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调水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098|回复: 0

第四节人应气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0-12 12:05: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黄帝内经·素问·脏气法时论篇第二十二》患有肝病的人,在天刚亮的时候轻松些;到了傍晚加重;到半夜又会安静些。……心病的人,在中午时轻松;半夜时加重;天刚亮又会安静些。……脾病午后轻松;天刚亮加重,傍晚安静;……肺病人傍晚轻松;中午加重;半夜安静;……肾病人半夜轻松;在辰(晨七一九时)、戌(碗七一九时)、丑(一到三时)、末(下午一时到三时)四个土气旺盛的时间;里,病情往往加重。傍晚又会安静些。
2、《黄帝内经·素问·太阴阳明论第二十九》黄帝问道:太阴、阳明经互为表里,是分属于脾胃的经脉,而它们所发生的疾病各不相同,是什么道理?岐伯说:太阴属阴经,阳明属阳经,两条经脉所行的部位不停,在四季的虚实顺逆也不同。有时虚有时实;疾病或从内生或从外入,发病的原因各不同,所以病名就相异。黄帝说:我希望了解其中不同的情况。岐伯说:所谓阳,就像天气一样,是保卫人体外部的;所谓阴,就好像地气一样,是为人体提供营养的来源。阳气刚强,主外,而多实;阴气柔弱,主内,而多虚。外邪侵袭人体,外表阳气先受侵害;饮食起居失调,内在阴气先受影响。外表受病,邪气从阳而传入到六腑;内在的病变,邪气从阴而传入五脏。如果邪气侵入六腑,可见到发热,睡眠不安,气喘等症状;而若病变在五脏,就有胀满、胸闷、大便泄泻,日久成为“肠澼”。喉是主管呼吸的,与天气相通;咽是纳入食物的,而主管地气。阳经容易受到风邪的侵袭;阴经容易受到湿邪伤害,足的三条阴经从足部向上行至头,手的三天阴经从胸部向下行,沿着肩膀到手指尖端;手的三天阳经从手指尖端向上行到头,足的三条阳经从头向下行到足。所以阳经病邪,先向上行至极点,在向下行;阴经的病邪,先向下行至极点,在往上行。风邪侵犯人体,人体上部先受病;湿邪侵害人体,人体的下步先受病。
3、《黄帝内经·素问·风论篇第四十二》春季和甲乙日在五行中都属木,而肝在五行中亦属木,所以在春季和甲乙日被风邪侵犯而形成肝风;夏季和丙丁日在五行中属火,心在五行中也属火,所以,在夏季和丙丁日被风邪侵犯而形成心风;长夏和戊已日在五行中属土,脾在五行中也属土,所以在长夏和戊已日被风邪侵犯而形成脾风;秋季和庚辛日在五行中属金,肺在五行中也属金,所以在秋季和庚辛体被风邪侵犯而形成肺风;冬季和壬癸日在五行中属水,肾在五行中也属水,所以在冬季和壬癸日被风邪侵犯而形成肾风。……风邪是造成各种疾病的首要因素。至于风邪侵入人体所引发的不同变化,造成不同疾病,没有固定规律。但这些病的根本原因在于风邪的侵入。
4、《黄帝内经·素问·六微旨大论篇第六十八》黄帝说:好。请问时令与气候相应,会有哪些表现?岐伯说:从自然界来说,表现于万物能够正常地生长;从人体来说,表现于脉象的变化于时令相应。……黄帝说:讲的好。天地之间寒气与湿气相遇,燥气与热气相接,风气与火气相逢,其中有没有异常变化呢?岐伯说:六气都可以成为胜气,而主动去抑制气其他的气,同时也有被动的反抗作用,叫做复气,这种胜气与复气不断发生,相互作用,就产生了六气的特性和生化作用,以及异常的变化。而异常的变化,就会产生邪气。黄帝说:邪气是怎样产生的?岐伯说:万物的生长都由于生化作用,万物发展到极点就要变。变与化的相互斗争,是事物成长与衰败的根源。所以说气有往复盛衰,作用有迅速和迟缓,由于往复和迟速的不同作用,自然界也就有了化与变的过程,从而产生出既能长养万物也能伤害万物的风气。黄帝说:气的迟缓往复,是风气产生的原因,由化而至变,是随着气的盛衰而进行的。事物的生成与败亡是相互联系、相互倚伏着的。在生成的过程中,已经潜伏着衰败的因素,当衰败过程开始的时候,也已经孕育着新生的因素。但是生成与败亡的因素,都是从变化中来的,这是为什么呢?岐伯说:生成与败亡的因素相互倚伏,是由于六气的运动,因为六气不断的运动,就会产生变化的缘故。黄帝说:运动有没有静止的时候呢?岐伯说:生化停止了,静止的时期就到了。黄帝说:静止的时期就不能生化了吗?岐伯说:自天地开辟以来,就没有不运动、不生化的事物、如果没有出入运动,那么阴阳变化的神机也就毁灭了,因而也就没有生长壮老已的生命过程;如果没有升降运动,那么一切生气也就消亡了,因而也就没有自然界中生长收藏的生化过程。所以说升降出入,是任何事物都具有的内在规律。一切有形的物体,都是一个包含着生化过程的小天地。如果形体瓦解了,生化才会停止。因此,在天地万物之中,升降出入无处不有,万物之间的区别,仅是生化的大小与时间的长短不同而已。升降出入运动,必须保持一定的规律,否则就会产生灾害。而一切灾害,都是形体上发生的。所以说,没有形体也就没有灾害,就是这个道理。黄帝说:对。那么有没有不受生化规律影响的人呢?岐伯说:问的真详细。能够结合自然规律而适应其变化的,只有真人才能这样。黄帝说:讲得好。
5、《黄帝内经·素问·气交变大论篇第六十九》黄帝说:先生所讲五运太过不及与四时气候的相应关系,可以说已经很详尽了。然而五气发生动乱,与另外之气接触后,常可发作为灾害的发作,并无一定的规律可循,又多属于突然产生的,请问对这些异常的变动,应该怎样预测呢?岐伯说:五气的异常变动固然没有一定的规律,但是它们各自的特性、作用、职权、表现以及变动、灾害,却是可以从不同的物候变化上表现出来的。黄帝说:这是怎么回事呢?岐伯说:风气生于东方,与木气相应,它的特性是布散柔和温暖之气;它的作用是使万物滋生,欣欣向荣;它的职权,是使万物舒展松缓,它的表现是风气。它的异常变动是狂风大作,它引起的灾害是使草木振摇,飘零散落。热气生于南方,与火气相应,它的特性是彰明显著;它的作用是使万物秀美茂盛;它的职权是光明照耀,它的表现是热气,它的异常变动是酷热,它所引起的灾害是大火焚烧销烁万物。湿气生于中央与土气相应,它的特性是蒸腾滋润;它的作用是使万物丰满盈盛;它的职权是安静,它的表现是湿气。它的异常变动是暴雨骤然而降,它引起的灾害是久雨不止,堤防崩溃,土烂成泥。燥气生于西方,与金气相应,它的特性是清洁凉爽;它的作用是使万物收敛紧缩;它的职权是强劲急切,它的表现是燥气。它的异常变动是寒肃而杀伤万物,它引起的灾害是使草木干枯而凋落。寒气生于北方,与水气相应,它的特性是寒冷凄沧;它的作用是使万物清静;它的职权是中外坚固整肃,它的表现是寒气。它的异常变动是寒甚冷冽,它引起的灾害是冰雪霜雹。所以,观察五气的运动变化,了解它们各自的特性、作用、职权、表现以及变动、灾害等情况,就可以知道万物生长变化,都是与它们相应的,同样,人体也是与它们相应的。
6、《黄帝内经·素问·五常政大论篇第七十》在木运不及,也就是委和的年份,木的生气被金气所制约、战胜,所以又叫胜生。生气不能正常发挥作用,土气失去应有的制约,于是化气旺盛播散。木不及不能生火,所以属于火的长气自然平静。金气胜木,所以属于金的收气提前到来,凉雨不时下降,……草木生长推迟;收气早来,容易使草木凋落。……它的功用表现是收不散……它在气候表现是雾露寒冷;他在五音是角、商;它在病变的特点是摇动和恐惧。这些都是由于木运不及,金来克木,木气随从金气而变化的缘故。由于木气从金而化,所以它相当于半个金气。角、徵、宫、商、羽五音,代表五运。即:角代表木运,徵代表火运,宫代表土运,商代表金运,羽代表水运。运不及称为少,运太过身为太。木运不及,所以称为少角。木气从金而化,所以说少角相当于判商。判。就是半的意思。……所以说委和之年,逢上商,其运气与正商相同。在人体,可以发生四肢痿弱。痈肿、疮疡、虫积等病症,这是由于金气伤害肝木的缘故;……火运不及,也就是伏明的年份,火的长气被水气所制约、战胜、所以又叫胜长。长气不能正常发挥作用,水的藏气反而不满各个季节。……火运不及阳气隐伏而不能伸展,蛰虫也过早藏伏。伏明之气郁而不舒……它在气候表现是冰雪霜寒;它在五音是徵、羽;它在病变的特点是神志昏乱、悲哀、健忘。这些都是由于火运不及,水来克火,火气随从水气而变化的缘故。由于火气从水而化,因而兼有水运的特性,所以说少徵相当于少羽;……是由于邪气伤心……土运不及,也就是卑监的年份,土的化气被木气所制约而减弱,所以又叫减化。化气不能正常发挥作用,木的生气独旺,木能生火,所以火得长气尚可完整如常。……草木虽然繁华荣美,但却秀而不实,所结的果,仅是空壳之类。由于木气过盛,所以卑监之气含有发散的特点,……它在气候的表现是狂风怒号,使树木动摇;它在五音是宫、角;它在病变的特点是胀满痞塞不通。这些都是由于土运不及,木来克土,土气随从木气而变化的缘故。由于土气从木而化,所以说少宫相当于少角;……在卑监的年份,逢上角,就与正角相同。在人体,可以引起飧泄,这同样是由于邪气伤害了脾土的缘故。……金运不及,也就是从革的年份,金的收气被火气所制约、折减,所以又叫折收。收气不能正常发挥作用,于是收成不能及时到来。……火的职权是发布,于是万物生长旺盛。由于火旺金衰,木气失去制约,所以从革之气含有升扬发散的特点。……它在气候的表现是晴朗炎热;它在五音是商、徵;它在病变的特点是喷嚏、咳嗽、鼻流清涕、衄血。这些都是由于金运不及,火来克金,金气随从火气而变化的缘故。由于金气从火而化,所以所少商相当于少徵;……邪气伤害肺金……水运不及,也就是涸流的年份,水不能克制火气,于是阳气反而宣扬,所以又叫反阳。水的藏气不能正常发挥作用,而土来制水,于是化气昌盛,火的长气也布散畅通,致使蛰虫不按时藏伏而活动,土地虽然湿润而水泉减少,……土气壅塞,所以涸流之气有滞塞的特点》……它在气候表现是阴云蔽日,昏蒙不清;它在五音是羽、宫;它在病变的特点是痿证、厥逆、二便不通。这些都是由于水运不及,土来克水,水气随从土气而变化的缘故。由于水气从土而化,所以说少羽相当于少宫;如若逢辛丑、辛未年,太阴湿土司天,水气更衰,而土气旺盛,于是形成了土运平气,所以说在涸流的年份,逢上宫,其运气与正宫相同。它的病变表现是,小便不畅或闭阻不通,这是由于伤害肾脏的缘故。……总之,在运气不及的年份,所胜和所不胜之气,就会乘虚而侵犯,并喧宾夺主,好像不速之客,不请自来,暴虐而无道德。暴虐侵犯的结果,反而使自己受损害,这是因为有胜气必有报复之气的缘故。凡是胜气轻微的,报复之气也轻微;胜气厉害的,报复之气也厉害。这种胜气必有报复气的情况,也是运气中的一个规律。
1、《黄帝内经·灵枢·阴阳系日月第四十一》黄帝问:怎样把经脉与十二个月的阴阳相配规律运用到治疗之中呢?岐伯答道:在一年十二个月中,正月、二月和三月,人体的阳气分别偏重于身体左侧下肢的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和足阳明胃经,所以不宜针刺这些经脉。四月、五月和六月,人体的阳气分别偏重于身体右侧下肢的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所以不宜针刺这些经脉。七月、八月和九月,人体的阴气分别偏重于身体右侧下肢的足少阴肾经、足太阴脾经和足厥阴肝经,所以不宜针刺这些经脉。十月、十一月和十二月,人体的阴气分别偏重于身体左侧下肢的足厥阴肝经、足太阴脾经和足少阴肾经,所以不宜针刺这些经脉。
2、《黄帝内经·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第四十四》黄帝说:……许多疾病,经常在早晨病情轻而病人精神清爽,中午病情安定,傍晚病情加重,夜间病情最重,这是为什么呢?岐伯说:这是因为四季变化使人体阳气出现盛衰所造成的。黄帝说:我想了解四季变化对人体影响的具体情况。岐伯说道:春季阳气生发,夏季阳气旺盛,秋季阳气收敛,冬季阳气闭藏,这是四季中自然界阳气变化的一般规律,人体的阳气变化也与它相对应。把一天按照四季划分,早晨相当于春季,中午相当于夏季,傍晚相当于秋季,半夜相当于冬季。早晨阳气发生,能够抵御邪气,邪气衰减,所以早晨病情轻而病人精神清爽。中午阳气旺盛,能够制伏邪气,所以中午病情安定。傍晚阳气开始衰减,邪气逐渐亢盛,所以傍晚病情加重。半夜人体的阳气都深藏内脏,形体只有亢盛的邪气,所以夜半病情最重。
3、《黄帝内经·灵枢·百病始生第六十六》我对千变万化的病情当然不能讲清楚,所以才请教你,希望彻底明白其中的道理。岐伯说:风雨寒热之邪,若不时遇到身体虚弱,一般是不能侵害人体而致病的。突然遇到狂风骤雨而不生病,是因为他的生意健壮而不虚弱,邪气一般不能单独伤人致病。所以疾病的产生,首先是身体虚弱,又感受了贼风邪气的侵袭,两种因素相结合,才会产生疾病。一般人们在实际生活中,若身体强壮,肌肉结实,四时之气也正常,就不容易发生将疾病。凡是疾病的发生,决定于四时气候是否正常,以及身体素质是否强壮,即人体正气不足而邪气盛,就会发生疾病。邪气一般都根据其不同性质侵袭人体的一定部位,在根据不同的发病部位而确定其名称。人体从纵向划分为上、中、下三部;从横向层次划分为表、里和半表半里三部。
1、《伤寒论·伤寒例第三》要想知道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如何感受主气而发病,以及反常气候所造成的疾病流行,或怎样才能对其进行正确区分,主要的方法是了解一年四季中节气的气变化规律,它可以根据斗历的定向来推断。农历九月霜降节气后,在正常的情况下,天气是逐渐寒冷,越靠近冬天越冷;到正月雨水节气后,正常的情况下冰雪融化,雨水增加;到二月惊蛰节气后,天气渐暖和,到夏天更热;到秋天便凉。从霜降节气以后到春分节气之前期间,人如果因触冒了霜露而发病,就是伤寒病。九月十月寒冷之气尚微,其发病相对轻;到十一月,十二月,寒冷之气重,其发病一般来说也较重。正月、二月,寒冷之气逐渐解除,发病也轻。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如果感受冬天非正常节气的暖和而发生的冬温,尽管其初期症状与伤寒同。但是引起发病的寒性与温性的发病性质是大不相同的。因此随着时间的先后,与轻重的不同。其具体的治法也有所不同,医生应综合个方面情况进行全面观察,分析与判断。
春季天气转暖,这时的高热病不是伤寒,而是冬季所感受的寒邪,潜伏于体内,到次年因春季阳气生发,激动伏邪而发生为温病。
春分以后到秋分之前,即三、四月到七、八月,天气发生暴寒,是显示尽管是温暖的季节,亦可能发生流行性寒性病的标示。三月、四月,如果有暴寒,这时阳气还比较弱,热病的人其症状相对来说会较轻。五月、六月,阳气已经比较强,热病的病人其病症就会比较重。七月、八月,阳气已经减弱,热病的人症状也会轻。寒疫病的发病季节与发热症状与湿病,暑病相似,但病因相反,因此治法也会不同,必须深入了解,全面分析,以免有误。……阴阳之气错杂不正常,人就会发生疾病。因此人们在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是顺应天地刚柔规律的养生道理。
2《伤寒论·辨痉湿喝脉证第四》有人问:风与湿相搏,全身疼痛,应当微微似欲出汗,才能使风湿俱去。否则风邪去而湿邪终不解,这是为什么呢?师答:发汗,病人出大汗后,风邪虽然解除,而仍无法使湿邪解除,因此病无法痊愈。
3《伤寒论·辨可下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一》下利病已经痊愈,到来年同一季节时令又复发的,是由于病邪未尽去,病根未除,又感受来年同一季节的时令之气,引发体内潜伏的病邪。而形成的复发行下利。应用大承气汤攻下来治疗它。
《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淤血病证治第十六》又说:春夏阳气生发,表热居多,因此春夏季的衄血属太阳、秋冬季阳气内藏,里热居多,所以秋冬季衄血,多属阳明里热。
《脉经·卷四·诊百病死生决第七》尺部脉象细而微,是因为气血不足,脉象细而有力的,是谷气不充,中气不足,每逢节气病情就会发作。
《中藏经·人法于天地论第一》天地之气顺畅则人气通畅平和。天地之气反逆则人气也不顺畅。……阳气表现于外在的形态,阴气生成为内在的真精。这道理天地相同。失去了这种相守,则会引起阳气蒸腾发热;而阴气闭塞不通则生寒。气机郁结成为颈瘤;气机下陷生成痈疽。提醒虚胖而喘促。消庾衰弱而干枯。显露在面部,显现在形体,完全这样。因此金、木、水、火、土五星的色盈亏;星辰不依常轨运行,日月出现亏蚀,彗星出现等这些天地不正常的灾变;或天气寒暖不节,或天地之气的升腾痞塞;或土丘耸起,石头竖立。象天地的痈疽;或是暴风骤雨。象天地的气喘困乏;或江河枯干,象天地的耗竭。而人因应天地自然的变化。所产生的疾病,明智之人应以药疏导之。用金针去救治,用道理去开导它们,用符合自然变化的事理去帮助人们顺应自然。因此人的形体生了病是可以救治的。就像自然灾害可以消失一样。因此人的危险灾难以及生死都是要禀于天地的。……人的起居行动举止,本于天地。观察天地的顺逆,就可以知道,人的盛衰。人有百病病友各种症候,其间有各种变化,都和天地之气发生的顺逆有关。若能深入研究,就会知道其中的奥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北极调水 ( 香港自由号 )

GMT+8, 2024-12-22 19:41 , Processed in 0.128218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