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调水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630|回复: 0

《伤寒论》探讨系列之七 沿革及学习方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1-14 08:21: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伤寒论》探讨系列之七 沿革及学习方法   要学习《伤寒论》这门中医经典临床著作,需要有中国古代哲学,天文历法等文化的相关知识,需要基本中医理论基础,这也就是笔者在本系列探讨的前几篇提出的三阴三阳等问题,搞清了这些问题,就可以步入正文,探讨以至于破解这个中医的\"哥德巴赫猜想\"了.   要学习《伤寒论》,都知道它是东汉医圣张仲景的著作,但是张仲景是怎样完成这部医学巨著的?《伤寒论》是凭空而出的吗?回答当然是否定的.正如张仲景在序言里面所提到的,张仲景在长期医疗实践的基础上,参考了诸多前人的理论著作,完成了这部经典之作,给后人留下了一部珍贵的医学遗产.   据《汉书·艺文志》记载,早在汉代以前,就已经存在两大医学流派,一个是医经学派(所谓\"医经七家\"),一个是经方学派(所谓\"经方十一\"家),一般认为,张仲景是提取了这两种医学流派的精华,集其大成,创造性地确立了辨证论治的体系,从而促成了 第一部中医临床医学巨著的问世.   然而,随着考古的发现,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有人对此提出置疑:《伤寒论》也许并不是依据《黄帝内经》的医学理论写出的!《伤寒论》 与《黄帝内经》是两个不同的医学体系,二者并无理论上的渊源关系.现在的《伤寒论》通行版本,一个是成本,一个是宋本(宋本国内已经不可见,实际见到的是明代的复刻本),因此其序言虽然言及\"今采用素问,九卷\"等字样,但有可能是后人所加,并不能做为《伤寒论》是根据《黄帝内经》写出的确切的凭证.任应秋教授曾经提出, 中国医学最古的流派为三:一曰黄帝针灸;二曰神农本草;三曰素女脉诀,并认为张仲景系《神农本草》一派.在《伤寒论》成书之前,《汉书·艺文志》记载有《汤液经法》一书,而《伤寒论》的方剂大多与此书有关.由此可见,这样的置疑并非空穴来风!   学习研究《伤寒论》,这都是不可避免的问题.要学习研究,首先必须还原它一个本来的面目.   在《伤寒论》成书之前,除了《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难经》以外,还有人提出《汤液经法》,《小品方》等医学著作,学习研究这些著作,也是学习探讨《伤寒论》的必要基础.研究比较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历史渊源,才能更深入的理解学习懂这门医学著作,有望破解《伤寒论》这个千古之谜.   《伤寒论》成书于东汉,经过三国的战火动乱,原书已经不可复得.东晋太医令王叔和整理成册,功莫大焉.然而,然而由于《伤寒论》这部著作的难懂,而且正由于王叔和的整理编纂,为后人埋下了争执不休的根源.后人争论的分歧主要在于两点,一个是维护旧论,认为王叔和整理的《伤寒论》基本上是张仲景原书的基本面貌,即使有难于理解的条文,是后人的认识问题,并非错简,应该带着这样的态度学习研究,才有可能得到真谛.但是,在《伤寒论》里面,疑点多多,自古迄今,尚没有一个医家能从头到尾读通全书并且自圆其说.因此,维护旧论派缺乏实证的检验.   一个是错简重订派,认为《伤寒论》原书面貌已不可得,经过王叔和的整理,已是面目全非,必须从已知的理论出发,把王叔和的顺序打乱,重新排列,研究该书.在这里面,有大倡\"三纲鼎立\"的,有按方类证的,有以法类方的,等等.然而,即使这样,并非全书的疑点就可以迎刃而解了,反而留下了更多的漏洞和疑点.   迄《伤寒论》问世以来,受到历代医家的珍视与推崇.而历代凡是有突出成绩的医学大家,亦大多将该书视为临证准绳,从中获得灵感.历代整理校勘,研究注释者亦不乏其人,据粗略估计,国内注家有稽可查者已达到700余家,现存医藉近千种.形成了一个规模庞大的医学流派---伤寒学派.这也可谓是古今中外一大奇观!   为了学习方便起见,我把自己认为有代表性的,研究学习必读的一些医家及其著作排列于下,希望有所参考.   孙思邈《千金翼方卷九---十一伤寒论》.内容略不同于现在通行的成本,宋本,可以互参.   成五己《注解伤寒论》.\"以经释论\",全书多处采用《 内经》条文,经论结合,对全书进行了注释和阐 发,并且是第一次,而且由于他的注释使得以《伤寒论》广为流传,意义重大.   庞安时《伤寒总病论》,阐发病因,发病过程,强调了寒毒致病为剧.   朱肱《南阳活人书》,提出三阴三阳的实质问题,倡导经络之说.   许叔微《伤寒九十论》,《伤寒发微论》,《伤寒百证歌》.从理论与临床实践两个方面深入探讨.   郭壅《伤寒补亡论》,搜采世说补入其中,示人以变法,于理论临床各有启迪.   方有执《伤寒论条辨》,大倡错简重订,着重发挥\"卫中风\",\"营伤寒\",\"营卫俱中伤风寒\"之论.   喻嘉言《尚论篇》,推崇支持方有执学说,正是提出所谓\"三纲鼎立\"学说.   张志聪《伤寒论集注》等,维护旧论,反对三纲鼎立,以气化释六经.是维护旧论派的代表人物.   陈修园《伤寒论浅注》,《伤寒医诀串解》,《长沙方歌括》等.维护旧论,大力反对方有执,喻嘉言等.   柯琴《伤寒来苏集》,着重探讨该书辨证论治规律,按方类证.   尤在泾《伤寒贯珠集》,按法类证,随证出方.   沈金鳌《伤寒论纲目》,按症类证.   钱璜《伤寒溯源集》,按因类证.   包兴言《伤寒审证表》,分经审证.   以上只是大概情况,欢迎各位前辈补充.另外,近代亦不乏伤寒大家,如长安黄竹斋发现桂林古本 《伤寒论 》, 撰成《伤寒杂病论会通》,亦引起广泛的关注和争论.还有现代的伤寒大家刘渡舟等.学习《伤寒 论》,是为了学以致用,医案亦不可不读.近代《 曹颖甫医案》,范中林六经医案,实乃必读之佳作.   吾师孙曼之老师研究 《伤寒论》多年,其研究成果正在整理之中.他经常强调学习《伤寒论》的一个基本问题,即\"必须以历史的观点学习《伤寒论》\".再言之,即在 研究阐释之时,坚持两点基本原则.一个是\"以经释经\",一个是\"孤证不立\".这样的研究成果势必是最令人信服的,也是最为科学的.坚持这样的学习方法,刻苦攻坚,并且因为我们是站在古人肩膀上的缘故,因此我们势必会取得 比古人更高的成绩. 欢迎来到(www.dangdaizhongyi.com)当代中医网(jk.fqyg.net)养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北极调水 ( 香港自由号 )

GMT+8, 2024-12-22 13:30 , Processed in 0.124701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