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仁、智之修
所以,“修为”就是修仁、修智、修健康、修济世、修有为。综观古今有关修为大法之精义,我们可以把“修为”分为三大部分即:德修、行修、为修(修持)。其中,鉴别厚非的关键和分水岭就是“为修”。只有三修合一,才是仁智之修。因为,为修而修,离世之修,不为社会所用,不为人类造福,就不合于道。修为人生就不俱备任何价值,且易步入崎途。
三修合一,是中国修为文化的主流,也是修为学最原始和终结的目标。这一点我们可以从鬼谷子《本经阴符七篇》得到解答。
战国时期的鬼谷子先生不但是春秋战国时代的纵横家宗师,更是继老子之后道家修为文化的宗师。
他所著《修为经》•《本经阴符七篇》是修为养生应世的专著。他在老子《道德经》基础上更细、更形象、更具体地阐述了修为七法,具有可操作性特征。围绕“德修、行修”首先创立了“气养、心养、神养、德养、道养”的五养学说和“为修”应世“七势”学说。为中国修为学建立了核心体系,具有现实和深远的研究意义和应用价值。
值得肯定的是,鬼谷子先生对“潜意识(神)”的研究,阐述和应用,可说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比起西方对潜意识的确定和掌握早了2500多年。
欢迎来到(www.dangdaizhongyi.com)当代中医网(fqyg.net)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