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发表于 2011-10-18 10:09:27

(2)胆病候

(2)胆病候
《素问》23.2.胆为怒……
《素问》47.7.帝曰:有病口苦取阳陵泉,口苦者病名为何?何以得之?岐伯曰:病名曰胆瘅。夫肝者中之将也,取决于胆,咽为之使。此人者,数谋虑不决,故胆虚气上溢,而口为之苦,治之以胆募俞,治在《阴阳十二官相使》中。
《素问》48 .7.脉至如横格,是胆气予不足也,禾熟而死。
《素问》74.41.少阳司天……主胜则胸满咳仰息,甚而有血,手热。
《素问》74.41.少阳在泉……主胜则热反上行而客于心,心痛发热,格中而呕。少阴同候。
《灵枢》4.16.胆病者,善太息,口苦,呕宿汁,心下澹澹,恐人将捕之,嗌中吤吤然,数唾……,
《素问》19.13.善呕,呕有苦,长太息,心中憺憺,恐人将捕之,邪在胆,逆在胃,胆液泄则口苦,胃气逆则呕苦,故曰呕胆。
《灵枢》35.3.胆胀者,胁下痛胀,口中苦,善太息。
《脉经》2/1.5.左手关上阳绝者,无胆脉也。苦膝疼,口中苦,眛目,善畏如见鬼状,多惊,少力。刺足厥阴经,治阴。在足大指间,或刺三毛中。
二《脉经》2/1.6.左手关上阳实者,胆实也。苦腹中实不安,身躯习习也。刺足少阳经,治阳。在足上第二指本节后一寸。
《脉经》4/3.2.病人胆绝,七日死,何以知之?眉为之倾。
《中藏经》23.1,胆者,中正之腑也,号曰将军,决断出焉,言能喜怒刚柔也。与肝为表里,足少阳是其经也。虚则伤寒,寒则恐畏,头眩不能独卧;实则伤热,热则惊悸,精神不守,卧起不宁。
《中藏经》23 .2.又,玄水发,则其根在于胆,先从头面起,肿至足也。
《中藏经》23.3.又,肝咳久不已,则传邪入于胆,呕清苦汁也。
《中藏经》23.6.邪气客于胆,则梦斗讼。
《中藏经》23.8.胆实热,则精神不守。
《中藏经》23.9.又胆热,则多睡。胆冷,则无眠。
《中藏经》43.2.玄水者,其根起于胆,其状先从头面起,肿而至足者是也……此良由上下不通,关窍不利,气血痞格,阴阳不调而致之也。
《病源》20 .6.胆病候
胆象木,王于春。足少阳其经也,肝之腑也,决断出焉。诸腑脏皆取决断于胆。其气盛为有余,则病腹内冒冒不安,身躯躯习习,是为胆气之实也,则宜泻之;胆气不足,其气上溢而口苦,善太息,呕宿汁,心下澹澹,如人将捕之,嗌中介介,数唾,是为胆气之虚也,则宜补之。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胆病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