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气血病候
3.气血病候《素问》3.5.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
《素问》15.3.脉孤为消气,虚泄为夺血……
《素问》17.3.夫脉者,血之府也,长则气治,短则气病,数则烦心,大则病进,上盛则气高,下盛则气胀,代则气衰,细则气少,涩则心痛……
《素问》39.1.帝曰:愿闻人之五脏卒痛,何气使然?岐伯对曰: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
《素问》62.3一4.……气有余则喘咳上气,不足则息利少气。血气未并,五脏安定,皮肤微病,命曰白气微泄……血有余则怒,不足则恐。血气未并,五脏安定,孙络水溢,则经有留血。
《素问》62.7.气血以并,阴阳相倾,气乱于卫,血逆于经,血气离居,一实一虚。血并于阴,气并于阳,故为惊狂。血并于阳,气并于阴,乃为炅中。血并于上,气并于下,心烦惋善怒。血并于下,气并于上,乱而喜忘……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厥则暴死,气复反则生,不反则死。
《素问》64.8.帝曰:逆四时而生乱气奈何?岐伯曰:春刺络脉,血气外溢,令人少气;春刺肌肉,血气环逆,令人上气;春刺筋骨,血气内著,令人腹胀。夏刺经脉,血气乃竭,令人解亻亦;夏刺肌肉,血气内却,令人善恐;夏刺筋骨,血气上逆,令人善怒。秋刺经脉,血气上逆,令人善忘;秋刺络脉,气不外行,令人卧不欲动;秋刺筋骨,血气内散,令人寒栗。冬刺经脉,血气皆脱,令人目不明;冬刺络脉,内气外泄,留为大痹;冬刺肌肉,阳气竭绝,令人善忘。凡此四时刺者,大逆之病,不可不从也,反之,则生乱气相淫病焉。故刺不知四时之经,病之所生,以从为逆,正气内乱,与精相薄,必审九候,正气不乱,精气不转。
《灵枢》58.2.血气内乱,两气相搏。其所从来者微,视之不见,听而不闻,故似鬼神。
《灵枢》64.8.足阳明之上,血气盛则髭美长;血少气多则髭短;故气少血多则髭少;血气皆少则无髭,两吻多画。足阳明之下,血气盛则下毛美长至胸;血多气少则下毛美短至脐,行则善高举足,足指少肉,足善寒;血少气多则肉而善瘃;血气皆少则无毛,有则稀枯悴,善痿厥足痹。
《灵枢》64 .9.足少阳之上,气血盛则通髭美长;血多气少则通髭美短;血少气多则少髭,血气皆少则无须,感于寒湿则善痹,骨痛爪枯也。足少阳之下,血气盛则胫毛美长,外踝肥;血多气少则胫毛美短,外踝皮坚而厚;血少气多则胻毛少,外踝皮薄而软;血气皆少则无毛,外踝瘦无肉。
《灵枢》64 .10.足太阳之上,血气盛则美眉,眉有毫毛;血多气少则恶眉,面多小理;血少气多则面多肉;血气和则美色。足太阳之下,血气盛则跟肉满,踵坚;气少血多则瘦,跟空;血气皆少则喜转筋,踵下痛。
《灵枢》64.11.手阳明之上,血气盛则髭美;血少气多则髭恶;血气皆少则无髭。手阳明之下,血气盛则腋下毛美,手鱼肉以温;气血皆少则手瘦以寒。
《灵枢》64.12.手少阳之上,血气盛则眉美以长,耳色美;血气皆少则耳焦恶色。手少阳之下,血气盛则手卷多肉以温;血气皆少则寒以瘦;气少血多则瘦以多脉。
《灵枢》64.13.手太阳之上,血气盛则多须,面多肉以平;血气皆少则面瘦恶色。手太阳之下,血气盛则掌肉充满;血气皆少则掌瘦以寒。
《灵枢》64 .14.……美眉者,足太阳之脉气血多;恶眉者,气血少;其肥而泽者,血气有余;肥而不泽者,气有余,血不足;瘦而无泽者,气血俱不足。
《灵枢》65.7.黄帝曰:其有天宦者,未尝被伤,不脱于血,然其须不生,其故何也?岐伯曰:此天之所不足也,其任冲不盛,宗筋不成,有气无血,唇口不荣,故须不生。
《难经》22.0.经言脉有是动,有所生病。一脉辄变为二病者,何也?然,经言是动者,气也;所生病者,血也。邪在气,气为是动;邪在血,血为所生病。气主呴之,血主濡之。气留而不行者,为气先病也;血塞而不濡者,为血后病也。故先为是动,后所生病也。
《伤寒论》20 .13.脉浮而大,浮为气实,大为血虚。
《金匮》17.4.寸口脉微而数,微则无气,无气则荣虚,荣虚则血不足,血不足则胸中冷。
《脉经》1/13.4.脉滑者多血少气,脉涩者少血多气,脉大者血气俱多。又云:脉来大而坚者血气俱实;脉小者血气俱少。又云:脉来细而微者血气俱虚。
《脉经》4/7.65.尺脉涩而坚,为血实气虚也。
《脉经》4/7.66.尺脉细而微者,血气俱不足……
《脉经》8/13.15.寸口脉微而弱,气血俱虚,男子则吐血,女子下血。呕吐、汗出者,可治。
《脉经》10 .42.尺寸俱微,厥,血气不足,其人少气。
《中藏经》9.1.脾病则血气俱不宁,血气不宁,则寒热往来,无有休息……
《中藏经》10 .1.脉者,乃气血之先也。气血盛则脉盛,气血衰则脉衰;气血热则脉数,气血寒则脉迟;气血微则脉弱,气血平则脉缓。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