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调水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71|回复: 1

煮酒论附子(连载)-----摘自拙作《温法述药》_百度当代中医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4-25 07:55: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新年第一主题帖,以此作为新年礼物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25 08:08:43 | 显示全部楼层
) [视频] 广告啊,也可
14楼 2.沉降。 《本经逢原》:“附子性沉着,温脾逐寒;乌头性升发,温脾去风”。《本草蒙筌》:“天雄,其气亲上,补上焦阳虚;附子,其气亲下,补下焦阳虚;乌头,守而不移,居乎中者也”。
15楼 3.皆可。 《本草阐扬》:“《主治窍门》云:性年夜热,味辛甘,气厚味薄。轻重得宜,可升可降,阳也”。《本草经疏》:“气厚味薄,阳中之阴,降多升少,浮中沉无所不至。入手厥阴,命门,手少阳三焦,兼入足少阴、太阴经。其性走而不守,得甘草则性缓,得肉桂则补命门”。《本草蒙筌》:“浮也。阳中之阳也。、、、气因浮中有沉,功专走而不守。凡和群家,可使通行诸经,觉得指导佐使之剂也”。《药鉴》:“味辛性热,有年夜毒,气息俱厚,浮也,阳中之阴也。其性浮而不沉,其用走而不守。附六腑之沉寒,补三阴之厥逆。仲景八味丸用为少阴之向导,正取其健悍走下之性,以行地黄之滞”。《本草分经》:“辛、甘,年夜热,纯阳。其性浮多沉少,其用走而不守,通行十二经,无所不至”。《要药分剂》:“味辛甘。性年夜热。有年夜毒。全禀地中火土燥烈之气。兼得天之热气以生。降多升少。浮中沉无所不至。阳中阴也”。《本草正》:“其性浮中有沉,走而不守。、、、无论表证里证,但脉细无神,气虚无冗,所当急用”。《本草短长》将附子列为温脾猛将而非温肾猛将,认为其性浮多沉少。《本草思辨录》:“附子则兼备二气(指兼备乌头、天雄二者之功),内充实,外健旺,且其物不假系属,以气相贯而生,故上下内外无乎不到。附子为温少阴专药,凡少阴病之宜温者,固取效甚捷。然如理中汤治腹满,黄土汤治下血,附子泻心汤治心痞,甚至薏苡附子败酱散治肠痈,如斯之类,亦无往晦气。惟其挟纯阳之性,奋至年夜之力,而阴寒遇之辄解,无他道也”。《神农本草经读》:“年夜意上而心肺,下而肝肾,中而脾胃,以及血肉筋骨营卫,因寒湿而病者,无有不宜,即阳气不足,寒自内生,年夜汗年夜泻,年夜喘中风卒倒等症,亦必仗此年夜气鼎力之品,方可挽回,此《本经》言外衣也”。张锡纯:“附子,、、、其力能升能降,能内达能外散”。
16楼 可见,年夜年夜都医家仍是认为附子“通行十二经、浮中沉无所不至”的,自己并非专入肾经。可是有良多所谓的经方家们,纷纷求全谴妊妇子理中丸的配伍,如柯琴在《伤寒来苏集》中就说:“后人加附子于理中,名曰附子理中汤,不知理中不须附子。而附子之功,不专在理中矣。盖脾为后天,肾为先天。少阴之火,所以生太阴之土,脾为五脏之母,少阴更太阴之母,、、、。不知其义者,谓附子配干姜,补中有发,附子得生姜,而能发散,附子非干姜则不热,得甘草则性缓,是止知以药性上论寒热攻补,而不知于病机上分上下深浅也,所以不入仲景之门也哉!”。此刻有良多人据此认为在理中丸内插手肾经要药附子,将药效惹人下焦,破损了ネ鲂丸温中之功。对于这种胶柱鼓瑟的思维体例,笔者是极端鄙夷的,这些人无非是倡导经方以不加减为贵,可仲景自己还要加减转变,莫非还会禁止后人加减?仲景的高明之处正于“博采众方”、集众家之长,溺死守经方而不敢变通的做法又怎么可能弘统沦景的本意呢?况且柯氏的说法原本就自相矛盾,既然“少阴为太阴之母”,那么插手生少阴之火的附子音生太阴之火,又有什么不妥呢?年夜“药性上论寒热攻补”恰是对仲景“出丹方而不言药理”的填补和成长。陈士铎说:“理中汤,理中焦也。虽有白术是理中焦之药,然气息与附子温热之性尚不不异,故入用干姜之辛热,与附子同性,专顾中焦,则附子亦顾恋同气而不上越,共逐中焦之寒,以成其健脾还阳之功也”;临床上脾胃虚寒用理中汤生效而不能彻底、插手附子后则痊愈的病例并不少见,唐步祺师长教师就很是擅用附子理中汤,这些临床实践都有力的证了然“理中可用附子”,理中丸不会因插手附子而将药效惹人下焦,因为附子本就不专为下焦而生。
17楼 正因为附子不专入下焦,所以前人们才在炮制、配伍上做文章,如《药性解》:“附子为阳中之阳,其性浮而不沉,其用走而不息,故于经络靡所不入,宜致堕胎祛症积等症者。、、、如法制之,毒性尽去,且令下行”;《本草衍义补遗》:“予每以童便煮而浸之,杀其毒且可助下行之力,入盐尤捷”;《得配本草》:“得蜀椒、食盐,下达保命门”;《本草经疏》:“其性走而不守,、、、得肉桂则补命门”;《本草正》:“佳耦子之性热而刚急,走而不守,土着土偶腌以重盐,故其味咸而性则降”,《本草纲目》:“得蜀椒、食盐,下磁缦泓门”,皆是如斯。
18楼 而张、卢二人年夜剂量入手的不雅概念,则未军舰然。附子小剂量用于阴虚火旺,不单不会上火,反可引火归元,即是下行之意,这一点在《温法纵横》中已经详论,毋庸置疑。而附子年夜剂量,即即是纯粹的虚寒重症,如不美观不加监制,也会呈现近似于“上火”的症状,所以郑钦安才会有潜阳丹,附子需要砂仁才能引药下行。但即便如斯,尚不足以完全消弭所谓的“上火”的症状,所以郑钦安才会总结阳药运行纺暌钩。再者,如不美观年夜剂量附子会自动沉降,那么火神派医家对上中焦的寒证何以会普遍使用年夜剂量的附子呢?年夜剂附子已沉降于下,何以祛上中之寒?这不自相矛盾吗?考《魏氏家藏方》卷二引陆仲安治寒痰咳嗽之附子升降汤(附子、天南星、橘红、炙甘草、肉桂、吴茱萸各1两半,炒白术、白芍、半夏、白茯苓各3两,木喷香1钱),方名“升降”,无非是用肉桂引附子下行入肾、以蒸腾肾火上升,年夜而驱除肺家之寒;余药化痰除湿,共奏祛寒化痰止咳之功,这种升降过程并不是附子零丁完成的。
19楼 围不美观,
20楼
引用打破的默然(19楼) 围不美观,
接待
21楼
引用打破的默然(19楼) 围不美观,
接待
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北极调水 ( 香港自由号 )

GMT+8, 2024-9-22 09:57 , Processed in 0.14665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