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两千多年前,古希腊学者阿基米德泡在澡盆里,灵光一闪,悟出了用浮力原理来解决金冠是否被掺假的棘手问题。300多年前,一个砸到牛顿头上的苹果让他如梦方醒,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2) 在科学史上,像这样在电光火石的刹那悟出惊人发现的传奇故事不胜枚举,这使得一些人对于“灵感”的推崇无以复加,然而,美国科学家最近研究发现“顿悟”有其独特的机制,它是右大脑某一部位特有的思维方式。 (3) 研究人员让18名参与实验的人玩一种字谜游戏,内容是找出一个英文词,使它能与列出的其它3个不同单词搭配,组合成3个有意义的新词。例如给出fence(篱笆)、card(卡片)、master(主人)3个单词,需要找出与其搭配的另一个词可以是post(邮政),组成的新词为fencepost(篱笆桩)、postcard(明信片)和postmaster(邮政局长)。 (4) 这些问题经过精心设计,一部分需要有条理地思考,另一些则要靠顿悟得出答案。利用功能磁共振成像和脑电波的监测显示,顿悟的出现与大脑右半球颞叶中的前上颞脑回区域有密切关系。 (5) 当研究对象顿悟出答案时,这一区域活动明显增强,并在顿悟前0.3秒左右突然产生高频脑电波,研究人员相信,这一脑区会将零碎的信息集中,当所有信息能构成完整答案时,就会下意识地变得活跃,产生瞬间顿悟。 (6) 哈佛大学教授认为,这一研究结果有助于消除笼罩在人类创造性思维过程上的神秘色彩。那么,它是否意味着普通人有可能借助顿悟成为下一个牛顿或阿基米德呢?我们不妨如此假设:如果顿悟是一个纯偶然事件,那么我们每个人都还有机会。可惜的是,科学家们只是观察到顿悟时前上颞脑回区域非常活跃,却不能告诉我们如何控制这个区域,让它始终处于活跃之中,要不,大批的牛顿即将诞生。 (7) 不过,前人告诉我们,灵感只会降临到那些有备而来的头脑里,为此,必须“勤于学习,善于思考”。俄罗斯科学院大脑研究所通过多次实验研究发现,人在大喜大悲之时最容易出灵感,强烈的情感激发大脑的创造力,影响创作过程。 (8) 科研人员对15名年龄从17岁到26岁的自愿者进行了实验,方法是向他们提供多个词汇,比如干燥/沙子、爱情/雪、接吻/帽子、灭亡/牙膏等,要求他们用每一个词汇中后面的一个解释前面的一个。 (9) 脑波记录器记录的在脑皮层反应表明,干燥/沙子不能引起大脑特别的兴奋,参与实验者要费许多周折才能想起一些非同寻常的解释,而爱情/雪、接吻/帽子、灭亡/牙膏这些积极和消极的刺激却容易引起大脑兴奋,人们比较容易找到一些独特的解释方法和或者定义。 (10) 研究发现,一方面,积极或消极的情感才能促使大脑选择单词的速度和数量增大;另一方面,情感的爆发也影响人的一个灵感向下一灵感的过度。至于哪一种情感刺激带来的效果更好、时间更长,目前尚不清楚。 (11) 人们经常批评其他人“头脑发热”,指的是做事草率不计后果,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头脑发热”是思维活跃的表现。在遭遇大喜大悲之时,人的头脑肯定会发热。这么看来,经常头脑发热的人容易产生灵感,而那些整日内心波澜不惊面无表情者估计创造力不强。 (12) 当然,这里说的强烈情感必须是生活变故带来的自然反应,否则,整天嚎啕大哭或者狂笑不止都无济于事。其实,一些著名作家早就在实践中发现这一“科学原理”。例如,普希金在创作过程中,总是在自己状态平平时把文章的基本部分写好,而剩下的一些重要情景,则留待灵感降临时奋笔疾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