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调水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7803|回复: 0

中华汉医藏象学---丛书(3)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7-25 15:28: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3n_Page1.png
3n_Page2.png
3n_Page3.png
3n_Page4.png
3n_Page5.png
3n_Page6.png
3n_Page7.png
3n_Page8.png
3n_Page9.png
3n_Page10.png
3n_Page11.png
3n_Page12.png
3n_Page13.png
3n_Page14.png
3n_Page15.png
3n_Page16.png
3n_Page17.png
3n_Page18.png
3n_Page19.png
3n_Page20.png
3n_Page21.png
3n_Page22.png
3n_Page23.png
3n_Page24.png
3n_Page25.png
3n_Page26.png
3n_Page27.png
3n_Page28.png
3n_Page29.png
3n_Page30.png
3n_Page31.png
3n_Page32.png
3n_Page33.png
3n_Page34.png
3n_Page35.png
3n_Page36.png
3n_Page37.png
3n_Page38.png
3n_Page39.png
3n_Page40.png
3n_Page41.png
3n_Page42.png
3n_Page43.png
3n_Page44.png
3n_Page45.png
3n_Page46.png
3n_Page47.png
3n_Page48.png
3n_Page49.png
3n_Page50.png
3n_Page51.png
3n_Page52.png
3n_Page53.png
3n_Page54.png
3n_Page55.png
3n_Page56.png
3n_Page57.png


四  藏象
根据解放后50余年来所走的中医现代化之路来看,其研究事实上仍未取得根本性或突破性进展,以致在西医日益成长的今天,中医界的生存状况每况日下,就业的西医人员日增,中医则日渐萎缩,时到如今甚至产生了被西医淘汰的危机。据调查解放初(1949年)中医有50万人,而如今能用中医思路看病开方的不到3万人,甚至有人认为目前我国真正的名老中医已经不超过300人。中医存在的影响力日益减少,以致让人产生误解。如前不久的网上所产生的中医不科学的论调等。
经多年(四十年)研究后,我们认为要想了解中医,必先了解藏象学说和它的物质基础。因此我们首先必须细读中医的经典原著,如《黄帝内经》等,并深入地去考察古中医家已经熟练地掌握并应用于临床的一些高级技能,如“导引术”等。第二必须针对性使用与藏象理论相关的现代科学基础理论。如:解剖学、生理学、心理学等。其中我们肯定中医的现代理论研究中还缺少一些现代大多数中医人仍未能接受和掌握的新理论,如“全息胚”等。鉴于种种严峻的事实,我们只能举重若轻,因此只能从现代的系统论和古代的经典原著说起。

五  气与藏象
中医的气是只能用全意识去了解的综合性、多学科的一种中医学学术概念。系指事物的无形存在与运动。如:呼吸之气(空气);针灸得气的酸麻胀痛(感觉)等。
藏象好比西医所讲的内脏器官与系统,是人体相对固定与内藏的“内意识静态现象”;气则流行于这些内藏的藏府经络中,生生不息,新陈代谢。用意识感知,形成“意象科学”的侧然不同于西医解剖学的新中医人体结构学,为中国人使用几千年,一直存在直到如今。

第四节  系统、系统论与系统工程
  中医人体结构学即藏象学说,是一个活的有机系统,因此应运用现代系统论、系统学等来理解了解它。  
以下节选自《说说中医那些事儿》潘恩源著P138-140。
就学科研究和发展而言,系统、系统论和系统工程的概念是解决次序化和协调性的问题。没有正确的次序化研究,没有解决好相关学科发展的协调性和次序性问题,中医药这一大学科的发展往往是事倍功半,甚至是歧途往返。干了半天,结果发现错了,回过来不得不从头开始。大到国家发展,小到学科建设,我们走了多少这样的冤枉路?
一  系统
系统(System)一词源于古希腊文,是由部分组成整体之意。系统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结构实体,并具有不同的层次,它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作用和相互关联的要素所组成,是一个具有特定的结构、层次、内涵、环境和功能的复合体(整体)。如果组成系统的部分也是系统,则称其为子系统,子系统之下又分为子子系统。如果讲关系,那么在子子系统与子系统,子系统与系统之间存在着次序、循环和先后关系。构成系统的任何一个因素发生了变化,系统的整体也必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而且这种变化会产生连锁和相互反应,即因素变化影响到整体,整体变化影响到因素,或者是此(彼)系统变化影响彼(此)系统,并且能够形成良性或恶性循环。在大系统中是没有主要与次要系统之分的,任何一个次系统在大系统中都是主要系统,这主要取决于系统所处的环境和条件。例如,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由于一块隔热板的脱落,在返回大气层中发生了机毁人亡的悲剧,然而它在飞向外太空和在外太空的遨游过程中却安然无恙。
但是,这不等于说小系统可以代表大系统,因素就是整体或整体就能够代表因素,整体(大系统)具有组成部分(小系统)所没有的功能,甚至结构。所以,系统的特点是从全局出发确定目标,再在整体的前提下决定次系统的层次性、相互关系性和各自在大系统中所承担的任务。不能从单一的层次或局部来思考和解决系统问题,既要站得高、看得远、统观全局,又要从具体的局部因素人手,解决系统实际问题。在自然界,从基本粒子到整个宇宙;在人类社会,从生产活动、经济活动,再到文化生活,都是由多因素所组成的复杂大系统。而我国中医药发展也具有大系统的特点,如规模大、结构复杂、功能综合、因素众多等,涉及多部门、多学科、多领域等多分支系统,而且各子系统之间或各子系统与大系统之间,不仅存在有物质流、能量流,还存在有信息流,甚至还存在有思想流、意识流、观念流,在中国还存在有人际关系流。因此,如果没有系统的概念和进行系统计划与决策,我国的中医药发展不可避免的要带有主观性或盲目性,继之也就很难做到正确而科学地可持续发展,并在世界起主导作用。

二  系统论
系统论是研究系统的理论,它能够帮助人们科学地、客观地认识系统的本质和规律,并创造新系统。系统论是美国理论生物学家、哲学家贝塔朗菲(Ludwig von Bertalanffy,1901一1972年)于20世纪40年代所创立的。到了20世纪60年代后期,又相继问世了与系统论有关的参量型系统论、耗散结构论、系统动力学和结构学等新学科。系统论研究的对象是抽象的客体系统,而不是以特定或具体的客体为研究对象,系统论重点研究的是系统中整体与局部、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其核心内容是提出系统与组成、结构与功能等基本概念,并解决整体性、模型化和最优化的基本方法原则,确定各子系统在大系统中的作用和地位。只有各子系统的状态良好,大系统才能够达到最佳的功能状态;只有大系统的功能状态最佳,子系统的功能才能够发挥到极限。
我国中医药发展思路的确定和宏观决策的制定要学习和借用系统论的方法原则,建立一个正确的中医药发展系统观念,并理顺大系统内各小系统,以及大、小系统之间的上下、左右、前后次序关系。不能盲目着来、试探着来,更不能蛮干。与此同时,规范系统良性运作的游戏规则或机制,在系统运作过程中可以采用大系统协调、指导或强制小系统的方法,也可以启用某一小系统去促进、督促、强迫、震撼或激活整个大系统的方法,即用“一石激起千层浪”或“蚍蜉撼树”的工作思路,再通过大系统来协调或支配其他相关的小系统,形成良性循环。
三 系统工程
系统工程是指组织、设计和管理系统的工程技术,使系统能够发挥更大的效益。虽然系统思想在中外古就有之,但系统工程却是20世纪60年代初形成起来的一门独立的综合边缘学科。它是在现代化的大企业、现代化的大而复杂的工程、现代化的大科学出现之后,科学技术又出现了高度分化和综合的背景下产生的。系统工程涉及运筹学、信息论、控制论,并横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计算科学、技术科学、经济学和哲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概念。具体来说,系统工程就是利用现代科学的观点和各种数学工具与方法,对系统进行分析以获取系统的最优设计、控制和管理。目前,系统工程不仅用于军事、工业、农业、水利、交通、城市规划和环境保护等领域,而且还用于生态学、人体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的研究等。






第五节  中医经典原著中藏象(系统)的基础分析和点评(示意图1-30)
一  总论:
(一)经典原著的分析与点评
1  经典原著
《黄帝内经·灵枢·本藏第四十七》:五藏者,所以藏精神气魂魄者也。六府者,所以化水谷而行津液者也。

2  白话
五藏贮藏精神气血魂魄,六府传化水谷而输送津液。传化水谷属消化系统,输送津液属循环系统。

3  现代基础分析
精神、魂、魄属心理学范围,气血属生理学范围。传化水谷属消化系统,输送津液属循环系统。

4  山人点评
众所周知,精神、魂、魄者是属于大脑一种功能的不同表现,因此五藏决非指现代解剖学意义上的五个脏器。既会消化水谷,又会输送津液的六府,肯定不是现代西医解剖学中的大肠、小肠、胃、胆等消化系统。还有膀胱与三焦,六府组合是纯中医行为,与西医无关。
(二)经典原著的分析与点评
1  经典原著
《黄帝内经·素问·刺禁论篇第五十二》:肝生于左,肺藏于右,心部于表,肾治于里,脾为之使,胃为之市。鬲盲之上,中有父母,七节之傍,中有小心。

2  白话
肝长在左;肺生在右;心主管外表;肾治理体内;脾输送水谷精华给各藏府,像差役;胃容纳水谷,像集市;膈盲的上面,人体的中央有心、肺,七节的旁边,身体的中央有小心。

3  现代基础分析
肝生于左,肺生于右,是千古之前古人所创造,令当代人为之抓狂的现代之“谜”;而心主管外表,肾治理体内。据现代看法:这种“主管”与“治理”的分法是否科学,实在值得商榷;脾是什么?是消化系统?为什么又会输送水谷精华给各藏府?胃容纳水谷,像集市,这种说法有道理和解剖学相同,事实也确实如此。而心、肺在人体中央吗?还有“小心”是什么东西?它也在人体中央?

4  山人点评
根据现代解剖学,左肝右肺不对;心主管外表,肾治理体内等,不属于现代生理学所可以理解与讨论的范围;脾如果是消化系统,那么输送养分(水谷精华)给各藏府为什么也是它而不是血循环系统,因此中医的脾不是专指解剖学和生理学意义上的消化系统而只是另外一种“东西”。这种东西与现代西医生理学与解剖学的意义肯定不同。心、肺之外还有小心吗?它们都在人体的中央?这些等等都和西医人体解剖学所说,肯定是两回事。

(三)经典原著的分析与点评
1  经典原著
《黄帝内经·素问·调经论篇第六十二》:夫心藏神,肺藏气,肝藏血,脾存肉,肾存志,而此成形。志意通,内连骨髓,而成身形五藏。五藏之道,皆出于经隧,以行血气……
2  白话
心藏神,肺藏气,肝藏血,脾存肉,肾藏志,于是形成了五藏的形态。而志意通达,与内部骨髓互相联系,形成了人的整个形体五藏,五藏相互联系的道路是经脉并通过经脉以运行血气……

3  现代基础分析
所谓心藏神,而事实上解剖学中的心只属于循环系统,神则是人大脑的功能,按现代说法,显然心脏和大脑功能完全不同是两个系统,因此心藏神不科学;关于肺藏气,肝藏血,脾藏肉,肾藏志,表面看有解剖学的内脏,如:肝、脾、肾等,其中有属于循环系统的血,运动系统的肉、脑神经系统的志,但联起来看,却不能只用循环,运动、脑神经系统等某一个单一功能去解释。而志意通达与内部骨髓的关系,以及形成了人的整个形体五藏等,这又是一个很复杂的关系。用生理、解剖等知识去解释这些关系,更肯定十分勉强。而且关于五藏的道路是经脉,并通过经脉来运行气血则更是那儿的话,那是把消化、血液、循环、呼吸等系统全部混为一谈。这是哪门子的科学?中医肯定与西方科学无关。

4  山人点评
心藏神、肺藏气、肝藏血、脾藏肉、肾藏志,这些东西就可以形成五藏的形态?而意志又和内部骨髓相联系?且五藏联系的通道是经脉?经脉又运行血气等。这些观点显然不属于西医,它是另一门科学,也许真由古代中国人中的“真人”、“圣人”等所发现?好了,现在我们首先由“藏象”这两个字说起,藏指内藏,也可以理解为“藏”,即偏重于哲学想象的“匿藏”。明·张景岳说:“象者,形象也。藏居于内,形见于外,故曰藏象。”象则指形状、形象、现象、象征、摹拟、想象、表现等。也就是古人很明白地给我们指出,藏象学里所指的是有关“匿藏”起来的内藏的形状、形象、摹拟、现象、想象、象征、表现等。归根结底,这只是一种象,一种“匿藏”起来内藏的象。它可以是形状、是象征、是形象、是现象,并可通过想象,观察摹拟等手段表现出来。说穿了就是说藏象学说所说的内藏只是一种存在于意识上的“象”,并不是专指某一个西医解剖学内脏实质。

(四)经典原著的分析与点评
1  经典原著
《黄帝内经·灵枢·本藏第四十七》五藏者,所以参天地,副阴阳而遇四时、化五节也。五藏者,固有大小高下坚脆端正偏倾者;六府要有小大长短厚薄结直缓急。

2  白话
五藏是与天地互相对应的,肺心在上是天,肝脾肾在下是地。五藏与阴阳互相配合,肝心为牝是阳,脾肺肾为牡是阴。五藏与四时又相联系,肝春心夏肺秋肾冬。五藏与五季的五行变化相应。五藏本身就有大小、高低、坚脆、端正及偏斜的不同,六府也有大小、长短、厚薄、曲直、缓急的差异。

3  现代基础分析
天地是大自然化身,五藏六府是人体结构,阴阳五行属古哲学,春夏秋冬是大自然的四季变化,把这几种东西有机地扯在一起,确实越扯越远,这了不起的现象是现代科学和西医所根本不敢想,也想象不出来,因此中西医两种理论肯定是两回事,“风马牛不相及”,中西医事实上存在着内在本质的根本差异。

4  山人点评
首先应当承认藏象包括藏府经络等,为《黄帝内经》时代古中国人发现,并用此来了解每一个人的人体结构。在19世纪初之前,约2000年漫长岁月中中医已经形成了一种完整的中医人体结构学理论。而且这种学说按照自身轨迹发展,经过医患双方严酷的医学实践考查,孕育了符合自身特点的科学与技术。经各朝代中医界人士不断完善,让这种学说终于成为一种,事实上应用于实践相当成熟的理论,并形成了文化。它已成为中华民族的魂,用不着别人对它说三道四。在全意识学的支撑下,当代最重要的任务已经不是否定是肯定,说得彻底点就是“识相点”趁早去找出藏象学说的最基础本质,时不待我,更待何时?但单靠西医不够,因其发展充其量也就三、五百年,用它解决千年中华医学奇迹——藏府经络学说,客气点说还未成熟,不客气地说不够格。因此我们只能另找出路。知道了这一点,我们就已经走到又一个世界科学顶点的重大发现面前。

二  中医学(习)者沙龙
(一)活动形式:随意;
(二)时间:西元2007年7与17日晚 (不定期);
(三)地址:高山(市)休闲阁;
(四)组成:郑年萌(郑院长)、林宗山(山人)、林文清(大林子医师)、林明笙(小林子医师)、林明芬(美智子医师)、王娇云(香港妹医师)等。
郑院长:(望着山人)我们都参与中医的多年临床和研究,按你的看法,中医科学吗?
山人:(微微点头)你我都是老同学(老三届)那敢在你的面前有什么看法,我只能讲些想法,供大家探讨。我以为按西方的现代科学和西医标准,中医当然是“不科学”的。但是这些所谓的科学,真正发展以达芬奇的“文艺复兴”时代开始,到牛顿、弗洛伊德、爱因斯坦等时代,满打满算,不过二百到五百年之间的事。而中医已经独立地发展了数千年,近代还几乎停滞了近百年。但至今仍在许多方面如哲理、学术的内涵性、广泛性等远远地超过了西医,因此这事就像大人问小孩谁高,谁有本事一样,是浅薄可笑的。
郑院长:人家西医有解剖、生理、病理、药理等现代医学科学基础知识,我们中医则是“一无所有”,因此你准备从什么地方说起呢?
山人:(看了看小林子)
小林子医师:(站起来对郑院长和山人客气地点了点头)谢谢你们给了我机会!我以为中医学的最难之处,是在其自成系统的生理结构与组成上。因此,应从中医的人体形态结构说起,它认为人首先是由五藏为中心的,并通过经络系统把六府、五体、五官、九窍、四肢、百骸等全身组织器官组合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并通过精神、气血、营卫、津液等的作用来完成其统一的生理机能活动。也就是说研究中医学首先应当由五藏的物质基础开始。
郑院长:你说得太好了,那么你认为五藏的物质基础是什么呢?
小林子医师:谢谢你的提问!我认为五藏的物质基础是意识,因为数千年前的古人仍处于蛮荒时期,除了意识可以最自由、最无限度地进行认识和利用之外,还能依靠什么!(说到这里,小林子便望了望山人)。
山人:(微笑地点点头)这方面我已经有了专著,103万字书名叫《全意识学》。因此我认为五藏六府的物质基础不是真正的实质性的器官,而只是一种“全意识”的内意识静态现象,它的古代学名叫“藏象”,现代学名则应是“全意识”“静态”的内意识结构系统或称中医人体内意识“静态结构”系统。这是一个有别于西医的,由古代中国人发现的,并已经临床使用了数千年。而到了今天仍不为现代人所理解和明白接受的“活的”内意识意象科学系统。它根本不同于以物象为依据的西医解剖学中的各个系统及脏器。为区别于西医的各个内脏,我们把这种人体内藏由内环境所产生的内意识静态现象称为藏象,其所属的五藏、六府则分别称之为心藏象、肝藏象、脾藏象、肺藏象、肾藏象;小肠府象、胆府象、胃府象、大肠府象、膀胱府象、三焦府象等。(全场陷入无声沉思,达五分钟,然后……)
郑院长:大家讲得真好,真有趣,因时间关系,今天就讨论到此为止,谢谢大家。

本章小结(第一章)

中医内意识系统的形态(静态)结构——藏府(图1-30)经络系统,是由远古时代的古中国人所发现,并依据内意识所感知到的内意识现象而创立的。其实用性、可重复性,以及发生学几率的正确性,已经经过了数千年的医患实践检验。其中医学的古经典部分,更是成为中医学术界的公理,以致于在漫长的数千年时光里不容所有人质疑。因此它的学术成果现代化必将意义重大。比如:将填补了许多现代医学的空白,如:医学的意识学和哲学的应用等等。因此有了中医学的新基础的未来现代新医学必有更大的新飞跃。中医人体内意识系统的形态(静态)结构如下:
一  五藏象:心藏象(附心包象)、肺藏象、肝藏象、脾藏象、肾藏象。
二  六府象:胆府象、胃府象、小肠府象、大肠府象、膀胱府象、三焦府象(附:膏盲、募原)。
三  奇恒之府象:脑府象、髓府象、骨府象、脉府象、女子胞府象。
四  五官九窍象:目、耳、口、舌、鼻、前后阴。
五  形体象:肥瘦、大小、强弱、五态、身度、首面、躯干、四肢、毛发、腠理、肌肉、筋。
六  经络象:十二经脉象、十二经别象、十二经筋象、十五络脉象、奇经八脉象。
第二章  内意识“静态现象”的藏象学说与系统篇

藏象,在古代首见于《黄帝内经·素问·六节藏象论》。藏有二种涵义,一是“匿藏”或“隐藏”,二是指“内藏”即内意识的“藏”,而象则是指存在于内意识中,为内意识所可以“感知”到的各种意识现象和意识表现,而决不是专指实质性的西医解剖学中的各种内脏。是指以“静态”隐藏的方式存在于内意识中,并可以为内意识所感知到的“静态”“匿藏”起来的“内藏”现象。
这种“匿藏”起来的内意识“内藏”现象——藏象,是以藏府为基础,而分为藏、府、奇恒之府等三类。内意识的五种藏的现象:包括心藏象(附心包象)、肝藏象、脾藏象、肺藏象和肾藏象等;府即内意识的六种府的现象:包括胆府象、胃府象、小肠府象、大肠府象、膀胱府象、三焦府象等;内意识的奇恒之府的现象则包括:脑府、髓府、骨、脉、胆府、女子胞等。
内意识的“内藏”现象是以五种藏的现象(简称藏象)为中心的整体内意识系统,因此我们就从这五种藏象说起。

第一节  五藏象主大系统与三焦府象(图1-30)

五藏之象包括:心藏象、肝藏象、脾藏象、肺藏象、肾藏象等;三焦象包括上焦府象、中焦府象、下焦府象等。




file:///C:/Users/ADMINI~1.USE/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2/clip_image004.gif


















(二)白话
1  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这些府象……名为器,能排泄水谷的糟粕,是转化五味而主吸收、排泄的。
2  人体必须由谷物等组成的食物和水分来滋养,如果断绝没有了,人就会死亡。
3  六府的功能是传化水谷和输送津液的。
4  六府的功能是用来接受水谷,和输送食物的。

(三)现代基础分析
胃、小肠、大肠是容纳、消化的和传导食物的,膀胱是贮存尿液的,这几种功能大体上和西医是一致的。但好象又不尽相同,例如:中医中的五藏与六府的表里关系等。

(四)山人点评
六府象属内意识系统中的府象结构部分,它们只是一些“象”,因此和西医解剖学意义上的胃、大肠、小肠、膀胱等是有本质上的不同的。

二  经典原著的分析与点评《难经》
(一)经典原著
《难经·三十五难》又诸府者,皆阳也,清淨之处。今大肠、小肠、胃与膀胱皆受不淨,其意何也?然,诸府者谓是,非也。经言小肠者,受盛之府也;大肠者,传泻行道之府也;胆者,清淨之府也;胃者,水谷之府也;膀胱者,津液之府也。一府犹无两名,故知非也。

(二)白话(解释上文)
各府都属于阳,这是对的,但若把它们都称为清静的地方,那就不对了。医经上说,小肠是接受容纳胃初步消化的食糜之府;大肠是传导糟粕、排泄大便之府;胆是贮藏澄清洁淨的胆汁之府;胃是受纳和消化饮食水谷之府;膀胱是蓄藏尿液之府。一个府不会有两个含混不清的概念。所以,把府都称作清静之处的说法是不对的。

(三)现代基础分析
在没有现代西医解剖学的古时代,古人能清楚地了解并认识到胃、胆、小肠、大肠等的消化与传导功能,真是妙不可言与不可思议。

(四)山人点评
中西医第一次在这里有了基本相同的看法,而中医的这些看法是在二千多年之前形成的,因此古中国人的这些结论,从理论上说如果在没有解剖众多尸体的条件下,就只能从内意识中来。

第二节   小肠象系统、大肠象系统(图1-32)

内意识系统的小肠象与大肠象位于,中焦府的上腹部。小肠象位于左边,大肠象位于右边。

一  小肠象系统
内意识系统的小肠象在上腹部的左边。

(一)经典原著的分析与点评《黄帝内经》
1  经典原著
(1)《黄帝内经·素问·灵兰秘典论篇第八》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
(2)《黄帝内经·素问·脉要精微论篇第十七》心为牡藏,小肠为之使……
(3)《黄帝内经·灵枢·师传第二十九》唇厚人中长,以候小肠。
(4)《黄帝内经·灵枢·胀论第三十五》咽喉小肠者,传送也。
(5)《黄帝内经·灵枢·阴阳清浊第四十》手太阳独受阳之浊……
(6)《黄帝内经·灵枢·本藏第四十七》心含小肠,小肠者,脉其应……心应脉皮厚者,脉厚,脉厚者,小肠厚;皮薄者,脉薄,脉薄者,小肠薄;皮缓者,脉缓,脉缓者,小肠大而长;皮薄而脉冲小者,小肠小而短;诸阳经脉皆多纤屈者,小肠结。

2  白话(解释上文)
(1)小肠的功能是,接受脾胃消化后的食物,从而起到分化作用。
(2)心为阳藏,和小肠互为表里,小肠位于小腹中。
(3)嘴唇的厚度,人中的长度,可测小肠的长短。
(4)咽、小肠是传送水谷的通道,喉咙传送气的通道。
(5)小肠接受胃传下的水谷最多,所以在诸府中小肠受浊最甚。
(6)心与小肠相表里,因此相合,小肠又与脉相应。……因为心应脉,皮肤厚的,脉管壁厚,脉管壁厚的,小肠就厚;皮肤薄的,脉管壁薄,脉管壁薄的,小肠就薄;皮肤弛缓的,脉管松缓,脉管松缓的,小肠大且长;皮肤薄而脉虚小的,小肠小且短;诸阳经的络脉,显现在肤表盘曲不舒的,小肠就曲结不舒。

3  现代基础分析
总之,中医理论决不是现代西医所可能知道的,全文到此所述,几乎已成定论。

4  山人点评
想让现在的西医来改造中医,至少在当代来讲为时尚早。

(二)经典原著的分析与点评《难经》、《中藏经》

1  经典原著
(1)《难经·三十五难》小肠者,心之府……小肠谓赤肠……
(2)《中藏经·论小肠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第二十五》小肠主于舌之官也,和则能言,而机关利健,善别其味也。

2  白话(解释上文)
(1)小肠是与心表里相合的府。……小肠叫做赤肠……
(2)小肠主舌,它们之间的功能正常,则言语正常,功能利健,并能较好地辨别食物的味道。

3  现代基础分析
小肠具有消化、吸收、传导的功能。
4  山人点评
内意识系统中的小肠象与心象相为表里,其功能是受盛、化物和泌别清浊。

二  大肠象系统
内意识系统中的大肠象在上腹部的右边腹腔中。

(一)经典原著的分析与点评《黄帝内经》

1  经典原著
(1)《黄帝内经·素问·灵兰秘典论篇第八》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
(2)《黄帝内经·灵枢·师传第二十九》鼻隧以长,以候大肠。
(3)《黄帝内经·灵枢·本藏第四十七》肺合大肠,大肠者,皮其应……肺应皮。皮厚者,大肠厚;皮薄者,大肠薄;皮缓,腹裹大者,大肠缓而长;皮急者,大肠急而短;皮滑者,大肠直;皮内不相离者,大肠结。

2  白话(解释上文)
(1)大肠主管输送、食物的消化、吸收、排泄过程由它完成。
(2)从鼻道的长短,可测知大肠的长短。
(3)肺对应大肠,大肠又反应在皮上。……肺对应皮肤,又与大肠相合。皮肤厚的,大肠厚;皮肤薄的,大肠薄,皮肤松驰,腹围大的,大肠松弛而长;皮肤紧的,大肠紧而短。皮肤滑的,大肠平顺;皮肤不相依的,大肠结曲。

3  现代基础分析
西医讲的是解剖学、生理学以及其基础上的现代西医的各个系统与结构。

4  山人点评
中医在藏象学说里讲的是内意识系统及其结构的形态(静态)之象。

(二)经典原著的分析与点评《难经》、《中藏经》

1  经典原著
(1)《难经·三十五难》大肠者,传泻行道之府也……大肠者,肺之府……大肠谓白肠……
(2)《中藏经·论大肠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第二十九》大肠者,肺之府也,为传送之司,号监仓之官。肺病久不已,则传入大肠。手阳明是其经也。

2  白话(解释上文)
(1)大肠是传导糟粕排泄大便之府……大肠是与肺表里相合的府,……大肠叫做白肠……
(2)大肠是和肺相表里的府,是负责传送来自水谷之仑的传送通道。肺病久不愈,就会传入大肠手阳明大肠经是它的所属。

3  现代基础分析
没有西医知识,许多经典的中医理论只会永久地模糊下去,特别是西医的解剖结构和生理结构,尽管和中医理论间有兼容、可通、互补的地方,但一涉及核心部分,比如脑神经系统、循环系统等,中医和西医水火不相容都完全暴露无遗。

4  山人点评(小结)
内意识系统的大肠府象与肺藏象有经脉相互络属而为表里。其主要功能是传化糟粕。即将糟粕化为粪便,它的传导变化作用,是胃的降浊功能的沿伸,并与肺的肃降有关,心藏跟肾的气化功能有关。

第三节  胆府象系统与胃府象系统(图1-32)

内意识系统中的胆府象与胃府象,在于中焦腑,即人体的中腹部与脐水平线切面相平,二个府象如果按脉象里所表现的顺序排列,胆府象应在中腹部的左边,胃府象则应在中腹部的右边。

一  胆府象系统

(一)经典原著的分析与点评《黄帝内经》

1  经典原著
(1)《黄帝内经·素问·灵兰秘典论篇第八》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
(2)《黄帝内经·素问·六节藏象论篇第九》凡十一藏,敢决于胆也。
(3)《黄帝内经·灵枢·本输第二·法地》胆者,中精之府……
(4)《黄帝内经·灵枢·师传第二十七》目下果大,其胆乃横。
(5)《黄帝内经·灵枢·本藏第四十七》肝合胆、胆者,筋其应……肝应爪,爪厚色黄者,胆厚;爪薄色红者,胆薄。爪坚色青者,胆急;爪濡色赤者,胆缓。爪直色白无纹者,胆直;爪恶色黑多纹者,胆结也。
(6)《黄帝内经·灵枢·论勇第五十》勇士者……其胆满以傍,怒则气盛而胸胀,肝举而胆横……怯士者……其胆不满而纵……
(7)《黄帝内经·灵枢·天年第五十四》人生……五十岁,肝气始衰,肝叶始薄,胆汁始灭,目始不明……

2  白话(解释上文)
(1)胆是清虚的脏器,具有决断的能力。
(2)举凡十一个藏的功能发挥,都取决于胆的升发。
(3)胆是积蓄精液的藏器。
(4)下眼饱大者,胆量也比较大。
(5)肝与胆相对应,胆又和筋相对应。……肝对应爪甲,而肝与胆相结合。爪甲厚实而色黄的,胆厚实;爪甲单薄而色红的,胆单薄。爪甲坚实而色青的,胆紧;爪甲湿濡而色赤的,胆松驰。爪甲正常呈白色无纹理的,胆平直;爪甲黑色多纹的,胆结曲。
(6)勇敢的人……胆满而盛,发怒时气大而胸部张开,肝向上升起,胆左右横行……怯懦的人……胆不能充满,而纵横。
(7)人生……五十岁时,肝气开始衰退,肝叶开始变薄,胆汁开始渐少,视力开始减退……

3  现代基础分析
容易发怒的人其胆是什么样,不容易发怒的人其胆又是什么样,好象不是只凭尸体解剖就能知道的,因此,有关胆和发怒的关系,西医不知道。

4  山人点评
内意识系统里的胆象,是具有决断能力的府象。

(二)经典原著的分析与点评《难经》

1  经典原著
《难经·三十五》胆者,清淨之府也……胆者,肝之府……胆者谓青肠……

2  白话(解释上文)
胆是贮藏澄清洁净的胆汁之府……胆是与肝相表里相合的府……胆叫做青肠……

3  现代基础分析
中医藏象学说有有关胆府象的部分,显然不是单指西医解剖学或生理学中的胆囊。

4  山人点评
内意识系统中的胆府象与肝藏象相表里,为中正之官,主决断。是贮存胆汁和排泄肝汁的器官。

二  胃府象系统

(一)经典原著的分析与点评《黄帝内经》

1  经典原著
(1)《黄帝内经·素问·五藏别论篇第十一》胃者,水谷之海,六府之大源也。五味入口,藏于胃以养五藏气……是以五藏六府之气味,皆出于胃……
(2)《黄帝内经·素问·五机真藏论篇第十九》五藏者,皆禀气于胃,胃者五藏之本也。藏气者,不能自致于手太阴,必因于胃气,乃至于手太阴也,故五藏各以其时,自为而至于手太阴也。
(3)《黄帝内经·素问·经脉别论篇第二十一》五脉气少,胃气不平……
(4)《黄帝内经·素问·太阴阳明论篇第二十九》阳明者表也,五藏六府之海也……故为胃行其津液。
(5)《黄帝内经·素问·厥论篇第四十五》胃不和则精气竭……
(6)《黄帝内经·灵枢·邪气藏府病形第四·法时》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浊气出于胃,走唇舌而为味。
(7)《黄帝内经·灵枢·经脉第十》谷入于胃,脉道以通,血气乃行。
(8)《黄帝内经·灵枢·骨度第十四》曷亏以下至天枢长八寸,过则胃大,不满则胃小。
(9)《黄帝内经·灵枢·营气第十六》营气之道,纳谷为宝。谷入于胃,气传之肺,流溢于中,布散于外,精专者行于经隧,常营天巳,终而复始,是谓天地之纪。
(10)《黄帝内经·灵枢·师传第二十九》胃为之海,广胲,大颈,张胸,五谷乃容。
(11)《黄帝内经·灵枢·胀论第三十五》胃者,太仑也……胃之五窍者,闾里门户也。
(12)《黄帝内经·灵枢·阴阳清浊第四十》气之大别,清者上注于肺,浊者下走于胃。胃之清气,上出于口;肺之浊气,下注于经,内积于海。
(13)《黄帝内经·灵枢·本藏第四十七》脾合胃,胃者,肉其应……脾应肉,肉坚大者,胃厚;内么者,胃薄。内小而么者,胃不坚;内不称身者,胃下,胃下者,下管约不利。肉不坚者,胃缓;肉小果累者,胃急。肉多小果者,胃结,胃结者,上管约不利也。
(14)《黄帝内经·灵枢·五味第五十六》黄帝曰:愿闻谷气有五味,其入五藏,分别奈何?伯高曰:胃者,五藏六府之海也。水谷皆入于胃,五藏六府皆禀气于胃。五味各走其所喜。谷味酸;先走肝,谷味苦先走心,谷味甘,先走脾,谷味辛,先走肺,谷味咸,先走肾。谷气津液已行,营卫大通,乃化糟粕,以次传下。
黄帝曰:营卫五行奈何?伯高曰:谷始入于胃,其精微者,先出于胃之两焦,以溉五藏,别出二行,营卫之道。其大气之抟而不行者,积于胸中,命日气海,出于肺,循喉咽,故呼则出,吸则入。天地之精气,其大数常出三入一,故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
(15)《黄帝内经·灵枢·玉版第六十》人之所受气者,谷也。谷之所注者,胃也。胃者,水谷气血之海也。海之所行云气者,天下也。胃之所出气血者,经隧也。

2  白话(解释上文)
(1)胃是水谷的海,六府的源泉。五味入口后,留在胃里,经过脾的运化,而充养五藏之气……所以五藏六府之气,都来源于胃。
(2)五藏的营养,都依赖胃府的水谷之营养,胃是五藏的根本。五藏之气,不能到达手太阴的寸口,必须借助胃气才能到达。所以五藏才能各自在一定的时候,以不同的脉象出现在手太阴寸口。
(3)如果五藏之一脉均气少,胃气不平和……
(4)足阳明胃经,是足太阴脾经之表,是五藏六府营养的来源……所以说脾能为胃行其津液。
(5)胃气不和则水谷的精气衰减。
(6)人体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脉的血气,都上注于面而走七窍。……它的谷气从胃上通到唇舌,因而能辨别五味。
(7)水谷进入胃中,化生成精微,脉道内外贯通,血气即可在脉中运行不止。
(8)蔽心骨以下至脐中长八寸,超过八寸胃也就大,不足八寸,胃也就小。
(9)营气的通道,能够容纳谷物是最重要的。谷物进入胃里,由它变成的气传送到肺部,流溢于五藏,发散到六府。谷气的精华部分,流传于经脉里,一直运行而不停止,周而复始,这就是天地的运行规律。
(10)对于六府来说,胃就象是它们的大海,面颊肌肉宽大,颈项粗大,胸部开阔,胃就能容纳较多的谷物。
(11)胃是贮藏水谷的太仓……咽、胃、小肠、大肠、膀胱等窍都属于胃,所以是藏府的门户。
(12)气的大略区别是:谷物的清气上注入肺,谷物的浊气下流入胃。胃府的浊气所化生的清气,又能上升于口。肺中清气,清而浊的,下行注入十二经脉,并内积于气海膻中。
(13)脾对应胃,胃又对应着肉……脾对应肉,而脾与胃相合。块肉坚实而大的,胃厚;块肉细薄的胃薄。块肉细小而薄弱的,胃不坚实。块肉与身体不相称的,胃位偏低,胃下口被压缩而不通。块肉不坚实的,胃松缓,块肉没有小颗粒累累的,胃紧。块肉多小颗粒累累的,胃结曲,胃上口被压缩而不通。
(14)黄帝问:谷物的精气有五种味道,五味是如何分别进入五藏的?伯高答:胃是五藏六府的海,水谷都进入胃里,五藏六府都是从胃那里禀承水谷之气的。五味各自走入它所喜欢的藏器;谷物的酸味,先走入肝;苦味先走入心。甘味先走入脾,辛味先走入肺,咸味先走入肾。谷气所化生的津液,运行于体内,使营卫之气,十分通利,沉浊的于是就变成糟粕,向下依次传送,排出体外。
黄帝问:营气和卫气是如何运行的?伯高答:谷物进入胃之后,它的精微之气,分别从胃上口和胃中脘传出,以灌溉、养润内藏,而后分别在两条路上运行,一条是营行脉中,一是卫行脉中。在营气和卫气的通道中运行,营气运行于脉内宗气聚积在一起而不流动的,蓄积在胸中,名叫气海,从肺部流出,顺行至喉咙,所以一呼就出气,一吸就进气。天地之间的精气,从大数上看,常常出三入一,所以只一谷,化为糟粕,津液、宗气之路传出。因此谷物不进入胃口,半日肠胃渐虚,谷气衰;一日肠胃大虚,谷气少。

3  现代基础点评
根据古中医经典中所述的胃象它与西医的胃是有很多的不同与区别的,如:胃象与气的关系,胃象与其它藏象如脾象、肺象的关系等。

4  山人点评
内意识系统中的胃象是水谷之海,这点和西医胃的功能几乎是相同的。但是这也只是两种根本不同理论的重叠部分,不足为奇。

(二)经典原著的分析与点评《难经》、《中藏经》

1 经典原著
(1)《难经·三十五难?胃者谓黄肠……
(2)《中藏经·论胃虚实寒热生死顺逆脉证之法第二十七》胃者,府也,又名水谷之海,与脾为表里。胃者,人之根本也,胃气壮则五藏六府皆壮。足阳明是其经也。

2 白话(解释上文)
(1)胃叫做黄肠。
(2)胃为六府之一,又叫做水谷的大海,它与脾相表里,胃是人的生命根本,胃气强壮那么紧跟着五藏六府的功能也会强健。足阳明胃经是其所属。

3 现代基础分析
中医胃象的牵涉面远远地超出了西医中的胃。

4 山人点评(小结)
内意识系统中的胃府为六府之一又称为胃府象,是受纳与腐熟水谷之处,胃气宜降。


(三)七冲门
饮食之物自进入人体到排出体外,要经过七道关隘,这七道关门《难经》称之为“七冲门”。《难经·四十四难》中说:七冲门何在?唇为飞门,齿为户门,会厌为吸门,胃为贲门,太仑下口为幽门,大肠小肠会合处为阑门,下极为魄门,故曰七冲门也。飞门即门扇,因口唇象门扇一样地自由开合而来;齿为门户;会厌即是食物必经之处,又是呼吸气体的门户,故称为吸门;胃的上口叫贲门;下口叫幽门与小肠相接;小肠的下口和大肠上口相接处叫阑门,有遮拦之意;消化道的未端叫肛门又叫魄门。七冲门中的任何一门发生病变都会影响到饮食之物的受纳、消化、吸收、传导和排泄。
第四节    膀胱府象系统、三焦府象系统
内意识系统的膀胱象在下腹部的下焦府象中(图1—32)。而三焦象则为大府(见第二章有关章节)。

一  膀胱府象系统
贮藏尿液的地方。

(一)经典原著的分析与点评《黄帝内经》

1  经典原著
(1)《黄帝内经·素问·灵兰秘典论篇第八》膀胱者,川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能出矣。
(2)《黄帝内经·素问·肠液醪醴论篇第十四》结净府……
(3)《黄帝内经·灵枢·本藏第四十七》肾合三焦、膀胱、三焦、膀胱者,腠理毫毛其应。……肾应骨,密里厚皮者、三焦,膀胱厚;粗理薄皮者,三焦、膀胱薄。疏腠理者,三焦、膀胱缓;皮急而无毫毛者,三焦、膀胱急。毫毛美而粗者,三焦、膀胱直,稀毫毛者,三焦、膀胱结也。
(4)《黄帝内经·灵枢·五味论第六十三》膀胱之胞薄以濡……

2  白话(解释上文)
(1)膀胱是水液聚会的地方,经过气作的作用,才能把尿液排出体外。
(2)小便通利……
(3)肾对应三焦、膀胱、三焦、膀胱又反应在腠理、毫毛上……肾对应骨,又与三焦、膀胱相合,三焦、膀胱又外应于皮口毛纹理细密,皮肤厚实的,膀胱厚实;纹理粗糙,皮肤薄的,三焦、膀胱就薄。皮肤纹理松的,三焦、膀胱缓;皮紧无毫毛的,三焦、膀胱薄;毫毛长得好而粗糙的,三焦、膀胱平直;毫毛稀疏的,三焦、膀胱结曲。
(4)膀胱的皮薄而软的,遇到酸味、便紧缩而不通畅……

3  现代基础分析
中医藏府中的解剖知识不全面,也不准确,为什么会形成藏象学说?

4  山人点评
对于内意识系统的结构理论,现代人应该持何种态度?

(二)经典原著的分析与点评《难经》、《中藏经》

1  经典原著
(1)《难经·三十五难》膀胱者,肾之府……膀胱者谓黑肠……
(2)《中藏经·论膀胱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第三十一》膀胱者……足太阳是其经。总通于五藏,所以五藏有疾,即应膀胱,膀胱有疾,即应胞囊也。

2  白话(解释上文)
(1)膀胱是与肾相表里的府……膀胱又可称为黑肠……
(2)膀胱其所属的经脉为足太阳膀胱经,并和五藏相通,所以五藏有病,即可能波及膀胱;而膀胱有病,则可能波及阴囊。

3  现代基础分析
总之西医与中医体系有极大的不同,特别是藏府学说,中西医的这种分岐更加明显。

4  山人点评
膀胱象位于下腹部中央,为贮尿之处。膀胱象与肾象相合,二者有经脉相通,故为表里,其功能是贮尿和排尿。

二  三焦府象系统(略)(见第二章节)

三  膏盲象、募原象

(一)膏盲象、募原象:经典原著分析与点评《黄帝内经》

1  膏盲象:经典原著
心之下,膈之上的部位。
(1)《黄帝内经·素问·腹中论篇第四十》伏梁……其气溢于大肠而著于盲,盲之原在脐下,故环脐而痛也。
(2)《黄帝内经·素问·痹论篇第四十三》卫者,水谷之悍气也……重于盲膜,散于胸腹……
(3)《黄帝内经·素问·刺禁论篇第五十二》膈盲之上,中有父母……
(4)《黄帝内经·灵枢·九针十二原第一·法天》膏之原,出于鸠尾……盲之原,出于脖映……
(5)《黄帝内经·灵枢·胀论第三十五》此言陷于肉盲而中气穴者也。不中气穴,则气内闭;针不陷盲,则气不行……

2   募原象:经典原著
指胸膜与膈肌之间的部位。
(1)《黄帝内经·素问·血络论第三十九》寒气客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按之则血气散,故接之止……寒气客于小肠膜原之间,络血之中,全泣不得注于大经,血气稽留不得行,故宿昔而或积矣。
(2)《黄帝内经·灵枢·百病始生第六十六》是故虚邪之中人也……传舍于肠胃之外,募原之间……其著于肠胃之募原也,痛而外连于缓筋,饭食则安,肌则痛。
(3)《黄帝内经·灵枢·岁露论第七十九》其内持于五藏、横连募原,其气深,其行迟,不能日作……

(二)膏盲象、募原象:白话(解释上文)

1  膏盲象:经典原著的白话解释:

(1)伏梁这种病……风寒之气充溢于大肠而留着于盲膜,盲的根源在脐下气海,所以绕脐而痛。
(2)卫是水谷所化成的悍气,悍气是急滑的……上熏蒸于盲膜,下聚合于胸腹……
(3)膈盲的上面、人体的中央部分是重要的部位……

2  募原象:经典原著的白话解释
(1)寒邪侵袭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如果以手按揉,则血气散行,因此按之疼痛就会停止。……寒邪之气侵入到小肠膜原之间,络血之中,血脉凝退,不能贯注到小肠经脉里去,于是血气停留,不得畅通,日久就成小肠气了。
(2)因此虚邪伤人……邪气停留不散,流传并停留在肠胃之外,溢到募原之间……积气附着在肠胃的募原间,感觉疼痛,向外窂连足阳明经疼痛,吃饱时就平和,饥饿时就疼痛。
(3)邪气向内搏击五藏,横向连接膜原,是它的通道距离体表较远,邪气已经深入里层,运行速度变慢,不能当天外出与卫气相搏击而发病。

(三)现代基础分析
膏盲与募原在西医解剖学上并不存在,在生理、病理上,也并无特别重要意义。

(四)山人点评(小结)
膏盲象在心象之下、膈之上的部位。
募原象在胸膜与膈肌之间的部位。

四  中医学(习)者沙龙
时间:2008年1月上旬新春季节寒冬的一个风和日暖下午。
地点:高山(市)休闲阁
参加人:郑院长、山人、小林子医师、大林子医师等。
郑院长(匆匆赶到后坐下来)我来迟了,对不起大家。
山人、小林子医师等都笑了起来。
山人:郑院长您好!今天我先讲几句如何!
郑院长(笑了笑)老同学了,别客气!
山人:当今世界的文化区、基本上传承了古代宗教文化的特点,分成:1、西方:以欧美、澳一带为主的天主教、基督教文化区。2、东方:以东亚、南亚一带为主的佛教儒教区,3、西亚以及北非等为主的伊斯兰文化区。
郑院长:你说得对,我们中国是以儒教和道教为传承的,因此传统的中医学,也深受老子的《道德经》、以及《黄帝内经》、《易经》等中国古文化源流的影响。而这些东西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已经潜移默化。而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代表的中医学,现在则更已经“溃不成军”急速萎缩,日益式微。
小林子医师:我听过许多60岁以上的老年人说过,在他们父辈的那个年代,除急性流行性传染病(如:鼠疫、回归热等)外,中医在所有常见病总体上,依临床疗效而言,都能胜过西医,当然更不用说更久远的那些年代。因此,依我看,西医是胜在是他们首先“溶化”到现代化里边去,并快速地适应、吸收、利用了所有现代科学的有利因素,具备了现代科学的几乎所有条件,成为现代医学的科学代表,而势单力孤的中医学,却面临着应如何去招架的问题?
郑院长:你说得对!因此中医发展第一步,就是中医必需快速实现现代化与科学化。当然我们所讲的当代中医,决不是指中医的快速西医化,而是具有中国中医特色的中医现代化和科学化。科学是全人类的,决不只性西医,也可以性中医,主要的问题是必须找到,适合中医进入现代科学大门的支点和切入点。
山人:大家讲得真好!东方文化代表:我国的饮食文化、武术、太极拳;印度的瑜珈术等已经深入人心,并开始流行全世界。因此中医现代化之日,也是中医以及其所属的中医导引术等,在全世界风行之时。
郑院长:谢谢大家,再见!

五  本章小结(六腑象系统)
内意识系统六府象包括:小肠象、大肠象、胆象、胃象、膀胱象和三焦象(图1-32),六腑就象旧时的“钱粮库府”,其间总是不断地有物进出。其主要生理功能是对饮食的受纳、消化、吸收、传导与排泄。在这个过程中饮食之物要经过七道关隘,即“七冲门”(详见“七冲门”节)。

六  六府象大系统的五行属性及分类(见图1 -31)
第四章    奇恒之府象大系统及形体、五官九窍

奇恒之府包括:脑、髓、骨、脉、胆、女子胞。形体包括:肥瘦、大小、强弱;五态、身度、首面、四肢、躯干、皮肤、毛发、肌肉、腠理、筋。五官九窍包括:眼、耳、鼻、口、舌、前后阴。

第一节  奇恒之府象大系统
奇恒之府系统象包括:脑象、髓象、骨象、脉象、胆象,女子胞象等。多为中空而与藏相似。并有贮藏精气,而与藏功能相似,其中除胆为六府之一外,其它的都无表里关系,五行配属等。
《黄帝内经·素问·五藏别论篇第十一》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此六者,地气之所生也,皆藏于阴而象于地,故藏而不泻,名曰奇恒之府。
白话(解释上文):脑、髓、骨、脉、胆、女子胞这六个奇恒之府,是感受地气而生的,都能藏精血,就象大地包藏万物一样。其作用,是藏精气以濡养机体而不泄于体外,这叫做“奇恒之府”。

一  脑象
内意识系统里的脑象,只是一种象,因此它并不单纯指西医解剖学中的大脑,并因而与其混为一谈。

(一)经典原著的分析与点评《黄帝内经》
1  《黄帝内经·素问·解精微论篇第八十一》脑者阴也。髓者骨之充也……
2  《黄帝内经·灵枢·经脉第十》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
3  《黄帝内经·灵枢·海论第三十三》脑为髓之海……
4  《黄帝内经·灵枢·五癃津液别第三十六》五谷之津液,和合而为膏者,内渗入骨空,补益脑髓,而下流于阴股。

(二)白话(解释上文)
1  脑属阴,髓是要充满骨空的……
2  人生的开头,先是由父母的精液合成,精合成,然后脑髓生出……
3  脑是髓的海。
4  五谷的津液,经过化合作用变成脂肪样的膏,脂肪样的膏在体内渗透到头骨空腔处以补充脑,并渗透到其它骨骼的空腔中以补髓,也向下流入大腿以补精。

(三)现代基础分析
中医所说的大脑,其功能中并没有重点地提到思维和意识,这真是不可理解,肯定有错。

(四)山人点评
内意识系统中的脑象,并不完全等于西医中的大脑。会不会是,当古人用大脑思维的“导引术状态”,去了解“视听”人体内意识结构时,产生“灯下黑”,无法感知大脑的存在与运行状态,这又是一个内意识运行的深奥课题。

二 髓象、骨象
内意识系统中的髓象:一般是指脑、脊髓,骨髓等,骨腔内所存在有类凝脂样物的人体组织的象;骨象则指一般的人体骨络之象。

(一)髓象、骨象经典原著的分析与点评《黄帝内经》

1 髓象:经典原著
(1)《黄帝内经·素问五藏生成篇第十》诸髓者皆属于脑……
(2)《黄帝内经·素问·脉要精微论篇第十七》骨者,髓之府……
(3)《黄帝内经·素问·痿论篇第四十四》肾主身之骨髓……
(4)《黄帝内经·素问·调经论篇第六十二》肾存志……志意通,内连骨髓,而成形……
(5)《黄帝内经·灵枢·经脉第十》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少阴者冬脉也,伏行而濡骨髓者也……
(6)《黄帝内经·灵枢·决气第三十》谷入气满,淖泽注于骨,骨属屈伸,泄泽补益脑髓,皮肤润泽,是谓液。
(7)《黄帝内经·灵枢·海论第三十三》脑为髓之海……
(8)《黄帝内经·灵枢·五癃津液别第三十六》五谷之津液,和合而为膏,内渗入骨空,补益脑髓,而下流于阴股,阴阳不和,则使液溢而下流于阴,髓液皆减而下……

2  骨象:经典原著
(1)《黄帝内经·素问·脉要精微论篇第十七》;骨者,髓之府,不能久立,行则振掉,骨将惫矣。
(2)《黄帝内经·素问·调经论篇第六十二》肾……内连骨髓,而成身形……
(3)《黄帝内经·素问·解精微论篇第八十一》髓者骨之充也……志者骨之主也……
(4)《黄帝内经·灵枢·经脉第十》骨为干……少阴者冬脉也,伏行而濡骨髓者也,故骨不濡则肉不能着骨也。骨肉不相亲则肉软却……
(5)《黄帝内经·灵枢·五色第四十九》黑为肾……肾合骨也。
(6)《黄帝内经·灵枢·五味论第六十三》齿者,骨之所终也,故苦入而走入骨。

(二)  髓象、骨象:经典原著的白话(解释上文)

1  髓象:经典原著的白话(解释上文)
(1)所有的精髓,都归属于脑。
(2)骨是髓之府。
(3)肾主全身的骨髓。
(4)肾藏志……,而志意通达,与内部骨髓互相联系,成了人的整个形体五藏……
(5)人生的开头,先是由父母精液合成,精液合成,而后脑髓生出……少阴经是属冬的经脉,隐伏而行以滋润骨髓……
(6)谷物进入人体后所化生的水样的营养精气,充满到全身,外溢的部分注于骨,使关节的屈伸利滑,渗出的部分,能补益脑髓,散布到皮肤,使皮肤润泽的,叫做液。
(7)脑是髓的海。
(8)五谷的津液,经过化合作用,变成凝脂样的膏,在体内渗透到头骨腔缝中以补脑,渗透到其它的骨髓腔缝中以补髓,向下流入大腿以补精。如果阴阳不能调和,则使液下溢于阴窍,髓液也同时减少……

2 骨象:经典原著的白话(解释上文)
(1)骨是髓之府,如果不能久立,行走动摇不定,那是骨要衰颓了。
(2)肾……与内部骨髓互相联系,成为人的整个形体五脏。
(3)髓是要充满骨空的……肾志是骨的主宰,……
(4)骨是支撑身体的主干……少阴经是属冬的脉,隐伏而行以滋润骨髓。因此骨髓得不到滋润,肌肉不能随着在骨骼上。骨肉不能亲近,骨肉就松软萎缩。
(5)黑色为肾……肾与骨合。
(6)牙齿是骨骼的终端,因此苦味入胃后进入骨骼,也进入牙齿。

(三)现代基础分析
中医人体结构学中的结构含义,并不是指单纯解剖学意义上每一种相应的具体结构。

(四)山人点评
中医意识学强调人体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即指古人用意识所了解的事物全部。

三  女子胞象(图1-32)
内意识系统中的女子胞象位于下腹腔中,属三焦府象中的下焦府。

(一)女子胞象:经典原著的分析与点评《黄帝内经》、《难经》

1  女子胞象:经典原著
(1)《黄帝内经·素问·评热病论篇第三十三》胞脉者属心而络于胞中……
(2)《黄帝内经·素问·奇病论篇第四十七》胞络者系于肾,少阴之脉,贯肾系舌本……
(3)《难经·三十六难》命门者……女子以系胞。

2  附:月事:经典原著
(1)《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篇第一》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伍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七七、伍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
(2)《黄帝内经·素问·评热病论篇第三十三》月事不来者,胞脉闭也,胞脉者属心而络于胞中,今气上迫肺,心气不得下通,故月事不来也。
(3)《黄帝内经·素问·腹中论篇第四十》气竭肝伤,故月事衰少不来也。

(二)女子胞象及月事:经典原著的白话(解释上文)

1  女子胞象:白话(解释上文)
(1)胞脉属于心藏,向下连络于胞中。
(2)子宫的络脉连系于肾,而足少阴肾经内贯于肾,上系于舌根,所以当胎儿长大压迫胞络,继而影响足少阴经,故说话发不出声音。
(3)命门是……女子赖以维系胞宫等生殖功能的成熟。

2  月事(附):白话(解释上文)
(1)女子……到了14岁天癸发育成熟,任脉通畅,冲脉旺盛,月经按时而行……到了49岁,任脉空虚,冲脉衰微,天癸枯竭,月经断绝……
(2)月经停止来潮,是因为胞脉被水气阻滞,闭绝不通的缘故。因为胞脉隶属于心脏,向下连络于胞中。现在水气上逆迫肺,使心气不得下通,所以月经就不来潮了。
(3)精气耗竭,便使肝受到损伤,因此引起月经衰少或停止不来。

(三)现代基础分析
中西结合可能吗?西医是一个完整的物识科学体系,中医难道可以绕过西医吗?

(四)山人点评(小结)
全意识的内意识是存在的,根据“全息胚”理论的证明,说明了内意识系统的客观存在。
根据经典著作的论述,奇恒之府等中医人体结构的事实存在,它与西医相应的脏器与结构乃是两套无法相提并论,且逻辑与依据不相同的组合。
第二节  形体、五官九窍
形体包括:首、面、躯干(附:八虚)、四肢、毛发、筋、皮肤、腠理(附:玄府)、肌肉、筋(附:筋膜、宗筋、垂茎、睾、爪、节)等;五官九窍包括:目、耳、口(附:唇、齿、咽喉、会厌)、舌(附:横骨、悬雍垂)、鼻、前后阴等。

一  形体:经典原著的分析与点评《黄帝内经·灵枢》

(一) 形体:经典原著

1《黄帝内经·灵枢·小针解第三·法人》皮肉筋脉各有所处者,言经络各有所主也。

2《黄帝内经·灵枢·根结第五·法音》皮肤薄著、毛腠夭膲……

3《黄帝内经·灵枢·经脉第十》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

4《黄帝内经·灵枢·师传第二十九》黄帝曰:本藏以身形肢节肉,候五藏六府之小大焉。今夫王公大人,临朝即位之君而问焉,谁可扪循之而后答乎?岐伯曰:身形肢节者,藏府之盖也,非面部之阅也。黄帝曰:五藏之气,阅之面者,余已知之矣,以肢节知而阅之奈何?岐伯曰:五藏六府者,肺为之盖,巨肩陷咽,候见其外。黄帝曰:善。岐伯曰:肝者主为将,使之候外,欲知坚固,视目大小。黄帝曰:善。岐伯曰:脾者主为卫,使之迎粮,视唇舌好恶,以知吉恶。黄帝曰:善。岐伯曰:肾者主为外,使之远听,视耳好恶,以知其性。黄帝曰:善。愿闻六府之候。岐伯曰:六府者,胃为之海,广骸、大颈、张胸,五谷仍容;鼻隧以长,以候大肠;唇厚、人中长,以候小肠;目下果大,其胆乃横;鼻孔在外,膀胱漏泄;鼻柱中央起,三焦乃约。此所以候六府者也。上下三等,藏安且良矣。

5《黄帝内经·灵枢·胀论第三十五》夫胸腹者,藏府之廊也。


(二)  形体:白话(解释上文)

1“皮肉经脉各有所处”是说不同的经络各有主治的疾病。

2皮肤瘠薄附骨,毫毛腠理断折干枯,死期临近。

3骨是支撑身体的主干,脉是血气运行的通道,筋是连接骨骼的韧带,肌肉像墙一样卫护着机体,到皮肤坚韧,毛发生长……

4黄帝说:“《本藏》篇以身体、四肢和大块的肌肉来测定五藏六府的大小。但对于王公大人,他们想知道自己的身体状况,而医生又不能随便检查,该怎么办呢?”岐伯说:“人的身形肢节复盖在五藏六府的外部,观察它们也能了解内藏的情况,但这并不像观察面色一样容易。黄帝说:五藏之气的虚实,可从面色观察出来,但又怎样通过观察四肢,测得五藏之气的虚实呢?岐伯说:五藏六府,肺的部位最高,称为五藏六府的华盖,肩膀有高低,咽头的升,从这些外部特征可看出肺气的虚实。”黄帝说:讲得好。岐伯说:五藏六府心是主宰,以缺盆作为血脉的通道,观察两肩端骨距离的远近,再结合胸骨剑突的长短等,可判断心的大小坚脆。黄帝说:讲得好。岐伯说:肝是将军之官,要从外部推断它,和知道它是否坚固,可察看眼睛的大小。黄帝说:讲得好。岐伯说:脾是五气的主宰,它的功能、表现在食欲方面。观察唇舌色泽的好坏,就可以知道脾的强弱。黄帝说:讲得好。岐伯说:肾是主宰外部的,管听远处的声音,察看听觉的好坏,就可以测知肾脏的强弱和人的性情。黄帝说:讲得好。观测六府的方法是什么呢?岐伯说:对于六府来说,胃是它们的大海,面颊肌肉宽大、颈项粗大、胸部开阔、胃就能够容纳较多的谷物。从鼻道的长短,可测知大肠的长短。嘴唇厚,人中长,可测知小肠的长短。下眼胞大、胆量也大。鼻孔外翻的,其膀胱必然泄漏。鼻柱中央隆直的,其三焦有约束能力。这就是通过对外形的观察,来测知六府的情况。面部的上、中、下三部分与距离相等,内藏的状况就是良好稳定的。

5胸胁腹腔,是五藏六府的外城。


(三)形体:现代基础分析
中医学的形体内涵和西医并不相同。

(四)山人点评
全面寻找中医与西医以及和其它现代科学之间的共同语言,重视它们之间在理论上互通的可能性和互补性,并让中医的科学性登堂入室进入现代行列,从而得到当代科学认可。

二  五官、九窍:经典原著的分析与点评《黄帝内经·灵枢》

(一)五官、九窍:经典原著

1《黄帝内经·灵枢·脉度第十七》五藏常阅于上七窍也,故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臭矣;心气通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五藏不和则七窍不通,六府不和则结为痈。

2《黄帝内经·灵枢·五色第四十九》雷公曰:五官之辨奈何?黄帝曰:明堂骨高以起,平以直,五藏次于中央,六府挟其两侧,首面上于阙庭,王宫在于下极,五藏安于胸中,其色以致,病色不见,明堂润泽以清,五官恶得无辨乎?……


(二)五官、九窍:白话(解释上文)

1五藏虽固定在人体内部,但它的和气却能上通七窍。肺气和鼻相通,肺气调和,鼻就能辨别香臭;心气与舌相通,心气调和,舌就能辨别五味;肝气通到眼睛,肝气平和,眼睛就能辨别五色;脾气通到口,脾气平和,口就能辨别五谷;肾气通到耳,肾气平和,耳就能听到五音。如果五藏不平和,就七窍不通;六府不平和,就会郁结而成为痈疡。

2雷公问:五官如何分辨呢?黄帝说:高而隆起,端正而直,五府依次分布在面部中央,六府则附于它的两侧,头面在阙中和天庭的部位,心主所居的王宫,是在两目之间的下极。如果五藏安居胸中,正常的颜色就会在面部出现,而不会出现病色,明堂泽润而清明,五官怎么会不分明呢?


(三)现代基础分析
中医的藏府以及形体、五官、九窍等与其说是解剖上的内脏器官,不如说是一些功能单位。

(四)山人点评
中医内意识系统中的形体、五官、九窍等是内意识静态结构的组成部分。

三  中医学(习)者沙龙
(一)时间:2008年1月下旬
(二)地点:高山(市)休闲阁。
(三)组成:郑院长、山人、大林子医师、小林子医师等。
郑院长(微笑点头)大家好,给大家拜个早年。随着我们研究的进展,不同于西医的中医模式新形态的人体结构已经逐渐浮出水面。今天就这方面的话题,;我们来讨论一下各自的看法。
大林子医师:(站了起来恭敬面对郑院长)院长您好!我认为每一个稍有西医常识的人,都会对中医的藏象理论有所看法,更不用说用西医理论去解释中医的藏象学说,因为这是根本行不通和不现实的。我的问题是,用内意识系统形态(静态)结构来解释中医的藏象学说,科学吗?
郑院长(点了点头)有意思!那么你的看法呢?
大林子医师:以心为例:心主神明,主血脉,心与小肠相表里,心属火,心开窍于舌,在志为喜,其华在面,在液为汗。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在心与小肠之间相互络属等等。这些东西用解剖学、生理学、心理学等,能解释清楚吗?
郑院长:是的,极是!这些内容除心主血脉还可以与西医中的心血管循环系统相勉强附会外,其余部分,简直不可理喻!
山人:(耐心地等郑院长等说完后,站起来)内意识系统—藏象学说,是由古中国人发现的。这系统是人类有生命存在时才具备有的,人体内意识“静态”结构现象。这种结构是古人由内意识感知的情况下发现,它分成,藏象的五藏系统部分;六府象部分:奇恒之府象部分;形体:五官九窍部分和经脉、经络经筋象部分等(望着小林子医师)你所说的心象系统部分功能结构等,也都由一些具有“内意识功能”的古人用内意识感知发现而来。
郑院长:有道理!远古时代,人们除利用大自然中已经存在的实物,泥土、沙石、水源、花草树木等以外。根本没有现代物理、化学、生理学、心理学、解剖学等知识,也没有任何科技手段,在这种情况下,确实想不出他们还有什么其它办法,能够感知到藏象系统的存在。
小林子医师:因此从理论上说古人用内意识感知到人体内的心象系统的功能是由心象它可以主神明、主血脉、开窍于舌、其华在面的组成是可信的。由内意识感知,古人还可以意识到,心藏象与小肠府象相表里,心藏象与小肠象之间由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相互络属等等。方方面面的中医知识,从理论上来说都可以由内意识感知。而用解剖学、生理学、心理学等西医知识则根本无法了解。因为一些知识如解剖学等,是建立在人们对尸体解剖认识的基础上,仅此而已。

事实上人类生命一旦结束,那些曾有的生命辉煌“象”,以及与其与生俱来的藏象现象也消失得无影无踪。而西医解剖学都是生命意识现象的“马后炮”,解剖学成为对生命无知的“科学学问”,只是一种脱离了生命与现实的“屠龙技术”。

郑院长:(面略有惊奇之色,并用双掌轻拍,发出有节奏的清晰掌声)新思路!新想法!确实别开生面!(凝望着老林医师)具体你有什么看法?
山人:院长是个很有才(干)的人,我们都是自己人,还是你说吧!
郑院长:中医理论成系统已二千多年,这期间还从来没有谁,能以现代眼光对藏象学说讲解得这么清楚明白,因此,你们是在做一件了不起的大事!但是根据现有情况来看,你们才起个头,这事情很难,就仅有的这些初步看法也必须经过专家们的论证,与全国中医主流的公认。希望你们能够坚持下去。
今天讨论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四  本章小结(奇恒之府象大系统、形体、五官九窍)
内意识系统中的奇恒之府象大系统、形体、五官九窍等结构如下:
(一)奇恒之府:脑象、骨髓象、骨象、女子胞象等。
(二)形体:肥瘦大小、五态、身度;首面、躯干(附:八虚)等;四肢、毛发(附:髯、、须、眉)、皮肤、腠理(附:玄府)、肌肉(附:溪谷)、筋(附:筋膜、宗筋、垂茎、睾、爪、节)等。
(三)五官九窍:目、耳、口(:唇、齿、咽喉、会厌)、舌(附:横骨、悬雍垂)、鼻(附:顽颡)、前后阴等。

五  中医是一座已经打开大门的科学殿堂
众所周知,传统的中医科学有如下几个特点:一、源远流长;二、不曾中断;三、独成体系;四、功在实用;五、规模庞大。因此要实现中医现代化与科学化的前景确实令人生畏。
而实际上,纵观现代所有的科学知识,包括其组成的庞大学术体系与具体复杂的学术内容,它的根都只是由一定数量的基础知识元构成。如,西方科学即西方的物象科学,是由:西方哲学、物理学、化学、数学、生物学、心理学、西方医学等基础知识元组成,并由此不断充实、丰富、发展而来。因此任何科学以及所相关的科学文献,当然也包括中医科学以及其存世的庞大学术成果(1949年以前存世的中医文献12124种),其所有的现代科学基础,都应当由其构成的基础知识元的数量来决定,并由此决定了中医在所有现代化科学中所应存在的价值。
中医庞大的文献知识,是中医古先贤祖祖辈辈的劳动成果与文化结晶。其中不同于西医的所有“新颖、创新”的基础知识元,如:《内意识学》、《中医象数哲学》等内容,尽管与所有西方物象科学基础知识元中的所有知识都不相符。但按照一定的属于我们东方所特有的意象科学的法则与规律,并由此所构成的中医学,依照其所有具有自己特点的基础知识元的特定形式,重新进行整理、排列与组合,便可以大致地清理出中医中符合现代化与科学化的具体学术范畴,以及所有的构成细节。
就象西方用尸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细菌病毒生物学、免疫学等物象基础知识元来构建西医。中医用意象基础知识元中的《全意识学》、《中华象数哲学》、《中华正名学》等来构建中医学一样。在这个基础上,让中医从根源层面上来得到当代科学的全面认知。并从基础知识元的实质上建立起具有现代化、科学化的当代中医学。此时我们才可以说,我们已经从根本上解决了中医的当代生存与发展问题。而且只有这时的中医,才有资格象西医一样,很容易地就得到当代所有人的正式认可,并可以得到其正式的应有与实在的现代科学地位。还可以正本清源,并理直气壮地,与现代所有的科学知识相提并论,及平起平坐。其包涵的所有学术成果,包括数千年来的中医庞大学术论著与科学认知,都一一地水到渠成。而且更不必理睬,物象科学代言人的,所有不实之词与现代“科学指责”。
    二十世纪潮流,中国人如果只能说东方,而不会讲西方,那是落后、守旧与无知;二十一世纪时过境迁,这时的时尚是,如果只谈西方,而不知东方,那就是自卑、无能与忘本。因此,现代西方科学只仅指物象科学,而中医则属于意象科学,这是现代物象科学的未知世界,是两种互补的不同科学门派与不同科学领域,无优劣之别、好坏之分,也就是说,中医学是一座崭新的,不同于西医的,已经打开了大门的现代科学殿堂,是人类所拥有的又一个全新的文化知识宝库。我们应当好好地保护与重视它的存在,并努力地继承、研究与发展它。让将来的世界,除物象科学(西方经典科学)外,也更会是东方意象科学的世界,即我们东方科学与文化的新科学世界(包括中医科学文化)。路在前方,我们大家共同地去努力吧!
第五章  内意识“静态现象”的经脉象管道大系统

内意识系统中的“静态构件”、五藏象、六府象、奇恒之府象、形体、五官、九窍等,见上文。现叙述连接这些“构件的管道”——经脉象,它不同于西医的血管与神经,是内意识“静态”的象,或是内意识的“静态现象”,因此经脉象也是内意识系统形态(静态)结构中的有机组成部分。
经脉象分:十二经脉象、十二经别象、十二经筋象、十五络脉象、奇经八脉象等。

第一节 经络学说的原意和现代研究者的困惑           
(选自《中西医结合二十讲》赵洪钧著P111—129)
在所有中医疗法中,没有哪一种像中西医结合成果针刺麻醉那样曾经轰动世界,因而,在所有中医理论中,没有别的学说像经络学说这样引起全世界医学界较长时期的广泛关注。
经络学说最难得到当代解释的原因,不是它与西医理论完全不兼容,相反,倒是因为它在很多原则问题上与西医的循环、淋巴、神经理论——尤其是前二者,很相似却不相同。西医的循环、淋巴理论成熟很早,现有知识完全可以取代经络学说,从而更全面、准确、细致地解释气血运行。然而,这样取代不足以解释针灸效应。加之,经络分布那么复杂、严密、整齐有序,而且内联脏腑外络肢节,似乎应该有未知的解剖生理基础。于是,现代经络研究曾经长时期寻找其他形态和生理依据。这方面的努力大多集中在神经系统上,即从中寻找能够满意解释针灸现象的形态或功能基础。结果是找不到形态学上的依据。功能方面,神经——内分泌——体液调节生理,只能不太准确地解释某些针灸现象。总之,古人用以支持针灸的经络学说至今未能证实或证伪。换言之,针灸原理研究,至今没有令人满意的突破。
需要指出,在某些特殊时代背景下,经络研究曾经出现伪科学的做法,一度严重干扰并误导有关研究。这是目前必须清除的污染。
此外,曾有过五花八门的假说,却没有一种能满意地解释针灸。
于是,传统的经络学说要暂时保留——尽管它也不能解释针灸。
何以如此呢?
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与这种学说相关的针灸疗效有较好的可重复性。特别是针灸走向世界之后,它的理论基础的真理性更有了临床疗效的保护。人们可以不相信理论,但多数人很难怀疑经得起重复的事实。即便可重复性不是很强,对与它相关的经络学说却是有力的支持。
总之,只要当代医学不能更好地解释并指导针灸实践,经络学说就会继续作为一种“工具”性的理论存在。
中外科学界有那么多聪明且勤勉的头脑,下力气研究过针灸问题,当代研究手段如此先进,至今没有满意的突破,所以,这里涉及的是一个很难说清的问题。
笔者不是针灸专家,更没有从事过针灸实验研究。但是,早在正式作医生之前,即已使用针灸治病,而且至今没有完全停止过。笔者学针灸是自学的,练习是从自身开始的,凡自己能够施针处,都自己反复扎过,也用心体会过针刺感传现象。在专业从事外科工作时,也在针刺麻醉下做过大手术。不过,真正用心思考有关理论问题,还是近20年来的事。

一  经络的本意
经络指什么,本来是很清楚的。《内经》说:
“经脉者,所以行气血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灵枢·本脏》)
“夫经脉十二者,内属于脏腑,外络肢节。”(《灵枢·海论》)
“脉者,血之府也”(《素问·脉要精微论》)
“黄帝日:愿闻脉度。岐伯答曰:……此气之大经隧也。(《灵枢·脉度》)”
可见,经络或经脉是人体中无所不至的、运送气血的隧道系统。
据现代医学所知,人体中无所不至而且呈网络分布的隧道只有循环系统和淋巴系统。其中,运送气血的主要是循环系统。故可断言,经络或经脉的本意就是西医说的循环系统的血管。
需要指出,在某些特殊时代背景下,经络研究曾经出现伪科学的做法,一度严重干扰并误导有关研究。这是目前必须清除的污染。
此外,曾有过五花八门的假说,却没有一种能满意地解释针灸。
于是,传统的经络学说要暂时保留——尽管它也不能解释针灸。
何以如此呢?
经典中支持经脉或经络指血管的论述还很多。如:
《内经》把脉分为经脉、络脉和孙脉。说:
“经脉者,常不可见,其虚实也,以气口知之,脉之见者,皆络脉也。”(《灵枢·经脉》)
“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灵枢·脉度》)
气口指血管是无疑的,脉的逐步分枝也和血管完全相同。
《内经》更有动脉之说。
“动脉”在《灵枢》中约17见,《素问》中约9见。
《灵枢·本枢》所述确切无疑的动脉有:肘动脉(肱动脉下端)、胫后动脉、腋动脉等。《内经》其他各篇提到的还有耳前动脉、颞动脉、足背动脉、腹主动脉、股动脉等,不一一注明出处。总之,凡可以触及的表浅动脉和深部动脉,古人都知道。
民国初年,统一医学名词时,把英文的artery译为“动脉”,就是根据中医概念的准确意译。
至于静脉,中医无此术语,《内经》只说过有些脉是不动的。如“阳明者常动,巨阳少阳不动”(《素问·病能论篇》)。不过,按阴阳原理,有动脉就有静脉。故静脉之说充实了经脉或经络学说。
比如,西医说的“大隐静脉”就是对中医的补充。
《内经》原文是:
“经脉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其常见者,足太阴过于外踝之上无所隐故也。”(《灵枢·经脉》)
古人云:大隐隐于朝。即大隐是不隐的。无所隐,故称大隐。
《内经》还多次明确说经络是如环无端的,即血液在脉内是循环的。如:
“经络之相贯,如环无端。”(《灵枢·邪气脏腑病形》)
类似说法在《灵枢》共8处,《素问》中2处。
《内经》还比较明确地说过气血运行的动力来源于心脏跳动。如:
“心主脉。”(《灵枢·九针论)))
“心主身之血脉。”(《素问·痿论》)
“诸血者,皆属于心。”(《素问·五脏生成》)
“胃之大络,名曰虚里,出于左乳下,其动应衣,脉宗气也。”(《素问·平人气象论》)
气血怎样在脉中运行呢?
《素问·调经论》说:“络之与孙脉俱输于经……孙脉满则传入于络脉,络脉满则输于大经脉。”
由上述引文可知,所谓经络,只能是西医所说的循环系统,特别是其中的血管。
然而,至今有人认为,经络的本意是独立于循环之外的东西。甚至否认脉的本意就是血管。那么,请看《素问·刺禁论》怎么说。
“刺跗上中大脉,血出不止死。刺面中澑脉,不幸为盲。刺头中脑户,入脑立死。刺舌下中脉太过,血出不止为瘖。刺足下布络中脉,血不出为肿。刺郗中大脉,令人仆脱色。刺气街中脉,血不出,为肿鼠仆。刺脊间中髓,为伛。刺乳上,中乳房,为肿根蚀。刺缺盆中内陷,气泄,令人喘咳逆。……刺阴股中大脉,血出不止死。刺客主人内陷中脉,为内漏为聋。刺膝髌出液,为跛。刺臂太阴脉,出血多立死。刺足少阴脉,重虚出血,为舌难以言。刺膺中陷中肺,为喘逆仰息。刺阴股下三寸内陷,令人遗溺。刺腋下胁间内陷,令人咳。刺少腹中膀胱溺出,令人少腹满。刺踹肠内陷为肿。刺眶上陷骨中脉,为漏为盲。刺关节中液出,不得屈伸。”
可以断言,经文中几乎没有一个字是虚言。而且不知道是经过多少人反复实践才总结出来的。
文中有好几个地方提到中脉出血致死或仆脱色(休克),其中两处是股动脉或髂内动脉。
凡是大动脉出血都可以致死。但第一句所指,不是动脉,而是静脉——大隐静脉。为什么刺中大静脉也会致死呢?一是古人用的针很粗钝(没有不锈钢不可能造出现在的毫针)。二是出血后不知道如何止血。若掌握西医的外科急救知识是不会死的。三是古人针刺放血时要刺中脉再“开其空”(《素问·刺虐论》),于是,血就更难止了。
显然,引文中提到的“脉”,就是血管。经脉就是大血管,络脉是小血管。“脉”既包括动脉,也包括静脉。故经络的本意就是指大小血管。
从文字学角度看脉字,它的繁体字是“脈”。字形即指肉体中运送液体的、分枝很多的渠道。这样的渠道最明显的是血管,故古今字典中,脉的第一义就是血管。如果参看繁体“脈”字的两个异体,一个是由派字的右旁加血字构成,另一个由血字加永字构成,则脉指血管毫无疑问。
不过,笔者还是觉得有必要就“经络”一词略作探讨。
查今本《素问》,“经脉”出现约33次,“经络”只出现约26次。今本《灵枢》,“经脉”共出现约52次,“经络”出现约31次。
据此可知,经络一词应该晚出,它是经脉和络脉的简称。此前更多用“经脉”一词。
经脉怎么变成了经络呢?
这是由于后来《内经》将“脉”分作三级。经脉是主干,主干分为支络,支络再分为孙络。
现有早于《内经》的医学文献,是著名的出土文物马王堆医书。其中的两种灸经,还只有脉的概念,而且只有十一脉。故此说发展的轨迹是,从“脉”到“经脉”、“络脉”再到“经络”。《内经》总提时,仍多称“经脉”,分述时,称经脉、络脉。
总之,“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简称。这一简称很容易使人忘记它是定语,是形容词,它限定的东西是“脉”,也就是血管。
因此,经络学说这一术语不准确,它是迁就汉语习惯的说法。按其本意,经络学应改称“脉学”。
然而,早在《内经》成书之前,中医就有诊法上的脉学,即切脉之学,而且被普遍接受。现存最早的诊脉专书名为《脉经》,再想把经络学改成脉学就不大可能了。
可否使用更早的术语,改称“经脉学”呢?也不好,因为经脉后来特指血管主干。于是,只好迁就至今惯用的术语,把指导针灸的学说称作经络学说。
总之,无论从今《内经》叙述时的实指来看,还是从文字学看,脉就是那时医学家看到的血管,而且古人确切知道血液在脉中运行。
或问:如此说来,不是可以拿西医所谓循环、淋巴和神经系统来充实并改造经络学说吗?
回答是:经络的本意是血管,按西医理论,单靠血管或循环系统还不能完成运行气血功能。故最好说,所谓经络就是循环和淋巴系统。循环和淋巴系统正常运行,自然需要神经和内分泌调控,但神经不是管道,加之,循环系统的独立性相当强——离体心脏可以自主跳动相当长的时间,故经络的本意不包括神经系统。
《内经》关于神经的内容,集中在《灵枢·经筋》。
古人至少知道某些外周神经的主干。《灵枢·经筋》应该是基于神经、肌键、骨连接形成的体系。该篇明确记载了尺神经。其他叙述包括那些神经有待进一步探讨。但是,该篇所述的经筋病与《灵枢·经脉》的经脉病基本不同是肯定的。前者主要叙述运动系统疾病,特别是肢体运动障碍;后者主要叙述脏腑病。
奇怪的是,古人没有说经筋上有穴位。当代中医实际上把《灵枢·经筋》所述的整个内容都淘汰了。人们对这一事实似乎熟视无睹,否定、淘汰都无所谓。如果要否定《灵枢·经脉》就会有人激烈反对。其实,针灸实践大多不能在经典中找到合理的解释。如众多的阿是穴和经外奇穴与经络无干即是。

二  经络学说的意义
经络学说主要不是为满足针灸实践的理论需要,也不是针灸实践发现的经验事实积累的结果。它主要是为了说明人体怎样形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即人体各器官、部分之间通过什么互相联系、互通信息、交流物质。这是经络学说的意义所在。
人们经常强调中医学的整体观。其实,没有经络学说,中医学的人体只是很模糊的整体。
《素问·灵兰秘典论》拿人体比附当时的封建国家,说心为君主,其余器官受君主统帅。这种比附不能解决脏腑之间通过什么信息和物质通道互相联系、互相制约。
五行学说把人体的器官和组织都附在五脏上,五脏之间互相作用,就是五行之间的生克乘侮。若问:五脏之间通过什么联系通道实现生克乘侮呢?问题仍没有解决。
不相邻的物体之间要发生作用,信息和物质通道至少须有其一,否则只是无中介的遥控或遥距离作用。当代科学至今对无中介的遥距离作用——万有引力持保留态度。
所以,只有经络学说成熟后,中医学才有了科学意义上的整体观。这一学说对中医学是至关重要的。其意义较哈维发现血液循环有过之而无不及。
至此,经络学说的要点可以表述如下:
1   经脉及其络脉、孙脉,内联脏腑,外络肢节,无所不至。
2   气血在脉中运行,营养全身。
3   脉循环无端,气血在其中循环运行。
4   医生可以通过切脉了解气血运行状态(《内经》已明确可以通过气口,但也有遍诊法)判断疾病所在及其性质,并通过调整异常状态治疗疾病。
哈维提出的血液循环还不完全具备上述要点。
单就这四点而论,和成熟的西医血液循环学说基本上没有矛盾。所以,要坚持经络是循环和淋巴系统之外的未知实体,就必须将上述要点都否定。那样就等于否定了经络学说。
只是中医没有说明气血循环是以心脏为中心的(尽管有“心主身之血脉”之说,见《素问·痿论》),而且这种循环有离心和回心两种脉(尽管中医有动脉之说),回心者带回氧气或养料,也带回废气和废料;离心者则向器官、组织供应氧气、养料,同时在有关器官排出废气和废料。
经络学说缺什么不要紧。问题是它内联脏腑、外络肢节的详情与循环理论大相径庭。加之循环理论不足以解释多数针灸效应,故必须对针灸原理给以其他解释。
不难看出,上述要点中基本上不包括神经生理。我们可以承认暗含有部分神经生理。如上所说,《内经》还有经筋理论。此外,对气是否都在脉中运行,古人不很肯定。说还有行于脉外(似乎伴随脉运行)的比较神秘的“卫气”。这在古人算是很慎重的猜测。这不要紧,凡古典理论所无的内容,都可以补充进去,正因为它没有,才不会排斥。

三  经络学说的形成
如上所说,经络的本意就是血管。运行气血的经络只能是西医所说的循环和淋巴系统。为什么会形成与血管、淋巴实际分布差异很大的经络系统呢?
简言之,经络学说是在相当有限的解剖知识基础上,主要靠阴阳、五行、天人相应思想推演出来的体系。其中,天人相应思想的影响尤其明显。
为什么会这样呢?
这是由于,构造理论时,中国古代的哲学自然观,如阴阳、五行以及和这两种观念密切相关的天人相应思想起到激发、同化和吸附作用。在这个过程中,不是哲学自然观迁就经验知识,而是按照哲学自然观的模式增加经验知识中没有的东西。
这样的体系不可能得到解剖生理证实。
切莫以为,指出哲学思想的作用是对古代贤哲的亵渎。任何时代的科学家都不可能不受哲学思想、特别是在当时占主导地位的哲学思想的影响。就形成理论体系而言,哲学思想从来都是积极主动的。没有哲学思想——亦即没有对世界的一般信条,就没有理论。我们说哲学思想有负面作用,是指其排他性并且常常要求研究对象迁就它。一般自然观总是一种思维定势,而且会渗入人们的价值观。至于说哲学思想常常要求经验知识迁就它,至今仍是普遍现象。问题是,一旦有足够的经验知识否定旧学说时,是否有勇气解构它。
何以见得经络系统是天人相应的体系呢?
古人并不隐瞒自己的观点。
《灵枢·经别》说:
“人之合于天道也,内有五脏,以应五音、五色、五时、五味、五位也;外有六腑,以应六律,六律建阴阳诸经而合之十二月、十二辰、十二节、十二经水、十二时、十二经脉者,此五脏六腑之所以应天道也。”
《灵枢·阴阳系日月》说:
“黄帝曰:余闻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其合之于人奈何?岐伯曰:腰以上为天,腰以下为地,故天为阳,地为阴。故足之十二经脉,以应十二月。”
上述引文应是十二经脉说定型之后的说法。由这两段话就能明白,十二经脉说不过是为了与十二月相应。
此外,还有别的天人相应经脉论述。
比如,《素问·阴阳别论篇》如下说:
“黄帝问曰:人有四经,十二从,何谓?岐伯对曰:四经应四时,十二从应十二月,十二月应十二脉。”
此话也应该出于十二经完成之后。“十二月应十二经”是清楚的。与四时相应的“四经”是什么呢?大约是冲任督带。
《灵枢·五十营》还有28脉说。
为什么要28脉呢?因为要应28宿。即该篇所谓“人经脉上下、左右、前后二十八脉,周身十六丈二尺,以应二十八宿。”。其算法大约是手足十二为二十四,再加冲任督带。其余的脉,就不管了。
此说还见于《灵枢·卫气行》。这两篇都有大段文字讲人气运行如何与太阳运行相应,不再引。
穴位、孙络、溪谷的数目也是天人相应的。
《素问·气穴论篇》说:“黄帝问日:余闻气穴三百六十五以应一岁,本知其所,愿卒闻之。……凡三日六十五穴,针之所由行也。……孙络三百六十五穴会,亦以应一岁……溪谷三百六十五穴会,亦应一岁……孙络之脉……亦三百六十五脉,并注于脉,传注十二络脉,非独十四络脉也。内解泻于中者十脉。”
这样推论来的穴位等数目,也不可能得到解剖生理证实。
还有类似说法,不再举。
更有甚者,为了与天六地五相应,早期经络学说只有十一脉。那时不但没有手厥阴脉,手少阴脉也没有穴位。
《灵枢·邪客》说:“手少阴之脉独无腧,何也?……少阴独无腧者不病乎?”于是,经文不得不做些自相矛盾的解释。
总之,经络的本意虽然是血管,最后形成的经络分布体系却是出自天人相应的推理。
显然,主要用天人相应思想认识或解释人体构造和生理,已经不能被当代人接受。人体构造和生理,与不包括生命的天地之间有极大的距离。阴阳、四时、五行、六气、十二月、365日等规律,远远不足以填充天人之间的空白。人体基本上不是这样与天地同构(即天人相应)的。即不能说天有四时,人有四经;天有五行,人有五脏;天有六气,人有六府;天有十二月,人有十二经;天有365日,人有365个穴位。
或问:如此说来,至今公认的十二经脉、奇经八脉等大多是为了满足天人相应而想象或主观安排的吗?
答案是:据以上所述,除非认为经络与循环和淋巴无关——即经络不运行气血,而且确实是现在根本没有认识到的天人相应构造,只能说多数经络是为了满足天人相应而想象或主观安排的。
试看所谓十二经脉、督脉、任脉、带脉等没有一条是与动静脉走行相符的。
至于《难经》第一难说:“十二经皆有动脉”更是错误的。按照现代循环、淋巴解剖生理,不可能如此。遍查《内》《难》更不能证明十二经皆有动脉。
至少在可预见的未来,不可能证明人体有传统的经络分布体系。
也许,经络学说天人相应的局限性还不宜全盘否定。
但是,就我们已有的科学知识和当代哲学思想来看,应该及时地对它进行扬弃。否则便没有新理论出现,科学再无法进步。

四  经络学说导致的谬误和矛盾
如上所说,经络的本意是血管,为满足天人相应需要,形成的经络体系却远离了实际血管系统。迁就哲理导致经络循行远离血管分布也是谬误,但只是理论问题。真的刺破血管放血就不仅是理论问题了。

(一)谬误的放血疗法

当代中医也知道,所谓十二经脉、奇经八脉的循行部位大多不是较大的血管所在。现代针灸都要避开大血管,但不要认为古人也这样看。古人不但认为十二经脉、奇经八脉等都是运行气血的,而且常常有意刺破大血管放血。于是出现严重谬误。
或问:针刺放血都是错误的吗?
答案是:刺破大血管大量放血,肯定是错误的。挑刺或浅刺皮肤见血对某些疾病可能有效,故至今还偶尔浅刺十宣和挑刺风池、风府等少量放血。民间还有其他挑刺法,与刮痧原理大约相同。只是,这样的疗法既不讲经络,也不讲穴位,不能用经络学说解释。至于局部严重充血或有瘀血、死血而放血,如中医治疗扁桃体炎点刺放血有效,却不必用经络学说解释。

(二)难以理解的出邪气和得气

古人认为,针刺也可以放出无形的邪气。
《灵枢·官针》说:“脉浅者勿刺(洪钧按:据此可知,当时有人认识到不可刺破表浅的大血管),按绝其脉乃刺之,无令精出,独出其邪气耳。所谓三刺则谷气出者,先浅刺绝皮,以出阳邪;再刺则阴邪出者,少益深,绝皮至肌肉,未入分肉间也;已入分肉之间,则谷气出。故刺法曰:始刺浅之,以逐邪气而来血气;后刺深之,以至阴气之邪;最后刺极深之,以下谷气。”
《灵枢·终始》说:“凡刺之属,三刺至谷气。”
这是讲针刺时分三步。第一步“刺绝皮,以出阳邪”——靠迎来的血气;第二步“少益深,绝皮至肌肉,未入分肉间”——出阴邪;第三步,“入分肉之间,则谷气出”。
有针刺经验的人都知道,刺入肌肉之前,一般不会“得气”。看来,古人认为,针刺得气,所得是谷气。
针刺得气显然不是谷气。得气之前何以能“独出邪气”也难以说清。

(三)说不清的补法

针刺怎样补呢?
就是得气之后再“追”一下——捻转刺激的同时再稍微深刺一点。
古人认为,这样就是补充了谷气。
显然,现代人不会同意此说。
总之,不引进神经、内分泌、体液调节理论,就不能解释针刺治病原理。

(四)非血管循行处的穴位是什么?

不刺中血管放血而得气,刺中的是什么呢?
笔者恰好翻到一张2002年1月26日的《中国医药报》。其中第7版上有一篇文章:用针灸探索人体传导密码——记全军平衡针灸治疗培训中心主任王文远。其中提及几例神奇的疗效是否完全可信且不论,王氏发现的某些穴位和所谓“平衡针灸学”则与传统理论完全不同。
其中说:“他终于惊奇地发现,肩周炎最敏感的穴位不是在传统的中医经络穴位上,而是在西医解剖学的神经干上。……王文远认为,受中枢神经的支配,机体内部有其自然的平衡机制,发生疾病则是平衡的破坏。通过针灸刺激传递给大脑一种生物信息,由它指挥人体自身传导密码,调动能量修复平衡系统,促进机体康复,这就是平衡针灸学。”
这又是关于针刺机制的一种新假说。王氏的看法虽然很空洞,却与传统理论完全不同。不过,如果他的疗效确实像报道说的那样好,就可以肯定,最便于解释其疗效的是神经理论。
实际上,近几十年来发明的很多刺法与传统经络理论没有关系。如耳针、头针所刺部位,与十二经脉、奇经八脉等毫不相干。这两个地方也没有较大的血管分布。

(五)经络学说在外感病治疗方面失败

以伤寒为例,《伤寒论》以六经辨证。六经与经脉有些瓜葛。伤寒病在太阳且有针足阳明,使病不传的经文。实际上,没有医家这样做,至少当代中医不这样做。显然是因为曾经有很多人这样做过,而没有效果。不仅如此,《伤寒论》中还提及其他针灸法,大多被仲景否定,后世也很少应用。比如,足阳明属于胃是无疑的,可是,承气证显然不能用针灸阳明经的穴位来治疗。
温病按卫气营血辨证,按说可以使用针刺放血或补气治疗。但是,温病学家几乎无人使用针灸疗法。
读者或许认为,这是实践过少的缘故。其实不然,《内经》中,治外感就以针刺为主。
那时有很多刺法,现在几乎都淘汰了,这说明疗效不好。

(六)穴位主治不能体现所在经脉的特异性

由于每一经主要联系一个脏腑,按说治脏腑内伤病,最便于经络学说指导。即脏腑病只能或者最好是循经取穴。实际上,常常不是这样。
我们常常背诵的歌诀是:肚腹三里求,腰背委中留,酸痛取阿是,面口合谷收。这一歌诀是很实用的。倘问:肚腹里面有那么多脏腑,为什么只有三里穴最重要呢?经络学说显然不能回答这个问题。

(七)刺激穴位的方法与疗效没有特异相关性

按传统说法,最早是用石头刺激的。后来用过铜针、银针,现在最多用不锈钢针。更有激光针、电针、磁针、超声针、穴位注射疗法。似乎机械、声、光、热、电、磁、化学刺激都可以取得同样的疗效。可见,疗效与刺激的性质没有关系。不过,凡做过针刺的人都知道,电刺激的针感最强。所以,应该认为,多数刺激最终都要转化为电刺激,而且主要通过神经系统起作用。
有经验的医生还知道,疗效最好的穴位不在神经线附近,就在四肢远端——即膝肘以远。合理的解释只能是这些地方神经敏感。
至于针刺治疗昏迷和惊厥,就是刺激可引起剧烈疼痛的地方,与经络学说没有什么关系。
总之,传统经络学说,非但不足以解释针灸效应,还曾经导致严重错误的刺法。

五  可否接受工具主义
所谓工具主义,就是理论上的实用主义。理论是否符合客观实际,不必管,利用它能达到实用目的或解释某些现象即可。但是,所谓理论,正是人类特有因而最可贵的理性思维的结果。工具主义至少是对理性思维的蔑视。实际上,与客观实际相距很远的理论,不可能有满意的实用价值,也不可能满意地解释客观对象。据笔者所知,近现代科学理论中,只有电子从负极向正极运动与电流从正极向负极流动,是实际与理论恰好相反,但理论上仍按电流运动方向讲。这一事例,不能算工具主义。因为实际上知道电子如何运动,在普通电路中两说的结果也完全等价。在离子回旋加速器中,则只能按离子实际运动方向设计。
对经络学说这样重要而且复杂的理论,不能满足于工具主义。况且,如上文所说,传统的经络理论,也不能解释针灸效应。
如何认识或评价现代经络或针灸原理研究,见下附“关于现代经络研究的理性思考”。

附:关于现代经络研究的理性思考
所谓理性思考,是说不盲从一切古代或现代人的有关见解,而是从已经实验充分证实的理论和自己的有关经验知识出发,运用尽量严密的逻辑思维考虑问题。当然,所谓“已经实验充分证实的理论和自己的有关经验知识”也不是绝对可靠,但总比盲从或从古今许多猜测性假说出发更好些。

一  现代经络研究扼要回顾
近50年来,经络研究面对的是以下7个问题。
1 针灸疗效的可重复性怎样?
2 经络是否特殊构造?如果是,相当于西医已知的什么系统、器官或组织?
3 如果不是已知构造,它是否一种未知构造?
4 如果找不到经络构造,它是否已知构造的未知功能?
5 古人描述的经络循行完全或基本上正确吗?
6 )经络和穴位在功能方面的特异性能够证实吗?
7 不同性质的刺激手段可否表现为不同效应?
到目前为止,以上7个问题的求解情况大致如下。
1 针灸疗效的可重复性比较好,但不是重复《内经》和《甲乙经》等,特别是主要不再用于热病。
2 古人描述的经络,与西医已知的构造几乎没有对应关系。古人所说经络的基本功能,只能是循环系统的功能。换言之,经络功能的传统理论不能解释针灸效应。
3 找不到与经络基本相符的未知构造。
4 已知构造中,以神经、内分泌,即人体调节系统最便于解释针灸效应。
5 古人描述的经络循行,可重复性很低很低。
6 经络和穴位的特异性,未能得到满意的证实。
7 针灸刺激手段的特异性与产生的效应基本无关。
于是,对经络实质有过不胜其多的假说。多数假说与西医所说的调节系统有关,但至今没有一种令人满意。

二  笔者对经络学说的粗浅见解
到底该怎样看经络学说?
经络学说是古代的针灸原理,研究它的理想结果是:找到与经络分布、循行完全相符的解剖学或生理、病理学依据并且能够据以全面而准确的解释针灸效应,特别是针灸的疗效。
现在看来,找到与经络学说完全或基本相符的解剖学依据是不大可能了,不宜再去钻这个死胡同。
经络的原意或实指就是血管,然而,循环理论基本上不能解释针灸效应或针灸为什么能治病。
只有神经和内分泌理论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解释针灸效应,可惜太不准确,太不严密。
于是,必须重新认识针灸效应。
重新认识的关键是:经典和后来积久形成的观念(包括近数十年形成的观念)必须转变。不但传统理论和循环理论不能解释针灸效应,神经和内分泌生理、病理也不能全面、严密而准确地解释针灸效应。所以,不宜一味追求通过一种学说,企图全面解释针灸效应。
今后的重点应该放在研究要害穴位与西医所谓系统、器官之间的关系。即探讨人体表层与内部构造之间如何相关。
笔者以为,今后的经络研究,重点应放在强化穴位特异性上。基本无效的穴位,应予清除。新旧有效穴位,进一步弄清其特异性。假说固然不可没有,但是,对同一现象有数十、上百种假说,则不是正常现象。科学史上的学派争论,大多只有两派。
那么,经络学说或针灸原理研究的前途怎样呢?
此种研究的对象既然是弱相关生理或病理反应现象,其理论就不可能是强相关的,只能形成一种弱理论(或称软理论)。即不可能形成一种像神经、循环理论那样可以严密解释有关现象的理论。此种弱理论只能附属于已知调节理论,可命名为边沿或边际调节理论。
三  如何看待经脉和经筋学说的其他意义?
关于经脉和经筋学说的其他意义,笔者的认识是:
1 运行气血的经脉、络脉、孙脉和冲脉等就是血管。血脉循环不息,周流不休,内联脏腑,外络肢节,营阴阳、濡筋骨、温分肉等循环营养功能,就是血液循环的营养功能。现在已无必要保留十二、十四、二十八、三百六十五脉等说法。当代血液循环解剖生理,已经完全可以而且应该取代经脉或经络学说。新说比旧说准确而且严密得多。
2 主要不运行气血的经筋学说,是不完善的神经、肌肉和骨连接解剖生理学说。现在也没有必要保留十二经筋说。当代神经、肌肉和骨连接解剖生理,完全可以而且应该取代经筋学说。新说也远比旧说准确严密得多。









第二节   血脉象、经脉象管道大系统总论
一  血脉象
(一)经典原著的分析与点评《黄帝内经》、《难经》、《脉经》

1经典原著《黄帝内经·素问》

(1)《黄帝内经·素问·五藏生成篇第十》多食咸,则脉凝而变色……诸脉者皆属于目……
(2)《黄帝内经·素问·脉要精微论篇第十七》夫脉者,血之府也……
(3)《黄帝内经·素问·经脉别论篇第二十一》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气于筋。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毛脉合精,行气于府。府精神明,留于四藏,气归于权衡。权衡以平,气口成寸,以决死生。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谓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
(4)《黄帝内经·素问·痿论篇第四十四》心主身之血脉……

2经典原著《黄帝内经·灵枢》

(1)《黄帝内经·灵枢·九针十二原第一·法天》血脉者,在腧横居,视之独澄,切之独坚。
(2)《黄帝内经·灵枢·本神第八·法风》心藏脉,脉含神……
(3)《黄帝内经·灵枢·经脉第十》脉为营……谷入于胃,脉道以通,血气乃行。……脉不通则血不流,血不流则髦色不泽……口唇者肌肉之本也,脉不荣则肌肉软……
(4)《黄帝内经·灵枢·经水第十二》夫经水者,受水而行之……经脉者,受血而营之。
(5)《黄帝内经·灵枢·脉度第十七》阴脉荣其藏,阳脉荣其府……
(6)《黄帝内经·灵枢·决气第三十》壅遏营气,令无所避,是谓脉。
(7)《黄帝内经·灵枢·本藏第四十七》心合小肠,小肠者,脉其应……心应脉,皮厚者,脉厚,脉厚者,小肠厚;皮薄者,脉薄;脉薄者,小肠薄;皮缓者,脉缓;脉缓者,小肠大而长;皮薄而脉冲小者,小肠小而短;诸阳经脉皆多纤屈者,小肠结。
(8)《黄帝内经·灵枢·天年第五十四》人生……三十岁,五藏大定,肌肉坚固,血脉盛满,故好步。
(9)《黄帝内经·灵枢·逆顺第五十五》脉之盛衰者,所以候血气之虚实有余不足也。
(10)《黄帝内经·灵枢·动输第六十二》肺气从太阴而行之,其行也,以息往来,故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并再动,呼吸不已,故动而不止。
(11)《黄帝内经·灵枢·五味论第六十三》血脉者,中焦之道也……
(12)《黄帝内经·灵枢·九针论第七十八》三者,人也。人之所以成生者,血脉也。

3经典原著《难经》
(1)《难经·一难》寸口者,脉之大要会,手太阴之动脉也。
(2)《难经·三十七难》故阴脉营于五藏,阳脉营于六府,如环之无端,莫知其纪,终而复始,其不覆溢。

4经典原著《脉经》

(1)《脉经·卷第四·诊损至脉第五》人有三百六脉,法三百六十日……二十人脉相通逐上下,一脉不来,知疾所苦。尺胜治下,寸胜治上,尺寸俱平治中央。
(2)《脉经·卷第九·平妊娠分别男女将产诸证第一》诊其手少阴脉动甚者,妊子也。少阴,心脉也,心主血脉。

(二) 白话(解释上文)

1白话解释《黄帝内经·素问》

(1)过度食用咸味,会使血脉凝涩不畅和使面色失去光泽……各条经脉皆上注于目……
(2)脉是血液所聚集的地方……
(3)饮食进入胃后,其所化生的一部分精华输散到肝,另一部分谷气化生精微之气,注入于心再浸淫到血脉里去。脉气流行在经络里,而上归于肺,肺会合百脉后,把精气输送到皮毛。脉与精气相合,流注到六府里,六府的津液,又流注于心肝脾肾。但精气的散布,还是要归于肺,而肺的情况,是从气口的脉象上表现出来。疾病可治与否,就是根据这个来判断的。
水谷入胃,放散精气,上行输送到脾藏,脾脏散布精华,又向上输送到肺;肺气通调水道,又下行输入到膀胱。这样,气化水行,散布于周身,流行在五藏经脉里,符合四时的变易和五藏阴阳的变化,作出适当的调节,这就是经脉的正常现象。
(4)心是主人身上的血脉的……

2白话解释《黄帝内经·灵枢》

(1)如血脉横布在腧穴周围,就比较容易看清楚,用手按摸也会有坚实的感觉。
(2)心主藏脉,脉中舍神……
(3)脉为血液营养的通道……水谷入胃,化生成精微,通过脉道贯通内外,血气就可以在脉中运行不止。……脉不通血就不流,血不流,人的颜色就失去的光泽……口唇是肌肉的根本,此经运行不畅,无法输送充分的营养,就会使肌肉松软……
(4)经水受纳地面的水而流行于各地……经脉受纳血,营运到全身。
(5)阴脉营运五藏的精气,阳脉营运六府的精气……
(6)像隧道一样地约束着营气的运行,不使它泛溢妄行,这叫做脉。
(7)心与小肠相合,小肠外应于脉……心与脉相应,又与小肠相合。皮肤厚的,说明脉体也厚,脉厚的小肠就厚;皮肤薄的,说明脉体也薄,脉薄的小肠就薄;皮肤纵缓的,说明脉体也纵缓,脉体缓的小肠就宽松粗大而长,皮肤薄的脉细小的,小肠也小而短;三阳经脉的部位多见荣绕屈曲的,小肠就结涩。
(8)人生……生长到30岁,五藏已经发育强健,全身的肌肉坚实,血气充盛,所以步履稳重,爱好从容不迫地行走。
(9)脉搏有力与无力,可以诊察气血的虚实与邪的有余和不足。
(10)肺气从手太阴肺经开始,而循行于十二经脉,肺气的运行,是随着人的呼吸而往来的,故人一呼脉跳动两次,一吸脉亦跳动两次,呼吸不停,所以脉搏的跳动也不会停止。
(11)血脉是输送中焦精微于周身和道路……
(12)三数,比象于人。人生命的形成,有赖于血脉的营养输送。

3白话解释《难经》

(1)寸口脉为十二经脉之气主要会合处,是手太阴经的动脉。
(2)阴脉中的精气营运于五藏,阳脉中的精气营运于六府,阴脉阳脉内外相互贯通,如环无端,周流不息,无法计算其流转的次数。人体的精气只有正常的循环才不流溢于脉外。

4白话解释《脉经》

(1)人有三百六十各脉,效法一年的三百六十日……二十八种脉象有二十八种表现,根据每一种脉象的表现,就可以察觉和知道有了何种疾病和痛苦。尺脉属于下焦,寸脉属于上焦,尺与寸都没有特殊的表现,就应该注意中焦。
(2)诊其左手寸部脉滑动甚者是怀孕的脉象。少阴、指寸部心脉心主荣血。

(三)现代基础分析(血脉象)
从西医解剖学的局部和细节来看,中医的血脉说是不科学的。

(四)山人点评
显然中医的血脉象是中医人体内意识系统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血脉象说明了中医学所重视的医学理念与理论发展的核心方向,是与西医不同的。中医注重整体观念,而且血脉象学说源自内意识系统,因此也依重了“内意识学”,而此二者,众人皆知都是西医弱项,“填补”了西医的空白。

二  经脉(经络)象管道大系统总论
(一) 经典原著的分析与点评

1经典原著《黄帝内经·素问》

(1)《黄帝内经·素问·通评虚实论篇第二十八》形度骨度脉度筋度,何以知其度也?
(2)《黄帝内经·素问·调经论篇第六十二》五藏之道,皆出于经遂,以行血气……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络之与孙脉俱输于经……
(3)《黄帝内经·素问·微四失论篇第七十八》夫经脉十二,络脉三百六十五,此皆人之所明知,工之所循用也。
(4)《黄帝内经·素问·阴阳类论篇第七十九》雷公曰:臣悉尽意,受传经脉,颂得从容之道,以合《从容》不知阴阳,不知雌雄。帝曰:三阳为父,二阳为卫,一阳为纪。三阴为母,二阴为雌,一阴为独使。

2经典原著《黄帝内经·灵枢》

(1)《黄帝内经·灵枢·九针十二原第一·法天》经脉十二,络脉十五,凡二十七气以上下,所出为井,所溜为荣,所注为腧,所行为径,所入为合,二十七气所行,皆在五腧也。
(2)《黄帝内经·灵枢·经始第九·法野》经始者,经脉为经。
(3)《黄帝内经·灵枢·经脉第十》雷公问于帝曰:禁之言,凡刺之理,经脉为始,营其所行,知其度量,内次五藏,外别六府,愿尽闻其道……雷公曰:愿卒闻经脉之始生。黄帝曰: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也。……经脉者常不可见也,其虚实也以气口知之,脉之见者皆络脉也。
(4)《黄帝内经·灵枢·经水第十二》岐伯答曰:善哉问也!天至高,不可度,地至广,不可量,此之谓也。目夫人生于天地之间,六合之内,此天之高,地之广也,非人力之所能度量也。若夫八尺之土,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其脏坚脆,腑之大小,谷之多少,脉之长短,血之清浊,气之多少,十二经之多血少气,与其少血多气,与其皆多血气,与其皆少血气,皆有大数。其治以针艾,各调其经气,固其常有合乎?
(5)《黄帝内经·灵枢·周痹第二十七》黄帝曰:善。余已得其意矣,亦得其事也。九者经巽之,理十二经脉阴阳之病也。
(6)《黄帝内经·灵枢·王版第六十》胃之所出气血者,经隧也。经隧也,五藏六府之大络也……
(7)《黄帝内经·灵枢·动输第六十二》黄帝曰:经脉十二,而手太阴、足少阴、阳明独动不休,何也?岐伯曰:足阳明胃脉也。

3经典原著《难经》《脉经》
(1)《难经·四十七难》诸阴脉皆至颈,胸中而还,独诸阳脉皆上至头耳……
,上下中央,分为九道……前如外者,足太阳也;中央如处者,足阳明也;后如外者,足少阳也。中央直前者,手少阴也;中央直中者,手心主也;中央直后者,手太阴也,前如内者,足厥阴也;中央如内者,足太阴也;后如内者,足少阴也;前部左右弹者,阳跷也;从少阳之厥阴者,级维也;从少阴之太阳者,阴维也。来大时小时,阴络也;来小时大者,阳络也。

(二)白话(解释上文)
1白话解释《黄帝内经·素问》
(1)形体的度、骨度、脉度、筋度如何知道它们的度呢?
(2)五藏之间相互关系的道路就是经脉,血气通过经脉来进行运行……人体内具有血与气…大络和孙络里的血气,是流注到经脉里去的……
(3)人体中的十二经脉与三百六十五络脉,这是人人都明白的,也是医生经常遵循应用的。
(4)雷公说:我已经完全明白了。你以前传授的经脉之学和我自己誦读到从容之道,与您所讲的从容之法是一致的,但我还不了解其中阴阳雌雄的道理。
黄帝说:三阳相当于高贵的父亲,二阳相当于外卫,一阳相当于枢纽,三阴相当于善养育的母亲,二阴象雌性那样内守,一阴如使者一般交通着阴阳。

2白话解释《黄帝内经·灵枢》

(1)人体有十二经脉,十五别络,经络之气共二十七,在全身上下循行。脉气所出的地方叫井,脉气流过的地方叫荥。脉气灌注输运的地方叫输,脉气通过的地方叫经,脉气汇集的地方叫合,这二十七气的流注循行,都在这五腧之中。
(2)所谓的“终始”是以经脉为系统。
(3)雷公问黄帝道:《禁股》篇上说,针刺治病的原理,首先应当懂得经脉系统,因为它是全身气血运行的通道,它循行的路线和长短都有一定的标准,在内依次与五藏相联,在外分别与六府相通。希望听你详尽地讲讲其中的道理。……雷公说:我希望能够全部了解经脉起始循行情况。黄帝说:经脉理论可用以决断疾病的预后,处治许多疾病,调节虚实。因此医者必须通晓……经脉一般是不容易看到的,它有了虚实的变化,可以从寸口部位诊察得知。显露可以见到的脉,都是络脉。
(4)岐伯回答说:你问得很好!天很高难以计算,地很广难以尺量,讲的就是这个道理。人生活在天地之间,六合之内,这就说明天高地广,不是用人力所能计量准确的。但是人的身体,皮肉俱在,可从外部计算测量,用手指切按并获得各部情况,死了以后可以通过解剖观察内在的情况。包括人体五藏的坚脆,六府的大小,纳谷的多少,脉道的长短,血液的清浊,气的多少,以及十二经是多血少气,少血多气,气血皆多,还是气血皆少等情况,都有一般的标准。这样我们运用针刺艾灸治病,或调节各经的经气,也就都有了一定的规律。
(5)黄帝说:好。我已经懂得了其中的意义,并且也懂得了治疗的方法。关于九针的运用,早在医经中已经具明了其道理,这样,十二经脉阴阳的病变,都能解决了。
(6)胃中由精微所化生成的气血,能够运行到全身,必须经过经隧的流通。而所谓的经隧,它就是连接五藏六府的大络……
(7)黄帝说:十二经脉之中,为什么手太阴肺经、足少阴肾经、足阳明胃经三经的经脉博动不止呢?岐伯说:这就是足阳明胃经的胃气与脉搏跳动的关系。

3  白话解释《难经》、《脉经》
(1)手足之阴经都仅循行到颈部或胸部后即返回,而不再上行,只有手足三阳经脉都上行到头面部……
(2)寸口之中,三阴三阳交会,三部中有五藏脉象表现于各部,前后左右各有所主,上下中央,仿照《络书》的排列,分成九道。然后根据脉象的浮沉结散等,可以知道病邪的所在,这种诊断的方法与道理如何?
岐伯说:脉大而软弱者,是卫能实而荣血虚脉大而长者,病在下焦诊之可证。脉浮直上下行者,是应热之脉。脉沉在肾,脉数在肝,脉实在肺。
前之外者,为足太阳膀胱经;中央之外者为足阳明胃经;后之外者,为足少阳胆经;中央直前者为手少阴心经;中央直中者为手厥阴心主(心包)经;中央直后者为手太阴肺经;前之内者,为足厥阴肝经;中央之内者为足太阴脾经;后之内者为足少阴肾经。
前部左右弹者,为阳跷脉。中部左右弹者,为带脉。后部左右弹者,为阴跷脉。从少阳往厥阴者,是阴维脉。从少阴往太阳者,是阳维脉。脉来时大,渐小者,为阴络。脉时小,渐大者,为阳络。

(三)现代基础分析(经脉象系统)
根据解剖学,人体内从未发现任何有关中医经络学的所谓系统。

(四)山人点评
内意识系统的经络象部分,是连接五藏象和六府象等内意识系统静态结构的通道。就象城市的街道与乡村的道路,是“人流、物流”的通道。

(五)古人藏象学说的意识误区
以上我们已经论证过,内意识与外意识一样,都具有一定的视听功能(如:梦)。处于特殊意识状态的人,如:气功态、催眠态等,同样也具有这种“梦幻”功能。
因此在《黄帝内经》中,具有“内视功能”的古人,显然犯了“错误”。把战场上看到,人死后尸体上看到的内脏,与自身用内意识看的内意识现象所表现的藏象,混为一谈。造成千年“误区”与冤案,让当代中医受尽责难。

第三节  经脉(经络)象管道大系统分论
一  经络分辨:经典原著的分析与点评
(一)经典原著《黄帝内经》、《中藏经》
1《黄帝内经·素问·经络论篇第五十七》黄帝问曰:夫络脉之见也,其五色各异,青黄赤白黑不同,其故何也?岐伯对曰:经有常色,而络无常变也。帝曰:经之常色何如?岐伯曰:心赤,肺白,肝青,脾黄,肾黑,皆并应其经脉之色也。帝曰:络之阴阳,亦应其经乎?岐伯曰:阴络之色应其经,阳络之色变无常,随四时而行也。寒多则凝泣,凝泣则青黑,热多则淖泽,淖泽则黄赤,此皆常色,谓之无病。五色具见者,谓之寒热。帝曰:善。

2《黄帝内经·灵枢·经脉第十》经脉十二者,伏分肉之间,深而不见;其常见者,足太阴过于内踝之上,无所隐故也。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六经络手阳明少阳之大络,起于五指间,上合肘中……雷公曰:何以知经脉之与络脉异也?黄帝曰:经脉者常不可见也,其虚实也以气口知之,脉之见者皆络脉也。雷公曰:细子无以明其然也。黄帝曰:诸络脉皆不能经大节之间,必行绝道而出,入复合于皮中,其会皆见于外……凡此十五络者,实则必见,虚则必下,视之不见,求之上下,人经不同,络脉异所别也。

3《黄帝内经·灵枢·脉度第十七》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络……

4《中藏经·脉要论第十》阴阳消息,以经处之。


(二)白话(解释上文)《黄帝内经》、《中藏经》

1黄帝问:络脉显露在外面,五色不相同,有青、黄、赤、白、黑,这是什么缘故呢?

岐伯说:经脉的颜色不变,络脉没有常色是变化的。
黄帝曰:经脉的常色是怎样的?
岐伯说:心主赤,肺主白,肝主青,脾主黄,肾主黑,这些也都与其属经脉的颜色相应。
黄帝问:阴络与阳络,与其经脉的主色相应吗?
岐伯说:阴络的颜色与其经脉相应,阳络的颜色变化无常,随着季节的改变而变化。寒气多时则气血运行迟滞,因而多出现青黑之色;热气多时则气血运行滑顺,因而多出现黄赤的颜色。这都是无病正常的表现。如果是五色全部显露,那就是过寒,过热所引起的变化,是疾病的表现。黄帝说:好。

2十二经脉均隐伏行于分肉之间,位置较深,从体表不易察见;通常可以察见的,只有手太阴经过手外踝之上气口部分,这是由于该处骨露皮薄无所隐蔽的缘故。其它各脉浮于表浅而能见到的,都是络脉。手六经的络脉以阳明、少阳二经为最大,此络分别起于五指间,向上汇合于肘关节之中。……雷公说:我不明了为什么会有这种区别。黄帝说:所有络脉都不能经过大的骨节之间,只在经脉所不到的间道出入联络,再结合到皮肤的浮络,会合后都显现在外面。……以上十五络脉,邪气实则壅盛于脉中而明显可见,正气虚则脉络下而不易看见。如果在外表看不见,可在络脉的上下寻求,由于经脉随着人的体型而有所不同,所以络脉也有差异,必须灵活对待。

3经脉多行于里,内经脉分支而横向运行的叫络脉,由络脉再分别出的叫孙络。

4阴阳的变化和运动状况,可以从经脉处得到。


经脉应象:经典原著的分析与点评
(一)经典原著《黄帝内经·素问》
1《黄帝内经·素问·离合真邪论篇第二十七》夫圣人之起度数,必应于天地,故天有宿度,地有经水,人有经脉。天地温和,则经水安静;天寒地冻,则经水凝泣;天暑地热,则经水沸溢;卒风暴起,则经水波湧而陇起。夫邪之入于脉也,寒则血凝泣,暑则气淖泽,虚邪因而入客,亦如经水之得风也,经之动脉,其至也亦时陇起,其行于脉中循循然……

2《黄帝内经·素问·脉解篇第四十九》太阳所谓肿腰脽痛者,正月太阳寅,寅太阳也,正月阳气出在上,而阴气盛,阳未得自次也,故肿腰脽痛也……所谓耳鸣者,阳气万物盛上而跃,故耳鸣也,……少阳所谓心胁痛者,言少阳盛也,盛者心之所表也,九月阳气尽而阴气盛,故心胁痛也。所谓不可反侧者,阳气藏物也,物藏则不动,故不可反侧也。所谓甚则跃者,九月万物尽衰,草木毕落而堕,则气去阳而之阴,气盛而阳之下长,故谓跃。……阳明所谓洒洒振寒者,阳明者午也,五月盛阳之阴也,阳盛而阴气加之,故洒洒振寒也。所谓胫肿而股不收者,是五月盛阳之阴也。阳者衰于五月,而一阴气上,与阳始争,故胫肿而股不收也。……太阴所谓病胀者,太阴子也,十一月万物气皆藏于中,故曰病胀……所谓得后与气则快然如衰者,十二月阴气下衰,而阳气且出,故曰得后与气则快然如衰也。少阴所谓腰痛者,少阴者肾也,十月万物阳气皆伤,故腰痛也。所谓呕咳上气喘者,阴气在下,阳气在上,诸阳气浮,无所依从,故呕咳上气喘也。所谓色色不能久立久坐,起则目无所见者,万物阴阳不定未有主也,秋气始至,微霜始下,而方杀万物,阴阳内夺,故目无所见也……所谓恐如人将捕之者,秋气万物未有毕去,阴气少,阳气入,阴阳相薄,故恐也。……厥阴……所谓腰脊痛不可以俯仰者,三月一振荣华,万物一府而不仰也。

3《黄帝内经·素问·四时刺逆从论篇第六十四》是故春气在经脉,夏气在孙络,长夏气在肌肉,秋气在皮肤,冬气在骨髓中。帝曰:余愿闻其故。岐伯曰:春者,天气始开,地气始泄,冻解冰释,水行经通,故人气在脉。夏者,经滞气溢,入孙络受血,皮肤充实。长夏者,经络皆盛,内溢肌中。秋者,天气始收,腠理闭塞,皮肤引急。冬者盖藏,血气在中,内著骨髓,通于五藏。是故邪气者,常随四时之气血而入客也……
4《黄帝内经· 素问·五常政大论篇第七十》发生之纪……其象春,其经足厥阴少阳……赫曦之纪……其象夏,其经手少阴太阳,手厥阴少阳……新阜之纪……其象长夏,其经足太阴阳明……坚成之纪……其象秋,其经手太阴阳明……流衍之纪……其象冬,其经足少阴太阳……

(二)经典原著《黄帝内经·灵枢》
1《黄帝内经·灵枢·经别第十一》黄帝问于岐伯曰:余闻人之合于天道也,内有五藏,以应五音、五色、五时、五味、五位也;外有六府,以应六律、六律建阴阳诸经而合之十二月、十二辰、十二节、十二经水,十二时,十二经脉者,此五藏六府之所以应天道也。夫十二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学之所始,工之所止也,粗之所易,上之所难也。请问其离合出入奈何?岐伯稽首再拜曰:明乎哉问也!此粗之所过,上之所息也,请卒言之。
2《黄帝内经·灵枢·海论第三十三》黄帝问于岐伯曰:余闻刺法于夫子,夫子之所言,不离于营卫血气。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藏府,外络于肢节,夫子乃合之于四海乎?岐伯答曰:人亦有四海,十二经水。经水者,皆注于海。海有东西南北,命日四海。黄帝曰:以人应之奈何?岐伯曰:人有髓海,有血海,有气海,有水谷之海,凡此四者,以应四海也。黄帝曰:远乎哉!夫子之合人天地四海也,愿闻应之奈何?岐伯答曰:必先明知阴阳表里荣输所在,四海定矣。
3《黄帝内经·灵枢·五乱第三十四》黄帝曰:经脉十二者,别为五行,分为四时,何失而乱?安得而治?岐伯曰:五行有序,四时有分,相顺则治,相逆则乱。黄帝曰:何谓相顺而治?岐伯曰:经脉十二者,以应十二月,十二月者,分为四时。四时者,春秋冬夏,其气各异,营卫相随,阴阳已和,清浊不相干,如是则顺之而治。
4《黄帝内经·灵枢·阴阳清浊第四十》黄帝曰:余闻十二经脉,以应十二经水。十二经水者,其五色各异,清浊不同,人之血气若一,应之奈何?岐伯曰:人之血气,苟能若一,则天下为一矣,恶有乱者乎?黄帝曰:余问一人,非问天下之众。岐伯曰:夫一人者,亦有乱气,天下之众,亦有乱人,其合为一耳。黄帝曰:愿闻人气的清浊。岐伯曰:受谷者浊,受气者清。清者注阴,浊者注阳。浊而清者,上出于咽;清而浊者,则下行。清浊相干,命曰乱气。
5《黄帝内经·灵枢·阴阳系明第四十一》黄帝曰:余闻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其合之于人,奈何?岐伯曰:腰以上为天,腰以下为地,故天为阳,地为阴。足之十二经脉,以应十二月,胜于水,故在下者为阴。手之十指,以应十日,日生于火,故在上者为阳。
黄帝曰:合之于脉,奈何?岐伯曰:寅者,正月之生阳也,主左足之少阳;未者,六月,主右足之少阳;卯者,二月,主左足之太阳;午者,五月,主右足之太阳;辰者,三月,主左足之阳明;巳者,四月,主右足之阳明,此两阳合于前,故曰阳明。申者七月之生阴也,主右足之少阴;丑者,;十二月,主左足之少阴;酉者,八月主右足之太阴,子者十一月,主左足之太阴;戊者,九月,主右足之厥阴;亥者,十月,主左足之厥阴,此两阴交尽,故曰厥阴。
甲主左手之少阳,乙主左手之太阳,戊主右手之太阳,丙主左手之阳明,丁主右手之阳明,此两火并合,故为阳明。庚主右手之少阴,癸主左手之少阴,辛主右手之太阴,壬主左手之太阴。
故足之阳者,阴中之少阳也;足之阴者,阴中之太阴也;手之阳者,阳中之太阳也;手之阴者,阳中之少阴也。腰以上者为阳,腰以下者为阴。其于五藏也,心为阳中之太阳,肺为阳中之少阴,肝为阴中之少阳,脾为阴中之至阴,肾为阴中之太阴。

(三)经典原著《难经》
1《难经·六十三难》六十三难曰:《十变》言,五藏六府,荥合,皆以井为始者,何也?然,井者东方春也,万物之始生,诸蚑行喘息,蜎飞蠕动,当生之物,莫不以春为生,故岁数始于春,日数始于甲,故以井为始也。
2《难经·六十四难》六十四难曰:《十变》又言,阴井木,阳井金;阴荥火,阳荥水;阴俞土,阳俞木;阴经金,阳经火;阴合水,阳合土。阴阳皆不同,其意何也?然,是刚柔之事也。阴井乙木,阳井庚金。阳井庚,庚者乙之刚也;阴井乙,乙者庚之柔也。乙为木,故言阴井木也;庚为金,故言阳井金也。余皆放此。

(四)白话(解释上文)《黄帝内经·素问》
1圣人制定法则,必定要合乎自然。天有365度及28宿,地有12经水,人有12经脉。天地温和时,经水就安静;天寒地冻时,经水就凝涩;天气酷热时,经水就沸溢;狂风暴雨起时,经水如波涛汹涌,像丘陇一样。病邪侵入到经脉里如属寒邪,血行就会滞涩,如属热邪血气就会濡润,风邪侵入到经脉里,也像经水遭受到风一样,经脉的搏动,也时有丘陇突起的现象。虽然血气同样依次在经脉中流动……
2太阳经有腰部肿胀和臀部疼痛的病症,是因为正月建寅,属于太阳。正月阳气升到上面,而阴寒之气还盛,阳气不能畅达,所以腰椎部肿痛。……所谓出现耳鸣的症状,是因为阳气过盛,好象万物向上盛长而活跃,盛阳循经上逆,故出现耳鸣。……少阳经所谓的心胁痛的症状,是因少阳属9月。月建在戍,戍是少阳脉,散络心包,发病时影响心经,而9月是阳气将尽,阴气方盛之时,因此心胁部发生疼痛。所谓卧而不能展转的,是9月阴气渐渐盛了,万物要闭藏,一切都将呈现静而不动的状态,人体的少阳经气也受影响,因此不能转动。所谓严重时出现跌倒的,是因为九月万物衰退,草木凋落,人体的阳气亦由表入里,阴经经气盛而阳经经气虚,阳虚不断向下发展,下肢失荣故常跌倒。
阳明经有所谓洒洒振寒的症状,是因为阳明经旺于5月,月建在午,是阳极而阴生时。阳明经病正像时令的阳极而有阴气相加,因此有洒洒振寒的病态。所谓胫肿与两股不能屈伸的症状,是与月里盛阳中阴气作崇的原因。阳气在5月份开始衰微,一阴之气上升,阴与阳争,阳明经气不和,因此发生胫肿,两股不能屈伸的病症……
太阳经脉有所谓胀满的症状,是因为太阴经旺于11月,月建在子,而11月是万物收藏的季节,人体中的阳气退藏在中,若邪气也隐藏在内,就有腹部胀满的症状。……当人有了大便和矣气排出时,就觉得爽快而病减轻的,是因为十一月阴气由盛极转为始衰,阳气将要出动……
少阴经脉有腰痛的病,是因为少阴月建在申。10月时三阴已起,万物阳气已衰,人体的阳气也随季节衰弱,因此发生腰痛。呕吐咳嗽气逆而喘,是由于阴气旺盛于下,阳气浮越于上,阳气无所依附,就发生呕吐咳嗽气逆面喘的症侯。忧虑怅望,不能久立,坐起则眼花缭乱,是因为阴阳不能安定,万物未有所生,而秋天肃杀之气已来,微霜开始下降,万物因之凋零,人体阴阳之气在内相争,正和这种情况相同,因此眼睛模糊,什么也看不清。……所谓恐惧不安好像被人捉捕一样,是因为秋天阴气始生,万物尚未尽表,人体应之,阴气少阳气入,阴阳交争,循入肾,故恐惧如人将捕之。……厥阴经脉……腰痛不能俯仰,是由于阴阳气鼓动,草木繁荣,枝叶下垂,呈现俯而不能仰之势。
3因此春天人的气血在经脉,夏天人的气血在孙络,长夏人的气血在肌肉,秋天人的气血在皮肤,冬天人的气血在骨髓中,黄帝说,我想听听其中的道理。
岐伯说:春天气温刚刚升发,地气刚刚泄露,冻土已解,冰也融化,水流行而河道通,所以与之相应,人身之气也在经脉。夏天,经脉满,气充盛,孙络得到了血的滋养,皮肤也充实了。长夏,经脉与络脉很旺盛,能充分润泽着肌肉。秋天气温开始收敛,人身的腠理闭塞,皮肤也随着收缩。冬天是万物伏藏的季节,气血在人体内部运行,精气聚集在骨髓,在五藏内流通。所以邪气常随四时气血的变化而侵袭人体不同的部分,和邪气侵犯人体后的传变……
4发生的年代……相应是春天,在人体的经脉是足厥阴及少阳,……赫曦的年份……相应是夏天;在人体的经脉是手少阴及太阳和手厥阴,少阳;……敦阜的年份……相应是长夏;在人体的经脉是足太阴及阳明;坚成的年份……相应是秋天;在人体的经脉是手太阴、阳明;……流衍的年份……象征是冬天;在人体的经脉是足少阴、太阳……

(五)白话(解释上文)《黄帝内经·灵枢》
1黄帝问岐伯说:我听说人与自然界是相应的,人体属阴的五藏,以应五音、五时、五味、五位;属阳的六府,以应六律、六律分六阴六阳,合于人体十二经,以应十二月,十二辰,十二节,十二经水,十二时,十二经,这是五藏六府与自然界相应的情况。十二经脉是人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体这所以能生存,疾病之所以能形成,人体之所以能维持健康,疾瘸之所以能治愈,都与它密切相关。所以学医的人一开始就应从它学起,医生掌握了它的技术才算全面。粗率的医生认为掌握它是很容易的,但高明的医生认为要精通它还是较难的。请你谈谈经脉在人体是怎样离合出入的?岐伯很恭敬地再行礼回答说:问得很英明!这是粗率的医生容易忽略的问题,只有高明的医生才会认真地钻研它。请让我详细地说明如下。
2黄帝问岐伯说:我听到先生谈过刺法,先生所讲的都不离乎营卫气血。人身上十二经脉的流注,它们在内隶属于五藏六府,在外联络于四肢百节,先生又如何将它们归纳起来,配合于“四海”呢?岐伯答道::人身本来也有四海与十二经水。自然的经水,都是流注于海的,海有东、西、南、北之分,所以称为“四海”。
黄帝说:人体与自然界相应的情况如何呢?岐伯说:人有髓海,血海,气海,水谷之海,这四处就是与自然界的四海相应的。
黄帝说:这种见解是多么深远的啊!先生能将人与天地间的四海相合起来,请问是怎样相应的?岐伯答:必先了解经脉的阴阳,表里和流注转输的部位,而后才能将四海确定下来。
3黄帝说:人身的十二经脉,其属性分别与五行相合,又与四时相应,但不知因何失调而引起脉气运行的逆乱?又是什么缘故保证了它的正常运行?岐伯说:五行的内在联系是有一定顺序的,四时气候的变化是有季节之分别的,大凡经脉的运行,与四进五行的规律相适应,就可以保持正常的活动,违反了这个规律,就会引起运行的逆乱。
黄帝说:怎样相互顺应呢?岐伯说:十二经脉、与十二个月相应。十二个月分为四时,四时就是春、夏、秋、冬,其气侯各不相同。人体营气与卫气,是内外相随,阴阳互相协调的,清气与浊气不致互相干扰,这样就能顺应四时而保持健康。

4黄帝说:我听说人体有十二经脉与自然界十二经水相应,水色的青黄赤白黑不一样,清浊也各不相同,而人身的血气都是一样的,其相应的状况怎样呢?岐伯说:人体内的血气,假使能够一样的话,那么推乃天下的人也就相合为一了,那里还会有变乱的情况发生呢?

黄帝道:我所问的是一个的情况,并不是问天下众多的人啊!岐伯说:“一个人的体内也是有气乱情况的,而在天下众多人之内,也有变乱的人,总的看来其道理都是一样的。
黄帝道:请你讲一讲人身之气的清浊情况。岐伯说:人所受的谷物化生之气是浊的,所受饮料与空气所化生的气是清的。清气注入阴分,浊气输布于阳分。但水谷浊气之中的精气可上升于咽喉,清气之中的浊气可以下行。如果清气与浊气互相混淆,不能分别而行,升降失却其常,这就叫做“乱气“。

5黄帝说:我听说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这天、地、日、月是怎样与人体相应的?岐伯说:人体腰以上应天而属阳,腰以下应地而属阴,因此人体上部为阳,下部为阴。足三阳和足三阴左右合什共十二条经脉在下,与一年中的十二个月份相应,因月生于水,属阴,所以在下的属阴;手的十指在上,与十日相应,日生于火而属阳,所以在上的为阳。

黄帝说:上面所说的十二月和十日,怎样与经脉相配合?岐伯说:十二地支配合十二月以及与足十二经脉的相应关系是这样的:正月配寅,称为正月建寅,此时为阳气初生,主左足的少阳经;六月未,主右足的少阳经;二月卯,主左足的太阳经;五月午,主右足的太阳经;三月辰,主左足的阳明经;四月巳,主右足的阳明经。因三、四两个月夹在两阳的中间,而为两阳合明,所以叫做阳明。七月申,自然界阴气渐生,主右足的少阴经;十二月丑,主左足的太阴经;九月戍,主右足的厥阴经;十月亥,主左足的厥阴经。因九、十两个月夹在两阴的中间,为阴气交会的时间,所以称为厥阴。
以十天干配合十日以及与上肢十条经脉的关系是:甲日主左手的少阳经,巳日主右手的少阳经,乙日主左手的太阳经,戊日主右手的太阳经;丙日主左手的阳明经,丁日主右手的阳明经。丙丁都属火,丙、丁日是两火相并,所以称为阳明。庚日主右手的少阳经,癸日主左手的少阴经;辛日主右手的太阴经,壬日主左手的太阴经。
足在下属阴,所以足的阳经,为阴中的少阳(阳气微);足的阴经,为阴中的太阴(阴气盛)。手在上属阳,所以手的阳经,为阳中的太阳(阳气盛);手的阴经,为阳中的少阴(阴气微)。总的来说,腰以上属于阳位,腰以下属于阴位。
用这种上下划分阴阳的方法来划分五脏,则心肺居于膈上属阳,心属为火为阳中的太阳,肺属金为阳中的少阴;肝、脾、肾居于膈下属阴,肝属木为阳中的少阳,脾属土,为阳中的至阴,肾主水中之阴之太阴。

6属于火音中的右徵和少徵类型的人,应当调治右侧手太阳小肠经的上部。属于金音中的左商和火音中左徵类型的人,应当调治左侧手阳明大肠经的上部。属于火音中少徵和土音中大宫类型的人,应当调治左侧手阳明大肠经的上部。属于木音中的右角和大角类型的人,应当调治右侧足少阳胆经的下部。属于火音中的大徵和少徵类型的人,应当调治左侧手太阳小肠经的上部。属于水音中的众羽和少羽类型的人,应当调治右侧足太阳膀胱经的下部。属于金音中的少商和右商类型的人,应当调治右侧手太阳小肠经的下部。属于水音中的桎羽和众羽类型的人,应当调治右侧足膀胱的下部。属于土音中的少宫和大宫类型的人,应当调治右侧足阳明胃经的下部。属于木音中的判角和少角类型的人,应当调治右侧足少阳胆经的下部。属于金音中的钛商和上商类型的人,应当调治右侧足阳明胃经的下部。属于金音中的钛商和木音中的上角类型的人,应当调治左侧足太阳膀胱经的下部。……

属土音中大宫和木音中的……都可以调治……属木音……胆经的上部。
7、六数,比象干六律。六律调节声音,分为阴阳,应于四时十二辰,合于人体十二经脉。

(六)白话(解释上文)《难经》

1古代医经《十变》上说,五藏六府的井、荥、俞、经、合五腧穴,都是以井穴作为起始穴位,这是为什么?

答:井穴的含义,比象于日出的东方和生机盎然的春天,是万物开始萌芽生长的时期,蛰伏冬眠的动物开始苏醒过来;或爬行或飞翔的活动起来,一切生物无不在春天呈现新生的气象,所以一年之首始于春,十天于计始于甲,五腧穴中比象春天的井穴,自然就是经气开始发出的部位了。

2古医医经《十变》上又说,阴经的井穴属木,阳经的井穴属金;阴经的荥穴属火,阳经的荥穴属水;阴经的俞穴属土,阳经的俞穴属木,阴经的经穴属金,阳经的经穴属火;阴经的合穴属水,阳经的合穴属土。阴经和阳经的五腧穴所属的五行各不相同,它的意义是什么?

答:这是阴阳刚柔相配合的道理。举井穴为例,阴经的井穴,属于乙木,阳经的井穴属于庚金。阳经的井穴属庚金,庚在十天干中属于阳,其性刚;阴经的井穴属乙木,乙在十天干中属于阴,其性柔,庚乙刚柔相配。乙为阴木,所以说阴经的井穴属于木;庚为阳金,所以说阳经的井穴属于金。其余各穴的阴阳刚柔配合的关系,都可以仿照此方法类推。

(七)现代基础分析(经络应象)
现代西医基础知识里没有经络这个概念。

(八)山人点评
经络也只是内意识系统里的“象”。

三  经络象管道大系统的分布
(一)经典原著《黄帝内经·素问》

1《黄帝内经·素问·五藏生成第十》人有大谷十二分,小溪三百五十四名,少十二俞。此皆卫气之所留止,邪气之所容也,针石缘而去之。

2《黄帝内经·素问·三部九侯论篇第二十》帝曰:何谓三部?岐伯曰:有下部,有中部,有上部,部各有三候,三候者,有天有地有人也,必指而导之,乃以为真。上部天,两额之动脉;上部地,两颊之动脉;上部人,耳前之动脉。中部天,手太阴也;中部地,手阳明也;中部人,手少阴也。下部天,足厥阴也;下部地,足少阴也;下部人,足太阴也。故下部之天以候肝,地以候肾,人以候脾胃之气。帝曰:中部之候奈何?岐伯曰:亦有天,亦有地,亦有人。天以候肺,地以候胸中之气,人以候心。帝曰:上部以何候之?岐伯曰:亦有天,亦有地,亦有人。天以候头角之气,地以候口齿之气,人以候耳目之气。三部者各有天,各有地,各有人。三而成天,三而成地,三而成人。三而三之,合则为九,九分为九野,九野为九藏。故神藏五,形藏四,合为九藏。五藏已败,其色必夭,夭必死矣。

3《黄帝内经·素问·逆调论篇第三十四》帝曰:……足三阳者下行……

4  《黄帝内经·素问·厥论篇第四十五》阳气起于足五指之表,阴脉集于足下而聚于足心……阴气起于五指之里,集于膝下而聚于膝上……前阴者,宗筋之所聚,太阴阳明之所合也。

5《黄帝内经·素问·缪刺论篇第六十三》手足少阴太阴足阳明之络,此五络皆会于耳中,上络左角……


(二)经典原著《黄帝内经·灵枢》

1《黄帝内经·灵枢·本输第二·法地》缺盒之中,任脉也,名曰天突。一次任脉侧之动脉,足阳明也,名曰人迎;二次脉手阳明也,名曰扶突;三次脉手太阳也,名曰天窗;四次脉足少阳也,名曰天容;五次脉手少阳也,名曰天牑;六次脉足太阳也,名曰天柱;七次脉颈中央之脉,督脉也,名曰风府。腋下三寸,手心主也,名曰天池……足阳明,挟喉之动脉也,其腧在膺中;手阳明,次在其腧外,不至曲颊一寸。手太阳当曲颊。足少阳在耳下曲颊之后,手少阳出耳后,上加完骨之上;足太阳挟项大筋之中发际。阴尺动脉在五里,五腧之禁也。

2《黄帝内经·灵枢·小针解第三·法人》“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者,络脉之渗灌诸节者也。

3《黄帝内经·灵枢·邪气藏府病形第四·法时》阴之与阳也,异名同类,上下相会,经络之相贯,如环无端……诸阳之会,皆在于面。……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

4《黄帝内经·灵枢·始终第九·法野》从腰以上者,手太阴阳明皆主之;从腰以下者,足太阴阳明皆主之。
5《黄帝内经·灵枢·寒热病第二十一》颈侧之动脉人迎。人迎,足阳明也,在婴筋之前。婴筋之后,手阳明也,名曰扶突。次脉,手少阳脉也,名曰天牑。次脉,足在阳也,名曰天柱。腋下动脉,臂太阴也,名曰天府。

(三)经典原著《难经》、《中藏经》

1《难经·二十三难》经脉十二、络脉十五,何始何穷也?然,经脉者,行血气,通阴阳,以荣于身者也。其始从中焦,注手太阴、阳明;阳明注足阳明、太阴;太阴注手太阴、太阳;太阳注足太阳、少阴;少阴注手心主、少阳;少阳注足少阳、厥阴;厥阴复还注手太阴。别络十五,皆因其原如环无端,转相浇灌,朝干寸口,人迎,以处百病,而决死生也。

2《中藏经·卷中·论三焦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任之法第三十二》上者,络脉之系也;中者,经络之系也;下者,水道之系也,亦又属膀胱之宗始……足太阳是其经也。


(四)白话解释《黄帝内经·素问》

1人身上有大谷12处,小溪谷354处,那十二关还不在其内。这些都是卫气所留止的地方,也是邪气容易留止的处所,一旦受了邪气的侵袭,就赶紧用针刺或砭石除掉它。

2黄帝说:什么叫做三部?

岐伯说:有下部、中部、上部,每部又各有三候,三候是以天地人来代表的,这是必须有人来指导,才能明了部候准确之处。上部天,即两额太阳穴处动脉;上部地,即两颊大迎穴处动脉;上部人,即耳前耳门穴处动脉;中部天,即两手太阴气口,经渠穴处动脉;中部地,即两手阳明经合谷穴处动脉;中部人,即两手少阴经神门穴处动脉;下部天即足厥阴经五里穴或太冲穴处动脉;下部地即足少阳经过太溪穴处动脉;下部人,即足太阴经箕门穴处。因此下部的天可以用来候肝藏之气,下部的地可以用来候肾之气,下部的人可以用来候脾胃之气。
黄帝说:那么中部之候是如何之呢?
岐伯说:也有天地人三候。中部之天可以用来候肺之气,地可以用来候胸中之气,人可以用来候心之气。
黄帝问:上部之候又是如何呢?
岐伯说:上部也有天地人三候,上部之天可以用来候头角之气,地可以用来候口齿之气,人可以用来候耳目之气。三部之中,各有天、地、人。三候为天,三候为地,三候为人,三三相乘,合为九候。脉有九候,以应地之有九野。地之有九野,以应人之有九藏;肝、肺、心、脾、肾五神藏,胃、大肠、小肠、膀胱四形藏,合为九藏,若五藏败坏,气血必见枯槁,而气色枯槁就必然要死亡的征象。

3黄帝说……足三阳经脉之气是下行的……

4阳气起于足五指之表,阴脉者集于足下而聚于足心……阳气起于五指之里,集于膝下而聚于膝上……前阴者,宗筋之所聚,太阴阳明之所合也。

5手少阴、足少阴,手太阴、足太阴、足阳明等经的络脉。这五经的络脉都聚集在耳中,并上绕到左耳上面的额角……


(五)白话解释《黄帝内经·灵枢》

1胸骨上缘凹处的中央,是任脉所行之处,有穴名天突;次于任脉后第一行的动脉,是足阳明经脉所行之处,有穴名人迎;第二行是手阳明经脉所行之处,有穴名扶突;第三行是手太阳经脉所行之处,有穴名天窗;第四行是足少阳经脉所行之处,有穴名天容?;第五行是手少阳经脉所行之处,有穴名天;第六行是足太阳经脉所行之处,有穴名天柱;第七行在颈(项)中央,是督脉所行之处,有穴名风府。在腋下上臂内侧的动脉,是手太阴经脉所行之处,有穴名天府,在侧胸部当腋下三寸,是手厥阴心包经脉所行之处,有穴名天池。……足阳明经的动脉,挟喉而行,有腧穴分布在胸的两旁膺部。手阳明经的腧穴,在它的外侧,距离曲颊一寸。手太阳经的腧穴,在曲颊处。足少阳经的腧穴,在耳下曲颊之后。手少阳经的腧穴,在耳后完骨之上,足太阳经的腧穴,在项后,挟大筋两旁发际下的凹陷中。五里穴,在尺泽穴上三寸有动脉处,不当屡刺,以防五腧之气血尽泄。

2“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是说由络脉渗灌血气于周身百节的穴位。

3黄帝说:经络虽有阴阳之分,但都属于整体的经络系统,内连藏府,外络肢节,上下会通,经脉与络脉相互贯通,如环无端。……手足三阳经,都会聚于头面。……人体的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脉的气血,都上注于面而走七窍。

4凡是腰以上的部位有病,手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都属于主治范围;腰以下的部位有病,足太阴脾经和足阳明胃经都属于主治范围。

5颈间结喉两锵的动脉处,有穴名叫人迎,属足阳明经,在“婴筋”的前方。在“婴筋”后方的是手阳明经脉,有穴名叫扶突。向后次一行的经脉是足少阳,有穴名叫天。向后再次一行的经脉是足太阳,有穴名叫天柱。腋窝下方的动脉处,是手太阴经脉,有穴名叫天府。


(六)白话解释《难经》、《中藏经》

1人体的十二经脉与十五经脉,它们的经气循行是从什么地方开始?什么地方终止呢?答:经脉的主要功能是运行气血,贯通阴阳以营养全身各藏府组织,它起始于中焦,首先依次流注到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从手阳明大肠经再依次流注到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从足太阴脾经再依次流注到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从手太阳小肠经再依次流注到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从足少阴肾经再依次流注到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从手少阳三焦经再依次流注到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最后从足厥阴肝经又回流注入手太阴肺经。

十五别络是从经脉分出旁支,它们沿着所分出的经脉分布,彼此连结,如环无端,使经脉贯通而气血灌注全身,同时全身经脉气血朝会于寸口,人迎,所以在这两个部位上诊脉,就能诊查病情,判断预后,指导疾病的治疗。

2上焦,由络脉所连接;中焦由经络所连接;下焦由水道所连接,又属膀胱……足太阳膀胱经是其经脉。


(七)现代基础点评(经络象的分布)
这经络表面看起来象是个系统,但显然既不是血管,也不是神经和淋巴系统,那么它到底是什么呢?

(八)山人点评
经络系统“如环无端”,是个连续的系统,这是一种由古代中国人发现的“静态”内意识现象,现在的人们对这种内意识现象充满疑惑。真正从意识认知入手,重视和研究才刚刚开始。

四  经络象管道大系统的表里
(一)经典原著《黄帝内经》

1《黄帝内经·素问·血气形态篇第二十四》足太阳与少阴为表里,少阳与厥阴为表里,阳明与太阴为表里,是为足阴阳也。手太阳与少阴为表里,少阳与心主为表里,阳明与太阴为表里,是为手之阴阳也。今知手足阴阳所苦,凡治病必先去其血,乃去其所苦,伺之所欲,然后泻有余,补不足。

2《黄帝内经·素问·太阴阳明论篇第二十九》太阴阳明为表里,脾胃脉也……

3《黄帝内经·灵枢·营气第十六》故气从太阴出,注予阴明,上行至面,注足阳明,下行至跗上,注大指间,与太阴合,上行抵脾,从脾注心中,循手少阴出腋下臂,注小指之端,合手太阳,上行乘腋出内,注目内眦,上巅下项,合足太阳,循脊下尻,下行注小指之端,循足心注足少阴,上行注肾。从肾注心,外散于胸中,循心主脉出腋下臂,出两筋之间,入掌中,出中指之端,还注小指次指之端,合手少阳,上行注膻中,散于三焦,从三焦注胆,出胁,注足少阳,下行至跗上,复从跗注大指间,合足厥阴,上行至肝,从肝上注肺,上循喉咙,入顽颡之窍,究于畜门。其支别者,上额循巅下项中,循脊入骶,是督脉也,络阴器,上过毛中,入脐中,上循腹里,入缺盒,下流肺中,复出太阴。


(二)经典原著《脉经》《中藏经》

1《脉经·第一卷·第七章·两手六脉所主五藏六府阴阳逆顺第七》心部在左手关前寸口是也,即手少阴经也。与手太阳为表里,以小肠合为府。合于上焦,名曰神庭,在龟尾下五分。肝部在左手关上是也,足厥阴经也。与足少阳为表里,以胆合于府,合于中焦,名曰胞门,在太仑左右三寸。肾部在左手后尺中是也,足少阴经也。与足太阳为表里,以膀胱合为府,合于三焦,在关元左。肺部在右手关前寸口是也,手太阴经也。与手阳明为表里,以大肠合为府,合于上焦名呼吸之府,在云门。脾部在右手关上是也,足太阴经也。与足阳明为表里,以胃合于府。合于中焦脾胃之间,名曰章门,在季胁前一寸半。肾部在右手关后尺中是也,足少阴经也。与足太阳为表里,以膀胱合为府。合于下焦,在关元右,左属肾,右为子户,名曰三焦。

2《中藏经·卷中·论肾藏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第三十》肾者……与膀胱为表里,足少阴太阳是其经也。


(三)白话(解释上文)《黄帝内经》

1足太阳膀胱经和足少阴肾经是表里,足少阴胆经和足厥阴肝经是表里,足阳明胃经和足太阳脾经是表里。这是足三阴和足三阳经之间的联系。小肠经和心经是表里,手少阳三焦经和手厥阴心包经是表里,手阳明大肠经和手太阳手太阴肺经是表里。这是手三阴经和手三阳经的联系。凡是治病,如血液盛满的,一定得先刺去其血,才能减轻病人的痛苦,然后观察病人的意愿,泻其有余,补其不足。

2太阴、阳明两经,互为表里,是脾胃所属的经脉……

3营气的运行是从手太阴经脉出,注于手阳明经脉,上行传注足阳明经脉,下行达足跗传注足大趾间,与足太阴经脉会合。上行股内入腹,从脾上传注心中,沿手少阴经脉,出腋窝,下臂至手小指,会合于手太阳经脉。上行经过腋部,出眼下眶内,注于眼内角,再上行头项中央,下走项后,与足太阳经脉合。沿脊柱下行于尾骶部,再下行注于足小趾尖,斜入足心,注于足少阴经脉。上行注入肾,由肾转注心,向外而散于胸中,沿手厥阴经脉,出腋窝,下臂,经腕后两筋之间,入掌中,出中指尖,回出注无名指尖,合手少阳经脉。上行于两乳之间,膈膜之上,散布于三焦,从三焦注胆,出胁肋,注足少阳经脉。下行至足背,复从足背注足大趾,合足厥阴经脉。下行至足背,复从足背注足大趾,合足厥阴经脉。上行至肝,从肝上注于肺,再上沿喉咙,入上颚之窍,深入于鼻内通脑之处。别行的分支由额沿头项,下项后中线,沿脊柱入骶内,这是督脉;再由此环绕阴器,从阴毛中部上行,过脐中,上沿腹内,入缺盆,下注肺藏,复出手太阴经脉。


(四)白话(解释上文)《脉经》《中藏经》

1心部在左手关部前寸部便是,即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相为表里,小肠为腑与心相合,两者合于上焦,合处名叫神庭,在龟尾下五分处。

肝部在左手关部便是,即足厥阴肝经。与足少阳胆经相为表里,胆为府与肝相合,两者合于中焦,合处名叫胞门,在太仑左右各三寸。
肾部在左手关后尺部便是,即足少阴肾经。与足太阳膀胱经相为表里,膀胱为府与肾相合,两者合于下焦,合处在关元左。
肺部在右手关前寸部便是,即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相为表里,大肠为府与肺相合,两者合于上焦,合处称呼吸之府,在云门处。
脾部在右手关部便是,即足太阳脾经。与足阳明胃经相为表里,胃为府与脾相合,两者相合于中焦脾胃之间,合处称章门,在季胁一寸半处。
肾部在右手关后尺部便是,即足少阴经。与足太阳膀胱经相为表里,膀胱为府与肾相合。两者合于下焦,合处在关元右。左属肾,右为子户,名叫三焦。

2肾……与膀胱相为表里,足少阴肾经,足太阴膀胱经是其所属。


(五)现代基础分析(经络象系统的表里)
除血管、神经、淋巴外西医的确不知经络为何物!

(六)山人点评
古中医所发现的人体内意识“静态现象”—经络象系统,的确是古人类在医学史上的一个空前壮举。


五  经络象管道大系统与阴阳
(一)经典原著《黄帝内经·素问》

1《黄帝内经·素问·阴阳离合论篇第六》帝曰:愿闻三阴三阳之离合也。岐伯曰:圣人南面而立,前曰广明,后曰太冲,太冲之地,名曰少阴,少阴之上,名曰太阴。太阳根起于至阴,结于命门,名曰阴中之阳。中身而上,名曰广明,广明之下,名曰太阴,太阴之前名曰阳明。阳明根起于厉兑,名曰阴中之阳,厥阴之表,名曰少阳,少阳根起于窍阴,名曰阴中之少阳。是故三阳之离合也。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三经者,不得相失也,搏而勿浮,命曰一阳。

帝曰:愿闻三阴。岐伯曰:外者为阳,内者为阴。然则中为阴,其冲在下,名曰太阴。太阴根起于隐白,名曰阴中之阴。太阳之后,名曰少阴。少阴根起于湧泉,名曰阴中之少阴。少阴之前,名曰厥阴。厥阴根起于大敦,阴之绝阳,名曰阴之绝阴。是故三阴之离合也,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三经不得相失也,搏而勿沉名曰一阴。
阴阳雩重 雩重,积传为一周,气里形表而为相成也。

2《黄帝内经·素问·调经论第六十二》夫阴与阳,皆有前会,阳注于阴,阴滞之外,阴阳匀平,以充其形,九候若一,命曰平人。


(二)经典原著《黄帝内经·灵枢》

1《黄帝内经·灵枢·经别第十一》足太阳之正,别入腘中,其一道下尻五寸,别入于肛,属于膀胱,散之肾,循膂当心入散;直者,从膂上出于项,复属于太阳,此为一经也。足少阴之正,至腘中,别走太阳而合,上至肾,当十四椎,出属带脉;直者,系舌本,复出于项,合于太阳,此为一合。成以诸阴之别,皆为正也。

足少阳之正,绕髀入毛际,合于厥阴;别者,入季胁之间,循胸里,属胆,散之肝,上贯心,以上挟咽,出頣颔中,散于面,系目系,合少阳于外眦也。足厥阴之正,别跗上,上至毛际,合于少阳,与别俱行,止为二合也。
足阳明之正,上至髀,入于腹里,属胃,散之脾,上通于心,上循咽出于口,上頞,还系目系,合于阳明也。足太阴之正,上至髀,合于阳明,与别俱行,上结于咽,贯舌中,此为三合也。
手太阳之正,指地,别于肩解,入腋走心,系小肠也。手少阴之正,别入渊腋两筋之间,属于心,上走喉咙,出于面,合目内眦,此为四合也。
手少阳之正,指天,别于巅,入缺盆,下增三焦,散于胸中也。手心主之正,别下渊腋三寸,入胸中,别属三焦,出循喉咙,出耳后,合少阳完骨之下,此为五合也。
手阳明之正,从手循膺乳,别于肩髃,入柱骨下,走大肠,属于肺,上循喉咙,出缺盆,合于阳明也。手太阴之正,别入渊腋少阴之前,入走肺,散之大肠,上出缺盆,循喉咙,复合阳明,此为六合也。

2《黄帝内经·灵枢·脉度第十七》跷脉者,少阴之别,起于然骨之后,上内踝之上,直上循阴股入阴,上循胸里入缺盆,上出人迎之前,入頄属目内眦,合于太阳,阳跷而上行……


(三)白话(解释上文)《黄帝内经·素问》

1黄帝说:我愿意听你讲解三阴三阳离合的情况。

岐伯答:圣人把面朝南而立,前方名叫广明,后方名叫太冲,太冲所起的地方,叫做少阴,少阴经之上,是太阳经,太阳经的下端起于足部的至阴穴,其上聚于面部的情明穴。太阳合于少阴,太阳与少阴又相表里,所以叫阴中之阳。阳在上,半身以上阳气盛,称为广明,广明的下边,叫做太阴,太阴的前面,叫做阳明。阳明经脉的下端起于足部的厉兑穴,阳明与太阴粗表里,所以叫做阴中之阳。厥阴是阴气已尽,重新转化为阳的过程,所以厥阴之表叫做少阳。少阳经脉的下端,起于足部窍阴穴,少阳与厥阴相表里,又是阳气始生,称做阴中之少阳。由此三阳经离合可以表述为:太阳主表为开,阳明主里为阖,少阳介乎表里之间为枢。但三者之间不是各自为政,而是相互紧密联系着的,所以合起来称为一阳。
黄帝说:我再听听你讲解三阴离合情况。
岐伯说:在外的为阳,在内为阴,但是在内阴中,冲脉又在脾的下位,叫做太阴。太阴脉起于足大指端的隐白穴,叫做阴中之阴。太阴的后面叫少阴,少阴脉起于足心的湧泉穴,叫做阴中之少阴。少阴的前面,叫做厥阴,厥阴脉起于足大指端的大敦穴,叫做阴之绝阴。由引三阴离合的情况表述为:太阴是三阴之表为开,厥阴是三阴之里为阖,少阴在表里之间为枢,但三者之间,不是各自为政,而是相互协调紧密联系着的,所以合起来称为一阴。
阴阳之气,运行不息,递相传注于全身,气运于里,形立于表,这就是阴阳离合,表里相成的缘故。

2阴经与阳经,有输入和会合的俞穴。阳经的气血,灌注到阴经,阴经的气血满了,流走于他处,这样阴阳得以平衡,充实人的形体,使九候的脉象也表现一致,就称为正常的人。


(四)白话(解释上文)《黄帝内经·灵枢》

1足太阳经脉别出而行的正经,分道进主于腘窝中,另一道至尻下五寸处,别行入于肛门,向内属于膀胱本府,再散行至肾,循膂肉上行,当心部而分散;其直行的,从膂内上出于项,复属于足太阳本经经脉。这是足太阳别行的一经。足少阴经脉别出而行的正经至腘窝中,别出一脉与太阳经相合并,上行至肾,当十四椎处出属带脉;其直行的,从肾上行系于舌根,复出绕行项部,与足太阳经相合。主是阴阳表里相配的第一合。或以诸阴经的经别与诸阳经的经别相互配合,都称为正经。

足少阳经脉别出而行的正经,上行绕于髀部而入阴毛处,与足厥阴经脉合并;其别出一脉入季胁间,沿胸里入属本经胆府,散行于肝,向上贯穿心部,上行挟咽喉两旁,出于腮部及颌中,散于面部,系于目系,与足少阳本经会合于外眼角。足厥阴经脉别出而行的正经,自足背别行,上行至阴毛处,与足少阳别行的正经相合,向上偕行。这是阴阳表里相配的第二合。
足阳明经脉别出而行的正经,上行髀部进入腹里,入属本经胃腑,散行至脾,上通于心,上行沿咽部出于口,再上行至鼻梁及眼眶下方,联系目系,与足阳明本经相合。足太阴经脉别出而行的正经,别而上行至髀部,与足阳明经别行的正经相合而向上偕行,络于咽部,贯入舌本。这是阴阳表里相配的第三合。
手太阳经脉别出而行的正经,自下而上行,从肩后骨缝别行入于腋下,走入心,系于小肠本府。手少阴经脉别出而行的正经,走入腋下三寸足少阳经渊液穴处两筋之间,入属心本藏,上走喉咙,出面部,与手太阳经的一条支脉会合于皮眼角内。这是阴阳表里相配的第四合。
手少阳经脉别出而行的正经,从人体最高处的巅项,别行入于缺盆,下走三焦本府,散于胸中。手厥阴心包经脉别出而行的正经,别出渊液下三寸处,入于胸中,别行联属三焦本府,出而上行,沿喉咙出耳后,与手少阳三焦经会合于完骨下方。这是阴阴表里相配的第五合。
手阳明经别出而行的正经,从手上行到侧胸、乳之间,别行出于肩髑穴,入于柱骨,而后向下走入大肠本府,向上联属于肺,再向上沿喉咙了缺盆,与手阳明本经相合。手太阳经别出而行的正经,别出入于渊液部手少阳经之前,入肺本藏,散行于大肠,上行缺盆,沿喉咙,再与手阳明经相合,这是阴阳表里相配的第六合。

2跷脉是自足少阴肾经所别出,起于内踝前的然骨之后,向上经过内踝上部,直上沿股内侧入前韵,上沿胸腹内部,入缺盆,再上至人迎之前,入烦骨部,至眼内角,与足太阳经脉阳跷脉相合而上行……


(五)现代基础分析(经络象系统与阴阳)
经络象系统与现代西医无干。

(六)山人点评
经络系统与阴阳的关系确实只属于中医学。

六  经脉象管道大系统的度
(一)经典原著《黄帝内经·灵枢》

1《黄帝内经·灵枢·骨度第十四》黄帝问于伯高曰:脉度言经脉的长短,何以立之?伯高曰:先度其骨节之大小广狭长短,而脉度定矣。……此众人之骨度也,所以立经脉之长短也。是故视其经脉之在于身也,其现浮而坚,其现明而大者,多血;细而沉者,多气也。

2《黄帝内经·灵枢·五十营第十五》黄帝曰:余闻五十营奈何?岐伯答曰:天周二十八宿,宿三十六分,人气行一周,千八分。日行二十八宿,人经脉上下,左右、前后二十八脉,周身十六丈二尺,以应二十八宿,漏水下百刻,以分昼夜。故人一呼,脉再动,气行三寸,一吸,脉亦再动,气行三寸,呼吸定息,气行六寸。十息,气行六尺,日行二分。二百七十息,气行十六丈二尺,气行交通于中,一周于身,下水二刻,日行二十分有奇。五百四十息,气行再周身,下水四刻,日行四十分。二千七百息气行十周于身,下水二十刻,日行五宿二十分。一方三千五百息,气行五十营于身,水下百刻,日行二十八宿,漏水皆尽,脉尽矣。所谓交通者,并行一数也,故五十营备,得尽天地之寿矣,气凡行八百一十丈也。

3《黄帝内经·灵枢·脉度第十七》黄帝曰:愿闻脉度。岐伯答曰:手之六阳,从手至头,长五尺,五六三丈。手之六阴,从手至胸中,三尺五寸,三六一丈八尺,五六三尺,合二丈一尺。足之六阳,从足上至头,八尺,六八四丈八尺。足之六阴,从足至胸中,六尺五寸,六六三丈六尺,五六三尺,合三丈九尺。跷脉从足至目,七尺五寸,二七一丈四尺,二五一尺,合一丈五尺。督脉,任脉各四尺五寸,二四八尺,二五一尺,合九尺。凡都合一十六丈二尺,此气之大经遂也。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络,孙络之盛而血者疾诛之,盛者泻之,虚者饮药以补之。

4《黄帝内经·灵枢·平人气象论篇第十八》黄帝问于岐伯曰:人焉受气?阴阳焉会?何气为营?何气为卫?营安从生?卫于焉会?老壮不同气,阴阳异位,愿闻其会。岐伯答曰: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认传与肺,五藏六府,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周不休,五十而复大会。阴阳相贯,如环无端。卫气行于阴二十五度,行于阳二十五度,分为昼夜,故气至阳而起,至阴而止。故曰:日中而阳陇为重阳,夜半而阴陇为重阴。故太阴主内,太阳主外,各行二十五度,分为昼夜。夜半为阴陇,夜半后而为阴衰,平旦阴尽而阳受气矣。日中为阳陇,日西而阳衰,日入阳尽而阴受气矣。夜半而大会,万民皆卧,命曰合阴,平旦阴尽而阳受气,如是无巳,与天地同纪。

5《黄帝内经·灵枢·卫气行第七十六》是故日行一舍,人气行于身一周与十分身之人;日行二舍,人气行于身三周与十分身之六;日行三舍,人气行于身五周与十分身之四;日行四舍,人气行于身七,周与十分身之二;日行五舍,人气行于身九周;日行六舍,人气行于身十周与十分身之八;日行七舍,人气行于身十二周与十分身之六;日行十四舍,人气二十五周于身有奇分与十分身之二。阳尽于阴,阴受气矣。其始入于阴,常从足少阴经注于肾,肾注于心,心注于肺,肺注于肝,肝注于脾,脾复注于肾为周。是故夜行一舍,人气行于阴脏一周与十分藏之八,亦如阳行之二十五周,而复合于目。阴阳一日一夜,合有奇分十分身之二,与十分藏之二。是故人之所以臥起之时有早晏者,奇分不尽故也。


(二)经典原著《脉经》

1《脉经·第一卷·第四章》人一呼脉行三寸,一吸脉行三寸,呼吸定息,脉行六寸。人一日一夜凡一万三千五百息,脉行五十度,周于身。……尺寸终始一寸九分,故曰尺寸也。

2《脉经·第四卷·第五章》故人一呼脉再动,气行三寸;一吸而脉再动,气行三寸。呼吸定息,脉五动,一呼一吸为一息,气行六寸。人十息,脉五十动,气行六尺。二十息,脉百动,为一备之气,以应四时。天有三百六十五日,人有三百六十五节。昼夜漏下水百记刻。一备之气,脉行丈二尺。一日一夜行于十二辰,气行尽则周遍于身,与天道相合,故日平。平者无病也,一阴一阳是也。

脉再动为一至,再至而紧即夺气。一刻百三十五息,十刻千三百五十息,百刻万三千五百息。二刻为一度,一度气行一周身,昼夜五十度。
脉三至者,离经。一呼而脉三动,气行四寸半。人一息脉七动,气行九寸。十息脉七十动,气行九尺。一备之气,脉行四十动。气行一丈八尺,一周于身。气过百八十度,故曰离径。离经者病,一阴一阳是也。三至而紧则夺血。
脉四至则奇精。一呼而脉四动,气行六寸。人一息脉九动,气行尺二寸。人十息脉九十动,气行一丈二尺。一备之气,脉百八十动,气行二丈四尺,一周于身,气过三百六十度,再遍于身,不及五节,一时之气而重至。诸脉浮涩者,五藏无精,难治,一阴三阳是也。四至而紧则夺形。
脉五至者,死。一呼而脉动五次,气行六寸半。人一息脉十一动,气行尺三寸。人十息脉百一十动,气行丈三尺。一备之气,脉二百二十动,气行二丈六尺。一周于身三百六十五节,气行过五百四十度。再周过于身,过百七十度。一节之气而至此。气浮涩,经行血气竭尽,不守于中,五藏痿痟,精神散亡。脉五至而紧则死,三阴三阳是也。虽五犾未,如之何也!
脉一损一乘者,人一呼而脉一动,人一息而脉再动,气行三寸。十息脉二十动,气行三尺。一备之气,脉四十动,气行六尺,不及周身百八十节。气短不能周遍于身,苦少气,身体懈惰矣。脉再损者,人一息而脉一动,气行一寸五分。人十息脉十动,气行尺五寸。一备之气,脉二十动,气行三尺,不及周身二百节。气血尽,经中不能及,故曰离经。血去不在其处,小大便皆血也。脉三损者,人一息复一呼而脉一动。十息脉七动,气行尺五寸。一备之气,脉十四动,气行三尺一寸,不及周身二百九十七节,故曰争。气行血留,不能相与俱微。气闭实则胸满。藏枯而争于中,其气不朝,血凝于中,死矣。脉四损者,再息而脉一动。人十息脉五动,气行七寸半。一备之气,脉十动,气行尺五寸,不及周身三百一十五节,故曰亡血。亡血者,忘其度。身羸疲,皮裹骨。故气血俱尽,五藏失神,其死明矣。脉五损者,人再息复一呼而脉一动。人十息脉四动,气行六寸。一备之气,脉八动,气行尺二寸。不及周身三百二十四节,故曰绝。绝者,气急,不下床,口气寒,脉俱绝,死矣。

(三)白话(解释上文)《黄帝内经·灵枢》

1黄帝问伯高道:《脉度》篇内所说的经脉的长短,是如何确定的呢?伯高说:应当先测量骨节的大小,宽狭,长短,从而就可以测定经脉的长度。……以上所述是一般人骨的长度,根据这个标准,然后来确定经脉的长短。所以说经脉在人体中,其浮于表面,坚实明显而粗大的多血,细小而隐于内的多气。

2黄帝说:我想听你讲五十营是如何计算的?岐伯答:天空的一周有恒星二十八宿,每宿占三十六分,其计一千零八分。人身之气运行一周,经脉在上下前后左右也共有二十八脉,总长一十六丈二尺,以应天之二十八宿。铜壶滴漏以一百刻计算。来分白天和黑夜。人一呼,脉搏动两次,营气在脉中行三寸;一吸,脉也搏动两次,营气也行三寸。一呼一吸,称为“息”,营气运行六寸;十息,营气运行六尺,日行二分(?)二百七十息,营气运行一六丈二尺,气行交通于中,脉气行遍周身,此时漏水降下二刻,日光在星宿之间移动二十五分(?);当人呼吸五百四十息时,营气就再运行全身一周,此时漏水降下四刻,日光在星宿之间移行四十分有零;人呼吸二千七百息时,营气已周行于全身十次,此时漏水降下二十刻,日光在星宿之间移行五宿又二十分有零,人呼吸一万三千五百息的时间,脉气就营运周身五十次;此时漏水下降下百刻,日光遍行二十八宿,漏水已尽,而人体的经脉之气也运行周遍了。所谓“交通”,是营气并二十八脉通行一周之数。因此,每日营气运行五十周次,不失其常,共计八百一十丈,则能保持健康,尽其天年。

3黄帝说:我希望了解关于经脉的长度。岐伯答:手的六阳经脉,从手至头部,每脉长五尺,五六得三丈。手的六阴经脉,从手至胸中,每脉长三尺五寸,三六一丈八尺,五六三尺,合计二丈一尺。足的六阳经脉,从足上行至头部,每脉长八尺,六八得四丈八尺。足的六阴经脉,从足至胸中,每脉长六尺五寸,六六三丈六尺,五六三尺,合计三丈九尺。踽脉从足至眼部,每脉长七尺五寸,二七一丈四尺,二五一尺,左右合计一丈五尺。督脉和任脉,各长四尺五寸,二四八尺,二五一尺,合计九尺。综此二十八脉,共长十六丈二尺,这是营气运行于大经脉之中的情况。经脉多行于里,由经脉分支而横向运行的叫络脉,由络脉再分支别出的叫孙络。如果气盛而有瘀血的当快行刺出血,凡邪气盛的可用泻法,正气虚的当饮汤药来补养之。

4黄帝问岐伯说:人体的精气受自何处?阴阳之气是怎样交会的?什么气叫“营”?什么气叫“卫”?营是怎样生成的?卫是怎样和营相会的?老年人与壮年的盛衰不同,日夜气行的位置各异,请你讲讲交流会合的情况。岐伯答:人体精气来源于饮食物,饮食入胃,经过消化再经脾吸收其精微之气,然后向上传注到肺,从而五藏六府都能得到精微之气的供养。这些精气中,精粹的部分叫“营”,懔悍的部分叫“卫”,营气运行于经脉之内,卫气运行于经脉之外,周流不息,各行五十周次而后大会,阴分和阳分互相贯通,终而复始,如圆环无端始。卫气运行于阴分二十五周次,运行于阳分二十五周次,这是以白天和黑夜来划分的,所以气行到阳分为起始,行到阴分为终止。因此,当中午阳气隆盛时叫做“重阳”,到半夜阴气隆盛时叫做“重阴”。太阴主管人体内部,太阳主管人体的外表,营卫在其中各运行二十五周次,都以昼夜来划分。半夜是阴分之气最隆盛的时候,自半夜以后,行于阴分之气就逐渐衰减,到早晨时,则行于阴分之气已尽,而阳分开始受气。中午是阳分之气最隆盛的时候,从日西斜,行于阳分之气就逐渐衰减,到日落时,则行于阳分之气已尽,而阴分开始受气。并且在半夜的时候,阴阳之气相合,此时人们均已入睡,称为“合阴”。到早晨则行阴分之气已尽,而阳分开始受气。如此循环不息,和自然界昼夜阴阳的变化规律相一致。

5在白昼当日行一舍时,卫气行身一尺十分之分周;运行二舍时,卫气行身三又十分之六周;运行三舍时,卫气行身五又十分之四周;运行四舍时,卫气行身七又十分之二周;运行五舍时,卫气行身九周;运行六舍时,卫气行身十又十分之八周;运行七舍时,卫气行身十二又十分之六周;运行十四舍时,卫气行身二十五又十分之二周,这时卫气行于阳的部分就结束,而进入阴的部分,阴的部分开始承受卫气。开始进入阴分时,通常是由足少阴肾经传注于肾,由肾注入心,由心注入肺,由肺注入肝,由肝注入脾,由脾传到肾,为一周。夜间运行一舍的时间,卫气行于阴分也是一又十分之八周,也和行于阳分的二十五周一样,在目部会合。阴分阳分一日一夜应运行五十周,可是按每宿卫气运行一又十分之八周来计算,行于阳分的多出十分之二周,行于阴分的也多出十分之二周,所以入睡和醒的时间有或早或晚的不同,就是这些余数造成的。


(四)白话(解释上文)《脉经》

1人一呼气脉行进三寸,一吸脉亦行三寸,呼吸称息,脉共行六寸。人在一日一夜,总括一万三千五百息,脉行进五十度,在身上行一周。……尺内寸全长为一寸九分,故称尺寸。

2因此人一呼而脉二动,气行三寸。一吸而脉二动,气行三寸。一呼一吸止叫一息,脉共五动(由呼吸时一动),一呼一吸为一息,气共行六寸,人十息,脉则五十动(5动/息×10息=50动),气行六尺(6寸/息×10息=60寸=尺),二十息脉百动(5动/息×20息=100动),这一备之气,而相应一年四时。一年天有三百六十五日,与之相应人有三百六十五个穴。一昼夜漏下降水一百个刻度,是一备之气行时间,脉行一丈二尺(50动气行6尺,故100动,气行12尺),一日一夜气行为十二时辰,经十二个时辰则气运行终,则周行遍于全身,与地球自转一周成昼夜相合,故叫平。平者无病之意,一阴一阳相平便是了。

脉二动为一至,两至而谓之紧(4动),亦即夺气。漏下一刻是一百三十五息,漏下十刻为一千三百五十息,漏下百刻为一万三千五百息。二刻谓之一度,一度气运行身上一周,一昼夜主一百刻亦即五十度,脉三至(二动为一至,气行三寸,三至气行九寸)者称离经。一呼而脉三动(一息五动,一呼为二动半),气行四寸半(3寸加上1.5寸),人一息脉七动(1.5寸/动×6=9寸),气行九寸(运行时间六动变换时间一动)。十息脉七十动(7动×10),气行九尺(9寸息×10息=90寸=9尺)。一备之气(二十息),脉一百四十动(7动/息×20息=140动),气运行一丈八尺(9寸/息×20息=180寸=18尺=1丈8尺),一周于身,气过一百八十节(多运行180节)一息多二动,一备之气多运行六尺,故叫离经,即偏离平脉之意,离经是搏动数变大者,成为病脉,一阴二阳便是。
三至(六动)则脉紧则夺血。脉四至(八动)则夺精。一呼而脉四动(1.5寸/动×4动=6寸),气运行六寸。人一息脉九动,气运行一尺二寸(1.5寸/动×8动,变换呼吸有一动),八十息则脉九十动(9动/息×10息=90动),气运行一丈二尺(12寸×10=1丈=10尺)。一备之气,脉一百八十动(一备之气20息,9动/息×20息=180动),气行二丈四尺(1.2尺/息×20息=24尺=2丈4尺),运行一周于全身。气过三百六十度(90×4=360),两遍运行于全身。不二至(及)者仅五节,一时之气而重复至。诸脉浮涩者,五藏无精,难治,一阴三阳便是。四至而脉紧则夺形。
脉五至者死亡。一呼则脉五动,气运行七寸半(1.5寸/动×5动=7.5寸),人一息脉十一动(中有变换一动),气行一尺五寸(1.5寸/动×(11-1)=1尺5寸),人十息,脉为一百一十动(11动×10=110动),气行一丈又五尺(1.5尺×10=1.5丈)。一备之气,脉为二百二十动(110动×2=220动),气行三丈(1.5丈×2=3丈)运行一周于身,经过三百六十五穴,气行多过四百五十节(90节/动×5动=450节)运行两周于身,气浮涩,经脉运行荣卫衰尽,不守于体中五藏,足痿酸痛,精神散失,故脉五至十一动而紧则死。三阴三阳皆如是。不要认为虽然五至而未怎么样!
脉一损者,人一呼而脉一动,人一息而脉二动,气行三寸,十息脉二十动(2动/息×10息=20动),气行三尺(3寸/息×10息=30寸=3尺)。一备之气,脉四十动(2动/息×20息=40动),气行六尺(1.5寸/动×40动=60寸=6尺),未至周身中一百八十节(90节×2动)。气短不能周遍于全身,病苦少气,身体懈堕了。
脉二损者,人一息而脉一动,气行一寸五分,人十息脉十动,气行一尺五寸(1.5寸/动×10动=15寸=1尺5寸)。一备之气,脉二十动,气行三尺(1.5寸/动×20动=30寸=3尺)。未至周身中之二百七十节(90节×3动)。气凝血止,经中穴未能全至,故叫离经。血离去未在经处,故大小便皆下血。
脉三损者,人一息又一呼其脉一动,十息脉七动(一息同两呼,一息一呼同三呼。20呼÷30呼=7动),气行一尺五寸(1.5寸/动×10=15寸=1尺5寸)。一备之气,脉十四动(20息×2呼÷3=14动),气行三尺一寸(15寸×2=30寸=3尺),未至周身中三百节(360节-动÷1.5息×90节/动=300节),故叫争。气欲行血欲止,不能相与,皆微气闭处充实则胸浇满藏枯,则(而)争于胸中,其气停止血凝于胸中而死了。
脉四脶者,二(再)息则脉一动,人十息脉五动,气行七寸半(1.5寸/动×5动=7.5寸)。一备之气(20息)脉十动(20息÷2息=10动),气行一尺五寸(7.5寸×2=15寸)。未至周身中三百一十五节(360节-0.5动×90节/动=315节),故叫亡血,亡血者亡失气循环规律。该人身瘐(嬴)疲乏,皮包裹着骨,故荣卫皆止,五藏无津液之养皆失去功能,该人必死无疑了。
脉五损者,人二息又一呼而脉一动(相当于五呼一动),人十息脉四动(20呼÷5呼=4动),气行六寸(1.5寸/动×4动=6寸)。一备之气(20息),脉八动(40呼÷5呼=8动),气行一尺二寸(6寸×2=12寸),未至周身中三百二十四节(360节/动÷2.5息×90动/节=324节)故叫绝。绝者,气急迫病人未下床,口出气已凉,经脉中荣卫运行全停止,死了。

(五)现代基础分析(经脉象的度)
又是脉,又是气,又是动,还有什么节、息、气等等讲的到底是什么?令人费解,这些东西和西医的基础学是二回事。

(六)山人点评
当人的生命存在时,其“气”的具体运作、非具有“内意识功能”者是无法发现的。如果把气看成气机运转的指标,那么气在血脉中的动态运作,即如何在人体血脉的内意识动态系统中运作,就成为中医的又一门学问,也许它应该叫做脉象的“动态系统学”,或叫经脉象中的“动态运气循环系统”。

七 经脉象管道大系统的动脉象
(一)经典原著《黄帝内经》、《难经》

1《黄帝内经·素问·平人气象论篇第十八》胃之大络名曰虚里,贯膈络肺,出于左乳下,其动应衣,脉宗气也。

2《黄帝内经·灵枢·动输第六十二》黄帝曰:经脉十二,而手太阴,足少阴,阳明独动不休,何也?岐伯曰:足阳明胃脉也。

3《难经·一难》十二经皆有动脉……


(二)白话(解释上文)

1胃经的大络,叫做虚里。它的脉系从。贯膈而上络于肺,其脉搏动应手,这是脉的宗气。

2黄帝说:经脉有十二条,唯独手太阴脉、足少阴脉、足阳明脉跳动不止,是什么原因呢?岐伯答:足阳明脉是胃脉。

3十二经脉都有搏动应手的部位……


(三)现代基础分析(动脉象)
中医的动脉和西医的动脉其注重点显然不同。

(四)山人点评
中医的动脉象是内意识系统中的经脉的有机组成部分。

八  经脉象管道大系统的组成
(一)十二经脉象系统

1手太阴肺经象;2手阳明大肠经象;3足阳明胃经象;4足太阴脾经象;5手少阴心经象;6手太阳小肠经象;7足太阳膀胱经象;8足少阴肾经象;9手厥阴心包经象;10手少阳三焦经象;11足少阳胆经象;12足厥阴肝经象;13附:气街、四海、十二经水、经脉开阖枢、二十皮部等。


(二)十二经别象系统
1手太阴肺经别象;2手阳明大肠经别象;3足阳明胃经别象;4足太阴脾经别象;5手少阴心经别象;6手太阳小肠经别象;7足太阳膀胱经别象;8足少阴肾经别象;9手厥阴心包经别象;10手少阳三焦经别象;11足少阳胆经别象;12足厥阴肝经别象;

(三)十二经筋象系统
1手太阴肺经筋象;2手阳明大肠经筋象;3足阳明胃经筋象;4足太阴脾经筋象;5手少阴筋象;6手太阳小肠经筋象;7足太阳膀胱经筋象;8足少阴肾经筋象;9手厥阴心包经心经筋象;10手少阳三焦经筋象;11足少阳胆经筋象;12足厥阴肝经筋象;

(四)十五络脉象系统
1手太阴肺经络脉象;2手阳明大肠经络脉象;3足阳明胃经络脉象;4足太阴脾经络脉象;5手少阴心经络脉象;6手太阳小肠经络脉象;7足太阳膀胱经络脉象;8足少阴肾经络脉象;9手厥阴心包经络脉象;10手少阳三焦经络脉象;11足少阳胆经络脉象;12足厥阴肝经络脉象;13督脉络脉象;14任脉络脉象;15脾经大络象;附胃大络、跷脉之络。

(五)奇经八脉象系统
1督脉象;2任脉象;3冲脉象;4带脉象;5阴维脉象;6阳维脉象;7阴跷脉象;8阳跷脉象。

九  中医学(习)者沙龙
时间:大年初一下午
地点:高山(市)休闲阁
参加人员:郑院长、山人、大林子医师、小林子医师、美智子医师、香港妹医师等。
(大厅里桌面上排满各种水果、饮料、酒等各类干鲜食品,众人团团围坐,个个满面笑容,充满节日气氛)
大林子医师:今天我做东,只喝酒吃东西,做气氛,好吗?
郑院长:(匆匆来到)刚好有事,祝大家节日快乐!(坐下后又站起来说)你们的大作已经初具规模,大家谈谈自己的见解。
美智子医师:听讲你们已经从原理上基本弄清了,中医的藏府经络学说,情况究竟如何,请讲一些,让我能先听为快。
小林子医师:谁知道意识?谁让全意识成为中医解构之匙?本人认为中医藏府经络学说,便是古中国人的意识杰作。它让中医登上现代科学殿堂,用现代语言来说,古人意识的古藏象学说,其实就是关于人体内意识静态现象的学说。
香港妹医师:什么意识、全意识、内意识,你们说的好深奥(笑声)。
郑院长:(面对小林医师)这是一种全新的讲法,你有什么证据?
小林子医师:“医者意也”,老中医师的手诊就可以从人双手的寸口的跷动脉上,又可以从舌诊中,取得许多关于藏象的信息,这些都是无解剖学实据的意识行为。他们依据这些信息来治病。根据藏象学说的人体具体情况与表现,说明了这些信息,都是人体全意识表现的内意识静态现象。
山人:好,好,好,太好了,今天过大年莫谈“国事”,(站了起来,手举“茅台酒”面向郑院长)院长!我们大家一起来!来!来!共同饮一杯…

十  本章小结(经脉象系统)

如果我们把藏府、形体、五官、九窍等看成是某种电器的构件和零件。那么经脉象管道大系统就是连接这些构件和零件的线路。也就是说,中医学认为经脉象管道大系统是连接藏府、形体、五官、九窍的管道和通路。其组成如下:
(一)十二经脉象系统;(二)十二经别象系统,(三)十二经筋象系统;(四)十五络脉象系统;(五)奇经八脉象系统(具体见经脉象的组成节)等。
第六章 精神、气血、营卫、津液与概念

中医藏府经络象系统,由人躯体及其“意识构造”中的“内意识现象”组成。如:藏象、府象、奇恒之府象以及形体(四肢、躯干、头部)、五官九窍和经络象等,组合而成。这种内意识组合“静态现象”,尽管无法在解剖学、生理学中体现,却是人体生命存在时存在的相当稳定的“内象结构现象”。并因数千年实践,证明了其客观存在的实用性,而成为中医学基础说理的最重要核心。
现在我们已经从前文中认识了这个静态而稳定的内意识系统以及其结构,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必须认识中医学中所认为的存在于这个系统结构中人体所具有的,无处不有,无处不在的精、神、气、血、营卫与津液。
第一节  中医学概念的形成世上许多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即无形的事物与现象、古代人怎样用具体的概念与命名去把握它呢?很明显,相对“静止、固定”可视可感知到的象。如藏象、经络象以及疾病诊断中的脉象、舌象等,都是古人对人体观察认知的结果。
中医学的一些学说,如:精神、气血、营卫、津液等,本身就是一种医学的概念,具有数千年历史。并已形成一种,并完全不同于西医理论的另一套全新的临床医学概念。因此弄清中医学,首先必须清楚中医学概念的许多实质与内涵。

一  中医学概念的定义
要说中医学概念就必须从一般概念说起。概念是什么?即指在大脑中所形成的反映对象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人们通过实践从对象的诸多属性中,抽出特有的,本质的属性概括而成。而希腊古哲学家柏拉图认为:概念就是唯一真实和正确的事物。例如:水滴、圆和人等,尽管世界上永远不会有一个相同的水滴,一个真正的圆,一个一样的人。许多概念更总是永远不可能被发现,被认识。它们总是与真相为邻,或只是一些相似的东西,如:面具、飞机、走、跑等。这些事物每个看起来都具有极大的弹性,使人们保留了无限的想象空间,但仍然坚定地成为无限的具体事物符号。它们的这种能力象无数无形的心灵触角,令人信服地触及四面八方,将我们所有认识的一切事物,有机的联系起来,让我们幸运地与事实接近。而那些所缺少的许多微小差异,就让粗心与现实的人们往往真正地认为是毫不足道的。这当然让一些吹毛求疵的人们认定是不科学,也是不正确的,但仍不会影响概念成为一切知识的基础。就这样,它使我们拥有思维优势,并超越一切动物,成为了世界的当然主人。
中医学概念是指反映,中国从古代到近代中医药界土生土长的中华医药卫生事业的共同特点本质的一种思维方式。具体地说我们当今所掌握的许多中医学理论中的概念对医学实践的认知已从根本上脱离了感性认识,而上升到理性。它是数千年来反复地从实践到理论,又从理论到实践的结果。
事实证明中医学许多认知成果,如:精气、表里、虚实等,其存在都是通过反复医学理论和实践的产物,它们形成了各种指导和应用于临床医学的各种“具体”概念。这些概念都有其丰富的医学实践内涵(反映了中医学各种概念的本质)和外延(反映了中医学各种概念的范围),中医基本理论中所谓的精、气、血等,每个具体的字、词、词组等,则只是一种表达医学内涵和外延的方式和工具、是中医医学实践和自然想象的类比。
中医学基础理论中的一些医学概念与学术用词,由多学科知识综合组成。其实质性内涵只能用多门的现代最基础的知识去说明。而想毫无根据地套用某种现成单一学科如西医学中的所谓科学依据,是无法说明这些综合性概念的。如中医的“气”这一概念。事实证明徒劳无功地,寻找“气”存在的科学依据是一种幼稚的学术行为。
概念分日常和科学两种,科学概念又称明确概念,在医学中多以西医为代表,西方医学在医学研究过程中经过假设和检验逐渐形成的,对于医者个人则大多是在学习条件下获得。西医学的概念确切内涵可以用实物如解剖学的内脏,与言语进行科学的解释。并隨着社会历史的发展、科学的进步以及人类认识水平的不断深化,西医学的概念内容也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
日常概念又称模糊概念、中医学的各种概念多属日常概念,例如把自然界空气的流动“风”用于中医学时用之比喻为六泛外邪之一等。事实上想全面利用中医理论治病救人,很难不用“风”这个概念。因为它是数千年中医学家在日常的医学实践和许多个人经验的积累过程中逐步形成。中医学多学科“术语”如:营卫、津液等都具有此类特征。因此尽管中医学概念内涵中有时也包含着一些非本质特性,而在医疗实践中,从原理上,仍无法否定其所具有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医学和西医学相比包含着非本质特性。例如,单依靠中医理论,无法诊断羌虫病,而实际上不抓住羌虫病这种病原的本质和特性,一切诊治根本无从谈起。又例如中医基础理论里的“气”,既有呼吸之气,又有藏府经络之气;更有针灸里的酸、麻、胀、痛的感觉之气,因此“气”这东西显然又是个“多学科”综合的“前科学”概念。这种做法预示着什么,这是个大问题,比如鸟和飞,这两个概念,无疑各种鸟类是会飞的,但是驼鸟和家奍的鸟类鸡和鸭却不会飞,而不是鸟类的飞机、蜻蜓、蜜蜂、都会飞。因此对于鸟来说不会飞的驼鸟、鸡、鸭和会的飞其它各种鸟类都是鸟这个概念;以及鸟类、飞机、蜻蜓、蜜蜂都会飞这个概念来说二者不同的实质内涵和属性范围的涵义都是科学正确的。鸟固然会飞,但无法否定飞机、蜻蜓、蜜蜂也会飞。
也就是说科学概念固然重要,而模糊概念也同样重要,二者都科学正确,都为事实所肯定而无法排除。又如西医认为肾脏是过滤并排出尿液,而中医的“肾”则可以存精、纳气,生髓,这种理论怎么进行所谓的科学研究,一名话徒劳。这是二种根本不同的医学概念,其所指分属于两个根本不同的医学范畴,并同为医学实践所证实。通俗地说我们应当承认对于飞,不能单纯只承认鸟类而应当同时承认飞机、蜻蜓、蜜蜂同样也会飞。

二  中医学概念形成过程原理
中医学概念是我国远古时代随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中医学经典《黄帝内经》就是古代医学发展的总结,它是众多中医学家,从经验中吸取着某些医患二者,所观察共识到的医学共同特征,并以此为基础经过了漫长岁月的取舍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从古代中医学家各个个人的观察角度又经少数人总结、综合而成。这些概念的形成是古时众医家反复学习,惯通、融合、使用、归纳中医学各种概念的过程。他们把医学实践中具有共同特征的东西归在一组,并把不同特征的方面放在不同的医学组别、组合中,然后再把这些组别或组合不同的医学概念命名,并让这些名称联系起来成为系统理论。
这是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漫长的中医学理论形成的过程中,众多医学家受到极多因素的影响。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人类仍处于相对启蒙时期,许多已经形成的中医学概念接受了直观实用的严酷考验,再经过岁月的取舍,尽管无法进行和现代科学类似的医学实验研究,但的确也是千锤百炼的产物。事实就是真理,鉴于中医学理论的实用性和有效性,在医患双方的共识下,逐步承认并形成了这套传统的中医学理论的各种命名与概念。
关于古代医学家形成这套中医学许多理论概念的过程和实质,探找这些中医学概念那时众医学家所使用的策略,我们可以借鉴现代心理学家常用的“人工概念”的方法来研究。

(一)  现代人工概念和中医学概念的形成

1   现代人工概念的形成
这种方法是赫尔(C、C、Hull)于1920年首创。研究发现,人工概念形成过程是人们从许多具体事例中归纳和发现共同因素的过程,而且受到反馈的影响。后来许多心理学家利用这种办法探讨了概念形成的一些规律。最为著名的是布鲁纳等人(Brnner Goodnow & Austin 1956)的实验研究,他们提出了概念形成的假设,检验模型。其基本模式可概括为:假设—检验—再假设—再检验……直到成功。这一模型以后得到了许多学者的研究证明。
一个人工概念形成的实验
假设:dax 一词表示一个概念,现列出以几个条件,让我们推理找出它的含义。
a   dax 可能是一个大而发亮而红的正方形
b   dax 可能是一个大而不发亮而红的正方形
c   dax 不可能是一个小而不发亮而红的正方形
d   dax 不可能是一个发亮而红的
e   dax 可能是一个大而不发亮而兰的正方形。
问题:dax 是什么?
答案:dax 是一个大的正方形(最佳答案)。
概念形成的样例理论(罗施1973)认为,自然概念的形成,用不着假设检验参与,而是对概念样例的记忆。但是马丁(1980)等人对成人脸谱分类实验,否定了该理论。实验证明,尽管告知被试者。脸谱中没有那一个或哪几个特征可以总是作为分类的决定依据。被试者还是采用了假设检验策略,即系统地考查脸谱的各个具体特征并进行分类。
20世纪80年代一些观点则认为:人类的记忆中可能存在两类信息,一类是样例信息,另一类是类别信息。出现刺激后,需要迅速判断刺激是向类别时,要用到样例信息;而必须严格地从逻辑上进行证明,必需依靠类别信息。

2   中医学概念的形成
中医学概念是中国古代医学发展的历史产物,是从历代众多中医学家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实践中吸取了某些医学的共同特征做为基础,而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以今天医学眼光看,这些中医学概念的成果,确实千锤百炼,来之不易,是医疗实践到医学概念,又从医学概念到医疗实践的不断反复后所取得的结果。在这过程中许多传统医学概念,从启蒙到终于可以得心应手地应用于临床医学实践,并在医学实践的指导下,逐渐形成把具有共同医学特征的概念归在一组,并把各种不同医学特征的东西,放在各种不同的医学组别中,再把这些组别和不同的组别名称联系起来,成为不同于西医系统的传统中医学理论和概念。
在这个数千年医学发展过程中,这些传统医学概念还受到极多医患双方和其它各种因素的考验和影响,如:西医。经过漫长岁月(从远古的《黄帝内经》时代到近代的《温病条辨》),这种考验。这种考验极其现实实用,而当时的历史条件又无从谈起, 实行什么科学实验和研究。因此长期性以来医患双方只能通过医疗实践来考察,并检验中医学诸多传统医学概念的正确性与实质及其实用范围。这种检验又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事实证明,在我国世代医学家的努力下所形成的诸多中医学概念的过程和实质,以及其探索形成概念时所使用策略,和数千年后才形成的现代心理学家提倡的“人工概念”和方法研究概念的形成原理与理念几乎相同。
中医理论中的人工概念内涵,很明显是人为产生的。例如,带有古哲学特点的阴阳五行学说等。它是古医学家不断补充后完成的,用于医学程序和医学模拟的,形成中医古哲学医学概念。中医概念的形成过程是一个不断提出各种医学模拟程序(医学概念),和不断用实践来检验这些医学理论可用性和正确性的复杂过程。历代中医家通过对医患双方互动过程所得到的医学理论与实践材料的分析,结合并依靠各自的医学经验与知识,用一种与中医理论最终目标相一致的医学假设,再根据一些中医学家对这些新材料所进行的分析和总结,结合近期发生在网络上有关中医学是否科学的大辩论,以检验和修正古中医学家所提出的医学假设,经反复假设、检验后,最后终可形成当代真正可用临床的中医学概念。
由于中医学许多理论本质就是人工(内意识注:见本书其它章节)概念,带有浓厚人为的“内意识”特点。比如:肝为将军之官,主怒等。这种令现代人难堪又无法理解的理论,当然遭到现代已“西化”科学界和许多西医界人士的强烈反对。以致旧社会如1914北洋军政府主张废止旧医案,以及现代世界各国并不接纳中医成为医学界中的真正一员,更谈不上如何与国际医学接轨,这些都和中医理论非规范化、非现代化有关。
认真观察中医理论,我们还可以发现,其中一些概念,并不象人工概念那样地确定。比如:六泛的风、寒、暑、湿、燥、火;再比如:气。其引用到中医理论中的结果,显然都是人类对大自然观察后形成的样例理论应用,是大脑中已形成的自然概念的医学翻版。也就是说这种概念的应用初期,也许用不着假设和检验参与。当然中医学中的自然概念是根据医学自然选择淘汰的要求,而无法和自然形成的概念内涵完全一致。因此还可以发现中医学中已形成的自然概念,已经依据其各个独有的医学特征而有了不同于自然概念的具体系统的分类。如:风,分成内风和外风等,这种分类往往又是人为的。因此可以这样认为:中医理论概念中有着两种并存信息,一类是样例理论形成的医学信息,一类是类别理论形成的医学信息。
要诊断一个病人,并且想很快知道这个病人是否属于某疾病,是用不着人为假设参与,比如到底是外感病、内伤病,应很快明白是属于那一种类别病,而不是去假设是何病,这说的是样例信息在医学上的应用。而具体地从中医学理论逻辑。要严格地按照中医中的概念,进行准确诊断,则又需要依靠类别信息的概念及其所包含的医学定义,其所属的关键特征以及特征间的相互关系。比如:阴阳、虚实、藏府经络等。因此中医学理论中的自然和人工概念的医学内涵之间是应该通融有机地进行应用。其相关的从漫长中医史中,产生的医学概念,事实证明是经过历代医家反复医学实践和理论过程考验的。存在的就是合理,具有真正医学内涵的中医学概念,在现代医学中不可缺少,应占有强有力的地位,让其发扬光大,造福人类。

(二) 中医学概念的获得与自然语言概念的形成比较

1   现代自然语言概念的形成
获得自然语言概念,可以把儿童掌握语言概念过程当为参考。婴幼儿是通过类比归纳和理解某一类事物的共同特点属性来获得概念的。婴幼儿刚开始接触某个概念时,还不能理解它的本质属性,而只把它当作一个样例来理解。如:“妈妈”这个称呼概念,由于母亲是婴幼儿的第一经常接触者,因此“妈妈”是婴幼儿称呼的第一个正例,这时幼小的理智中以为所有“妈妈”所指的都是他的母亲,后来由于他自己的母亲把外婆叫做“妈妈”,大人解释后知道外婆是“妈妈”的“妈妈”,这是孩子所得知到的新“妈妈”正例。随着接触外界年龄与经验的增加,“妈妈”正例也不断增加。孩子慢慢知道“妈妈”的其它内涵。如:别人孩子也有其专属“妈妈”,甚至大人也有专属的“妈妈”,以及,姨妈、奶妈、义母也类似“妈妈”等等。这过程中经过成人的否定反馈,儿童逐渐从反例中区分出什么是真正的“妈妈”,形成“妈妈”指儿子与母亲间专用称呼的概念。

2  中医学概念的获得
人工概念实践研究得出的一些结论。如:假设检验和信息反馈等,对中医学理论概念的形成与获得也是适用的。
古代中医师依借当时所拥有的知识条件如:内意识等。通过类比、归纳的方法,理解人体和解释人体内结构的内藏府、生理、病因、病理等等,经分析,他们认识了其中许多共同属性,从而获得了中医学的各种概念。由于历史条件限制,处在启蒙时期的当时医家在接触到人体时,还不可能完全理解,人体的本质、属性和特征,只能把这些问题分成许多特定的个别样例。比如:精为人体内极其精粹宝贵的有形之物,是构成生命形体的基础;气是不断运动的具有很强活力细微无形的生命物质;津液是体内具有生理作用的体液总称等等。
在古代的条件下,这些概念的提出,起先只能是一种假设,一种看法,或是这种概念的一个正例。后来由于许多正例不断积累,或是因为人体内总是有类似精、气、津液之类概念的内意识实质基础存在。说得明白点在根本没有现代医学实验的远古时代,把人体生理病理以及其它各种意识现象与结构中有关部分,按中医概念去进行分类、理解,经过医疗实践,经过医患双方的反复反馈,从而产生的中医学,从根本上说在当时条件下,也只能用这种办法才是中医学各种概念能够正确地用于实践的唯一之路。
这是另一条根本不同于西医科学的医学概念通道。就好像一个国家民族的兴旺发达,我们既可以用具体数据去证明,也可以用“好”与“不好”这2个词组去表示,这是两种根本不同的方法但同样有效。因此精、气、神、津液这几种中医学概念的确其妙无穷,值得保留。总认为西医是唯一正确和科学的说法肯定是一种偏见。
中医学理论扩大了概念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开创了医学发展新途径,是我国祖先又一世界级创举。它与西医学一样,是现代医学的另一本“圣经”,古往今来历代中医师,在日常医疗实践中,把这些中医学概念反复应用,用以指导诊治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普天下人,为我国人民健康做出了不朽贡献。
当中医师用中医已有的经典理论与概念指导其临床时,每次都可能有新的收获,于是头脑中便逐渐形成一个总体抽象的“最优”医学理论例证,相似情况也在历代中医学家中发生,他们在各自医学实践中依据这个“最优”医学例证来进行类比,其中最优秀的就可能依据各自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实践,大胆提出自己的理论假设。如:《黄帝内经》、《难经》、《温病条辨》等等。又经过了漫长的医疗实践和医患之间的互动,以及正反两方面的不断反馈,最终就从大量医学例证中归纳出来,具有共同关键医学特征的中医学概念就此产生,并确实一一成为医学的新丰碑。
第二节   由精神、气血、营卫、津液组成的概念大系统
为了更好地把握到中医理论中的一些实质与内涵,我们可以把精神、气血、营卫、津液等看成是人体形态结构的一些概念,而不必认为它们都是某种具体的物质结构。因此这是一组概念组成的实践中证明其事实存在的人体现象,我们简称之为概念大系统。除血外,它们并无西医解剖学的具体依据,但可以用来阐明内象总系统中的内部状态与形态运动的各种具体表现。

一  总论
(一) 经典原著《黄帝内经·灵枢》
1 《黄帝内经·灵枢·决气第三十》黄帝曰:余闻人有精气、津、液、血、脉,余意以为一气耳,今乃辨为六名,余不知其所以然。岐伯曰: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何谓气?岐伯曰: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何谓津?岐伯曰:腠理发泄,汗出溱溱,是谓津。何谓液?岐伯曰:谷入气满,淖泽注于骨,骨属屈伸,泄泽补益脑髓,皮肤润泽,是谓液。何谓血?岐伯曰: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何谓脉?岐伯曰:壅遏营气,令无所避,是谓脉。
2 《黄帝内经·灵枢·天年第五十四》黄帝曰:人之寿夭各不同,或夭寿,或卒死,或病久,愿闻其道。岐伯曰:五藏坚固,血脉和调,肌肉解利,皮肤致密,营卫之行,不失其常,呼吸微徐,气以度行,六腑化谷,津液布扬,各如其常,故能长久。

(二)白话(解释上文)
1  黄帝说:听说人身有精、气、津、液、血、脉,而我本来认为这是 “一气”,现在分为六种不同的名称,我不知道是什么道理?岐伯说:男女交合,和合而成为新的形体,在新的形体产生之前的物质叫做“精”。什么叫“气”?岐伯说:五谷所化生的精微物质,从上焦散布,熏蒸于皮肤,充养周身,滋润毛发,好像雾露一样地溉养万物,这就叫做“气”。什么叫“津”?岐伯说:“肌腠疏泄太过,溱溱地流出来的汗液,叫做“津”。什么叫“液”?岐伯说:水谷精气充满到全身,外溢部分注于骨,使关节的屈伸滑利;渗出的部分,能补充脑髓,散布到皮肤,使皮肤润泽,这叫做“液”。什么叫“血”?岐伯说:饮食之物经过中焦吸收所化生成的精气,取精微部分再经气化而变化成为红色的液体,这叫做“血”。什么叫“脉”?岐伯说:象隧道一样地管朿着营气的运行,不使它泛滥妄行的管道,叫做“脉”。
2  黄帝说:人的寿命长短各不相同,有夭折的,有长寿的,有猝然死亡的,有患病很久的,希望能听到这其中的道理。岐伯说:如果五藏强健,血脉调顺,肌肉之间通利,皮肤固密,营卫的运行不失其常度,呼吸均匀徐缓,全身之气有规律地运行,六府也能正常的消化饮食之物,使精气津液能散布周身,各藏府功能正常,所以能寿命长久。

二  精神
(一) 经典原著《黄帝内经·素问》
1 《黄帝内经·素问·脉要精微论篇第十七》头者精明之府,头倾视深,精神将夺矣。
2 《黄帝内经·素问·经脉别论篇第二十一》黄帝问曰:人之居处动静勇怯,脉亦为之变乎?岐伯对曰:凡人之惊恐恚劳动静,皆为变之。是以夜行则喘出于肾,泛气病肺。有所堕恐,喘出于肝,泛气害脾。有所惊恐,喘出于肺,淫气伤心。渡水跌仆,喘出于肾与骨,当是之时,勇者气行则巳,怯者则著而为病也。
3  《黄帝内经·素问·宣明五气篇第二十三》五藏所藏: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是谓五藏所藏。

(二)白话(解释上文)
1 头是精明之所在,如果头部侧垂,眼光无神无力,那就说明精神要衰败了。
2 黄帝问:人所居住的环境不同,劳逸程度不同,身体之强弱不同,经脉、血气也要随之发生变化吗?
岐伯答:人在惊恐、恼怒、劳累以及或动静的情况下,经脉血气者要受到影响而发生变化。所以在夜间走路,恐惧出于肾藏,如果走路过长,就要伤害肺。因为堕坠,恐惧出于肝,过于惊慌,就要伤害脾。因为大惊,恐惧出于肺,气过妄行,就会伤害心。或渡水跌仆,恐惧出于肾和骨。这时如果身体强壮,气能流畅,则无碍。而身体衰弱,就会得病。
3 五藏所藏: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就是所的谓五藏所藏。

(三)经典原著《黄帝内经·灵枢》
1 《黄帝内经·灵枢·官针第七》调阴与阳,精气乃光,合形与气,使神内藏。
2 《黄帝内经·灵枢·本神第八》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主在我者气也,德流气薄而生者也,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
3 《黄帝内经·灵枢·大惑论第八十》目者,五藏六府之精也,营卫魂魄之所常营也,神气之所生也。

(四)白话(解释上文)
1 调节阴阳,才能使精气充足,形体与气的活动,内外统一,神气同藏而不泄散。所以说好的医师能调节阴阳之气,使之归于正常的平衡状态。
2 天所赋予人的是“德”(如:自然界的气候、日光、雨露等),地所赋予人的是“气”(如:地面上的物产)。因此,由于天之德下流与地之气上交,阴阳相结合,使万物化生,人才能生存。人之生命的原始物质叫精;男女交合,两精结合后而形成的生机叫神;随从神气往来的精神活动叫做魂;并从精的先天本能叫魄;脱离母体之后,可以主宰生命活动的叫做心;心里忆念而未定的叫做意;主意已定,决心实现的叫做志;掇据志而反复思考叫做思;思考范围由近及远叫做虑;通过考虑而毅然处理的叫做智。
3 眼睛能看见东西是由于五藏六府精气的输注,它也是营、卫、魂、魄经常营运之处,是神气反映的部位。

(五)经典原著《难经》
1《难经·三十四难》五藏有七神,各何所藏耶?然,藏者,人之神气所舍藏也。故肝藏魂,肺藏魄,心藏神,脾藏意与智,肾藏精与志也。
2《难经三十九难》命门者,谓精神之所舍也。

(六)白话(解释上文)
1人有七种精神状态,五藏中分别藏有哪一种?
五藏主宰人的精神活动,是神气的基础与载体。具体地讲,就是肝藏魂,肺藏魄,心藏神,脾藏意和智,肾藏精与志。
2 命门是全身精气和神气藏舍的地方。

(七) 小结(精神)
1 精的概念:是指构成人体和维护人体生命活动的精华和基本的物质,这是一组由有不同的人体形态概念所组成的一种综合性中医学术语。
它包括(1)先天之精:源于父母和本身所具有的生殖之精,是生命的本源。

(2)后天之精:由水谷的精华所化生,用以维持生命的各种活动。

(3)藏府之精:分藏于五藏六府,用以维持藏府的正常功能活动。
(4)有时可专指藏于肾中的生殖之精。
2 神的概念:神广义是指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包括生理性或病理性等外露征象等。狭义是指精神和思维意识的活动。其含义有:

(1 )自然界物质变化功能。(2)人体生命的一切活动。(3)人的精神意识。(4)附:神、魂、魄、意、志。


三  气血
(一)经典原著《黄帝内经·素问》
1 《黄帝内经·素问·脉要精微论篇第十七》夫脉者,血之府也,长则气治,短则气病,数则烦心,大则病进,上盛则气高,下盛则气胀,代则气衰,细则气少,涩则心痛……
2 《黄帝内经·素问·八正神明论篇第二十六》是故天温日明,则人血淖液而卫气浮,故血易泻,气易行;天寒日阴,则人血凝泣而卫气沉。月始生,则血气始精,卫气始行;月廓满,则血气实,肌肉坚;月廓空,则骨肉减,经络虚,卫气去,形独居。是以因天时而调血气也。……故养神者,必知形之肥瘦,荣卫血气之盛衰。血气者,人之神,不可不谨养。

(二)白话(解释上文)
1 脉是血所聚的地方。脉长说明气机顺达称气治;脉短说明气不足称气病;脉数说明心里烦热;脉大说明病热进增;若见上部脉盛,是病气塞于胸;若见下部脉盛,是病气胀于腹;代脉是病气衰;细脉是病气少;涩脉是病气痛。
2 如果气候温和,日光明亮,人体血液濡润而卫气充盛;如果气候寒冷,日光阴翳,人体就血液滞涩而卫气沉伏。月亮初生之时,人的血气就随月新生,卫气也随之畅行;月亮正圆之时,人的血气强盛,肌肉坚实;月黑无光之时,人的肌肉减瘦,经络空虚,卫气不足,形体独居。因此强身是要顺着天气而调和血气的。……因此善于养神的医生,必须了解病人形体的肥瘦,营卫气血的盛衰。因为血气是人之神的物质基础,不能不谨慎地调养。

(三)经典原著《黄帝内经·灵枢》
1 《黄帝内经·灵枢·营卫生会第十八》黄帝曰:老人之不夜瞑者,何气使然?少壮之人不昼瞑者,何气使然?岐伯答曰:壮者之气血盛,其肌肉滑,气道通,荣卫之行,不失其常,故昼精而夜瞑。老者之气血衰,其肌肉枯,气道涩,五藏之气相搏,其营气衰少而卫气内伐,故昼不精,夜不瞑。……黄帝曰:愿闻中焦之所出。岐伯答曰:中焦亦并胃口,出上焦之后,此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以奉生身,莫贵于此,故独得行于经隧,命曰:营气。黄帝曰:夫血之与气,异名同类,何谓也?岐伯曰:营卫者精气也,血者神气也,故血之与气,异名同类焉。故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故人生有两死,而无两生。
2 《黄帝内经·灵枢·阴阳清浊第四十》黄帝曰:余闻十二经脉,以应十二经水。十二经水者,其五色各异,清浊不同,人之血气若一,应之奈何?岐伯曰:人之血气,苟能者一,则天下为一矣,恶有乱者乎?黄帝曰:余问一人,非问天下之众。岐伯曰:夫一人者,亦有乱气,天下之众,亦有乱人,其合为一耳。黄帝曰:愿闻人气之清浊。岐伯曰:受谷者浊,受气者清。清者注阴,浊者注阳。浊而清者,上出于咽;清而浊者则下行。清浊相干,命曰乱气。
黄帝曰:夫阴清而阳浊,浊者有清,清者有浊,别之奈何?岐伯曰:气之大别,清者上注于肺,浊者下走于胃。胃之清气,上出于口;肺之浊气,下注于经,内积于海。
诸阳皆浊,何阳独甚乎?岐伯曰:手太阳独受阳之浊,手太阴独受阴之清。其清者上走空窍,其浊者下行诸经。诸阴皆清,足太阴独受其浊。
黄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清者其气滑,浊者其气涩,此气之常也。故刺阳者,深而留之,刺阴者,浅而疾之;清浊相干,以数调之也。

(四)白话(解释上文)
1 黄帝说:我听说人体中的十二经脉与自然界的十二经水相应,水色的青黄赤白黑不一样,清浊也不相同,而人身上的血气都是一样的,其相应的状况怎样呢?岐伯说:“人体内的血气,假使能够一样话,那么推及天下的人也就相合为一了,那里还会有多变乱的情况发生呢?黄帝问:我所问的是一个人的情况,并不是问天下众多人啊!岐伯答:一个人的体内也是有气乱情况的,而在天下众多人之内,也有变乱的人,总之看来其道理都是一样的。
黄帝问:请你讲一讲人身之气的清浊情况。岐伯说:人所受谷物化生之气是浊的,所受饮料与空气化生之气是清的。清气注入于阴气,浊气输布于阳分。但水谷浊气之中的清气可上升于咽喉,清气之中的浊气可以下行。如果清气与浊气互相混淆,不能分别而行,升降失却其常,这就叫做“乱气”。
黄帝问:所谓阴清而阳浊,浊气之中有清气,清气之中有浊气,究竟清气与浊气怎样来分别呢?岐伯说:气的大致区别:清气是先上注于肺的,浊气是先下行而走入胃府的。胃府的浊气所化生的清气,又能上升于口。肺的清气,所化生的浊气,又能下注于经脉,内积于气海。
黄帝问:诸阳经都是浊的,那一经的浊气为最甚呢?岐伯说:诸阳经中以手太阳经的浊气为最甚,因其独受诸阳经的浊气;诸阴经中以手太阴经的清气为最甚,因其独受诸阴经的清气。大体上说:清气上走于空窍,浊气下行于诸经。而在诸经阴经中都是清气,唯有足太阴脾经独受五藏的浊气,是为清中之浊。
黄帝问:对清浊之气的刺法怎样?岐伯答:凡是受清气的都比较滑利,受浊气的则比较滞涩,这是一般情况。所以刺阴经时要深刺而留针,刺阳经时要浅刺而快出针;如果清浊互相干扰紊乱,就要根据具体情况,按常规分别调治。

(五)经典原著《难经》、《中藏经》
1 《难经·二十二难》气主呴之,血主濡之。
2 《难经·二十三难》经脉者,行血气,通阴阳,以荣于身者也。
3 《中藏经·上下不宁论第九》心者,血也,属阴;肺者,气也,属阳。

(六)白话(解释上文)
1 气的功能主要是温煦和推动藏府活动,血的功能主要是润养藏府组织。
2 经脉的主要功能是运行气血,贯通阴阳以营养全身各藏府组织。
3 血属阴,为心之所主;气属阳,为肺之所主。

(七)小结(气、血)
1 气
气是一种概念。是我国古代人民从实践中反复观察,总结而来涉及面极广的说理工具, 而成为一种古哲学符号。它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许多综合性功能,用以说明古哲学中的某种特定范畴,用以标示那些古人无法用肉眼见到的气态或各种无形状态、形态、情况与性质,包括:能量、信息、心理、意识、感觉、物质、机能活动,以及它们的存在与之间的运动与变化等。如:针灸中的气是指酸、麻、胀、痛的感觉;藏府之气是指藏在于藏府中的各种功能;肺所呼吸的气,则是指大自然中的空气。以上各点都具有无形,古人无法用肉眼直接看到等特点。
气存在于人体的藏府、经络、形体、五官、九窍等组织器官中;气的运动称为气机;气具有升、降、出、入四种基本形式。气有、推动、温煦、防御、固摄、气化、营养等作用。气有先天之气和后天之气。先天之气来自父母和藏于人体肾中的元气;后天之气为来自水谷精华的精气和来自大自然的清气。人胸中有空气;血脉中有营气,脉外有卫气。
2 血
中医的血只是一种与血有关的概念。尽管血从直观的感觉指一般的血液,而用古哲学的中医学概念去理解,却是指“阴性”营养的红色液态物质。如果用“象系统”来观察它,血应流行在血脉中,而我们知道血脉决不等同血管,因此中医的血不等于就是血液,中医的血强调的只是它在象系统中的功能与现象,我们可以把这些与血有关的功能现象,看成是与血有关各种现象组合而成的一种概念。
(1)血的生成:
①由水谷之精华化生而来。其过程是由脾、胃、心、肺等作用下完成的;
②由肾精化血而来。其过程与肝、肾等作用相关。

(2)血的运行:

①血在脉管内运行全身,“如环无端:循环不息。其过程是心→经脉→络脉→孙脉→全身藏府组织→孙脉→络脉→经脉→心。
②血运行的因素:其运行受到藏府功能气的作用,寒热因素、以及经脉道的通利等有关。

(3)血的功能:

①营养滋润全身。
②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
③运载作用。

四   荣卫
(一)经典原著《黄帝内经·素问》
1 《黄帝内经·素问·痹论篇第四十三》帝曰:荣卫之气,亦令人痹乎?岐伯曰:荣者,水谷之精气也,和调于五藏,洒陈于六府,乃能入于脉波也。故循脉上下,贯五藏,络六府。卫者,水谷之悍气也,其气慓疾滑利,不能入于脉也,故循皮肤之中,分肉之间,熏于盲膜,散于胸腹,逆其气则病,从其气则愈,不与风寒湿气合,故不为痹。
2 《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篇第五十八》孙络三百六十五穴会,亦以应一岁,以溢夺邪,以通荣卫……肉之大会为谷,肉之小会为溪,肉分之间,溪谷之会,以行荣卫,以会大气……

(二)白话(解释上文)
1 黄帝问:荣气卫气也能与风寒湿三气相结合而成痹病吗?岐伯说:荣是水谷所化成的精气,它调和于五藏,散布在六府,然后进入脉中,循着经脉的道路上下,起到贯通五藏、联络六府的作用,卫是水谷所化成的悍气,悍气是急滑的,不能进入脉中,因此只能循行于皮肤中和腠理间,上熏蒸于盲膜,下聚合于胸膜。若营卫之气循行逆乱,就会生病,只要营卫之气顺从和调了,病就会痊愈。总的来说,营卫之气若不与风寒邪相合就不会引起痹病。
2 孙络和三百六十五个穴位相会合,也与一年的天数相应。它们在有病的时候是邪气容易停留的地方,在健康时是流通荣气和卫气的。……大肌肉聚会的地方是大关节,小肌肉聚会的地方是小关节。凡是肌肉纹理中间和关节的接臼处所,都是流通荣气和卫气的,都是和宗气(心)相联系的。

(三)经典原著《黄帝内经·灵枢》
1 《黄帝内经·灵枢·营卫生会第十八》黄帝问于岐伯曰:人焉受气?阴阳焉会?何气为营?何气为卫?营安从生?卫于焉会?老壮不同气,阴阳异位,愿闻其会。岐伯答曰: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与肺,五藏六府,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周不休,五十而复大会,阴阳相贯,如环无端。卫气和于阴二十五度,行于阳二十五度,分为昼夜,故气至阳而起,而阴而上。故曰:日中阳陇为重阳,夜半而阴陇为重阴。故太阴主内,太阳主外,各行二十五度,分为昼夜。夜半为阴陇,夜半后为阴衰,平旦阴尽而阳受气矣。日中为阳陇,日西而阳衰,日入阳尽而阴受气是矣。夜半而大会,万民皆臥,命曰合阴,平旦阴尽而阳受气,如是无巳,与天地同纪。
……少壮之人不昼瞑者,何气使然?岐伯答曰:壮者之气。血盛,其肌肉滑,气道通,荣卫之行,不失其常,故昼精而夜瞑。……
黄帝曰:愿闻营卫之所行,皆何道从来?岐伯答曰:营出于中焦,卫出于下焦。黄帝曰:愿闻三焦之所出。岐伯答曰:上焦出于胃上口,并咽以上贯膈而布胸中,走腋、循太阴之分而行,还至阳明,上至舌,下足阳明,常与营俱行于阳二十五度,行于阴,亦二十五度一周也,故五十度复大会于手太阴矣。黄帝曰:人有热,饮食下胃,其气未定,汗则出,或出于面,或出于背,或出于身半,其不循卫气之道而出何也?岐伯曰:此外伤于风,内开腠理,毛蒸理泄、卫气走之,固不得循其道,此气慓悍滑疾,见开而出,故不得从其道,故命曰漏泄。
黄帝曰:愿闻中焦之所出。岐伯答曰: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以奉生身,莫贵于此,故独得于经隧,命曰营气。黄帝曰:夫血之与气,异名同类,何谓也?岐伯答:营卫者精气也,血者神气也,故血之与气,异名同类焉。故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故人生有两死,而无两生。
黄帝曰:愿闻下焦之所出。岐伯答曰:下焦者别回肠,注于膀胱而渗入焉。故水谷者,常并居于胃中,成糟粕,而俱下于大肠,而成下焦,渗而俱下,济泌别汁,循下焦而渗入膀胱焉。黄帝曰:人饮酒,酒亦入胃,谷未熟而小便独先下何也?岐伯答曰:酒者熟谷之液也;其气悍以清,故后谷而入,先谷而液出焉。黄帝曰:善。余闻上焦如雾,中焦如枢,下焦如渎,此之谓也。
2 《黄帝内经·灵枢·卫气第五十二》其浮气之不循经者,为卫气;其精气之行于经者,为营气。阴阳相随,外内相贯,如环无端,亭亭淳淳乎,孰能穷之。

(四)白话(解释上文)
1 黄帝问:人是如何接受气的?阴阳之气是如何会合的?什么是营气?什么是卫气?营气是从哪里产生的?卫气是在那里与营气会合?老年与壮年气的盛衰不同,阴阳昼夜气行的位置各异,我想知道其会合的情况。
岐伯答:人是从谷物哪里接受气的。谷物进入胃里,胃里的谷气就传到肺里,五藏六府都接受了气,清轻之气中,重浊之气就是卫气。营气在经脉之中,卫气在经脉之外,运行周旋而不休止。营气昼夜在体内运行五十周,再进行一次大的会合。阴气阳气互相贯通,循环往复,无始无终。卫气运行于阴经二十五次,运行于阳经二十五次,以此分白天黑夜。所以卫气运行到阳经人就起床,运行到阴经人就入睡。所以中午阳气最盛,这时叫重阳;半夜阴气最盛,这时叫重阴。太阴主管人体内部,太阳主管人体外表,营卫在其中各运行二十五周次,都以昼夜来划分。半夜是用分之气最隆盛的时候,自半夜以后,行于阴分之气就逐渐衰减至早晨时,则行于阴分之气已尽,而阳分开始受气。中午是阳分之气最隆盛的时候,从日西斜,行于阳分之气就逐渐衰减,到日落时,则行于阳分之气已尽,而阴分开始受气。半夜时,营、卫二气都在阴分,是互相会合之地,万民都已入睡,名叫会阴。黎明时阴气已尽,阳气兴起。如是循环不止,与天地的运行规律同一。……壮年人的气血旺盛,他们的肌肉滑润,气道通畅,营气、卫气的运行不失其正常状态,因此白天精力充沛,晚上睡得很好。……
黄帝问:营气、卫气的运行,是从那个通道来的?岐伯答:营气从中焦来,卫气从下焦来。黄帝说:三焦之气又出自那里呢?岐伯答:上焦从上脘发出,向上行至食道,穿过膈膜,散布于胸中,走入腋下,顺着手太阴经下行至手指端,回转注入手阳明经,上行至舌头,下行注入足阳明经,与营气一道,常行不止。白天运行二十五次,夜间运行二十五次,一次为一小周,一昼夜共运行五十次,为一大周,大会于手太阴经。
黄帝问:人吃了热的饮食入胃,还没有化成精微的时候,汗水就流出来了,或从脸上流出,或从背上流出,或从半身流出,却不顺着卫气的通道流出,这是为什么?
岐伯答:体表受到风邪的伤害,体内腠理开张,汗毛伸直,腠理泄漏,卫气趋向体表就不能循常道而行,因此不能顺着它固有的通道流动。这卫气急勇滑快,见孔就出,因此不能顺着固有的通道流动,所以叫漏泄风。
黄帝说:下焦出气情况如何?岐伯答:下焦在脐下,当膀胱上口,水谷的糟粕由此别行大肠,津液由此别透膀胱。因为水谷常常是共同在胃中,经过熟腐、消化,糟粕部分输注到大肠,这个输注过程就是下焦的功能所在。下焦的功能活动还在于使水液向下渗灌,并做进一步过滤,再分清浊,使清者升,浊者降渗膀胱,排出体外。黄帝问:人喝了酒,酒也进入到胃中,那些入胃的谷物还没有消化糜烂,唯独小便先排出,为什么?岐伯答:酒是酿熟了的谷物的水液,酒气勇而且清,因此酒虽在谷物之后进入胃中,但因先经过脾胃的迅速吸收,多余的水份,反在五谷腐熟之前排出于体外。黄帝说:很好!我听说,上焦如雾,使水谷之气弥漫全身;中焦如沤,浸泡水谷使之腐烂变化;下焦如渎,使糟粕的水液得以排泄。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2 其中浮在外的气,它并不循环在经脉中,叫做卫气;而行于经脉之中的精气叫营气。卫行于脉之外属阳,营行于脉之中属阴,阴阳相随而,内外贯通,有如环之无端,如水之源远流长,无有穷尽。

(五)经典原著《难经》、《伤寒论》
1 《难经·三十二难》心者血,肺者气。血为荣,气为卫,相随上下,滑之荣卫。通行经络,营周於外……
2 《伤寒论平脉法第二》脉有三部,阴阳相乘,荣卫血气,在人体躬。……脉有三部,尺寸及关,荣卫流行,不失衡铨,……阴阳相抱,荣卫俱行,刚柔相得,名曰强也。……寸口脉微而涩,微者卫气衰,涩者荣气不足。卫气衰,面色黄,荣气不足,面色青。荣为根,卫为叶,荣卫俱微,则要根叶枯槁而寒栗、咳逆、唾腥、吐涎沫也。

(六)白话(解释上文)
1 心主血的运行,肺主一身之气。血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而起到荣养的作用;气的性质刚悍,具护卫肌体,抗衡外邪的功能。二者相随并行于全身上下,又称为荣卫。它们通行于经络内外,周流布达于人体各部。
2 脉有三部分尺寸,寸以及关,在人体中有荣、卫、血、气和阴阳变化等表现……荣卫的气血沿人身的脉流行是有规律地相互制衡的。……阴阳调和,荣卫配合,刚柔适当,这是人身体强健的表现。……寸口脉微而涩,微者卫气衰,涩者营气不足。卫气衰。弱的人往往面色黄,营气不足的人,其面色则青。把荣比喻成植物的根,把卫比喻成植物的叶,荣、卫都衰微的人,就象生命力不强的植物根叶、它是枯槁的,以人来说,则表现出寒战、咳嗽、逆气、吐泡沫样腥味涎痰等。

(七)小结(营、卫)
荣卫并无相应的实质,因此它们只属于中医基础学中与血脉相关的概念部分。一般指人的气血沿血脉运行时的二种不同功能表现,其中一种表现称为营,另一种表现则称为卫。

1 卫气
(1)特点与分布:卫气属阳为水谷精气所化生而成。其特点是慓疾滑利,即活动能力强,流动快,不受“经脉象”的约束,而运行于皮肤与分肉之间,熏于盲膜,散于胸腹。
(2)功能
①护卫肌表,防御外邪入侵。
②温养脏腑,肌肉、皮毛等;
③调节控制腠理的开合,汗液的排泄,以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等。

2 营气
营属阴为水谷之精气所化生,因此而富有营养,营与血密不可分,故有营血之称。
(1)特点与分布
来自脾胃的水谷精气,并由其精华部分所化生。营气分布于血脉之中,成为血的组成部分而循脉上下,营运于全身。
(2)功能
营气具有营养和化生血的两个方面的作用。营气是指水谷精微中的精华部分,是藏府、经络等生理活动所必需的营养物质,是血的组成部分。

五 津液(附:汗、涕、泪、涎、唾)
(一)经典原著《黄帝内经·素问》
《黄帝内经·灵枢·逆调论篇第三十四》肾者水藏,主津液……

(二)白话(解释上文)
肾为水脏,主管人体的津液……

(三)经典原著《黄帝内经·灵枢》
1 《黄帝内经·灵枢·口问第二十八》液者,所以灌精濡空窍者也……
2 《黄帝内经·灵枢·决气第三十》腠理发泄汗出溱溱,是谓津。……谷入气满,淖泽注于骨,骨属屈伸,泄泽,补益脑髓,皮肤润泽是谓液。
3 《黄帝内经·灵枢·津液别第三十六》黄帝问岐伯曰:水谷入于口,输于肠胃,其液别为五。天寒衣薄则为溺与气;天热衣厚则为汗,悲哀气并则为泣;中热胃缓则为唾。邪气内逆,则气为之闭塞而不行,不行则为水胀,余知其然也不知其何由生,愿闻其道。岐伯曰:水谷皆入于口,其味有五,各注其海,津液各走其道。故三焦出气,以温肌肉,充皮肤,为其津,其流而不行者为液。
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寒留于分肉之间,聚沬则痛。天寒则腠理闭,气湿不行,水下留于膀胱,则为溺与气。五藏六府,心为之主,耳为之听,目为之候,肺为之相,肝为之将,脾为之卫,肾为之主外。故五藏六府之津液,尽上渗于目,心悲气并则心系急,心系急则肺举,肺举则液上溢。夫心系与肺,不能常举,乍上乍下,故呿而弦出矣。中热则胃中消谷,消谷则虫上下作,肠胃充廓故胃缓,胃缓则气逆,故唾出。五谷之津液,和合而为膏者,内渗入于骨空,补益脑髓,而下流于阴股。阴阳不和,则使液溢而下流于阴,髓液皆减而下,下过度则虚,虚故腰背痛而胫酸。阴阳气道不通,四海闭塞,三焦不泻,津液不化,水谷并行肠胃之中,别于回肠,留于下焦,不得渗膀胱,则下焦胀,水溢则为水胀,此津液五别之逆顺也。

(四)白话(解释上文)
1 人体的液,有渗灌精微物质,濡养孔窍的作用。……
2 肌肤腠理疏泄太过,溱溱地流出来的汗液,叫做“津”。……水谷精气充满到全身,外溢部分注于骨,使关节的屈伸滑利;渗出的部分,能补益脑髓;散布到皮肤,使皮肤润泽,这叫做“液”。
3 黄帝问岐伯道:水谷自口纳入,输送到肠胃,它化生的津液分别为五:当天气寒冷时,或穿衣过薄时,就变为小便与气;当天气炎热时,或穿衣过厚时,就成为汗液;遇悲感哀痛时,气机全并,则为眼泪;当中焦有热,胃功能弛缓时,就上泛而为睡液;当邪气内犯,气机闭塞而不行,则水气潴留而为水胀。这许多现象,我虽已能了解,但还不知五液是怎样生成的,请教其中道理。岐伯说:水谷都从口人,它有五味各归其所喜的五藏,津液亦随其所喜而各走其道,故由三焦输出其气,来温养肌肉,充实皮肤,这就叫做“津”;其留而不行的叫做“液”。
炎暑之时,穿的衣服过厚,则腠理开张,故而汗出,如果寒邪稽留于分肉之间,将津液凝聚为沫汁而发生疼痛;天寒时腠理闭密,气湿不能从汗窍排泄,向下流于膀胱,就为小便。五藏六府以心为主宰,耳主听觉,眼主观察,肺像宰相,肝像将军,脾像护卫,肾脏主骨而成形体。所以五藏六府的津液,向上渗灌于眼睛,当心有悲哀气之时,心系就会引急,心系引急则肺叶上举,肺叶上举就会使津液向上泛溢。但心系急,肺叶不能经常上举,而是忽上忽下,故发生咳嗽与泪出。中焦有热,胃中消化谷物过快,肠中寄生虫上下蠕动。若水谷使肠胃充廓,则胃的活动弛缓,胃弛缓则气上逆,而为唾液出。五谷的津液,和合而成为脂膏,向内渗灌于骨孔,上行补益脑髓,向下流于生殖器。如果阴阳不能调和,则使液下溢于阴窍,髓液也同时减少,流泄过度使真阴虚,虚则发现腰背疼痛、胫部酸软。如果阴阳气道不通,则四海闭塞,三焦不能输泻,津液不能化生,所受的水谷并聚于肠胃之中,最后别出于大肠,停留在下焦,不能将水分渗入膀胱,则下焦作胀,水液泛溢于外则水胀。以上所说就是津液分别为五而后运行的正常与反常情况。

(五)汗、涕、泪、涎、唾
1 《黄帝内经·素问·宣明五气篇第二十三》
五藏化液:心为汗,肺为涕,肝为泪,脾为涎,肾为唾……

2 白话(解释上文)
心之液为汗,肺之液为涕,肝之液为泪,脾之液为涎,肾之液为唾。这就是所谓的五液。

(六)小结(津液附:汗、涕、泪、涎、唾)
津液作为一种中医学概念是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它包括各藏府组织器官在内,所具有的各种体液,以及其正常分泌物。如:胃液、肠液、汗、涕、泪、涎、唾等。同气血一样它们都是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因素。
津液的生成依赖于脾胃对饮食物的运化功能,津液的输布,依靠脾的“散精”和肺的“通调水道;津液的排泄靠汗液、尿液和随呼吸排出的水气;津液在体内的升降出入,是在肾的气化蒸腾作用下,以三焦为通道,随气的升降出入,而布散于全身和环流不息的。
第三节  试问“古中医人体结构学”谁主浮沉   中西医完全不同,如:同是人体结构学的“古中医人体结构学”,即“藏象学说”(以下简称《结构》),包括五藏、六府、奇恒之府、经络等,用西医“人体结构学”的《解剖学》,根本解释不了,当然更找不到实体。
近两百多年,为找到现代解构的《结构》出路,中医相关各门派各显“神通”,用尽“千方百计”终无成果。当年《结构》无可奈何因“不科学”而逐渐“沉没”。更多人则在观望,或在西医《解剖学》与中医《结构》中迟疑、徘徊,无所适从。

一 传统中医〔传统中医学(习)者〕
    注:学(习)者,学指专家、学者;习指习者、业者(下同)。
    当代传统中医,如:蒲辅周、任应秋、邓铁涛、李可等。
    (一)学派特点
    奉古中医《结构》为“金科玉律”,认为源于二千多年前《黄帝内经》的“藏象学说”,具有自己特点、特色与完全独立、自主的学术境界,与自成系统的独立体系。
    (二)粉丝表现
    1 正方:古《结构》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科技与医药卫生的代表,它与西医的人体“解剖学”,同为人体结构,两者相辅相成,开创了我国与世界医学人体结构的又一个新领域,而成为医学未来发展新方向。
    2 反方:古《结构》为“玄学、迷信、伪科学”等三座大山所压迫,面临现代科学与西医解剖学的种种考验,当代《结构》已经“名存实亡”,需要“救亡”。
    (三)事实与点评
    当代《结构》,受到了西医《解剖学》的强大压力与严峻考验,已经式微到几近“消亡”。事实是所有的中西医大中专,以及非医学类的全国所有大中小学、院、校,都只知道、只认准西医的人体结构学──解剖学。中医《结构》则如同“天书”,让它普及到整个社会和得到普遍认可,就算现在全国上下马上开始动员,全面宣传,也至少还得再有十年。当然如果再等十年去做,中医的《结构》也可能就此“消失”,而成为真正的世界“文化遗产”。
    古《结构》无法推广,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不科学”,国内外专家、学者认准了“物象科学”的西方经典科学方法,并用其对《结构》进行“轰炸”与“扫荡”式的全面论证与研究,政府也下了“血本”,各种能人蜂拥而上,变尽花样,“拷打”《结构》。从解放后五十年代到廿一世纪的现在,“倒行逆施”,时达六十余年遥遥无期的探索与研究,结果为“零”。反观这时的《结构》,几经“解剖”与“千锤百炼”,已经千疮百孔,不成原样。
    当前严峻的事实是,中医如果再不全面接纳《结构》,继续按这种一厢情愿的“西化”做法,尽管政府给时间、给经费,却南辕北辙。再过几十年或数百年,甚至再有几千年,也许会直到永远,中医复兴依然无望,或无可奈何地成为“明日黄花”;其“现代化”更是纸上谈兵,没有“下文”。到时某些人的“废医理想”,终可实现!
    因为所有的研究者与“旁观者”都知道,包括古今中外最聪明、最有智慧、最有科学头脑的人,都不可能用西方经典的“物象”科学,证明出“意象科学”的“心主神明”、“肝开窍于目”、“左肝右肺”、“肺与大肠相表里”等,《结构》里“荒唐”的所有结果。
    显然这种长时期典型、可怕、“劳民伤财”、“误人子弟”的“科技”国际大笑话,开得太大太久了。大科学家钱学森说:“建国初年(新中国成立),国家当时就明确了中医的重要性……搞了30多年的中西医结合式的中医现代化,到头来感到很苦恼,这就说明问题不那么简单。”他又说:“从目前看,不是国家没有力量来支持(中医),而我们没有抓住要害。”
全世界人都在注视着当前我国中医的动向,注视着中医《结构》的展示。中医史更会永远记下,他们用西医《解剖学》来规范《结构》的,这些“高科技”行为,并“痛心疾首”地让这些行为“名垂青史”。

二 中西医结合〔中西医结合型学(习)者〕
    上世纪五十年代,中西医结合成为中医发展的方向,也造成是大批纯中医与中医名医消失的时代。
    本世纪初的中医界,再也没有华佗、扁鹊、李时珍;当然也不再产生蒲辅周、任应秋、邓铁涛、李可等一代“医圣”。
    当代中西医结合的根,是中医《结构》的古“藏象学说”,加西医“解剖学”,中西医结合依此展开。
    (一)“衷中参西”型中医〔中医(A)+A〕
    当代中医,中西医结合“衷中参西”型中医代表如:唐宗海、朱沛文、张锡纯、恽铁樵等。
    1 学派特点
    “衷中参西”型中医,或“西医味”纯中医,以中医古经典《结构》为主体,参考吸收西医“解剖学”知识;或当代一些只重中医《结构》,无视西医解剖学知识存在,以“藏象学说”“我行我素”,“西医味”的中医,如:方药中、施今墨等。
    2 粉丝表现
    (1)正方:提倡《结构》“继承不泥古,发扬不离宗” 的精神,努力用现代科学语言原色、原汁、原味解构《结构》,让《结构》的古“藏象学说”,成为当代人可看、可知、可理解的现代知识,成为我国乃至全球的新时尚。
    (2)反方:中医《结构》查遍所有当代科学知识,其基础学如:物理、化学、天文、地理;西医的人体结构学“解剖学”,以及生理、病理、生化、免疫等,与中医《结构》全不沾边,也不具有兼容性,因此按现在“水平”,谈中西医结合“时期尚未成熟”。
    3 事实与点评
    在中西医结合的名义下,西医“解剖学”已经全面改造了中医《结构》,全国按纯中医《结构》诊治疾病的中医师所剩无己。特别是当代由中医院校毕业出来的中医学子,几乎都已“西化”。许多人不知道《结构》为何物,他们捧着西医《解剖学》,把它当成中医“人体结构学”的“圣物”。
    (二)“衷西参中”型西医〔西医(B)+B〕
    代表有:《医林改错》的王清任、反中医的俞岩、鲁迅、主张中医科学化的陆渊雷等。
    1 学派特点
    “中医味”的西医以西医《解剖学》为主导,彻底否定中医《结构》,让《结构》中的气血疾病,如:气郁、血证等,成为西医疾病的症状,而不是独有的病证;肾藏象类的疾病,如:耳鸣、耳聋等,成为五官科、泌尿科甚至神经科等疾病,从而只需要西医“解剖学”,不需要中医《结构》。
    2 粉丝特点
    (1)正方:中医《结构》与西医《解剖学》的中西医结合,就是怎样用可见、可触、可检验的西医尸体《解剖学》,来完全替代中医《结构》,从而产生新《结构》,即让新《结构》完全“西化”,并彻底沦落成为西医尸体“解剖学”的附庸。
    (2)反方:中医《结构》无《解剖学》依据,是“反科学”、“伪科学”的,所以应当“废医验药”,或“以科学的名义”,和“有充分的理由告别中医药”。
    笔者按:何院士、方科普、张哲学、马打手,这些人不是中医,也不是西医,只是西医“粉丝”,而且都没有系统经过训练和学过中医,无“中医素质”,连最基础的什么是中医的“茶叶蛋”、山药蛋、“原子蛋”,也分不清,却“好为人师”。事实是他们与真正临床的中医不是一回事,就象毛主席所说的一些人一样,“墙头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自吹自擂好表现自己,引起全国中医与人民公愤。中医现代化史,将记下他们这些民族败类的 “丰功伟绩”。
    (三)事实与点评
    用西医《解剖学》替代中医《结构》的“西化”中医,或称“中医味”西医,“人多势众”,已成为当代事实。他们广泛地存在于现有全国各地的,大中型西医院的“中医科”,或中医院,与中医院校中,成功地实现了中医的西化。做为西医,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数十年如一日为祖国医学的“西化”进行着不屈不挠的斗争。如用光、声、电、磁、放射性同位素等,徒劳无功地“证明”与研究经络的存在等。从他们西医学习中医中取得了西医怎样理解与解释中医《结构》,又如何无所不用其极地找中医《结构》的物质基础,误导中医。
    是中医如何改变自己,方可适应西医的尝试(代价极大,对中医造成极大损害),尽管其对中医《解构》的研究结果为零。但做为当代中医硕果仅存的“中医同盟军”,却承受了当代中医的所有“沉重”,与成为西医学中中医的先行者与探路人,而载入中医现代化史。尽管他们已形成中医其中一派,只是“中医味”西医,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真正纯中医,却成为后代西医应如何学习中医的榜样与“中医味”西医的楷模,从而永远与中医同在同辉。
    英国哲学家费 • 培根说:“若期待用在旧事物上加添和移接一些新事物的作法在科学中取得什么巨大进步,这将只是无聊的空想而已;我们若不希望老兜圈子而仅有极微少可鄙的进步,就必须从基础上重新开始。”
    我们知道世界是物质的,这就是基础,然而人类把握物质一切规律的基础则为意识。中医认为“医者意也”,因此明白了《全意识》(香港版《意识指南针》Ⅰ、Ⅱ等)也就明白了人类的一切,当然也包括了中医学的一切行为。
    那么真正的中西医结合应是什么样子呢?我们以“西医味”纯中医,“衷中参西型”中医病历(简化版)为例。
    中医病历:
    1 中医诊断:(1)一般项目,(2)现病史采集,(3)辨证步骤。
    2 芬笙二段诊断(初步判断中医的病与证)
    3 西医诊断依据:(1)主诉,(2)现病史,(3)过往史,(4)体格检验,(5)实验室检查,(6)其它检查,(7)参考与提示。
    4 西医诊断
5 芬笙三段诊断(中西医病与证的综合诊断)

三  现代西医〔西医学(习)者〕
    现代西医代表,如林巧稚、沈自尹、钟南山等,令人们敬仰的一代医人与医者楷模。
    (一)学派特点
    源于西方的西医及其《解剖学》,已成为我国当代医学的主流。
    (二)粉丝表现
    1 正方:西医是最完美无缺的医学科学,包括《解剖学》。
    2 反方:从根本上说西医从临床诊治到庞大的医疗设备,全都强调“物”,连人体结构学《解剖学》的研究,也是在没了生命的尸体基础上进行。从以人为本的角度上说,它也只是一种“物”。因此西医是“反自然”的,中医《结构》则“填补”了这方面空白,也就是说本世纪将成为中医复兴的新世纪。
    事实与点评:
邓小平说:现在是西医在朝,中医在野呀!

                                               山下芳子、李阳、赵晓月
                                               2012年4月1日于北京
第四节 中医与名人名言集——隆重庆祝《解构》香港发表三周年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 孔子

    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能为良相,亦当为良医。
                                  ── 张仲景名言

    请告诉中医现代化,当代中医我做主!
                                  ── 某名人日记

    八闽大地有英才,科技大旗树起来,千年医理被改写,岐黄之术放光彩!
                                  ── 郑年萌

    为正名,请全国中医向我接轨,为真理,让世界科技向我“开炮”!
                                  ── 芬笙山人

    中医让祖国的文化、科技与医药卫生事业进入世界前列。
                                  ── 赵晓月

    二十世纪中国人的潮流是:如果只说中医而不会讲西医,那是落后、守旧与无知;而二十一世纪的新时尚却是:如果只知道西医,却不会谈中医,那肯定是自卑、无能与忘本。因此复兴中医从我开始!
                                 ── 贾谦

    现有中医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最后堡垒,其存在的根本意义就是:有了这种文化底蕴,就有了国难可消除;亡国可复国;异族可同化;失土可再归的依据。失去它如果只是一幢房屋,一座桥梁,一、二年内可以重建,但摧残与消灭了这种文化,则失去的就不仅仅是中医一个行业,而会是整个民族社会传统的灵魂,以及祖国的未来和人民的希望。
                                  ── 王良发

    博大精深的象数科学,是无垠无际的。
                                 ── 杨力

    四代名医,百年药香。
                                  ── 林学球

    “中医象数学”这概念……将在中医界掀起一场关于“传存”与“改革”的“头脑风暴”。
                                  ── 陈贵

   林宗山从事中西医临床工作40余年,在中医药领域的研究有颇深造诣,在集中医药理论的精粹的基础上,在国内率先把应用心理学和哲学的知识应用到中医药科研当中,开创了中医领域的新纪元,具有划时代意义。多年来在业内取得良好科研成绩,著书立传……得到良好科研成绩,著书立传……得到国家领导和业内专家一致好评。个人曾先后在人民大会堂、全国政协礼堂,应邀参加…会议…得到了国家政协副主席张梅颖亲自接见,引起了与会媒体的高度关注。……掀起国家中医发展的新风暴,在国际和国内中医药学术交流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黄  彬

    厚积薄发,静水深流。
                                  ── 周江川

    中医还原论,即:中医原创理论的发生学依据,其源头是指原始蛮荒的《黄帝内经》时代,人们意识中所拥有的纯真自然状态,与此种情况下才可能发生的事;中医方法论是指远近古时代的中国人,在根本不知道什么叫西方科学的情况下,用什么办法才可能对病人进行“理、法、方、药”等一系列临床诊治。
                                  ── 山下大林子

    用“指鹿为马”与“瞎子摸象”来指摘所有曲解与反对中医的人,往往十分准确!
                                  ── 山下美智子

    中西医的事实证明,西医的西方科学为物象科学,中医的东方科学为意象(现象)科学!因此中医学是当代人所未知与已经打开了大门的新知识宝库!
                                  ── 山下小林子
    盛名之下无虚士,让中医在心理学(意识学)与哲学的引领下,象巨龙一样腾飞吧!
                                  ── 王春龙

    为中医正本清源,为祖国展示辉煌!
                                 ── 陈圣焰

千年铁树开了花,百年奋斗结成果(山人家族四代中医)。
                              —— 王娇云
注:名人名言作者介绍
    1  郑年萌老院长:芬笙山人之“老三届”同学,中医当代化学(习)者沙龙组织者,福清市某医院老院长,临床全科医生,本书本系列领导者、主持人等。
    2  芬笙山人:当代著名中医学(习)者、作家、思想家、临床全科医生、中国心理学家大会特邀嘉宾、中科院心理所EAP心理专家、中医理论家。因学习与研究中医而有所得,成为当代《全意识学》(心理学)、《中华象数学》(哲学)、《中华正名学》(认识论)、《中间意识思维学》(心理学);《中医人体结构学》、《中医象数学》、《中医系统论》等知识的创始人与实践者。其“中医当代化科学解构系列”,含本书共六本,计170万余字,已成为当代中医复兴的希望!
    3  赵晓月院长:北京某大学学院院长,中医当代科普基地领导者、法人代表等。
    4  贾谦:我国著名中医战略家、学者、科技部研究员,领国家国务院特殊津贴等。
    5  王良发:著名军事科学家、学者、中国地空导弹维修工程学科奠基人,领国家国务院特殊津贴等。
    6  杨力:我国中医首席理论家、作家(著作等身),中医科学院《黄帝内经》、《中医运气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国际访问学者,北京周易研究院会长等。
    7  林学球:北大中文系高才生、书法家、国际访问学者,福清市高山中学老校长,本书的文学顾问等。
    8  陈贵:中华国际医学交流基金会学术部主任,中国管理科研院企业管理创新研究所所长,《发现》杂志社社长等。
    9  黄彬:第四届中医药论坛责任编辑等。
    10  周江川:中国企业合作促进会副秘书长,《中国低碳》杂志常务主编等。
    11  林文清:中医副主任医师,本书本系列作者、沙龙学(习)者等。
    12  林明芬:内科临床医生,中医“爱好者”,本书本系列作者、沙龙学(习)者等。
    13  林明笙:中西医临床全科医生,本书本系列作者、沙龙学(习)者等。
    14  王春龙:河南省心理学研究所所长,心理学家,书法家,世界华人心理学家学会会员,中国心理学家大会特邀嘉宾,中科院心理所EAP心理专家,中国“浴才心灵顿悟法”创始人;中国青少年网络心理导师;国家青少年成长“十百千万工程”专家团成员;中国网瘾研究院顾问;注册高级心理咨询师,河南电视台特聘心理专家,河南省炎黄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河南百业联盟顾问等。
15  陈圣焰:中华象数学、中华正名学、当代中医、亚健康、中华民族文化、全意识学等网站主持人。
16  王娇云:芬笙山人工作室负责人法人代表,中医师。
                                                 芬 笙 山人
                                             2012年4月2日于福清市
第五节  中医现代化奠基礼——中医内象结构学
中医人体内象学属意识象科学,它属于全人类。(某名人日记)
中医内意识象系统形态(静态)结构学,简称为内象结构学,是古藏府经络学说的现代版。这种内意识现象,以相对“静止”、“固定”的“静态”方式形成结构,并广泛系统地存在于人的形体中。这种系统的存在我们把称它之为内象系统。
中医理论认为内象系统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内意识状态的“静态实体”,它具有不同于西医的特定内涵、功能、层次和结构。是一个由多种形态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及关联的许多要素组成的复杂整体,是个“如环无端”的巨大总系统和分系统。如:那些以“心”的系统形象与方式表现出来的“静态”现象,我们把它叫做“心象”系统;以肺的象系统形象与方式表现出来的“静态”现象,则称为肺象系统;以肝的系统形象与方式表现出来的“静态”现象,称肝象系统;以脾的系统形象与方式表现出来的“静态”现象,称脾象系统;以肾的系统形象与方式表现出来的“静态”现象,称肾象系统;而以五藏象形态和方式组成并表现出来的,静态现象又称之为五藏象系统;以经络的系统形象与方式表现出来的“静态”现象,称经络象系统等等。内意识的活动现象是常见的,如:心跳、胃肠蠕动等,至今为止,人类对这些现象的最早、最系统、最深刻认识,仍应首推古中医学的藏象学。
即中医学理论认为当人的生命存在时,人体中还存在着一个形态复杂的由“静态”内意识现象所组成的系统内结构。它以五藏象系统为中心,通过经络象系统,把六府象、奇恒之府象,五官九窍、形体等,全部组合起来,形成了一个不以解剖学为依据的连续不断的有机内意识“静态”整体。更进一步的就是说,现在我们已经发现了远古中国人所发明的藏府经络学说的核心秘密,而且明白了其物质基础只是一种很平常的内意识现象所产生的内结构现象。众所周知这种现象系属于21世纪科学最前沿的重大问题之一,因此它的研究正是现代科学的空白。据此而研究它就可以成为彻底打击所谓中医不科学的“西医神话”的有力武器。这个发现为我们打开了中医现代化的大门,破解了藏府学说的千年古谜,并为中医现代化大厦的建设进程举行了一次隆重的奠基礼。

一 内象总系统结构(静态内意识系统所组成的内结构现象)
中医的藏象是一种形成了结构的意识现象。这种存在于人体内中的内意识结构现象由古中国人发现的。它开创了古人类认识自身的又一先河,是生命结构多元化又一个最具体的表现。以下为“静态”的内意识状态的各大系统内结构与组成。

(一) 五藏象主大系统
包括:心象系统、肺象系统、肝象系统、脾象系统、肾象系统。

(二)六府象大系统部分
包括:小肠象系统、大肠象系统、胆象系统、胃象系统、膀胱象系统、三焦象系统。

(三)奇恒之府象大系统
包括:脑象、髓象、骨象、女子胞象。

(四)经络象管道大系统
1、十二经脉象系统。2、十二经别象系统。3、十二经筋象系统。4、十五络脉象系统。5、奇经八脉象系统。

二  五官九窍、形体部分
(一) 五官九窍
1、目;2、耳;3、口;4、舌;5、鼻;6、前后阴。

(二)形体
1、首面;2、躯干;3、四肢;4、毛发;5、皮肤;6、腠理;7、肌肉;8、筋。

三 形态概念部分
以下概念是内意识“静态”内结构系统中分散而存在的,或流动的无形“动态”部分。

(一)精神;(二)气血;(三)营卫;(四)津液。
参考与引用的文献一  医经类
《十部医经类编》任应秋、李庚韶、严季澜等编著,1958年—2000年,学菀出版社,2001年5月版。
《黄帝内经》元阳真人(上古)1993年版,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黄帝内经·素问》、《黄帝内经·灵枢》龙伯坚、龙式昭编著2004年1月版,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黄帝内经》马凤良、尹明浩主编,2003年1月版,吉林摄影出版社出版。
《黄帝内经·灵枢》孟景春、王新华主编,2006年12月版,上海科学出版社出版。
《难经》王洪图主编,2004年4月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扁鹊难经图典》周春才著,2007年7月版,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
《脉经新译》(晋)王叔和著,韩永贤新译,2006年6月版,学苑出版社出版。
《伤寒论》(汉)张仲景著,熊曼琪主编,2000年9月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针灸甲乙经》选自《中华医书集成》何清湖等编,1999年7月版,中医古籍出版社出版。
《脉经》选自《中华医书集成》何清湖等编,1999年7月版,中医古籍出版社出版。
《中藏经》选自《中华医书集成》何清湖等编,1999年7月版,中医古籍出版社出版。


二  中医文献
《中医基础理论》邱会河主编,1984年5月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中医学基础》张家镒主编,2001年6月版,上海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
《中医基础理论图表   》周学胜编著,2000年3月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中医导引术》芬笙山人著,2006年7月版,香港红出版社出版
《当中医遇上西医》区结成著,2005年5月版,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
《中医存废之争》刘理想著,2007年4月版,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
《中西医结合二十讲》赵洪钧著,2007年1月版,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中医感悟录》聂广著,2006年12月版,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
《浅说中医》卢焯明编著,2007年4月版暨南大学出版社出版。
《中医崛起之路》李庆业主编,2007年2月版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
《脏腑是怎样炼成的·脏腑演化律》王全年著,2007年5月版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
《解读中医·中医理论关键问题十讲》刘时觉编著,2006年12月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
《关注中医》曹东义著,2007年9月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
《当中医走到今天》焦振廉著,2007年4月版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出版。
《第三只眼看中医》毛嘉陵编著,2007年8月版,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走近中医》唐云著,2004年5月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思考中医》刘力红著,2002年12月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回归中医》曹东义著,2007年1月版,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
《哲眼看中医》中国中医药报社主编,2005年1月版,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博士看中医》荆蒋志伟主编,2007年4月版,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
《古今中医哲理思维概论》蔡建鹰编著,2005年9月版,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
《中西医结合发展历程》赵含森、游捷、张红编著,2005年9月版,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
《足行彩色图谱》钟仲义主编,2007年3月版,广西经济出版社出版。
《说说中医那些事儿》潘恩源著2007年7月版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其它类
《白话易经》白话易经编译组,1989年4月版,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出版。
《大衍新解》王赣、牛力达著,1992年12月版,济南出版社出版。
《道德经》《百喻经》俗译老子等著作,1990年版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
《意识指南针》林宗山著,2006年7月版,香港红出版社出版。
《全意识学》芬笙山人,2008年版,香港红出版社出版。
《心灵的故事》[英国]乔治·汉弗瑞[日本]齐木深著、刘颖译,2002年12月版,中国育文出版社出版。
后    记

中医是国粹。因此,它的最高水平只在中国。本书呕心沥血数十年,今始成。其中是非只期盼能得到中医界业内广大业者的认可,我们诚心诚意地等待着!
仅以本书献给所有的中医爱好者!
鸣谢:本书写作过程得到郑年萌、林文清、严孟玉、翁家春、郑新明、李鸿宝等大力帮助,特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芬笙山人于高山(市)休闲阁2008年3月6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北极调水 ( 香港自由号 )

GMT+8, 2024-12-21 23:41 , Processed in 0.21517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