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发表于 2011-10-17 16:55:20

第2节 观念

(二)   观念〈摘自《中国图书商报》〉观念是指对事物的概括性印象。以下举例:1世上没有白吃的午餐这个观念是美国诺贝尔经济奖得主弗里德曼教授提出的,可用之于个人行为、企业经营和政府决策。它告诉人们:什么事情都要付出成本,世界上没有不劳而获的事情;羊毛出在羊身上,不要误以为自己可以一厢情愿地占便宜;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必须要在二者之中做一个痛苦的选择;政府不是圣诞老人,所施的恩惠最终还是要纳税者来负担的。2疑中留情疑中留情,即善意的推断,并不是无条件地轻信对方,而是有选择地往好处想。这是一个进步社会中大家都应当持有的态度——除了牵涉到国家安全等重大的政策之外,在处理一般事务中,疑中留情也许是值得提倡的心态。上一次当、吃一次亏、误信对方一次,也许还比处处设防的心理要轻松得多。美国人之所以常常被认为天真,大概就是他们常常去疑中留情;中国人之常常被认为世故,就是我们处处设防。3“富裕”不等于“康乐”提高生活水准是指国民所得的增加,使人民生活得更舒适,这是经济发展的手段与过程;改善生活素质是指促进人民生活的安定与和谐,社会风气的敦厚与淳朴,娱乐设施的提倡与普及,自然环境的净化与美化,公害的减少与防止,这才是经济发展的目的。如果只重视生活水准,忽略生活素质,二者失去平衡,就会形成一个“富裕”但不“康乐”的社会。4   尊严与科学、民主同等重要从某一个角度来看,科学是追求客观的真理,民主是追求主观的平等。虽然科学与民主是无比的重要,但还必须加上“尊严”——追求做人的尊严。法理比人情完美,制度比关系可靠,功劳比苦劳有效。落后的社会把人当成狗,进步的社会把狗当成人。在自由、民主、法治与富裕之下,人不一定活得快乐,但会活得有尊严。人类历史上绝大部分的改革、争论、努力都在追求三个层次的生活:活得温饱、活得小康、活得有尊严。活得有尊严是一个“新”人权的争取。它向贫苦环境衍生出来的因陋就简、克难精神、政府保护、公家补贴、逃难情结、得过且过等观念挑战。5   追求名利需有规范财富、权力、名位,在民主社会与市场体系之下,是推动个人进取与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它们应当得到肯定。但是,在追求的过程中,要有三项规范:(1)不能不择手段;(2)不能过分热衷;(3)不能人人强求。如果不择手段,其结果是社会没有是非;如果过分热衷,其结果是风气败坏;如果人人强求,其结果是人心险恶。6   读书是没有机会成本的长期投资在事事都有机会成本的情况下,读书——读好书仍然是最值得提倡的。读好书不仅没有机会成本,而且还替你节省了支出、增加了知识。即使因为你读了10个小时的好书,使你少赚了10个小时的钱,那么你仍然可以告慰自己:读好书是一项长期的投资,短期收人的减少仍然是值得的。连不一定懂机会成本的先人们也早就提醒我们:“书中自有黄金屋”。7   富者因书而贵再讲究的服装无法掩饰一个人知识的贫乏,再清寒的读书人也无法挡住言谈中的书香。知识与气质是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耐心地、持久地通过读书才能获得的。清寒而不寒酸.小康而不俗气,这个关键就在于当事人是有书卷气还是市侩气,也就是当事人是否重视读书,是否热衷知识,是否追求精神层面。一个胸怀虚心、耐心、爱心的读书人,即使拥有令人羡慕的财富,也不会有令人反感的铜臭;即使拥有令人向往的政治权力,也不会变成令人讨厌的官僚;即使拥有今人尊敬的学术成就,也不会有令人失望的自负。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第2节 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