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3号)
文化革命:我们还要回避多久?
网上文章:1959-1979(内参)2023.2.12 自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之后,对于文化革命已经回避了四十年。
自审判江青,林彪反革命集团之后,对于文化革命参与者的审判工作匆匆结束。无数造孽者逍遥法外。
由于禁区的存在,中国对于近现代史的研究,已经远远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尤其是文化革命,目前英国、美国对于这段历史研究的系统性,深刻性和客观性已经超过了中国。
禁区,传统意义上是一种束缚。但其实也是一种诱惑。它会诱发好奇心,一旦好奇心被激发的一代代年轻人只能从国外史书中寻找对文化革命的解读,那么他们必然会被这种解读潜移默化的影响。一旦他们只能从左派残余研究中解读,那么也会深受影响。这是一块土壤,倘若我们放弃了占领。那么,重点研究国外史书成果者太容易孕育恨国党。重点听从国内破碎研究者更是民粹批发市场。而无论哪一种,都不会对回避了那二十年历史的教科书产生信任。
新中国一共才成立七十四年,最少有20甚至30年的历史都是禁区。这种断裂,是滋生历史虚无主义的温床。
倘若回避文化革命,只是带来学术上的不便,那这个代价还是可以承受的。
然而,代价会比任何人想象中都大。
首先,文革是一场人性的屠杀。是一场人造的地狱。如果不能正视,无法总结。那就找不到究竟哪里错了。如果无法找到究竟错在了哪里,那么无法产出其生存的土壤。无法找到制止新的文革的根本途径。激流险滩,覆水重开,至少目前从逻辑上无法证明它不会重来。
其次,文革另外一大危害是封建残余问题。自鸦片战争之后,尤其是新文化运动以后,经过百年奋斗,中国人终于拜托了封建帝制的两千年泥潭。即便历史惯性尚在,但封建只剩残余。而文化革命,以最为理想主义的口号,做着最为低级的封建招魂。以至于封建残余借尸还魂。新信仰遭受重创,如今,几经打击,封建残余却已经壮大成为封建余孽,阴魂不散。
功是功,过是过。功不过抵,过不掩功,才是历史评价的基本态度。那场匆匆结束的审判,逍遥法外者游荡在人间,受害人沉默着舔舐伤口。这是一种奔涌的地火。
历史是阶段性的。最起码在一个阶段,传统文化对于帝王是毫无办法的,能够杀死帝王的唯有时间。然而,历史不可能一次又一次的眷顾中国人。
趁着国泰民安,民众能够原谅曾经的罪恶的阶段,直面历史,主动正视,总是比被动面对要好得多。主动权在手,总比受制于人要好得多。做一个忏悔者总比站在审判台上接受判决要好得多。
对于文化革命,我们还要回避多久?这个问题,我不知道答案。也许,伟人与罪人,个人与组织,逻辑与悖论三大难题解决了,才是合适的时机吧。我所能看到的,只有一点,那就是留给我们的时间可能不多了。如果过了窗口期,丧失了解读历史的主动权。那也许是一场灾难。一场迟来的还本付息。
​
历史的解读权,还是掌握在自己国家的手里更好一点。毕竟,中国的一切,成就也好,问题也罢,最终的承担者是中国人。
农村走出来的人,明白一个道理。倘若种子还在,火烧也罢,利刃也好,那土地上,如果不种植粮食,一场雨,一阵风后,野草一定能够挤满土壤。农民一年四季,从不敢懈怠土地,从来都是小心翼翼的伺候土地。
如此,尚且有丰年,灾年,平年的区分。
言尽于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