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调水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03|回复: 0

中日企业实力大对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0-6 22:04: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日企业实力大对决

引自《参考消息》2018年9月28日

一 核电项目建设(中国胜)
  今年6月底,中国的两台核电机组先后成功并网发电。一台是全球首台并网发电的欧洲压水反应堆(EPR)——广东省的台山核电1号机组。另一台是全球首台AP1000非能动压水堆——浙江省的三门核电1号机组。EPR技术和AP1000技术均为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第三代核电技术。
  实际上,欧洲和美国也都分别在建设EPR和AP1000核电机组,但项目均涉及工期大幅滞后和建设费用超预算等各种棘手的问题难以推进。
  中国最初的商业核电机组于1994年开始并网发电,比日本足足晚了四分之一个世纪。然而发展至今,现在中国的核电机组数量(43台)已经可以与日本(42台)相匹敌。若再考虑到日本的核电机组大半都处于停滞状态,那中国核电机组的发电量已然是日本完全无法企及的。
  在建设前景方面,中国也具有压倒性优势。2010年之后,日本开工的核电机组仅有一台,中国则有24台,其中还包括多台第三代核电机组。中国不仅仅在建设传统型的核电机组,还在高速反应堆、海上浮动反应堆等次时代技术上进行全方位的积极探索。
  日本原子力产业协会国际部的中杉秀夫说:“尽管在反应堆的核心安全技术和安全规范领域日本仍占优势,但照此趋势发展,中国核产业迟早会超过日本。”他认为,虽然现在中国尚未建立起牢固的核产业国际可信度,但如果中国能够积累足够的建设和运行经验,享誉世界指日可待。
  核电站因为需要巨额的初期投入和承担长期的投资风险,通常在发达国家很难轻易投产。目前仍在积极引进核电设备的大多是急需稳定电源来支撑经济发展的新兴国家。日本能源经济研究所的村上朋子说:“有些新兴国家的核电项目,日本基本不会涉足。能够出手帮助他们建设的只有中国和俄罗斯了。

二 造船(中国胜)
  中国的造船业超过日本,是在雷曼危机后的2009年。2017年中国又超过韩国,成为年交付量最大的世界造船第一大国。
  有观察认为,中国政府似乎正在推进国内的两大造船巨头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和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合并。一旦实现,新集团将全面超越韩国的现代重工业。全球最大的造船企业也将在中国诞生。
支持中国造船业成长的是中国政府的积极参与。2009年中国政府将造船业指定为政府积极扶植的十大产业之一。在雷曼危机之后,中国的造船企业就是依靠大量的政府补助完成了大量日本无法承接的订单。
  另外,中国造船企业还有一些超越日本企业常识的做法,也是他们获得飞跃性发展的原动力。比如,中国企业会在尚无法确保船台的情况下接受订单,然后再想办法去协调船台和工人。最关键的是,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企业竟然还能按期交付。
  实际上,日本造船业在技术上依然拥有压倒性优势。中国造船企业擅长的是制造运输铁矿石和煤炭的散装货轮。而球罐型液化天然气(LNG)货轮等高技术水准的货轮,就不是中国的强项。日本造船界人士普遍认为,中国距离建造高水准的LNG货轮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距离。但现在,中国已经成功建造出箱型LNG货轮。距离建成球罐型LNG货轮似乎也不那么遥远。

三 宇宙开发(中国胜)
  4月24日被定为中国航天日,是为了纪念1970年4月24日中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
  此后近50年间,中国航天事业取得了巨大进步,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2003年中国实现了首次载人航天,现在又在进行独立宇宙空间站的开发。预计空间站将在2022年开始正式投入使用。
  在民间领域,成立于2015年的民营航天企业北京零壹空间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OS-X火箭“重庆两江之星”于今年5月成功点火升空。这也是中国首枚“民营自研商用亚轨道火箭”。如今,该公司已获得5亿元人民币的融资。今年年底他们还将发射飞行高度突破100公里的火箭,该高度被视作宇宙空间的边界。他们计划在2020年之前完成50次发射。
  中国政府对民营航天企业的态度也是积极扶植。中国旨在到2030年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航天强国。
  中国这一系列动作让日本产生了强烈的警惕感。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第一宇宙技术部事业推进部长佐藤寿晃说:“中国在载人航天领域确实取得了进步。”
  但是,佐藤也表示日本在火箭发射的精度上优势明显。日本H-IIA火箭的发射成功率高达97%,日本对此非常自豪。日本的技术并不落后,但在规模和政府扶植程度上却不如中国。因此,中国的航天事业今后无疑会把日本甩在身后。

四 无人机(中国胜)
  近年,无人机领域有中国大疆、法国帕罗和美国三维机器人公司三强。其中,空中王者大疆在世界市场的份额是70%,占压倒性优势,另外两家欧美公司被迫裁员和调整业务方针。遗憾的是,日本公司的存在感几乎为零。
  疆公司无人机的优势在哪里?业界人士异口同声地指出是“飞行安全”。飞行风险不光包括坠落,哪怕是飞行位置的一丝误差都可能引发大事故。防范无人机事故风险的基础装置是用于控制飞行姿势的飞行控制器。
  日本无人机咨询公司会长春原久德指出,大疆公司制造的飞行控制器的精确度之高是全世界任何一家其他公司都无法比拟的。这一基础装置的优势让大疆公司确保了一强地位。
  那么,为什么只有大疆公司产品能够达到如此高的精确度?原因来自各公司对无人机的不同认识。无人机机体本身是硬件,但关键决定因素是软件,通过飞行控制器对加速度、气压和GPS信息进行数字处理确保飞行稳定。
  这里重要的是升级,软件升级在电脑和智能手机领域为人所熟知。以原始数据为基础随时更新无人机软件,以提高应对气候和地形的能力。春原分析大疆公司成功的原因指出,即使机体还没有达到理想状态,大疆公司还是决定先将商品推向市场,通过用户来收集来自全世界的原始数据。不是通过硬件取胜而是通过软件取胜,日本在电脑和智能手机等领域败给中国企业,也是因为缺乏这种眼光。
  也有几家日本无人机制造商集中研究无人机在农业领域的有效应用,谋求通过制造农业专用无人机寻找出路。尽管日本起步较晚,但通过明确“无人机的具体用途”,终于开始站到了竞争的起跑线上。
  但是,大疆公司已经走出下一步棋。今年5月,大疆公司与美国微软公司进行合作。大疆公司开始发布面向Windows的软件开发工具包(SDK),把无人机技术开放给全球将近7亿的Windows 10用户。


五 医疗设备(日本胜)
  2017年中国医疗设备市场规模约为213.5亿美元(英国BMI研究公司数据),呈持续增长趋势。但对于中国企业而言,可信度成为发展壁垒。
  日本第二大医疗设备制造商泰尔茂公司中国业务负责人、首席执行董事柴崎崇纪指出,中国医师的习惯是,消耗品使用中国品牌产品,高性能医疗设备使用外国品牌产品。
  中国政府2015年将“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列为重要发展领域。为普及中国品牌的医疗设备,中国政府提供补贴。在当地公立医院采购医疗设备之际,地方政府将一定的比例分配给中国制造商。
  根据医疗水平不同,中国医院分为三级、二级和一级。由于政策推动,三级医院引进中国制造的高性能医疗设备的情况日益增加。但也有情况是,医院采购中国品牌的医疗设备,但实际使用的高性能医疗设备是外国品牌。
  医师通常希望继续选择已经用惯的医疗设备品牌,这成为中国企业面临的又一障碍。日本第一大制造商奥林巴斯很早就进军海外市场,在消化系统内窥镜领域掌握了世界70%的市场份额,在日本也表现出压倒性优势。
  奥林巴斯亚太区营业企划部负责人中濑理绘指出,中国曾引进奥林巴斯的消化系统内窥镜,奥林巴斯具有先行者的优势。该公司在上海、北京和广州成立了医疗技术培训中心。
  中国国内掌握内窥镜操作技术的医师有2.6万人,日本有3万人。另一方面,中国胃癌等癌症患者呈增加趋势。
  中濑指出,中国今后也需要内窥镜技术指导,对内窥镜的需求也将增加。该公司产品在中国十分畅销,保持两位数的增幅。
  在消耗品方面,不少中国企业擅长生产注射器等高附加值产品。柴崎指出,就算外形容易模仿,但实际生产时的质量管理技术不是能轻易模仿的。日本企业的有利形势似乎还可以保持一段时间。

六 医药品(日本胜)
  一位在日本大型药企负责研发的高层人员就中国的制药产业断言:“这可是威胁啊。”
从医药产品的市场规模看,中国仅次于美国,排名第二,而在仿制药市场,中国的份额据说高达九成。但即便是中国最大的上市药企华润医药集团,其销售额也不足日本排名第一的武田药品工业的四分之一。
  不过“中国的新药研发能力低下”这一看法也已经发生变化。举个例子,中国有鼓励海外留学人员归国创业的“千人计划”,很多在欧美的企业和研究机构磨炼过的研究人员回到中国,提振了该国制药企业的发展。
  中国政府将生物医药列为重点发展领域,来自中国内外的巨额风险投资也涌向了制药企业。
美国辉瑞等欧美制造行业巨头接连在中国设立研发基地也提高了在此工作的中国研究人员的能力,从根本上支撑了医药产业的发展。
  增长尤其显著的是江苏恒瑞医药。该公司2017年度销售额超过2200亿日元(100日元约合6.1元人民币——本网注),利润超600亿日元,双双实现同比两成的增长。除了在中国国内市场推出研发门槛较高的分子靶向药物外,还将自主研发的临床前肿瘤免疫药物的海外权益以7.7亿美元的价格出售给美国公司。
  此外,歌礼生物科技和再鼎医药等看好中国药品产业未来发展的风投企业也纷至沓来。日本企业切不可以为能够高枕无忧。

七 医药品(日本胜)
  一位在日本大型药企负责研发的高层人员就中国的制药产业断言:“这可是威胁啊。”
从医药产品的市场规模看,中国仅次于美国,排名第二,而在仿制药市场,中国的份额据说高达九成。但即便是中国最大的上市药企华润医药集团,其销售额也不足日本排名第一的武田药品工业的四分之一。
  不过“中国的新药研发能力低下”这一看法也已经发生变化。举个例子,中国有鼓励海外留学人员归国创业的“千人计划”,很多在欧美的企业和研究机构磨炼过的研究人员回到中国,提振了该国制药企业的发展。
  中国政府将生物医药列为重点发展领域,来自中国内外的巨额风险投资也涌向了制药企业。
美国辉瑞等欧美制造行业巨头接连在中国设立研发基地也提高了在此工作的中国研究人员的能力,从根本上支撑了医药产业的发展。
  增长尤其显著的是江苏恒瑞医药。该公司2017年度销售额超过2200亿日元(100日元约合6.1元人民币——本网注),利润超600亿日元,双双实现同比两成的增长。除了在中国国内市场推出研发门槛较高的分子靶向药物外,还将自主研发的临床前肿瘤免疫药物的海外权益以7.7亿美元的价格出售给美国公司。
  此外,歌礼生物科技和再鼎医药等看好中国药品产业未来发展的风投企业也纷至沓来。日本企业切不可以为能够高枕无忧。

八 钢铁(日本胜)
  日本钢铁联盟声称,日本钢铁制造商的最大武器就是高水平的技术实力。也就是说,在生产难度很大的“高级钢材”领域,是日本企业在唱独角戏。
  以车用钢板为例,从新车研发阶段开始就需要配合客户的设计理念,所以生产出来的钢材其实是企业合作的产物。在钢材生产一线,从上一道工序到下一道工序,需要有连续性的管理。如果不能覆盖每一个环节,生产就会变得很困难。
  以宝武钢铁集团为首的中国企业拥有让日本的钢铁公司高管羡慕的最新型炼钢厂。不过,拥有光鲜的设备并不代表就掌握了高水平的技术。穆迪日本的分析师秋元崇志认为,日本钢铁企业现有的技术优势在于与汽车企业的紧密联系。
  但日本企业也不可掉以轻心。中国拥有全球半数、相当于日本八倍的粗钢产量,从2016年开始以举国之力化解过剩产能,促使因供给过剩陷入赤字的钢铁企业业绩快速回升。大和综研首席研究员斋藤尚登认为,由淘汰老旧设备实现业绩回升已经成为中国企业的成功经验。由此获得的自信也可能成为促使中国企业增长的动力。
  也有观点指出,中国企业通过与日本组建合资企业提高了技术水平。新日铁住金会长宗冈正二毫不掩饰自己的危机意识,“我的背上似乎已经感受到了中国企业的鼻息”。

九 结语
  据日本《东洋经济》周刊9月15日文章,日本能够战胜中国的,是机器人、建设机械、汽车和高铁列车等等机械产业,以及钢铁、碳纤维等材料产业,还有医药和医疗设备等健康产业。特别是高铁列车的精密零部件和高级钢材等高精尖技术,仍然是日本的强项。这一点在2017年国际专利公开数量的日中对比上就能得到证实。日本在机械、运输、材料和医疗领域,对中国仍然保持着一定优势。
  文章称,日本输给中国的核电、宇宙开发和人工智能、液晶显示器、智能手机等产业,是以高科技产业或金融科技产业为首的IT产业。
  日本在手机签约入网数量和人寿保险保费收入上输给中国,完全是因为中国的人口数量是日本的10倍以上。这一领域无可厚非。
  但是,在核电项目建设等领域,中国不仅仅依靠内需,也正在积累海外的项目经验。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企业与日本企业之间的差距会越来越小。以输电事业为例,日本的电力销量不及中国,是因为日本不及中国国土辽阔。但据日本电力企业相关人士介绍,中国早在2009年就开全球之先河,启动了超高压输电网的商业运作。现在,中国还在推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电网建设,在海外展开超高压输电网络的建设和运营。在这一点上,中国积累的经验已经远远超越日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北极调水 ( 香港自由号 )

GMT+8, 2024-10-19 02:16 , Processed in 0.132468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