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 情绪
沉默组文 鲁迅说:“不在沉默中暴发,便在沉默中灭亡”。沉默一般是指人处在一种静止与不出声的状态。 (1)沉默(摘自《英语学习》) 无声即沉默。沉默有各式各样——腹中空泛,思想一片苍白,故而无言可发,这是沉默。热情已如柴薪尽燃,故而冷漠处世,无喜无悲,无忧无愤,对人世的一切都失去兴趣和欲望,这也是沉默。有过爱,有过恨,有过迷茫,有过颖悟,有过一呼百应的呐喊,有过得不到回报的呼唤,然而却守口如瓶,只是平静地冷眼察看世界,这是沉默。饱经忧患,阅尽人世百态,胸有千山万壑的屐痕,江河湖海的涛声,然而却深思不语,这也是沉默。一把价值连城的意大利小提琴,和一枝被随手削出的芦笛,不去触动它们,便都是沉默,但沉默的内涵却并不一样。即便永远不再有人去触动它们,你依然可以凭想象听见它们可能发出的绝然不同的鸣响。一块莹洁无瑕的美玉,和一块粗糙朴实的土砖,放在那里也都是沉默。然而谁能把它们所代表的内容划一个等号呢? (2)沉默(摘自《思维与智慧》) 大自然中的林林总总是有生命的,但更多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是它们的沉默。沉默是生命的内在喧哗,它的魅力和诱惑都积蓄在那于无声之处中。其实世界上真正有魅力的东西大多是沉默无声的,我也一直以为大自然中最优雅的便是沉默。古树沉默,所以参天;长城沉默,所以雄壮;金字塔沉默,所以伟傲;黄土高坡沉默,所以浑厚;撒哈拉沙漠沉默,所以苍茫;珠穆朗玛峰沉默,所以巍峨;圆明园的废墟沉默,所以苍凉;泛黄的老相片沉默,所以情浓;梵高的《向日葵》沉默,所以醉人;罗丹的“思想者”沉默,所以深邃。沉默,让人感受到的是深藏不露的高贵、睿智、丰富和丰满。沉默的面孔,分明流露出思想者的深刻、男人的阳刚或蒙娜丽莎的高雅、女性的柔美,让人一见钟情,终老不渝。因此,沉默又是一种姿态,更是一种尊严、沧桑和风情。火山喷发是沉默的凝聚和积淀。因而沉默潜在着一种比爆发更摄人魂魄的力量。而人之生命的沉默,是超然于单纯的风度、气质、内涵和理智之上的潇洒。生于斯世,说了多少废话、言不由衷的话甚至“梦话”,数也数不清了。就是许多当时感到十分神圣、十万火急的话,时过境迁之后,感到也不过如此,并不是非说不可,当时完全可以保持沉默,置之不理也坏不了大事,新年的太阳还是照样升起,新的一页照样翻开。生旦净末丑,角色虽有别,上了妆,在前台扯着喉咙高喊,使出浑身解数上窜下跳,无非是想要赢得一点别人的叫好和掌声。曲终人散,留给自己的只能是一张憔悴的脸,一颗疲惫的心,一副酸痛的肩膀,一腔冒火的喉咙,还有一种受人摆布的木偶的感觉。因此,沉默是更深刻地领悟人生的一种方式。沉浮于茫茫世界,需要你献上哲学家深邃的沉默——在沉默中洁净自己的思维,因为沉默有时是一种心理交战,它能帮助你构筑合理的结局。想想也是,生活处世,有时沉默是为更好地说,有时沉默是一种睿智,有时沉默是一种豁达,有时沉默是一种涵养,有时沉默是一种洒脱,有时沉默是一种洁身自好,有时沉默是一种顾全大局,有时沉默是一种无奈,甚或是保持人格独立和思想自由的一种方法。沉默与说假话有本质的不同,说假话是一种传染病,沉默是最好的疫苗,不会扭曲真相,更不会伤害他人,且还心存真实和对真实的珍视,因而也有捍卫真理的意义。它能从容地延展人格坐标的长度和宽度,开阔善良的视野,扩容美德的灵魂,使心灵不斤斤计较于恩怨得失,不蝇营狗苟于猥琐卑劣,不与污秽浊流为伍,因此可以算作是一种较佳的状态。沉默是一种孤寂,但不是孤独。沉默的世界很清纯很浩大,那里面有对世俗的鄙视,亦有对希望的憧憬,还有对邪恶的拒绝。多一份沉默就多一份人性的完美,沉默的终极意义在于修身养性以求人格高尚,独善其身以求心灵纯净灵魂高远。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