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调水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383|回复: 0

[中华正名学] 第四节 人应气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0-17 18:09: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四节   人应气变
经典原著《黄帝内经•素问》
《素问》22.2---6.肝病者,平旦慧,下晡甚,夜半静……心病者,日中慧,夜半甚,平旦静……脾病者,日昳慧,日出甚,下晡静……肺病者,下晡慧,日中甚,夜半静……肾病者,夜半慧,四季甚,下晡静。
《素问》29.1.‘黄帝问曰:太阴阳明为表里,脾胃脉也,生病而异者何也?岐伯对曰:阴阳异位,更虚更实,更逆更从,或从内,或从外,所从不同,故病异名也。帝曰:愿闻其异状也。岐伯曰:阳者,天气也,主外;阴者,地气也,主内。故阳道实,阴道虚。故犯贼风虚邪者,阳受之;食饮不节,起居不时者,阴受之。阳受之则入六腑,阴受之则入五脏。入六腑则身热不时卧,上为喘呼;入五脏,则月 真  满闭塞,下为飧泄,久为肠澼。故喉主天气,咽主地气。故阳受风气,阴受湿气。故阴气从足上行至头,而下行循臂至指端;阳气从手上行至头,而下行至足。故曰阳病者,上行极而下;阴病者,下行极而上。故伤于风者,上先受之;伤于湿者,下先受之。
《素问》42.5以春甲乙伤于风者为肝风,以夏丙丁伤于风者为心风,以季夏戊己伤于邪者为脾风,以秋庚辛中于邪者为肺风,以冬壬癸中于邪者为肾风。
《素问》42.6故风者百病之长也,至其变化,乃为他病也,无常方,然致有风气也。
《素问》68.3.帝曰:善。请言其应。岐伯曰:物生其应也,气脉其应也。
《素问》68.11.帝曰:善。寒湿相遘,燥热相临,风火相值,其有闻乎?岐伯曰:气有胜复,胜复之作,有德有化,有用有变,变则邪气居之。帝曰:何谓邪乎?岐伯曰:夫物之生从于化,物之极由乎变,变化之相薄,成败之所由也。故气有往复,用有迟速,四者之有,而化而变,风之来也。帝曰:迟速往复,风所由生,而化而变,故因盛衰之变耳。成败倚伏游乎中何也?岐伯曰:成败倚伏生乎动,动而不已,则变作矣。帝曰:有期乎?岐伯曰:不生不化,静之期也。帝曰:不生化乎?岐伯曰: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故器者生化之宇,器散则分之,生化息矣。故无不出入,无不升降。化有小大,期有近远,四者之有,而贵常守,反常则灾害至矣。故曰无形无患,此之谓也。帝曰:善。有不生不化乎?岐伯曰:悉乎哉问也!与道合同,惟真人也。帝曰:善。
《素问》69.18.帝曰:夫子之言五气之变,四时之应,可谓悉矣。夫气之动乱,触遇而作,发无常会,卒然灾合,何以期之?岐伯曰:夫气之动变,固不常在,而德化政令灾变,不同其候也。帝曰:何谓也?岐伯曰:东方生风,风生木,其德敷和,其化生荣。其政舒启,其令风。其变振发,其灾散落。南方生热,热生火,其德彰显,其化蕃茂,其政明曜,其令热。其变销烁,其灾燔火苪   。中央生湿,湿生土,其德溽蒸,其化丰备。其政安静,其令湿。其变骤注,其灾霖溃。西方生燥,燥生金,其德清洁,其化紧敛,其政劲切,其令燥。其变肃杀,其灾苍陨。北方生寒,寒生水,其德凄沧,其化清谧,其政凝肃,其令寒,其变栗冽,其灾冰雪霜雹。是以察其动也,有德有化,有政有令,有变有灾,而物由之,而人应之也。
《素问》70.7--11.委和之纪,是谓胜生,生气不政,化气乃扬,长气自平,收令乃早,凉雨时降……草木晚荣,苍干凋落……其气敛……其主雾露凄沧,其声角商,其病摇动注恐,从金化也,少角与判商同……上商与正商同,其病肢废痈肿疮疡……邪伤肝也……伏明之纪,是谓胜长,长气不宣,脏气反布……阳气屈伏,蛰虫早藏,其气郁……其主冰雪霜寒,其声微羽,其病昏惑悲忘,从水化也,少微与少羽同……邪伤心也……卑监之纪,是谓减化,化气不令,生政独彰……草木荣美,秀而不实,成而粃也,其气散……其主飘怒振发,其声宫角,其病留满否塞,故从木化也,少宫与少角同……上角与正角同,其病飧泄,邪伤脾也……从革之纪,是谓折收,收气乃后……火政乃宣,庶类以蕃,其气扬……其主明曜炎烁,其声商徵,其病嚏咳鼽衄,从火化也,少商与少徵同……邪伤肺也……涸流之纪,是谓反阳,藏令不举,化气乃昌,长气宣布,蛰虫不藏,土润水泉减……其气滞……其主埃郁昏翳,其声羽宫,其病痿厥坚下,从土化也,少羽与少宫同,上宫与正宫同,其病癃闭,邪伤肾也……故乘危而行,不速而至,暴虐无德,灾反及之,微者复微,甚者复甚,气之常也。
经典原著《黄帝内经•灵枢》
《灵枢》41.5.黄帝曰:以治之奈何?岐伯曰:正月、二月、三月,人气在左,无刺左足之阳;四月、五月、六月,人气在右,无刺右足之阳;七月、八月、九月,人气在右,无刺右足之阴;十月、十一月、十二月,人气在左,无刺左足之阴。
《灵枢》44.1.黄帝曰:……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何也?岐伯曰:四时之气使然。黄帝曰:愿闻四时之气。岐伯曰: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气之常也,人亦应之。以一日分为四时,朝则为春,日中为夏,日入为秋,夜半为冬。朝则人气始生,病气衰,故旦慧;日中人气长,长则胜邪,故安;夕则人气始衰,邪气始生,故加;夜半人气入脏,邪气独居于身,故甚也。
《灵枢》66.2.黄帝曰:余固不能数,故问先师,愿卒闻其道。岐伯曰: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卒然逢疾风暴雨而不病者,盖无虚,故邪不能独伤人。此必因虚邪之风,与其身形,两虚相得,乃客其形,两实相逢,众人肉坚。其中于虚邪也,因于天时,与其身形,参以虚实,大病乃成,气有定舍,因处为名,上下中外,分为三员。
经典原著《伤寒论》
《伤寒论》3.3.夫欲候知四时正气为病,及时行疫气之法,皆当按斗历占之。九月霜降节后宜渐寒,向冬大寒,至正月雨水节后宜解也。所以谓之雨水者,以冰雪解而为雨水故也。至惊蛰二月节后,气渐和暖,向夏大热,至秋便凉。从霜降以后,至春分以前,凡有触冒霜露,体中寒即病者,谓之伤寒也。九月十月,寒气尚微,为病则轻。十一月十二月,寒冽已严,为病则重。正月二月,寒渐将解,为病亦轻。此以冬时不调,适有伤寒之人,即为病也。其冬有非节之暖者,名为冬温。冬温之毒与伤寒大异,冬温复有先后,更相重沓,亦有轻重,为治不同,证如后章。从立春节后,其中无暴大寒又不冰雪,而有人壮热为病者,此属春时阳气发于冬时伏寒,变为温病。从春分以后至秋分节前,天有暴寒者,皆为时行寒疫也。三月四月,或有暴寒,其时阳气尚弱,为寒所折,病热犹轻。五月六月阳气已盛,为寒所折,病热则重。七月八月,阳气已衰,为寒所折,病热亦微,其病与温及暑病相似,但治有殊耳。
《伤寒论》3.4.阴阳交易,人变病焉。此君子春夏养阳,秋冬养阴,顺天地之刚柔也。
《伤寒论》4.11.问曰:风湿相搏,一身尽疼痛,法当汗出而解。值天阴雨不止,医云此可发汗,汗之病不愈者,何也?答曰:发其汗,汗大出者,但风气去,湿气在,是故不愈也。
《伤寒论》21.12.下利瘥,至其年月日时复发者,以病不尽故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经典原著《金匮要略》
《金匮》16.3.又曰:从春至夏,衄者,太阳;从秋至冬,衄者,阳明。
经典原著《脉经》
《脉经》4/7.66.尺脉细而微者,血气俱不足,细而来有力者,是谷气不充,病得节辄动……
经典原著《中藏经》
《中藏经》1.1.天地顺则人气泰,天地逆则人气痞。
《中藏经》1.2.阳施于形,阴慎于精,天地之同也。失其守,则蒸而热发,痞而寒生,结作瘿瘤,陷作痈疽,盛而为喘,减而为枯,彰于面部,见于形体。天地通塞,一如此矣。故五纬盈亏,星辰差忒,日月交蚀,慧孛飞走,乃天地之灾怪也;寒暄不时,则天地之蒸痞也;土起石立,则天地之痈疽也;暴风疾雨,则天地之喘乏也;江河竭耗,则天地之枯焦也。鉴者决之以药,济之以针,化之以道,佐之以事。故形体有可救之病,天地有可去之灾。人之危厄死生,禀于天地。
《中藏经》1.4.人之动止,本乎天地。知人者有验于天,知天者必有验于人。天合于人,人法于天。见天地逆从,则知人衰盛。人有百病,病有百候,候有百变,皆天地阴阳逆从而生。苟能穷究乎此,如其神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北极调水 ( 香港自由号 )

GMT+8, 2024-9-17 04:15 , Processed in 0.122466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