土音中属于左宫一类的人,类属于右足阳明之下,其性格特征是具有专心致志、不怕困难的精神。金形的人,属于金音中的上商,好像西方地区的人。他们的体型是面方,皮肤白色,小头,小肩背,小腹,小手足,足跟坚壮,其骨如生在足踵的外面一样,行动轻快,禀性廉洁,性急,能动能静,动之则猛悍异常,善为官吏,有决断之才。对时令的适应;能耐受秋冬的寒冷,不能耐受春夏的温热,感受了春夏的邪气易于患病,属于手太阴肺经,性格特征是坚不可屈。禀金气之偏的有上下左右四种类型:左之上方,在金音中届于钛商一类的人,类属于左手阳明经之上,其性格特征是廉洁自守。左之下方,在金音中属于右商一类的人,类属于左手阳明经之下,其性格特征是潇洒而美好。右之上方,在金音中属于大商一类的人,类属于右手阳明经之上,其性格特征是善于明察是非。右之下方,在金音中属于少商一类的人,类属于右手阳明经之下,其性格特征是威严而庄重。水型的人,属于水音中的上羽,好像北方地区的人。他们的皮肤黑色,面多皱纹,大头,颐部呈棱形,两肩小,腹部大,手足喜动,行路时摇摆身体,尻骨较长,脊背亦长,对人的态度既不恭敬又无畏惧,善于欺诈,常有杀戳致死。对时令的适应,能耐受秋冬的寒冷,不能耐受春夏的温热,春夏感受外邪容易发生疾病,属于足少阴肾经,性格特征是处事不着边际。禀水气之偏的有左右上下四种类型:右之上方,在水音中屑于大羽一类的人,类属于右足太阳经之上,其性格特征是神情洋洋自得。左之下方,在水音中属于少羽一类的人,类属于左足太阳经之下,其性格特征是屈曲而不直爽。右之下方,在水音中属于众羽一类的人,类属于右足太阳经之下,其性格特征是很文静,如水之清澈。左之上方,在水音中属于桎羽一类的人,类属于左足太阳之上,其性格特征是心境安定,有高尚的品德。以上金、木、水、火、土五种形态的人,因各有其不同特征,故又分为二十五种类型,所以一般人易于混淆而辨别不清。4 《黄帝内经·灵枢·五音五味第六十五》属于火音中的右徵和少徵类型的人,应当调治右侧手太阳小肠经的上部。属于金音中的左商和火音中左徵类型的人,应当调治左侧手阳明大肠经的上部。属于火音中少徵和土音中大宫类型的人,应当调治左侧手阳明大肠经的上部。属于木音中的右角和大角类型的人,应当调治右侧足少阳胆经的下部。属于火音中的大徵和少徵类型的人,应当调治左侧手太阳小肠经的上部。属于水音中的众羽和少羽类型的人,应当调治右侧足太阳膀胱经的下部。属于金音中的少商和右商类型的人,应当调治右侧手太阳小肠经的下部。属于水音中的桎羽和众羽类型的人,应当调治右侧足太阳膀胱经的下部。属于土音中的少宫和大宫类型的人,应当调治右侧足阳明胃经的下部。届于木音中的判角和少角类型的人,应当调治右侧足少阳胆经的下部。属于金音中的钛商和上商类型的人,应当调治右侧足阳明胃经的下部。属于金音中的钛商和木音中的上角类型的人,应当调治左侧足太阳膀胱经的下部。火音中上徵与右徵的人同类相应,其五谷为麦,五畜为羊,五果为杏,在经脉为手少阴,在脏为心,在五色为赤,在五味为苦,在时属夏。水音中上羽与大羽的人同类相应,其五谷为大豆,五畜为猪,五果为栗,在经脉为足少阴,在脏为肾,在五色为黑,在五味为咸,在时属冬。土音中上宫与大宫的人同类相应,其五谷为稷,五畜为牛,五果为枣,在经脉为足太阴,在脏为脾,在五色为黄,在五味为甜,在时属长夏。金音中上商与右商的人同类相应,其五谷为黍,五畜为鸡,五果为桃,在经脉为手太阴,在脏为肺,在五色为白,在五味为辛,在时属秋。木音中上角与大角的人同类相应,其五谷为芝麻,五畜为犬,五果为李,在经脉为足厥阴,在脏为肝,在五色为青,在五味为酸,在时属春。属土音中大宫和木音中的上角类型的人,都可以调治右侧足阳明胃经的上部。属木音中左角与大角类型的人,都可以凋治左侧足阳明胃经的上部。属水音中的少羽与大羽类型的人,都可以调治右侧足太阳膀胱经的下部。属金音中左商与右商类型的人,都可以调治左侧手阳明大肠经的上部。属土音中加宫与大宫类型的人,都可以调治左侧足少阳胆经的上部。属火音中质判与土音中大宫类型的人,都可以调治左侧手太阳小肠经的下部。属木音中判角与大角类型的人,都可以调治左侧足少阳胆经的下部。属水音中大羽与属木音中大角类型的人,都可以调治右侧足太阳膀胱经的上部。属木音中大角与属土音中大宫类型的人,都可以调治右侧足少阳胆经的上部。右徽、少徵、质徵、上徵、判徵五种人,都是属火音中的类型。右角、钛角、上角、大角、判角五种人,都是属木音中的类型。右商、少商、钛商、上商、左商五种人,都是属金音中的类型。少宫、上宫、大宫、加宫、左宫五种人,都是屑土音中的类型。众羽、桎羽、上羽、大羽、少羽五种人,都是属水音中的类型。
(五)经典原著《难经》1 《难经·十八难》……手太阴、阳明金也;足少阴、太阳水也……足厥阴、少阳木也,生手太阳、少阴火……手心主、少阳火,生足太阴、阳明土……2 《难经·三十三难》三十三难曰:肝青象木,肺白象金。肝得水而沉,木得水而浮;肺得水而浮,金得水而沉。其意何也?然,肝者,非为纯木也,乙角也,庚之柔。大言阴与阳,小言夫与妇。释其微阳,而吸其微阴之气,其意乐金,又行阴道多,故令肝得水而沉也。肺者,非为纯金也,辛商也,丙之柔。大言阴与阳,小言夫与妇。释其微阴,婚而就火,其意乐火,又行阳道多,故令肺得水而浮也。肺熟而复沉,肝熟而复浮者,何也?故知辛当归庚,乙当归甲也。3 《难经·四十难》四十难曰:经言肝主色,心主臭,脾主味,肺主声,肾主液。鼻者,肺之候,而反知香臭;耳者,肾之候,而反闻声,其意何也?然,肺者,西方金也。金生于巳,巳者南方火也。火者心,心主臭,故令鼻知香臭。肾者,北方水也。水生于申,申者西方金。金者肺,肺主声,故令耳闻声。4 《难经·四十一难》四十一难曰:肝独有两叶,以何应也?然,肝者,东方木也,木者春也。万物始生,其尚幼小,意无所亲,去太阴尚近,离太阳不远,犹有两心,故有两叶,亦应木叶也。5 《难经·六十三难》六十三难曰:《十变》言,五藏六府荥合,皆以井为始者,何也?然,井者东方春也,万物之始生,诸蚑行喘息,蜎飞蠕动,当生之物,莫不以春而生,故岁数始于春,日数始于甲,故以井为始也。6 《难经·六十四难》六十四难曰:《十变》又言,阴井木,阳井金;阴荥火,阳荥水;阴俞土,阳俞木;阴经金,阳经火;阴合水,阳合土。阴阳皆不同,其意何也?然,是刚柔之事也。阴井乙木,阳井庚金。阳井庚,庚者乙之刚也;阴井乙,乙者庚之柔也。乙为木,故言阴井木也;庚为金,故言阳井金也。余皆仿此。7六十五难曰:经言所出为井,所入为合,其法奈何?然,所出为井,井者东方春也,万物之始生,故言所出为井也。所入为合,合者北方冬也,阳气入藏,故言所入为合也。8 《难经·七十三难》……诸井者,木也;荥者,火也……
(六)经典原著《难经》白话解释1 《难经·十八难》手太阴肺经和手阳明大肠经在五行中属金,足太阳膀胱经和足少阴肾经在五行中属水,金能生水……足厥阴肝经和足少阳胆经在五行中属木,木能生火,火热向上不能下行,所以属火(君火)的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在寸口脉上配于在上的左寸部……手厥阴心包经和手少阳三焦经在五行也属为(相火),能生属土的足太阴脾经和足阳明胃经,土的方位在中央,所以属土的脾胃在寸口脉上配于中间的右关部。2 《难经·三十三难》肝在五行中比象于木,在色主青;肺在五行中比象于金,在色主白。木在水中上浮,肝放入水中却下沉;金属在水中下沉,肺放入水中却上浮,这是什么道理?答:肝在五行中属木,并非纯木之性,它配十天干中属阴性的乙木,合音为角,属阴的乙木与属阳的庚金具有阴阳配属关系。从大道理来讲,就是阴阳的相互依存;具体比喻的话,就像夫妻的配合。乙木是阳气未盛的初春之木,仅带微弱的阳气:庚金是阴气未盛的初秋之金,仅带微弱的阴气。乙木和庚金相配,就使乙木释放其微弱的阳气,吸收庚金中微弱的阴气,趋化从金而较多发挥阴性作用。所以肝在水中就下沉。肺在五行中属金,并非纯金之性,它配十天干中属阴性的辛金,合音为商,属阴的辛金与属阳的丙火具有阴阳配属关系,从大道理来讲,就是阴阳的相互依存;具体比喻的话,就像夫妻的配合。辛金与阴气未盛的初秋相应,仅带微弱的阴气,它与属阳的丙火相配,从而释放其微弱的阴气,趋化从火而较多发挥阳性作用。所以肺在水中就上浮。肺在成熟以后其性又能下沉,肝在成熟以后其性又能上浮,这是什么道理?这是因为它们成熟以后阴阳分化,按其原有性质,各返其纯金纯木的缘故。那么,辛金与庚金归于同类,具纯金之性而下沉;乙木与甲木归于同类,具纯木之性而上浮。3 《难经·四十难》四十问:医经上说,肝主颜色,心主嗅觉,脾主味觉,肺主声音,肾主津液。按照这种说法,鼻是肺之窍,是发声器官,它却能辨别香臭气味;耳是肾之窍,应是与津液代谢有关的器官,它却有听力作用。这些怎样解释呢?答:肺在五行中属于西方金,按照“五行长生”的原理,金气长生于巳,巳在十二地支中配属南方火,心属于火,是专主嗅觉的,所以使肺的外窍鼻具有辨别香臭的功能。肾在五行中属于北方水,按照“五行长生”的原理,水气长生于申,申在十二地支中配属西方金,肺属于金,是专主声音的,所以使肾的外窍耳具有辨听声音的功能。4 《难经·四十一难》四十一问:肝生有两叶,这是与自然界的什么相呼应呢?答:肝在五行中配属东方木,木气在春天旺盛。此时万物开始萌芽初生,但还比较幼小,尚无阴阳性质偏颇,它离阴气隆盛的冬季较近,距离阳气旺盛的夏季不远,既可从阳,也可从阴,就像人怀两心。同理,人体肝生有两叶,就是与草木的幼苗有两叶的现象相应的缘故。5 《难经·六十三难》六十三问:六十三问:古代医经《十变》上说,五藏六府的井、荥、俞、经、合五腧穴,都是以井穴作为起始穴位,这是为什么?答:井穴的含义,比象于日出的东方和生机盎然的春天,是万物开始萌芽生长的时期,蛰伏冬眠的动物开始苏醒过来,或爬行或飞翔地活动起来,一切生物无不在春天呈现新生的气象,所以一年之首始于春,十天于计日始于甲,五腧穴中比象春天的井穴,自然就是经气开始发出的部位了。6 《难经·六十四难》六十四问:《十变》上又说,阴经的井穴属木,阳经的井穴属金;阴经的荥穴属火,阳经的荥穴属水;阴经的俞穴屑土,阳经的俞穴属木;阴经的经穴属金,阳经的经穴属火;阴经的合穴属水,阳经的合穴属土。阴经和阳经的五腧穴所属的五行各不相同,它的意义是什么?答:这是阴阳刚柔相配合的道理。举井穴为例,阴经的井穴属于乙木,阳经的井穴属于庚金。阳经的井穴属庚金,庚在十天干中属于阳,其性刚;阴经的井穴属乙木,乙在十天干中属于阴,其性柔,庚乙刚柔相配。乙为阴木,所以说阴经的井穴属于木;庚为阳金,所以说阳经的井穴属于金。其余各穴的阴阳刚柔配合的关系,都可以仿照此方法类推。7 《难经·六十五难》六十五问:医经上说,经脉之气开始发出的地方叫井穴,经脉之气进入深部的地方叫做合穴。这是效治什么现象而言呢?答:把经气从指、趾发出的地方称作井穴,这是比象于日出的东方和生机盎然的春天来说的,经气流注从井穴开始,犹如春天万物开始萌生一样,所以称为井穴。把经气从肘、膝深入的地方称作合穴,这是比象于寒冷的东方和生机潜存的冬天来说的。经气流注到合穴就深入到内部,犹如冬天万物潜伏闭藏一样,所以称之为合穴。8 《难经·七十三难》各阴经的井穴属木,各阴经的荥穴属火……
(七)经典原著《伤寒论》《伤寒论·平脉法第二》问曰:东方肝脉,其形何似?师曰:肝者,木也,名厥阴,其脉微弦濡弱而长,是肝脉也。肝病自得濡弱者,愈也。假令得纯弦脉者,死。何以知之?以其脉如弦直,此是肝伤,故知死也。南方心脉,其形何似?师曰:心者,火也,名少阴,其脉洪大而长,是心脉也。心病自得洪大者,愈也。假令脉来微去大,故名反,病在里也;脉来头小本大,故名覆,病在表也。上微头小者,则汗出。下微本大者,则为关格不通,不得尿;头无汗者,可治,有汗者死。西方肺脉,其形何似?师曰:肺者,金也,名太阴,其脉毛浮也。肺病自得此脉,若得缓迟者,皆愈。若得数者则剧。何以知之?数者,南方火,火克西方金;法当痈肿,为难治也。
(八)经典原著《伤寒论》白话解释《伤寒论·平脉法第二》春天的脉象弦,属于东方肝木,其具体的脉象如何呢?师说:肝属木,在天为风,厥阴之上,风气主云,帮名厥阴。它似春天的万物始生,未有枝叶,因此脉象濡弱而长,是肝平常态弦的脉象,肝病有这种脉象,为肝气已和的迹象。纯弦的脉象,如出现弦直不软,是无胃气为脏真之脉,是肝伤,故死也。心应南方,其脉象如何?师答:心属火属少阴,它的脉象洪大而长,这是心的平常状态的脉象,心病见到洪大脉象者是病愈的现象。而心病时脉象来微去大,是叫反。是病在里的迹象。脉象表现来小去大,叫復,病在表。脉象表现沉而微,已去之脉为大者,为邪下行,格闭小肠,使正气不通,故无尿,名叫关格。头有汗的死,无汗的阳未衰犹可治。肺应西方,其脉象如何?师答:肺属金,属太阴,肺的本脉毛浮。肺病得此脉象,或有缓迟的脾本脉,因脾为肺之母,故皆病愈。若得脉数者病加剧。为什么?数属南方火,火克西方金,热客皮肤留而不去,则为痈痛,恶疮,为难治。
(九)经典原著《脉经》《脉经·第三卷·肝胆部第一》肝象木……其相冬三月,王春三月,废夏三月,囚季夏六月,死秋三月。其王日甲乙,王时平旦、日出;其困日戊己,困时食时、日昳;其死日庚辛,死时哺时、日入。冬至之后得甲子,少阳起于夜半,肝家王。肝者,东方木,万物始生,其气来软而弱,宽而虚。故脉为弦。软即不可发汗,弱即不可下。宽者开,开者通,通者利,故名曰宽而虚。春以胃气为本,不可犯也。春肝木王……心象火……其相春三月,王夏三月,废季夏六月,囚秋三月,死冬三月。其王日丙丁,王时禺中、日中;其困日庚辛,困时哺时、日人;其死日壬癸,死时人定、夜半。心者,南方火。万物洪盛,垂枝布叶,皆下垂如曲,故名曰钩。心脉洪大而长,洪则卫气实,实则气无从出。大则荣气萌,萌洪相薄,可以发汗,故名曰长。长洪相得,即引水浆,溉灌经络、津液、皮肤。太阳洪大,皆是母躯,幸得戊己,用牢根株。夏心火王……脾象土……其相夏三月,王季夏六月,废秋三月,囚冬三月,死春三月。其王日戊己,王时食时、日昳;困日壬癸,困时人定、夜半;其死日甲乙,死时平旦、日出。脾者土也,敦而福。敦者,厚也,万物众色不同,故名曰得。福者广,万物悬根住茎,其叶在巅,娟蜚蠕动,蛟蠷喘息,皆蒙土恩。德则为缓,恩则为迟,故令太阴脉缓而迟,尺寸不同。酸咸苦辛,大沙而生,互行其时,而以各行,皆不群行,尽可常服。土寒则温,土热则凉。土有一子,名之曰金,怀挟抱之,不离其身。金乃畏火,恐热来熏,遂弃其母,逃归水中,水自金子,而藏火神,闭门塞户,内外不通,此谓冬时也。土亡其子,其气衰微,水为洋溢,浸溃为池。走击皮肤,面目浮肿,归于四肢。愚医见水,直往下之,虚脾空胃,水遂居之,肺为喘浮。肝反畏肺,故下沉没。下有荆棘,恐伤其身,避在一边,以为水流。心衰则伏,肝微则沉,故令脉伏而沉。工医来占,固转孔穴,利其溲便,遂通水道,甘液下流。亭其阴阳,喘息则微,汗出正流。肝着其根,心气因起,阳行四肢,肺气亭亭,喘息则安。肾为安声,其味为咸。倚坐母败,洿臭如腥。土得其子,则成为山。金得其母,名曰丘矣。六月季夏建未,坤未之间土之位,脾王之时……肺象金……其相季夏六月,其王秋三月,废冬三月,囚春三月,死夏三月。其王日庚辛,王时哺时、日人;其困日甲乙,困时平旦、日出;其死日丙丁,死时禺中、日中。肺者西方金,万物之所终。宿叶落柯,萋萋枝条,其杌然独在。其脉为微浮毛。秋金肺王……肾象水……其相秋三月,其王冬三月,废春三月,囚夏三月,其死季夏六月。其王日壬癸,王时人定、夜半;其困日丙丁,困时禺中、日中;其死日戊己,死时食时、日昳。肾者,北方水,万物之所藏。百虫伏蛰。阳气下陷,阴气上升。阳气中出,阴气烈为霜,遂不上升,化为雪霜。猛兽伏蛰,蜾虫匿藏。其脉为沉……冬肾水王……
(十)经典原著《脉经》白话解释《脉经·第三卷·肝胆部第一》肝的五行属象为木,与胆腑关系为合,肝经名足厥阴,与胆经足少阳为表里,肝脉弦。肝功能生(相)在冬三月末;主(王)春三月;废(即衰减)夏三月;囚(功能微小)季夏六月;死(无功能)秋三月。肝主(王)日甲乙(五行木日),主(王)时平旦日出(寅卯时即五行木时);肝困(功能微小)日戊己(五行土日,木克土),困时食时日昳(辰未时即五行土时);肝死日庚辛(五行金日,金克木),死时晡时日入(申酉即五行金时,金克木)。……冬至之后得甲子日,甲子日少阳起于半夜子时,由少阳而阳明而太阳而厥阴,足厥阴肝经主时,肝在五行属东方木,是万物始生之春,肝功能来软而弱,缓而虚,故左手关部肝脉为弦。脉软津不足则不可发汗,脉弱则津不足不可攻下。脉由软变缓者是已发汗,脉由弱变虚者是已攻下,汗门开者通,通者滑利,焉能不伤津,故对此误治之病名叫宽而虚。人如春,以有胃功能为生之根本,不可侵犯胃功能。……春天肝木所主……《心小肠部第二》心的五行象属火……心功能生(相)在春三月;主(王)夏三月;衰减(废)在季夏六月;囚(功能微小)在秋三月;死(无功能)在冬三月。心主(王)日丙丁(五行属火日),主(王)时隅中日中(巳午时);心(其)困日庚辛(属金日);困时为晡时日人(申酉时);心(其)死日壬癸(属水日);死时为人定夜半(亥子时)。……心在五行属南方火,万物长大茂盛的时候,垂下之枝布满绿叶,皆下垂而弯曲,故其象名称钩。心脉洪大且长,洪则表明行脉充实,充实则表明脉中荣血无从外出,大则荣卫不断萌生,萌洪相迫不缺津液,可用发汗法,故名称长(音掌)。长与洪相得不缺,则导引水浆,灌溉经络,输津液至皮肤。心脉洪大,皆是母身,幸得戊己土之脾胃,火生土,心助脾胃,如作(用牢固)根株。……夏天心火所主(王)……《脾胃部第三》脾的王属象为土……脾功能(相)在夏三月(火生土);脾主在季夏六月(土合土);脾功能衰在秋三月(土生金);脾功能微小在冬三月(土克火);脾功能死在春三月(木克土)。脾主日为戊己土日,主时为辰时(食时)未时(日昳);脾困日为壬癸水日,困时为亥时(入定)子时(夜半);脾(其)死日为甲乙木日,死时为寅时(平旦)卯时(日出)。……脾在五行属土,敦而且福,敦训厚,万物众多五行属性不同,顾名称得上受土福者广,万物悬根土中,立茎高空,其叶在巅顶,爬虫飞虫蠕动于叶上,蚊蠗喘息于叶上,皆蒙土之恩德。土德则为脉缓,土恩则为脉迟,故使太阴脉缓而且迟,平脉病脉脉象不相同。酸咸苦辛,大地所生,互行其身时,则为各行,俱不群行,皆可常服。脾胃寒则可治以温药,脾胃热则可治以凉药。按五行土生有一子,名之谓金,怀挟抱之,不离母身,金则畏火,恐热火来熏烧,遂弃金之母土,逃归水中,水为金之子,而藏克火神。闭门塞户,内外不通,此所谓冬时。土亡其子金,表明土功能衰微,难以克水,水则洋溢,浸渍为池。在人则水走击皮肤,面目浮肿,归于四肢,愚医见水肿,直行攻下,造成虚脾空胃,水遂居胃,肺则喘盛。肺金虽病,而肝木反畏肺金之克;故肝木如向下沉没水中,向下沉有荆棘,恐伤其身,躲避在一边,以使水流。心功能衰则脉伏,肝功能微则脉沉,故使脉伏而沉。医师来候,乃转动孔穴,利病者小便,遂通水道,甘液下流,停于病人,阴阳失调,喘息则变微,汗出矫正水乱流于肤,肝木著其根于脾胃土,心功能由之起,卫阳运行于四肢,肺气停喘息则安。肾水则安于金,肾五味为咸,倚坐金败,止火克金,土得其子金,则成为安稳之山,金得其母土,称之为安稳之丘了,脾胃较肺更安。…六月(季夏)脾立(建)性土(未),与地(坤为地)土(未属土)胃之间相合均为五行属土之位,在脾主六月。……《肺大肠部第四》肺的五行属象为金……肺金生(相)在季夏六月;肺主(王)在秋三月;肺功能废(即衰减)在冬三月;囚(功能微小)在春三月;死在夏三月。肺主(王)日在庚辛金日,主(王)时在申(晡时)酉(日人)金时;肺困日在甲乙木日,困时在寅(平旦)卯(日出)木时;肺(其)死日在丙丁火日,死时在巳午(日中)火时。……《肾膀胱部第五》肾为北方方位五行属水。四时为冬为万物之所闭藏之时,百虫窝伏入蛰。阳热下降阴寒上升,阳热下降穿出,上升之阴寒猛烈变化成为霜,阴寒遂不上升,因已化为雪霜,冬季了,猛兽伏窝诸虫入蛰,蜾虫藏匿。肾(其)脉为沉……冬天为肾水所主……。
(十一)经典原著《中藏经》1 《中藏经·上下不宁论第九》……脾上有心之母,下有肺之子。谓脾者,土也;心者,火也;肺者,金也。火生土,土生金,故曰上有心母,下有肺子,脾居其中,病则如斯耳。他藏上下,皆法于此也。2 《中藏经·论脾藏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证之法第二十六》脾者,土也……
(十二)经典原著《中藏经》白话解释1 《中藏经·上下不宁论第九》脾五行属土,心五行属火,火生土,故心为脾之母也;而肺五行属金,而土能生金,故肺为脾之子也……脾五行属土;心五行属火;肺五行属金;土生金,故脾之上有心为其母,脾之下有肺为其子,脾居中,病则如斯。余藏上下,同此。2 《中藏经·论脾藏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证之法第二十六》脾在五行中属土。
二 五行象与病变(一)经典原著《黄帝内经·素问》1 《黄帝内经·素问·六节藏象论篇第九》帝曰:有不袭乎?岐伯曰:苍天之气,不得无常也。气之不袭,是谓非常,非常则变矣。帝曰:非常而变奈何?岐伯曰:变至则病,所胜则微,所不胜则甚。因而重感于邪,则死矣。故非其时则微,当其时则甚也。2 《黄帝内经·素问·玉机真藏论篇第十九》五藏受气于其所生,传之于其所胜。气舍于其所生,死于其所不胜。病之且死,必先传行至其所不胜,病乃死。此言气之逆行也。故死。肝受气于心,传之于脾;气舍于肾,至肺而死。心受气于脾,传之于肺,气舍于肝,至肾而死;脾受气于肺,传之于肾,气舍于心,至肝而死;肺受气于肾,传之于肝,气舍于脾,至心而死;肾受气于肝,传之于心,气舍于肺,至脾而死。此皆逆死也。一日一夜五分之,此所以占死生之早暮也。然其卒发者,不必治于传,或其传化有不以次,不以次人者,忧恐悲喜怒,令不得以其次,故令人有大病矣。因而喜大虚则肾气乘矣,怒则肝气乘矣,悲则肺气乘矣,恐则脾气乘矣,忧则心气乘矣,此其道也。故病有五,五五二十五变,及其传化。传,乘之名也。大骨枯搞,大肉陷下,胸中气满,喘息不便,其气动形,期六月死,真藏脉见,乃予之期日。大骨枯搞,大肉陷下,胸中气满,喘息不便,内痛引肩项,期一月死,真藏见,乃予之期日。大骨枯稿,大肉陷下,胸中气满,喘息不便,内痛引肩项,身热脱肉破月囷,真藏见,十月之内死。大骨枯稿,大肉陷下,肩髓内消,动作益衰,真藏来见,期一岁死,见其真藏,乃予之期日。大骨枯稿,大肉陷下,胸中气满,腹内痛,心中不便,肩项身热,破月囷脱肉,目眶陷,真藏见,目不见人,立死,其见人者,至其所不胜之时则死。3 《黄帝内经·素问·藏气法时论篇第二十二》病在肝,愈在夏,夏不愈,甚于秋,秋不死,持于冬,起于春……肝病者愈在丙丁,丙丁不愈,加于庚辛,庚辛不死,持于壬癸,起于甲乙。肝病者,平旦慧,下哺甚,夜半静。病在心,愈在长夏,长夏不愈,甚于冬,冬不死,持于春,起于夏……心病者,愈在戊己,戊己不愈,加于壬癸,壬癸不死,持于甲乙,起于丙丁。心病者,日中慧,夜半甚,平旦静。病在脾,愈在秋,秋不愈,甚于春,春不死,持于夏,起于长夏……脾病者,愈在庚辛,庚辛不愈,加于甲乙,甲乙不死,持于丙丁,起于戊己。脾病者,日昳慧,日出甚,下哺静。病在肺,愈在冬,冬不愈,甚于夏,夏不死,持于长夏,起于秋……肺病者,愈在壬癸,壬癸不愈,加于丙丁,丙丁不死,持于戊己,起于庚辛。肺病者,下哺慧,日中甚,夜半静。病在肾,愈在春,春不愈,甚于长夏,长夏不死,持于秋,起于冬……肾病者,愈在甲乙,甲乙不愈,甚于戊己,戊己不死,持于庚辛,起于壬癸。肾病者,夜半慧,四季甚,下哺静。4 《黄帝内经·素问·阳明脉解篇第三十》黄帝问曰:足阳明之脉病,恶人与火,闻木音则惕然而惊,钟鼓不为动,闻木音而惊何也?愿闻其故。岐伯对曰:阳明者胃脉也,胃者土也,故闻木音而惊者,土恶木也。5 《黄帝内经·素问·刺热篇第三十二》肝热病者,小便先黄,腹痛多卧身热,热争则狂言及惊,胁满痛,手足躁,不得安卧,庚辛甚,甲乙大汗,气逆则庚辛死……心热病者,先不乐;数日乃热,热争则卒心痛,烦闷善呕,头痛面赤无汗,壬癸甚,丙丁大汗,气逆则壬癸死……脾热病者,先头重颊痛,烦心颜青,欲呕身热,热争则腰痛不可用俯仰,腹满泄,两颔痛,甲乙甚,戊己大汗,气逆则甲乙死……肺热病者,先淅然厥,起毫毛,恶风寒,舌上黄身热。热争则喘咳,痛走胸膺背,不得太息,头痛不堪,汗出而寒,丙丁甚,庚辛大汗,气逆则丙丁死……肾热病者,先腰痛酸,苦渴数饮,身热,热争则项痛而强,寒且酸,足下热,不欲言,其逆则项痛员员澹澹然,戊己甚,壬癸大汗,气逆则戊己死……诸当汗者,至其所胜日,汗大出也。6 《黄帝内经·素问·痿论篇第四十四》有所远行劳倦,逢大热而渴,渴则阳气内伐,内伐则热舍于肾,肾者水藏也,今水不胜火,则骨枯而髓虚,故足不任身,发为骨痿。故《下经》曰:骨痿者,生于大热也。7 《黄帝内经·素问·标本病传论篇第六十五》夫病传者,心病先心痛,一日而咳,三日胁支痛,五日闭塞不通,身痛体重,三日不已,死。冬夜半,夏日中。肺病喘咳,三日而胁支满痛,一日身重体痛,五日而胀,十日不已,死。冬日入,夏日出。肝病头目眩,胁支满,三日体重身痛,五日而胀,三日腰脊少腹痛,胫酸,三日不已,死。冬日入,夏早食。脾病身痛体重,一日而胀,二日少腹腰脊痛胫酸,三日背筋痛,小便闭,十日不已,死。冬人定,夏晏食。肾病少腹腰脊痛,骨行酸,三日背筋痛,小便闭,三日腹胀,三日两胁支痛,三日不已,死。冬大晨,夏晏哺。胃病胀满,五日少腹腰脊痛,骨行酸,三日背筋痛,小便闭;五日身体重;六日不已,死。冬夜半后,夏日昳。膀胱病小便闭,五日少腹胀,腰脊痛,骨行酸,一日腹胀;一日身体痛;二日不已,死。冬鸡鸣,夏下哺。诸病以次是相传,如是者,皆有死期,不可刺。间一藏止,及至三四藏者,乃可刺也。8 《黄帝内经·素问·五运行大论篇第六十七》上下相遘,寒暑相临,气相得则和,不相得则病。帝曰:气相得而病者何也?岐伯曰:以下临上,不当位也。五气更立,各有所先,非其位则邪,当其位则正。帝曰:病生之变何如?岐伯曰:气相得则微,不相得则甚。帝曰:主岁何如?岐伯曰:气有余,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其不及,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己所胜轻而侮之。侮反受邪,侮而受邪,寡于畏也。帝曰:善。9 《黄帝内经·素问·气交变大论篇第六十九》……岁木太过,风气流行,脾土受邪……岁火太过,炎暑流行,肺金受邪……岁土太过,雨湿流行,肾水受邪……岁金太过,燥气流行,肝木受邪……岁水太过,寒气流行,邪害心火…………东方生风,风生木……其变振发,其灾散落。南方生热,热生火……其变销烁,其灾燔焫。中央生湿,湿生土,其德溽蒸,其化丰备。其政安静,其令湿。其变骤注,其灾霖溃。西方生燥,燥生金……其变肃杀,其灾苍陨。北方生寒,寒生水……其变栗冽,其灾冰雪霜雹。是以察其动也……有变有灾,而物由之,而人应之也。10 《黄帝内经·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第七十一》……土郁之发……故民病心腹胀,肠鸣而为数后,甚则心痛胁膜,呕吐霍乱,饮发注下,胕肿身重。金郁之发……故民病咳逆,心胁满引少腹,善暴痛,不可反侧,隘干面尘色恶。水郁之发……故民病寒客心痛,腰脽痛,大关节不利,屈伸不便,善厥逆,痞坚腹满。木郁之发……故民病胃脘当心而痛,上支两胁,膈咽不通,食饮不下,甚则耳鸣眩转,目不识人,善暴僵仆。火郁之发……故民病少气,疮疡痈肿,胁腹胸背,面首四肢,愤、胪胀,疡疿,呕逆,瘛疭骨痛,节乃有动,注下温疟,腹中暴痛,血溢流注,精液乃少,目赤心热,甚则瞀闷懊,善暴死。有怫之应而后报也,皆观其极而乃发也,木发无时,水随火也。谨候其时,病可与期,失时反岁,五气不行,生化收藏,政无恒也。
(二)经典原著《黄帝内经·素问》白话解释1 《黄帝内经·素问·六节藏象论篇第九》黄帝问: “五行气运有不相承袭的情况吗?”岐伯答:“自然界的气运,不可能没有规律;气运失其承袭,就要变利为害。”黄帝问:“变为害又怎样呢?”岐伯答:“这会使人发生疾病。如能战胜,患病就轻;如不能战胜,患病就重;假若这个时候再感受了邪气,就会死亡。也就是说,五行气运的反常,不当克我的时候,病比较轻,而在正值克我的时候,病就重了。”2 《黄帝内经·素问·玉机真藏论篇第十九》“五藏疾病的传变,病气来源于它所生之藏,传给它所克之藏,留止在生己之藏,死于克己之藏。当病至即将死亡之时,必先传到克己之藏,病人才死,这就是病气逆行的情况啊!例如:肝受病气于心,传行到脾,其病气留止于肾,传到肺就死了。心受病气于脾,病气传行到肺,留止于肝,传到肾就死了。脾受病气于肺,病气传行到肾,留止于心,传到肝就死了。肺受病气于肾,病气传行到肝,留止于脾,传到心就死了。肾受病气于肝,病气传行到心,留止于肺,传到脾就死了。这就是病气逆行的情况。以一昼夜的时辰来分属五藏,就可推测出死候的早晚时间。”……“但如果是猝然发病,就不必根据这个传变的次序治疗;而有的传变也不一定完全依着这个次序。忧恐悲喜怒的情志会使病气不按着这个次第传变,而突然发病。如过喜伤心,克它的肾气就因而乘之。怒伤肝,克它的肺气就因而乘之。过思伤脾,肝气就因而乘之。过恐伤肾,脾气就因而乘之。过忧伤肺,心气就因而乘之。这就是疾病不依次序传变的规律。所以病虽有五变,但能够发为五五二十五变,这和正常的传化是相反的。所谓传化,就是相乘的别名。” “大骨软弱,大肉瘦削,胸中气满,喘息不安,呼吸时身振动,若这样,大约6个月就会死亡。只要见了肺的真藏脉,就可预知死的日期。大骨枯萎,大肉消陷,胸中气满,喘息不安,心里痛牵动肩项都不好受,若这样,大约1个月就可死亡;只要见了脾的真藏脉,就可预知它的死期。大骨枯萎,大肉消陷,胸中气满,喘息不安,腹内痛牵引肩项,全身发热,肌肉消瘦,有褥,这时如果见了真藏脉,大约l0天内就会死亡。大骨枯萎,大肉消陷,大椎的骨髓在内部消脱,动作也更加衰颓,若这样,如未见肾的真藏脉,大约1年的时间就死亡;见了肾的真藏脉,就可预知它的死期了。大骨枯萎,大肉消陷,加上胸中气满,腹痛,心里不安,全身发热,有褥,肌肉消脱,目眶下陷,真脏脉出现,目不能见人,就会很快死亡;如果目能见人,到了它所不胜之时,也要死亡的。”3 《黄帝内经·素问·藏气法时论篇第二十二》“病在肝,在夏季当愈。假如夏天不痊愈,到秋天就会加重,秋天如果不死,到冬天病情就呈维持状态。第二年春天,肝病就能有些起色,但禁忌遭受风邪。患有肝病的人,在丙丁日会见好。如果丙丁日不愈,到庚辛日病会加重,庚辛日不死,在壬癸日就呈维持状态,到甲乙日又会有些好转。患有肝病的人,在天刚亮时,会感到好些,到了傍晚时,病情就会重些,到了夜半,也会安静些。”……“病在心脏,愈于长夏。假如长夏不愈,到冬天病就会加重,冬天如果不死,第二年春天病情就呈维持状态,到了夏天,就能逐渐好转。但要禁忌温衣热食,患有心病的人,在戊己日会见好转,如果戊己日不愈,到壬癸日就会加重。如壬癸日不死,在甲乙日就呈维持状态,到丙丁日就会有好转了。患有心病的人,在中午的时候,就会感到好些,到了半夜,病情就会重些,至天刚亮的时候,又会安静下来。”……“病在脾,愈于秋季,假如秋天好不了,到了春天病会加重。春天如果不死,到了夏天就呈维持状态。到了长夏时,就会有些起色。但要禁忌温食,饱食,或居湿地,穿湿衣。患有脾病的人,在庚辛日会见好,如庚辛日不愈,到甲乙日就要加重,如甲乙日不死,到丙丁日就呈维持状态,到戊己日就会有好转了。患有脾病的人,在午后未时,就会感到好些,到了天刚亮时,病情就会加重,到了傍晚,又会安静下来。”……“病在肺藏,愈于冬季,假如冬天好不了,明年夏天病就会加重。夏天如果不死,到了长夏就呈维持状态。到了秋天,就有起色了。但要禁忌冷饮冷食和衣服单薄。患有肺病的人,在壬癸日会见好,如果壬癸日不愈,到丙丁日病就会加重,如丙丁日不死,在戊己日就呈维持状态,到庚辛日就会有好转了。患有肺病的人,在傍晚时,就会感到好些,在中午时,病情就会加重,到未时,又会安静下来。”……“病在肾,愈于春季,假如春天好不了,到了长夏之时病就会加重。长夏没死,到了秋天,就呈维持状态。到了冬天,就会有些好转,但要禁忌煎炒烧爆和过热饮食及烘热过的衣服。患有肾病的人,在甲乙日会见好,如甲乙日不愈,到戊己日病就会加重,如戊己日不死,在庚辛日就呈维持状态,到壬癸日就会有好转了。患有肾病的人,在半夜时,就会感到好些,在辰戌丑未四个时辰病就会加重,到傍晚,便安静了。”4 《黄帝内经·素问·阳明脉解篇第三十》黄帝问:“足阳明经的经脉发生病变,厌恶见人与火,听到木器响动的声音就受惊,但听到敲打钟鼓的声音却不为惊动。为什么听到木音就惊惕呢?我希望听听其中道理。”岐伯答:“足阳明经是胃的经脉,胃在五行中属土,所以听到木音而惊怕的,是因为土厌恶木克的缘故。”5 《黄帝内经·素问·刺热篇第三十二》肝发的热病,病人先是小便发黄,腹痛,喜卧,身体发热。热盛,就要狂言,多惊惧,胁痛,手足躁扰不安,不能安卧。逢庚辛之日,病会加重,逢甲乙之日,会出大汗而热。若邪气横逆、正不胜邪,将在庚辛日死亡。……心发的热病,病人先感到不高兴,过几天才发热。热盛则心痛烦闷,恶心,头痛,面部发赤,无汗。逢壬癸之日,病就加重。遇丙丁日则大汗出而热退,如邪气肆逆,正不胜邪,那么在壬癸日就会死亡。……脾所发的热病,病人先感到头重,脸的两侧疼,心里烦闷,额部发青想呕吐,身体发热。热盛,则感到腰痛不能俯仰,腹部胀满而泄泻,两颔疼痛。逢到甲乙日木旺时,则因土受木克而病重,若造成戊己日土旺时,便大汗出而热退,若邪气肆逆,正不胜邪,就会在甲乙日死亡。……肺所发的热病,病人先是寒冷,寒起于毫毛,怕风,舌上发黄,身体发热。热盛,就要发喘咳嗽,咳嗽会震得胸痛,牵连背,不能大喘气,头痛得使人受不了,出冷汗。逢丙丁日则病情加重,遇庚辛日则大汗出而热退,如邪气肆逆,正不胜邪,那么在丙丁日就会死亡。……肾所发的热病,病人先是腰痛,小腿发酸,口渴,想喝水,身体发热。热盛,则头项痛而又强直,小腿觉凉而酸,脚下热,不想说话。肾气上逆,感到项痛迫急。逢戊己之日,病会加重。遇壬癸日则大汗出而热退,如邪气肆逆,正不胜邪,那么在戊己日就会死亡。……诸脏热病应当汗出的,都是至其当旺之日,大汗出而病愈。6 《黄帝内经·素问·痿论篇第四十四》“如果长途跋涉,劳累太甚,又逢炎热天气而口渴,于是阳气化热内扰,内扰的热侵入肾,肾为水藏,如水不胜火,灼耗阴精,就会骨枯髓空,致使两足不能支持身体,形成骨痿。所以《下经》中说:骨痿是由于大热所致。”7 《黄帝内经·素问·标本病传论篇第六十五》“关于疾病的转变,心病是先发心痛,约1天时间,病转到肺,会发生咳嗽;约3天时间,病转到肝,就要胁部胀痛;约5天时间,病转到脾,会大便闭塞不通,身体痛且沉重;如再过3天不好,就会死亡。冬天死在半夜,夏天死在中午。”如肺病先有咳嗽,三天后传于肝而见胁肋胀满疾病,再过一天传脾可有身体沉重疼痛,再过五天传胃可见腹胀。再过十天不愈,冬天死于日落的时候,夏天则死于日出的时候。肝病先是头目眩晕,胁肋撑胀,约3天,病转到脾,就产生体重身痛;约5天,病转到胃,就产生腹胀;约3天,病转到肾,就产生腰脊少腹疼痛,腿胫发酸;如再过3天不好,就会死亡。冬天死在日落的时辰,夏天死在早餐的时辰。肺病先发喘咳,3日不好则病传于肝,则胁肋胀满疼痛;再过1日病邪传脾,则身体沉重疼痛;再过5日病邪传胃,则发生腹胀。再过10日不愈,就要死亡;冬天死于日落之时,夏天死于日出之时。肾病则少腹腰脊疼痛,胫部发酸,约3天,病转到膀胱,发生背脊筋痛,小便不通;约3天,病转到小肠,产生少腹发胀;约3天,病转到心,发生两胁撑痛;如再过3天不好,就会死亡。冬天死在天亮之时,夏天死在晚饭之时。如胃府有病可见腹部胀满,5天后病邪传肾,可见少腹腰脊疼痛,腿胫发酸,再过3天病邪传于膀胱,可有背部筋痛,小便闭塞不通;再过5天病邪传脾,可见身体沉重疼痛。再过六天不愈,冬天常死于半夜之后,夏天常死午后。膀胱病先是小便不通,约5天,病转到肾,发生少腹胀满,腰脊疼痛,胫部发酸;约1天,病转到小肠,发生腹胀;约1天,病转到心,发生身体重痛;如再过2天不好,就会死亡。冬天死在半夜后,夏天死在午后。各种疾病按次序这样相传,正如上面所说的,都有一定的死期,不可以用针刺治疗;假如是间藏相传就不易再传下去,即使传过三藏、四藏,还是可以用针刺治疗的。8 《黄帝内经·素问·五运行大论篇第六十七》上下相互交合,寒暑相互加临,其气相生的就和平,其气相克的就使人生病。黄帝问:有气相互生旺却使人生病的,这是什么缘故?岐伯答:以下位加临于上位,在下的在泉之气由右向左转,左右运转一周为一年,才回归到原来的位置。9 《黄帝内经·素问·气交变大论篇第六十九》木运太过,则风气流行,脾土遭受其害……火运太过,暑热流行,肺受火邪……土运太过,则雨湿流行,肾水遭受其邪……金运太过,则燥气流行,邪气伤肝……水运太过,则寒气流行,邪气损害心。……风生于东方,风可使木气旺盛。……它的异常变化是销烁煎熬,它的灾害作用是焚烧。湿是生于中央的,湿能使土气旺盛,特性是湿热,生化是使万物丰满全备,职权是使万物安静,它的表现是湿,变动是暴雨如注,灾害是久雨不止、土溃泥烂。燥是生于西方的,燥能使金气旺盛。……其变动是肃杀万物,灾害是使万物青干陨落。寒是生于北方的,寒能使水气旺盛……变动是酷寒,灾害是冰霜雹。所以观察它的运动。……有变动,有灾害,而万物互相随,人也与之相应。10 《黄帝内经·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第七十一》土郁而发作时……这时人们多患心腹胀满,肠鸣并且频频泄泻等病,甚至发生心痛、胁胀、呕吐霍乱、痰饮、水泻、浮肿、身体沉重等病。……金郁发作时……人们受了秋燥气候影响,多患咳嗽气逆,心胁胀滞连及少腹,常常突然疼痛,不能翻身,咽干,面色难看,象蒙上了灰尘。……木郁发作时……这里人们多感寒邪,患心痛,腰痛,大关节运转困难,屈伸不便利,经常厥冷,痞硬、腹中胀满等病。……木气郁而发作时……这时人们多患胃脘当心疼痛,上肢两胁胀痛。咽喉隔寒不通,饮食不能下咽,甚至耳鸣眩晕、眼花认不清人,时常突然倒扑等病。……火气郁而发作时……因此人们多患气不足,疮疡痈肿,胁腹胸背面头四肢胀大,肉皮发紧,或生痱疹,呕逆,四肢抽搐挛急,骨痛,骨节里像有东西蠕动,泄泻如注,温疟,腹中急剧疼痛,血热妄行,出血如流,津液减少,眼目红赤,心中烦热,甚至昏昏烦闷,心中懊恼不安,常常突发死亡等病。……郁气的发作先有一定的征兆,而后才出现报复之气,都是郁遏到极点开始发作的。木的复气,发作没有定时,水的复气,发作在二火的前后,仔细察看它的时令,疾病产生的原因就知道了。如果不知时令,违反岁气,就是五行之气失其运行,生化收藏之事,都没有了规律,怎还能知道胜复的异常变化吗?
(三)经典原著《黄帝内经·灵枢》1 《黄帝内经·灵枢·本神第八》怵惕思虑则伤神,神伤则恐惧自失,破月囷脱肉,毛悴色夭,死于冬。脾愁忧而不解则伤意,意伤则悗乱,四肢不举,毛悴色夭,死于春。肝悲哀动中则伤魂,魂伤则狂忘不精,不精则不正当,人阴缩而挛筋,两胁骨不举,毛悴色夭,死于秋。肺喜乐无极则伤魄,魄伤则狂,狂者意不存人,皮革焦,毛悴色夭,死于夏。肾盛怒而不止则伤志,志伤则喜忘其前言,腰脊不可以俯仰屈伸,毛悴色夭,死于季夏。2 《黄帝内经·灵枢·经脉第十》手太阴气绝,则皮毛焦,太阴者,行气温于皮毛者也,故气不荣则皮毛焦,皮毛焦则津液去,津液去则皮节伤,皮节伤则皮枯毛折,毛折者则气先死。丙笃丁死,火胜金也。手少阴气绝,则脉不通,少阴者心脉也,心者脉之合也,脉不通则血不流,血不流则髦色不泽,故其面黑如漆柴者,血先死。壬笃癸死,水胜火也。足太阴气绝,则脉不荣其口唇,口唇者肌肉之本也,脉不荣则肌肉软,肌肉软则舌萎人中满,人中满则唇反,唇反者肉先死。甲笃乙死,木胜土也。足少阴气绝,则骨枯,少阴者冬脉也,伏行而濡骨髓者也,故骨不濡则肉不能着骨也。骨肉不相亲则肉软却,肉软却故齿长而垢,发无泽,发无泽者骨先死,戊笃己死,土胜水也。足厥阴气绝,则筋缩引卵与舌,厥阴者肝脉也,肝者筋之合也,筋者聚于阴器,而脉络于舌本也,故脉弗荣则筋急,筋急则引舌与卵,故唇青舌卷卵缩则筋先死,庚笃辛死,金胜木也。3 《黄帝内经·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第四十四》黄帝曰:夫百病之所始生者,必起于燥湿寒暑风雨,阴阳喜怒,饮食居处,气合而有形,得藏而有名,余知其然也。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何也?岐伯曰:四时之气使然。黄帝曰:愿闻四时之气。岐伯曰: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气之常也,人亦应之。以一日分为四时,朝则为春,日中为夏,日入为秋,夜半为冬。朝则人气始生,病气衰,故旦慧;日中人气长,长则胜邪,故安;夕则人气始衰,邪气始生,故加;夜半人气入藏,邪气独居于身,故甚也。黄帝曰:其时有反者何也?岐伯曰:是不应四时之气,藏独主其病者,是必以藏气之所不胜时者甚,以其所胜时者起也。4 《黄帝内经·灵枢·阴阳二十五人第六十四》木形之人,比于上角,似于苍帝。其为人苍色,小头,长面,大肩背,直身,小手足,有才,好劳心,少力,多忧劳于事。能春夏不能秋冬,感而病生……火形之人,比于上徵,似于赤帝。其为人赤色,广,锐面小头,好肩背髀腹,小手足,行安地,疾心,行摇,肩背肉满,有气轻财,少信,多虑,见事明,好颜,急心,不寿暴死。能春夏不能秋冬,秋冬感而病生……土形之人,比于上宫,似于上古黄帝。其为人黄色,圆面,大头,美肩背,大腹,美股胫,小手足,多肉,上下相称,行安地,举足浮,安心,好利人,不喜权势,善附人也。能秋冬不能春夏,春夏感而病生……金形之人,比于上商,似于白帝。其为人方面,白色,小头,小肩背,小腹,小手足,如骨发踵外,骨轻,身清廉,急心,静悍,善为吏。能秋冬不能春夏,春夏感而病生。水形之人,比于上羽,似于黑帝。其为人黑色,面不平,大头,广颐,小肩,大腹,动手足,发行摇身,下尻长,背延延然,不敬畏,善欺给人,戮死。能秋冬不能春夏,春夏感而病生。
(四)经典原著《黄帝内经·灵枢》白话解释1 《黄帝内经·灵枢·本神第八》恐惧和思虑太过能损伤心神,神伤而恐惧的情绪时时流露于外。因悲哀太甚,内伤于肝,能使正气耗竭以至绝灭而死亡。喜乐过度,使神气涣散而不守。忧愁太甚,使气机闭塞不通。大怒以后,能使神识昏迷。恐惧太甚,也使神气散失而不收。心因恐惧和思虑太过而伤及所藏之神,神伤便会时时恐惧,不能自主,久而大肉瘦削,皮毛憔悴,气色枯槁,死亡在冬季。脾因忧愁不解而伤及所藏之意,意伤便会胸膈烦闷,手足无力举动,皮毛憔悴,气色枯槁,死亡在春季。肝因悲哀太过而伤及所藏的魂,魂伤便会好忘而不精明,举动失常,甚或使人前阴萎缩,筋脉拘挛,两胁不能舒张,皮毛憔悴,气色枯槁,死亡在秋季。肺因喜乐太过而伤及所藏的魄,魄伤便会形成癫狂,语无伦次,皮毛肌肤憔悴,气色枯槁,死亡在夏季。肾因大怒不止而伤及所藏的志,志伤便会记忆力衰退,腰脊不能俯仰转动,皮毛憔悴,气色枯稿,死亡在季夏。2 《黄帝内经·灵枢·经脉第十》手太阴肺经的脉气竭绝,皮毛就会憔悴枯槁。手太阴肺,能运行精气以湿润皮毛。所以肺虚两不能运行精气以发挥营养作用,皮毛就憔悴桔槁;皮毛憔悴枯槁,是由于皮肤关节失去了津液的滋润;皮肤关节失去了津液的滋润,于是爪甲枯槁、,毫毛折断脱落;毫毛折断脱落,是肺的精气先衰竭的征象。此种征象,丙日危重,丁日死亡,这是由于火胜金的缘故。足太阴脾经的脉气竭绝,经脉就不能输布水谷精微以营养肌肉。唇舌,是肌肉之本。经脉不能输布营养,就会使肌肉松软;肌肉松软则舌体萎缩,人中部肿满;人中部肿满,口唇就外翻;口唇外翻,是肌肉先衰萎的征象。此种征象,甲日危重,乙日死亡,这是由于木胜土的缘故。足少阴肾经的脉气竭绝,就会使骨枯槁。肾应于冬,其脉伏行在深部而濡养骨髓。若骨髓得不到肾气濡养,肌肉就不能附着于骨;骨肉不能亲合而分离,肌肉就软弱萎缩;肌肉软缩,就显得齿长而多垢,头发也失去光泽;头发不光泽,是骨气先衰败的征象。此种征象,戊日危重,已日死亡,这是由于土胜水的缘故。足厥阴肝经脉气竭绝,筋的功能就衰竭。足厥阴属肝的经脉,肝脉外合于筋;经筋会聚在阴器,而脉联络于舌根。如果肝脉不能营运精微以养筋,则筋就掏急;筋急牵引阴囊和舌根。所以出现口唇发青、舌体卷届、阴囊上缩,是筋先败绝的征象。此种征象,庚日危重,辛日死亡,这是由于金胜木的缘故。3 《黄帝内经·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第四十四》黄帝说:各种疾病在发生时,都由于燥湿寒暑风雨等外邪侵犯、房劳过度、喜怒不节等情志刺激、饮食及起居失常所致,邪气与正气褶搏就会出现各种症状体征,邪气入脏都有一定的病名,这些情况我已经知道了。许多病人多在早晨病情减轻而神志清爽,白昼较安静,傍晚病势渐渐增重,夜间病情最甚,这是什么道理呢?岐伯说:这是由于四时气候的不同变化而造成的。黄帝说:想听你讲讲关于四时之气的问题。岐伯说:春天阳气生发,夏天阳气隆盛,秋天阳气收敛,冬天阳气闭藏,这是四时之气变化的一般规律,人体的阳气变化也与此相应。以一昼夜来分四时,早晨就像春天,中午就像夏天,傍晚就像秋天,半夜就像冬天。人体早晨阳气生发,邪气衰退,所以病人感到神志清爽;中午人的阳气逐渐隆盛,正气能胜邪气,所以病人较安静;傍晚人的阳气开始收敛,邪气就会逐渐嚣张,所以病情加重;半夜人的阳气闭藏于内,只有邪气处于身形,所以病情就更重。黄帝说:疾病在一天中的轻重变化,有时没有旦慧、昼安、夕加、夜甚的情况,这是为什么呢?岐伯说:这是疾病变化不和四时之气相应,而由内藏单独对疾病发生决定性的影响,这样的疾病,必定在受病内藏被时日所克的时候就加重,若受病内脏能克制时日的时候病就轻减。4 《黄帝内经·灵枢·阴阳二十五人第六十四》木型人,属于木音中的上角,他好像东方地区的人。他们的皮肤苍色,头小,面长,肩背宽大,身直,手足小,有才智,好用心机,体力不强,多忧劳于事务。对时令的适应,可以耐受春夏,不能耐受秋冬,容易感受病邪而发生疾病。……火形的人,属于火音中的上徵,好像南方地区的人。他们的皮肤色赤,脊背宽广,面瘦,头小,肩背髀腹各部的发育很好,手足小,走路步履稳重,思考敏捷,走路时肩摇,背部的肌肉丰满,为人有气魄,轻财,缺少信心,多忧虑,对事物善于观察和分析,喜爱漂亮,性情躁急,不能享高寿而多暴死。这种人能耐受春夏的温暖,不能耐受秋冬的寒凉,秋冬时感受外邪,容易发生疾病。……土形的人,属于土音中的上宫,好像中央地带的人。他们的皮肤呈黄色,面圆,头大,肩背丰满健美,腹大,下肢从大腿到足胫部都很健壮,手足小,肌肉丰满,全身上下各部都很匀称,步履稳重,行路时举足不高,内心安静,好帮助别人,不争逐权势,善于团结人。这种人对时令的适应,能耐受秋冬寒冷,不能耐受誊夏温热,春夏感受了外邪就容易生病。……金形的人,属于金音中的上商,好像西方地区的人。他们的体型是面方,皮肤白色,小头,小肩背,小腹,小手足,足跟坚壮,其骨如生在足踵的外面一样,行动轻快,禀性廉洁,性急,能动能静,动之则猛悍异常,善为官吏,有决断之才。对时令的适应;能耐受秋冬的寒冷,不能耐受春夏的温热,感受了春夏的邪气易于患病。……水型的人,属于水音中的上羽,好像北方地区的人。他们的皮肤黑色,面多皱纹,大头,颐部呈棱形,两肩小,腹部大,手足喜动,行路时摇摆身体,尻骨较长,脊背亦长,对人的态度既不恭敬又无畏惧,善于欺诈,常有杀戳致死。对时令的适应,能耐受秋冬的寒冷,不能耐受春夏的温热,春夏感受外邪容易发生疾病。
(五)经典原著《难经》1 《难经·五十难》……从后来者为虚邪,从前来者为实邪,从所不胜来者为贼邪,从所胜来者为微邪,自病者为正邪。2 《难经·五十三难》五十三难曰:经言七传者死,间藏者生,何谓也?然,七传者,传其所胜也;间藏者,传其子也。何以言之?假令心病传肺,肺传肝,肝传脾,脾传肾,肾传心,一藏不再伤,故言七传者死也。间藏者,传其所生也。假令心病传脾,脾传肺,肺传肾,肾传肝,肝传心,是母子相传,竟而复始,如环无端,故言生也。3 《难经·五十四难》五十四难曰:藏病难治,府病易治,何谓也?然,藏病所以难治者,传其所胜也;府病易治者,传其子也。与七传、间藏同法也。4 《难经·五十六难》五十六难曰:五藏之积,各有名乎?以何月、何日得之?然,肝之积名曰肥气,在左胁下,如覆杯,有头足。久不愈,令人发咳逆,疟,连岁不已。以季夏戊己日得之。何以言之?肺病传于肝,肝当传脾,脾季夏适王,王者不受邪,肝复欲还肺,肺不肯受,故留结为积。故知肥气以季夏戊己日得之。心之积,名日伏梁,起脐上,大如臂,上至心下。久不愈,令人病烦心。以秋庚辛日得之。何以言之?肾病传心,心当传肺,肺以秋适王,王者不受邪,心复欲还肾,肾不肯受,故留结为积。故知伏梁以秋庚辛日得之。脾之积名曰痞气,在胃院,覆大如盘。久不愈,令人四肢不收,发黄疸,饮食不为肌肤。以冬壬癸日得之。何以言之?肝病传脾,脾当传肾,肾以冬适王,王者不受邪,脾复欲还肝,肝不肯受,故留结为积。故知痞气以冬壬癸日得之。肺之积名曰息贲,在右胁下,覆大如杯。久不已,令人洒淅寒热,喘咳,发肺壅。以春甲乙日得之。何以言之?心病传肺,肺当传肝,肝以春适王,王者不受邪,肺复欲还心,心不肯受,故留结为积。故知息贲以春甲乙日得之。肾之积名曰责豚,发于少腹,上至心下,若豚状,或上或下无时。久不已,令人喘逆,骨痿,少气。以夏丙丁日得之。何以言之?脾病传肾,肾当传心,心以夏适王,王者不受邪,肾复欲还脾,脾不肯受,故留结为积。故知贲豚以夏丙丁日得之。此是五积之要法也。
(六)经典原著《难经》白话解释1 《难经·五十难》依据五行生克关系,从生我之藏传来的邪气,称为虚邪;从我生之藏传来的邪气,称为实邪;从克我之藏传来的邪气,称为贼邪;从我克之藏传来的邪气,称为微邪;直接侵犯本藏的邪气,称为正邪。2 《难经·五十三难》五十三问:医经上说,五藏疾病按七传(次传)方式传变的,预后不良;按间藏方式传变的,预后较好。这是什么道理呢?答:所谓七传(次传),就是病变依次传给所克之藏;间藏相传,就是病变传给所生之藏。为什么这两种传变方式的预后不同呢?举心为例,七传(次传)是心病传给肺,肺病传给肝,肝病传给脾,脾病传给肾,最后肾病又传给心。任何一藏不能再次耐受病邪的伤害,所以这种传变的预后是不良的。间藏相传则是心病传给脾,脾病传给肺,肺病传给肾,肾病传给肝,肝病传给心,这是母藏和子藏之间的相传,因母子之气相生,终而复始,如环无端,所以这种传变的方式预后较好。3 《难经·五十四难》五十四问:藏病难治,府病容易治。这是为什么?答:藏病所以难治,是因为其病变传给所克的藏器;府病所以容易治,是因为其病变传给所生的藏器,这种判别藏府病变预后好坏的方法,与前述七传、间藏传变预后的道理是一致的。4 《难经·五十六难》五十五问:五藏的积病皆有名称吗?它们都是在什么时间得病的?答:肝的积病名叫肥气,发生在左胁下,积块象倒置的杯子,边界清楚。经久不愈,病人就会出现咳嗽,气喘,疟疾,持续数年不愈。常在季夏戊己日得病。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肺有病邪就会传给肝,肝受邪当传给脾,季夏戊己日正是脾旺盛的日期,藏气旺盛不易受邪,肝病邪又想返还给肺,而肺不肯接受,于是肝病邪留滞郁结形成积块。由此知道肥气是在属土的季夏戊己日发病的。心的积病名叫伏梁,发生在脐的上方,肿块象手臂一样大小,上达心下(上腹剑突下)。经久不愈,病人则出现心中烦躁。常在秋天庚辛日得病。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肾有病邪就会传给心,心受邪当传给肺,秋天庚辛日正是肺旺盛的日期,藏气旺盛不易受邪,心病邪又想返还给肾,而肾不肯接受,于是心病邪留滞郁结形成积块。由此知道伏梁是在属金的秋天庚辛日发病的。脾的积病名叫痞气,发生在胃脘部,积块形状像翻扣放置的盘子。经久不愈,病人就会出现四肢无力,并发黄疸,身体消瘦。常在冬天壬癸日得病。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肝有病邪就会传给脾,脾受邪当传给肾,冬天壬癸日正是肾旺盛的日期,藏气旺盛不易受邪,脾病邪又想返还给肝,而肝不肯接受,于是脾病邪留滞郁结形成积块。由此知道痞气是在属水的冬天壬癸日发病的。肺的积病名叫息贲,发生在右胁下,积块象倒置的杯子一样,经久不愈,病人就会出现恶寒发热、咳嗽气喘、并发肺痈。常在春天甲乙日得病。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心有病邪就会传给肺,肺受邪当传给肝,春天甲乙日正是肝旺盛的日期,藏气旺盛不易受邪,肺病邪又想返还给心,而心不肯接受,于是肺病邪留滞郁结形成积块。由此知道息贲是在属木的春天甲乙日发病的。肾的积病名叫贲豚。发生在少腹部,上至心下(剑突下),时常有股气从少腹上下奔突,像受惊的猪在奔跑,发作没有定时。经久不愈,病人就会出现喘逆、骨痿无力、活动障碍。常在夏天丙丁日得病。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脾有病邪就会传给肾,肾受邪当传给心,夏天丙丁日正是心旺盛的日期,藏气旺盛不易受邪,肾病邪又想返还给脾,而脾不肯接受,于是肾病邪留滞郁结形成积聚。由此知道贲豚是在属火的夏天丙丁日发病的。以上就是辨别五藏积聚的基本方法。
(七)经典原著《伤寒论》1 《伤寒论·平脉法第二》……寸脉……阳绝……阴绝,此皆不治,决死也。若计其余命生死之期,期以月节克之也。2 《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第八》问曰:恶寒何故自罢?答曰:阳明居中,主土也。万物所归,无所复传。始虽恶寒,二日自止,此为阳明病也。
(八)经典原著《伤寒论》白话解释1 《伤寒论·平脉法第二》寸脉为阳,下不至关者阳绝,尺脉为阴上不主关者为阴绝,此阴阳偏绝,都决死。如果不即死,其余下的生命时间,也以月节克之而死。2 《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第八》问:恶寒为什么自己停止?答:阴阳属胃居中,主土。土为万物所归,故邪热归胃,则无所复传。阳明初病一日,虽仍恶寒,是太阳之表未解,至二日恶寒自止,是太阳之邪已悉归并阴明,此为阳明病也。
(九) 经典原著《金匮要略》1 《金匮要略·脉藏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夫人禀五常,因风气而生长,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若五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客气邪风,中人多死。2 《金匮要略·禽兽鱼虫禁忌并治第二十四》肝病禁辛,心病禁咸,脾病禁酸,肺病禁苦,肾病禁甘。
(十)经典原著《金匮要略》白话解释1 《金匮要略·脉藏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人体正气具有抗病能力,若五藏原真通畅,则人体各藏府、经络等组织器官功能协调,不易感受邪气发病,若元气不足,藏府功能失调,则客气邪风等各种致病因素易侵犯人体,使疾病发生,甚至死亡。2 《金匮要略·禽兽鱼虫禁忌并治第二十四》肝病禁辛味,心病禁咸味,脾病禁酸味,肺病禁苦味,肾病禁甘味。
(十一)经典原著《脉经》1 《脉经·第一卷·平人得病所起脉第十四》假令肝病者,西行,若食鸡肉得之,当以秋时发,得病以庚辛日也。家有腥死,女子见之以明要为灾。不者,若感金银物得之。假令脾病,东行,若食雉兔肉及诸木果实得之。不者,当以春时发,得病以甲乙日也。假令心病,北行,若食豚、鱼得之。不者,当以冬时发,得病以壬癸日也。假令肺病,南行,若食马肉及獐鹿肉得之。不者,当以夏时发,得病以丙丁日也。假令肾病,中央,若食牛肉及诸土中物得之。不者,当以长夏时发,得病以戊己日也。2 《脉经·第四卷·诊损至脉第五》……春,脉当得肝脉,反得脾、肺之脉,损;夏,脉当得心脉,反得肾、肺之脉,损;秋,脉当得肺脉,反得肝、心之脉,损;冬,脉当得肾脉,反得心、脾之脉,损。当审切寸口之脉,知绝不绝,前后去为绝。掌上相击,坚如弹石,为上脉虚尽,下脉尚有,是为有胃气。上脉尽,下脉坚如弹石,为有胃气。上下脉皆尽者,死。不绝不消者,皆生。脉来五十投而不一止者,五藏皆受气,即无病。脉来四十投而一止者,一藏无气,却后四岁春草生而死。脉来三十投而一止者,二藏无气,却后三岁麦熟而死。脉来二十投而一止者,三藏无气,却后二岁,桑堪赤而死。脉来十投而一止者,四藏无气,岁中死。得节不动,出清明日死,远不出谷雨而死。3 《脉经·第五卷·扁鹊华佗察声色要诀第四》肝病皮白,肺之日庚辛死。心病目黑,肾之日壬癸死。脾病唇青,肝之日甲乙死。肺病颊赤目肿,心之日丙丁死。肾病面肿唇黄,脾之日戊己死。4 《脉经·第七卷·热病五藏气绝死日证第二十二》热病,肺气绝,喘逆,咳唾血,手足腹肿,面黄,振栗不能言语,死。魄与皮毛俱去,故肺先死。丙日笃,丁日死。热病,脾气绝,头痛,呕宿汁,不得食,呕逆吐血,水浆不得人,狂言谵语,腹大满,四肢不收,意不乐,死。脉与肉气俱去,故脾先死。甲日笃,乙日死。热病,心主气绝,烦满,骨痛,嗌肿,不可咽,欲咳不能咳,歌哭而笑,死。神与荣脉俱去,故心先死。壬日笃,癸日死。热病,肝气绝,僵仆,足不安地,呕血,恐惧,洒淅恶寒,血妄去,遗屎溺,死。魂与筋血俱去,故肝先死。庚日笃,辛日死。热病,肾气绝,喘悸,吐逆,踵疽,尻痈,目视不明,骨痛,短气,喘满,汗出如珠,死。精与骨髓俱去,故肾先死。戊日笃,己日死。故外见瞳子青小,爪甲枯,发堕,身啬,齿挺而垢,人皮面厚尘黑,咳而唾血,渴欲数饮,大满,此五藏绝,表病也。5 《脉经·第九卷·平妊娠胎动血分水分吐下腹痛证第二》问曰:有一妇人,年二十所,其脉浮数,发热呕咳,时下利,不欲食,脉复浮,经水绝,何也?师曰:法当有娠,何以故?此虚家法当微弱,而反浮数,此为戴阳。阴阳和合,法当有娠。到立秋,热当自去。何以知然?数则为热,热者是火,火是木之子,死于未。未为六月位,土王,火休废,阴气生,秋节气至,火气当罢,热自除去,其病即愈。师曰:妇人带下,九实中事。假令得鼠乳之病,剧易。当剧有期,当庚辛为期。余皆仿此。
(十二)经典原著《脉经》白话解释1 《脉经·第一卷·平人得病所起脉第十四》假使肝木病者必因……得病于戊已日。2 《脉经·第四卷·诊损至脉第五》春木,脉当得肝木弦脉,反得脾土软脉肺金之浮脉,病损。夏火,脉当得心火钩脉,反得肾水石脉肺金之浮脉,病损。(长夏土,脉当得脾土软脉,反得肾水石脉肝木之弦脉,病损。)秋金,脉当得肺金浮脉,反得肝木弦脉心木之钩脉,病损。冬水,脉当得肾水石脉,反得心火钩脉脾土之软脉,病损。当详细诊断按寸口之脉,以知脉过不过,前来后去为过,掌上相击坚如弹石为脉之上部空虚(上脉虚尽)下部实(下脉尚有),是谓之有胃功能不死,如上部至下部脉皆空虚按之如无物者死。脉不断不消散者皆生。……脉来到五十次搏动而不停止者,五藏皆受津液而功能正常,亦即无病;脉来到四十次搏动而一停止者,一藏无功能,退后四年,春草生时而死;脉来到三十次搏动而一停止者,二藏无功能,退后三年(岁),夏麦熟而死,脉来到二十次搏动而一停止者,三藏无功能,退后二年,桑椹红而死;脉来到十次搏动而一停止者,四藏无功能,年中死,得节日不改动,出清明日死,或稍远不出谷雨而死。3 《脉经·第五卷·扁鹊华佗察声色要诀第四》肝木病,皮黑,肺主色白,助肺金之克肝木日为庚辛金日,故庚辛日主死;心火病,目黑,肾主色黑,助肾水之克心火日为壬癸水日,故壬癸日主死;脾土病,唇青,肝主色青,助肝木之克脾土日为甲乙木日,故甲乙日主死;肺金病,颊赤目肿,心主色赤,助心火之克肺金日为丙丁火日,故丙丁日主死;肾水病,面肿唇黄,脾主色黄,助脾土之克肾水日为戊己土日,故戊己日主死。4 《脉经·第七卷·热病五藏气绝死日证第二十二》热病,肝功能断,摔倒,站立不稳,呕血,恐惧,哆嗦恶寒,血失去,遗屎尿,两窍不禁,主死。魂与筋血皆去,故肝先死,庚日病重,辛日死(金克木)。热病,心主功能断,烦闷,骨痛,咽肿,不可咽,欲咳不能咳,歌哭且笑,膻中毁,主死。神与荣脉皆去,故心主先死,壬日病重,癸日死(水克火)。热病,脾功能断,头痛,呕隔宿之汁,不得食,呕逆,吐血,水浆不得入口,狂言,谵语,腹大满,四肢不能回收,意不乐,津液断,主死。意与肉功能皆去,故脾先死。甲日病重,乙日死。热病,肺功能断,喘逆,咳嗽唾血,手足浮肿,面黄,身振动,恐惧,不能言语,魄去,主死。魄与皮毛皆去,故肺先死。丙日病重,丁日死(火克金)。热病,肾功能断,气喘心跳,吐逆,足跟生痈,尻生痈,目视不明,骨痛,气短,腹满气喘,出汗如珠,三焦不运,主死。精与骨髓皆去,故肾先死。戊日病重,己日死。因此外见瞳子色青而小,爪甲枯干,发落去,身体皮肤湿,牙齿挺立而有垢,又面皮厚如落尘色暗,咳嗽且唾血,干渴欲频饮,腹大满,此示五藏功能断绝,主死。5 《脉经·第九卷·平妊娠胎动血分水分吐下腹痛证第二》问:有一妇人,二十岁左右,其脉浮数,发烧,呕,咳嗽,有时泄泻,不爱吃东西,脉又浮,月经断,为什么?师答:按脉象当为有孕了,什么缘故呢?据有时泄泻可知此妇人是体虚者,脉象当微弱,而实际脉反浮数,称此为戴阳,荣卫和合,脉象浮当为有孕。到立秋,热当自然去而病愈。如何知晓如此呢?脉数则应热,热者在五行是火,木生火,火是木之子,火生土,故死于未土。未为六月位土王,火休废,天气渐凉,立秋节气至,火热当休,热自除去,其病则自然愈。
(十三)经典原著《中藏经》1 《中藏经·生死要论第十三》故人者,成于天地,败于阴阳也,由五行逆从而生焉。2 《中藏经·生死要论第十三》凡不病而五行绝者死……3 《中藏经·论肾藏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第三十》肾病,手足逆冷,面赤目黄,小便不禁,骨节烦痛,小腹结痛,气上冲心,脉当沉细而滑,今反浮大而缓,其色当黑,今其反者,是土来克水,为大逆,十死不治也。
(十四)经典原著《中藏经》白话解释1 《中藏经·生死要论第十三》因此人在天地之间成长,却败坏于阴阳,而顺从着五行的顺逆变化而生长。2 《中藏经·生死要论第十三》凡是人表面上没有病的表现,而五行的运转变化断绝者,死。3 《中藏经· 论肾藏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第三十》肾病,手足逆冷,面色赤,眼黄,小便不自禁,全身骨节烦痛,小腹结痛,气逆上冲于心,脉象本应当沉细而滑,今反浮大而缓,其色当黑,今其反白,是土克水,是不顺大逆,十死不治。
三 五行象与诊治(一)经典原著《黄帝内经·素问》1 《黄帝内经·素问·玉版论要篇第十五》行奇恒之法,以太阴始,行所不胜曰逆,逆则死;行所胜曰从,从则活。八风四时之胜,终而复始,逆行一过,不复可数,论要毕矣。2 《黄帝内经·素问·脉要精微论篇第十七》微妙在脉,不可不察,察之有纪,从阴阳始,始之有经,从五行生,生之有度,四时为宜,补泻勿失,与天地如一,得一之情,以知死生。是故声合五音,色合五行,脉合阴阳。帝曰:诸痈肿、筋挛、骨痛,此皆安生?岐伯曰:此寒气之肿,八风之变也。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此四时之病,以其胜治之愈也。3 《黄帝内经·素问·平人气象论篇第十八》脉得四时之顺,曰病无他;脉反四时及不间藏,曰难已。肝见庚辛死,心见壬癸死,脾见甲乙死,肺见丙丁死,肾见戊己死,是谓真藏见,皆死。4 《黄帝内经·素问·玉机真藏论篇第十九》所谓逆四时者,春得肺脉,夏得肾脉,秋得心脉,冬得脾脉,其至皆悬绝沉涩者,命曰逆四时。未有脏形,于春夏而脉沉涩,秋冬而脉浮大,名曰逆四时也。5 《黄帝内经·素问·藏气法时论篇第二十二》黄帝问曰:合人形以法四时五行而治,何如而从?何如而逆?得失之意,愿闻其事。岐伯对曰: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也,更贵更贱,以知死生,以决成败,而定五藏之气,间甚之时,死生之期也。帝曰:愿卒闻之。岐伯曰:肝主春,足厥阴少阳主治,其日甲乙,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心主夏,手少阴太阳主治,其日丙丁,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脾主长夏,足太阴阳明主治,其日戊己,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肺主秋,手太阴阳明主治,其日庚辛,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肾主冬,足少阴太阳主治,其日壬癸,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开腠理,致津液,通气也。肝色青,宜食甘,粳米牛肉枣葵皆甘。心色赤,宜食酸,小豆犬肉李韭皆酸。肺色白,宜食苦,麦羊肉杏薤皆苦。脾色黄,宜食咸,大豆豕肉栗藿皆咸。肾色黑,宜食辛,黄黍鸡肉桃葱皆辛。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耎。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此五者,有辛酸甘苦咸,各有所利,或散或收,或缓或急,或坚或耎,四时五藏,病随五味所宜也。6 《黄帝内经·素问·离合真邪论篇第二十七》……不知三部九候,故不能久长。因不知合之四时五行,因加相胜,释邪攻正,绝人长命。.7 《黄帝内经·素问·咳论篇第三十八》……五藏各以治时,感于寒则受病,微则为咳,甚者为泄为痛。乘秋则肺先受邪,乘春则肝先受之,乘夏则心先受之,乘至阴则脾先受之,乘冬则肾先受之。8 《黄帝内经·素问·痿论第四十四》……各补其荥而通其俞,调其虚实,和其逆顺,筋脉骨肉。各以其时受月,则病已矣。帝曰:善。9 《黄帝内经·素问·水热穴论篇第六十一》……春者木始治,肝气始生,肝气急,其风疾,经脉常深,其气少,不能深人……夏者火始治,心气始长,脉瘦气弱,阳气留溢,热熏分腠,内至于经……秋者金始治,肺将收杀,金将胜火,阳气在合,阴气初胜,湿气及体,阴气未盛,未能深人……冬者水始治,肾方闭,阳气衰少,阴气坚盛,巨阳伏沉,阳脉乃去……10 《黄帝内经·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第七十一》帝曰:善。郁之甚者治之奈何?岐伯曰:木郁达之,火郁发之,土郁夺之,金郁泄之,水郁折之,然调其气,过者折之以其畏也,所谓泻之。帝曰:假者何如?岐伯曰:有假其气,则无禁也。所谓主气不足,客气胜也。
(二)经典原著《黄帝内经·素问》白话解释1 《黄帝内经·素问·玉版论要篇第十五》在诊脉时运用奇恒的方法,应该从手太阴的寸口脉来着手,如脉搏见了不胜现象的,为逆,预后不良。脉搏见了所胜现象,为从,从就能活。至于八风、四时的胜量是终而复始的。如果四时气候失常,就不能再用常理推断了。至此,则揆度奇恒之要点都论述完了。2 《黄帝内经·素问·脉要精微论篇第十七》这里的微妙都表现在脉象上,体察应该细心,并根据要领,必须从阴阳开始。阴阳亦有端绪,它是借着五行产生的,并有一定的法则,即以四时的变化为规律。看病时要遵循此规律而不能偏离,将脉象与天地阴阳的变化联系起来考虑。如果真正掌握了其中的诀窍,就可以预知生死了。总之,人的声音是与五音(宫、商、角、徵、羽)相适应的,人的气色是与五行相适应的,人的脉象是与天地、四时的阴阳变化相适应的。……黄帝问:“凡痈肿、筋挛、骨痛的病变,是怎样产生的?”岐伯答:“是由于寒气所聚,风邪所侵而导致的。”黄帝问:“怎样治疗?”岐伯答:“四时偏胜之邪所引起的疾病,用五行相胜的方法治疗,就会痊愈。”3 《黄帝内经·素问·平人气象论篇第十八》脉与四时相应为顺,即使患病,并无其他危险;如脉与四时相反及不间脏而传变的病难愈。……肝的真藏脉出现,至庚辛日死。心的真藏脉出现到壬癸日死。脾的真藏脉出现,到甲乙日死。肺之真藏脉出现,到丙丁日死。肾之真藏脉出现,至戉已日死。这是说真藏脉见,均主见。4 《黄帝内经·素问·玉机真藏论篇第十九》“所谓脉与四时相逆,就是春得肺脉,夏得肾脉,秋得心脉,冬得脾脉,而且脉来时皆悬绝无根或沉涩不起,这叫做逆。在四时中未见有真藏脉,在春夏季节时里,反见沉涩的脉象,在秋冬季节里,反见浮大的脉象,这都叫做逆四时。”5 《黄帝内经·素问·藏气法时论篇第二十二》黄帝问:“结合人体的五藏之气,仿效四时五行的变化规律治疗疾病,怎样是从的?怎样是逆的?我想了解治法中的从逆和得失是怎么一回事。”岐伯答:“五行就是金木水火土,配合时令气候,从它的衰旺生克变化里,就可以测知病的轻重,治疗的成败,从而确定五藏之气的盛衰,疾病的轻重以及死生日期。”黄帝说:“想听你详尽讲一讲。”岐伯答:“肝主春木之气,肝在足厥阴经为阴木,胆在足少阳经为阳木,春天以这两经作为主治。甲乙属木,所以肝胆旺日为甲乙日,肝在志为怒,怒则气上,肝性苦躁急,应该吃甘味药缓和它。” “心主夏火之气,心在手少阴经为阴火,小肠在手太阳经为阳火,夏天以这两经作为主治。丙丁属火,心在志为喜,喜则气缓,心性苦缓散,应该用酸味药来收养它。”“脾主长夏土之气,脾在足太阴经为阴土,胃在足阳明经为阳土,长夏以这两经作为主治。戊己属土,脾性苦湿,应该用苦味药来燥其湿。”“肺主秋金之气,肺在手太阴经为阴金,大肠在手阳明经为阳金,秋天以这两经作为主治。庚辛属金,肺气上逆,应该用苦味药来泄其气。”“肾主冬水之气,肾在足少阴经为阴水;膀胱在足太阳经为阳水,冬天以这两经作为主治。壬癸属水,肾性苦于干燥,应该用辛润药来润养它。总的来说,用五味治五藏,是可以开发腠理,运行津液,宣通五藏之气。”……“肝合青色,宜食甜味的东西,粳米、牛肉、枣、葵菜都是甜的。心合赤色,宜食酸味的东西,胡麻犬肉、李、韭菜都是酸的。肺合白色,宜食苦味的东西,麦、羊肉杏、薤都是苦的。脾合黄色,宜食咸味的东西,大豆猪肉栗、藿都是咸的。肾合黑色,宜食辛味的东西,黄黍、鸡肉、桃、葱都是辛的。味辛起发散作用,味酸起收敛作用,味甜起缓和作用,味苦起坚燥作用,味咸起软的作用。”“毒药用来攻邪,五谷用来营养,五果用来作为辅助,五肉用来补益,五莱用来充养。将谷果肉菜的气味合而服食,可以补精养气。这五类东西包含了辛、酸、甘、苦、咸五味,五味各有作用,或散、或收、或缓、或坚、或软。治病时就要结合四时五藏的具体情况恰当地利用五味,各随其所宜而用之。”6 《黄帝内经·素问·离合真邪论篇第二十七》不懂得三部九候诊法的医生,是不能长久维持下去的;不懂得联系四时五行,因加相胜的道理,就会放过邪气,攻伐正气,以致断送了病人的性命。7 《黄帝内经·素问·咳论篇第三十八》五藏在其所主的时令受了寒邪而得病,如果寒邪轻微,通过在表的经脉传给肺而表现咳嗽,若寒邪严重深而入里,则可产生泄泻或疼痛的咳嗽兼有症。寒邪趁着秋季而入,则肺先受邪;趁着春天而入,则肝先受邪;趁着夏天而入则心先受邪;趁着长夏而人,则脾先受邪;趁着冬天而入,则肾先受邪。”8 《黄帝内经·素问·痿论第四十四》要根据不同情况,诊察其受病之经而治之,补其荥穴以致气,通其俞穴以行气,再以不同的手法,调节虚实,和顺气血,并使筋脉骨肉的病变,按照四时当旺的月份,选择最佳治疗时机,病就会痊愈了。黄帝说:“很好!”9 《黄帝内经·素问·水热穴论篇第六十一》春天水气开始当令,在人体、肝气开始发生,肝气的特性是急躁,如变动的风一样很迅疾,但是肝的经脉往往藏于深部,而风气刚发生,尚不太剧烈,不能深入经脉……夏天火气开始主时,心气开始旺盛。如果脉形瘦小,搏动较弱,是由于阳气旺盛于体表,热邪又董蒸于分肉腠理,在体内影响经脉所致。……秋天是金当令,人体与之相应的肺表现了收敛之象。金气旺了,反要胜火,阳气闭合,阴气刚旺起来,它侵犯人体,但不太盛,还不能深入……冬天水气开始当令,肾气开始闭藏;阳气已经衰少,阴气更加坚盛,太阳之气伏沉于下,阳脉也相随沉伏。……10 《黄帝内经·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第七十一》黄帝问:黄帝问:郁病之严重者,应当怎样治疗呢?岐伯答:木气抑郁就应条达它,火气抑郁就应发越它,土气抑郁就应夺下它,金气抑郁就应疏泄它,水气抑郁就应抑制它,这就是调和其气。凡气太过的,就要折服其气,因为太过则畏折,这就是所谓泻法。黄帝问:其气有所假借的应如何?岐伯答:如有假借之气,就不必依照远寒远热的禁忌,这是主气不足而客气胜的原因。
(三)经典原著《黄帝内经·灵枢》1 《黄帝内经·灵枢·邪气藏府病形第四》黄帝曰:愿卒闻之。岐伯答曰:色青者,其脉弦也;赤者,其脉钩也;黄者,其脉代也;白者,其脉毛;黑者,其脉石。见其色而不得其脉,反得其相胜之脉,则死矣;得其相生之脉,则病已矣。黄帝问于岐伯曰:五脏之所生,变化之病形何如?岐伯答曰:先定其五色五脉之应,其病乃可别也。2 《黄帝内经·灵枢·热病第二十三》热病先肤痛窒鼻充面,取之皮,以第一针,五十九,苛轸鼻,索皮于肺,不得索之火,火者心也。热病先身涩,烦而热,烦悗,唇嗌干,取之脉,以第一针,五十九,腹胀口干,寒汗出,索脉于心,不得索之水,水者肾也。热病嗌干多饮,善惊,卧不能安,取之肤肉,以第六针,五十九,目毗青,索肉于脾,不得索之木,木者肝也。热病面青脑痛,手足躁,取之筋间,以第四针,于四逆,筋躄目浸,索筋于肝,不得索之金,金者肺也。热病数惊,瘛疭而狂,取之脉,以第四针,急泻有余者,癫疾毛发去,索血于心,不得索之水,水者肾也。热病身重骨痛,耳聋而好瞑,取之骨,以第四针,五十九刺,骨病不食,啮齿耳青,索骨于肾,不得索之土,土者脾也。3 《黄帝内经·灵枢·五色第四十九》雷公曰:其不辨者,可得闻乎?黄帝曰:五色之见也,各出其色部。部骨陷者,必不免于病矣。其色部乘袭者,虽病甚,不死矣。其色散,驹驹然未有聚,其病散而气痛,聚未成也。肾乘心,心先病,肾为应,色皆如是。4 《黄帝内经·灵枢·五味第五十六》五宜:所言五宜者,脾病者,宜食粳米饭、牛肉、枣、葵;心病者,宜食麦、羊肉、杏、薤;肾病者,宜食大豆黄卷、猪肉、栗、藿;肝病者,宜食麻、犬肉、李、韭;肺病者,宜食黄黍、鸡肉、桃、葱。《灵枢》五禁:肝病禁辛,心病禁咸,脾病禁酸,肾病禁甘,肺病禁苦。5 《黄帝内经·灵枢·五禁第六十一》黄帝问于岐伯曰:余闻刺有五禁,何谓五禁?岐伯曰:禁其不可刺也。黄帝曰:何谓五禁?愿闻其不可刺之时。岐伯曰:甲乙日自乘,无刺头,无发蒙于耳内。丙丁日自乘,无振埃于肩喉廉泉。戊己日自乘四季,无刺腹去爪泻水。庚辛日自乘,无刺关节于股膝。壬癸日自乘,无刺足胫。是谓五禁。6 《黄帝内经·灵枢·论疾诊尺第七十四》目赤色者病在心,白在肺,青在肝,黄在脾,黑在肾。黄色不可名者,病在胸中。
(四)经典原著《黄帝内经·灵枢》白话解释1 《黄帝内经·灵枢·邪气藏府病形第四》黄帝说:我希望全面地听你讲讲这个道理。歧伯回答说:一般疾病,色脉是相应的,出现青色,是弦脉;红色,是钩脉;黄色,是代脉;白色,是毛脉;黑色,是石脉。若见其色而不见其脉,或反见相克之脉,主预后不良;若见到相生之脉,虽然有病,也会痊愈的。黄帝问岐伯道:五藏发生疾病,它的内在变化和所表现的症状,是怎样的?岐伯回答说:要首先确定五色、五脉与疾病相应的情况,则五藏所生的疾病就可以辨别了。2 《黄帝内经·灵枢·热病第二十三》热病先见皮肤痛,鼻孔窒塞,面部浮胀,当取治于皮,用九针中酌第一针(镵针),在治疗热病的五十九个腧穴中选取穴位;如鼻部有小疹,因为肺气通于鼻,又主皮毛,应当取治于肺经,不可取治于“火”,所谓“火”,就是指心经。热病先见身体不爽,无力而热,烦闷,口唇咽喉干燥,治疗当取治于肺,用九针中的第一针(镶针),在治疗热病韵五十九个腧穴中选取穴位;如果肌肤作胀,口干,冷汗出,因为心主脉,应当取治于心经,不可取治于“水”,所谓“水”,就是指肾经。热病见咽喉干燥。饮水多,易惊。卧床不起,当取治于肤肉,用九针中的第六针(员利针),在治疗热病的五十九个腧穴中选取穴位;如见跟角发青,因为脾主肌肉,应当取治于脾经,不可取治于“木”,所谓“木”,就是指肝经。热病见面色青,脑部疼痛,手足躁动不安,应当取治于筋间,用九针中的第四针(锋针),针其四肢厥逆;如筋蹙足不能行,泪出不收,因为肝主筋,应当取治于肝经,不可取治于“金”,所谓“金”,就是指肺经。热病屡发惊瘸,抽搐而发狂,应当取治于脉,用九针中的第四针(锋针),急泻其偏盛处;如发癫疾而毛发脱落,因为心主血,应当取治于心经,不可取治于“水”,所谓“水”,就是指肾经。热病见身体沉重,骨节疼痛,耳聋,常想闭目,应当取治于骨,用九针中的第四针(锋针),在治疗热病的五十九个腧穴中选取穴位;如病人不恩饮食,咬牙,耳色青,因为肾主骨,应当取治于肾经,不可取治于“土”,所谓“土”,就是擂脾经。3 《黄帝内经·灵枢·五色第四十九》雷公说:还有不是这样辨别的,可以讲给我听听吗?黄帝说:五色之见,各有一定的部位。如果在某一部位上的气色有深陷入骨的征象,是必然要发病的现象。如在部位上有乘袭之色,而不是克贼之色,病虽严重,也没有死亡的危险。……色散而不聚的,则其病势亦将分散,便有痛证,也仅是由于气滞所引起,而不是积聚的病。肾邪侵犯心藏,是因为心先病,心虚而邪乘虚而入,这时肾的黑色就会出现在心所属的部位上,凡病色的出现,都可依此类推。4 《黄帝内经·灵枢·五味第五十六》所言五宜,就是在五藏患病时,选用相适宜的五昧:脾病,宜食粳米饭、牛肉、枣子、葵菜;心病,宜食麦、羊肉、杏子、薤;肾病,宜食大豆芽、猪肉、栗子、藿;肝病,宜食芝麻,犬肉、李、韭;肺病,宜食黄米、鸡肉、桃、葱。五禁:肝病禁辛,心病禁咸,脾病禁酸,肾病禁甘,肺病禁苦。5 《黄帝内经·灵枢·五禁第六十一》黄帝向岐伯问道:我听说针刺五禁,什么叫五禁?岐伯说:是指凡逢到禁日,对某些部位应避免针刺。……黄帝说:什么叫五禁?我想知道哪些时日对哪些部位不可针刺。歧伯说:天干应于人身,甲乙应头,所以逄到甲乙日,不要刺头部,也不要用发蒙的针法刺耳内。丙丁应肩喉,逢到丙丁日,不要用振埃法刺肩、喉及廉泉穴。戊己应手足四肢,逢到戊己日,不可刺腹部和用去爪法泻水。庚辛应于股膝,逢庚辛日,不可刺股膝的穴位。壬癸应足胫,逢壬癸日,不可刺足胫的穴位。这就是所谓五禁。6 《黄帝内经·灵枢·论疾诊尺第七十四》凡见赤色的病在心,见白色的病在肺;见青色的病在肝,见黄色的病在脾,见黑色的病在肾。黄色而兼见其它色而不能辩明的,主病在胸中。
(五)经典原著《难经》1 《难经·十三难》五藏各有声、色、臭、味,当与寸口、尺内相应。其不相应者,病也。假令色青,其脉浮涩而短,若大而缓,为相胜;浮大而散,若小而滑,为相生也。2 《难经·十五难》春脉弦者,肝东方木也,万物始生,未有枝叶,故其脉之来,濡弱而长,故曰弦。夏脉钩者,心南方火也,万物之所盛,垂枝布叶,皆下曲如钩。故其脉之来疾去迟,故曰钩。秋脉毛者,肺西方金也,万物之所终,草木华叶,皆秋而落,其枝独在,若毫毛也。故其脉之来,轻虚以浮,故曰毛。冬脉石者,肾北方水也,万物之所藏也,盛冬之时,水凝如石,故其脉之来,沉濡而滑,故曰石。3 《难经·十七难》诊病若闭目不欲见人者,脉当得肝脉强急而长,而反得肺脉浮短而涩者,死也。4 《难经·十八难》十八难曰:脉有三部,部有四经,手有太阴、阳明,足有太阳、少阴,为上下部,何谓也?然,手太阴、阳明金也;足少阴、太阳水也。金生水,水流下行而不能上,故在下部也。足厥阴、少阳木也,生手太阳、少阴火,火炎上行而不能下,故为上部。手心主、少阳火,生足太阴、阳明土,土主中宫,故在中部也。此皆五行子母更相生养者也。5 《难经·七十三难》七十三难曰:诸井者,肌肉浅薄,气少,不足使也,刺之奈何?然,诸井者,木也;荥者,火也,火者木之子。当刺井者,以荥泻之。故经言补者不可以为泻,泻者不可以为补,此之谓也。6 《难经·第七十五难》七十五难曰:经言东方实,西方虚,泻南方,补北方,何谓也?然,金木水火土,当更相平。东方木也,西方金也。木欲实,金当平之;火欲实,水当平之;土欲实,木当平之;金欲实,火当平之;水欲实,土当平之。东方肝也,则知肝实;西方肺也,则知肺虚。泻南方火,补北方水。南方火,火者木之子也;北方水,水者木之母也。水胜火。子能令母实,母能令子虚,故泻火补水,欲令金不得平木也。经曰不能治其虚,何问其余,此之谓也。7 《难经·第七十七难》……所谓治未病者,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与脾,故先实其脾气,无令得受肝之邪,故曰治未病焉。8 《难经·第七十九难》……迎而夺之者,泻其子也;随而济之者,补其母也。假令心病,泻手心主俞,是谓迎而夺之者也;补手心主井,是谓随而济之者也。9 《难经·第八十一难》假令肝实而肺虚,肝者木也,肺者金也,金木当更相平,当知金平木。
(六)经典原著《难经》白话解释1 《难经·十三难》五藏各有相应的声音、色泽、嗅气、滋味,这些也应当和寸口脉象、尺肤情况相符。不相符就是病态。比方说,如果患者面色发青,而脉象呈现浮涩而短、或者大而缓,这是五藏相克的情况;若脉象呈现浮大而散、或者小而滑,则是五藏相生的情况。2 《难经·十五难》春天表现为弦脉。是因为人体的肝在五行属木,与东方、春季相应,主阳气始生;春季草木等万物开始萌生,但还未长出枝叶,人体与这一特点相像,故脉气来时表现为柔软而长之象,叫做弦脉。夏天表现为钩脉,是因为人体的心在五行属火,与南方、夏季相应,主阳气旺盛;夏季草木等万物茂盛,垂枝布叶,向下弯曲,象钩子一样,人体与这一特点相像,故脉气来时应手略快而有力、去时略慢而无力,叫做钩脉。秋天表现为毛脉,是因为人体的肺在五行属金,与西方、秋季相应,主阴气始生;秋季草木等万物生长到了终极,花叶枯萎脱落,只有枝条独存,好像身上的毫毛一样,人体与这一特点相像,故脉气来时轻虚而浮,叫做毛脉。冬天表现为石脉,是因为人体的肾在五行属水,与北方、冬季相应,主阴气隆盛;冬季万物生机潜伏闭藏,水凝冰块如石,人体与这一特点相像,故脉气来时表现沉软而滑,叫做石脉。3 《难经·十七难》诊察时如果病人闭目不欲见人,脉象应是劲急而长,肝病见肝脉为顺证;若反见浮短而涩的肺脉,为金克木,便是死证。4 《难经·十八难》手太阴肺经和手阳明大肠经在五行属金,足太阳膀胱经和足少阴肾经在五行属水,金能生水,水的流势向下而不能逆行向上,所以属水的肾经与膀胱经在寸口脉上配于在下的左尺部;属金的肺经与大肠经在寸口脉上配在上的右寸部。足厥阴肝经和足少阳胆经在五行属木,木能生火,火势炎上而不能下行,听以属火(君火)的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在寸口脉上配在上的左寸部,属木的肝经和胆经在寸口脉上配中间的左关部。手厥阴心包经和手少阳三焦经在五行也属火(相火),能生属土的足太阴脾经和足阳明胃经,土的方位在中央,所以属土的脾胃在寸口脉上配中间的右关部,属火的心包经和三焦经在寸口脉上配在下的右尺部。这些都是根据五行母子相互生养的原理来确定的。5 《难经·七十三难》七十三问:各井穴都在肌肉浅薄的部位,经气微少,不宜使用针刺的补泻方法,如果需要补泻时,应采用什么方法呢?答:各阴经的井穴属木,各阴经的荥穴属火,火为木之子,当需要针刺泻井穴时,可改用泻荥穴的办法;同样的道理,需要针刺补井穴时,可改用补合穴的办法。这就是医经上说的,当需要补法时不可妄行泻法,当需要泻法时不可妄行补法。6 《难经·第七十五难》七十五问:医经上说,通应东方的藏气偏盛,通应西方的脏气偏衰,就应当泻通应南方的藏,而补通应北方的藏,这是什么道理?答:金、木、水、火、土五行之间,应当相互制约,保持协调平衡关系。东方属木,西方属金,如果木气偏盛,金气就来制约它;同理,如果火偏盛,水就来制约它;如果土偏盛,木就来制约它;如果金偏盛,火就来制约它;如果水偏盛,土就来制约它,使之不致太过,而维持五行之间的协调平衡。上面谈到,通应东方的藏指肝,即肝偏旺;通应西方的藏指肺,即肺偏虚,此时可采用泻通应南方属火的心,而补通应北方属水的肾。因为火为木之子,水为木之母,子藏盛实能使母藏有余,泻心火就能削弱肝木旺盛;母藏虚弱能使子藏不足,补肾水就能济养肺金。水能胜火,补肾水则能加强肾水对心火的制约,有利于解除心火对肺金的过度制约;泻心火,不仅削弱肝木的旺盛,并能直接解除心火对肺金的过度制约。因此,补肾水和泻心火,都能促进肺金的充实,恢复制约肝木的作用,使肝实肺虚证得以治愈。医经上说,不能掌握治疗虚证的法则,怎么谈得上治疗其他疾病?说的就是这个意思。7 《难经·第七十七难》所谓“治未病”,就是对于尚未发生的病变预先采取措施,防止邪气传变。例如:见到肝病,就想到肝木克脾土而传给脾,因此要先充实脾,避免受肝病邪影响,这就叫做治“未病”。8 《难经·第七十九难》逆着经气流注方向而实施的泻法,就是泻其子穴;顺着经气流注方向而实施的补法,就是补其母穴。例如治疗心病,用针泻手厥阴心包经的俞穴大陵,就是逆其经气而泻的方法;用针补手厥阴心包经的井穴中冲,就是顺其经气而补的方法。9 《难经·第八十一难》譬如肝实肺虚的病证,肝在五行属木,肺属金,金木之间可以通过金克木五行制约关系求得平衡,所以应当采用补肺泻肝法,使金能平木。
(七)经典原著《伤寒论》《伤寒论·平脉洗第二》问曰:脉有相乘,有纵有横,有逆有顺,何谓也?师曰:水行乘火,金行乘木,名曰纵;火行乘水,木行乘金,名曰横;水行乘金,火行乘木,名曰逆;金行乘水,木行乘火,名曰顺也。
(八)经典原著《伤寒论》白话解释《伤寒论·平脉洗第二》脉象有相乘现象的,血气不和而为病。有纵、横、逆、顺等,相乘顺当的为纵顺;相乘不当的为横逆。水行乘火,金行乘木,己所胜者,复乘之,放纵自如,叫纵。火行水,木行乘金,己所不胜的,反乘之,横行无忌,叫横。若水行乘金,火行乘木,生我者我反乘之,叫逆。金行乘水,木行乘火,我生者我乘之,叫顺。
(九)经典原著《金匮要略》1《金匮要略·藏府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中工不晓相传,见肝之病,不解实脾,惟治肝也。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酸入肝,焦苦入心,甘入脾。脾能伤肾,肾气微弱,则水不行,水不行,则心火气盛,则伤肺;肺被伤,则金气不行,金气不行,则肝气盛,则肝自愈。此治肝补脾之要妙也。肝虚则用此法,实则不在用之。经曰:“虚虚实实,补不足,损有余”,是其义也……2 《金匮要略·藏府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师曰:寸口脉动者,因其王时而动,假令肝王色青,四时各随其色。肝色青而反色白,非其时色脉,皆当病。3 《金匮要略·禽兽鱼出禁忌并治第二十四》春不食肝,夏不食心,秋不食肺,冬不食肾,四季不食脾。辨曰:春不食肝者,为肝气王,脾气败,若食肝,则又补肝,脾气败尤甚,不可救。
(十)经典原著《金匮要略》白话解释1《金匮要略·藏府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中工不知肝病传脾,只知见肝治肝,导致肝病未愈,脾病又起。肝病的人,补用酸,助用入心之焦苦,补益用入脾的甘味,从而制金防其伤肝木,以利肝虚症的治疗。土克水故脾能伤肾,肾气弱,则肾水不行,水不行,则因水不能克制火,而心火气盛,心火盛则伤肺金,肺金伤则金气不行,金气不行则肝气旺盛,则肝自愈。这是治肝补脾的关键所在。肝虚的可用,实则不在用。医经说:虚虚实实,补不足,损有余,讲的就是这。2 《金匮要略·藏府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师说:寸口脉动的脉象,随一年四季中五藏所主的当令而改变,如:春时肝旺,脉弦,色青是正常,假如此时色反白,脉反毛(秋脉),是非其时有其色脉,即属不正常,揭示诊病时,当注意时令对人体的影响。3 《金匮要略·禽兽鱼出禁忌并治第二十四》春天不食旺肝木的;夏天不食旺心火的;秋天不食旺肺金的;冬天不食旺肾水的;四季不食旺脾土的。其理由是;春天为肝气所主,木克土,脾气其所克,若再食旺肝木的,脾气败大甚,甚至不可救。
(十一)经典原著《脉经》1 《脉经·第一卷·平人得病所起脉第十四》假令得王脉,当于县官家得之。假令得相脉,当于嫁娶家得之,或相庆贺家得之。假令得胎脉,当于产乳家得之。假令得囚脉,当于囚徒家得之。假令得休脉,其人素有宿疾,不治自愈。假令得死脉,当于死丧家感伤得之。2 《脉经·第三卷·肝胆第一》春肝木王,其脉弦细而长,名曰平脉也。反得浮涩而短者,是肺之乘肝,金之克木,为贼邪,大逆,十死不治。反得洪大而散者,是心之乘肝,子之扶母,为实邪,虽病自愈。反得沉濡而滑者,是肾之乘肝,母之归子,为虚邪,虽病易治。反得大而缓者,是脾之乘肝,土之陵木,为微邪,虽病即瘥。3 《脉经·第三卷·心小肠部第二》阳气上出,汗见于头。五内干枯,胞中空虚,医反下之,此为重虚也。脉浮有表无里,阳无所使,不但危身,并中其母。夏心火王,其脉洪大而散,名曰平脉。反得沉濡而滑者,是肾之乘心,水之克火,为贼邪,大逆,十死不治。反得大而缓者,是脾之乘心,之子扶母,为实邪,虽病自愈。反得弦细而长者,是肝之乘心,母之归子,为虚邪,虽病易治。反得浮涩而短者,是肺之乘心,金之陵火,为微邪,虽病即瘥。脾者土也,敦而福。敦者,厚也,万物众色不同,故名曰得。福者广,万物悬根住茎,其叶在巅,蜎蜚蠕动,蚑蠗喘息,皆蒙土恩。德则为缓,恩则为迟,故令太阴脉缓而迟,尺寸不同。酸咸苦辛,大沙而生,互行其时,而以各行,皆不群行,尽可常服。土寒则温,土热则凉。土有一子,名之曰金,怀挟抱之,不离其身。金乃畏火,恐热来熏,遂弃其母,逃归水中,水自金子,而藏火神,闭门塞户,内外不通,此谓冬时也。土亡其子,其气衰微,水为洋溢,浸渍为池。走击皮肤,面目浮肿,归于四肢。愚医见水,直往下之,虚脾空胃,水遂居之,肺为喘浮。肝反畏肺,故下沉没。下有荆棘,恐伤其身,避在一边,以为水流。心衰则伏,肝微则沉,故令脉伏而沉。工医来占,固转孔穴,利其溲便,遂通水道,甘液下流。亭其阴阳,喘息则微,汗出正流。肝着其根,心气因起,阳行四肢,肺气亭亭,喘息则安。肾为安声,其味为咸。倚坐母败,洿臭如腥。土得其子,则成为山。金得其母,名曰丘矣。六月季夏建未,坤未之间土之位,脾王之时,其脉大阿阿而缓,名曰平脉。反得弦细而长者,是肝之乘脾,木之克土,为贼邪,大逆,十死不治。反得浮涩而短者,是肺之乘脾,子之扶母,为实邪,虽病自愈。反得洪大而散者,是心之乘脾,母之归子,为虚邪,虽病易治。反得沉濡而滑者,是肾之乘脾,水之陵土,为微邪,虽病即瘥。4 《脉经·第四卷·诊四时相反脉证第四》春三月木王,肝脉治,当先至,心脉次之,肺脉次之,肾脉次之。此为四时王相顺脉也。到六月土王,脾脉当先至而反不至,反得肾脉,此为肾反脾也,七十日死。何谓肾反脾?夏,火王,心脉当先至,肺脉次之,而反得肾脉,是谓肾反脾。期五月、六月,忌丙丁。脾反肝,三十日死。何谓脾反肝?春,肝脉当先至而反不至,脾脉先至,是谓脾反肝。期正月、二月,忌甲乙。肾反肝,三岁死。何谓肾反肝?春,肝脉当先至而反不至,肾脉先至,是谓肾反肝也。期七月、八月,忌庚辛。肾反心,二岁死。何谓肾反心?夏,心脉当先至而反不至,肾脉先至,是谓肾反心也。期六月,忌戊己。5 《脉经·第五卷·扁鹊诊诸反逆死脉要诀第五》肝脾俱至,则谷不化。肝多即死。脾肾俱至,则五藏败坏。脾多即死。……二月之时,其脉自当濡弱而弦,得沉脉,到秋自沉,脉见浮即死,故知到秋当死也。七月之时,脉复得沉,何以处之至冬当死?师曰:沉脉属肾,真藏脉也,非时妄见。经言:王、相、囚、死。冬脉本王脉,不再见,故知至冬当死也。然后至冬复病,正以冬至日死,故知为谛。6 《脉经·第十卷·手捡图三十一部平五藏脉》肺脉之来也,如循榆叶,曰平。如风吹毛,曰病。状如连珠者死。期丙丁日,禺中、日中。心脉之来也,如反笋莞大,曰平。如连珠,曰病。前曲后居如带钩者,死。期壬癸日,人定、夜半。肝脉之来也,搏而弱,曰平。如新张弓弦,曰病。如鸡践地者,死。期庚辛日,哺时、日入。脾脉之来也,阿阿如缓,曰平。来如鸡举足,曰病。如鸟之啄,如水之漏者,死。期甲乙日,平旦、日出。肾脉之来也,微细以长,曰平。来如弹石,曰病。去如解索者,死。期戊己日,食时、日昳、黄昏、鸡鸣。
(十二)经典原著《脉经》白话解释1 《脉经·第一卷·平人得病所起脉第十四》假使得王脉,当在县官家得;假使得相脉,当在嫁娶家得,或者互相庆贺家得;假使得胎脉,当在产乳家得;假使得囚脉,当在囚徒家得;假使得休脉,其人本有老病,不必治自然愈;假使得死脉,当在死丧家因感伤而得。2 《脉经·第三卷·肝胆第一》春天肝木所主,左手关部肝脉弦细而长,名叫平脉。相反得浮涩而短之脉,是肺金之乘肝木,即金克木,为害病大不顺,十死无生不治之症。相反得洪大而散之脉象是心火之乘肝木,子火之扶母木,为实病,因扶虽病自然愈。相反得沉软而滑之脉象是肾水之乘肝木,母水之归木子,为虚病,虽肝病易治。相反得大而缓之脉象,是牌土之乘肝木,是土之侮木,为徽病,虽肝病将差。3 《脉经·第三卷·心小肠部第二》荣血津液上出,大汗见于头上,体内五藏干枯,至胞中空虚,,已成虚证,医当补虚而反攻下之,又一次伤津液,此为虚以实治而成之重(音虫)虚证。脉浮有表证无里证,表阳对此证攻里不可使,不但危害本身,因失津液并中(音仲)伤脾胃之母——心。……夏天心火所主(王),心脉洪大而如散,名为平人脉。反得沉软而滑者,是肾水之乘心火,是水之克火为害病,大不顺,十死无生,不治。反得大而缓之脉,是脾土之乘心火,为子土之助心火(母),为实邪,虽病必自愈。得弦细而长之脉,是肝木之乘心火,为木母之归子火,为虚邪,虽病容易治愈。反得浮涩而短之脉,是肺金之乘心火,金之侮火,为微病,虽病将愈。……《脾胃部分第三》脾在五行属土,敦而且福,敦训厚,万物众多五行属性不同,顾称得上受土福者广,万物悬根土中,立茎高空,其叶在巅顶,爬虫飞虫蠕动于叶上,吱蠗喘息于叶上,皆蒙土之恩德。土德则为脉缓,土恩则为脉迟,故使太阴脉缓而且迟,平脉病脉脉象不相同。酸咸苦辛,大地所生,互行其身时,则为各行,俱不群行,皆可常服。脾胃寒则可治以温药,脾胃热则可治以凉药。按五行土生有一子,名之谓金,怀挟抱之,不离母身,金则畏火,恐热火来熏烧,遂弃金之母土,逃归水中,水为金之子,而藏克火神。闭门塞户,内外不通,此所谓冬时。土亡其子金,表明土功能衰微,难以克水,水则洋溢,浸渍为池。在人则水走击皮肤,面目浮肿,归于四肢,愚医见水肿,直行攻下,造成虚脾空胃,水遂居胃,肺则喘盛。肺金虽病,而肝木反畏肺金之克;故肝木如向下沉没水中,向下沉有荆棘,恐伤其身,躲避在一边,以使水流。心功能衰则脉伏,肝功能微则脉沉,故使脉伏而沉。医师来候,乃转动孔穴,利病者小便,遂通水道,甘液下流,停于病人,阴阳失调,端息则变微,汗出矫正水乱流于肤,肝木著其根于脾胃土,心功能由之起,卫阳运行于四肢,肺气停喘息则安。肾水则安于金,肾五味为咸,倚坐金败,止火克金,土得其子金,则成为安稳之山,金得其母土,称之为安稳之丘了,脾胃较肺更安。……六月(季夏)脾立(建)性土(未),与地(坤为地)土(未属土)胃之间相合均为五行属土之位,在脾主六月之时,脾脉柔而缓。名为平脉。右手关部反得弦细而长之脉,是肝木之乘脾土,是五行木之克土,谓之贼邪,大不顺,十死无生,为不治之病。右手关部反得浮涩而短之脉,是肺金之乘脾土,为子金之扶母土(被生者助生者),谓之实邪,虽病可自然愈。右手关部反得洪大而散之脉,是心火之乘脾土,母火之归于土,谓之虚邪,虽病易治。右手关部反得沉软而滑之脉,为肾水之乘脾止,即水之侮土,谓之微邪,虽病将愈。4 《脉经·第四卷·诊四时相反脉证第四》脾反肝,三十日死。何谓脾反肝?春二月木王,肝脉当先至而反不至,脾脉先至,是谓脾反肝也。期正月二月,忌庚辛。肾反肺,三岁死。何谓肾反肺?秋二月金王,肺脉当先至而反不至,肾脉先至,是谓肾反肺也。期七月八月,忌丙丁。肾反心,二岁死。何谓肾反心?夏二月火王,心脉当先至而反不至,肾脉先至,是谓肾反心也。期六月,忌戊己。5 《脉经·第五卷·扁鹊诊诸反逆死脉要诀第五》肝脾皆至则食谷不化,肝功能衰多则主死。……脾肾脉皆至则五藏败坏,脾功能衰多则死。……二月之时,病人脉自当软弱而弦,但得的是沉脉,到秋自然是沉脉,脉见浮则死,故知到秋当死。问:七月之时,脉又得沉脉,因为什么定之至冬当死?师答(曰):沉脉属肾,是真藏脉,非见沉脉时而乱见,《经》说:王之后相,相之后囚,囚之后死。冬脉本沉为肾所主脉,今已见沉脉不能再见了,故知至冬当死。其后至冬又病,正好以冬至日死亡,故知为诊断正确。6 《脉经·第十卷·手捡图三十一部平五藏脉》“肺脉来,如手摩榆树叶,叫平人脉。如风吹毛之微动,叫病脉。形状如连珠过手下者,主死。时间是丙丁火日(火克金),巳时(9~ll时),午时(11—13时)。心脉来,如翻反笋大蒲,叫平人脉。如连珠过手下,叫病脉。前弯曲后曲小,犹如带钩者,主死。时间为壬癸水(水克火)日,亥时(21—23时),子时(23—1时)。肝脉来,搏动无力,叫平人脉。如张新弓弦,叫病脉。如鸡蹋地无力者,主死。时间为庚辛金日(金克木),申时(15~17时),酉时(17~19时)。脾脉来,慢慢而缓,叫平人脉。来如鸡举足之轻浮无力,叫病脉。如鸟之啄食,如水之漏下者,主死。时间是甲乙木日(木克土),寅时(3~5时),卯时(5~7时)。肾脉来,微细且长,叫平脉。来如弹石击手,叫病脉。去如解索散开者,主死。时间是戊己土日(土克水),辰时(7~9时),未时(13—15时),戌时(19~21时),丑时(1~3时)。
(十三)经典原著《中藏经》1 《中藏经·论肝藏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第二十二》又身热恶寒,四肢不举,其脉当弦长而急,反短而涩,乃金克木也,十死不治。2 《中藏经· 论心藏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第二十四》夏,心王。左手寸口脉……若沉而滑者,水来克火,十死不治;弦而长者,木来归子,其病自愈。缓而大者,土来入火,为微邪相干,无所害。3 《中藏经·论心藏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第二十四》又,心病狂言,汗出如珠,身厥冷,其脉当浮而大,反沉濡而滑,其色当赤,今反黑者,水克火,十死不治。
(十四)经典原著《中藏经》白话解释1 《中藏经·论肝藏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第二十二》身热恶寒,四肢不举,其脉象应当弦长而急,而反见短涩,是金克木,十死不治。2 《中藏经·论心藏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证之法第二十四》五行属主夏。其平脉为洪大。若反见沉而滑者,是水来克火之象,十死不治;弦而长的是木来归子,其病自愈。缓而大者,是土来入火,为微邪相干,无所害……心病狂言乱语,汗出如珠,身厥冷,其脉象当浮大,而反沉濡而滑,其色赤色,反而见黑色,是水克火,十死不治。3《中藏经·论心藏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第二十四》冬天脉象应沉濡而滑这是平常脉,而反而见到浮涩而短的脉象,这是肺来乘肾,虽有病仍容易治疗。反而细而长的,是肝来乘肾,可不治自愈。反而浮大而洪的,是心来乘肾,无大害。
四 现代基础分析想把西医所认识的呼吸系统、消化系统、脑神经系统、循环系统等分成五个分别叫金、木、水、火、土等的五种东西。显然是失去“理智”的作法,因此稍有科学知识的人都知道,这种作法对西医来说是绝对行不通的。
五 山人点评五行是五种象征;五串,“串串烧”;五种“象”。古人用这五种象来象征世界万物,并由事实证明,用这种方法来论病治病是有效的。
六 中医学(习)者沙龙时间:公元2008年7月8日晚8时(农历六月初六)地点:高山(市)休闲阁组成:郑院长、山人、大林子医师、美智子医师、小林子医师、香港妹医师等。郑院长:根据我们本地传统的说法,今天是“浴身节”,大家有没有到游泳池游水去?大家(齐声答应):有!郑院长:象数学,大家比较熟悉的除孔子整理过的《周易》、老子著的《道德经》,这两部重要著作外,还有宋朝二程(程颢、程颐)与朱熹。集儒释道之汇流的程朱理学……大林子医师:院长您好!朱熹又称之为朱子,他出生于公元1130年,即在今天福建的龙溪。晚年自称晦庵,死于公元1200年,他的学派后人称之为“闽学”。因元仁宗于1313年指定由朱熹注解的“四书”为官方指定教材,所以想考取功名做官的人,都必须遵照这个标准。并一直沿用到五百多年后的1905年,清朝废除科举考试为止。因此朱熹的思想是,先秦诸子之后唯一能够称为“子”的儒者。香港妹医师:院长你好!谁能知道中医与中华文化的关系?小林子医师:院长您好!朱熹所提倡的理学,其核心就是“理”。他认为只要有一个事物,便有该事物的“理”,“理”是永恒且先于物而存在的。并把宇宙的“理”称为“太极”,而太极的“理”也内在于宇宙万物之中。而且这个“太极”是一,而不是多。万物所包含的“理”是相同的,因为万物的性质就来自“理”。美智子医师:院长您好!具体的便是朱子认为:“人人有一太极,物物有一太极”,“万一各正,小大有定。言万个是一个,一个是万个。盖统体是一太极,然一物又各具一太极。”即在朱子看来,万物所共同遵循的理是太极,每一物自身又都有一太极。小林子医师:院长您好!因此朱熹所说的理呀、太极呀、一呀什么的,即都是象数学的“理”与“一”的学说。朱熹还说:“天下之物,未尝无对,有阴便有阳,有仁便有义,有善便有恶,有动便有静”。他说:“然就一言之,一中又自有对。且如眼前一物,有背有面,有上有下,有内有外,二又各自为对。虽说无独必有对,然对中又自有对。”他说:“阳中又自有个阴阳,阴中又自有个阴阳”。“以是一分为二,节节如此,以至于无穷,皆是一生两尔。”这些说的是象数学的理与数的1分为2。大林子医师:院长您好!他还说:“盖阴之与阳,自是不可相无者”,“天地之化,包括无外,运行无穷,然其所以为实,不超乎一阴一阳两端而已。其动静、屈伸、往来、阖辟、升降、浮沉无性,虽未尝一日不相反,规变不可一日不相无也。”他得出结论:“凡物无不相反以相成。”“阴变阳,阳变阴。”“阳极生阴,阴极生阳。”“阴阳之道,无环相胜”等都是象数学中的理与数一生两,一分为二的说明。郑院长:(向老林点头示意后)今天讲的内容比较深奥,就到此为止。祝大家晚安。
七 本章小结(第三章)五行也可称为五行象。即:金象、木象、水象、火象、土象。(见表1—3)
表(1—3)
五行及特性火炎热向上金肃降收敛木升发舒展土承载生化水寒润向下
自然界五味苦辛酸甘咸
五色赤白青黄黑
五化长收生化藏
五气暑燥风湿寒
五方南西东中北
五季夏秋春长夏冬
人
体五藏心肺肝脾肾
影响气机温煦宣降疏泄升清纳气
影响气血主血脉藏神主气藏血化生气血藏精
六府小肠大肠胆胃膀胱
五官舌鼻目口耳
形体脉皮毛筋肉骨
情志喜悲怒思恐
五行火象金象木象土象水象
五 行 象(理)天干丙丁庚辛甲乙戊己壬癸
地支巳午申酉寅卯辰戍丑未亥子
八卦离兑乾巽震艮坤坎
五时日中下晡平旦日昳夜半
五数七九八五六
五音徵商角宫羽
五声笑哭呼歌呻
五主君主相傅将军仓廪作强
五神神魄魂意志
五变忧咳握哕栗
五谷菽麻麦稷黍
五果杏桃李枣栗
五菜薤葱韭葵藿
五畜羊犬鸡牛豕
五虫羽毛鳞倮介
五臭焦腥膻香朽
第五章中医运气学(五运六气)
中医的五运六气简称运气学说。其五运指的是:金、木、水、火、土五行五方之气的运动;六气指的是:风、热、湿、寒、燥、暑六种气候的气候变化要素。运气学说的实质也只是象数学的一种模式。而其组成和运行方式,则是中医学所有理论中的最难最深奥部分。俗称的医术,“术”所指的就是运气学的运算之术。涉及的有:数+理=“二”+阴(形:金、木、水、火、土)与阳(气:风、热、湿、寒、燥、暑);数+理(象)=“三”+“三阴或三阳”;数+理(象)=“四”+四季(春、夏、秋、冬);数+理(象)=“五”+五运(五行:五藏、五方、五时等);数+理(象)=“六”+六气(风、热、湿、寒、燥、暑);数+理(象)=“十”+“十天干”(甲、乙、丙、丁、戍、己、庚、辛、壬、癸);数+理(象)=“十二”+“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数+理(象)=“二十四”+二十四节气;数+理(象)=“二十八”+“二十八宿”(星象及其分布);数+理(象)=“六十”+“六十甲子”(用天干结合地支的六十年一回的编年循环)等。以上“数”计有二、三、四、五、六、十、十二、二十四、二十八、六十等,再结合其中的理(象)和各种运算,的确令绝大多数的中医学(习)者视为畏途。著名的现代中医家方药中说:“对于运气学说中的某些具体运算不可机械对待,应从天地人各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根据具体情况作具体处理,这才符合运气学说的精神实质。”
第一节 五运之象与六气之象(总论)
一 经典原著与白话解释(一)经典原著《黄帝内经·素问》1 《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其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其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其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其在天为寒,在地为水……2 《黄帝内经•素问•六节藏象论篇第九》黄帝问曰:余闻天以六六之节,以一岁。人以九九制会,计人亦有三百六十五节,以为天地,久矣。不知其所谓也?岐伯对曰:昭乎哉问也,请遂言之。夫六六之节,九九制会者,所以正天之度,气之数也。天度者,所以制日月之行也,气数者,所以纪化生之用也。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行有分纪,周有道理。日行一度,月行十三度而有奇焉,故大小月三百六十五日而成岁,积气余而盈闰矣。立端于始,表正于中,推余于终,而天度毕矣。帝曰:余已闻六六九九之会也,夫子言积气盈闰,愿闻何谓气?请夫子发蒙解惑焉。岐伯曰:此上帝所秘,先师传之也。帝曰:请遂闻之。岐伯曰:五日谓之候,三候谓之气,六气谓之时,四时谓之岁,而各从其主治焉。五运相袭,而皆治之,终期之日,周而复始,时立气布,如环无端,候亦同法。故曰:不知年之所加,气之盛衰,虚实之所起,不可以为工矣。3 《黄帝内经•素问•天元纪大论篇第六十六》黄帝问曰:天有五行,御五位,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藏,化五气,以生喜怒思忧恐,论言五运相袭而皆治之,终期之日,周而复始,余已知之矣,愿闻其与三阴三阳之候,奈何合之?鬼臾区稽首再拜对曰:昭乎哉问也。夫五运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可不通乎?故物生谓之化,物极谓之变,阴阳不测谓之神,神用无方谓之圣……故在天为气,在地成形,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矣……气有多少,形有盛衰,上下相召,而损益彰矣。帝曰:善。何谓气有多少,形有盛衰?鬼臾区曰:阴阳之气各有多少,故曰三阴三阳也。形有盛衰,谓五行之治,各有太过不及也。故其始也,有余而往,不足随之,不足而往,有余从之,知迎知随,气可与期。应天为天符,承岁为岁直,三合为治。帝曰:上下相召奈何?鬼臾区曰:寒暑燥湿风火,天之阴阳也,三阴三阳,上奉之。木火土金水火,地之阴阳也,生长化收藏,下应之。天以阳生阴长,地以阳杀阴藏。天有阴阳,地亦有阴阳。木火土金水火,地之阴阳也,生长化收藏。故阳中有阴,阴中有阳。所以欲知天地之阴阳者,应天之气,动而不息,故五岁而右迁。应地之气,静而守位,故六期而环会。动静相召,上下相临,阴阳相错,而变由生也。4 《黄帝内经•素问•五运行大论篇第六十七》帝曰:动静何如?岐伯曰:上者右行,下者左行,左右周天,余而复会也。帝曰:余闻鬼臾区曰:应地者静,今夫子乃言下者左行,不知其所谓也,愿闻何以生之乎?岐伯曰:天地动静,五行迁复,虽鬼臾区其上候而已,犹不能遍明。夫变化之用,天垂象,地成形,七曜纬虚,五行丽地。地者,所以载生成之形类也。虚者,所以列应天之精气也。形精之动,犹根本之与枝叶也,仰观其象,虽远可知也。5 《黄帝内经•素问•气交变大论篇第六十九》帝曰:夫子之言岁候,不及其太过,而上应五星。今夫德化政令,灾眚变易,非常而有也,卒然而动,其亦为之变乎?岐伯曰:承天而行之,故无妄动,无不应也。卒然而动者,气之交变也,其不应焉。故曰:应常不应卒,此之谓也。帝曰:其应奈何?岐伯曰:各从其气化也。帝曰:其行之徐疾逆顺何如?岐伯曰:以道留久,逆守而小,是谓省下;以道而去,去而速来,曲而过之,是谓省遗过也。久留而环,或离或附,是谓议灾与其德也。应近则小,应远则大,芒而大倍常之一,其化甚;大常之二,其眚即发也;小常之一,其化减;小常之二,是谓临视,省下之过与其德也。德者福之,过者伐之。是以象之见也,高而远则小,下而近则大,故大则喜怒迩,小则祸福远。岁运太过,则运星北越,运气相得,则各行以道。故岁运太过,畏星失色而兼其母。不及则色兼其所不胜。肖者瞿瞿,莫知其妙,闵闵之当,孰者为良,妄行无征,示畏侯王。帝曰:其灾应何如?岐伯曰:亦各从其化也。故时至有盛衰,凌犯有逆顺,留守有多少,形见有善恶,宿属有胜负,征应有吉凶矣。帝曰:其善恶何谓也?岐伯曰:有喜有怒,有忧有丧,有泽有燥,此象之常也,必谨察之。帝曰:六者高下异乎?岐伯曰:象见高下,其应一也,故人亦应之。帝曰:善。其德化政令之动静损益皆何如?岐伯曰:夫德化政令灾变,不能相加也。胜复盛衰,不能相多也。往来小大,不能相过也。用之升降,不能相无也。各从其动而复之耳。帝曰:其病生何如?岐伯曰:德化者气之祥,政令者气之章,变易者复之纪,灾眚者伤之始,气相胜者和,不相胜者病,重感于邪则甚也。帝曰:善。所谓精光之论,大圣之业,宣明大道,通于无穷,究于无极也。余闻之,善言天者,必应于人,善言古者,必验于今,善言气者,必彰于物,善言应者,同天地之化,善言化言变者,通神明之理,非夫子孰能言至道欤!乃择良兆而藏之灵室,每旦读之,命曰《气交变》,非斋戒不敢发,慎传也。6 《黄帝内经•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第七十一》帝曰:善。夫子之言可谓悉矣,然何以明其应乎?岐伯曰:昭乎哉问也!夫六气者,行有次,止有位,故常以正月朔日平旦视之,睹其位而知其所在矣。运有余,其至先,运不及,其至后,此天之道,气之常也。运非有余非不足,是谓正岁,其至当其时也。帝曰:胜复之气,其常在也。灾眚时至,候也奈何?岐伯曰:非气化者,是谓灾也。
(二)经典原著《黄帝内经•素问》白话解释1 《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它的变化在天是六气里的风,在地是五行里的木……它的变化在天为六气的热,在地为五行里的火……其变化在天为六气中的湿,在地为五行里的土……其变化在天为六气中的燥,在地为五行里的金……其变化在天为六气中的寒,在地为五行的水……2 《黄帝内经•素问•六节藏象论篇第九》黄帝问道:我听说天体的运行是以六个甲子日合成为一年.地气是以九九之法与天相会通的,而人也有365穴,与天地之数相合,这悠久历史的传说不知是什么道理呢?岐伯答:你提的问题真高明啊!六六之节和九九之会,是确定天度和气数的。天度,是用来确定日月行程的;气数,是用来标明万物化生的循环周期。天是阳,地是阴,日是阳,月是阴。日月运行一定部位,万物化生的循环有一定的规律。一昼夜日行周天一度,而月行13度有余,所以有大月小月之分,合365天为一年,余气积累,产生了闰月。那么如何计算呢?确定了岁首冬至节并以此为开始,用圭表的月影以推正中气的时间,随着日月的运行而推真节气的盈余,直到岁尾,整个天度的变化就可以计算出来了。………黄帝问:六六与九九相会通,但夫子说积累余气成为闰月,那什么叫做气呢?请解除我的疑惑!岐伯答:“这个上帝不肯讲,而由我的老师传授给我的。”黄帝说:“请全部讲给我听。”岐伯说:“五天叫做一候;三候成为一个节气;六个节气叫做一时;四时叫做一年。四时各有当令之主气五行气运相互承袭,均有主治之时。到了年终,再从头开始循环。一年分立四时,四时分布节气,如圆环一样无止境。五日一候的推移,也如此。所以说,不知道一年中当王之气的加临,节气的盛衰,虚实产生的原因,就不能当医生。”3 《黄帝内经•素问•天元纪大论篇第六十六》黄帝问:天有五行,主五方之位,因而产生寒、暑、燥、湿、风的气候变化。人有五藏化生五气,因而产生喜、怒、思、忧、恐。《六节藏象论》中谈到五运之间互相承袭,各有其主治的时令,一年为一周期,如此周而复始,环转无穷。这些道理,我已经知道了。我想听听五运与三阴三阳之六气是怎样结合的。鬼臾区再次跪拜回答说:你提这个问题很高明啊!五运和阴阳是自然界变化的一般规律,是自然万物的一个总纲,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基础和生长毁灭的根本,是宇宙间无穷尽的变化所在,这些道理哪能不通晓呢?凡是万物的生长称为“化”,生长发展到极端叫“变”,阴阳的变化不可揣测叫“神”,神的作用变化无穷叫“圣”。阴阳变化的作用,在天为主宰万物的无穷力量,在人则体现为生理、病理变化的规律,在地能促使万物生化;由于生化的作用而产生五味,人们明白了这些道理就能产生智慧,天有了这种无穷的力量才能运动不息。而神明变化,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天为寒,在地为水。总而言之在天为无形六气,在地为有形五行,形气相互感应,能化生万物。天复于上,地载于下,所以天地是万物的上下;阳升于左,阴降于右,所以左右为阴阳的道路;水属阴,火属阳,所以水火是阴阳的旬征;万物发生于春属本,成实于秋属金,所以金木是生成的始终。阴阳之气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有多少的不同,有形物质在发展过程中也有旺盛和衰老的区别,在上之气和在下之质互相感召,事物太过和不及的形象就都显露出来了。……黄帝说:好!什么叫气有多少,形有盛衰呢?鬼臾区说:阴气和阳气,各有多少的不同,所以有三阴三阳之别。形有盛衰,是说五行主岁运,各有太过与不及。所以开始时,如太过,随之下一运便是不足;如开始不足,随之下一年便是太过。懂得有余不足的道理.也就可推知气的来至。凡运气与司天之气相应而符合的叫“天符”,与该岁的年支相符的叫“岁直”,若运气与天气、年支相会台,那就可叫“治”了。黄帝问:天地阴阳相互感召为什么呢?鬼臾区说:寒、暑、燥、湿、风、火是天的阴阳.而人身的三阴三阳与它相应。木、火、土、金、水、火是地的阴阳,而生长化收藏的变化与它相应。上半年天气主之,春夏为天之阴阳,主生主长;下半年地气主之,秋冬为地之阴阳,主杀主藏。天气有阴阳,地气也有阴阳。因此说,阳中有阴,阴中有阳。这就是我们要了解天地之阴阳的根本原因。与六气相应的五运,是在不停运动的,经5年右迂一步。与五运相应的六气,比较静止,经6年才循环一周,天地动静上下相互影响,阴阳相互交错,于是变化就产生了。4 《黄帝内经•素问•五运行大论篇第六十七》黄帝问:有气相互生旺却使人生病的,这是什么缘故?歧伯答:以下位加临于上位,在下的在泉之气由右向左转,左右运转一周为一年,才回归到原来的位置。黄帝问:我听鬼臾区说,与地相应的气多主静,现在你说在下者向左转,不知道为何,你说是怎么会动呢?岐伯答:天地是运动而又静止的,五行是循环流转的。鬼臾区虽然知道天运之候,却不了解左右的道理。在自然的变化中,天创造了星象,地生成了万物,日月五星循行于天空,五行之气附著于大地,大地是负载其所生成的有形物类的,天空是分布日月五星的,大地上的物类与天空上日月五星的运动,好象根本与枝叶一样地密切,我们抬头观看天象,就是很远的天体也可以了解的。5 《黄帝内经•素问•气交变大论篇第六十九》黄帝说:你已讲了五运的太过、不及,上应五星的变化。现在特性、生化、职权、表现、灾害、变动,并不按常规发生而属于突然的变化,五运是否也会随之变动呢?岐伯说:五星是随天道而运行,所以它不可能自己妄动,天道的变化,五星无不与之相应。卒然发生的变化.是气相交合引起的,与天运无关,故五星不与之相应。所谓“应常规不应卒”,就是这个道理。黄帝又问:五星是怎样与岁运相应的呢?岐伯说:各从其天运之气。黄帝问:五星的运行有慢快、逆顺的不同,说明什么呢?岐伯说:五星如果在它顺行的径路上久留不前,或在它的度数上不进,光芒微小,这就好像是察看所属分野中的情况;若五星顺行时,去而速回。或迂回而过,这好像是察看所属分野中的情况是否还有遗漏和过错;若五星久留而回环旋转,似去似不去的,这好像是在它所属分野中建议降灾和降福;气候的变化近则小,远则大。若是星的光芒大于平常一倍,那气化就亢盛,大二倍。灾害就立即发作;小于平常一倍,气化就减退,小二倍,叫“临视”,省察在下之过与德,有德的获得幸福,有过的会得灾害。所以五星之象,高而远的就小,低而近的就大;大则灾变近,小则灾变远。岁运太过时,它的运星就向北越出常规。如运气相和,五星就各按它的道路而行。因此在岁运太过时,它所克制之星就会暗淡而兼见母星的颜色,若是岁运不及,则岁星就兼见所不胜的颜色。总之,天的变化,道理是极精微而不易审察的,谁能了解它的奥妙呢?道理深远且适宜,谁能理解它的好处呢?无知的人,毫无征验,只是乱谈占象,以使侯王畏俱而已。黄帝问:五星在灾害方面的征验怎样?岐伯说:也是各从其气的变化而变化。所以时令有盛衰,侵犯有顺逆,五星滞留的时间有长短,五星的形象有好坏,星宿所属有胜负,应验有吉凶。黄帝问:星象的好坏怎样?岐伯说:五星星象中有喜、怒、忧、丧、泽、燥,是星象变化时常呈现的,应该慎重观察。黄帝说:星象的这六种变化与星位的高低有无关系?岐伯说:五星的形象虽有高低的不同,但其应验于物候却是一致的,应验于人体也是如此。黄帝说:讲得好。它们的德、化、政、令、动静、损益怎样?岐伯说:德、化、政、令、灾变都有一定。不能彼此相加或相减,胜盛复就胜,胜衰复就衰。不能相互一方而增多的,胜复往来的日数,多少一样,不能彼此相越,五行阴阳的升降,互相结合而不是一方消灭,随着五气的运动而与之相应。黄帝问:对疾病的发生有什么影响呢?岐伯说:德化是正气正常的吉详之兆,政令是五气的规则和表现形式。交易是产生胜气与复气的纲纪,灾祸是万物损伤的开始。大凡人的正气能抗拒邪气就和平无病.不能抗拒邪气就会生病,重复感受邪气病就更加严重了。黄帝说:讲得好。真称得上是精微高明的理论,大圣的事业,畅晓的学说,简直达到了无穷无尽的境界了。我听说,善于讲天道的,必定把天道应验于人;善于讲古代事物的,必定把古代的事物应验于现在;善于讲气化的,必定把气化明确地表现在万物上;善于讲感应的,就和天地的造化统一起来;善于讲生化与变动的,就要了解自然的道理,除了你,谁能说出这样极精的道理呢?于是必须选择了一个吉详日子,把它珍藏在书房里,每天早晨诵读,命名为“气交变”。不经过斋戒不能随便打开来,更不能轻易传给他人。6 《黄帝内经•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第七十一》黄帝问:你说的很详尽了,但是怎样可以证明它的效应呢?岐伯答:六气的运行气化有一定的次序和方位,所以一般在正月初一这天早晨进行观察,根据六气主时所在的位置,就可以知道其气是应或是不应了。凡是中运太过的,气至在节候之前;不及的,气至在节候之后,这是天道,也是六气的规律。如果中运既不是太过也不是不及,就是“正岁”,其气至就恰好与节候同时。黄帝问:胜气与负气是常有的,而灾害也时常到来,怎样察验呢?、岐伯答:不是当位的气化,就可称为灾害。
(三)经典原著《黄帝内经•灵枢》《黄帝内经•灵柩•官针第七》故用针者,不知年之所加,气之盛衰,虚实之所起,不可以为工也。
(四)经典原著《黄帝内经•灵柩》白话解释《黄帝内经•灵柩•官针第七》因此,运用针刺法的人,不懂得每年气候加临于人体的情况,正气的盛衰,虚实证的形成,就不能称为良医。
(五)经典原著《针灸甲乙经》《针灸甲乙经•卷之五•九针九变十二节五刺五邪第二》故用针者,不知年之所加,气之盛衰,虚实之所起,不可以为工矣。
(六)经典原著《针灸甲乙经》白话解释《针灸甲乙经•卷之五•九针九变十二节五刺五邪第二》因此,运用针刺法的人,不懂得每年气候加临于人体的情况,正气的盛衰,虚实证的形成,就不能称为良医。
(七)经典原著《伤寒论》《伤寒论•伤寒例第三》十五日得一气,于四时之中,一时有六气,四六名为二十四气。然气候亦有应至仍不至,或有未应至而至者,或有至而太过者,皆成病气也。
(八)经典原著《伤寒论》白话解释《伤寒论•伤寒例第三》一年有二十四个节气,每个节气大约十五天,以一年四季来说,每个季节有六个节气。季节一般都有固定明显的一定规律,但有时应至乃不至,或应未至乃至。这种气候的太过与不及,或迟或早,都容易使人生病,所以说是“病气”。
(九)经典原著《金匮要略》《金匮要略·藏府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问曰:有未至而至,有至而不至,有至而不去,有至而太过,何谓也?师曰:冬至之后,甲子夜半少阳起,少阳之时阳始生,天得温和。以未得甲子,天因温和,此为未至而至也;以得甲子而天未温和,此为至而不至也;以得甲子而天大寒不解,此为至而不去也;以得甲子而天温和如盛夏五、六月时,此为至而太过也。
(十)经典原著《金匮要略》白话解释《金匮要略·藏府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与时令不符反常气候的四种类型。一年四时,春温、夏热、秋凉、冬寒,这些与果令相符的正常气候,一般不会使人致病。若气候与时令不符是为反常气候,易导致人体发生疾病。如冬至之后的六十天,正当雨水节,此时阳气开始生长,气候逐渐转暖,这是正常规律。如未到雨水节,而气候已经温暖,这是时令未到,气候已到,为“未至而至也”;如已到雨水节,气候尚未温暖,这是时令已到而气候未到,为“至而不至也”;如已到雨水节,气候仍然很冷,这是时令已到,而严寒当去不去,为“至而不去也”;如已到雨水节,气候却像盛夏般的炎热,这是气候至而太过,为“至而太过也”。这些皆属异常气候,容易导致疾病的发生,必须注意调摄。二 天度气数天度指周天三百六十五度;气数指一年二十四节气的常数。
三 首甲定位用天干中的甲来做运气的首先定位。
四 干支甲子干支:天干、地支。天干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甲子是天干与地支的配合,如:天干的甲配地支的子叫甲子等。
五 化数象与数的结合,以数观象称化数。
六 九宫八风九宫即东、西、南、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中等。八风指八个不同方向吹来的“风”。
第二节 五运之象(总论)
五运之象包括五行的金运之象、木运之象、水运之象、火运之象、水运之象;五运又有岁运、主运、客运之分。
一 经典原著与白话解释(一)经典原著《黄帝内经•素问》1 《黄帝内经•素问•六节脏象论篇第九》帝曰:五运之始,如环无端,其太过不及何如?岐伯曰:五气更立,各有所胜,盛虚之变,此其常也。2 《黄帝内经•素问•天元纪大论篇第六十六》帝曰:愿闻五运之主时也何如?鬼臾区日:五气运行,各终期日,非独主时也。帝曰:请闻其所谓也。鬼臾区曰:臣积考《太始天元册》文曰:太虚廖廓,肇基化元,万物资始,五运终天,布气真灵,总统坤元,九星悬朗,七曜周旋,曰阴曰阳,曰柔曰刚,幽显既位,寒暑弛张,生生化化,品物咸章。臣斯十世,此之谓也。帝曰:夫子之言,上终天气,下毕地纪,可谓悉矣。余愿闻而藏之,上以治民,下以治身,使百姓昭著,上下和亲,德泽下流,子孙无忧,传之后世,无有终时,可得闻乎?鬼臾区曰:至数之机,迫迮以微,其来可见,其往可追,敬之者昌,慢之者亡,无道行私,必得夭殃,谨奉天道,请言真要。帝曰:善言始者,必会于终,善言近者,必知其远,是则至数极而道不惑,所谓明矣。愿夫子推而次之。令有条理,简而不匾,久而不绝,易用难忘,为之纲纪,至数之要,愿尽闻之。鬼臾区曰:昭乎哉问!明乎哉道!如鼓之应桴,响之应声也。臣闻之:甲己之岁,土运统之;乙庚之岁,金运统之;丙辛之岁,水运统之;丁壬之岁,木运统之;戊癸之岁,火运统之。3 《黄帝内经•素问•五运行大论篇第六十七》帝曰:愿闻其所始也。岐伯曰:昭乎哉问也!臣览《太始天元册》文,丹天之气,经于牛女戊分,黅天之气,经于心尾己分,苍天之气,经于危室柳鬼,素天之气,经于亢氐昴毕,玄天之气,经于张翼娄胃。所谓戊己分者,奎壁角轸,则天地之门户也。夫候之所始,道之所生,不可不通也。4 《黄帝内经·素问·气交变大论篇第六十九》黄帝问曰:五运更治,上应天期,阴阳往复,寒暑迎随,真邪相薄,内外分离,六经波荡,五气倾移,太过不及,专胜兼并,愿言其始,而有常名,可得闻乎?岐伯稽首再拜对曰:昭乎哉问也!是明道也。此上帝所贵,先师传之,臣虽不敏,往闻其旨。帝曰:余闻得其人不教,是谓失道,传非其人,慢泄天宝。余诚菲德,未足以受至道;然而众子哀其不终,愿夫子保于无穷,流于无极,余司其事,则而行之奈何?岐伯曰:请遂言之也。《上经》曰:夫道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此之谓也,帝曰:何谓也?岐伯曰:本气位也,位天者,天文也,位地者,地理也,通于人气之变化者,人事也。故太过者,先天,不及者,后天,所谓治化而人应之也。夫五运之政,犹权衡也,高者抑之,下者举之,化者应之,变者复之,此生长化成收藏之理,气之常也。失常则天地四塞矣。故曰:天地之动静,神明为之纪,阴阳之往复,寒暑彰其兆,此之谓也。5 《黄帝内经·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第七十一》黄帝问曰:六化六变,胜复滛治,甘苦辛咸酸淡,先后余知之矣。夫五运之化,或从五气,或逆天气,或从天气而逆地气,或从地气而逆天气,或相得、或不相得,余未能明其事。欲通天之纪、从地之理,和其运,调其化,使上下合德,无相夺伦,天地升降,不失其宜,五运宣行,勿乖其政,调之正味,从逆奈何?岐伯稽首再拜对曰:昭乎哉问也!此天地之纲纪,变化之渊源,非圣帝孰能穷其至理欤!臣虽不敏,请陈其道,令终不灭,久而不易。帝曰:愿夫子推而次之,从其类序,分其部主,别其宗司,昭其气数,明其正化,可得闻乎?岐伯曰:先立其年,以明其气,金木水火土,运行之数,寒暑燥湿风火,临御之化,则天道可见,民气可调,阴阳卷舒,近而无惑,数之可数者,请遂言之。帝曰:善。五运气行主岁之纪,其有常数乎?岐伯曰:臣请次之……凡此定期之纪,胜复正化,皆有常数,不可不察。故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此之谓也。
(二)经典原著《黄帝内经·素问》白话解释1 《黄帝内经·素问·六节脏象论篇第九》黄帝问:五行的推移,周而复始,如环无端,那么它的太过和不及是如何的呢?岐伯答:五行运气,更迭主时,各有其所胜克,以及盛衰的变化,是合情合理的。2 《黄帝内经·素问·天元纪大论篇第六十六》黄帝问:我想知道五运主四时的情况如何?鬼臾区说:五气运行,每运各主一年的365日,并不仅仅主四时的。黄帝问:这其中的缘由是什么?鬼臾区说:我查考了《太始天元册》;广阔无垠的天空,是化生的基础,万物依靠它开始成长,五运在那儿找到自己的归宿。五运循行于天道以及六元真灵之气的敷布,是总统大地万物生长的根本规律。九星悬耀在天空发出明亮的光芒,七曜循着天道不断地环周运转,于是天运有阴阳的变化,大地有柔刚的现象,昼夜有明亮与黑暗的交替,四时有寒暑的往来。万物也就有彰明昭著的生长变化了。我家已经十世相传的,就是这些道理。……黄帝问:你讲的这些,上说天气,下说地纪,说的是很详细了。我要把所听到的藏在心里,上以治人民的疾苦,下以维护自己的健康,让百姓也明白,上下和睦,德泽下施,子孙没有病苦之忧,并传于后世,使其无终止,可不可以再同我讲讲呢?鬼臾区说:五运六气相合的规律,是近于微妙的,它的变化,将来是可察见的,以前的也是可以寻求的到的;重视这些变化规律,就可避免疾病,忽视了,就要得病,甚至死亡。违背了自然规律,放纵私意,必然会遭到灾祸。所以必须谨慎地适应运气的自然规律,让我说说它的真正重点吧!黄帝问:善讲事物起源的,必然会领悟事物发展结果;善讲浅近的。必然了解那深远的地方。这样,气运的至数相合原理才能达到深远,而其中的道理并不至被迷惑,这就是所谓明了的意思。你深一步的讲解一下,使其有条理,内容简要而不贫乏,并能久传不绝,不会忘记,而且要有重点。关于这运气的要领,我想懂它的全部道理。鬼臾区说:问得太高明了。运气的道理很清楚。就像鼓棰敲在鼓上,又像发出的声音得到了回响。我曾听说:甲年和己年是土运通纪它的全年,乙年和庚年是金运通纪它的全年,丙年和辛年是水运通纪它的全年,丁年和壬年是木运通纪它的全年,戊年和癸年是火运通纪它的全年。3 《黄帝内经·素问·五运行大论篇第六十七》黄帝问:我想知道它是怎样开始的。岐伯答:我曾在《太始天元册》中看到:古人测天时看见天空当中有赤色的气,横亘在牛女二宿与西北方戊位之间;黄色的气横亘在心尾二宿与东南方己位之间;青色的气横亘在危室二宿与柳鬼二宿之间;白色的气横亘在亢氐二宿与昴毕二宿之间;黑色的气横亘在张翼二宿与娄胃二宿之间。所谓戊位,就在奎壁二宿的所在,己位是角轸二宿的所在,奎壁是在立秋到立冬的节气之间,角轸是在立春到立夏的节气之间,因此是天地的门户。时节的开始,也是天地阴阳之道发端。这是一定要懂得的。4 《黄帝内经•素问•气交变大论篇第六十九》黄帝问:五运交替,与在天之六气相应;阴阳往来,与寒暑变化相随;真气与邪气相逼,使人体的表里分离,六经的血气为之波动,五藏之气也失去了平衡而互相倾移,出现了太过不用,专胜以及兼并现象,我想知道它起始的原理和反映於人身的病症,可以吗?岐伯行礼答:您问得好!这是应该讲明的道理,它一直是历代帝王所注意的问题,也是历代医师传授下来的,我的学问虽然很肤浅,但过去曾听老师讲过它的意思。黄帝说:我听说遇到了适当的人而不教,就会失去传道的机会,如传授给不适当的人,则等于不重视宝贵。我虽然是才德菲薄,不一定能推行医学要道,但民众都哀叹他们不得寿终,所以为了保护人们的生命。为了医道的永远流传,把这些道理传授讲给我,让我主管其事,按照规矩去做,你看如何呢?岐伯答:我尽量谈一下。《上经》说:道,可以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并能保持长久。说的就是这个。黄帝问:这又如何?岐伯答:这里的根本在于推求天地人三气的位置。位天,是司天的气象;位地,是司地的六节;通晓人气的变化的是人事。所以太过的气先天时而至,不及的气后天时而至,所以,岁运的变化异常有变,而人体也随之起变化。……五运这气的作用如同权衡一样,太过的就加以抑制,不及的就加以辅助,正常的气化,就有正常的感应,异常的气化,就使其复原。这是万物生长化收藏过程的自然道理,四时气序的常规,如果失丢了这些规律,则天地四时之气就会闭塞不通了。因此说,天地的动静是受自然规律控制的;阴阳的消长转化可以从四时寒署的变迁上反映出来,就是这个道理。5 《黄帝内经•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第七十一》黄帝问道:六气的正常生化和异常变化,胜气夏气等淫邪致病及其主治原则,甘苦辛咸酸淡诸气味所化的情况,我已经知道了。但是五行的运化,有时和司天之气相从,有时和司天之气相违,有时从在泉之气而逆司天之气,有时从司天之气而逆在泉之气,有的相适应,有的不适应,这其中的道理是什么?要想符合天之六气的规律,顺应地之五行的法则,调和五运的气化,使之上下协调,不互相违背,使天地的升降不失常规;五运之气畅行不背离它的职权;然后用五味来和气化的从和逆;应该怎样?岐伯答:这些有关自然界的规律,是万物变化的根源,若不是圣明的您,谁能够穷究这些至关重要的道理呢?我对这些问题虽然领会不深,但愿意陈述其中道理,使它永远不失传,长期不变易。黄帝问:你进一步根据它们的类属和次序,分别六气里的主气、客气,主宰和从属,从而说明五行运化的气数和法则,可以吗?岐伯答:首先要确立纪年的干支,以明了主岁之气与金水木水火土五运值年之数,及寒暑燥湿风火六气司天在泉的气化,则自然界的变化规律,就可以被发现,人们可以根据这种规律调养身体,阴阳之气屈伸的道理,也就成近易知,不被迷惑。关于它的一般理数可以加以推数的,我尽量讲给你听。……黄帝问:主岁的五运气化流行,是否有常数呢?岐伯说:我分别来说明吧……总之,以上定期的纪年,有胜负,有五化,都是有定数的,不可不察验。知道纲要,很快就明白了,不知其纲要,就会茫无头绪,就是这个道理。
二 中运也称岁运、大运、统管全年的气候。
三 主客运主运:指主持主管一年中的,五个不同的时段;客运:指其主管为十年之内,并且年年不同如客。
四 太过运应未至,而至的,称为太过运。
五 太过运病变太过运所引起的病变。
六 不及运应至,而未至的,称不及运。
七 不及运病变不及运所引起的病变。
八 平气指年岁运之气。
九 郁发郁极及发,待时而作也。
十 郁发病变郁发所引起的病变。
第三节 六气之象(总论)
六象之气包括风象、寒象、暑象、燥象、火象等六种与自然气候相关的不同“形象与现象”的概念。分主气、客气、客主加临等。
一 经典原著《黄帝内经·素问》与白话解释(一)经典原著《黄帝内经·素问》1 《黄帝内经•素问•六节脉象论篇第九》……五日谓之候,三候谓之气,六气谓之时,四时谓之岁,而各从其主治焉。2 《黄帝内经•素问•天元纪论大论篇第六十六》帝曰:上下相召奈何?鬼臾区曰:寒暑燥湿风火,天之阴阳也,三阴三阳,上奉之。木火土金水火,地之阴阳也,生长化收藏,下应之……所以欲知天地之阴阳者,应天之气,动而不息,故五岁而右迁。应地之气,静而守位,故六期而环会。动静相召,上下相临,阴阳相错,而变由生也。帝曰:其于三阴三阳,合之奈何?鬼臾区曰:子午之岁,上见少阴;丑未之岁,上见太阴;寅申之岁,上见少阳;卯酉之岁,上见阳明;辰戌之岁,上见太阳;巳亥之岁,上见厥阴。少阴所谓标也,厥阴所谓终也。厥阴之上,风气主之;少阴之上,热气主之;太阴之上,湿气主之;少阳之上,相火主之;阳明之上,燥气主之;太阳之上,寒气主之。所谓本也,是谓六元。帝曰:光乎哉道!明乎哉论!请著之玉版,藏之金匾,署曰《天元纪》。3 《黄帝内经•素问•五运行大论篇第六十七》子午之上,少阴主之;丑未之上,太阴主之;寅申之上,少阳主之;卯酉之上,阳明主之;辰戌之上,太阳主之;巳亥之上,厥阴主之。帝曰:地之为下否乎?岐伯曰:地为人之下,太虚之中者也。帝曰:凭乎?岐伯曰:大气举之也。燥以干之,暑以蒸之,风以动之,湿以润之,寒以坚之,火以温之。故风寒在下,燥热在上,湿气在中,火游行其间,寒暑六人,故令虚而生化也。故燥胜则地干,暑胜则地热,风胜则地动,湿胜则地泥,寒胜则地裂,火胜则地固矣。4 《黄帝内经•素问•六微旨大论篇第六十八》黄帝问曰:呜呼远哉!天之道也,如迎浮云,若视深渊,视深渊尚可测,迎浮云莫知其极。夫子数言谨奉天道,余闻而藏之,心私异之,不知其所谓也。愿夫子溢志尽言其事,令终不灭,久而不绝,天之道可得闻乎?岐伯稽首再拜对曰:明乎哉问,天之道也!此因天之序,盛衰之时也。帝曰:愿闻天道六六之节盛衰何也?岐伯曰:上下有位,左右有纪。故少阳之右,阳明治之;阳明之右,太阳治之;太阳之右,厥阴治之;厥阴之右,少阴治之;少阴之右,太阴治之;太阴之右,少阳治之。此所谓气之标,盖南面而待也。故曰:因天之序,盛衰之时,移光定位,正立而待之。此之谓也。少阳之上,火气治之,中见厥阴;阳明之上,燥气治之,中见太阴;太阳之上,寒气治之,中见少阴;厥阴之上,风气治之,中见少阳;少阴之上,热气治之,中见太阳;太阴之上,湿气治之,中见阳明。所谓本也,本之下,中之见也,见之下,气之标也,本标不同,气应异象。帝曰:其有至而至,有至而不至,有至而太过,何也?岐伯曰:至而至者和;至而不至,来气不及也;未至而至,来气有余也。帝曰:至而不至,未至而至如何?岐伯曰:应则顺,否则逆,逆则变生,变则病。帝曰:善。请言其应。岐伯曰:物生其应也,气脉其应也。帝曰:善。愿闻地理之应六节气位何如?岐伯曰:显明之右,君火之位也;君火之右,退行一步,相火治之;复行一步,土气治之;复行一步,金气治之;复行一步,水气治之;复行一步,木气治之;复行一步,君火治之。相火之下,水气承之;水位之下,土气承之;土位之下,风气承之;风位之下,金气承之;金位之下,火气承之;君火之下,阴精承之。帝曰:何也?岐伯曰: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外列盛衰,害则败乱,生化大病。5 《黄帝内经•素问•五常政大论篇第七十》帝曰:岁有胎孕不育,治之不全,何气使然?岐伯曰:六气五类,有相胜制也,同者盛之,异者衰之,此天地之道,生化之常也。故厥阴司天,毛虫静,羽虫育,介虫不成;在泉,毛虫育,倮虫耗,羽虫不育。少阴司天,羽虫静,介虫育,毛虫不成;在泉,羽虫育,介虫耗不育。太阴司天,倮虫静,鳞虫育,羽虫不成;在泉,倮虫育,鳞虫不成。少阳司天,羽虫静,毛虫育,倮虫不成;在泉,羽虫育,介虫耗,毛虫不育。阳明司天,介虫静,羽虫育,介虫不成;在泉,介虫育,毛虫耗,羽虫不成。太阳司天,鳞虫静,倮虫育;在泉,鳞虫耗,倮虫不育。诸乘所不成之运,则甚也。故气主有所制,岁立有所生,地气制己胜,天气制胜己,天制色,地制形,五类衰盛,各随其气之所宜也。故有胎孕不育,治之不全,此气之常也,所谓中根也。根于外者亦五,故生化之别,有五气、五味、五色、五类、五宜也。帝曰:何谓也?岐伯曰:根于中者,命曰神机,神去则机息。根于外者,命曰气立,气止则化绝。故各有制,各有胜,各有生,各有成。故曰:不知年之所加,气之同异,不足以言生化,此之谓也。6 《黄帝内经•素问•天元正纪大论篇第七十一》黄帝问曰:五运六气之应见,六化之正,六变之纪何如?岐伯对曰:夫六气正纪,有化有变,有胜有复,有用有病,不同其候,帝欲何乎?帝曰:愿尽闻之。岐伯曰:请遂言之。夫气之所至也,厥阴所至为和平,少阴所至为暄,太阴所至为埃溽,少阳所至为炎暑,阳明所至为清劲,太阳所至为寒雰,时化之常也。厥阴所至为风府,为璺启,少阴所至为火府,为舒荣;太阴所至为雨府,为员盈;少阳所至为热府,为行出;阳明所至为司杀府,为庚苍;太阳所至为寒府,为归藏,司化之常也。厥阴所至为生,为风摇;少阴所至为荣,为形见;太阴所至为化,为云雨;少阳所至为长,为蕃鲜;阳明所至为收,为雾露;太阳所至为藏,为周密。气化之常也。厥阴所至为风生,终为肃;少阴所至为热生,中为寒;太阴所至为湿生,终为注雨;少阳所至为火生,终为蒸溽;阳明所至为燥生,终为凉;太阳所至为寒生,中为温。德化之常也。厥阴所至为毛化,少阴所至为羽化,太阴所至为倮化,少阳所至为羽化,阳明所至为介化,太阳所至为鳞化,德化之常也。厥阴所至为生化,少阴所至为荣化,太阴所至为濡化,少阳所至为茂化,阳明所至为坚化,太阳所至为藏化,布政之常也。厥阴所至为飘怒太凉,少阴所至为太暄寒,太阴所至为雷霆骤注烈风,少阳所至为飘风燔燎霜凝,阳明所至为散落温,太阳所至为寒雪冰雹白埃,气变之常也。厥阴所至为挠动,为迎随;少阴所至为高明焰,为曛;太阴所至为沉阴,为白埃,为晦暝;少阳所至为光显,为彤云,为曛;阳明所至为烟埃,为霜,为劲切,为凄鸣;太阳所至为刚固,为坚芒,为立,令行之常也……故风胜则动,热胜则肿,燥胜则干,寒胜则浮,湿胜则濡泄,甚则水闭府肿,随气所在,以言其变耳。帝曰:愿闻其用也。岐伯曰:夫六气之用,各归不胜而为化,故太阴雨化,施于太阳;太阳寒化,施于少阴;少阴热化,施于阳明;阳明燥化,施于厥阴;厥阴风化,施于太阴。各命其所在以征之也。帝曰:自得其位何如?岐伯曰:自得其位,常化也。帝曰:愿闻所在也。岐伯曰:命其位,而方、月可知也。帝曰;六位之气盈虚何如?岐伯曰:太少异也。太者之至徐而常,少者暴而亡。帝曰:天地之气,盈虚何如?岐伯曰:天气不足,地气随之,地气不足,天气从之,运居其中而常先也。恶所不胜,归所同和,随运归从而生其病也。故上胜则天气降而下,下胜则地气迁而上,多少而差其分,微者小差,甚者大差。甚则位易,气交易,则大变生而病作矣。大要曰:甚纪五分,微纪七分,其差可见。此之谓也。7 《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篇第七十四》帝曰:善。愿闻阴阳之三也何谓?岐伯曰:气有多少,异用也。帝曰:阳明何谓也?岐伯曰:两阳合明也。帝曰:厥阴何也?岐伯曰:两阴交尽也。帝曰:善。六气之胜,何以候之?岐伯曰:乘其至也,清气大来,燥之胜也,风木受邪,肝病生焉。热气大来,火之胜也,金燥受邪,肺病生焉。寒气大来,水之胜也,火热受邪,心病生焉。湿气大来,土之胜也,寒水受邪,肾病生焉。风气大来,木之胜也,土湿受邪,脾病生焉。所谓感邪而生病也。乘年之虚,则邪甚也。失时之和,亦邪甚也。遇月之空,亦邪甚也。重感于邪,则病危矣。有胜之气,其必来复也。帝曰:幽明何如?岐伯曰:两阴交尽故曰幽,两阳合明故曰明,幽明之配,寒暑之异也。帝曰:分至何如?岐伯曰:气至之谓至,气分之谓分,至则气同,分则气异,所谓天地之正纪也。
(二)经典原著《黄帝内经·素问》白话解释1 《黄帝内经•素问•六节脉象论篇第九》岐伯说:五天叫做一候;三候成为一个节气;六个节气叫做一时;四时叫做一年。四时各有当令之主气五行气运相互承袭,均有主治之时。2 《黄帝内经•素问•天元纪论大论篇第六十六》黄帝问:天地阴阳相感召为什么呢?鬼臾区说:寒、暑、燥、湿、风、火是天的阴阳,而人身的三阴三阳与它相应。木、火、土、金、水、火是地的阴阳。而生长化收藏的变化与它相应。上半年天气主之,春夏为天之阴阳。主生主长;下半年地气主之,秋冬为地之阴阳,主杀主藏。天气有阴阳,地气也有阴阳。因此说,阳中有阴,阴中有阳。这就是我们要了解天地之阴阳的根本原因。与六气相应的五运,是在不停运动的。经5年右迁一步。与五运相应的六气,比较静止,经6年才循环一周,天地动静上下相互影响,阴阳相互交错,于是变化就产生了。……黄帝问:五运六气与三阴三阳是如何相合的?鬼臾区说:子年午年是少阴司天,丑年未年是太阴司天,寅年申年是少阳司天,卯年酉年是阳明司天,辰年戌年是太阳司天,巳年亥年是厥阴司天。年支阴阳的次序以子年为始,亥年为终。厥阴以风气为主,少阴以热气为主,太阴以湿气为主,少阳以相火为主,阳明以燥气为主,太阳以寒气为主,因为风热湿火燥寒是三阴三阳的本气,所以称“六元”。黄帝说:你讲得很明白,记载在玉版上,藏在金匮里,题上一个名称,叫《天元纪》。3 《黄帝内经•素问•五运行大论篇第六十七》子午两年是少阴司天,丑未两年是太阴司天,寅申两年是少阳司天,卯酉两年是阳明司天,辰戍两年是太阳司天,己亥两年是厥阴司天。……黄帝问:大地是不是在下面吗?岐伯答:应该说大地是在人下面,在太空的中间。黄帝问:它在太空中间依靠的是什么呢?岐伯答:是空间的大气把它举起来的。燥气使它干燥,署气使它蒸发,风气使它运动,湿气使它润泽,寒气使它坚实,火气使它温和。风寒在下,燥热在上,湿气位于中央,火气游行于上下。一年之中,六气分别侵入地面,地面受影响而化生万物。所以燥气太大,大地就干燥;暑气太大,大地就发热;风气太大,大地就万物皆动;湿气太大,大地就湿润;寒气太大,大地就冻裂;火气太大,大地就坚实。4 《黄帝内经•素问•六微旨大论篇第六十八》黄帝问:关于天的道理,太深远了,就像仰接浮云,又像俯视深渊,但深渊还可测量,而迎浮云却不能知道它的极点所在。先生多次谈到,要小心谨慎地尊奉气象变化的自然,我听到以后,都谨记下来,但是心里独自有些疑惑,不明白说的是什么意思。请先生仔细讲讲,使它长久流传。这样的天道,讲给我听听吧?岐伯行礼答:很好呀。天之道,就是自然的变化所显示出来的时序和盛衰。黄帝问:我想知道天道六六之节和时序的盛衰是怎样的。岐伯答:上下六步有一定的位置,左右升降有一定的范围,所以少阳的右面由阳明所司,阳明的右面由太阳所司,太阳的右面由厥阴所司,厥阴的右面由少阴所司,少阴的右面由太阴所司,太阴的右面由少阳所司。这都是六气之标,要面向南方等待它。因此说自然界的时序及盛衰,要靠观看日光移影来确定,正直地站着等待它,就是这个道理。少阳的上面属火气管理,它的中气是厥阴;阳明的上面属燥气管理,它的中气是太阴;太阳的上面属寒气管理,它的中气是少阴;厥阴的上面属风气管理,它的中气是少阳;少阴的上面属热气管理,它的中气是太阳;太阴的上面属湿气管理,它的中气是阳明。以上所说的“上面”是三阴三阳的本气,本气的下面是中气,中气之下,是六气之标。由于本标不同,所以六气所反映的现象也是不同的。黄帝问:就时与气的关系,有时至而六气至,有时至而六气不至,有六气先时而至的,什么原因呢?岐伯答:时至而六气至的是和平之气,时至而六气不至的是来气尚未到达,时未至而六气先至的是来气有余。黄帝问:时至而气不至,时未至而气先至的呢?岐伯答:时与气相应而来的,叫顺。时与气不能相应而来的,叫逆,逆产生变化,产生变化就得病。黄帝问:你再讲一下什么是相应?岐伯答:万物与生长是相应的,大气与脉象是相应的。黄帝问:关于六气主时的位置是怎样的呢?岐伯答:春分节以后是少阴君火的位置;君火的右边,后退一步是少阳相火主治的位置,再后退一步是太阴土气主治的位置。再后退一步是阳明金气主治的位置。再后退一步是太阳水气主治的位置,再后退一步是厥阴木气主治的位置,再后退一步是少阴君火主治的位置。相火主治之位的下面,有水气来制约,水气主治之位的下面,有土气来制约,土气主治之位的下面,有风气来制约。风气主治之位的下面,有金气来制约,金气主治之位的下面,有火气来制约,君火主治之位的下面,有阴精来制约。黄帝问:这是为什么?岐伯答:六气亢盛产生伤害作用,要有克制它的才可以。只有加以克制,才能生化。六气要是有太过或不及的情况就会为害,从而败坏生化之机出现很大病变。5 《黄帝内经•素问•五常政大论篇第七十》黄帝问:每年有的虫类能够胎孕繁殖,有的不能,这生化的不同,是什么气所造成的呢?岐伯答:六气和五类动物之间,有相胜而制约的关系。若六气与动物的五行属性相同,则生育力就强盛,如果不同,生育力就衰退。这是自然规律,万物生化的常规。所以厥阴司天时,毛虫不受影响而安静,羽虫可生育,介虫不能生成;若厥阴在泉,毛虫可以生育,倮虫遭到损耗,羽虫也就不育。少阴司天时,羽虫不受影响而安静,介虫可以生育,毛虫不能生育;若少阴在泉,羽虫可以生育,介虫遭到耗损而不得生育。太阴司天时,倮虫不受影响而安静,鳞虫可以生育,羽虫不能生成;太阴在泉,倮虫可以生育,鳞虫虽育而不能生成。少阳司天时,羽虫不受影响而安静,毛虫可以生育,倮虫不能生成;少阳在泉,羽虫可以生育,介虫遭到耗损,毛虫不能生成;阳明司天时,介虫不受影响而安静,羽虫可以生育,介虫不能生成;阳明在泉,介虫司以生育,毛虫遭到耗损,羽虫不能生成。太阳司天时,鳞虫不受影响而安静,倮虫可以生育;太阳在泉,鳞虫遭到耗损,倮虫不能生育。由运气被六气所乘,则孕育不成者遇此更不能孕育,所以六气所主的的司天与在泉,各有制约,岁运之立,都有所生化,在泉之气制约我所胜者:司天之气制约胜我者,天主于气,能制五色,地主于质,能制五形,五虫之类的盛衰,各依随其相应之气而生化。之所以有胎孕与不育的差别,是由于岁治不全的缘故,这是运气变化的一种规律,也即所说的中根。中根以外的六气,是根据五行而施化。因此生化之气不齐,而有臊、焦、香、腥、腐五气,酸、苦、辛、咸、甘五味,青、黄、赤、白、黑五色,毛、羽、倮、鳞、介五类分别。它们在万物之中各得其所。黄帝问:这是为什么?岐伯答:生物的生命,其根源藏于内的,叫神机,如果神离去了,则生化的机能也就停止。凡生命根源于外的,叫气立,假如在外的六气歇止,生化也就随之断绝。所以运各有制约、各有相胜、各有所生、各有所成。所以不知道岁运和六气的加临及六气的异同,就不知生化,就是这个原因。6 《黄帝内经•素问•天元正纪大论篇第七十一》黄帝问:五运六所属之运表现于外,六年的常态和变异的要领又如何呢?岐伯答:六气的正纪,有正化、变化、胜气、复气、利用、病害,它们的征象都不一样,您问的是什么?黄帝说:我想全部知道。岐伯答:六气到来时,厥阴之气是和煦的,少阴之气是温和的,太阴之气是湿润的,少阳之气是炎热的,阳明之气是清凉劲急的,太阳之气是寒冷的,这是四时气化的正常现象。厥阴之气所至,是风之所聚,象征着草木萌芽;少阴之气所至,是火之气聚,象征着万物荣美;太阴之气所至,是雨之所聚,象征着万物周备丰满;少阳之气所至,是热之所聚,象征着气行于外;阳明之气所至,是肃杀之气所聚,象征着万物变为更替苍老;太阳之气到来,寒气会聚,万物阳气收敛内藏。这是六气司化的正常现象。厥阴之气所至,为万物生发,又为风的动摇;少阴之气所至,为万物荣美,又为形态的显现;太阴之气所至,为万物化生,又为云雨的润泽;少阳之气所至,为万物长养,又为茂盛鲜明;阳明之气所兰,为万物收敛,又为雾露下降;太阳之之所到来,万物阳气秘藏,固密不泄。这是六气正常变化的现象。厥阴之气所至,则有风生,末了是肃静的;少阴之气所至,则有热生,但其中气是寒冷的;太阴之气所至,则有湿生,末了是暴雨;少阳之气所至,则有火生,末了是湿热;阳明之气所至,则有燥生,末了是阴凉;太阳之气到来,寒气发生,太阳之中见为少阴,故其中为温化。这是六气功能变化的正常现象。厥阴之气所至,有毛的动物化育;少阴之气所至,有翅膀的动物化育;太阴之气所至,倮体的动物化育;少阳之气所至,有翼的虫类化育;阳明之气所至,有甲的动物化育;太阳之气所至,有鳞的动物化育:这是六气化育万物的自然现象。厥阴之气所至,为生发之化;少阴之气所至,为万物向荣之化;太阴之气所至,为万物濡润之化;少阳之气所至,为万物茂盛之化;阳明之气所至,为万物坚实之化;太阳之气所至,为万物闭藏之化:这是六气敷布,万物顺其变化的规律。厥阴之气到来时。大风怒吼,气候大凉;少阴之气所至,则大热大寒;太阴之气所至,则雷霆大作、暴雨、狂风;少阳之气所至,则旋风起:气候火热,夜间露结为霜;阳明所至之气,则草木散落:而气候反见温暖;太阳之气所至,则见寒雪,冰雹,地面又现白埃之气:这是六气过亢生变的规律。厥阴之气到来时,万物有扰动,有飘摇;少阴之气所至,有高明。有赤黄色的火光;太阴之气所至,有阴沉天气,有白色灰尘,有昏暗;少阳之气所至,有光显,有赤云,有炎热;阳明之气所至,有烟尘,有霜,有西风劲切,有秋虫凄呜;太阳之气所至,有冰坚硬,有风刺骨,有物成熟:这是六气行使职权时的规律。厥阴之气到来时,会有筋脉缩急的病;少阴之气到来时,会有疡疹发热的病;太阴之气到来时,会有水饮积滞、胸脘痞塞的病;少阳之气到来时,会有喷嚏、呕吐、疮疡的病;阳明之气到来时,有肌肤浮肿的病;太阳之气到来时,有关节屈伸不利的病:这是在六气影响下生病的规律。厥阴之气致病,表现为胸胁支撑疼痛;少阴之气致病,表现为惊恐惑乱,恶寒战栗,谵语妄为;太阴之气致病,表现为肠胃积滞胀满;少阳之气到来时,会有惊躁,满闷,昏昧的病;阳明之气至而致病,为胃足阳明之经脉不适,鼻塞,屁阴股膝髀瑞胫足等处发病;太阳之气到来时,有腰痛的病;这也是在六气影响下生病的规律。厥阴之气到来时,会有肢体软缩,扭转不便的病;少阴之气到来时,会有无故悲妄,衄血和血污的病;太阴之气到来时,会有霍乱呕吐下泻的病;少阴之气到来时,会有喉痹、耳呜、呕逆的病;阳明之气到来时,会有肌肤粗糙的病;太阳之气到来时,会有寝汗、抽筋的病:这又是在六气影响下生病的规律。厥阴之气到来,会有胁痛、呕吐、泄泻的病;少阳之气到来,会有语笑不休的病;太阴之气到来,会有身重浮肿的病;少阳之气到来,会有暴泻、肌肉跳动、筋脉抽掣的病,有的会突然死亡;阳明之气到来,会有鼻塞流涕、喷嚏的病;太阳之气到来,会有二便失禁或二便不通的病;这是在六气影响下生病的规律。凡此十二变者,六气作用为德者,那么万物以德回应它。六气所至的位置,有高下、前后、中外的不同,应在人体上,也有高下、前后、中外的不同。因此风气胜就躁动不宁,热气胜就肿,燥气胜就皴干,寒气胜就腹中疠痛,湿气胜就水泻,重者小便不通、浮肿。随着六气所在之处,以知其病变的情况。黄帝问:六气的气化作用是怎样的呢?岐伯答:六气的气化作用,是加于不胜之气而产生的:太阴湿气,加于太阳而为化;太阳寒气,加于少阴而为化;少阴热气,加于阳明而为化;阳明燥气,加于厥阴而为化;厥阴风气,加于太阳而为化。要随六气的所在方位来预测。黄帝问:六气自得它们的方位怎样?岐伯答:自得其方位,是气化的常态。黄帝问:它的所在方位怎样?岐伯答:明确六气命名的位次,它的方隅与月时就可知道。黄帝问:六气的部位,盈虚情况如何?岐伯说:太过不及,两者不同,太过的气到来时缓慢却持久,不及的气到来时急暴但很快却消失。黄帝问:司天在泉之气的有余不足是怎样的?岐伯答:司天之气不足,则在泉之气随之上升;在泉之气不足,则司天之气随之下降;岁运之气居于气交之中,它的升降,常在天气地气的前面,它厌恶所不胜之气而归属于同和之气,同和则助其气,因此随之产生病变。司天之气胜,天气就下降,在泉之气胜,地气就上升。根据它胜的多少决定升降的差分:胜气微差别小,胜气大差别大。如相差过甚,则气交的位置移易,移易会发生变化而疾病也就产生。《大要》中说:胜气甚时.气的十分之五在本位,十分之一发生降迁,胜气微时,气的十分之七在本位,十分之三发生降迁,其中差异明显可见,就是这个意思。7 《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篇第七十四》黄帝问:阴阳各有三,是什么道理?岐伯答:是因为阴阳之气有多有少,它的性用也各不同。黄帝问:阳明是什么?岐伯答:太阳、少阳二阳合明,称阳明。黄帝问:厥阴是什么?岐伯答:太阴、少阴之气交尽,称厥阴。……黄帝问:六气的胜气,如何观察呢?岐伯答:这要趁六气到来的时候观察。清肃之气大来,是燥气之胜,燥胜则风木受邪,肝病就发生。热气大来,是火气之胜,火偏胜则金燥受邪,肺病就发生。寒气大来,是水气之胜,水偏胜则火热受邪,心病就发生了。湿气大来,是土气之胜,土偏胜则寒水来受邪,肾病就发生。风气大来,是木气之胜,木胜则土湿受邪,脾病就发生。这些是所谓感邪而生病。如果正当岁气不足之年。则邪气更甚;如主时之气不和也使邪气更甚;遇月廓空时也使邪气更甚。这三种情况,若再感受邪气,病就很危险。凡是有了胜气,相继而来的必定是报复之气。……黄帝问:什么是幽明?岐伯答:两阴之气都尽称做幽;两阳之气相合称为明,幽明的配合,成为寒暑的不同。黄帝问:分和至是什么意思?岐伯答:气来临叫做至,气分叫做分;气至之时其气同,气分之时其气不同了。因此春分秋分两分和夏至冬至二至,是天地正常气化纪时的纲领。
二 经典原著《难经》与白话解释(一)经典原著《难经》《难经•七难》 。……冬至之后,得甲子少阳王,复得甲子阳明王,复得甲子太阳王,复得甲子太阴王,复得甲子少阴王,复得甲子厥阴王。王各六十日,六六三百六十日,以成一岁。此三阳三阴之王时日大要也。
(二)经典原著《难经》白话解释《难经•七难》冬至以后的第一个六十天,是少阳之气逐渐旺盛时期;第二个六十天,是阳明之气逐渐旺盛时期;第三个六十天,是太阳之气逐渐旺盛时期;第四个六十天,是太阴之气逐渐旺盛时期;第五个六十天,是少阴之气逐渐旺盛时期;第六个六十天,是厥阴之气逐渐旺盛时期。每一气各旺六十天,六六三百六十天,正是一年的天数。这就是三阴三阳在一年中当旺时令和日期的大概情况。
三 经典原著《伤寒论》与白话解释(一)经典原著《伤寒论》1 经典原著《伤寒论•平脉法第二》 。……寸脉……阳绝,尺脉……阴绝,此皆不治,决死也。若计其余命生死之期,期以月节克之也。2 经典原著《伤寒论•伤寒例第三》《阴阳大论》云:春气温和,夏气暑热,秋气清凉,冬气冰列,此则四时正气之序也。冬时严寒,万类深藏,君子固密,则不伤于寒,触冒之者,乃名伤寒耳。……九月霜降节后宜渐寒,向冬大寒,至正月雨水节后宜解也。所以谓之雨水者,以冰雪解而为雨水故也。至惊蛰二月节后,气渐和暖,向夏大热,至秋便凉……。从立春节后,其中无暴大寒又不冰雪,而有人壮热为病者,此属春时阳气发于冬时伏寒,变为温病。
(二)经典原著《伤寒论》白话解释1 《伤寒论•平脉法第二》寸脉为阳……其不至寸者为阳绝;尺脉为阴……其不至尺者为阴绝,此二者都为不治的死证。如果还活着,那么到月节相克的时期,如:阳绝则死于春夏,阴绝则死于秋冬等。2 《伤寒论•伤寒例第三》春夏属阳,春温夏热,阳动,开始于温,兴盛于暑。秋冬属阴,秋凉冬寒的,依阴动,开始于清,兴盛于寒。冬天三个月属纯阴,阳气乃藏伏,天冰地冷,寒气凝聚,此时善于养生的,固紧小心。去寒就暖,则不伤于寒,这时因冒触霜雪的病人,就称为伤寒……到九月霜降节气后,天气在正常情况下宜渐寒,到冬天大寒,至春大寒渐解,冰雪化为雨水,因此节气名也叫雨水,到二月的惊蛰节气后,天气渐趋和暖,冬眠生物苏醒,夏至大热,到秋至便凉。从霜降到春分节气之前这一段,因触冒霜露而病,就是伤寒病。还有非节之暖而病的冬温。……立春节气后天气由寒转温,这时的高热是冬季受寒邪伏藏体内,到次年春季阳气的升发之际邪发为温病。一 主气分主一年二十四节气,把一年分成六个时段,每段四个节气,年年如此。二 客气客气的运行分六步,先三阴,后三阳,客气六步随不同年份岁支的改变而改变。三 客气加临将每年轮值的客气迭加在固定的主气上即是。四 六气分司风象、寒象、暑象、湿象、燥象等六气之分司。五 司天在泉司天象征在上,主上半年的气运;在泉象征下,主下半年的气运。六 左右间气左间气指客气六步运动中,位于司天,在泉左侧的二气。右间气指右侧的二气。七 南政北政五运中除甲乙土运外,其它均为北政。八 升降不前升之不前,降之不下,致气交有变,即成暴郁。
第四节 胜复、同化、标本
一 胜复即胜气与复气。
(一)胜气指偏胜之气。
(二)复气指扱复之气。
二 同化指同类的化合。
(一)天符指该年岁运与司天的五行属性相符合。
(二)岁会指该年岁运与岁支的五行属性及其所示的五行正位相符合。
(三)同天符指逢阳干之年,太过的岁运之气与在泉之客气五行属性相符而同化的。
(四)同岁会凡逢阴干之年,不及的岁运与在泉的客气的五行属性相符合同化的年份。
(五)太乙天符指即是天符,又是岁会的年份。
(六)平气之年即无太过,又无不及之年。
三 运气标本运气的主次关系等。
第五节运气理论的临床应用
运气在临床中,主要针对的是气候之象的变化对人体的影响,并根据病的性质不同,结合阴阳五行学说的相关理论,概括地叙述人体发病的一般规律和治疗用药等。
一 五运之象的临床应用(一) 岁运不及的临床应用:凡阴干之年为岁运不及,指五行之气衰少的发病。(二) 岁运太过的临床应用:凡阳干之年,其岁运太过,气候变化偏盛的五运太过的发病。(三) 主运的临床应用:主管一年分五个时段的气候变化和疾病的流行情况。(四) 客运与临床应用:指每年分五个季节的气候特殊变化和疾病的发生情况。
二 六气之象的临床应用(一)主气的临床应用:六气之象的异常为六淫邪气,因此六气的应用主要针对外感疾病。(二) 客气(司天、在泉)的临床应用:客气随年份变化而变化,分六步,但对气候影响最大者莫过于司天与在泉之气,所以称二者为岁气。
三 运气变化与藏象系统的临床人在自然中与自然形成为一个有机整体,自然界的变化影响了人。同样季节的更替,气候变迁,所引起的运气变化,也会对人体的藏象产生一定的影响。
四 现代基础分析病情的分析,疾病的诊断,无法想象,用五行的五种象(形象、现象、象征)和六种气的变化来加以想象,显然这不是科学,是“骗术”?
五 山人点评树叶的形成、水滴的运动,用现代科学是说不清讲不明的,这就是中医所具有的自然思维魅力。五种象(五行)和六种天候(六)的变化,以及怎样影响人体,并引起其产生生理与病理变化,这确实是大自然的无穷奥秘,中医学掌握了它。至于西医和现代科学如何地认识和研究它那是他们的事,与中医学的自然哲学观念无关。
六 中医学(习)者沙龙时间:公元2008年8月8日下午三时地点:高山(市)休闲阁组成:郑院长、山人、大林子医师、美智子医师、小林子医师、香港妹医师等。郑院长(站着向大家招手致意):大家好!前月(7月份)发给大家的短文“名人评说中医集 ”都看了吗?。大家:(齐声答应)看好了!郑院长:今天的聚会由我和山人共同主持。并由山人师宣布本次会议的规则,望大家共同遵守。山人:(站起来,平静地面朝郑院长等)大家好!今天是一个重要时刻。我们站在中西方文化,包括中西方哲学和中西方科学高度上,分析讨论“关心中医的名人们”。在这里我建议由大林子医师模拟西方文化(含西医)。小林子医师模拟东方文化(含中医),香港妹医师、小林姐医师模拟“自由人”。现在讨论正式开始,大家:(打开短文,放好后,会场一片宁静)所有人都露出了庄严肃敬的面容,气氛严谨认真,如临师长。大林子医师:院长您好!本文所涉及的名人,都是我中华民族或外国人中的先知先觉者。文中的第一个名人是严复,站在我所模拟的角度来看,他所说的:“中医药是纯属臆造的一套似是而非的虚玄话语。”是非常正确的。包括陈独秀的:“遍索宇宙间,诚不知此气之为何物也!”梁潄溟的“有‘玄学’而无科学”,“因而没有走上科学道路”。梁启超的被西医割掉右肾后乃信誓旦旦地说:“不能像中国旧医那些阴阳五行的瞎猜。”鲁迅在日本学习西医后认为:“便渐渐悟得中医不过是一种有意无意的骗子。”胡适的:“东方的科学落后绝非是始于十六、十七世纪,而是在两千年前就决定了。我们东方人根本就不曾有过一个自然科学的文化背景。”“阴阳五行的国医学,在这个科学的医学史上能够占一个什么地位。”冯友兰的:“中国古代文明,固然很有可观;但现在很不适时”等等。从西方哲学、现代科学的角度上看都非常到位。小林子医师:院长您好!其实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西方文化背景的情况,以及其所产生的现代科学包括现代西医的核心理论,所强调的都是实验、实证、逻辑、演绎、分析、推理、归纳等已经发展成熟,能够有效地用于实践的东西。如:火药、长枪、大炮(注意:源自中国)等,用它们代表西方文明并作为利器,势不可挡地征服了东方文明,那时的情况确实是中为西用导致西强东弱,落后守旧的中国人与已经现代化科学化的西方根本不成对比。大林子医师:院长您好!然而此一时,彼一时。我们虽然赞成当时的中华民族精英,所主张的扬长西方文化,是非常及时、正确的,而且用西方科学的那一套来救中国也确实有效。用他们当时学来的办法与标准来验证东方文化与中医,也确实找不到有任何重大科学因素存在的可能性。总之站在强大的西方文化立场上,他们说得都对。对于拯救积弱的当时中华民族,以及他们的解放是及时必要和无可厚非的。对沉闷保守的中医传统,更也是一个强有力的挑战。中医因为数千年的固步自封,传统中心理论,已经无一可以经得起西医的检验。因此他们说中医是不科学的,当然对。大家:(静静听着,好像忘了时间)。香港妹医师:院长您好!我认为“西化”围攻中医的情况,近一百年来一直存在。小林子医师:院长您好!我同意大林的说法。今天的中医尽管还有国家的扶持,但仍只剩下中医治疗效果这一块阵地,还暂时由传统的中医们视为珍宝看着不放。而其它的如中医本身的基础理论;接纳西医的现代科学成果的能力等,都已经溃不成军,根本无法形成规模效应。其东方文化的现代魅力,更是江河日下。世风如此,让祖先在天之灵为之兴叹。美智子医师:院长您好!我也同意大林的看法,中医确实已经到了该“救亡”的时候了(但决不是用西医来救亡)。中医的治疗效果虽然重要,但总有一天,这些东西也会象火药发明自东方,却让西方用来去炸开中国大门,指南针引来西方船队一样,中医最后落到只成为西医的垫脚石。真到那时,“哭”也无用,来不及。郑院长:(点头默许)众人大笑。小林子医师:院长您好!拜读短文,其中美国科学史学家乔治•萨顿认为:“从实验科学的角度(特别是在其发展的现阶段)来看,东方和西方是极端对立的。然而,我们必须记住两件事:第一实际上科学的种子,包括实验科学和数学,科学全部形式的种子是来自东方的……实验科学不只是西方的子孙,也是东方的后代,东方是母亲,西方是父亲。第二我完全确信正如东方需要西方一样,今日的西方仍然需要东方……我们不要重蹈希腊人的覆辙,他们认为希腊精神是绝对仅有的,他们还忽视犹太精神,把外国人一律视为野蛮人,他们最后衰亡,一落千丈,就像他们的胜利顶峰曾高耸入云一样。不要忘记东西方之间曾经有过协调,不要忘记我们的灵感多次来自东方。”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英国人李约瑟说“人人皆知,针刺疗法与灼烙疗法是中医领域中两种最古老、最具民族特色的医疗技法。这一古典医学理论以人体气血循环思想为根本,迄今仍然令人大感兴趣。”钱学森认为:“中医很重要,宪法上都说要发展传统医学,但是中医的处境现在很困难,有的同志甚至说中医现在已濒于消亡。我想问题的症结是:中医不是现代科学,是经验。中医治病确实有效,但是怎么回事,恐怕老中医自己也说不清楚,中医书上也说不清楚,无非是阴阳二气啦,木、火、土、金、水啦,这些不是现代科学道理。中医上的东西是知识,但不是科学。”杨振宁认为:“中医传承了《易经》中分类精简的精神,分类上坚持阴阳、表里、寒热,这虽有一定的道理,但将其看成一个整体架构的话,中医一定没有前途。所以我们要抛弃中医的理论,因为其中掺杂有几近迷信的成分,而代之以近代科学化的方法”。以上四个人,一个美国人,一个英国人,一个中国人,一个华人,就象一个小小的“联合国”。美国人不认为东方人是野蛮人,主张东方继续“传统”下去,当“母亲”,成为西方科学的种子和借鉴,当西方的“养料”和灵感。英国人认为中医有特色,那种真情实意确实令人大感兴趣。中国人则认为中医的处境令人担忧,那种忧国忧民的炎黄赤子之心跃然纸上,确实让所有的国人敬佩。华人则建议抛弃中医理论,因为其中有迷信成分,而建议用近代科学的方法,而这种科学化肯定是中医的西化了。凭良心说,这些人的说法在目前对他们来说都是正确的。因为这些人的文化背景与知识的根都属于西方,所以他们如此议论中医都很正常,毫不奇怪,因此站在他们的各自角度上说是正确的。郑院长:按社会的一般标准,他们都是伟人和热心人,其议论值得我们去重视。而事实是西医能治病是个高峰,中医尽管与西医不同,但是它也能治病,因此也是个高峰。问题是西医已经现代化和科学化了,而中医还没有,它乃保留着旧传统不变,在西医眼里,这当然是个弱项与差距。因此西医应给中医留出时间,让中医有个不断成长与完善的环境,这是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各界人士应理解和支持中医,让中医有个“喘气”的时候,去现代化和科学化,这才是中医未来发展之福。大林子医师:国内目前的做法,大体上也遵循短文中的以上四人讲法。如:中医教材西医化,中医院、中医学院校的西化,传统中医的减少与极度萎缩等等。小林子医师:因此我要再说一遍中医必须“救亡”,而且这种“救亡”决不是中医的西医化,而只是依靠中医自身原色、原汁、原味的现代化和科学化。郑院长:(清了清嗓子后,望着老林点点头)现在由我来讲一下,有关短文中的中医专家们的看法。邓铁涛说:“中医学与其它学科不同,论中医学,最高水平在中国,论接轨是外国向我们接轨。”王琦说:“①秉承血脉——回到自身理论的源头。②不要忘记自己是谁——把握中医学的主体性。③不要忘了老祖宗——还要下大力气继承。④不断注入新活力——与时俱进。⑤让奇峰突起——再现流派纷呈。”傅景华说:“中医原理的现代表达,不仅是现实的需要,而且是未来的需要,不仅是民族的需要,而且是未来的需要。”“中医完全可以有恢弘的气度去理解包容其它医学体系,完全可以以博大的胸襟去吸收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西学东归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性过程,中医西化是人为造成的阶段性误区。”祝世讷认为中医理论研究和发展至少有三个重大突破方向。“第一防治当代大病、难病、新病的理论突破。……如:癌症、心脑血管疾病、艾滋病、非典型肺炎等……第二超出西医学视野的那些理论内容的研究。只要临床有效,越是西医解释不了,就越有创造价值……例如:五藏、经络提示人的非解剖结构存在……第三“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那些理论的破解……不知其所以然的问题多是好事,说明中医学踏进了医学处女地的纵深地带,遇到了问题没有解答,但别的医学连一只脚都没有踏进来。这些问题只要解答清楚了,就一定是突破。刘力红这位年轻的现代中医理论家说:“中医是一门古老的医学……她的最重要的目的或者任务就是能够治好病……我们讨论医学,评定她的优劣或进步与否,是应该始终围绕着这个目的来谈……。”以上五个中医学专家,其中邓老说的就是中医为我国所独创,它的最高水平只在我国,它是具有我国文化传统特色的医学,叫外行的人,当然也包括现代西方文化及其背景下产生的西医,能如何评价?王琦的秉承传统,把握传统,继承传统。傅景华的对中医原理的现代化追求。祝世讷的中医自身现代化科学化的憧景。刘力红强调的中医目前最后一块阵地“治好病”等,都是中医承前继后,以及其自身完善,今后发展的方向。小林子医师:院长您讲得好!因此现在我们在做的事情,就是中医专家们所希望看到和要做的,例如:《中医内象结构学》(已经出版),就是关于中医的藏象学说的自身现代化与科学化。现在我们正在写作中的本书《中医象数学》,也已经包括了中医的阴阳、五行、运气等学说的自身现代化等。香港妹医师:院长您好!你们说,中医内象学会得到社会认可吗?大林子医师:院长您好!用西方文化及西医的观点来看你们的《中医内象结构学》和《中医象数学》都证明了一个问题,中医的核心理论是来自东方文化背景的新医学领域,它和西医是完全不同的另一条道路。美智子医师:(向院长点头请示后)说得好!这是一条不同于西方文化及西医的东方大道,借用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的一句话:革命尚未成功,同志还需努力。郑院长:(望着山人)你来讲几句。山人:谢谢郑院长!今天我分三点来讲,第一点:中医整个系统在中国与西医相比其效益与存在能力都显著下降。说白了就是做中医的没钱赚,“巧媳妇”做不了无米之炊。第二点:中医的自身现代化和科学化还处在“画饼充饥”并未实现的阶段。第三点:中西方文化以及中医在医学界包括西医在内的,是一个点的两个面,套用“象数学”的《阴阳学说》和《矛盾论》一分为二,那就是孤阴不生,孤阳不长,就象是矛盾的两个面,谁也离不开谁,谁也代替不了谁,此消彼长,或此长彼消都是可见的的事,《三国演义》开篇里说:“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邓小平说西医在朝,中医在野,我们是“野的平方”,谁会听你的,那才怪。提醒大家一句,今晚八时奥运在中国北京举办。此前我献给全国第二届心理学大会中的奥运祝词诗曰:“盼/百年昏睡叹醉狮/一朝醒来展雄姿/各族儿女载歌舞/喜迎奥运到京师。”中医的自身现代化与科学化的进程已经形成,祝她一路走好!郑院长:(满面笑容)激动人心,感人肺腑。好了,今天的讨论到此结束,奥运会是正事,别误了大家看奥运会开幕式,谢谢大家。
附:名人评说中医集
(一)聚焦关心中医的名人们严复(1854—1921)近代思想家、教育家。他认为:“中医药是纯属臆造的一套似是而非的虚玄话语。”陈独秀(1880—1942)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倡导者。关于中医药他认为:“遍索宇宙间,诚不知此‘气’之为何物也!”梁漱溟(1893—1988)哲学家、教育家。以中医为例分析了中国是:“有玄学而无科学”,因而没有走上科学道路。梁启超(1873—1929)思想家、文学家。在其被割掉右肾后为协和医院辩护说:“不能像中国旧医那些‘阴阳五行’的瞎猜。”鲁迅(1881—1936)文学家、新文化运动奠基人。他在日本系统学习西医知识后认为:“便渐渐悟得中医不过是一种有意或无意的骗子。”胡适(1891—1962)新文化运动的著名领军人物。他认为:“阴阳五行的国医学在这个科学的医学史上能够占一个什么地位。”还认为“东方的科学落后绝非始于十六、十七世纪,而是在两千年前就决定了。我们东方人根本就不曾有过一个自然科学的文化背景。”冯友兰(1895—1990)哲学家。在《与印度泰戈尔谈话》中写到:“中国古代文明,固然很可观;但现在很不适时。”乔治•萨顿(1884—1956)美国科学史专家。他认为:“从实验科学的角度(特别是在其发展的现阶段)来看,东方和西方是极端对立的。然而,我们必须记住两件事:第一、实际上科学的种子,包括实验科学和数学,科学全部形式的种子是来自东方的。……实验科学不只是西方的子孙,也是东方的后代,东方是母亲,西方是父亲。第二、我完全确信正如东方需要西方一样,今日的西方仍然需要东方。……我们不要重蹈希腊人的覆辙,他们认为希腊精神是绝无仅有的,他们还忽视犹太精神,把外国人一律视为野蛮人,他们最后衰亡,一落千丈,就像他们的胜利顶峰曾高耸入云一样。不要忘记我们的灵感多次来自东方。李约瑟(1900—1995)英国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他说:“人人皆知,针刺疗法与灼烙疗法是中医领域中两种最古老最具民族特色的医疗技法。这一古典医学理论以人体气血循环思想为根本,迄今仍然令人大感兴趣。”钱学森1911年出生于上海,现代著名科学家。他认为;“中医很重要,宪法上都说要发展传统医学,但是中医的处境现在很困难,有的同志甚至说中医现在已濒于消亡。我想问题的症结是:中医不是现代科学,是经验。中医治病确实有效,但是怎么回事,恐怕老中医自己也说不清楚,中医书上也说不清楚,无非是阴阳二气啦,木、火、土、金、水啦,这些不是现代科学道理。中医上的东西是知识,但不是科学。”杨振宁1922年出于,安徽合肥人,著名科学家。他认为:“中医传承了《易经》中分类精简的精神,分类上坚持阴阳、表里、寒热,这虽有一定的道理,但将其看作一个整体架构的话,中医一定没有前途。所以我们要抛弃中医的理论,因为其中掺杂有几近迷信的成分,而代之以近代科学化的方法。”
(二)专家说中医邓铁涛1916年出生,广东开平人。名老中医,博士研究生导师。他在《哲眼看中医》里说:“中医学与其它学科不同,论中医学,最高水平在中国,论接轨是外国向我们接轨。”王琦1943年出生,江苏高邮人,名中医,国家级重点学科——中医基础理论学科、学术带头人。他在回答中医将向何处去?这个问题时答道:“①秉承血脉——回到自身理论的源头。②不要忘记自己是谁——把握中医学的主体性。③不要忘了老祖宗——还要下大力气继承。④不断注入新活力——与时俱进。⑤让奇峰突起——再现流派纷呈。”傅景华1945年生,中国中医研究院编审、研究员。他说:“中医原理的现代表达,不仅是现实的需要,而且是未来的需要,不仅是民族的需要,而且是未来的需要。”他又说:“中医完全可以有恢弘的气度去理解包容其它医学体系,完全可以以博大的胸襟去吸收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他还说:“西学东归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性过程,中医西化是人为造成的阶段性误区。”祝世讷1940年出生,山东青州人,山东中医药大学教授,他认为中医理论研究和发展至少有三个重大突破方向。“第一防治当代大病、难病、新病的理论突破。……如:癌症、心脑血管疾病、艾滋病、非典型肺炎等……第二超出西医学视野的那些理论内容的研究。只要临床有效,越是西医解释不了,就越有创造价值……例如:五藏、经络提示人的非解剖结构存在……第三“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那些理论的破解……不知其所以然的问题多是好事,说明中医学踏进了医学处女地的纵深地带,遇到了问题没有解答,但别的医学连一只脚都没有踏进来。这些问题只要解答清楚了,就一定是突破。刘力红1958年生,湖南湘乡人,医学博士,名中医。他在回答《中国中医药报》记者问时说:“中医是一门古老的医学……她的最重要的目的或者任务就是能够治好病……我们讨论医学,评定她的优劣或进步与否,是应该始终围绕着这个目的来谈……
七 本章小结(第四章)五运指木、火、土、金、水五行的运行。六气指太阳寒水、厥阴风木、少阴君火、少阳相火、太阴湿土、阳明燥金六气的变化。
第六章 中医现代化向何去?
中医与西医相比已经日渐“衰弱”,目前更是到了“救亡”时期。因此中医现代化已经刻不容缓。然而有许多人并不这样认为,现摘取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年3月版作者王校明的《认识中医》一书中的,P4—7部分文章,来做为本章的第一节。看看“世人”,是怎样认识中医的。
第一节 世人对中医的误识中医,一个大家再熟悉不过的字眼儿,是中国医学文化的代表,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医在华夏大地上存在了几千年,为我国人民健康和民族繁衍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医能治病,甚至能够治愈一些连西医都感到棘手的疑难病证,这对于大多数直接或间接地感受过中医治疗的中国人来说,或多或少都有所了解。以下这段是经常见诸现代中医书籍《序》中的赞美之词:中医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几千年来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并以显著的疗效、浓郁的民族特色、独特的诊疗方法、系统的理论体系、浩瀚的文献史料,屹立于世界医学之林,成为人类医学宝库的共同财富。中医药学历数千年而不衰,显示了自身强大的生命力,它与现代医药共同构成了我国卫生事业,是中国医药卫生事业所具有的特色和优势。但遗憾的是,把如此华丽漂亮的“冕冠”戴在中医头顶的并非是世界卫生组织。但是下面我要告诉读者一些目前世人对中医的认识,说其是“认识”,实际上应该是误识。对于中医日趋衰微的严峻现实,想必读者也有一定的了解,但要说世人对中医到底有怎样的具体误解,读者就不一定清楚了,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吧!一代文豪鲁迅曾经说过:“中医不过是一种有意或无意的骗子”;民国时期余云岫等也曾说:“中医是迟早要被现代科学所淘汰的”;“中医药学中的许多说法毫无科学根据”;“中医药学是迷信,不是科学”等等。近代,更有很多对中医方方面面的指责,这是我摘录几段对中医基础理论的具体批判,这些批判可以用“体无完肤”来形容,而且出于原本也是就业于中医的一位中医医生。如果你不喜欢中医,认为中医不科学,疗效差,患病时不愿意求中医,读读他的文章,看看他的观点,一定会赞同他的看法。不过我要提醒一下,请你不要马上对他的观点给予肯定,因为我认为他对中医的认识,确确实实是个门外汉,在他干中医期间,中医不可能是他的爱好,必定只是他谋生的手段,他必定是一个非常不称职的中医师,在中医界中,这样的医生为数不少,所以今后如果你还想看中医,那么就必须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中医学的哲学指导是阴阳五行学说,虽然它有一定的唯物论和辨证法的思想,但它是属于自然哲学的范畴。不能与唯心主义划清界限,最终必然倒向唯心主义。“这种自然哲学倾向用哲学的概念和理论演绎出医学的结论。这种倾向有一定历史根源。因为医学正是由于哲学的帮助,才从巫术中解放出来,构建了第一个医学理论体系,并且在科学本身不发达的年代里,为了描绘一幅人体及其健康与疾病的总图画需要用‘理想的、幻想的联系来代替尚未知道的现实的联系,用臆想来补充缺少的事实,用纯粹的想象来填补现实的空白’……”“中医的脏象学说虽有一定的解剖学基础,但它并不是建立在解剖学的观察之上的。因此它不能客观地反映人体结构。恩格斯指出:‘没有解剖学就没有医学。’(原作者注:他却不知道恩格斯曾经说过“中医是天才的臆测”)那麽脏象学说反映了人体生理、病理状况了吗?显然也没有,结构决定功能,既然不能正确地反映结构,也就不能正确地反映功能。……”“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是相提并论的,为什麽这种临床经验没能包含在理论体系当中呢?这也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这一点随便举一例就能说明:中医的肺、脾、肾为主的水液代谢理论能正确地解释尿的浓缩和重吸收机制吗?能反映人体代谢过程中的酸碱平衡吗?显然不能。因为当时的时代决定了当时的认识水平。……”“六淫,七情这些致病因素本身也是虚构的致病因素,怎能反映成千上万个各不相同的致病因素呢?综上所述,中医的整个理论框架都是建立在阴阳五行这种臆造的联系之上的……” “对中医称颂最多的一个特点是它的整体观。钱学森教授虽然认为中医是自然哲学,但对它的整体观称颂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笔者认为钱老在这里对中医理论的整体观过誉了。我们知道分析与综合的辩证关系:分析是综合的基础,综合是分析的完成,没有分析就没有综合。这个错误的关键就在于没有意识到中医的整体观是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是建立在阴阳五行基础上的一种虚幻的,臆测的联系之上的。中医理论没能够很好地对人体进行分析,也就不可能进行综合……”“中医理论不是反映人体内部固有的、必然的、本质的联系,中医的整体观是一种虚假的整体观,它根本不可能摆脱阴阳五行。如果摆脱了五行学说,整体观就不存在了,更不用说系统论了……”“判断中医理论是否可取,其检验标准只能是实践。中医的实践就是它对疾病的诊治,中医诊断的过程,实质就是一个“辨证”的过程:即把通过四诊收集来的资料归纳成某个症状群,将其概括为某种证。并根据这种证确立治则治法,用针对某种证的药物或方剂或其它治疗手段进行治疗。这种辨证也得到了很高的评价……”“中医诊断的基础是根据‘有诸内必形诸外’的哲学思想来推断人体内部的病理变化,即所谓的黑箱思维方法。这种思维方法存在着严重的缺陷。首先,有诸内并不一定就形诸外,有诸内不形诸外,有诸内渐形诸外,有诸内假象于外的情况也是完全可能出现的。因此,通过望闻问切得到的这些资料只是表面现象,只能反映人体的局部、表面、不稳定的联系,而不能反映人体内部变化的本质联系,不能反映疾病作用于人体中发生的有规律的病理过程。单根据症状、体征、病史无法判断人体功能处于何种状态。而且这种症状群的整理归纳也是依据脏象、经络等建立在阴阳五行基础上的中医理论,是一种机械化,程式化的症状群……但无论中医的辨病还是辨证,都只能反映人体外部的表面的联系。即使引入微观辩证的概念,也无法克服其固有的缺点……”“同样,气血津液学说认为气、血、津、液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可是,现代医学早已证实,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与自然界并无区别,也是由各种分子、原子构成。蛋白质、脂类、核酸等这些生物大分子才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是生物体区别与自然界的标志……”“方剂学的理论也未能脱离脏腑学说、气血津液学说等中医理论的束缚,也是建立在阴阳五行学说基础之上的。方剂只是对某个症状群即某个证来组方的,这也是一种盲目的实践,因为他针对的这个证,并不是针对疾病引起的本质变化,而只是针对疾病引起的表面现象……”“辨证论治在整体上是失败的,无数事实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即使著名中医谢海洲在荷兰神州医庐应诊时,其有效率也只有百分之十几,只治好了几个感冒之类的小病……”“而中医早已退缩于一隅且靠政策吃饭了,即使在中医院里也是大多数病人靠西医治疗,这难道不是众目睽睽的事实吗?……”“综上所述,我想可以对中医学和现代医学之间的矛盾下结论了,那就是中医学的理论未能正确反映人体的结构和功能,在其指导下的实践就整体而言也是失败的。中医学不符合客观规律,没有强大的生命力,是旧事物,而现代医学理论则是建立在自然科学的基础上,对人体有越来越深入的正确认识,是新事物。现代医学医学必然战胜并取代中医,中医必然走向衰亡。西医学对中医的否定是一种扬弃,是对中医理论的抛弃……”“中医的理论和实践从整体而言已不可能和现代医学相抗衡,不具有和现代医学同等重要的作用。谁能指望弓箭长矛与机枪、大炮甚至原子弹相匹敌呢?"在科学和医学发展到如此程度的今天,再坚持这种自然哲学,就只能造成削足适履的后果……但为了发掘中医的实践经验,中医还是应该在一定范围、一定条件下,继续存在一个时期。这种存在也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存在。但任何企图长期保持中医特色(包括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努力都将是徒劳的。中医理论是封闭系统,它本身不可能也不应该再发展了。中医不可能振兴!……”“中医的实践经验也是受到当时的历史条件的局限,层次较低,而且其中的许多随着科学和医学的发展大多已过时而不再有意义了……”“医学不是艺术形式,是科学,要客观的反映规律和利用规律。中医特色也不能象京剧那样做为一种艺术形式,做为国粹来保留。因为它不能正确地反映医疗活动的客观规律。否定中医特色不是否定中国古代医生的智慧,更不是否定中国文化,主张全盘西化。而是发展、扬弃。中医中的合理成分在中医的消亡中获得新生,只有否定中医特色才能创造中国特色的新医学。从这个意义上讲:乐为中医灭亡高歌吟!有道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上面所摘虽源于网上一个署名的旧袜子的墨迹,但这其中的大多“认识”几乎也是现代世人对中医的所思所想,综观其言,在他的眼里中医似乎的确没有科学,没有道理……,中医的确是他所说的那样吗?
第二节中医学的基础分析与点评一 现代基础分析西医现代基础学如解剖、生化、微生物、生理、病理、药理等,尽管其中可以找到中医学的蛛丝马迹,但确实和中医是两个医学系统的两回事,总之用西医基础来分析中医是不现实和不可能的。
二 山人点评中医需要救亡,因此它的自身科学化与现代化刻不容缓。时不我待,敬请同道同志、有志者共同努力吧!
三中医(学)习者沙龙时间:2008年9月14日(农历八月十五日中秋节)地点:高山(市)休闲阁组成:郑院长、山人、大林子医师、美智子医师、小林子医师、香港妹医师等。郑院长:大家好!今天是中秋佳节,祝大家身体健康,节日快乐!现在会议开始。山人(向郑院长点头示意后):今天由我来开头!什么是中医的现代化呢?它的前提就是,能够体现出,原汁原味的中医经典。以及具有其本身意义的,现代表述。并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让大家都一致地认为,是现代人所能够接受的语言方式和文化形式的,新中医学理论。在这里,我把所有关心中医的人,分成三个百分比的部分。一个是中医专家本身,他们的份量比应是80%;第二是现代的科技界、文化界和西医界的专家们,他们的份量应是15%;第三种的人的份量为5%。我们的目标是,让这三部分的95%以上的人都认为我们的努力是成功的。小林子医师:院长您好!我拥护以上所说的!因此,真正的中医现代化包括其理论的现代化。它的前提原则就是,中医的古经典核心的那一套东西不能变。也就是说中医的“根”不能动,所能变的只是那些古代的“汤”。即是用“现代汤”来替换“古代汤”,来一个真正的“换汤不换药”。是一种能让现代人都看得懂,听得明白的,可容忍和容易接受,了解的“表面”改变。是保留了中医古典的,现代包装和塑造。它的整体意义应该是能使我们的中医古典精华,在最大程度上,整体完善地被保存了下来。大林子医师:院长您好!因此从中医切身利益和长远发展的意义上说,中医现代化不能急功近利。更不能一窝蜂地,从纯西医的角度去挖掘和整理中医。当然我们不必反对西式的“衷西参中”。这种把中医的“精华”应用于西医,未尝不是西医提高自己的一个有效手段。但是我们坚决反对让他们断章取义地认为这就是中医。这种得了便宜又卖乖,让中医僵化成非驴非马的行为,只是西医的一种一厢情愿的“私利”,它和中医的主流发展“无关”。美智子医师:院长您好!有二个小故事,一个说的是秦朝奸臣赵高当年的“指鹿为马”;另一个说的是四个瞎子凑在一起的摸象。我的态度是不能让人家把中医这头“马”,说成了西医的那头“鹿”。更不能让摸象中的瞎子们的任何一个,把中医的这头“大象”说成了只是象的鼻子;或象的身子;或象的脚;或象的尾巴。你们说,对不对!郑院长(向小林姐点点头):说得好!因此我们应该让“赵高”和“瞎子”们自己陶醉在“科学”里偷偷地自个去乐吧!我们中医将只走,保留自己特色的现代化科学之路。山人(向郑院点头示意):说得太对了!雄伟的高山就是那样地存在,决不会因为谁说它高就会再高起来;当然也不会因为有人说它低就矮了下去。中医的路,起先只会由中国人自己去走,人走多了,就会成为真正的世界医学新路。做我们的铁杆中医,抬头挺胸,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郑院长:今天的讨论会到此结束,接下来的时间,请大家吃月饼赏月(大家轰地笑了起来)……
第三节 中医现代化的进军号已经吹响
面临西医的冲击下,中医现代化包括“衷中参西”等说法已经说了几百年,而中医现代化大体上直到现在仍毫无进展。以至沦为被许多拥有“科学知识”的西学人士取笑、打击的对象,目前社会上的一般人包括上层知识界,所有人都说不清中医是什么?甚至连老中医也讲不明,到底中医是怎样地科学,因此中医应当“救亡”。其中首当其冲的是中医基础学部分,而基础学中最难最有争议的,又应为中医内象结构学与象数学,即指中医的脏象、阴阳、五行、运气等学说。目前这方面理论的混乱和“陈旧”已成为社会共识,也已成为中华文化承前继后的无奈与心结。然而由于《中医内象结构学》与《中医象数学》的产生,这种被动的局面已经完全开始了改变,百年等待中的中医现代化的进军号,已经在中国的香港首先吹响。中医现代化主要应由这几个部分组成。
一 中医基础学(一)中医生理学1 中医内象结构学(藏象学)(内象结构生理学)。2 中医象数学(阴阳、五行、运气学等)(象数生理学)。3 中医自然学(天人合一)(自然生理学)。4 中医概念学(营气、卫血等)(概念生理学)。
(二)中医病理(病因、病机)学1 病因学(1)六淫;(2)七情;(3)劳倦;(4)创伤;2 病机学(1)阴阳病机;(2)四时病机;(3)藏府病机;(4)经络病机;(5)愈不愈机转。二 中医诊断学(一)诊法
(二)辩证
(三)疾病
三 中医药物学(一)论治
(二)本草
(三)方剂
四 其它(一)针灸
(二)预防
(三)护理
五 中医现代化向何去有人说,西医象太阳,中医象星星。按我们理解,西医原理清晰可见,当然可以贴近现代人,因此它是近距离的太阳。而中医的“老一套”谁也说不清,连中医的专家也不能,因此它是远距离的星星。而事实上这些都是现代化和科学化的问题。中医如何插上科学与现代化这二只腾飞的翅膀呢?其实未来的医学科学的进步,并不完全依赖于广泛的人类知识,而是依赖于人类广阔的意识,因为知识也只是人类意识中的一个很小部分。这是一种,唯一可以让自然生命与心灵,有机地交织起来的东西。老子曰: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我们大体上已经有了西医现代化的知识,而现代化对中医知识却几乎一无所知。人类最根本的倾向就是用科学知识来把握世界,当然也包括对中医学的最终把握,并且这种能力随着人类文明史的进程将不断扩大。人必须通过意识来把握事物,因此一切“事物皆幻”。事物通过有限的意识来把握,因此一切事物皆存在有局限性。也就是说,其实一个人所知道的范围便是他的世界,因此所有人都不可能伟大,与历史、自然、天空和大地相比,人类只不过是一些微不足道的粉尘,但是人会思想,因此思想就囊括了世界。但是就象谁都无法选择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一样。那些已有的医学法则、医学规律与医学知识,当然也包括西医的知识都只能适用于他们自己已经知道了医学世界。而对西医来说未知的中医学世界与中医学知识是什么?有没有一条西医学法则与医学规律可以预告中医学的未知或宣告中医学的不可知?显然没有,因此我们中医(和西医以及现代科学的可比性)只能知难而退。以致像一只受伤于“现代科学”致命打击受伤后而流淌着鲜血的野兽,毫无抵抗地回到了《黄帝内经》的“原始蛮荒”。并无可奈何地让中医这种数千年的文化沉淀,从虚无飞向了毫无价值的“伪科学”。也就是成为了让后代为之惋惜的“文物”,我们“安静”地躺在祖先伟大的自我陶醉和安慰中,终于让现代科学的列车飞驰而逝……。让子孙们去抢天呼地吧,那曾经拥有又痛失的辉煌。对一千年一万年后的人来说,现在的人们的相对无知是绝对的,其知识也是极其贫乏有限的。因此不管谁也不管其主观态度如何,客观上也许形式不同,但医学的多方面探索(包括中、西医等)将继续长期地存在和发展下去,直到永远。许多人认为医学是应该看得见摸得着,说穿了那就是现代科学所已知的东西。而对那些现代科学或西医中未知的知识如中医学中的许多知识,则视无不见,这显然是一种片面狭隘的自高自大思想。有人说终结中医“黑暗”的是中医现代化之“光”,于是我们只能循光而行。我们高举着微小的中医现代化照明之灯,漫步前进在艰难探索的路上,尽管灯光只能把亮光投射到多么微不足道的地方,我们仍会知足地继续前进。因为我们已经注定了要为中医现代化而奋斗,那怕那已经知道的只会是一点点或只是一点点,一点点地扩大。但随着一小片一小片中医现代化面目的最后清晰,我们都会为之而欢欣鼓舞。中医学的光芒和其庞大的学术世界和西医一样地辉煌广大,一样地没有边界。这里面没有人能让它终结或中断,它总是发展,不管谁,也不管他愿意不愿意,它总是那样无限扩展、延伸。二千年前《黄帝内经》诞生后,让中医在中国成为了主流;二百年前西医在中国才有了星星之火;二十年前现代化的西医在中国已成为主流。公元2008年中医现代化的奠基之作《中医内象结构学》、《中医象数学》在香港正式定稿。
参考与引用的文献一 医经类《黄帝内经》元阳真人(上古)1993年版,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黄帝内经·素问》、《黄帝内经·灵枢》龙伯坚,龙式昭编著2004年1月版,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黄帝内经》马凤良、尹明浩主编2003年1月版,吉林摄影出版社出版。《黄帝内经·灵枢》孟景春、王新华主编,2006年12月版,上海科学出版社出版。《难经》王洪图主编2004年4月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扁鹊难经图解》周春才著,2007年7月版,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脉经新译》(晋)王叔和著、韩永贤新译,2006年6月版,学苑出版社出版。《伤寒论》张仲景著李培生、成肇仁主编,1987年5月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伤寒论》张仲景著熊曼琪主编2000年9月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金匮要略》张仲景著范永升主编2005年8月版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金匮要略》张仲景著刘彬编著2008年4月版中医古籍出版社出版。《针灸甲乙经》皇甫谧著刘聪校注2007年6月版学苑出版社出版。《中藏经》选自《中华医书集成》何清湖等编1999年7月版中医古籍出版社出版。
二 哲学类《矛盾论》毛泽东选集一卷1966年版,人民出版社出版。《物质·意识·场》任恢忠著1995年版学林出版社出版。《西方哲学史》[英]伯兰特·罗素著,2006年4月版商务印书馆出版。《哲学简史》陈志坚编著2006年5月版线装书局了出版社出版。《西方哲学名著提要》黄颂杰主编2002年10月版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中国哲学十二讲》陈卫平、郭美华著,2008年1月版重庆出版社出版。《什么是哲学》吉尔·德勒兹菲力克斯·迦塔利著,张祖建译2007年7月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东方哲学的故事》[锡兰]L·A·贝克著2002年12月版中国盲文出版社出版。《西方哲学的故事》文聘元著2001年2月版,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现代西方哲学的故事》文聘元著2005年7月版,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意识指南针》芬笙山人著2008年6月版香港红出版社出版。《图解哲学》李忠谦著2007年9月版天津教育出版社出版。
三 象数学类(含中医)《周易·老子》冀昀主编2007年5月版线装书局出版社出版。《黄帝内经素问运气七篇讲解》方药中,许家松著2007年10月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中国运气学》杨力著1995年版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中医哲学基础》张其成主编2004年版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易学与中医》张其成著2007年7月版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开启中医之门—运气学导论》李阳波讲述,刘力红等整理2005年11月版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中医运气学解读》张景明、陈震霖编著2008年1月版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中医基础理论研究》陈利国等2007年2月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中医导引术Ⅱ》芬笙山人著2008年6月版香港红出版社出版。《邓铁涛寄语青年中医》邓中先等编2004年11月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还有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探索中医“阴阳五行一体化”新说及其临床应用》、《五运六气临床应用大观》、化学出版社出版《挺进中医数学时代》;科学出版社出版的《阴阳五行数字及其在中医学上的应用》等。
四 中医文献《中医基础理论》邱会河主编,1984年5月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中医学基础》张家镒主编,2001年6月版,上海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中医基础理论图表》周学胜编著,2000年3月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中医导引术》芬笙山人著,2006年7月版,香港红出版社出版《当中医遇上西医》区结成著,2005年5月版,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中医存废之争》刘理想著,2007年4月版,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中西医结合二十讲》赵洪钧著,2007年1月版,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中医感悟录》聂广著,2006年12月版,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浅说中医》卢焯明编著,2007年4月版暨南大学出版社出版。《中医崛起之路》李庆业主编,2007年2月版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脏腑是怎样炼成的·脏腑演化律》王全年著,2007年5月版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解读中医·中医理论关键问题十讲》刘时觉编著,2006年12月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关注中医》曹东义著,2007年9月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当中医走到今天》焦振廉著,2007年4月版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出版。《第三只眼看中医》毛嘉陵编著,2007年8月版,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走近中医》唐云著,2004年5月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思考中医》刘力红著,2002年12月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回归中医》曹东义著,2007年1月版,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哲眼看中医》中国中医药报社主编,2005年1月版,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博士看中医》荆蒋志伟主编,2007年4月版,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古今中医哲理思维概论》蔡建鹰编著,2005年9月版,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中西医结合发展历程》赵含森、游捷、张红编著,2005年9月版,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足行彩色图谱》钟仲义主编,2007年3月版,广西经济出版社出版。《说说中医那些事儿》潘恩源著2007年7月版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后记
中医是国粹。因此,它的最高水平只在中国。本书呕心沥血数十年,今始成。其中的是非只期盼能得到中医界业内广大业者的认可,我们诚心诚意地等待着!仅以本书献给所有的中医爱好者!鸣谢:本书写作过程得到郑年盟、林文清、严孟玉、翁家春、吴新明、李鸿宝等大力帮助,特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芬笙山人于高山(市)休闲阁2008年3月6日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