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经典著作心神学解折(一)
“中医心神学”是一个古老而全新的科题。说古老,是因为“心神学”原本就在中医经典基础理论和实践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说全新,是因为我们要把她从中医的理论中抽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对她从新认识,从新定位,同时付予她科学的价值。使之成为一门生命科学中具有独立风格和应用价值的“中华本土心理学”。(一)﹒ “神主”学说在中医学术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黄帝内经》与《老子》、《周易》是现存的三坟雄文,其论述的都是大道。《黄帝内经》的宏篇巨制须首见于春秋战国时期,但从所论内容及其博大精深的理论来看,不应认为是对医学认识的原始或初级形态,更不是朴素或自发的阶段,而是代表东方文化对人类医学认识的高峰。是东方史前(5世纪前)医学大成的一次多学科总结。是全面揭示生命大道的经典巨著。
《黄帝内经》所揭示的是超越人体结构研究科学的自然原理和生命原理,也是中华医道的原理。在《黄帝内经》理论框架中发展起来的中华医道,囊括过程、枢机、结构领域,但以过程的描述、枢机的描述为主。认识领域主要在生命过程,而非人体结构。本质上认识生命过程的主导在“神气”,而“形器”只是神气的载体。中华医道直指人生命过程的这个根本,而不是指疾病本身,或是作为其载体的人体结构。《周易》言:“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中华医道讲究的是形而上的功夫,而不是形而下的技巧。即或是技巧,也主要是服务于这种“功夫”,而非替代和统括。
中华医道在于追求摄生的自律、自生、自稳与自和,而治道亦在于促进其自律、自生、自稳与自和。中华医道从本质上认识到人都有调理失和与转化疾病的本能。医生的作用只是帮助与促进这种本能的实现。所以,《黄帝内经》称摄生者为“人”,医治者为“工”。并将人分为与道同生的“真人”、通达于道的“至人”、顺从于道的“圣人”、符合于道的“贤人”。而将“工”分为“上守神”的“上工”、“守门户”的“中工”、“粗守形”的“下工”。把守神、治神、调神列为治道之先。
《黄帝内经》•《移精变气论》中言“标本已得,邪气乃服”,“标本不得,亡神失国”,强调了标本相得的重要性。《汤液醪醴论》则谓:“病为本,工为标,标本不得,邪气不服。”病人与医生之间,病人为本,医生为标;病人与疾病之间,病人为本,疾病为标。人和则无病,人失和则病。中医强调“调于人而病自和”。所以,中华医道的实践目标在于生命的全面自主实现、全面自由发展与全面自我和谐。而这种枢机的主导就是“神”。
人的精神心理过程,《黄帝内经》有明确的论述:“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德流气薄而生者也。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神、魂、魄、心、意、志、思、虑、智,概括了人神的“层次”和整个活动的“过程”。这是对“神经语言程式”的最早阐述。
老子《道德经》为道家经典。中国自古以来,“医”、“道”本为一体。但中医偏重于“生”,关心的是情志对后天生理的影响;而“道”家偏重于“命”,关心是先天对于后天的主导。在东方,正是“医”、“道”的合一,才使中华医道的内涵如此的博大精深。
欢迎来到(www.dangdaizhongyi.com)当代中医网(fqyg.net)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