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先进:习主席中国思想学会正名总策划公告(38号) 俄华智库 中国芬笙山人工作站 2021.10.17于高山(市) 《参考消息》改变了我的人生 选自《参考消息》2021.11.1作者:刘亚东 薛谋洪教授操着福州普通话告诉我:“搞国际问题研究一辈子都要读《参考消息》” 20年前的一天,也像现在一样秋高气爽。《科技日报》社时任社长尚勇一脸凝重,急匆匆走到我的工位,当时我是新闻中心主任。他一边敲着办公桌,一边对我说:“国务院新闻办赵启正主任要求《科技日报》采访赵浩生,赵先生这几天正在北京。你要亲自操刀!”大概怕我偷懒把活儿派给别人,他又重复了“亲自操刀”四个字。他转身走了几步,又回过头问我:“你知道赵浩生吗?” 我当然知道赵浩生,而且在很小的时候就知道!我是从母亲那里第一次听说这个名字的。在我的记忆里,母亲曾把《参考消息》上那些署名“赵浩生”的文章一一圈好,让我阅读。那时候我还在读小学,正瞪圆好奇的眼睛打量世界。 一 真正有营养的读物 上世纪70年代初,因中美关系得到改善,中国的国门刚刚打开一道缝。就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历史时刻,著名美籍华裔记者、美国耶鲁大学教授赵浩生通过《参考消息》走进了国人的视野。当时《参考消息》经常刊登赵浩生的文章,比如《美国华侨看尼克松访华》、赵浩生同留美中国人士的谈话记录《中国归来答客难》等。赵浩生带来一阵“从中国看世界,从世界看中国”的清风,这阵清风吹到了母亲,吹到了我,也吹到了无数中国人。 后来,我也当了记者,90年代还在美国工作五年多。虽然我的住所离赵浩生在康涅狄格州的家不到一小时车程,但始终无缘相见。2001年11月,当我奉命在北京采访耄耋老者赵浩生时,母亲已经去世一年多。我首先想到的是,要是母亲还在,她会让我向赵老提出哪些问题? 在王府饭店一间客房,我如约见到了这位慈祥的前辈。赵老兴致很高,正式采访前,我们用英语闲聊。我讲述了儿时阅读《参考消息》的往事,并代故去的母亲向赵老致意。没想到,这让赵老打开了话匣子。 赵老感慨地说:“孩子从呱呱坠地牙牙学语,到蹒跚学步,是谁一直在鼓励他?是母亲!母亲的鼓励将影响人的一生。一个人在成功或挫败时,冥冥之中都能感受到母亲的鼓励和期待。” 这时,赵老忽然问我:“那个时候能看《参考消息》,你母亲是大官吧?”我赶紧回答:“不算什么大官,刚刚能看《参考消息》那种。” 赵老的话让我回味良久。我小时候特别喜欢阅读,可遗憾的是,那个年代几乎所有书籍都是关于阶级斗争的教育。在今天看来,真正有营养的读物屈指可数。幸运的是,《参考消息》就是其中之一,而且让我深受其益。现在,每当我把一本好书推荐给儿子,却得不到预期回应时,便禁不住掏心掏肺做今昔对比,劝导他珍惜因中国社会进步带来的良好阅读环境。 青少年时期经常阅读《参考消息》,让我的兴趣点发生偏移,所以在同龄人中显得很“另类”。一个十来岁的小屁孩儿,痴迷于美苏第一阶段限制战略武器谈判、东西方缓和、中东石油危机以及越南战争等国际大事,这不是“狗拿耗子”吗?都是《参考消息》惹的祸! 二 恩师叮嘱“一定要读” 在1978年3月全国科学大会的感召下,我后来考入清华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现在的电子工程系)。但我的心里总有一种难以割舍的人文情怀,尤其放不下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身在曹营心在汉”,我想到了隔壁的北京大学,便下决心再考。 谁说一心不可二用?我在清华大学读硕士研究生的时候,就开始联系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的博士生导师。我和著名国际问题专家薛谋洪教授初次见面时,他就给了我很多鼓励,并开了一份书单,还让我自己想办法补课。临别时,他又特别交代,要我订一份《参考消息》。我咬着牙,一跺脚:“行!” 于是,每天中午,《参考消息》都会准时送达我在清华大学15号楼的宿舍。那时候,对于经济上捉襟见肘的研究生来说,订一份报纸可不是件轻松事。我自己花钱订阅《参考消息》也就罢了,还要在宿舍剪报、做笔记。室友经常用狐疑的眼神盯着我,我让他滚,他骂我神经病。 苦读八年,我顺利拿到清华大学的工学学士和硕士学位。毕业后,我到国务院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工作两年,又于1989年如愿成为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的博士研究生。在读期间,按照培养方案,我又到南京大学中美文化研究中心学习一段时间,并在那里搜集博士论文资料。 临行前一晚,薛老师饯行时依然不忘交代,尽管南大中美文化研究中心有很多英文报刊和书籍,但《参考消息》能够起到索引作用,所以还是要坚持阅读。他操着福州普通话告诉我:“搞国际问题研究,一辈子都要读《参考消息》。 写博士论文《越南战争:历史渊源及其国际背景》那阵子,我脱了几层皮。得益于北大王缉思教授的具体指导,最终顺利完成论文。中国国际法学泰斗王铁崖教授担任答辩委员会主席。答辩委员会对我的论文给予充分肯定,认为我的论文“填补了国内相关研究领域的空白”。1992年,我获得北京大学法学博士学位。你说,这里面有没有《参考消息》的功劳? 到《科技日报》工作后,我当过驻外记者、新闻中心主任、编委、副总编辑和总编辑。作为报社领导,我不仅能看“小参考”(即《参考消息》),还能看“大参考”(即《参考资料》)。每年年底,当秘书把订报单送到办公桌上时,我总是把《参考消息》填在第一栏。之所以这么做,说实话已经不光是为了获取信息,而是一种深深的情结在起作用。 因为我经常变换专业和工作领域,母亲在世时曾说我“不着调”。可我想,要是太“着调”,哪来现在的知识面和视野!前两年,我又调入南开大学,从事新闻教育工作,并担任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母亲早就不在了,想再听她老人家唠叨也听不到了。 恰逢今年《参考消息》创刊90周年,以此短文感恩和回报陪伴我几十年的《参考消息》。(作者为南开大学二级教授、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科技日报》原总编辑) 三 《参考消息》教我正确观察天下事 作者:李俊昌 1981年,我从原福州军区转业,被分配到《河南日报》社,做了一名时事编辑。由于工作关系,《参考消息》成了我的良师益友。 时事编辑的主要工作,是选好编好新华社电讯稿,做到大事不漏;设计美化版面,做到重点突出,版式美观,便于阅读。很明显,要想做好本职工作,就必须学习时事,研究时事,不断提高自己观察和认识世界的能力。《参考消息》自然而然地便成了我的首选。 报纸夜班工作是很辛苦的,而时事编辑则是夜班中最苦最累的工种。但是,不论工作多苦多累,我都坚持天天看《参考消息》,学习国际知识,收集国际资料,研究国际重大问题和重大事件。一有所得便录以在案,撰写国际时事评论文章。在夜班近20年,我剪贴的《参考消息》上的资料和文章,16开的剪贴本,少说也有五六十本,堆起来足足有半人高。 长期的研究,不懈的追求,使我观察和分析重大国际问题的能力明显提高,预见重大国际事件发展趋势的眼光更加贴近实际。1991年初爆发的海湾战争,虽已经过去了30年,然而在河南,至今仍有-些老读者,记得《河南日报》的战前报道,忘不了该报提前5个小时,以大字号标题预测到战争爆发的时间。为了这瞬间的预测,我连续作了160多天的研究。
还以1991年的重大国际事件为例。当年对联合国新秘书长的人选问题,我借助《参考消息》之力,同样作出了准确预测。为对新秘书长人选作出预测,我从1990年初便密切关注事态的发展,对与其相关的资料,不间断地进行搜集和整理。 当年6月30日,我发表在《河南日报》上的国际时评《秘书长今秋换届,举世关注;选前战纵横捭阖,名流角逐》,是这一专题研究的最初成果。此后,我进一步对这一专题进行研究。许多人看《参考消息》,对当时第一版最下边的一组竖排简讯看得并不很仔细。那时,这组简讯的条与条之间,只有一个三角符号以示区别,阅读时很费眼。为不漏掉每一条有用消息,我连每天的这组简讯都看得很仔细。正是7月17日简讯中一条不足50字的短消息,促使我开始强化对加利的研究。这条消息的全文是:“英《卫报》7月15日报道,西方七国将推荐加利为秘书长候选人,并将在7月17日至18日与戈尔巴乔夫的会谈中力求得到苏联的支持。”此后不久,这一推荐即获得了苏联的认可。 在《参考消息》的帮助下,我在时事新闻宣传报道中不断成长进步。我由衷地感谢《参考消息》,她永远是我的良师益友。2001年以来,我不再从事时事编辑工作,但我仍然习惯天天阅读<《参考消息》,天天从中搜集资料,天天进行国际问题研究,一天不看,都不舒服。退休13年来,家里总是保有一份《参考消息》,一如既往。午休,也总习惯边看边入睡,一天不看,睡不踏实。
《参考消息》辅导我成长,让我梦想成真,生命之花开放地更加璀璨;《参考消息》陪伴我唱晚晴,夕阳之年,不忘初心,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祝愿《参考消息》越办越好,事业兴旺发达!(作者为河南省记协原秘书长) 四 信息洪流中航行的一盏明灯 作者:董一兵 我是一个90后,接触《参考消息》时间不算长,说实话一直到读本科才知道还有《参考消息》这份报纸,但这份报纸与我持续的求学之路密切相关。 我第一次“发现”《参考消息》还是因上一门《当代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课程。记得当时我们那一小组负责做日本主题的汇报,为此我在搜集素材的时候第一次遇见了它。因为《参考消息》本身独特的名字,我便怀着好奇心搜集了相关信息,一瞬间觉得自己无意寻得了一块宝,那份激动的心情如今还能感受得到。 后来由于对国际关系感兴趣,就读了研究生。在这期间出于专业导向,更是加深了对《参考消息》的依赖。在浩如烟海的信息碎片中,幸亏有这份报纸能为我汇总每日国际事件,方便我搜寻一些资料进行比对。韩愈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对于我来讲,《参考消息》也是我的一个老师,一个一直陪着我长大的名师。 后来我继续深造,选择攻读博士学位。这期间我发现《参考消息》微信公众号上线了,这更进一步方便我对即时消息的了解。当然在读书期间,有一位老师教导我们要有耐心去读纸质版,为此我每天多了一份裁剪报纸的工作。现在,每天早晨七点左右,我总会翻看《参考消息》。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参考消息》的新闻纵深版和参考论坛版,因为这些内容同时兼具深度和学术严肃性。如今,《参考消息》已经成了我搜集国际新闻素材不可或缺的平台。 由于我年纪轻,对报纸本身历史不甚了解。在翻看今年《参考消息》时,看到“参考消息90年史话”专题,才更系统地了解了这份报纸厚重的历史,才明白原来是中国共产党在与国民党斗争中获取电台消息而来,有“小参考”和“大参考”的区分,也才知晓报名四个字是采用的鲁迅先生的字迹。 虽说我们这一代已经生活在信息化时代,互联网上信息包罗万象,但越是信息量大,越容易在信息的迷雾中走失。而《参考消息》就是我现在及未来在信息洪流中航行的一盏明灯。只有保持对世界消息的敏锐,才能继续向远方航行。 真挚地对《参考消息》道一声感谢,正是有了这位老师,我才能洞晓世情。(作者为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读博士研究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