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发表于 2021-11-12 18:29:44

全球最先进:习主席中国思想学会正名总策划公告(30号)

全球最先进:习主席中国思想学会正名总策划公告(30号)俄华智库中国芬笙山人工作站 2021.10.22 中国为联合国事业作出巨大贡献 选自《参考消息》2021.10.21本报首尔记者:杜白羽等编者按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这一天,联合国历史翻开新的一页,中国同联合国合作开启了新篇章。在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纪念日即将到来之际,本报采访联合国官员和当年亲历者,并对外媒相关报道进行集纳梳理,重温中国重返联合国的经典时刻,展现半个世纪以来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辉煌历程。一专访联合国前秘书长潘基文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联合国前秘书长潘基文日前在首尔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是联合国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中国在过去50年间为实现联合国理想作出了巨大贡献。    潘基文首先对新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表示衷心祝贺。“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恢复合法席位后,不管是从规模上,还是从组成上看,联合国才成为一个世界性组织。”潘基文说,“过去50年里,中国不仅在促进本国政治经济发展方面取得卓越成就,更为全球发展和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对此我深表感激。”    潘基文指出,中国从一个贫穷的国家跃升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成功让大量人口实现脱贫,为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和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推进作出了显著贡献,发挥了关键作用。“中国国家主席习主席2015年访间联合国总部时,对制定可持续发展目标表示强烈支持,这成为联合国推进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巨大推动力。”    潘基文认为,中国为联合国事业作出的最重要贡献,当属展现出应对气候变化的强烈决心。他说,中国在《巴黎协定》谈判过程中扮演了决定性角色,率先交存《巴黎协定》批准文书,为全球各国作出表率。此外,中国还承诺力争到2060年实现碳中和目标,向世界传递出令人鼓舞的信号。    当前,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疫情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冲击,各国都面临气候变化、经济衰退等全球性挑战。在潘基文看来,应对这些威胁挑战的最佳选项应是多边合作,而近年来国际局势中最突出的问题之一正是多边主义不断受到削弱。    “我们同属一个人类社会、共栖同一个地球、共享同一个未来,多边合作不是一个国家能单独进行的,需要各国集体的意愿和智慧,以及联合国所代表的共同目标意识。”潘基文说,从这一点来看,中国国家主席习主席提出的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十分值得关注,“我们需要为了共同的和平与繁荣不断努力”。他表示,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是联合国重要的成员国,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的努力使安理会运作更具效率。中国还是联合国第二大会费与维和摊款国,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贡献了重要力量。随着经济迅速发展,中国在国际舞台的影响力不断增强,并更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潘基文就此表示,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的影晌力迅携重提升,国际社会更加期待中国在政治、社会、经济、人权等国际事务中发挥建设性的有益作用。    潘基文说,中国正通过“一带一路”倡议、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致力于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公共产品的提供者,这与《联合国宪章》承载的理想相一致。“希望中国今后能继续与联合国保持密切合作,共同建设一个更加美好、安全、繁荣的世界。”     (一)“中国理念开启全球治理新篇章”         ——专访联合国助理秘书长徐浩良   本报驻联合国记者王建刚    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以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的压倒多数,通过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2758号决议。当年,还在上海读小学的徐浩良从电台里听到了这则新闻。时光荏苒,50年过去了,如今已是联合国助理秘书长的徐浩良,抚今追昔,百感交集。他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开启了全球治理的新篇章!    1历史性的重大事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合乎时代发展潮流,合情、合理、合法。”徐浩良说,“当年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让中国在世界和平与发展进程中发挥它的特殊作用理所应当。这是一个历史性的重大事件!”    徐浩良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是中国与世界关系“健康发展的一个新起点”,对中国深度参与全球治理以及多边外交意义重大。    作为负责联合国全球发展的一名重要官员,徐浩良对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年以来对全球发展所作的贡献表示高度赞赏。他说,从1978年的2.3%,到如今连续多年超过30%,这是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巨大飞跃。    徐浩良说,1993年他作为实习生刚接触联合国时,中国还是一个受援国,当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刚刚突破5000亿美元,仅占当年全球经济的1.72%,向联合国交纳的会费只有0.8亿美元。但在2020年,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占比达到17.38%,是联合国会费和维和经费的第二大出资国。    中国深度参与全球治理,在国际事务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气候问题,向来是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博弈战场。”徐浩良说,从最终达成《巴黎协定》的文本中,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中方努力的结果。由中国坚持的敦促发达国家提高其资金支持水平、“制定切实的路线图”等内容被写入决议,确保发达国家2020年前每年为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提供1000亿美元资金支持的承诺不至流于形式。    “如今中国国力雄厚,一举一动都对世界产生着影响。随着进一步走向强大,中国在未来50年对全球治理影响的深度与广度将是无法估量的。”徐浩良说。2中国面孔越来越多    “我刚入职时,联合国的中国人很少。在我所在的发展机构里,几乎没有中国籍职员。如今,中国面孔不断增多,担任不同级别的官员也越来越多。”徐浩良说。    徐浩良回忆说,他第一次“明显感觉”大批中国人介入联合国事务是在2002年,当年他在东帝汶担任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国别办公室主任,他惊喜地发现中国已经向东帝汶派了维和部队和警察。    “我当时感到特别振奋。虽然中国军人和警察都戴着‘贝雷帽’,但他们手臂上的中国国徽让我感到非常亲切。”他说,他从那些年开始注意到,无论是在维和任务区,还是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中国面孔越来越多了。    据联合国的最新统计,目前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工作的中国籍职员有565人。不过,中国籍职员目前只占纽约联合园总部全部职员的1.3%-1.4%,当然这个数字一直在增长中。    徐浩良特别关注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合作倡议。他说,“一带一路”倡议将中国的国际地位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台阶。这个倡议推崇对话不对抗、结伴不结盟,这个理念非常重要。这是一种比较公平的国际化、全球化的发展模式。在徐浩良看来,中国的很多倡议符合国际社会的共同目标。比如,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其核心内涵是要和平不要战争,要发展不要贫穷,要合作不要对抗,要共赢不要单赢。这是中国领导人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面对人类发展和世界前途这一重大问题,提出的中国理念中国方案,体现了中国立场和中国智慧。     (二)中国的承诺让世界“充满希望”         ——专访第76届联大主席沙希德 本报驻联合国记者王建刚     “我衷心祝贺你们50年来所取得的杰出成就。中国自豪地站在国际社会面前,为国际社会作出了贡献。我们祝贺中国领导人和中国人民取得的成就。”第76届联合国大会主席阿卜杜拉·沙希德18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接受本报说者专访时,对中华人民共积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年来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以及对国际社会的重大贡献表示高度赞赏。    沙希德说:“首先,我要祝贺中国人民和中国领导人。中国在捍卫多边主义和加强联合国作用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沙希德感谢中国用实际行动真正践行多边主义,特别指出中国是联合国第二大会费与维和摊款国。在29项维和行动中,中国已累计派出维和人员5万多人次。    沙希德表示:“多边主义是应对全球威胁与挑战的唯一出路。单边主义在世界上没有市场。气候变化和新冠疫情都一再表明,作为世界上的一个物种,作为人类,我们只有通过多边主义才能生存。我们需要加强联合国这个多边机构,我们需要加强法律和秩序,我们需要加强支持多边主义的其他框架。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作为国际社会负责任的成员,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沙希德说,在气候变化问题上,中国力争在2030年实现碳达峰、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这一重大承诺“令世人感到鼓舞”。中国的承诺让世界“充满了希望”,再次提升了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和抗击新冠疫情的信心。谈到中国在应对新冠疫情过程中对世界的贡献时,沙希德表示,中国在这方面表现得“非常慷慨”。习主席主席9月宣布,在向“新冠肺炎疫苗实施计划”捐赠1亿美元基础上,年内中国将再向发展中国家无偿捐赠1亿剂疫苗。截至目前,中方已向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超过10亿剂疫苗和原液,将努力全年对外提供2O亿剂疫苗。沙希德强调:“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承诺。我非常感激中国正在采取的行动。”    在淡到中国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时,沙希德对此高度评价。他说,包括新冠疫情和气候变化在内的各种全球性威胁与挑战都印证了该理念的正确性。“作为地球上的一个物种,我们只有共同努力才能生存。”    二“推动中国重返联合国是我最大的成就”          赞比亚前常驻联合国代表姆旺加     “推动中国重返联合国是我这辈子最大的成就之一。”曾在1968年至1972年任赞比亚常驻联合国代表的弗农·姆旺加近日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说。    1971年10月25日,由包括赞比亚在内的23国共同提交的第2758号决议在联合国大会以压倒多数获得通过,决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时年27岁的姆旺加与非洲兄弟国家代表在现场挨个拥抱庆祝。    “有中国在联合国,就有人保护我们小国的利益了。”时隔50年,现年77岁的姆旺加提及当年惊心动魄的历程时,仍难掩兴奋。    姆旺加说,赞比亚、坦桑尼亚等国从1966年起连续六年提交要求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提案,由于美国等国家的阻挠,前五年都失败了。但在此期间,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才是代表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    从10月18日起,联大就中国席位问题展开激烈辩论,以美国为首的一些西方国家代表四处游说,对许多第三世界国家威逼利诱,极力拉拢。姆旺加回忆称,时任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老布什那几日一直在游说各国代表,“他以停止经济援助相威胁。有的国家屈服了,有的国家顶住了”。    10月25日,联大有三个关于中国席位的提案需要迸行表决。姆旺加说,当天大会先是否决了美日等国提出的“重要问题”提案,即任何剥夺“中华民国”在联合国的“代表权”的建议都是重要问题。随后,就要表决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的提案,“但在投票前,有人说时间很晚了,需要换个时间进行表决。我们当时就说,现在不晚,我们想现在就投票。不出所料,我们胜利了!”这也让美日等国的“双重代表权”提案成为一项废案,被自动否决。    “虽然当时已是深夜,但现场气氛仍十分热烈。属于中国的时刻到了。”姆旺加说。    当年11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团首次参加联合国大会,受到现场多国代表热烈欢迎。姆旺加说,他当时代表非洲国家发言,欢迎中国代表团。    “现场气氛十分欢乐,这是历史性的时刻。”姆旺加说,“后来见到中国领导人时,他们都对非洲国家,包括我个人,帮助中国重返联合国所作出的努力表示感谢。”    “50年来,中国在维护世界和平、加强各国友好合作、促进人类进步事业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姆旺加说,“中国向一些非洲国家派遗维和部队,在推进和平解决争端、维护地区安全稳定、促进驻在国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都发挥了很大作用。同时中国在世界贸易组织、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国际组织也发挥了建设性作用。”    姆旺加曾两次担任赞比亚外交部长,他对中国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国家拒绝伸出援手时帮助赞比亚和坦桑尼亚修建坦赞铁路表示感谢。    姆旺加说:“请求中国援建坦赞铁路前,我们曾向英、美和其他一些西方国家求助。但他们都认为坦赞铁路在经济上是不可行的,不愿予以考虑。只有中国愿意帮助我们。”    他说,坦赞铁路建成后,赞比亚终于不必依赖南部通道,可以自由地同世界各国合作,坦赞铁路是非中合作的象征,是非中关系史上的丰碑。 (一) “我从未听见过如此热烈的掌声”巴基斯坦常驻联合国记者阿里    “在我长这半个世纪的联合国记者生涯中,还没有见过任何一件事能够引发50年前联大通过的关于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联合国合法席位第2758号决议所引发的如此巨大的欢乐海啸!”巴基斯坦联合通讯社常驻联合记者伊夫蒂哈尔·阿里日前接受本报专访时说,“世界因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而发生了根本改变。”    1971年10月25日晚,共有135个会员国的联合国大会计划讨论通过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23国提出的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提案,即“两阿提案”。在“两阿提案”付诸表决前,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老布什企图作最后一次挣扎,力主删掉“两阿提案”中关于立即把蒋介石集团代表驱逐出联合国的内容。但在一片反对声中,经大会主席印尼外长马利克裁决,美国代表的努力最终以失败告终。    最后,大会以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的压倒性多数通过“两阿提案”。顷刻间,大厅立即沸腾起来,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声从会场四面八方响起,不少亚非拉国家的代表纵情高声歌唱,掌声、歌声、欢呼声汇合在一起,犹如大海的波涛,汹涌澎湃,经久不息,回荡在有着金黄色的圆屋顶和黄色地毯的会议大厅。    “我在联合国工作这么多年,还从未听见过如此热烈的掌声,也从未看见过如此令人心潮澎湃的场面。”阿里说。    “我亲眼目睹了坦桑尼亚常驻联合国大使萨利姆尽情舞蹈的一幕。”阿里说,“第二天,萨利姆身着中山装,在会议现场欢快舞蹈的画面出现在美国各大报纸版面上,给联合国历史留下了一幅见证这段特殊历史的宝贵画面。”    阿里说,他当时被现场火爆热烈的气氛深深感染了,但他意识到不能再继续“共享”这种快乐了。于是,他一路小跑来到联大会议楼三楼,在其中一间电讯室用电报的形式向巴基斯坦联合通讯社总部发回一条快讯:“联合国中国进台湾出巴基斯坦联合通讯社。”    “当年既没有电传机,也没有电脑,我必须用最少的文字把这个重大消息发出去。多一个字都会耽误时效。”阿里说。    自1971年9月起,阿里开始常驻纽约联合国总部从事新闻报道工作。他说,随着岁月的流逝,许多事情已经淡忘,但10月25日那个夜晚让他终生难忘。    阿里说,联大会议厅内发生的那一幕是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在纽约联合国总部掀起的一个高潮,而当年11月11日中国代表团抵达纽约肯尼迪国际机场时则又掀起了另一个高潮。    阿里回忆说,几百人的记者队伍看上去“人山人海”。此外,还有许多欢迎群众,他们敲锣打鼓,高喊欢迎口号。他们有的举着毛泽东主席画像,有的高擎五星红旗,场面同样令人激动。    他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对世界的意义十分重大,“正因为中国合法席位的恢复,联合国的生态才得以发生重大改变”,。    “中国是一个真正支持第三世界国家的国家。联合国有了中国,安理会便达到一种平衡,从此在联合国这个最重要的机关里有了支持发展中国家的声音了”他说。    阿里表示,他对中国和中国人民怀有浓厚的感情。他曾七次访问中国。“我希望有机会再去看看今天的中国,亲自印证一下50年前国际社会所作出的明智抉择。” (二)中国将在联合国发挥更大作用——专访联合国亚太经社会能源司司长刘鸿鹏                “从联合国的受援国到现在成为积极的发展伙伴,中国恢复联合国席位50年来地位的变化,也是中国自身发展历程的见证。”    联合国亚太经社会能源司司长刘鸿鹏近日在按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中国将减贫、发展经验通过国际合作与他国共享,在推动全球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发展方面功不可没。    联合国亚太经社会是联合国经社理事会下属的五个区域经济委员会之一,也是联合国在亚太地区唯一的政府间综合性经济社会发展组织,是亚太地区国家在经济、环境、社会问题上交流经验、进行区域合作的重要平台。为发展中国家提供经验    2003年加入联合国工作之前,刘鸿鹏曾在中国政府能源领域工作多年,对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尤其是农村能源的开发利用经验丰富。    “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能源事业的发展举世瞩目,特别是解决边远地区无电人口、提高能源效率和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取得的成绩,可为区域内国家解决能源短缺问题起到积极的示范作用。”刘鸿鹏说。    亚太地区4O多亿人口中目前尚有无电人口将近2亿,主要集中在南亚和东南亚的农村贫困地区,“无电是造成贫困的主要原因之一”。刘鸿鹏说,亚太地区发展中国家的贫困问题与中国90年代边远贫困地区的情况非常类似,“中国成功解决了这个问题,能帮助这些国家减贫、脱贫少走很多弯路”。    他以能源领域举例说,中国在2015年解决了无电人口用电问题,实现“人人享有电力”国标。中国利用分散的可再生能源,比如通过利用大阳能、沼气、小水电解决边远地区农村供电的模式,尤其适合亚洲特别是东南亚及太平洋岛国的地理特点。亚太经社会多年来也努力通过南南合作、技术交流等方式将中国的经验成功推广到其他发展中国家,真正帮助这些国家解决发展难题。推动亚太地区互联互通    谈及“一带一路”在亚太地区的落地,刘鸿鹏说,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致力于促进各国互联互通、推动共同发展,在理念、目标和举措方面与《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高度契合。    2016年,联合国亚太经社会与中国政府签署了“一带一路”合作协议,是第一个与中国政府达成“一带一路”合作的国际组织,以推动区域内互联互通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中国积极与相关国家加强合作,通过这一平台支持区域内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当地经济发展,通过解决就业问题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包容性发展。”    刘鸿鹏说,中国政府一直在强调将“一带一路”倡议与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相结合,并对亚太经济社会关注的重点领域给予了资金、政策方面的支持。    “亚太地区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不一、能源资源分布不均,互联互通对消除亚太国家在地理、文化和经济发展方面的差距、优化资源配置十分重要,也是促进亚太区域经济合作和一体化的重要内容。”刘鸿鹏评价说,“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政府为国际社会提供的公共产品,通过推进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助力沿线国家经济发展、民生改善,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    刘鸿鹏还提到,亚太经社会与“一带一路”协议的执行成为联合国机构与中国政府合作的典范,在这一框架下的协议越来越多,联合国其他相关机构也先后同中国达成合作协议,积极参与到“一带一路”建设中来,“‘一带一路’倡议从经济、社会、环境三个维度推动可持续发展得到联合国内部的广泛认可”。       三美国惨败,联合国会场爆发出欢呼声   50年前,《参考消息》这样报道中国重返联合国                                                                                                                                                                                                                                        (一)欢呼完全压过埋怨声[法新社联合国1971年10月26日电]联合国大会昨晚以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的表决结果,决定使人民中国获得席位,并且驱逐台湾。    这个表决结果表明美国遭到了惨败,美国曾经在外交上全力以赴地企图使台湾在联合国保持一个代表,同时也接纳人民中国。    美国今年失去支持不仅表现在像英国和加拿大这些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国家的背叛方面,而且还表现在第三世界国家的反对方面,这些国家以前一向屈从于富有而强大的华盛顿政府的愿望。    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了同人民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和放弃它们同台湾的关系的运动,这个反对派今年增加了力量。    美国政府的“两个中国”政策出现了明显的矛盾,这也为这种反对力量助了一臂之力。美国政府在为尼克松总统访问北京进行安排的同时,企图维护台湾的地位,但是自费心机。    [德新社联合国1971年10月26日电]昨天在一次乱糟糟的,几乎是乱作一团的晚间会议上,联合国大会以出乎意料的大多数决定,接纳北京进入联合国和同时把台湾驱逐出联合国。    这里一般都认为,联合国的决定是美国的惨败。    美国代表依靠的是错误的估计,所以直到最后一分钟仍然洋洋得意地表示乐观,并把在联合国内争取继续保持台湾的席位(它希望保住)当作一个与威信有关的问题来斗争。    在失败以后,主要的失败者美国首席代表布什在美国代表团休息室内以无可奈何的坦率态度宣称,“我不知道怎么能发生这样的事”。    在辩论期间,可以证明美国人是没有谋略的,因为他们企图让善辩而又自以为是的沙特阿拉伯的首席代表巴鲁迪发言来拖延时间。    在会议比较早的时候,当巴鲁迪主张把表决推迟24小时的动议遭到嘲笑和被否决时,多少可以看出大会对美国的愿望已经有些反感了。    不久以后,美国又遭到了第二次直接的失败,因为大会以很大的多数把美国的程序性提案否决掉了。    在这以后,美国首席代表拼命努力企图把驱逐台湾的要求从主张只接纳北京的提案中删去,但是这种努力看来已像是马后炮式的反应,从一开头就注定要失败。    当这种花样被宣布为不能接受的时候,美国的战略就彻底垮台了。许多代表发表了冷嘲热讽的评论。    许多亲华代表发热的狂热的欢呼声和胜利欢呼声,把遭到失败的布什指责驱逐台湾对联合国今后工作造成的后果的埋怨声完全淹没了。(二) 尼克松:“我们感到震惊”    [美联社联合国1971年10月26日电]今天,当北京的支持者取得最后胜利的时刻,联合国大会迸发出阵阵欢呼声和鼓掌声。    身穿毛泽东式服装的坦桑尼亚人高兴地跳了起来。叙利亚人、印度人、巴基斯坦人、古巴人、阿尔巴尼亚人起立欢笑,并挥舞着双手。欧洲人(其中包括苏联大使马立克)则比较克制。    131个会员国中大多数代表兴高采烈,因为当在程序上所玩弄的一切花招最终遭到失败时,绝大多数会员国都支持了阿尔巴尼亚让共产党中国取得席位和驱逐国民党中国的提案。    美国大使布什垂头丧气地坐在椅子上。    阿尔巴尼亚副外长马利列走上讲台,开始用法文说,这个决定是“美利坚合众国的巨大失败”。    布什取下他的耳机,扔在桌子上。    争吵的长夜结束了。此时已近午夜。    巴基斯坦大使夏希曾在会上为阿尔巴尼亚一方做了许多工作。当他走出大厅谈到和平时说,这次胜利是“国际事务中新时代”的开始。    [美新处华盛顿1971年10月26日电]尼克松总统对一些代表在联合国就中国代表权问题进行表决之后的举止感到震惊,并相信这将对美国给这个世界组织的支持产生“有害的影响”。    白宫新闻秘书齐格勒今天向记者们详细叙述了总统的情绪,他强调说,尼克松反对在联大会场上出现的毫不掩饰的高兴情绪的“令人震惊的表现”,但是他并不反对各国之间在诸如驱逐中华民国等“原则问题”上的“意见分歧”。    在10月26日和27日的电视新闻节目中转播了联合国关于中国代表权问题的会议情况。在宣布表决结果的时候,人们看到一些代表们大声笑起来、欢呼、鼓掌、在走廊里走来走去。齐格勒说,尼克松观看了电视,并根据电视新闻节目及当时在联大会场的美国记者的报道形成了他的意见。    尽管华盛顿知道那些举止受到批评的代表是谁,但是齐格勒没有提他们的名字,也没有提他们所代表的国家的名字。在谈到这些人的行动时,他对记者说:“我们感到震惊。”    尼克松说他所看到的情景是对美国提案的失败表现的‘“毫不掩饰的高兴情绪”和对美国立场的“敌视”。 四“进来,中国;出去,台湾”    (一) 《法兰西晚报》:北京向第三世界展现吸引力    [《法兰西晚报》1971年10月26日文章]题:美国在联合国遭到惨败,宣布北京取得胜利。    联合国将永远不再是以前那个样子了。接纳共产党中国,这个国际组织131个会员国中的大多数为联合国开创了一个新纪元。    这个新纪元将带来什么事情还难以预料。但是,它标态着先是由美国、而后是由美苏两个超级大国霸权统治联合国的局面得以结束。它向不发达国家提供了北京具有吸引力的新作用,北京早就自称是弱小国家的保护者,它表示永远不作超级大国。    对美国来说,今天晚上是个严重失败。    不言而喻,联合国的气氛将会改变。共产党中国明确表示,它要成为保护不发达国家的十字军首领。如果像大多数代表团预料的那样,它在联合国组织中努力起到建设性作用,那么,它有着获得成功的良好机会、显然,对美国来说,中国的参加是个障碍和困难。现在,美国在安理会不仅面临苏联的否决权,也面临北京的否决权。    而苏联人也将为难。因为中国大概会利用联合国对莫斯科报仇雪恨,依靠这个组织来阻止苏联对它采取先发制人的行动。    共产党中国的这个胜利无疑会加强它的领导人在同尼克松总统会谈中的地位。    在尼克松看来,联合国的表决是美国和中国自从决定经过20年后重新开始对活以来的第一次较量。他失败了。作为玩牌能手,他希望在另一次较量中占上风。 (二)锡兰《每日新闻》:联合国代表性不再是空谈    [锡兰《每日新闻》1971年10月27日社论]题:进来,中国    20多年来,中国这个世界人国最多、占人类四分之一的国家没有参加联合国,这样一个引人注目的事实很容易地而且很尴尬地使联合国声称代表人类的说法成为空话。进来,中国。出去,台湾。现在联合国可以真正地说,在它的大会中听到的是全人类的声音。    接纳中国是其政府和人民的胜利,是国际关系中的正义、理性和良知的胜利。被超级大国控制的组织的小国们值得赞扬。为中国说话的就是这些国家。虽然在起初它们为数很少,但是它们很坚定。它们拒绝向压力屈服,也不为甜言蜜语所欺骗。中国被接纳表明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迅速提高,而且也是世界小国集体意志和团结的一个收获。(三)共同社:中国给联合国带来生气    [共同社东京1971年10月26日电]题:联合国将成为三极外交的正式舞台,对中国登台的期待与紧张。    联合国大会25日做出了正式承认中国参加的具有历史意义的决定。由此,联合国比世界任何地方都更早地成了美中苏三大国展开“三极外交”的正式舞台。联合国秘书长吴丹当天立即把通过阿尔巴尼亚提案的消息通知了中国政府。另一方面,在通过该案的同时,国府发表了“退出联合国”的声明。    联合国内部充满着这样的期待和紧张的气氛,即和在国际上孤立的时代诀别的中国,今后究竟将展开什么样的外交?    联合国成员国的绝大多数已经不能再拒绝中国参加联合国,这一事实,既是由于中国拥有核武器这种“严厉威胁”的原因,也是中国从去年底以来大力开展灵活的“微笑外交”的成果。    很多人相信“中国进入(联合国)是理所当然的”,并且认为,如果真的进来的话,那么肯定将行使其强大的影响力。因此,中国的联合国外交将受到世界的注视。    根据目前的联合国的结构,保证了中国的安全理事会五大常任理事国的地位。中国在安理会上的行动将大大影响作为维护世界和平机构的联合国的前途。无论自己怎样强调不当大国,但正是自于别人承认了中国的大国地位和风格,才取得了这次的胜利。因此,作为“大国”的中国的国际责任是重大的。例如在裁军和中东等问题上,和美苏持有不同意见的中国,如果在安全理事会上使用五大国的特权——否决权的话,那么联合国将出现不可收拾的事态。    可以肯定的事实是,世界政治的多极化倾向,由于这次中国参加联合国已清楚地确定下来了。可以说许久以来处于停滞状态的联合国,由于迎进中国将再次出现生气。 (四)《华盛顿邮报》:美国不应当担心中国参与    [《华盛顿邮报》1971年11月28日社论]题:中国在联合国    没有中国的参加,世界重大问题就无法解决,这早已成了国际上的一句格言。既然北京已在联合国得到了发言权、表决权和否决权,它就能在联合国处理的各种问题上发挥同样大的影响。    无可怀疑的一点是:基本上,中国希望把世界力量这块饼重新切开来分,使自己和它所选择的朋友得到的份额大一些。它不会为了在联合国生活而减少对这一目标的重视,远非如此,它进入联合国就是为了推进这一目标。北京代表就在身旁,这无疑会使在今后必然发生的危机中磋商起来方便一些。但是,在危机之间,这将有利于北京向世界现状发动进攻。    对美国来说,对此没有什么特别可怕的。我们有力量来照顾自己正当的利益。此外,不应当把现象和原因混淆起来。需要美国参加正常国际外交活动的原因不是中国参加了联合国,而是中国的存在、幅员和日益增长的力量。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全球最先进:习主席中国思想学会正名总策划公告(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